秦國秘密聯絡燕齊夾擊趙國的消息,很快就通過薊城趙商傳迴了邯鄲。得到商旅的義報,趙括當即找到假相李斯,兩人碰頭經過一番商議,於是決定一起入宮覲見趙王。
值守宮門的內侍見趙括與李斯同來,不敢怠慢,一麵讓人通稟趙王,一麵引著二人朝著剛剛重建好不久的東偏殿走去。幾縷青煙緩緩地從殿前廣場的大鼎中嫋嫋升起,踏上台階,在甬道盡頭的王階上,趙王嘉已然背身反手佇立在那兒等候多時了。趙括與李斯相視一眼,連忙快步踏進宮殿,分立於王階兩側。
“聯軍攻趙之事本王已然知曉。”聽見殿外傳來的腳步聲,趙王嘉微微歎了口氣,然後慢慢轉身坐迴到王案中,抖著衣袖,憂慮地問道,“二卿此來可有何禦敵良策?”
“大王,近來秦軍攻趙雖屢屢受挫,卻盡占韓魏之地,國力充盈更勝從前。而我變法三年,國力雖大有起色,卻仍與孝文王時不可同日而語,若待其三麵圍攻,則斷難聚集軍力,與之抗衡也!”趙括雙眉緊鎖道,“臣以為,秦燕齊三國相隔千裏,往返聯絡尚需時日,如能先發製人,趁其連橫未成,兵馬未動之機,一舉掃滅燕齊,方可化被動為主動也!”
“臣讚同上將軍之謀。”趙括話音剛落,假相李斯緊接著補充道,“秦既已開滅國先例,我亦毋須顧忌其他!燕坐擁薊遼平原,糧草豐盈,皮貨充足;齊處濱海,鹽田萬裏,錢財富庶更是獨步天下!且此兩國素來軍備鬆懈,君昏臣暗,我王若得齊燕,一則國力大增,二則再無腹背受敵之憂,從此何懼秦哉?”
“二卿言之有理,事不宜遲,還須勞煩上將軍辛苦一趟了。”趙王嘉無奈地望向趙括,自從龐援戰死,趙國將才更顯匱乏,如今就隻剩趙括一人獨撐大梁了。
“為國盡力,臣分內之事!大王何有此言?”趙括正色道。
趙王嘉擺了擺手,站在身旁兩名內侍當即轉身捧起托盤,來到了趙括麵前。趙王嘉於是起身走下王階,伸手從其中一個托盤中取出半枚青銅虎符,交到了趙括手中,然後又將另一個托盤中的青銅酒爵遞給了趙括:“願將軍馬到成功!”
趙括仰首將酒水一飲而盡,旋即放迴酒爵,向著趙王深深一拜,轉身離開了東偏殿。
次日,由十萬飛騎和十萬重甲步卒組成的二十萬大軍便浩浩蕩蕩開出了巨鹿大營,向東直撲燕國而去。
得知趙軍大舉進攻,燕國朝野頓時亂成了一團,燕王姬喜急忙下令太子丹率領二十萬遼東精銳盡出禦敵。燕軍主力在渡過北易水後,在副將宋如意的建議下,太子丹將兵馬分成了兩路,一路進駐下都武陽,一路駐守燕國南長城,以成犄角之勢,相互馳援。
看過了斥候總領送來的燕軍部署圖,趙括目光一閃,突然計上心來。
“雪妹,把李由喊來!”趙括緩緩展開了案前的一卷竹簡,一邊翻看一邊漫不經心地朝身旁的姬雪吩咐道。李由是假相李斯的兒子,被李斯接來趙國以後,就一直跟隨趙括學習兵法韜略,這些年來李由跟隨著趙括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剛剛被破格提升為了巨鹿將軍。此次東征,趙括更是讓李由做了自己的副將。
看到趙括這副悠然自得的神情,姬雪知道趙括定然是有了破敵良策,她輕輕一笑,轉身走出了大帳。不消片刻一位相貌俊朗的青年將軍便虎步走進了帳中。
“老師!”一見到趙括李由就是深深一躬。
“軍營不論私情,還是喊上將軍吧!”趙括眉頭一皺,臉上微微露出了不悅的神情。
“諾。”李由吐了吐舌頭,直起身子一本正經地問道,“上將軍有何吩咐?”
趙括招手示意李由走近,然後湊著他的耳朵小聲叮囑了一番。待事情交代完畢,趙括重重地拍了拍李由肩上厚重的牛皮甲胄道:“若走脫了姬喜,老夫拿汝是問!”
“諾!”李由虎吼一聲,轉身大步走出了軍帳……
數日後,三萬趙軍精銳重甲步卒便趁著夜色悄悄開出大營,隱進了易水畔的河穀紗帳。在姬雪的引領下,大軍很快就來到了殘破不堪的姬氏老宅前。
“前方就是通道入口!”姬雪指著前方的殘垣斷壁低聲說道。
李由輕輕一揮手,一隊趙軍百人隊便緊跟著姬雪率先進入了老宅。走進木樓,姬雪徑直來到那張布滿灰塵的書案前,蹲下身撥弄了一番,須臾間,靠牆的臥榻後就露出了一條寬大的秘密通道。
姬雪摸黑小心翼翼地走下通道,隻見通道盡頭原先那扇緊閉的石門竟微微半掩著,姬雪很容易就進入了那間巨大的石室大廳。雖然距上次來已經過去了數十年,但石室中卻依如當年的模樣,望著眼前熟悉的景象,姬雪忽然想起了姐姐姬華。
“姐姐……”物是人非,天人永隔,念及到此淚水終還是控製不住地流了下來。
正在姬雪黯然神傷的時候,李由帶著部下尾隨其後,也進入了石室:“師娘在想甚?”見到姬雪這副模樣,李由不禁有些擔心。在趙國,姬雪的身份早已不是秘密了,趙王嘉更是頒下詔書,特許姬雪在軍中恢複女子打扮,並無須再使用趙燕的化名。
“沒……沒甚……”姬雪迴過神,忙不迭地抹了把眼淚,岔開話題道,“李由!吩咐將士點亮火把,迅速通過密道,天亮前必須趕到薊城!”
李由無奈地撇了撇嘴,轉身朝護衛親兵吩咐了幾句。不一會兒,成千上萬支火把便在石室內匯聚成了一個偌大的火球,隨著隊伍不斷向前推進,大火球漸漸變成了一條蜿蜒曲折的火龍。整整走了兩個時辰,大軍終於來到了密道盡頭的另一間巨大藏兵石室,而在石室頂上就是燕都薊城的王室宮殿了。
姬雪於是讓李由將軍中所有千夫長以上的將領全都召集到了石室角落,等諸將聚齊後,姬雪蹲下身展開一張牛皮製成的燕宮地形圖,借著火光向諸將一一下達了指令。
等姬雪說完,李由又補充道:“此戰關鍵在於燕王姬喜,諸位可否明白?”
“明白!”諸將一齊拱手低吼道。
“好!汝等即刻行動,一舉拿下薊城!”李由攥緊拳頭,點頭鼓氣道。
諸將相繼離去,隱藏於石室內的趙軍立刻以千人為單位,分頭迅速行動了起來,在漫天的喊殺聲中,薊城王宮瞬間化作了一片火海。
待到天明時分,趙軍已然完全占領了薊城,燕王姬喜也在睡夢中被亂軍斬殺於王榻之上。
都城失陷,燕王身死的敗報傳到易水前線,屯駐於武陽及燕南長城一帶的燕軍,頓時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趙括於是趁機發起了全麵攻勢,望著遍野席卷而來的紅色風暴,太子丹驚愕得完全不知所以了。
“太子!趙軍強弩已封鎖易水退路!”中軍司馬跌跌撞撞地趕來稟報。
太子丹並沒有聽見中軍司馬的稟報,隻是愣愣地佇立著,一臉茫然地注視向前方,口中不停地呢喃自語著:“燕國完了!燕國完了!”
見到太子丹這副失魂落魄的模樣,副將宋如意心急如焚,“太子!我軍背水而戰身陷絕地,若不盡早退入山穀,必將覆沒於此河穀之地也!”
直到這時,太子丹方才迴過神來,他艱難地點了點頭:“知道了,那就退吧!”
眼見趙軍越逼越緊,宋如意急忙高舉長劍下令道:“快!全軍護衛太子!向北退入山穀!”
可燕軍早已成潰敗之勢,哪還顧得上宋如意的號令,等退到穀口,跟在太子丹身旁的就剩下了一千餘名忠心耿耿的中軍護衛馬隊。還沒等眾人喘上一口氣,山穀中就突然響起了一陣如雷般的戰鼓聲,埋伏於兩山間的趙軍如山唿海嘯般衝殺過來。
“後方已無退路,向前或有生機!”宋如意聲嘶力竭地高喊著,在他的指揮下,餘下的燕軍騎士將太子丹護在中間,圍成了一個緊密的圓圈,一麵揮舞長劍撥打著劍雨,一麵拚死向山口方向衝去。
見此情景,趙軍立刻放棄了前方通道的堵截,隻是不斷地從左右兩個方向夾擊猛攻燕軍兩翼。燕軍騎士紛紛落馬,還未等到達山口,這支燕軍就已然全軍盡沒,太子丹生死不明。
值守宮門的內侍見趙括與李斯同來,不敢怠慢,一麵讓人通稟趙王,一麵引著二人朝著剛剛重建好不久的東偏殿走去。幾縷青煙緩緩地從殿前廣場的大鼎中嫋嫋升起,踏上台階,在甬道盡頭的王階上,趙王嘉已然背身反手佇立在那兒等候多時了。趙括與李斯相視一眼,連忙快步踏進宮殿,分立於王階兩側。
“聯軍攻趙之事本王已然知曉。”聽見殿外傳來的腳步聲,趙王嘉微微歎了口氣,然後慢慢轉身坐迴到王案中,抖著衣袖,憂慮地問道,“二卿此來可有何禦敵良策?”
“大王,近來秦軍攻趙雖屢屢受挫,卻盡占韓魏之地,國力充盈更勝從前。而我變法三年,國力雖大有起色,卻仍與孝文王時不可同日而語,若待其三麵圍攻,則斷難聚集軍力,與之抗衡也!”趙括雙眉緊鎖道,“臣以為,秦燕齊三國相隔千裏,往返聯絡尚需時日,如能先發製人,趁其連橫未成,兵馬未動之機,一舉掃滅燕齊,方可化被動為主動也!”
“臣讚同上將軍之謀。”趙括話音剛落,假相李斯緊接著補充道,“秦既已開滅國先例,我亦毋須顧忌其他!燕坐擁薊遼平原,糧草豐盈,皮貨充足;齊處濱海,鹽田萬裏,錢財富庶更是獨步天下!且此兩國素來軍備鬆懈,君昏臣暗,我王若得齊燕,一則國力大增,二則再無腹背受敵之憂,從此何懼秦哉?”
“二卿言之有理,事不宜遲,還須勞煩上將軍辛苦一趟了。”趙王嘉無奈地望向趙括,自從龐援戰死,趙國將才更顯匱乏,如今就隻剩趙括一人獨撐大梁了。
“為國盡力,臣分內之事!大王何有此言?”趙括正色道。
趙王嘉擺了擺手,站在身旁兩名內侍當即轉身捧起托盤,來到了趙括麵前。趙王嘉於是起身走下王階,伸手從其中一個托盤中取出半枚青銅虎符,交到了趙括手中,然後又將另一個托盤中的青銅酒爵遞給了趙括:“願將軍馬到成功!”
趙括仰首將酒水一飲而盡,旋即放迴酒爵,向著趙王深深一拜,轉身離開了東偏殿。
次日,由十萬飛騎和十萬重甲步卒組成的二十萬大軍便浩浩蕩蕩開出了巨鹿大營,向東直撲燕國而去。
得知趙軍大舉進攻,燕國朝野頓時亂成了一團,燕王姬喜急忙下令太子丹率領二十萬遼東精銳盡出禦敵。燕軍主力在渡過北易水後,在副將宋如意的建議下,太子丹將兵馬分成了兩路,一路進駐下都武陽,一路駐守燕國南長城,以成犄角之勢,相互馳援。
看過了斥候總領送來的燕軍部署圖,趙括目光一閃,突然計上心來。
“雪妹,把李由喊來!”趙括緩緩展開了案前的一卷竹簡,一邊翻看一邊漫不經心地朝身旁的姬雪吩咐道。李由是假相李斯的兒子,被李斯接來趙國以後,就一直跟隨趙括學習兵法韜略,這些年來李由跟隨著趙括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剛剛被破格提升為了巨鹿將軍。此次東征,趙括更是讓李由做了自己的副將。
看到趙括這副悠然自得的神情,姬雪知道趙括定然是有了破敵良策,她輕輕一笑,轉身走出了大帳。不消片刻一位相貌俊朗的青年將軍便虎步走進了帳中。
“老師!”一見到趙括李由就是深深一躬。
“軍營不論私情,還是喊上將軍吧!”趙括眉頭一皺,臉上微微露出了不悅的神情。
“諾。”李由吐了吐舌頭,直起身子一本正經地問道,“上將軍有何吩咐?”
趙括招手示意李由走近,然後湊著他的耳朵小聲叮囑了一番。待事情交代完畢,趙括重重地拍了拍李由肩上厚重的牛皮甲胄道:“若走脫了姬喜,老夫拿汝是問!”
“諾!”李由虎吼一聲,轉身大步走出了軍帳……
數日後,三萬趙軍精銳重甲步卒便趁著夜色悄悄開出大營,隱進了易水畔的河穀紗帳。在姬雪的引領下,大軍很快就來到了殘破不堪的姬氏老宅前。
“前方就是通道入口!”姬雪指著前方的殘垣斷壁低聲說道。
李由輕輕一揮手,一隊趙軍百人隊便緊跟著姬雪率先進入了老宅。走進木樓,姬雪徑直來到那張布滿灰塵的書案前,蹲下身撥弄了一番,須臾間,靠牆的臥榻後就露出了一條寬大的秘密通道。
姬雪摸黑小心翼翼地走下通道,隻見通道盡頭原先那扇緊閉的石門竟微微半掩著,姬雪很容易就進入了那間巨大的石室大廳。雖然距上次來已經過去了數十年,但石室中卻依如當年的模樣,望著眼前熟悉的景象,姬雪忽然想起了姐姐姬華。
“姐姐……”物是人非,天人永隔,念及到此淚水終還是控製不住地流了下來。
正在姬雪黯然神傷的時候,李由帶著部下尾隨其後,也進入了石室:“師娘在想甚?”見到姬雪這副模樣,李由不禁有些擔心。在趙國,姬雪的身份早已不是秘密了,趙王嘉更是頒下詔書,特許姬雪在軍中恢複女子打扮,並無須再使用趙燕的化名。
“沒……沒甚……”姬雪迴過神,忙不迭地抹了把眼淚,岔開話題道,“李由!吩咐將士點亮火把,迅速通過密道,天亮前必須趕到薊城!”
李由無奈地撇了撇嘴,轉身朝護衛親兵吩咐了幾句。不一會兒,成千上萬支火把便在石室內匯聚成了一個偌大的火球,隨著隊伍不斷向前推進,大火球漸漸變成了一條蜿蜒曲折的火龍。整整走了兩個時辰,大軍終於來到了密道盡頭的另一間巨大藏兵石室,而在石室頂上就是燕都薊城的王室宮殿了。
姬雪於是讓李由將軍中所有千夫長以上的將領全都召集到了石室角落,等諸將聚齊後,姬雪蹲下身展開一張牛皮製成的燕宮地形圖,借著火光向諸將一一下達了指令。
等姬雪說完,李由又補充道:“此戰關鍵在於燕王姬喜,諸位可否明白?”
“明白!”諸將一齊拱手低吼道。
“好!汝等即刻行動,一舉拿下薊城!”李由攥緊拳頭,點頭鼓氣道。
諸將相繼離去,隱藏於石室內的趙軍立刻以千人為單位,分頭迅速行動了起來,在漫天的喊殺聲中,薊城王宮瞬間化作了一片火海。
待到天明時分,趙軍已然完全占領了薊城,燕王姬喜也在睡夢中被亂軍斬殺於王榻之上。
都城失陷,燕王身死的敗報傳到易水前線,屯駐於武陽及燕南長城一帶的燕軍,頓時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趙括於是趁機發起了全麵攻勢,望著遍野席卷而來的紅色風暴,太子丹驚愕得完全不知所以了。
“太子!趙軍強弩已封鎖易水退路!”中軍司馬跌跌撞撞地趕來稟報。
太子丹並沒有聽見中軍司馬的稟報,隻是愣愣地佇立著,一臉茫然地注視向前方,口中不停地呢喃自語著:“燕國完了!燕國完了!”
見到太子丹這副失魂落魄的模樣,副將宋如意心急如焚,“太子!我軍背水而戰身陷絕地,若不盡早退入山穀,必將覆沒於此河穀之地也!”
直到這時,太子丹方才迴過神來,他艱難地點了點頭:“知道了,那就退吧!”
眼見趙軍越逼越緊,宋如意急忙高舉長劍下令道:“快!全軍護衛太子!向北退入山穀!”
可燕軍早已成潰敗之勢,哪還顧得上宋如意的號令,等退到穀口,跟在太子丹身旁的就剩下了一千餘名忠心耿耿的中軍護衛馬隊。還沒等眾人喘上一口氣,山穀中就突然響起了一陣如雷般的戰鼓聲,埋伏於兩山間的趙軍如山唿海嘯般衝殺過來。
“後方已無退路,向前或有生機!”宋如意聲嘶力竭地高喊著,在他的指揮下,餘下的燕軍騎士將太子丹護在中間,圍成了一個緊密的圓圈,一麵揮舞長劍撥打著劍雨,一麵拚死向山口方向衝去。
見此情景,趙軍立刻放棄了前方通道的堵截,隻是不斷地從左右兩個方向夾擊猛攻燕軍兩翼。燕軍騎士紛紛落馬,還未等到達山口,這支燕軍就已然全軍盡沒,太子丹生死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