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你說這山人到底是誰啊?我認識嗎?丫怎麽總有妙計?”郝建一臉便秘的表情問道。
我拍了他一巴掌罵道:“你丫說話能不能注意點?成天丫、丫的,連故宮都沒去過裝什麽京城人士?”
“還有臉說我?搞得像你去過故宮似的!”郝建滿不在乎的翻了個白眼,我們又鬥了幾句嘴他便起身離開了。
送走了郝建,我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發呆,腦子裏還在琢磨救出劉雲升以後該怎麽辦,迴過神的時候突然發現房間裏多了個人,心裏一驚急忙翻身坐起,看清是老板後才鬆了口氣,拍著胸口心有餘悸道:“你這人懂不懂禮貌?進來都不敲門的嗎?”
“我敲了,你沒聽見,”老板麵無表情的淡淡說道:“想什麽呢?這麽入神?”
“我在想怎麽救劉雲升,”我隨口搪塞道:“霧村可不是個容易進去的地方,地形複雜不說,常年彌漫的大霧很容易讓人迷失方向,而且還有那些像豬籠草一樣的劍蘭,地下就更不用提了……”
“你說的這些我們已經想好對策,就不需要你操心了,”老板擺手打斷我,又指了指門邊的書架問道:“資料背的怎麽樣了?”
聽見“資料”倆字我心裏頓時咯噔一聲,因為我根本就沒怎麽看,雖然我記得那些書裏的故事梗概,可老板給我的要求是背誦全文啊!
老板看我半天不說話,估計也明白什麽意思了,有些失望的歎了口氣,然後就像往常一樣板著臉道:“時間太緊,以你的智商記不住倒也正常,但我現在要給你講的全是重點中的重點,你必須牢牢記在腦子裏。”
看到老板不苟言笑的表情,我也不自覺被他認真的態度感染了,重重的點了點頭:“你放心,我一定記住!”
“很好,”老板的臉色緩和下來,隨手從書架上抽了本書扔給我:“把故事簡化,給你五分鍾。”
我拿起書一看就樂了,因為這正是我看的、為數不多的幾本書之一,書名叫《蓬萊記》,講的是一個年輕的漁夫出海打漁,遭遇風暴流落荒島後,偶遇了一位仙人,仙人聽說他的經曆後非常熱情的款待了他,聽聞他想迴家還用大法力幫他造了一艘寶船。
漁夫駕駛寶船,在海上航行了一個多月終於迴到家,卻發現左鄰右舍都老了幾十歲,甚至就連他新婚的嬌妻都變成了白發蒼蒼的老嫗,原來他在海上自以為不足兩月的時光,岸上卻已經過了整整一個甲子!
老板聽我說完也不點評,收迴《蓬萊記》又遞給我另一本書,這本叫《瀛洲遊記》,我之前沒看過,但我知道瀛洲和蓬萊一樣,是傳說中三大仙山之一,估計又是個迷路後遇到仙人的故事。
翻開一看果然如此,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富紳之子,從小喜歡遊山玩水,所幸家中長輩也頗為支持。
古時交通不便,尋常人很難得知外麵的世界是什麽樣子,他從中嗅到商機,每次旅行歸來後,便將旅途中的見聞撰寫成冊再交由書局售賣,旁人足不出戶便能盡享天下奇聞,紛紛爭相購買,擱在今天估計就跟旅遊博主差不多。
四十歲的時候,這個博主就已經遊遍了名山大川,陸地上折騰不開了,他又把目光投到碧波蕩漾的大海之上,買了一艘大船駛進東海,想尋找傳說中的瀛洲仙島,等他從海上歸來時還是四十歲的模樣,卻發現居然已經改朝換代了。
故事到這裏就結束了,看完以後我整個人都是懵的,本以為《瀛洲遊記》寫的是作者在瀛洲的見聞,結果全篇根本沒提瀛洲的情況,敢情標題黨在古代就有了?
我提出了疑問,老板卻沒有迴答,拿走《瀛洲遊記》又遞給我一本《方壺秘聞》,我看到“秘聞”兩個字,頓時感覺一股濃濃的標題黨氣息撲麵而來,直接把書放在一邊看向老板:“折騰了一宿都挺累的,咱們也別繞彎子,你想說什麽直接點行不?”
“好吧,那就開門見山,”老板好像是習慣了故弄玄虛,頓了一下才繼續道:“你覺得這些書的內容,有什麽共同點嗎?”
“共同點?”我有點發懵,不是因為我不知道,而是我覺得這個問題太簡單了。
就我看過的書而言,雖然書裏的時間、地點、人物、背景都不盡相同,但基本都是在荒郊野外遇到仙人,然後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套路,但這個共同點太明顯了,以我對老板的了解,我覺得他應該不會問這麽簡單的問題。
可我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沒找出第二個共同點,猶豫了一會兒最終還是硬著頭皮問道:“共同點是主角在荒郊野外遇到仙人嗎?”
“沒錯,”老板滿意的點點頭,接著又咂了咂嘴:“不過你隻說對了一半。”
“就這沒頭沒腦的破問題,能說對一半就不錯了!”我心中暗想,臉上卻是一副敏而好學的表情:“那您給說說剩下那半是個啥?”
老板沒說話,不知從哪兒拿出一支馬克筆,在我對麵的牆上寫了兩個大字:時間。
我先是一愣,但隻用了半秒就反應過來,這些故事中的主角和仙人在一起時,似乎全都免疫了時間的流逝,外界經過了幾十、甚至幾百年,可是在主角的感知中隻有幾個時辰或者幾天,最長的也不過幾個月而已。
這種設定在現代修真裏很常見,為了解釋主角修煉神速,除了“天賦異稟”這種生硬的解釋外,很多作者都會給主角設計一個識海之類的東西。
在裏麵修煉一天抵得上在外麵修煉十年甚至更多,從某種層麵上來說,這個識海也是一種時間差的體現,雖然識海並不存在,但在古代裏有這種設定也不稀奇,不過一千多部不同朝代、不同地區的人都用這個設定,那就顯得有點奇怪了。
“看來你已經抓到了關鍵。”
老板忽然開口把我的思緒拉迴來,不等我說話就繼續道:“幾乎所有的故事中,主角都受到了仙人的熱情款待,那麽是不是可以假設——主角無視時間的秘密,就藏在那些仙人給主角的食物當中?”
“你是說……長生不老藥?”我表情複雜的試探問道,眼看著老板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頓時有種世界觀崩塌的感覺!
</p>
“你說這山人到底是誰啊?我認識嗎?丫怎麽總有妙計?”郝建一臉便秘的表情問道。
我拍了他一巴掌罵道:“你丫說話能不能注意點?成天丫、丫的,連故宮都沒去過裝什麽京城人士?”
“還有臉說我?搞得像你去過故宮似的!”郝建滿不在乎的翻了個白眼,我們又鬥了幾句嘴他便起身離開了。
送走了郝建,我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發呆,腦子裏還在琢磨救出劉雲升以後該怎麽辦,迴過神的時候突然發現房間裏多了個人,心裏一驚急忙翻身坐起,看清是老板後才鬆了口氣,拍著胸口心有餘悸道:“你這人懂不懂禮貌?進來都不敲門的嗎?”
“我敲了,你沒聽見,”老板麵無表情的淡淡說道:“想什麽呢?這麽入神?”
“我在想怎麽救劉雲升,”我隨口搪塞道:“霧村可不是個容易進去的地方,地形複雜不說,常年彌漫的大霧很容易讓人迷失方向,而且還有那些像豬籠草一樣的劍蘭,地下就更不用提了……”
“你說的這些我們已經想好對策,就不需要你操心了,”老板擺手打斷我,又指了指門邊的書架問道:“資料背的怎麽樣了?”
聽見“資料”倆字我心裏頓時咯噔一聲,因為我根本就沒怎麽看,雖然我記得那些書裏的故事梗概,可老板給我的要求是背誦全文啊!
老板看我半天不說話,估計也明白什麽意思了,有些失望的歎了口氣,然後就像往常一樣板著臉道:“時間太緊,以你的智商記不住倒也正常,但我現在要給你講的全是重點中的重點,你必須牢牢記在腦子裏。”
看到老板不苟言笑的表情,我也不自覺被他認真的態度感染了,重重的點了點頭:“你放心,我一定記住!”
“很好,”老板的臉色緩和下來,隨手從書架上抽了本書扔給我:“把故事簡化,給你五分鍾。”
我拿起書一看就樂了,因為這正是我看的、為數不多的幾本書之一,書名叫《蓬萊記》,講的是一個年輕的漁夫出海打漁,遭遇風暴流落荒島後,偶遇了一位仙人,仙人聽說他的經曆後非常熱情的款待了他,聽聞他想迴家還用大法力幫他造了一艘寶船。
漁夫駕駛寶船,在海上航行了一個多月終於迴到家,卻發現左鄰右舍都老了幾十歲,甚至就連他新婚的嬌妻都變成了白發蒼蒼的老嫗,原來他在海上自以為不足兩月的時光,岸上卻已經過了整整一個甲子!
老板聽我說完也不點評,收迴《蓬萊記》又遞給我另一本書,這本叫《瀛洲遊記》,我之前沒看過,但我知道瀛洲和蓬萊一樣,是傳說中三大仙山之一,估計又是個迷路後遇到仙人的故事。
翻開一看果然如此,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富紳之子,從小喜歡遊山玩水,所幸家中長輩也頗為支持。
古時交通不便,尋常人很難得知外麵的世界是什麽樣子,他從中嗅到商機,每次旅行歸來後,便將旅途中的見聞撰寫成冊再交由書局售賣,旁人足不出戶便能盡享天下奇聞,紛紛爭相購買,擱在今天估計就跟旅遊博主差不多。
四十歲的時候,這個博主就已經遊遍了名山大川,陸地上折騰不開了,他又把目光投到碧波蕩漾的大海之上,買了一艘大船駛進東海,想尋找傳說中的瀛洲仙島,等他從海上歸來時還是四十歲的模樣,卻發現居然已經改朝換代了。
故事到這裏就結束了,看完以後我整個人都是懵的,本以為《瀛洲遊記》寫的是作者在瀛洲的見聞,結果全篇根本沒提瀛洲的情況,敢情標題黨在古代就有了?
我提出了疑問,老板卻沒有迴答,拿走《瀛洲遊記》又遞給我一本《方壺秘聞》,我看到“秘聞”兩個字,頓時感覺一股濃濃的標題黨氣息撲麵而來,直接把書放在一邊看向老板:“折騰了一宿都挺累的,咱們也別繞彎子,你想說什麽直接點行不?”
“好吧,那就開門見山,”老板好像是習慣了故弄玄虛,頓了一下才繼續道:“你覺得這些書的內容,有什麽共同點嗎?”
“共同點?”我有點發懵,不是因為我不知道,而是我覺得這個問題太簡單了。
就我看過的書而言,雖然書裏的時間、地點、人物、背景都不盡相同,但基本都是在荒郊野外遇到仙人,然後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套路,但這個共同點太明顯了,以我對老板的了解,我覺得他應該不會問這麽簡單的問題。
可我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沒找出第二個共同點,猶豫了一會兒最終還是硬著頭皮問道:“共同點是主角在荒郊野外遇到仙人嗎?”
“沒錯,”老板滿意的點點頭,接著又咂了咂嘴:“不過你隻說對了一半。”
“就這沒頭沒腦的破問題,能說對一半就不錯了!”我心中暗想,臉上卻是一副敏而好學的表情:“那您給說說剩下那半是個啥?”
老板沒說話,不知從哪兒拿出一支馬克筆,在我對麵的牆上寫了兩個大字:時間。
我先是一愣,但隻用了半秒就反應過來,這些故事中的主角和仙人在一起時,似乎全都免疫了時間的流逝,外界經過了幾十、甚至幾百年,可是在主角的感知中隻有幾個時辰或者幾天,最長的也不過幾個月而已。
這種設定在現代修真裏很常見,為了解釋主角修煉神速,除了“天賦異稟”這種生硬的解釋外,很多作者都會給主角設計一個識海之類的東西。
在裏麵修煉一天抵得上在外麵修煉十年甚至更多,從某種層麵上來說,這個識海也是一種時間差的體現,雖然識海並不存在,但在古代裏有這種設定也不稀奇,不過一千多部不同朝代、不同地區的人都用這個設定,那就顯得有點奇怪了。
“看來你已經抓到了關鍵。”
老板忽然開口把我的思緒拉迴來,不等我說話就繼續道:“幾乎所有的故事中,主角都受到了仙人的熱情款待,那麽是不是可以假設——主角無視時間的秘密,就藏在那些仙人給主角的食物當中?”
“你是說……長生不老藥?”我表情複雜的試探問道,眼看著老板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頓時有種世界觀崩塌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