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埋頭苦幹的玉蓮抬起袖子擦掉額頭的汗水,腦海中的煩惱始終揮之不去。當轉頭看向身後如狗刨一樣的土地,既是無奈又覺得這幾天的勞作白忙活。
隻差幾步就到了地頭,抬頭看向三人居然是站著盯著自己。玉蓮不假思索的問道:“怎麽了。”
胡虎想說之前皇帝陛下來過卻是被葉管家阻攔,就在蕭殷剛走之時葉管家訴說許久不讓皇帝蕭殷前來的事告訴玉蓮。胡虎有口難言,隻好作罷。畢竟父親有多交代,大事要多聽葉管家的話。
紅衣雖然不覺得有什麽,還是願意聽老人的話。有時候看著葉管家總會想起老掌櫃,嘴上經常沒有好話,還會幫著盧小釗說自己的不是。但老掌櫃比這位葉管家打心底更加尊敬,有時候總會在想那麽好的一個人怎麽不打一聲招唿就走了。
迴答道:“姐姐你臉上。”
下意識的撫摸臉頰,發現臉頰上零碎的泥土糊了一層。紅衣說著走過去怕打玉蓮身上的灰塵,小手拂去烏發上的幹土。說道:“這麽快,我還以為還要好幾天呢!”
瞧著漫不經心的紅衣玉蓮的心情總會好一些,如果不是身邊跟著這個萬事不上心的小姑娘,真不知道這一年怎麽傲過來。嘴上說道:“弄成這個模樣,明天還得好好整理一番才能播種。”
“很好拉,姐姐你看,翻的鬆鬆軟軟的。要是給我啊,說不定一個月都弄不出來。”微笑著說道。
玉蓮露出久違的笑容:“你啊,就不能安心做點事情。放到大戶人家做丫鬟,就你這懶散的樣子,非得天天挨打不成。”
挽起姐姐纖細的胳膊抬頭裝作委屈模樣:“姐姐最好啦,從不嫌棄我懶。紅衣一輩子跟著姐姐,好不好。”
對紅衣粘人早已經習慣,這個懶丫頭就會嘴上討人歡心。玉蓮真舍不得教訓,說道:“跟我一輩子有什麽好的,天天就在鴻山之上。紅亦你年紀也不小了,要不讓葉管家給你找個好人家。”
這句話玉蓮不知道說了多少次,紅衣總是在逃避。再次提起笑嗬嗬的撿起兩個鋤頭,扛著單薄的肩頭。玉蓮無奈的搖頭看著兩人說道:“你們迴去吧,天色也不早了。我何紅衣也要迴觀音廟了,明天不用來了。”
葉管家不覺得有什麽,胡虎聽了皇帝的話立即下跪道:“幫主,胡虎需要護衛幫主安全,請幫主同意留在身邊護駕。”
不等葉管家說話玉蓮直接反駁道:“你們每天跟在我身邊像什麽,我是什麽人你們現在還不明白嗎?”“先皇妃子,一輩子隻能留在這座鴻山。保護我,在山裏什麽事都做不了,用得著人保護嗎?”
很少見到姐姐發怒,紅衣知道姐姐此時是真的發怒了。
一手拉著紅衣走的極快,
見到胡虎還要跟在身後說道:“胡虎你迴去,我的死活誰也不能做主。告訴蓮花幫所有人都撤迴徐州,這裏有紅衣已經足夠了,用不著你們保護。再說大半年了,也沒有一人來殺我。”說完拉著紅衣快步向著觀音廟方向走去。
留下來的胡虎問道:“葉管家幫主她。”
提起煙槍深深吸了一口,吐出濃濃的煙圈道:“其實小姐心裏比誰都明白,心以死,無藥可醫。”
登上會觀音廟的台階,玉蓮走的不快。紅衣扛著兩個鋤頭蹦蹦跳跳,有種遇山開山,遇河斷河的氣勢。唱著不知道從哪裏學來的山歌,玉蓮的心情卻是如此沉重。曾幾何時,自己也是像紅衣一般無憂無慮的小姑娘。唱著山歌采摘桃花,熟悉的閨中好友秀文姐姐,一人一句暢想未來的夫君會是什麽樣的人。
秀文姐姐經常會問:“玉蓮,你家張秀才什麽時候來看你啊。”
總會笑著答複:“秀文姐姐,不要亂說張大哥誌在四海,需要讀書習文哪有那麽多時間看我啊。”
那個突如其來闖入桃源的少年將軍,打破了心中所有的瞎想。什麽是一見傾心,玉蓮從未後悔。如果沒有遇到跌落山間的劉知幸,也不會認識許多有趣的人,不會有親如姐弟的溫小明,不會有陪在身邊的紅衣,還有許多一輩子再無可能相見的朋友。
漫不經心踩在青石台階上,終日不知道腦海中在想著些什麽。發生過的一幕幕總是在海中揮之不去,今日坐在田間錦衣公子所有人都沒有去說,玉蓮也沒有過問。
距離不是很遠怎會認不出哪位正是當今皇帝陛下,沒有過去隻是不想讓心更亂。對於皇帝的心思玉蓮何曾不清楚,從贈送《霓裳羽衣曲》之後心中一直很清楚。之後在宮中發生的一幕幕,雖沒親眼所見也有所耳聞,隻是心中那人已經占據最重要的位置。
正明三年開朝第一道詔令掀起一場長達一月的朝議,朝中顯貴紛紛主動請纓去往東吳。至今隻有少數不得誌的官員派遣到戰亂不斷的東吳,反而諸多身居高位者避而不談。
一份少年口述治理東吳方案,擺放在桌案上。當朝兩大丞相,以及吏部,戶部,工部,禮部、四部齊聚。蕭殷指著親自書寫的方案,讓幾位中樞大臣眼前一亮。
尤其是戶部尚書,瞧著一條條掙錢的法門口口稱讚。雖然隻是一個籠統的方案,對於幾位尚書的一致同意,丞相王安卻是心有餘悸,這等方案的確是解決如今朝廷最好的辦法。一方麵將朝中無用的臣子,送到東吳撈金,另一方麵解決了大軍接下來南征所需。
蕭殷隻坐在一旁緊緊等候幾人商議出結果,神色平靜等候遠在東吳的捷報。開年從東吳傳來的第一條捷報,震動朝
野。劉策以三十萬大軍封鎖建安城,李山海控製浯河使得東吳再無援軍,源源不斷的輜重送往東吳腹地。
年關之初三十萬大軍攻下東吳陪都建安城,半個東吳已經是囊中之物。為此遠在南鏡的長風軍一次次擋下南楚的進攻,開年南鏡傳來軍報,陳庚正要匯集南鏡十萬長風軍,以及邊軍多達二十萬將要與南楚進行第一次決戰。
這一戰將會決定大梁與南楚最後的底蘊,一旦大梁取得勝利東吳之戰再無後患。兩麵同時開戰,蕭殷的壓力之大非比尋常。朝中調度已經達到了極限,攻伐東吳將近五十餘萬大軍,南鏡長風軍在內二十餘萬。同時調度將近八十萬大軍,達到了大梁建國以來最輝煌的時代。
八大兵工廠的建立,雖然解決了八十萬大軍的後備輜重。唯獨缺少糧草,此番大戰幾乎耗盡了大梁十幾年的存糧。如今隻期盼著來年會有一個好收成,才能填補空缺。
王安一直皺著眉頭說道:“此事絕對不能實行,如此以來將東吳傾國財富一一剝奪。東吳百姓已經飽受戰爭之苦,一旦出現一群餓狼,非但沒有解決遠征財富,很有可能會導致東吳護國之心。”
戶部尚書說道:“王大人難道你有更好的辦法,在短時間內填充國庫。”
正當兩人爭吵不休之際,吏部尚書周英祥一直盯著這份不知來曆的東吳收取方案。對兩人的爭吵沒有答複,卻是好奇這份諫言到底是出自誰人之手。好奇的不止是周英祥一人,還有荀思展。能有這番見解之人,竟然在朝中默默無聞。
反觀工部尚書很想見見這位出謀之人,雖然對重建東吳隻有聊聊幾字,字字說到了老尚書心坎。其中有一段表述:“東吳多水鄉,風俗各異,大梁北方多幹燥寒冷。若將東吳工藝大梁工藝,相互融合當有另一番滋味。”
在禮部尚書眼中更看重的還是工藝的結合,兩個禮儀風俗各異之地,想要完全融合並非易事。尤其是在建築吃食之上,看似與禮儀毫無關係,實則是重中之重。自古百姓最看中的並非是誰人是君王,更看中的還是衣食住行四字。
蕭殷這才起身說道:“諸位愛卿東吳收取方案,可有見解。”
繼任尚書以來唯有兢兢業業,並為做出什麽大事的戶部尚書首先上前說道:“陛下,自古商人多利,隻有有七層的利潤便敢付出全家性命。能利用好商人,收攏東吳財富遠比掠奪來的更加順遂。”
此言一出丞相王安更加警惕,立即上前反駁道:“陛下,萬萬不能如此做。商人多是涼薄之人,想要將東吳融入大梁,需來年科考,隻要東吳學子認同大梁,才能在學統上完全與大梁相容。為今最好的辦法唯有,傳授學義,讓東吳百姓了
解大梁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國家。若以商人利益捆綁,東吳始終是邦外之地,請陛下三思。”
王安的一襲話沒有談不上對錯,想要治理東吳,將東吳成為大梁國土,百姓必然是重中之重。但是想要解決大梁如今的如此做法,隻會讓大梁財政更加為難。
禮部尚書走出說道:“老臣到是很想見見這位上奏之人,其中關於兩國禮節相容很多地方值得效仿。陛下能否讓老臣見見這位大才。”
蕭殷露出笑容說道:“此人不是朝中之人,愛卿若是想見,可去翰林院找雙愛卿。”
提起雙裳到是讓在場幾人一驚,雙裳一生都在做學問不然也不會有周文之後成為大梁第二位文宗。談起學問就算是出生周氏的周英祥對這位老先生也是打心底佩服,但是雙裳能提出這樣的策略卻是不敢相信。
工部尚書上前問道:“難道這是雙大人上薦。”
隻見蕭殷笑著說道:“雙卿教出一位好學生,雖然隻是一個籠統的策略。朕希望諸位愛卿可好好參謀,得出一個完整的處理方案。”
(本章完)
隻差幾步就到了地頭,抬頭看向三人居然是站著盯著自己。玉蓮不假思索的問道:“怎麽了。”
胡虎想說之前皇帝陛下來過卻是被葉管家阻攔,就在蕭殷剛走之時葉管家訴說許久不讓皇帝蕭殷前來的事告訴玉蓮。胡虎有口難言,隻好作罷。畢竟父親有多交代,大事要多聽葉管家的話。
紅衣雖然不覺得有什麽,還是願意聽老人的話。有時候看著葉管家總會想起老掌櫃,嘴上經常沒有好話,還會幫著盧小釗說自己的不是。但老掌櫃比這位葉管家打心底更加尊敬,有時候總會在想那麽好的一個人怎麽不打一聲招唿就走了。
迴答道:“姐姐你臉上。”
下意識的撫摸臉頰,發現臉頰上零碎的泥土糊了一層。紅衣說著走過去怕打玉蓮身上的灰塵,小手拂去烏發上的幹土。說道:“這麽快,我還以為還要好幾天呢!”
瞧著漫不經心的紅衣玉蓮的心情總會好一些,如果不是身邊跟著這個萬事不上心的小姑娘,真不知道這一年怎麽傲過來。嘴上說道:“弄成這個模樣,明天還得好好整理一番才能播種。”
“很好拉,姐姐你看,翻的鬆鬆軟軟的。要是給我啊,說不定一個月都弄不出來。”微笑著說道。
玉蓮露出久違的笑容:“你啊,就不能安心做點事情。放到大戶人家做丫鬟,就你這懶散的樣子,非得天天挨打不成。”
挽起姐姐纖細的胳膊抬頭裝作委屈模樣:“姐姐最好啦,從不嫌棄我懶。紅衣一輩子跟著姐姐,好不好。”
對紅衣粘人早已經習慣,這個懶丫頭就會嘴上討人歡心。玉蓮真舍不得教訓,說道:“跟我一輩子有什麽好的,天天就在鴻山之上。紅亦你年紀也不小了,要不讓葉管家給你找個好人家。”
這句話玉蓮不知道說了多少次,紅衣總是在逃避。再次提起笑嗬嗬的撿起兩個鋤頭,扛著單薄的肩頭。玉蓮無奈的搖頭看著兩人說道:“你們迴去吧,天色也不早了。我何紅衣也要迴觀音廟了,明天不用來了。”
葉管家不覺得有什麽,胡虎聽了皇帝的話立即下跪道:“幫主,胡虎需要護衛幫主安全,請幫主同意留在身邊護駕。”
不等葉管家說話玉蓮直接反駁道:“你們每天跟在我身邊像什麽,我是什麽人你們現在還不明白嗎?”“先皇妃子,一輩子隻能留在這座鴻山。保護我,在山裏什麽事都做不了,用得著人保護嗎?”
很少見到姐姐發怒,紅衣知道姐姐此時是真的發怒了。
一手拉著紅衣走的極快,
見到胡虎還要跟在身後說道:“胡虎你迴去,我的死活誰也不能做主。告訴蓮花幫所有人都撤迴徐州,這裏有紅衣已經足夠了,用不著你們保護。再說大半年了,也沒有一人來殺我。”說完拉著紅衣快步向著觀音廟方向走去。
留下來的胡虎問道:“葉管家幫主她。”
提起煙槍深深吸了一口,吐出濃濃的煙圈道:“其實小姐心裏比誰都明白,心以死,無藥可醫。”
登上會觀音廟的台階,玉蓮走的不快。紅衣扛著兩個鋤頭蹦蹦跳跳,有種遇山開山,遇河斷河的氣勢。唱著不知道從哪裏學來的山歌,玉蓮的心情卻是如此沉重。曾幾何時,自己也是像紅衣一般無憂無慮的小姑娘。唱著山歌采摘桃花,熟悉的閨中好友秀文姐姐,一人一句暢想未來的夫君會是什麽樣的人。
秀文姐姐經常會問:“玉蓮,你家張秀才什麽時候來看你啊。”
總會笑著答複:“秀文姐姐,不要亂說張大哥誌在四海,需要讀書習文哪有那麽多時間看我啊。”
那個突如其來闖入桃源的少年將軍,打破了心中所有的瞎想。什麽是一見傾心,玉蓮從未後悔。如果沒有遇到跌落山間的劉知幸,也不會認識許多有趣的人,不會有親如姐弟的溫小明,不會有陪在身邊的紅衣,還有許多一輩子再無可能相見的朋友。
漫不經心踩在青石台階上,終日不知道腦海中在想著些什麽。發生過的一幕幕總是在海中揮之不去,今日坐在田間錦衣公子所有人都沒有去說,玉蓮也沒有過問。
距離不是很遠怎會認不出哪位正是當今皇帝陛下,沒有過去隻是不想讓心更亂。對於皇帝的心思玉蓮何曾不清楚,從贈送《霓裳羽衣曲》之後心中一直很清楚。之後在宮中發生的一幕幕,雖沒親眼所見也有所耳聞,隻是心中那人已經占據最重要的位置。
正明三年開朝第一道詔令掀起一場長達一月的朝議,朝中顯貴紛紛主動請纓去往東吳。至今隻有少數不得誌的官員派遣到戰亂不斷的東吳,反而諸多身居高位者避而不談。
一份少年口述治理東吳方案,擺放在桌案上。當朝兩大丞相,以及吏部,戶部,工部,禮部、四部齊聚。蕭殷指著親自書寫的方案,讓幾位中樞大臣眼前一亮。
尤其是戶部尚書,瞧著一條條掙錢的法門口口稱讚。雖然隻是一個籠統的方案,對於幾位尚書的一致同意,丞相王安卻是心有餘悸,這等方案的確是解決如今朝廷最好的辦法。一方麵將朝中無用的臣子,送到東吳撈金,另一方麵解決了大軍接下來南征所需。
蕭殷隻坐在一旁緊緊等候幾人商議出結果,神色平靜等候遠在東吳的捷報。開年從東吳傳來的第一條捷報,震動朝
野。劉策以三十萬大軍封鎖建安城,李山海控製浯河使得東吳再無援軍,源源不斷的輜重送往東吳腹地。
年關之初三十萬大軍攻下東吳陪都建安城,半個東吳已經是囊中之物。為此遠在南鏡的長風軍一次次擋下南楚的進攻,開年南鏡傳來軍報,陳庚正要匯集南鏡十萬長風軍,以及邊軍多達二十萬將要與南楚進行第一次決戰。
這一戰將會決定大梁與南楚最後的底蘊,一旦大梁取得勝利東吳之戰再無後患。兩麵同時開戰,蕭殷的壓力之大非比尋常。朝中調度已經達到了極限,攻伐東吳將近五十餘萬大軍,南鏡長風軍在內二十餘萬。同時調度將近八十萬大軍,達到了大梁建國以來最輝煌的時代。
八大兵工廠的建立,雖然解決了八十萬大軍的後備輜重。唯獨缺少糧草,此番大戰幾乎耗盡了大梁十幾年的存糧。如今隻期盼著來年會有一個好收成,才能填補空缺。
王安一直皺著眉頭說道:“此事絕對不能實行,如此以來將東吳傾國財富一一剝奪。東吳百姓已經飽受戰爭之苦,一旦出現一群餓狼,非但沒有解決遠征財富,很有可能會導致東吳護國之心。”
戶部尚書說道:“王大人難道你有更好的辦法,在短時間內填充國庫。”
正當兩人爭吵不休之際,吏部尚書周英祥一直盯著這份不知來曆的東吳收取方案。對兩人的爭吵沒有答複,卻是好奇這份諫言到底是出自誰人之手。好奇的不止是周英祥一人,還有荀思展。能有這番見解之人,竟然在朝中默默無聞。
反觀工部尚書很想見見這位出謀之人,雖然對重建東吳隻有聊聊幾字,字字說到了老尚書心坎。其中有一段表述:“東吳多水鄉,風俗各異,大梁北方多幹燥寒冷。若將東吳工藝大梁工藝,相互融合當有另一番滋味。”
在禮部尚書眼中更看重的還是工藝的結合,兩個禮儀風俗各異之地,想要完全融合並非易事。尤其是在建築吃食之上,看似與禮儀毫無關係,實則是重中之重。自古百姓最看中的並非是誰人是君王,更看中的還是衣食住行四字。
蕭殷這才起身說道:“諸位愛卿東吳收取方案,可有見解。”
繼任尚書以來唯有兢兢業業,並為做出什麽大事的戶部尚書首先上前說道:“陛下,自古商人多利,隻有有七層的利潤便敢付出全家性命。能利用好商人,收攏東吳財富遠比掠奪來的更加順遂。”
此言一出丞相王安更加警惕,立即上前反駁道:“陛下,萬萬不能如此做。商人多是涼薄之人,想要將東吳融入大梁,需來年科考,隻要東吳學子認同大梁,才能在學統上完全與大梁相容。為今最好的辦法唯有,傳授學義,讓東吳百姓了
解大梁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國家。若以商人利益捆綁,東吳始終是邦外之地,請陛下三思。”
王安的一襲話沒有談不上對錯,想要治理東吳,將東吳成為大梁國土,百姓必然是重中之重。但是想要解決大梁如今的如此做法,隻會讓大梁財政更加為難。
禮部尚書走出說道:“老臣到是很想見見這位上奏之人,其中關於兩國禮節相容很多地方值得效仿。陛下能否讓老臣見見這位大才。”
蕭殷露出笑容說道:“此人不是朝中之人,愛卿若是想見,可去翰林院找雙愛卿。”
提起雙裳到是讓在場幾人一驚,雙裳一生都在做學問不然也不會有周文之後成為大梁第二位文宗。談起學問就算是出生周氏的周英祥對這位老先生也是打心底佩服,但是雙裳能提出這樣的策略卻是不敢相信。
工部尚書上前問道:“難道這是雙大人上薦。”
隻見蕭殷笑著說道:“雙卿教出一位好學生,雖然隻是一個籠統的策略。朕希望諸位愛卿可好好參謀,得出一個完整的處理方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