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城


    羸弱卻依然驕傲的長安,應對郭禹上奏討封的奏牒,幾乎沒用什麽正式廷議就給出了迴複。當然還是一如既往地恩威並施,施展著那套用的極為純熟地權謀。首先駁迴郭禹討封荊南節度使的無理要求。畢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朝廷可以高高在上的賞賜給你,而你卻不能跟我討要什麽。其次,鑒於你殺賊收土有功,可以賞給你一些恰當的恩賜,最終詔授郭禹為荊南節度留後以示嘉勉。


    這個職位頗有些講究,“節度留後”是在節度使無法正常履行職責的時候,代理行使節度使的權力,而荊南目前隻有留後並沒有節度使。長安的意思就很清楚了,既讓你郭禹不敢輕慢了朝廷,否則,我就派個節度使壓著你。同時,又因忌憚郭禹的軍事實力,不阻礙你利用封疆大吏的名分去辦自己的事情。最後,還能彰顯長安大明宮的皇恩浩蕩,不得不說用心良苦至極啊!


    郭禹和賀隱自然不會不懂其中的深意。對於長安這種幼稚可笑的政治伎倆,隻是嗤之以鼻!如今的天下早已是勝者為王的時代,有人有地盤就有一切,用不著誰來敕封。當年張瑰殺了朝廷任命的節度使陳儒,擁兵自立。長安一開始也是半遮半掩授了個節度留後,最後看張瑰漸漸勢大,還是詔授了荊南節度使。連弑主求榮之輩都視而不見的皇朝,遑論什麽敬重臣服?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荊南節度留後這個職位,對於現在的郭禹來說已經夠用了。向長安討封,本就是為了轄製荊南其餘諸州的時候,可以扯虎皮做大旗,如今目的達到就皆大歡喜了。


    既然已是名正言順的藩鎮之主,論功行賞,分分桃子,犒賞一下有功之臣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郭禹頒下政令;任命賀隱為荊南節度掌書記,鄭準為節度推官,劉昌美為行軍司馬,許存、趙武為將軍……


    許存在節度府衙拜領了將旗,按大唐律製,正五品武將遊擊將軍,這就是許存的新職位。手擒牟權的副尉趙武,也被任命為從五品下的歸德朗將,孟虎升為裨將,胡四、張成升為校尉。當然,以上任命自然沒有得到大唐兵部的正式文書,但相應的賞賜還是不能少的。


    許存分得一座將軍府,就在江陵府城西。他帶著一幫弟兄去看了看,院子挺大就是破敗的厲害。不過無論如何,也是江陵城裏碩果僅存的幾座未被菜賊燒毀的房舍。許存看著空落落的院落,卻暗自發愁,自從投筆從戎後就孤身一人,以後總不能一個人孤零零的住在這裏,索性就邀著弟兄們一起來同住,又讓範九通派幾個人來,負責修繕房屋也料理家務。


    趙武更是雙喜臨門!不但升官進爵還洞房花燭。有義兄範九通替他操心張羅,新婦人不論是模樣兒還是身段,自然都是上上之選。從那些廝殺漢們參加完喜宴迴來後的反常表現就能看出端倪。有七個痛哭流涕、有八個不知所雲的謾罵不止、還有兩個居然賴在洞房久久不願離去……急得範九通要去尋許存告狀,猛然間醒了酒的孟虎胡四才悻悻而去!


    ……


    屬下們各有封賞,各個樂不可支的或忙於置房買地,或忙著娶妻生子;而作為荊南的掌舵人,郭禹還得費盡心機的考慮前程。


    賀隱奏牒上規劃的謀略,都在按部就班的執行中。如今郭禹已要到了朝廷敕封;整編軍製已基本完成,同時也對有功將士進行了安撫獎賞。現在唯一猶豫不決的,就是大軍該往哪裏進攻才能達到已戰養軍的目的!


    郭禹在歸州時也就養兵數千;突襲清江許存俘獲千餘人,江陵一役後又收攏菜賊的散兵降卒數千人,如今自己麾下兵丁已陡增至一萬餘名。


    兵卒眾多本應是天大的好事,但郭禹心中冷暖自知。龐而不強,多而不精!看著體態豐滿,其實卻是浮腫病態,就是如今荊南軍的真實寫照!且不說來源眾多魚龍混雜,隻說單兵體質就差到令人發指,體弱單薄者走幾步路都氣喘籲籲。想想也正常,潰敗逃命時都跑不到人前的窩囊廢,誰還能指望有幾個好漢子!


    將這些兵丁全都放在身邊無疑是危險的,因為死城般的江陵,無論如何也負擔不起萬人大軍的糧草用度!


    雖然這些降卒打仗不靈,吃飯卻是不甘人後的,郭禹也明知留在軍中毫無裨益,但要放任他們離去又心中不甘。如今招兵買馬難如登天,留下來好歹還能裝裝門麵,人多勢眾壯壯膽也是好的,畢竟荊南現在是危機重重!


    位置決定思考的方式和高度!歸州刺史隻需考慮一州得失;節度留後卻要放眼荊南大計。雖然王建肇已遠遁黔州,可如今荊南四周依然是群狼環伺;西川王建派大將李綰屯兵忠州虎視眈眈,朗州刺史雷滿,夔州刺史毛湘向來自行其是不聽節度調遣,菜賊餘孽常厚占據白帝,時刻窺伺著夔峽二州……


    身邊可以攻打的敵人太多,不知道對於郭禹來說是幸運還是不幸!


    其實對於荊南以戰圖存的方向,賀隱早已未雨綢繆反複考量過。自古成大事者,謀定而後動!早在江陵之戰前,他就審時度勢想好了後招,之所以沒有和盤托出,隻是擔心老友如果建功心切,反倒會在沙場用兵時畏手畏腳。


    真正的智者,都善觀風色、善擇時機!內憂外患已將郭禹折磨的身心俱疲,此時絕不是敝帚自珍或是故作高深的時候。


    賀隱自然屬於智者!他剛到江陵城,甚至都沒去郭禹為他精心挑選的府邸看看,就直接去了節度府衙。見到老友後開門見山地說出了自己的計劃:“主公!賀某以為西川王建如今勢大兵強,荊南不宜樹此勁敵。朗州刺史雷滿原是荊南水師舊部,雖不聽調度,但朗州地處江陵東南部,雷滿又偏安一隅暫時不足為慮。而常厚占據白帝襲擾夔州,出兵討伐菜賊餘孽師出有名,我軍戰而勝之後還可順勢降複夔州!此戰重中之重是,如果荊南還能將隸屬夔州的雲陽榷鹽收入囊中,日後主公養兵安民自然就有了底氣!……”


    ……


    許存和弟兄們還沒來得及住進將軍府,就被一紙軍令調迴了歸州。依照軍令,許存諸人率領新募兵丁三千人,即日返迴歸州,重新駐紮在城北軍營。這三千兵丁大部分都是本次收攏的俘軍潰兵,由許存所部負責規整軍製勤加操練。


    隻是趙武卻沒有隨行,而是另率新募兵丁兩千駐紮在清江軍寨。很顯然,趙武在清江一役中的勇武表現打動了郭禹,已開始著力培養趙武獨自領軍。


    ……


    賀隱的計劃,毫無懸念的又被郭禹全盤采納,荊南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常厚!


    要進攻白帝城也是困難重重!雖然盤踞此處的常厚已如喪家之犬,軍心渙散戰力平平。可實際上,卻要比江陵之戰更加困難。


    首先白帝城位於大江上遊瞿塘峽口,易守難攻,荊南軍沒有地勢之利。其次,白帝城靠近於西川交好的忠萬二州,和韓楚言為主將的夔州相唇齒。此次出擊隻能在忠、夔兩軍之間的狹長地帶用兵。況且,人和也不在荊南軍一方。白帝、夔州地處巴蜀和荊楚之間,曆朝曆代時而劃屬巴蜀節製,時而又屬荊楚節製,近年來,由於巴蜀戰亂少而荊南烽煙不息,人性都是趨利而避害!所以白帝、夔州無論官兵百姓都心向巴蜀。


    賀隱微笑著問郭禹:“郭公,出擊白帝城欲給四郎多少時日?”負手而立的郭禹笑著反問:“此時乘勝而出,賀四郎以為如何?”賀隱笑意盈盈輕捋須髯說:“郭公莫心急,荊南初定,還需待時機成熟後出擊方能必勝。”郭禹一怔,問道:“四郎,這是為何?”賀隱收斂笑容說道:“原因有三,一、我軍大部為收攏新組,兵疲軍散又缺刀少槍,須時日操練兵卒補齊軍械。二、大江此時正值豐水之期,水深浪急我軍逆水而上,恐不利出擊。三,西川派李綰屯兵忠州虎視眈眈,須提前遞交公文以試王建心意,萬不能在我軍與菜賊鏖戰之際,再被川軍隔岸觀火突襲取利,則我軍危矣!”


    郭禹聽完賀隱的解釋,深蹙雙眉思忖片刻後問道:“四郎以為,應遣何人前往忠州?”賀隱笑著說:“郭公以為許存如何?”郭禹笑問:“遣使前往,不用文官卻用武將,四郎為何如此看重許存?”賀隱也是滿臉笑意緩緩道:“派許存出使忠州,理由有三;心思縝密行事周全其為一,先行前往可知己知彼其為二,提前察探白帝地勢山形,以便日後排兵布陣其為三;郭公以為如何?”……


    賀隱此話弦外之音,將來出征白帝的領軍之人已非許存莫屬!


    郭禹如何會聽不出老友的言外之意?其實,前期他命令許存率領隊伍返迴歸州整訓新卒,又何嚐不是為了下次出征做準備?沒想到賀隱竟然和自己心有靈犀不謀而合。


    多年老友竟有如此默契!二人對望一眼,不禁同時朗聲大笑起來!


    ……


    清江之戰,奠定了荊南頭號戰將的地位,卻不知對於許存而言是幸運還是不幸!兄弟們藉此能夠徹底站穩腳跟,但同時也注定了未來難離沙場不死不休的命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暮鴉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楓渡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楓渡河並收藏暮鴉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