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南清江
《清江辭》
江風起兮獵戰旗,
餘霞成綺兮擄千敵。
斬頭顱,染青泥,
槊血滿袖兮雁悲啼。
踏崇山兮縛大江,
肝髓流野兮黯神傷。
握長纓,淚兩行,
掩胳埋胔兮夷水旁!
……
清江的落日剛剛隱入西山,漫天紅霞就瞬間騰起,一片通天徹地的耀眼光芒,勾勒出群山,也染透了天邊,波光粼粼的江水,在晚霞的映射下猶如一條翻滾遊動的赤色金龍,咆哮著奔向遠方。在這條巨龍的脊背之上,還赫然裹挾著團團烈火和滾滾濃煙,在不停跳躍著、顫抖著……
江風驟起,西山腳下的軍營裏兀自樹起了一杆大旗,高高挑起的旗杆上大大的“郭”字戰旗,在絢爛晚霞中金光燦燦。麵色慘白的牟權,抬起頭看向遠方;一盞碩大的孔明燈已騰空而起,江邊熊熊燃燒的戰艦殘骸還在冒著滾滾黑煙,寨門外佇立著一群滿身血汙的兵丁,手中還緊緊握著橫刀,麵色凝重卻渾身戰栗著,看上去麵目猙獰、氣勢洶洶,眼神裏卻充滿了無法遮掩的猶疑和彷徨。
他們在猶豫著,是否還要組織一次無謂的衝鋒,來拯救自己被俘的主將……
清江縣,地處歸州和江陵之間,蜀楚咽喉。清澈見底的夷水流至此處匯入大江故而得名,碧綠的夷水和渾濁的江水,融入一處卻涇渭分明。周圍山巒疊嶂,風景旖旎,清江盆地依山而傍水。自古以來,當地百姓都以打漁砍樵為生。多少文人墨客羨煞了這裏的漁舟唱晚,耕樵南山。兵荒馬亂的歲月裏,能有這麽一處寧靜富庶的棲身之所,夫複何求?
西山腳下駐紮著一支軍隊,他們的主將在半日之前,還是這座安謐小城無可置疑的主人。屬下兵卒們原本都是安分守己的農夫、樵夫、漁夫或者獵戶,後來卻被迫成為四處遊走的流寇。能在此處駐足,終於不用繼續流浪,他們都感到心滿意足,情願一輩子都待在這裏。
午後,當停泊江邊的戰艦突然騰起了火焰時,一切都改變了模樣!或許,應該從西山上突然衝下那隊敵軍時算起。
戰艦是薑郅的人點燃的,這種事情對於薑郅來說很容易,畢竟不會放火的閑漢不是好潑皮!燒多少東西需要放多少魚油,既要燒幹淨還不能浪費,經驗是需要積累的,有經驗的人是值得尊重的,恰好,薑郅手下從不缺這種值得尊重的放火專家。更湊巧的是,他的人就在江邊,去上茅廁的婦人順手扔個火把都能辦了的事,當然是容易的事情。對於薑郅來說,在江邊燒幾艘船,就像在鍋裏煮幾條魚一般簡單。
賴孑是前日到的清江,帶了主子的口信給薑郅;“鹿爺說吃魚的時候到了!”薑郅聽了很是興奮,因為鹿爺吃了魚,自己就能離開那兩間黑糊糊的竹屋。他相信!隻要好好泡泡溫泉,一定能祛掉身上惡心的魚腥味。
荊南的山不是很高但很密集,峰巒疊翠間溪流潺潺,空氣裏彌漫著青草的味道,聞起來讓人鼻子癢癢的。霧氣初散布穀鳥叫起來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在山間行走,初春時節的闊葉林裏滿是荊棘和露水,要翻山越嶺走二十餘裏山路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況且還要背負著沉重的裝備。原本他們有七艘船和一位很出色的領舵手,隻需愜意的躺在船上,打個盹兒的工夫就能到達目的地,為什麽要半路下船去跋山涉水?癡漢才會這樣做嘛!可他們的頭兒恰好就是一個癡漢。
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唾手而得的成功,付出和得到永遠是成正比的!當許存帶著隊伍翻山越嶺來到西山,又在賣肉阿福的指引下,準確找到了牟權所在的軍寨,趁著江邊火起的混亂發起突襲的時候,他就對這個道理深信不疑。當軍寨裏衝出百十個壯碩大漢,手提戰刀衝向他們喊殺震天的時候,他能明顯感覺到身邊一個新兵在顫抖。許存確定這個新兵一定會記住今天所發生的一切,且終生不忘!因為,自己親耳聽到那個新兵被人砍斷了胳膊,骨頭斷裂的聲音和撕心裂肺的慘叫聲猶在許存耳邊縈繞。
二百條漢子一路掩殺過去,就像一塊扔出去的土坷垃,向著敵陣疾衝猛打,撞開了別人也打碎了自己。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在你死我活的碰撞中,如脆弱的泥土般分崩離析,慘叫著,哀嚎著,墜落在地!
當悍勇的趙武率先衝進營帳,將一把缺口斷刃的戰刀,架在牟權咽喉之上的時候;當孟虎拚命揮舞鐵槍,殺退強敵拚死守住寨門的時候;許存迴頭看了看身後,眼前一片血紅,直到晚霞升起,殘陽下更是血紅一片。
一行北歸的大雁穿霞而過,不速之客侵入了今夜的棲息地,讓它們隻能在傍晚時分重新結陣,再度飛上天空。矯捷的大雁們輕揮翅膀,似一把利刃般劃破了蒼穹,於是天空也噴濺出殷紅的鮮血,幻化成更加絢爛的晚霞。
廝殺漢們就隔著高高的寨門沉默而憤怒的對峙著。原本黑黢黢的臉龐在晚霞的映射下紅光滿麵,和殺氣騰騰的表情合在一起顯得格外詭異。執刀的手腕已經僵硬,卻沒有人動,隻是保持著隨時揮刀的姿勢,憤怒又兇狠的盯著對方,好像任何輕微的身體晃動,就會暴露出自己內心的軟弱和怯懦,就會鼓勵對麵的敵人衝過來殺死自己。
岸邊突然傳來一聲哀嚎,然後又歸於沉寂。軍寨外的兵丁們有些神色黯然,他們清楚自家的戰艦已燒成了灰燼,遠處傳來的隻能是弟兄們瀕死前的嘶喊。
……
歸州城的太白酒肆是看不到晚霞的,煩躁不已的苟達,使勁踢踏著腳邊的竹凳,一臉委屈的看著旁邊同樣煩躁的鹿爺。
苟達一直都沒有朋友,因為他兇悍好鬥的性格。如今他總算有了個朋友,就是賴孑。他很珍惜自己唯一的朋友,想和朋友一起去清江,他知道那裏現在是危險的地方,他不想讓朋友孤身赴險,可鹿爺就是不許。
此時,鹿弁同樣是煩躁不已,他也想和大哥一起去戰鬥,為此和大哥磨嘰了半天,可大哥就是不許。
所以,他就留下了苟達,不為別的,隻為兩個人一起煩躁總歸會好受一些!兩個煩躁不安的人,知道自己的朋友身處險境,卻無從得知他們正在做些什麽!
此時,苟達的朋友已經爬上山頂放飛了一盞孔明燈;而鹿弁的大哥也終於等來那支決定成敗的奇兵!
……
七艘小船,快速駛出人跡罕至的水灣,掠起驚雁一片,迫使它們離開了這片水草肥美的棲息地。必須承認張成就是個天才的操舟高手,即便從北方大河來到南方大江,也能很快掌握在水係繁複的荊南熟練的行舟,就像一位土生土長的老艄公。其實胡四剛才看到賴孑放飛的孔明燈時,還是有片刻猶豫的。無法預知的漫天紅霞裏,冉冉升起一盞微不足道同樣紅色的孔明燈,遠沒有預先設想中的那般醒目,即使是機警老練的胡四,也隻能在仔細分辨後才確認無誤,這的確是提前約定好的出擊信號。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紅霞已經慢慢褪去,西山頂上還有一抹殘陽努力支撐著,久久不願散去。
七艘戰船像七個黑色幽靈,遊蕩在清江的水麵上,也打破了原本平衡的對峙。無論是在大江還是在夷水,他們用嗜血的弩箭吞噬著任何膽敢接近岸邊的生靈。沉寂中不時傳來陣陣撕心裂肺的哀嚎聲,像一把把巨錘不斷敲打著即將崩潰的戰士心靈。反擊的羽箭射在蒙著厚厚生牛皮的船舷上,砰砰作響!就像死神在為即將開始的噬血盛宴,敲響的更鼓。
現在開始收割生命!
最後的殘陽也消失於天際。勝負已分之際,一切卻顯得如此無趣。許存伸手拍拍身邊神情委頓的牟權。當傳遞出放棄抵抗的軍令之後,他就一直像個咽了氣的死人一般。同樣都是廝殺漢,許存當然能理解牟權此時的心情。不關乎榮譽或者立場,牟權的沮喪隻來自於對前途未知的彷徨,敗了此仗就意味著又一次的無家可歸。
殘陽雖盡,至少還有璀璨的星空值得期待,至少能在溫柔似水的月光下靜靜療傷,至少不用直麵朗朗晴空之下的殘酷現實。至於明天?那不是這些廝殺漢需要思考的事情。就在剛剛殘陽落下之前,許存和牟權一樣,都不知道還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
直到多年以後,許存和他的弟兄們還都清楚的記得,那日的清江殘陽如血!
附:《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一十五迴;“宗權故將許存奔禹,禹以青州剽卒三百畀之,使討荊南部將牟權於清江,禽權,取其眾……”
《清江辭》
江風起兮獵戰旗,
餘霞成綺兮擄千敵。
斬頭顱,染青泥,
槊血滿袖兮雁悲啼。
踏崇山兮縛大江,
肝髓流野兮黯神傷。
握長纓,淚兩行,
掩胳埋胔兮夷水旁!
……
清江的落日剛剛隱入西山,漫天紅霞就瞬間騰起,一片通天徹地的耀眼光芒,勾勒出群山,也染透了天邊,波光粼粼的江水,在晚霞的映射下猶如一條翻滾遊動的赤色金龍,咆哮著奔向遠方。在這條巨龍的脊背之上,還赫然裹挾著團團烈火和滾滾濃煙,在不停跳躍著、顫抖著……
江風驟起,西山腳下的軍營裏兀自樹起了一杆大旗,高高挑起的旗杆上大大的“郭”字戰旗,在絢爛晚霞中金光燦燦。麵色慘白的牟權,抬起頭看向遠方;一盞碩大的孔明燈已騰空而起,江邊熊熊燃燒的戰艦殘骸還在冒著滾滾黑煙,寨門外佇立著一群滿身血汙的兵丁,手中還緊緊握著橫刀,麵色凝重卻渾身戰栗著,看上去麵目猙獰、氣勢洶洶,眼神裏卻充滿了無法遮掩的猶疑和彷徨。
他們在猶豫著,是否還要組織一次無謂的衝鋒,來拯救自己被俘的主將……
清江縣,地處歸州和江陵之間,蜀楚咽喉。清澈見底的夷水流至此處匯入大江故而得名,碧綠的夷水和渾濁的江水,融入一處卻涇渭分明。周圍山巒疊嶂,風景旖旎,清江盆地依山而傍水。自古以來,當地百姓都以打漁砍樵為生。多少文人墨客羨煞了這裏的漁舟唱晚,耕樵南山。兵荒馬亂的歲月裏,能有這麽一處寧靜富庶的棲身之所,夫複何求?
西山腳下駐紮著一支軍隊,他們的主將在半日之前,還是這座安謐小城無可置疑的主人。屬下兵卒們原本都是安分守己的農夫、樵夫、漁夫或者獵戶,後來卻被迫成為四處遊走的流寇。能在此處駐足,終於不用繼續流浪,他們都感到心滿意足,情願一輩子都待在這裏。
午後,當停泊江邊的戰艦突然騰起了火焰時,一切都改變了模樣!或許,應該從西山上突然衝下那隊敵軍時算起。
戰艦是薑郅的人點燃的,這種事情對於薑郅來說很容易,畢竟不會放火的閑漢不是好潑皮!燒多少東西需要放多少魚油,既要燒幹淨還不能浪費,經驗是需要積累的,有經驗的人是值得尊重的,恰好,薑郅手下從不缺這種值得尊重的放火專家。更湊巧的是,他的人就在江邊,去上茅廁的婦人順手扔個火把都能辦了的事,當然是容易的事情。對於薑郅來說,在江邊燒幾艘船,就像在鍋裏煮幾條魚一般簡單。
賴孑是前日到的清江,帶了主子的口信給薑郅;“鹿爺說吃魚的時候到了!”薑郅聽了很是興奮,因為鹿爺吃了魚,自己就能離開那兩間黑糊糊的竹屋。他相信!隻要好好泡泡溫泉,一定能祛掉身上惡心的魚腥味。
荊南的山不是很高但很密集,峰巒疊翠間溪流潺潺,空氣裏彌漫著青草的味道,聞起來讓人鼻子癢癢的。霧氣初散布穀鳥叫起來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在山間行走,初春時節的闊葉林裏滿是荊棘和露水,要翻山越嶺走二十餘裏山路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況且還要背負著沉重的裝備。原本他們有七艘船和一位很出色的領舵手,隻需愜意的躺在船上,打個盹兒的工夫就能到達目的地,為什麽要半路下船去跋山涉水?癡漢才會這樣做嘛!可他們的頭兒恰好就是一個癡漢。
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唾手而得的成功,付出和得到永遠是成正比的!當許存帶著隊伍翻山越嶺來到西山,又在賣肉阿福的指引下,準確找到了牟權所在的軍寨,趁著江邊火起的混亂發起突襲的時候,他就對這個道理深信不疑。當軍寨裏衝出百十個壯碩大漢,手提戰刀衝向他們喊殺震天的時候,他能明顯感覺到身邊一個新兵在顫抖。許存確定這個新兵一定會記住今天所發生的一切,且終生不忘!因為,自己親耳聽到那個新兵被人砍斷了胳膊,骨頭斷裂的聲音和撕心裂肺的慘叫聲猶在許存耳邊縈繞。
二百條漢子一路掩殺過去,就像一塊扔出去的土坷垃,向著敵陣疾衝猛打,撞開了別人也打碎了自己。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在你死我活的碰撞中,如脆弱的泥土般分崩離析,慘叫著,哀嚎著,墜落在地!
當悍勇的趙武率先衝進營帳,將一把缺口斷刃的戰刀,架在牟權咽喉之上的時候;當孟虎拚命揮舞鐵槍,殺退強敵拚死守住寨門的時候;許存迴頭看了看身後,眼前一片血紅,直到晚霞升起,殘陽下更是血紅一片。
一行北歸的大雁穿霞而過,不速之客侵入了今夜的棲息地,讓它們隻能在傍晚時分重新結陣,再度飛上天空。矯捷的大雁們輕揮翅膀,似一把利刃般劃破了蒼穹,於是天空也噴濺出殷紅的鮮血,幻化成更加絢爛的晚霞。
廝殺漢們就隔著高高的寨門沉默而憤怒的對峙著。原本黑黢黢的臉龐在晚霞的映射下紅光滿麵,和殺氣騰騰的表情合在一起顯得格外詭異。執刀的手腕已經僵硬,卻沒有人動,隻是保持著隨時揮刀的姿勢,憤怒又兇狠的盯著對方,好像任何輕微的身體晃動,就會暴露出自己內心的軟弱和怯懦,就會鼓勵對麵的敵人衝過來殺死自己。
岸邊突然傳來一聲哀嚎,然後又歸於沉寂。軍寨外的兵丁們有些神色黯然,他們清楚自家的戰艦已燒成了灰燼,遠處傳來的隻能是弟兄們瀕死前的嘶喊。
……
歸州城的太白酒肆是看不到晚霞的,煩躁不已的苟達,使勁踢踏著腳邊的竹凳,一臉委屈的看著旁邊同樣煩躁的鹿爺。
苟達一直都沒有朋友,因為他兇悍好鬥的性格。如今他總算有了個朋友,就是賴孑。他很珍惜自己唯一的朋友,想和朋友一起去清江,他知道那裏現在是危險的地方,他不想讓朋友孤身赴險,可鹿爺就是不許。
此時,鹿弁同樣是煩躁不已,他也想和大哥一起去戰鬥,為此和大哥磨嘰了半天,可大哥就是不許。
所以,他就留下了苟達,不為別的,隻為兩個人一起煩躁總歸會好受一些!兩個煩躁不安的人,知道自己的朋友身處險境,卻無從得知他們正在做些什麽!
此時,苟達的朋友已經爬上山頂放飛了一盞孔明燈;而鹿弁的大哥也終於等來那支決定成敗的奇兵!
……
七艘小船,快速駛出人跡罕至的水灣,掠起驚雁一片,迫使它們離開了這片水草肥美的棲息地。必須承認張成就是個天才的操舟高手,即便從北方大河來到南方大江,也能很快掌握在水係繁複的荊南熟練的行舟,就像一位土生土長的老艄公。其實胡四剛才看到賴孑放飛的孔明燈時,還是有片刻猶豫的。無法預知的漫天紅霞裏,冉冉升起一盞微不足道同樣紅色的孔明燈,遠沒有預先設想中的那般醒目,即使是機警老練的胡四,也隻能在仔細分辨後才確認無誤,這的確是提前約定好的出擊信號。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紅霞已經慢慢褪去,西山頂上還有一抹殘陽努力支撐著,久久不願散去。
七艘戰船像七個黑色幽靈,遊蕩在清江的水麵上,也打破了原本平衡的對峙。無論是在大江還是在夷水,他們用嗜血的弩箭吞噬著任何膽敢接近岸邊的生靈。沉寂中不時傳來陣陣撕心裂肺的哀嚎聲,像一把把巨錘不斷敲打著即將崩潰的戰士心靈。反擊的羽箭射在蒙著厚厚生牛皮的船舷上,砰砰作響!就像死神在為即將開始的噬血盛宴,敲響的更鼓。
現在開始收割生命!
最後的殘陽也消失於天際。勝負已分之際,一切卻顯得如此無趣。許存伸手拍拍身邊神情委頓的牟權。當傳遞出放棄抵抗的軍令之後,他就一直像個咽了氣的死人一般。同樣都是廝殺漢,許存當然能理解牟權此時的心情。不關乎榮譽或者立場,牟權的沮喪隻來自於對前途未知的彷徨,敗了此仗就意味著又一次的無家可歸。
殘陽雖盡,至少還有璀璨的星空值得期待,至少能在溫柔似水的月光下靜靜療傷,至少不用直麵朗朗晴空之下的殘酷現實。至於明天?那不是這些廝殺漢需要思考的事情。就在剛剛殘陽落下之前,許存和牟權一樣,都不知道還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
直到多年以後,許存和他的弟兄們還都清楚的記得,那日的清江殘陽如血!
附:《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一十五迴;“宗權故將許存奔禹,禹以青州剽卒三百畀之,使討荊南部將牟權於清江,禽權,取其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