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複廣州,斬首日酋23軍軍長酒井隆中將以後,第四戰區部隊士氣大振,各部隊紛紛要求,快速向香港推進,收複香港。
趙羽沒有那麽狂熱,緊急要求廣州城內的軍民,大量向城郊疏散,因為,日本人的尿性,恐怕不會善罷甘休,一場大規模的報複勢在必行,陸軍慘敗,酒井隆麾下近兩萬日軍被擊斃,日本人沒有膽量和實力展開報複,隻能出動空軍了。
薛嶽和餘漢謀,都很信任趙羽,尤其是餘漢謀,對趙羽佩服得五體投地,趙羽的話,他奉成了聖旨,馬上督促各部隊,幫助城中居民緊急疏散。
當天中午,先有幾架日本偵查機在廣州城上空出現,接著,就是一大群四十多架飛機,鋪天蓋地而來,在廣州反複投彈轟炸,一陣陣爆炸震耳欲聾,一簇簇火光衝天,廣州城內,房倒屋塌,一片廢墟。
好在城中居民疏散得力,很少傷亡。
等日軍大轟炸以後,餘漢謀指揮粵軍部隊,進入城中滅火,疏通交通道路。
此時,香港總督,日本戰犯磯穀廉介派遣的部隊開始對廣州城郊進行試探性進攻。
薛嶽在前線指揮,餘漢謀在後方鞏固,迅速抵消了日軍的攻勢,士氣正盛的粵軍不僅擊退了日軍的攻擊,反而乘勝追擊十餘裏。
白天,趙羽依然在睡覺,百事不管,他的麾下部隊,也“冬眠”了。
不過,這種情況,薛嶽和餘漢謀都沒有任何怨言,相反,小心翼翼地派遣了部隊警戒保護。
其實廣州夜戰並不激烈,日本人傻得非常可愛,他們並不知道趙羽特種部隊已經來到這裏,還是按照常規的方法守衛城池。
問題是廣州城太大了,從外圍進入城中,完全肅清日軍,又襲擊敵人軍團司令部,光跑腿一項,都是大任務,消耗體能極大。
趙羽在這裏修整了兩天,才開始研究香港問題。
香港是1941年12月8日,被日軍入侵,18天以後,城市陷落。
香港原有160萬人口,在日本占領期間,反複燒殺驅逐,已經減少到60萬人。
磯穀廉介,是昭和年間日本的四大中國通之一,其嶽父就是日本侵華大特務,諜報鼻祖青木宣純,此人和板垣征四郎,土肥原是陸軍士官學校的同班同學,77事變以後,擔任第十師團長侵略我國華北,1938年在台兒莊被我國-軍隊擊敗,以後轉任關東軍參謀長,39年諾門檻日蘇衝突,日本慘敗,磯穀廉介被轉預備役,1942年2月才被重新啟用,擔任香港總督。
據說,這個家夥早年深入介入中國革命和南方政治,又反對向中國全麵侵略……
不過,綜合了磯穀廉介的資料,趙羽倒以為,磯穀廉介這個人,算是趙括馬謖一類的家夥,紙上談兵厲害,實際指揮能力很稀鬆,所以,到哪裏都要打敗仗。
碰上個日本趙括,讓趙羽有些不爽,沒有勝利的激情,不過,這家夥好歹也是條大魚不是?
趙羽也想盡快拿下香港,因為曆史問題,香港在中國的收迴經曆了太多的風波,收迴以後,又有太多的遺毒,現在,他要幹淨利落地收迴,至於英國人想迴來,那就做白日夢吧。
香港的地域很清楚,防守態勢也不複雜,粵軍對日軍情報的搜集還是不錯的。
當天夜間,趙羽再次展開行動,一個粵軍的先鋒營加上他的一個特種連,總數六百多人,一路上幽靈一樣前進,所有日軍據點冷不丁地拔掉,稍遠處狙殺,或者用榴彈轟殺,或者用噴火器直接燒死,速度極快,碰到日軍大規模的防禦線時,他們重施故伎,暴露自己,讓日本人往這裏增援,在夜視儀的優勢下,他們將日軍大量獵殺,輕快剪除。
廣州戰役,特種部隊500人出戰,總共12人傷亡,其中犧牲4人。
這種傷亡,在趙羽看來,完全可以漠視。
趙羽親自率領的特種部隊,利用一個營的粵軍步兵,引誘日軍前來攻擊,在一個小時之內,潛伏移動在四周,射殺了七百多名日軍,隨後,主動進攻,又將防線內殘餘的日軍清除。
趙羽部隊後麵,尾隨著粵軍主力,一個團,在後麵一個師,源源不斷地進入。
這是正麵的中央部隊,兩翼還有兩個特種連隊,錐子一樣朝日軍陣地刺去,日軍在珠江東岸的遠程防線,迅速垮塌。
一夜之間,日軍3000多人被殺,500多人被擊傷以後成為俘虜,粵軍將日軍驅趕進九龍半島,這裏已經是香港地區的範圍了。
日軍總督磯穀廉介知道消息以後,憂心忡忡,馬上收縮兵力,將九龍半島的兵力,從深圳河一帶繼續撤退,一直到九龍城一帶。
這種戰略,是無奈的戰略,抄襲了當年英國人堅守香港的做法。
不過,日本人唯一的好處是,擁有啟德機場,至少五十架戰鬥機和轟炸機,可以保持對外空中聯係,也可以隨時增援香港地區的任何戰鬥。
磯穀廉介當然不安心這樣步步後退,他設計了一個誘敵深入的計劃,現在,他才相信了情報官對於中國部隊戰鬥能力的預測,現在,中國部隊的戰鬥力超強,遠不是幾年前的情況了。
當天上午,粵軍部隊進占九龍半島,和日軍對峙於九龍城,雙方開始炮戰,蹊蹺的是,雙方的炮火,幾乎是同樣的。
粵軍裝備了大量繳獲的日軍炮火,特別是繳獲酒井隆部隊的炮火,拉到這一帶的步兵炮和山炮,效果不錯。
趙羽部隊跟隨到了深圳河以後,就停止前進,特種部隊的任務告一段落。他們馬上開始研究下一步的動作計劃。
“很簡單,抄襲日本人當年進攻香港英軍的戰鬥方案,是最便宜的,”趙羽在戰前研究的時候,對薛嶽和餘漢謀說。
此時,粵軍第四戰區的主力傾巢出動,八萬餘人從廣州出發到九龍城,另有張發奎帶領一個集團軍緊急援助,即將到達廣州。
日軍方麵,據說台灣的日本殖民軍,將編組四個師團援助香港日軍,還計劃反攻廣州。
不過,中國方麵,也開始重點轉移,長江戰區除了原有的三個集團軍外,將其餘兩個集團軍,都劃撥給第四戰區,歸屬薛嶽指揮,加強廣州和香港方麵的作戰,廣州的快速收複,超出了武漢國民政府的想象。不過,他們也少有地冷靜,決心增調兵力,持久作戰。
總之,雙方都有援軍,香港地區的戰鬥,有可能激化,從一個單純的進攻戰役,演變成一場雙方主力兵團的大決戰,趙羽想了再三,絕對延緩攻勢。
第四戰區三巨頭,薛嶽,餘漢謀和趙羽,給武漢發去電報,決定將香港戰役,擴大成消滅更多日軍的戰役,如果誘使敵人增援,勞師遠征,則可以順利消滅敵人精銳,為下一步更大的戰略進攻創造條件。
武漢方麵同意了這個方案,同時,表示懷疑,日本人真的會大規模增援?
兩天以後,張發奎的主力集團軍,布置在廣州城內外,原來薛嶽九戰區的十九集團軍,和二十集團軍,也緊急調集兩個主力軍先期趕到廣州北郊。
第四戰區進行調整,薛嶽統帥一個集團軍,分布在東莞和惠州,作為戰役主力部隊,同時防備日本援軍從汕尾一帶登陸逆襲,餘漢謀為前敵總指揮,直接指揮九龍半島和香港戰役。
趙羽是客將,不負責任何具體事務,可以因地製宜。
趙羽擱置香港日軍不攻,果然引來了日軍增援,日本21軍的軍長,台灣總督安藤利吉,在日本大本營的要求下,親自率領部隊增援,反正,日本此時在太平洋戰場上,損失不大,瓜島戰役還在持續中,美軍的反攻強度還不夠嚴厲,日軍在太平洋占據著優勢地位。日本陸軍的兵員尚強。
安藤利吉還得到了日本南方軍總司令官寺內壽一元帥的支持。
此時,隨著世界大戰的擴大,日本將海外的駐軍分為三塊,一,駐守在中國滿洲國的部隊稱為關東軍,二,將長城以內的中國大陸的日軍部隊稱為中國派遣軍,將菲律賓,新加坡,印尼和泰國緬甸,印度支那等地區的部隊,稱為南方軍,廣州23軍屬於中國派遣軍係列,又接近南方,地位異常重要,麵對中國部隊的猛烈反擊,日本南方軍也傾力出手。
南方軍的精銳出動了兩個師團,一個獨立旅團,加上台灣方麵21軍,日軍一共籌集了七個師團的兵力,加上一些特殊部隊,加上一個飛行部隊,全力反攻廣州。
日本人這樣做也是很無奈的,因為,緬甸戰役慘敗,日軍南方軍已經吃虧丟人了,如果廣州香港失去,則中國部隊可以將日軍攔腰斬為兩段,滯留在印度支那和泰國的日軍,就成為孤軍,無法持久。
所以,廣州和香港,雖然彈丸之地,依然是日軍極端看重的地方。
這種大規模的調動兵力,是很難隱蔽的,所以,趙羽這邊,關注著消息,等待著戰機。
趙羽強烈要求下,吳鼎臣運輸隊迅速為他運來了更多的物資,趙羽將特種部隊擴張到一千人!
趙羽沒有那麽狂熱,緊急要求廣州城內的軍民,大量向城郊疏散,因為,日本人的尿性,恐怕不會善罷甘休,一場大規模的報複勢在必行,陸軍慘敗,酒井隆麾下近兩萬日軍被擊斃,日本人沒有膽量和實力展開報複,隻能出動空軍了。
薛嶽和餘漢謀,都很信任趙羽,尤其是餘漢謀,對趙羽佩服得五體投地,趙羽的話,他奉成了聖旨,馬上督促各部隊,幫助城中居民緊急疏散。
當天中午,先有幾架日本偵查機在廣州城上空出現,接著,就是一大群四十多架飛機,鋪天蓋地而來,在廣州反複投彈轟炸,一陣陣爆炸震耳欲聾,一簇簇火光衝天,廣州城內,房倒屋塌,一片廢墟。
好在城中居民疏散得力,很少傷亡。
等日軍大轟炸以後,餘漢謀指揮粵軍部隊,進入城中滅火,疏通交通道路。
此時,香港總督,日本戰犯磯穀廉介派遣的部隊開始對廣州城郊進行試探性進攻。
薛嶽在前線指揮,餘漢謀在後方鞏固,迅速抵消了日軍的攻勢,士氣正盛的粵軍不僅擊退了日軍的攻擊,反而乘勝追擊十餘裏。
白天,趙羽依然在睡覺,百事不管,他的麾下部隊,也“冬眠”了。
不過,這種情況,薛嶽和餘漢謀都沒有任何怨言,相反,小心翼翼地派遣了部隊警戒保護。
其實廣州夜戰並不激烈,日本人傻得非常可愛,他們並不知道趙羽特種部隊已經來到這裏,還是按照常規的方法守衛城池。
問題是廣州城太大了,從外圍進入城中,完全肅清日軍,又襲擊敵人軍團司令部,光跑腿一項,都是大任務,消耗體能極大。
趙羽在這裏修整了兩天,才開始研究香港問題。
香港是1941年12月8日,被日軍入侵,18天以後,城市陷落。
香港原有160萬人口,在日本占領期間,反複燒殺驅逐,已經減少到60萬人。
磯穀廉介,是昭和年間日本的四大中國通之一,其嶽父就是日本侵華大特務,諜報鼻祖青木宣純,此人和板垣征四郎,土肥原是陸軍士官學校的同班同學,77事變以後,擔任第十師團長侵略我國華北,1938年在台兒莊被我國-軍隊擊敗,以後轉任關東軍參謀長,39年諾門檻日蘇衝突,日本慘敗,磯穀廉介被轉預備役,1942年2月才被重新啟用,擔任香港總督。
據說,這個家夥早年深入介入中國革命和南方政治,又反對向中國全麵侵略……
不過,綜合了磯穀廉介的資料,趙羽倒以為,磯穀廉介這個人,算是趙括馬謖一類的家夥,紙上談兵厲害,實際指揮能力很稀鬆,所以,到哪裏都要打敗仗。
碰上個日本趙括,讓趙羽有些不爽,沒有勝利的激情,不過,這家夥好歹也是條大魚不是?
趙羽也想盡快拿下香港,因為曆史問題,香港在中國的收迴經曆了太多的風波,收迴以後,又有太多的遺毒,現在,他要幹淨利落地收迴,至於英國人想迴來,那就做白日夢吧。
香港的地域很清楚,防守態勢也不複雜,粵軍對日軍情報的搜集還是不錯的。
當天夜間,趙羽再次展開行動,一個粵軍的先鋒營加上他的一個特種連,總數六百多人,一路上幽靈一樣前進,所有日軍據點冷不丁地拔掉,稍遠處狙殺,或者用榴彈轟殺,或者用噴火器直接燒死,速度極快,碰到日軍大規模的防禦線時,他們重施故伎,暴露自己,讓日本人往這裏增援,在夜視儀的優勢下,他們將日軍大量獵殺,輕快剪除。
廣州戰役,特種部隊500人出戰,總共12人傷亡,其中犧牲4人。
這種傷亡,在趙羽看來,完全可以漠視。
趙羽親自率領的特種部隊,利用一個營的粵軍步兵,引誘日軍前來攻擊,在一個小時之內,潛伏移動在四周,射殺了七百多名日軍,隨後,主動進攻,又將防線內殘餘的日軍清除。
趙羽部隊後麵,尾隨著粵軍主力,一個團,在後麵一個師,源源不斷地進入。
這是正麵的中央部隊,兩翼還有兩個特種連隊,錐子一樣朝日軍陣地刺去,日軍在珠江東岸的遠程防線,迅速垮塌。
一夜之間,日軍3000多人被殺,500多人被擊傷以後成為俘虜,粵軍將日軍驅趕進九龍半島,這裏已經是香港地區的範圍了。
日軍總督磯穀廉介知道消息以後,憂心忡忡,馬上收縮兵力,將九龍半島的兵力,從深圳河一帶繼續撤退,一直到九龍城一帶。
這種戰略,是無奈的戰略,抄襲了當年英國人堅守香港的做法。
不過,日本人唯一的好處是,擁有啟德機場,至少五十架戰鬥機和轟炸機,可以保持對外空中聯係,也可以隨時增援香港地區的任何戰鬥。
磯穀廉介當然不安心這樣步步後退,他設計了一個誘敵深入的計劃,現在,他才相信了情報官對於中國部隊戰鬥能力的預測,現在,中國部隊的戰鬥力超強,遠不是幾年前的情況了。
當天上午,粵軍部隊進占九龍半島,和日軍對峙於九龍城,雙方開始炮戰,蹊蹺的是,雙方的炮火,幾乎是同樣的。
粵軍裝備了大量繳獲的日軍炮火,特別是繳獲酒井隆部隊的炮火,拉到這一帶的步兵炮和山炮,效果不錯。
趙羽部隊跟隨到了深圳河以後,就停止前進,特種部隊的任務告一段落。他們馬上開始研究下一步的動作計劃。
“很簡單,抄襲日本人當年進攻香港英軍的戰鬥方案,是最便宜的,”趙羽在戰前研究的時候,對薛嶽和餘漢謀說。
此時,粵軍第四戰區的主力傾巢出動,八萬餘人從廣州出發到九龍城,另有張發奎帶領一個集團軍緊急援助,即將到達廣州。
日軍方麵,據說台灣的日本殖民軍,將編組四個師團援助香港日軍,還計劃反攻廣州。
不過,中國方麵,也開始重點轉移,長江戰區除了原有的三個集團軍外,將其餘兩個集團軍,都劃撥給第四戰區,歸屬薛嶽指揮,加強廣州和香港方麵的作戰,廣州的快速收複,超出了武漢國民政府的想象。不過,他們也少有地冷靜,決心增調兵力,持久作戰。
總之,雙方都有援軍,香港地區的戰鬥,有可能激化,從一個單純的進攻戰役,演變成一場雙方主力兵團的大決戰,趙羽想了再三,絕對延緩攻勢。
第四戰區三巨頭,薛嶽,餘漢謀和趙羽,給武漢發去電報,決定將香港戰役,擴大成消滅更多日軍的戰役,如果誘使敵人增援,勞師遠征,則可以順利消滅敵人精銳,為下一步更大的戰略進攻創造條件。
武漢方麵同意了這個方案,同時,表示懷疑,日本人真的會大規模增援?
兩天以後,張發奎的主力集團軍,布置在廣州城內外,原來薛嶽九戰區的十九集團軍,和二十集團軍,也緊急調集兩個主力軍先期趕到廣州北郊。
第四戰區進行調整,薛嶽統帥一個集團軍,分布在東莞和惠州,作為戰役主力部隊,同時防備日本援軍從汕尾一帶登陸逆襲,餘漢謀為前敵總指揮,直接指揮九龍半島和香港戰役。
趙羽是客將,不負責任何具體事務,可以因地製宜。
趙羽擱置香港日軍不攻,果然引來了日軍增援,日本21軍的軍長,台灣總督安藤利吉,在日本大本營的要求下,親自率領部隊增援,反正,日本此時在太平洋戰場上,損失不大,瓜島戰役還在持續中,美軍的反攻強度還不夠嚴厲,日軍在太平洋占據著優勢地位。日本陸軍的兵員尚強。
安藤利吉還得到了日本南方軍總司令官寺內壽一元帥的支持。
此時,隨著世界大戰的擴大,日本將海外的駐軍分為三塊,一,駐守在中國滿洲國的部隊稱為關東軍,二,將長城以內的中國大陸的日軍部隊稱為中國派遣軍,將菲律賓,新加坡,印尼和泰國緬甸,印度支那等地區的部隊,稱為南方軍,廣州23軍屬於中國派遣軍係列,又接近南方,地位異常重要,麵對中國部隊的猛烈反擊,日本南方軍也傾力出手。
南方軍的精銳出動了兩個師團,一個獨立旅團,加上台灣方麵21軍,日軍一共籌集了七個師團的兵力,加上一些特殊部隊,加上一個飛行部隊,全力反攻廣州。
日本人這樣做也是很無奈的,因為,緬甸戰役慘敗,日軍南方軍已經吃虧丟人了,如果廣州香港失去,則中國部隊可以將日軍攔腰斬為兩段,滯留在印度支那和泰國的日軍,就成為孤軍,無法持久。
所以,廣州和香港,雖然彈丸之地,依然是日軍極端看重的地方。
這種大規模的調動兵力,是很難隱蔽的,所以,趙羽這邊,關注著消息,等待著戰機。
趙羽強烈要求下,吳鼎臣運輸隊迅速為他運來了更多的物資,趙羽將特種部隊擴張到一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