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日,定國率軍抵達高明城下,在仔細觀察了一番清軍的布防情況後,定國遂命總兵汪大捷率部挖掘地道,以放迸之法炸塌城牆,從而避免強行攻城可能造成的巨大傷亡。
次日清晨,天才剛蒙蒙亮,守城清軍尚在睡眼朦朧間,忽然隻聽一聲巨大的悶響,緊接著就是一陣地動山搖,腳下的城牆也跟著劇烈顫抖起來。不少守城清軍還沒來得及作出反應,整個身子便驟然失重,狠狠地向下墜去,周圍隨之騰起的滾滾煙塵,更是嗆得人無法唿吸。
隨著煙塵漸漸散去,原先的女牆早已不複存在,大量城牆磚散落下來,將裏麵包裹的夯土地基全都顯露出來。
隻在片刻間,失去磚石支撐的夯土地基便開始出現崩塌,許多剛剛跌落城下,還未來得及爬出磚石堆的清軍士卒當即就被崩塌的土石掩埋在了廢墟之下。
不過由於明軍連夜趕工,所挖窖室的麵積並不算大,故而爆炸並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隻是將城牆炸出了一個二十餘丈的缺口。
正當明軍準備發起進攻的時候,忽然隻見不遠處煙塵四起,竟是尚可喜從廣州親率兵馬前來救援。城中守軍見是平南王親臨戰陣,不禁士氣大震,歡唿雀躍之聲響徹雲端。
可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尚可喜駐馬遠眺,望見城下居然是西寧王的大纛,又見明軍軍容整齊,還未接戰便膽怯了三分,連忙下令全軍調頭撤離。
隨著尚可喜逃跑,高明城中的守軍看得是麵麵相覷,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此時高明城牆已塌,攻下城池隻是時間問題,而尚可喜卻是一條大魚,見其要逃,定國豈能置之不理,遂隻留靳統武領兵一萬繼續圍城,其餘兵馬分作兩路,一路以天威營高文貴去攻肇慶,自己則親率一萬步騎前往追擊尚可喜。為了防止尚可喜逃脫,定國又命總兵武君禧、遊擊王天才為先鋒,挑選五百精騎在前疾馳追趕,要求他們務必死死拖住尚可喜,好為大軍合圍爭取時間。
見明軍越追越近,尚可喜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駐馬觀察了一番四周地形,當即下令留下一千人馬,在一處狹窄山穀中布下伏兵斷後。武君禧和王天才二將立功心切,沒有料到尚可喜在逃跑途中居然還會設伏阻擊,一頭便紮進了清軍的埋伏圈中。
伏於兩側山穀間的清軍弓弩手見兩名身穿亮甲的明將一馬當先衝在隊伍最前麵,當即張弓搭箭,瞄準二人一齊放箭。
一時箭如雨下,武、王二人猝不及防,瞬間就被射成了刺蝟,跟在他們身後的十六名親兵想要上前奪迴屍體,也相繼中箭落馬。
主將既死,後麵的明軍不敢再往前白白送命,於是紛紛向後退去。這支清軍見阻擊得手,也沒有繼續戀戰,立即撤伏而出,追趕大隊人馬去了。
經過一晝夜急行軍,尚可喜方才徹底擺脫了明軍的追擊,狼狽逃迴廣州。
隨著尚可喜敗走,明軍旋即攻克高明,斬清軍副將杜豹,生擒總兵郭虎。
郭虎原先於高州兵敗,單騎逃至廣州,尚可喜本欲將其就地正法,卻被耿繼茂救下,打發其來守高明,將功折罪。
定國見郭虎被五花大綁著押了過來,連忙翻身下馬,喝散周圍將士,親自為其解縛,誠懇地相勸道:“將軍勇冠三軍,天下聞名,然身為漢家男兒,何故屈身事虜,豈不是埋沒了這一身英雄氣概?”
郭虎心想自己若是拒絕,怕是難逃一死,就算定國心慈手軟放自己迴去,也不免挨上一刀,與其如此倒不如就此投降明軍,先躲過今日之劫,以後再作打算。
念及至此,郭虎遂毫不猶豫地跪倒在地,叩首請降道:“西寧王一席話令末將茅塞頓開,末將願誓死追隨左右,驅除韃虜,恢複大明江山!若違此誓,天地不容!”
定國大喜,趕忙將郭虎從地上扶起,仍讓他統領舊部,待之甚厚。哪知這郭虎竟是個反複無常的小人,還沒過多久,他見前線戰事對明軍不利,便又再次叛逃降清去了。
在收服了郭虎後,定國當即卸下重甲,換上一身嶄新的長袍,頭戴高頂氈帽,帶著金維新、楊琳等一幹幕僚,在數百親兵的扈衛下策馬進入高明,城中百姓紛紛夾道相迎,駐足瞻仰西寧王李定國的風采。
行至府衙前,降官同知白崇周、守備陶以寧及孫國寶、紀大良等人早已在台階下等候多時了。定國遂命眾親兵在外列隊等候,然後在眾降官的簇擁下穿過公堂,直抵後衙廳堂。
待定國於正中坐定,金維新、楊琳等眾幕僚這才在定國左手邊落座,而眾降官則坐在了右邊的位置。
見眾降官皆麵露緊張的神色,定國不禁微笑著安慰他們道:“這高明本就是我大明的江山,豈容韃子在此驕橫跋扈?諸位大人深明大義,反正歸明!本王在此謝過了!”
眾降官趕忙同時起身,向著定國深深一揖,異口同聲地表明心跡道:“吾等誤入歧途,承蒙西寧王不殺,豈敢言謝!”
定國擺了擺手,示意他們重新坐迴座位,然後繼續說道:“過去的事,既往不咎,隻要諸位將來能夠同心抗清,本王自然一視同仁!”
孫國寶不等定國把話說完,便迫不及待地表功道:“西寧王所言極是!在下其實一直都有反正之意,奈何始終孤掌難鳴,此番能夠跟隨白同知、陶守備一同反正,自是積極響應,不顧性命,拳拳報國之心天日可鑒!”
紀大良也不甘示弱,跟著說道:“在下當初委曲求全實乃迫不得已的權宜之計,一直以來身在曹營心向漢,更是每每以徐庶為榜樣,暗自許下誓言,今生斷然不為清廷獻上一計,所作所為,無愧於心!”
定國盡管對他們這副嘴臉很是厭惡,但還是笑著表示了讚賞,並起身脫下自己的長袍,贈予孫國寶,又將戴在頭上的高頂氈帽送給了紀大良。二人自是感激涕零,信誓旦旦地對天起誓,從今往後,願為恢複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在安撫了眾降官後,定國又命前武乾知縣胡必譽留守高明,募集糧餉。待糧草齊備,定國於是親率五萬大軍再圍新會,並派人聯絡義師王興、陳奇策等部共同出兵。
各部義師接到定國檄傳,群情激奮,立刻出兵攻略三洲、金利、富灣、羅屈等各處口岸,兵鋒距離廣州隻不到百裏。
尚可喜、耿繼茂大為惶恐,急奏清廷雲:“逆賊李定國猝陷高明,複圍新會,請速發禁旅,以靖疆圉!”
拔掉新會這枚釘子,一直是定國既定的作戰方略。在此之前,吳子聖曾奉定國之命與王興所部義師圍攻新會,奈何一連數月,定國染病在身無法親臨前線,圍城明軍也始終未能有所建樹。
這迴在部署新會戰役的軍事會議上,定國遂讓吳子聖率先發言,向各營諸將說明戰況。
吳子聖用手指向帥案旁的輿圖,對眾人介紹道:“六月時,尚逆可喜遣藩下參將田雲龍增援新會,我軍雖未能攻破城池,但對守軍亦造成了極大的殺傷。至九月間,淩海將軍統率義師水軍一舉擊潰敵廣東水師,斬其總兵蓋一鵬,占據江門,對新會形成合圍之勢,雖又有劉秉功的三千援軍突入城中,但我軍此後便加強了江門沿岸防務,清軍再無可乘之機,新會糧盡援絕,已成孤城,不日可下矣。”
在聽完吳子聖對戰局的簡要介紹後,定國尚有一些問題需要權衡,低頭思慮了片刻,方才開口說道:“諸位將軍,本帥以為此次新會作戰,必須要做好忠孝伯水師無法按期抵達的準備,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們身上。”
靳統武跟著憂心忡忡地說道:“元帥所言極是!末將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忠孝伯極有可能采取拖延觀望的態度,若我軍勝了,他們會迅速出現在戰場上,爭奪勝利的果實。倘若我軍戰敗,他們則會名正言順的退迴廈門。”
“新會城池堅固,加之城外又是水網密布,不利於大軍進退,倘若沒有忠孝伯水師的配合,破城怕是不易。一旦大軍頓兵城下日久,難免重蹈肇慶覆轍,還是得想辦法盡快破城才是。”吳三省雙眉緊鎖,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金維新於是提議道:“在下以為,如果一時難以破城,倒不如圍城打援,隻要能夠一戰擊潰尚可喜的援軍,城內守軍必將聞風喪膽,新會可不戰而下也!”
聽了金維新的話,吳三省忍不住發問道:“依金先生的意思,是要圍而不攻,坐等尚可喜援軍到來了?”
在吳三省看來,自然是越快攻破新會越好,若在城下拖延日久,難免生變。
金維新點頭言道:“正是,唯有如此,我軍才能以最小的損失,取得最大的勝利。”
“假如尚可喜龜縮廣州,始終不至,莫非我軍就在城外坐等著城裏清軍把百姓吃光,然後收取一座空城不成?”吳三省反問了一句。
金維新不明白吳三省其言所指,一臉困惑道:“吳將軍,若敵援軍遲遲不至,城內坐吃山空,一旦糧絕,我軍不正可以兵不血刃而下新會麽?如此一來,城內百姓也能夠得以幸存,何來的空城之說?”
吳三省擺手言道:“金先生差矣!當年遼事驟起,遼東漢人或是入關,或是投奔東江,路上易子而食之事比比皆是。而東江一鎮孤懸海外,軍中所需原本就是入不敷出,等到毛大帥遇害,東江糧餉斷絕,食人之事又何曾少過?金先生,你須得知道,新會守軍,尤其是田雲龍那廝,皆是跟隨尚可喜多年東江嫡係,這事早已不是第一次幹了。”
金維新剛剛一心隻想著破敵之策,並沒有考慮到其中的這一層關係,經吳三省一提醒,頓時幡然醒悟,知其所言非虛,遂不再言語。
定國見大夥議了半天也沒能討論出一個可行的作戰方案,深知此戰已無投機取巧的可能,隻能勉勵諸將道:“諸位將軍,收複廣東,乃是我大明朝中興的關鍵所在!而能否收複廣東,勝敗皆係於此!諸位平日裏總說仰慕文山,世傑諸公之忠義,如今局勢亦如宋末之時,吾等惟有追隨先烈遺誌,驅除韃虜,以身報國,毋得其憾矣!”
聽了定國的話,帳中諸將皆麵色凝重,對即將到來的大戰更是充滿了不確定的擔憂。
大戰在即,為鼓舞全軍士氣,定國遂命象奴以酒犒勞那些被封為大將軍的戰象。不曾想原本極通人性的戰象此番非但不謝,反倒淚如泉湧,悲鳴不已。
在場眾人一時愕然,頓覺征兆不祥。
次日清晨,天才剛蒙蒙亮,守城清軍尚在睡眼朦朧間,忽然隻聽一聲巨大的悶響,緊接著就是一陣地動山搖,腳下的城牆也跟著劇烈顫抖起來。不少守城清軍還沒來得及作出反應,整個身子便驟然失重,狠狠地向下墜去,周圍隨之騰起的滾滾煙塵,更是嗆得人無法唿吸。
隨著煙塵漸漸散去,原先的女牆早已不複存在,大量城牆磚散落下來,將裏麵包裹的夯土地基全都顯露出來。
隻在片刻間,失去磚石支撐的夯土地基便開始出現崩塌,許多剛剛跌落城下,還未來得及爬出磚石堆的清軍士卒當即就被崩塌的土石掩埋在了廢墟之下。
不過由於明軍連夜趕工,所挖窖室的麵積並不算大,故而爆炸並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隻是將城牆炸出了一個二十餘丈的缺口。
正當明軍準備發起進攻的時候,忽然隻見不遠處煙塵四起,竟是尚可喜從廣州親率兵馬前來救援。城中守軍見是平南王親臨戰陣,不禁士氣大震,歡唿雀躍之聲響徹雲端。
可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尚可喜駐馬遠眺,望見城下居然是西寧王的大纛,又見明軍軍容整齊,還未接戰便膽怯了三分,連忙下令全軍調頭撤離。
隨著尚可喜逃跑,高明城中的守軍看得是麵麵相覷,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此時高明城牆已塌,攻下城池隻是時間問題,而尚可喜卻是一條大魚,見其要逃,定國豈能置之不理,遂隻留靳統武領兵一萬繼續圍城,其餘兵馬分作兩路,一路以天威營高文貴去攻肇慶,自己則親率一萬步騎前往追擊尚可喜。為了防止尚可喜逃脫,定國又命總兵武君禧、遊擊王天才為先鋒,挑選五百精騎在前疾馳追趕,要求他們務必死死拖住尚可喜,好為大軍合圍爭取時間。
見明軍越追越近,尚可喜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駐馬觀察了一番四周地形,當即下令留下一千人馬,在一處狹窄山穀中布下伏兵斷後。武君禧和王天才二將立功心切,沒有料到尚可喜在逃跑途中居然還會設伏阻擊,一頭便紮進了清軍的埋伏圈中。
伏於兩側山穀間的清軍弓弩手見兩名身穿亮甲的明將一馬當先衝在隊伍最前麵,當即張弓搭箭,瞄準二人一齊放箭。
一時箭如雨下,武、王二人猝不及防,瞬間就被射成了刺蝟,跟在他們身後的十六名親兵想要上前奪迴屍體,也相繼中箭落馬。
主將既死,後麵的明軍不敢再往前白白送命,於是紛紛向後退去。這支清軍見阻擊得手,也沒有繼續戀戰,立即撤伏而出,追趕大隊人馬去了。
經過一晝夜急行軍,尚可喜方才徹底擺脫了明軍的追擊,狼狽逃迴廣州。
隨著尚可喜敗走,明軍旋即攻克高明,斬清軍副將杜豹,生擒總兵郭虎。
郭虎原先於高州兵敗,單騎逃至廣州,尚可喜本欲將其就地正法,卻被耿繼茂救下,打發其來守高明,將功折罪。
定國見郭虎被五花大綁著押了過來,連忙翻身下馬,喝散周圍將士,親自為其解縛,誠懇地相勸道:“將軍勇冠三軍,天下聞名,然身為漢家男兒,何故屈身事虜,豈不是埋沒了這一身英雄氣概?”
郭虎心想自己若是拒絕,怕是難逃一死,就算定國心慈手軟放自己迴去,也不免挨上一刀,與其如此倒不如就此投降明軍,先躲過今日之劫,以後再作打算。
念及至此,郭虎遂毫不猶豫地跪倒在地,叩首請降道:“西寧王一席話令末將茅塞頓開,末將願誓死追隨左右,驅除韃虜,恢複大明江山!若違此誓,天地不容!”
定國大喜,趕忙將郭虎從地上扶起,仍讓他統領舊部,待之甚厚。哪知這郭虎竟是個反複無常的小人,還沒過多久,他見前線戰事對明軍不利,便又再次叛逃降清去了。
在收服了郭虎後,定國當即卸下重甲,換上一身嶄新的長袍,頭戴高頂氈帽,帶著金維新、楊琳等一幹幕僚,在數百親兵的扈衛下策馬進入高明,城中百姓紛紛夾道相迎,駐足瞻仰西寧王李定國的風采。
行至府衙前,降官同知白崇周、守備陶以寧及孫國寶、紀大良等人早已在台階下等候多時了。定國遂命眾親兵在外列隊等候,然後在眾降官的簇擁下穿過公堂,直抵後衙廳堂。
待定國於正中坐定,金維新、楊琳等眾幕僚這才在定國左手邊落座,而眾降官則坐在了右邊的位置。
見眾降官皆麵露緊張的神色,定國不禁微笑著安慰他們道:“這高明本就是我大明的江山,豈容韃子在此驕橫跋扈?諸位大人深明大義,反正歸明!本王在此謝過了!”
眾降官趕忙同時起身,向著定國深深一揖,異口同聲地表明心跡道:“吾等誤入歧途,承蒙西寧王不殺,豈敢言謝!”
定國擺了擺手,示意他們重新坐迴座位,然後繼續說道:“過去的事,既往不咎,隻要諸位將來能夠同心抗清,本王自然一視同仁!”
孫國寶不等定國把話說完,便迫不及待地表功道:“西寧王所言極是!在下其實一直都有反正之意,奈何始終孤掌難鳴,此番能夠跟隨白同知、陶守備一同反正,自是積極響應,不顧性命,拳拳報國之心天日可鑒!”
紀大良也不甘示弱,跟著說道:“在下當初委曲求全實乃迫不得已的權宜之計,一直以來身在曹營心向漢,更是每每以徐庶為榜樣,暗自許下誓言,今生斷然不為清廷獻上一計,所作所為,無愧於心!”
定國盡管對他們這副嘴臉很是厭惡,但還是笑著表示了讚賞,並起身脫下自己的長袍,贈予孫國寶,又將戴在頭上的高頂氈帽送給了紀大良。二人自是感激涕零,信誓旦旦地對天起誓,從今往後,願為恢複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在安撫了眾降官後,定國又命前武乾知縣胡必譽留守高明,募集糧餉。待糧草齊備,定國於是親率五萬大軍再圍新會,並派人聯絡義師王興、陳奇策等部共同出兵。
各部義師接到定國檄傳,群情激奮,立刻出兵攻略三洲、金利、富灣、羅屈等各處口岸,兵鋒距離廣州隻不到百裏。
尚可喜、耿繼茂大為惶恐,急奏清廷雲:“逆賊李定國猝陷高明,複圍新會,請速發禁旅,以靖疆圉!”
拔掉新會這枚釘子,一直是定國既定的作戰方略。在此之前,吳子聖曾奉定國之命與王興所部義師圍攻新會,奈何一連數月,定國染病在身無法親臨前線,圍城明軍也始終未能有所建樹。
這迴在部署新會戰役的軍事會議上,定國遂讓吳子聖率先發言,向各營諸將說明戰況。
吳子聖用手指向帥案旁的輿圖,對眾人介紹道:“六月時,尚逆可喜遣藩下參將田雲龍增援新會,我軍雖未能攻破城池,但對守軍亦造成了極大的殺傷。至九月間,淩海將軍統率義師水軍一舉擊潰敵廣東水師,斬其總兵蓋一鵬,占據江門,對新會形成合圍之勢,雖又有劉秉功的三千援軍突入城中,但我軍此後便加強了江門沿岸防務,清軍再無可乘之機,新會糧盡援絕,已成孤城,不日可下矣。”
在聽完吳子聖對戰局的簡要介紹後,定國尚有一些問題需要權衡,低頭思慮了片刻,方才開口說道:“諸位將軍,本帥以為此次新會作戰,必須要做好忠孝伯水師無法按期抵達的準備,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們身上。”
靳統武跟著憂心忡忡地說道:“元帥所言極是!末將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忠孝伯極有可能采取拖延觀望的態度,若我軍勝了,他們會迅速出現在戰場上,爭奪勝利的果實。倘若我軍戰敗,他們則會名正言順的退迴廈門。”
“新會城池堅固,加之城外又是水網密布,不利於大軍進退,倘若沒有忠孝伯水師的配合,破城怕是不易。一旦大軍頓兵城下日久,難免重蹈肇慶覆轍,還是得想辦法盡快破城才是。”吳三省雙眉緊鎖,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金維新於是提議道:“在下以為,如果一時難以破城,倒不如圍城打援,隻要能夠一戰擊潰尚可喜的援軍,城內守軍必將聞風喪膽,新會可不戰而下也!”
聽了金維新的話,吳三省忍不住發問道:“依金先生的意思,是要圍而不攻,坐等尚可喜援軍到來了?”
在吳三省看來,自然是越快攻破新會越好,若在城下拖延日久,難免生變。
金維新點頭言道:“正是,唯有如此,我軍才能以最小的損失,取得最大的勝利。”
“假如尚可喜龜縮廣州,始終不至,莫非我軍就在城外坐等著城裏清軍把百姓吃光,然後收取一座空城不成?”吳三省反問了一句。
金維新不明白吳三省其言所指,一臉困惑道:“吳將軍,若敵援軍遲遲不至,城內坐吃山空,一旦糧絕,我軍不正可以兵不血刃而下新會麽?如此一來,城內百姓也能夠得以幸存,何來的空城之說?”
吳三省擺手言道:“金先生差矣!當年遼事驟起,遼東漢人或是入關,或是投奔東江,路上易子而食之事比比皆是。而東江一鎮孤懸海外,軍中所需原本就是入不敷出,等到毛大帥遇害,東江糧餉斷絕,食人之事又何曾少過?金先生,你須得知道,新會守軍,尤其是田雲龍那廝,皆是跟隨尚可喜多年東江嫡係,這事早已不是第一次幹了。”
金維新剛剛一心隻想著破敵之策,並沒有考慮到其中的這一層關係,經吳三省一提醒,頓時幡然醒悟,知其所言非虛,遂不再言語。
定國見大夥議了半天也沒能討論出一個可行的作戰方案,深知此戰已無投機取巧的可能,隻能勉勵諸將道:“諸位將軍,收複廣東,乃是我大明朝中興的關鍵所在!而能否收複廣東,勝敗皆係於此!諸位平日裏總說仰慕文山,世傑諸公之忠義,如今局勢亦如宋末之時,吾等惟有追隨先烈遺誌,驅除韃虜,以身報國,毋得其憾矣!”
聽了定國的話,帳中諸將皆麵色凝重,對即將到來的大戰更是充滿了不確定的擔憂。
大戰在即,為鼓舞全軍士氣,定國遂命象奴以酒犒勞那些被封為大將軍的戰象。不曾想原本極通人性的戰象此番非但不謝,反倒淚如泉湧,悲鳴不已。
在場眾人一時愕然,頓覺征兆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