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定國駐軍長沙,準備迎戰尼堪的八旗勁旅時,劉文秀亦率領五萬大軍逼近了保寧城下。


    保寧府城三麵環水,周十二裏又三百三十步,城牆高三十三尺,寬十五尺,開四門,東曰望瀛門、南曰迎薰門、西曰瞻嶽門、北曰拱極門,城牆每隔六十步築有一處向外凸出的矩形墩台,可以讓守軍從側麵攻擊敵人。此外,城牆外圍還有一條寬三十尺,深十五尺的護城壕,可謂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堅城。


    這幾個月,盡管清軍在四川戰場節節敗退,然主力猶存,城中守軍仍有不下三萬人,與城外明軍兵力相差無幾,這也給明軍攻城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為了盡快攻克清軍在四川最後的堡壘,文秀當即在中軍大帳召集諸將,共商攻城之策。


    滅虜將軍王複臣素來多謀善戰,他遂以兵驕不可當死寇為由,向文秀進言道:“元帥,末將以為,我軍圍城兵力不足,當圍三闕一,留出一條通道放清軍突圍。如此一來,我軍方可以集中優勢兵力,攻其薄弱之處,還能夠避免吳三桂做困獸之鬥,隻待清軍突圍,我軍便能夠乘勢追殺,一舉將其擊潰,收複四川全境了!”


    剛剛被永曆帝晉封為沅國公的黑虎將張先璧亦表示讚同道:“自明將軍所言極是!此戰若是演變成曠日已久的消耗戰,對我軍極其不利!為避免夜長夢多,我軍必須盡快逼迫吳三桂棄城逃往漢中,此方為萬全之策!”


    然而此時,文秀卻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他認為清軍士氣低落,已是不堪一擊,王複臣提出的建議太過保守,一旦吳三桂突圍逃跑,便無法達到全殲敵軍的目的,當即不以為然地說道:“本帥卻以為應當四麵合圍,不留缺口!並將主力擺在保寧城北,徹底堵死吳三桂逃往漢中的退路,一勞永逸地殲滅此敵!”


    聽了文秀的話,王複臣當場就急了眼,堅決表示反對道:“元帥萬萬不可!兵法有雲,圍師必闕!我軍若放開北路,清軍必將毫無鬥誌,棄城遁走,雖不能全殲清軍,但卻能夠順利收複四川!我軍兵力並不占優,如果四麵合圍,清軍無路可退,勢必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一旦被其反擊得手,豈不是前功盡棄?”


    文秀見王複臣反對自己的意見,心中很是不滿,猛地拍案而起道:“自明將軍,若是放吳三桂逃迴漢中,他日必卷土重來,四川戰事將永無平息之日!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到時候能否還有今日之良機,未曾可知矣!”


    王複臣亦肯不相讓,依舊堅持己見道:“當年韓信背水一戰,大破陳餘幾十萬大軍!教訓在前,不可不鑒啊!”


    文秀此時誌得意滿,哪裏還聽得進去別人的勸告,一意孤行地下令道:“吳三桂坐困孤城,指日可下,莫非將軍膽怯乎?本帥主意已定,毋須多言!王複臣,你且順嘉陵江下行三十裏後搭浮橋過江,在南城外結陣!張先璧,命你部圍城西南!本帥親自列陣於東北教場,扼守吳三桂之歸路!軍令已下,諸位且各自迴營準備,等候攻城之令!”


    見勸不動文秀,王複臣為顧全大局,也隻能作罷,抱拳答應道:“末將遵令!”


    帳中諸將也跟著虎吼一聲,隨即各自散去。


    為了防止清軍逃脫,文秀又下令分兵攻占葭萌關、梁山關,徹底切斷清軍的所有退路,然而此舉也使明軍本就未占多大優勢的兵力更加捉襟見肘。


    十月十一日,在隆隆的炮聲中,文秀親率大軍蔽山而下,於保寧城東北校場兵分十三營,南自江岸,北至沙溝子,橫列十五裏。


    文秀命大軍以圓陣迎戰,十三頭戰象居前各領一個營,手持盾牌、長槍的槍兵緊跟其後,接著是手持扁刀、弓箭的弓兵,最後是攜帶火炮、鳥銃的炮兵。


    吳三桂亦不甘示弱,在北城布下重兵,一身戎裝站於城樓之上,雙手撐著城牆垛口對著駐馬於城下的文秀高聲喊話道:“本王久仰劉將軍大名,今日終得一見,幸會之至!”


    文秀隔著三十尺寬的護城壕,高舉馬鞭,指向城樓上的吳三桂,怒罵道:“吳三桂!你這個大明叛逆!韃子皇帝不是封你為平西王麽?本帥今日便要替天行道,送你歸西!”


    吳三桂自知已無路可退,遂親自督率守軍背水死戰,明軍盡管聲勢浩大,但由於兵力過度分散,在每個進攻點上都未能形成絕對優勢。


    激烈的攻防戰整整持續了數日,城內守軍傷亡過半,好幾次都差點兒被明軍攻上城牆,多虧李國英靈機一動,將城上所有旗幟都換成了八旗軍的旗幟,趁著攻城明軍驚疑之際,清軍趁勢發起反擊,方才有驚無險地保住了城池。


    盡管明軍傷亡慘重,但文秀依舊不為所動,反倒加緊了對保寧的攻擊,守軍漸漸支撐不住,眼看就要破城。


    望著城下層疊裏許,蜂擁攻城的明軍將士,吳三桂不禁有些絕望了,忍不住哀歎道:“本王戎馬一生,始終能夠逢兇化吉,不想今日卻要命絕於此彈丸之地了!”


    然而就在清點各門傷亡情況的時候,吳三桂突然發現西城守軍的傷亡最小,他心中一動,立刻來到西城城樓之上,張目望去,隻見城下明軍兵力大概隻有不到一萬人,且軍容明顯沒有北城那般嚴整。


    “對麵這支明軍主將是誰?”吳三桂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迫不及待地扭頭問向旁邊的李國英。


    “王爺,對麵是人稱黑虎將的張先璧!”李國英連忙迴答道。


    吳三桂頓時麵露喜色,重重一拳砸在城牆垛口上:“好啊!勝負的關鍵就在此了!那張先璧不是劉文秀的嫡係,兵力最少,戰力最為薄弱!咱們若是能夠集中兵力先行擊潰張先璧,劉文秀必敗無疑!李巡撫!你且繼續堅守城池!本王親率精銳殺出城去,是死是活就看這一擊能否得手了!”


    當吳三桂親率一萬精銳關寧鐵騎悄悄打開瞻嶽門,衝殺出城的時候,正趕上明軍飯點,關寧鐵騎如疾風驟雨般突入明軍大營,見人就殺,逢人便砍,在猝不及防下,張先璧的滇奇營迅速被清軍擊潰,敗軍狼狽奔逃,又把附近王複臣的營寨也給衝亂了。由於明軍背水布陣,一時間潰散的人馬全都擁擠在嘉陵江邊,互相踩踏,死傷無數。


    王複臣身旁的親兵皆被亂軍衝散,隻剩他孤身一人被幾十名清軍團團圍住。王複臣一連手刃數人,卻始終無法突出重圍,見此情形,他知道已是無路可走,當即昂然怒吼一聲道:“大丈夫不能生擒名王,豈可為敵所辱?”


    說罷,遂引刀自刎而死。


    張先璧帶著潰退的明軍一路向浮橋方向撤去,此時圍攻北城的主力大軍尚未動搖,隻要能夠盡快退過嘉陵江,死死守住浮橋,便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然而萬萬沒想到,張先璧的弟弟張先軫由於已部戰力不強,擔心部下未戰先怯,居然在幾天前就將浮橋給砍斷了,意圖效法韓信,激勵部下背水一戰。


    這個情況就連張先璧都不知道,更別說其他人了,當明軍撤至原先浮橋的位置方才發現,浮橋已經沒有了。大批將士因此無法過江,要麽被追趕上來的清軍砍死,要麽落水淹死,竟是全軍覆沒。


    隨著王複臣部和張先璧部被清軍全殲,戰局已經徹底逆轉,文秀無力迴天,不得不下令全軍後撤。


    由於此戰清軍傷亡極其慘重,而劉文秀本部並未遭到多少損失,吳三桂擔心明軍反撲,不敢繼續追擊,連忙勒馬停下,對李國翰言道:“本王生平未見如此勁敵,特欠一著耳!傳令全軍,速速鳴金收兵!”


    在撤迴保寧後不久,吳三桂又帶兵退往漢中,在此重整旗鼓,休養生息。


    再說文秀脫險後,收攏陸續潰散而來的殘兵敗將,這才發現五萬大軍經此一役就隻剩下了不到兩萬人,包括王複臣、姚之貞、張先軫、王繼業、楊春普等主要將領在內的三萬將士,盡皆陣亡於保寧城下。此外,明軍還損失了兩千多匹騾馬及三頭戰象,就連文秀的帥印都被清軍繳獲了。


    見此情景,文秀不禁捶胸頓足道:“吾生平未嚐見如此惡戰!悔當初不聽自明將軍之言,今被其言中,吾軍休矣!”


    劉文秀和張先璧二人灰頭土臉地迴到貴陽,向孫可望請罪。見到文秀,孫可望頓時氣不打一出來,怒氣衝衝地斥責道:“你他娘的還有臉迴來?這才剛打了幾個勝戰就忘乎所以!好嘛!被吳三桂打得是丟盔卸甲,連帥印都丟了!汝該當何罪?”


    文秀並沒有爭辯,自責地說道:“臣弟一時疏忽,叫清軍鑽了空子,至此大敗,愧對皇上重托!”


    孫可望本就怒火未平,又聽文秀提起永曆帝,更是火冒三丈,忍不住破口大罵道:“鳥!你愧對的是老子!老子將白文選、王複臣及一幹精兵悍將全都交給你指揮,你倒好,一意孤行,狂妄自大!那吳三桂是何許人也?連韃子皇帝都要敬他三分,封他為王,在他麵前,你有什麽資格驕狂?五萬對三萬,你的兵力本就不占優勢,還搞什麽四麵合圍!若是讓開北路,讓吳三桂知難而退,逃迴漢中,這戰也就勝了!這下倒好,自以為能夠甕中捉鱉,結果卻被鱉給咬了!你自己說該怎麽辦吧!”


    文秀被孫可望罵得是無地自容,當即叩首認罪道:“臣弟有罪,請兄長責罰!”


    孫可望本就忌憚文秀與定國二人聯合與自己抗衡,今日這個大好機會又豈能錯過,於是裝出一副義正言辭的表情,厲聲說道:“汝雖是孤的義弟,然軍法無情,若不治罪將來如何服眾?不過看在汝先前收複故土的功勞,孤決意從輕議處,隻罷官閑居即可!汝且自行解除兵權,即刻返迴昆明,閉門思過去吧!”


    在處置了文秀後,孫可望又瞥了眼跪在一旁瑟瑟發抖的張先璧,繼續說道:“張先璧臨陣脫逃,以至保寧戰局逆轉,罪不可赦!立刻將其拉出殿外,亂棍杖斃!”


    話音未落,就有兩名彪形大漢氣勢洶洶地衝了進來,不顧張先璧的連聲哀求,半拖半拽地把他拉了出去。


    此後,文秀便被孫可望軟禁於昆明,終日無所事事,鬱鬱寡歡。


    而沒來得及趕上保寧戰役的北路軍白文選部則在孫可望的命令下,從重慶東下抵達湖南,配合東路軍作戰。


    十一月初,白文選率軍進屯荔溪,前部距辰州僅四十餘裏,清軍辰州總兵徐勇聞報當即督軍渡過沅江,出城相戰。


    這徐勇乃是左良玉舊部,戰力頗為強悍,自降清以來屢建功勳。明軍先鋒張景春沒有想到清軍這時候居然敢主動出擊,一時沒有防備,竟是大敗虧輸,自己也被徐勇一刀斬落馬下,其麾下將領王忠、閻之美、薑祚昌、吳起順、馬佩、曹運期等人,亦被清軍生擒活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孤忠李定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了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了箜並收藏大明孤忠李定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