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一日,吳三桂率部退至綿州,接著又退到了廣元。在節節敗退下,清軍控製的地盤就僅剩下了彈丸之地保寧。吳三桂已經無意再繼續死守,準備放棄保寧,全軍退迴漢中。
此時駐守於保寧的清軍僅有總兵嚴自明麾下一百多人,在接到撤離的命令後,嚴自明正欲帶兵棄城而走,不想卻被剛好在城中監臨鄉試的巡按禦史郝浴給攔在了城門前。
在郝浴的勸說下,嚴自明決定繼續留在保寧堅守,而為了促使吳三桂能夠迴心轉意前來救援,郝浴又與嚴自明聯名至書吳三桂。
信中言道:“川北為漢中門戶,有川北後得有漢中;無川北不第無漢中矣。至保寧一隅屯聚朝廷糧餉,又兼設文武,原倚以為全川、收雲貴之大鎮。王受西南重寄,豈得棄而不顧,等情。臣複獨移撫臣,內有朝廷一塊土是貴部院一重責任。今秦兵四散,蜀寇蜂擁,貴部院向來所提調之兵馬、所管轄之將官不見一人,並貴部院亦竟不知在於何所,則保寧一片封疆將來作何銷繳,等情。時慮寇深路阻,以上兩項文書自未至醜曆七時,照樣七次踵發,務要其必歸。坐是兩路兵俱知各司、道、府死守保寧,因翻然雲集。”
吳三桂接到書信後,急忙與李國翰和李國英二人商議去留之計。
李國英在看完二人的聯名啟文後,亦深受鼓舞,當即慨然言道:“王爺乃是客兵,自可撤往漢中,然下官身為巡撫,身負守土之責,當與保寧共存亡!還請王爺速速退還漢中,下官這便當夜趕迴保寧,布置抵禦之策!”
說罷,李國英遂辭別了吳三桂和李國翰,馬不停蹄地率軍拔營趕往保寧去了。
李國英走後,李國翰見吳三桂仍在猶豫不決,連忙勸說道:“王爺,我等統領大軍恢複四川而不得,若再棄了保寧,丟了巡撫,將如何向朝廷交代?王爺素知我朝法度,一旦龍顏震怒,你我二人即便今日不死於賊寇之手,他日也必死於法矣!與其這般,倒不如前往保寧,與賊兵拚死一戰,或許還有生機!”
吳三桂聽後恍然大悟,立刻派人飛馬將李國英追迴。待李國英折返歸來,吳三桂當即向他詢問道:“我大軍若是去守保寧,巡撫大人可有糧餉供應?”
見吳三桂迴心轉意,李國英不禁大喜言道:“王爺盡管放心,保寧城中糧食雖然不多,但若能合理統籌,亦足夠大軍五月支用!”
聽李國英這麽一說,吳三桂終於打消了原本準備退往漢中的想法,率部急趨保寧,與郝、嚴二人一起共守城池。
迴頭再說定國,在收複桂林之後定國立即命信使飛馳趕往貴陽,向孫可望報捷。信使不敢怠慢,帶著報捷文書飛馬疾馳而去,每到一處驛站,便換一馬,日夜不息,至第二日中午時分便已抵達了貴陽。
信使縱馬穿城而過,直抵秦王宮前,由於疲勞過度,才剛一下馬便一頭栽倒在地,半天無法動彈。值守宮門的駕前軍見是報捷信使,急忙圍上前來,七手八腳地將他抬入殿中。
孫可望聞訊趕到,一麵讓人端來湯藥給信使灌下,一麵讓太監從信使懷裏取出報捷文書。
太監恭恭敬敬地將報捷文書遞至孫可望麵前,孫可望抬手接過,仔細翻看了一遍,自是欣喜若狂,於是傳令大宴三日,全城軍民同慶勝利。
在喜悅之下,孫可望又修書一封,向永曆帝奏請,封李定國為西寧郡王兼行軍都招討、劉文秀為南安王,馮雙禮為興國侯。並派遣檢討方於宣、中書楊惺光二人押解著八萬餉銀前往桂林犒賞三軍。
幾日後,孫可望收到定國從桂林送來的戰利品,其中僅有定南王金印簿冊和幾捆人參,而清單中所報抄獲的官庫財物也不多,孫可望不由大為失望,隨手便將清單扔至一旁。
就在這時,馮雙禮的密報也接踵而至,在密報中,馮雙禮向孫可望抱怨定國將府庫中抄出的大部分金銀珠寶都封賞給了本部將士,自己營中就隻分到了很少一部分。除此之外,馮雙禮還把這些時日,定國與馬進忠交往甚密之事,也向孫可望做了詳細的匯報。
在看完馮雙禮的密報後,孫可望不禁勃然大怒,認為定國收複桂林並沒有什麽大不了的,不過是因為自己沒有親自出征,方才讓他白撿了這一場功勞,忍不住忿忿對左右言道:“清軍何足懼哉?不過是孤坐鎮後方,未曾領兵罷了!”
隨著孫可望對定國嫌隙加深,為防止定國屢立大功,將來難以壓製,孫可望立即傳諭馮雙禮,命其前往定國軍中,分擔軍務,又遣都督關有才等人率兵前往策應,監視定國之軍。至於先前議定犒賞的餉銀,也從八萬兩削減到了六萬兩,最後又減到了四萬兩。同時,還命人將前往安龍請封的使者追迴,先前奏請封王之事也就此不了了之了。
永曆帝在安龍聽聞桂林大捷,更是喜極而泣,遂派司禮監太監王坤趕赴桂林,以璽書勞慰定國。
哪知世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消息很快便傳到了貴陽,孫可望聽後認為定國與永曆帝暗通款曲,心中對定國竟更加嫉恨了。
就在此時,陳邦傅父子及一幹被俘的清廷文武官員也被押解至了貴陽。
孫可望本就窩著一肚子火,聽說送來的是叛徒陳邦傅,當即下令將其父子二人押赴市曹剝皮實草,並於各門張榜布告曰:“逆犯陳邦傅先經肆劫皇杠,摽掠宮人,罪已漏網。不思建功贖罪,輒行背主反叛。今已拿獲,解赴軍前,立將邦傅父子剝皮,傳示滇、黔!其餘逆犯一並斬首示眾!”
這陳邦傅多年禍亂朝廷,又為自身榮華富貴,戕害同袍,投靠異族,可謂罪大惡極,本來殺他也是天經地義之事,萬萬沒想到此事傳至安龍,禦史李如月居然上表彈劾孫可望擅殺勳爵之罪。
盡管永曆帝心中對孫可望頗為不滿,但在這件事的處理上,他卻是難得的與孫可望保持了一致,畢竟當年在西江之上,陳邦傅炮打禦船,險些讓自己葬身魚腹,加之當年被其殘忍殺害的宣國公焦璉,更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此間種種,即便孫可望不殺陳邦傅,自己又豈能放得過他?
念及至此,永曆帝不禁勃然大怒,下令將李如月重責四十廷杖,以儆效尤。
本以為這件事就這麽過去了,哪裏知道這李如月不知是哪跟弦搭錯了,居然把自己的奏折又給孫可望抄送了一份。
孫可望可沒有永曆帝那麽好的脾氣,既然李如月想死,孫可望自然也就不跟他不客氣了,立即傳令駐守安龍的心腹王愛秀,將李如月捉拿歸案,效法陳邦傅父子之刑剝皮實草,以泄心頭之恨。
由於李如月的作死行為,貴陽和安龍本就緊張的關係,也隨之進一步惡化了。
不久後,司禮監太監王坤來到桂林。聽聞有聖旨到達,定國連忙在大廳擺設香案,整好衣冠,跪地相迎。
在誦讀完旨意後,王坤將聖旨恭恭敬敬地遞至定國手中,隨即忍不住誇讚道:“皇上聽聞康國公一舉誅殺逆賊孔有德,龍顏大悅,稱此乃自滿清入關以來所未有過之壯舉也,康國公功於國家大矣哉!”
定國捧著聖旨站起身來,客客氣氣地說道:“王公公過譽了!皇上天恩浩蕩,臣縱使肝腦塗地亦難報萬一!那孔有德血債累累,天怒人怨,乃是自取滅亡罷了,臣不過順天而行,又豈敢貪此天大之功?勞煩王公公迴去轉稟皇上,就說臣請皇上再忍耐個一年半載,臣定當盡快揮師北上,收複南都,奉迎聖駕迴鑾!”
“康國公盡管放心,這話咱家一定替您帶到!咱家的事已經辦完,康國公日理萬機,軍務繁忙,咱家就不多叨擾了,告辭!”王坤說罷,向著定國微微作了一揖,旋即轉身離去。
王坤前腳才剛走,長隨夏大柱便進來稟報說瞿式耜的公子瞿昌文前來求見。
這瞿昌文自從其父殉難後,便被孔有德關押在桂林府的大獄中,直到定國率軍攻克桂林,方才將其從獄中解救出來。
聽說是瞿公子來了,定國連忙吩咐夏大柱將其引至書房相見。過了片刻,就見瞿昌文步履匆匆地走了進來。
瞿昌文剛一進門,便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聲稱謝。定國大吃一驚,趕緊上前一步將瞿昌文扶起,拉至一旁太師椅上坐定,隨即開口言道:“瞿公子來得正好!令尊大人殉節不屈,天地動容,本帥打算在桂林城中建祠祭祀!正想這幾日找公子商議此事。”
聽定國這麽一說,瞿昌文連忙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再次跪地叩首謝恩道:“若能如此,家父泉下有知,死亦瞑目矣!康國公大義,瞿府上下銘記五內,永世不敢相忘!”
“公子不必多禮,快快請起!”定國連忙跟著站起身,讓瞿昌文重新坐下,然後接著說道,“如今廣西初定,本帥打算任命瞿公子為地方父母,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不想瞿昌文卻是抱歉地擺了擺手,婉言拒絕道:“康國公的好意昌文心領了,然家父殉節於桂林,魂魄尚未能夠迴歸故裏,還請康國公允昌文先行護喪歸葬,待守製三年後,再為國效力!”
定國遺憾地點了點頭:“正應如此,盡孝父母,乃人倫之常!是本帥顧慮不周了!”
瞿昌文看出定國眼中的失望,於是拱手向著定國作了一揖道:“康國公,臨行之前,昌文還有一言以進!”
定國客氣地伸手示意道:“公子請說!”
瞿昌文清了清嗓子,立刻將自己心中思慮已久的想法說了出來:“康國公既已略定廣西,此地距離忠孝伯海上之師相去不遠,若能與之聯絡,彼此聲援,其東南恢剿大計必成矣!”
緊接著,瞿昌文便對定國介紹了一番鄭成功的大致情況,而後起身辭行。
幾日後,定國即派人秘密潛往廣東虎門一帶,與水陸義師王興、陳奇策等人頻繁接觸,進一步了解鄭成功的兵力及活動情況,並遣使將捷報送往海上,與鄭成功相約會師五羊,共謀南京。
沒過多久,鄭成功亦遣其效用官李景來到廣西,相約會師之期。
此時,除了梧州以外,廣西全省光複,許多本已退入山區的明朝殘部及隱居鄉裏的縉紳都聞風雲集,共勷盛舉。
其中安定伯馬寶更是直接出兵配合定國,接連攻克了陽山、連州、連山等州縣,活捉清連陽副將茅生蕙、遊擊馬泗汗、守備白守富。陳邦傅舊部彰武將軍袁來朝、曹誌建部總兵歐正福等人也都相繼前來依附。
此時駐守於保寧的清軍僅有總兵嚴自明麾下一百多人,在接到撤離的命令後,嚴自明正欲帶兵棄城而走,不想卻被剛好在城中監臨鄉試的巡按禦史郝浴給攔在了城門前。
在郝浴的勸說下,嚴自明決定繼續留在保寧堅守,而為了促使吳三桂能夠迴心轉意前來救援,郝浴又與嚴自明聯名至書吳三桂。
信中言道:“川北為漢中門戶,有川北後得有漢中;無川北不第無漢中矣。至保寧一隅屯聚朝廷糧餉,又兼設文武,原倚以為全川、收雲貴之大鎮。王受西南重寄,豈得棄而不顧,等情。臣複獨移撫臣,內有朝廷一塊土是貴部院一重責任。今秦兵四散,蜀寇蜂擁,貴部院向來所提調之兵馬、所管轄之將官不見一人,並貴部院亦竟不知在於何所,則保寧一片封疆將來作何銷繳,等情。時慮寇深路阻,以上兩項文書自未至醜曆七時,照樣七次踵發,務要其必歸。坐是兩路兵俱知各司、道、府死守保寧,因翻然雲集。”
吳三桂接到書信後,急忙與李國翰和李國英二人商議去留之計。
李國英在看完二人的聯名啟文後,亦深受鼓舞,當即慨然言道:“王爺乃是客兵,自可撤往漢中,然下官身為巡撫,身負守土之責,當與保寧共存亡!還請王爺速速退還漢中,下官這便當夜趕迴保寧,布置抵禦之策!”
說罷,李國英遂辭別了吳三桂和李國翰,馬不停蹄地率軍拔營趕往保寧去了。
李國英走後,李國翰見吳三桂仍在猶豫不決,連忙勸說道:“王爺,我等統領大軍恢複四川而不得,若再棄了保寧,丟了巡撫,將如何向朝廷交代?王爺素知我朝法度,一旦龍顏震怒,你我二人即便今日不死於賊寇之手,他日也必死於法矣!與其這般,倒不如前往保寧,與賊兵拚死一戰,或許還有生機!”
吳三桂聽後恍然大悟,立刻派人飛馬將李國英追迴。待李國英折返歸來,吳三桂當即向他詢問道:“我大軍若是去守保寧,巡撫大人可有糧餉供應?”
見吳三桂迴心轉意,李國英不禁大喜言道:“王爺盡管放心,保寧城中糧食雖然不多,但若能合理統籌,亦足夠大軍五月支用!”
聽李國英這麽一說,吳三桂終於打消了原本準備退往漢中的想法,率部急趨保寧,與郝、嚴二人一起共守城池。
迴頭再說定國,在收複桂林之後定國立即命信使飛馳趕往貴陽,向孫可望報捷。信使不敢怠慢,帶著報捷文書飛馬疾馳而去,每到一處驛站,便換一馬,日夜不息,至第二日中午時分便已抵達了貴陽。
信使縱馬穿城而過,直抵秦王宮前,由於疲勞過度,才剛一下馬便一頭栽倒在地,半天無法動彈。值守宮門的駕前軍見是報捷信使,急忙圍上前來,七手八腳地將他抬入殿中。
孫可望聞訊趕到,一麵讓人端來湯藥給信使灌下,一麵讓太監從信使懷裏取出報捷文書。
太監恭恭敬敬地將報捷文書遞至孫可望麵前,孫可望抬手接過,仔細翻看了一遍,自是欣喜若狂,於是傳令大宴三日,全城軍民同慶勝利。
在喜悅之下,孫可望又修書一封,向永曆帝奏請,封李定國為西寧郡王兼行軍都招討、劉文秀為南安王,馮雙禮為興國侯。並派遣檢討方於宣、中書楊惺光二人押解著八萬餉銀前往桂林犒賞三軍。
幾日後,孫可望收到定國從桂林送來的戰利品,其中僅有定南王金印簿冊和幾捆人參,而清單中所報抄獲的官庫財物也不多,孫可望不由大為失望,隨手便將清單扔至一旁。
就在這時,馮雙禮的密報也接踵而至,在密報中,馮雙禮向孫可望抱怨定國將府庫中抄出的大部分金銀珠寶都封賞給了本部將士,自己營中就隻分到了很少一部分。除此之外,馮雙禮還把這些時日,定國與馬進忠交往甚密之事,也向孫可望做了詳細的匯報。
在看完馮雙禮的密報後,孫可望不禁勃然大怒,認為定國收複桂林並沒有什麽大不了的,不過是因為自己沒有親自出征,方才讓他白撿了這一場功勞,忍不住忿忿對左右言道:“清軍何足懼哉?不過是孤坐鎮後方,未曾領兵罷了!”
隨著孫可望對定國嫌隙加深,為防止定國屢立大功,將來難以壓製,孫可望立即傳諭馮雙禮,命其前往定國軍中,分擔軍務,又遣都督關有才等人率兵前往策應,監視定國之軍。至於先前議定犒賞的餉銀,也從八萬兩削減到了六萬兩,最後又減到了四萬兩。同時,還命人將前往安龍請封的使者追迴,先前奏請封王之事也就此不了了之了。
永曆帝在安龍聽聞桂林大捷,更是喜極而泣,遂派司禮監太監王坤趕赴桂林,以璽書勞慰定國。
哪知世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消息很快便傳到了貴陽,孫可望聽後認為定國與永曆帝暗通款曲,心中對定國竟更加嫉恨了。
就在此時,陳邦傅父子及一幹被俘的清廷文武官員也被押解至了貴陽。
孫可望本就窩著一肚子火,聽說送來的是叛徒陳邦傅,當即下令將其父子二人押赴市曹剝皮實草,並於各門張榜布告曰:“逆犯陳邦傅先經肆劫皇杠,摽掠宮人,罪已漏網。不思建功贖罪,輒行背主反叛。今已拿獲,解赴軍前,立將邦傅父子剝皮,傳示滇、黔!其餘逆犯一並斬首示眾!”
這陳邦傅多年禍亂朝廷,又為自身榮華富貴,戕害同袍,投靠異族,可謂罪大惡極,本來殺他也是天經地義之事,萬萬沒想到此事傳至安龍,禦史李如月居然上表彈劾孫可望擅殺勳爵之罪。
盡管永曆帝心中對孫可望頗為不滿,但在這件事的處理上,他卻是難得的與孫可望保持了一致,畢竟當年在西江之上,陳邦傅炮打禦船,險些讓自己葬身魚腹,加之當年被其殘忍殺害的宣國公焦璉,更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此間種種,即便孫可望不殺陳邦傅,自己又豈能放得過他?
念及至此,永曆帝不禁勃然大怒,下令將李如月重責四十廷杖,以儆效尤。
本以為這件事就這麽過去了,哪裏知道這李如月不知是哪跟弦搭錯了,居然把自己的奏折又給孫可望抄送了一份。
孫可望可沒有永曆帝那麽好的脾氣,既然李如月想死,孫可望自然也就不跟他不客氣了,立即傳令駐守安龍的心腹王愛秀,將李如月捉拿歸案,效法陳邦傅父子之刑剝皮實草,以泄心頭之恨。
由於李如月的作死行為,貴陽和安龍本就緊張的關係,也隨之進一步惡化了。
不久後,司禮監太監王坤來到桂林。聽聞有聖旨到達,定國連忙在大廳擺設香案,整好衣冠,跪地相迎。
在誦讀完旨意後,王坤將聖旨恭恭敬敬地遞至定國手中,隨即忍不住誇讚道:“皇上聽聞康國公一舉誅殺逆賊孔有德,龍顏大悅,稱此乃自滿清入關以來所未有過之壯舉也,康國公功於國家大矣哉!”
定國捧著聖旨站起身來,客客氣氣地說道:“王公公過譽了!皇上天恩浩蕩,臣縱使肝腦塗地亦難報萬一!那孔有德血債累累,天怒人怨,乃是自取滅亡罷了,臣不過順天而行,又豈敢貪此天大之功?勞煩王公公迴去轉稟皇上,就說臣請皇上再忍耐個一年半載,臣定當盡快揮師北上,收複南都,奉迎聖駕迴鑾!”
“康國公盡管放心,這話咱家一定替您帶到!咱家的事已經辦完,康國公日理萬機,軍務繁忙,咱家就不多叨擾了,告辭!”王坤說罷,向著定國微微作了一揖,旋即轉身離去。
王坤前腳才剛走,長隨夏大柱便進來稟報說瞿式耜的公子瞿昌文前來求見。
這瞿昌文自從其父殉難後,便被孔有德關押在桂林府的大獄中,直到定國率軍攻克桂林,方才將其從獄中解救出來。
聽說是瞿公子來了,定國連忙吩咐夏大柱將其引至書房相見。過了片刻,就見瞿昌文步履匆匆地走了進來。
瞿昌文剛一進門,便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聲稱謝。定國大吃一驚,趕緊上前一步將瞿昌文扶起,拉至一旁太師椅上坐定,隨即開口言道:“瞿公子來得正好!令尊大人殉節不屈,天地動容,本帥打算在桂林城中建祠祭祀!正想這幾日找公子商議此事。”
聽定國這麽一說,瞿昌文連忙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再次跪地叩首謝恩道:“若能如此,家父泉下有知,死亦瞑目矣!康國公大義,瞿府上下銘記五內,永世不敢相忘!”
“公子不必多禮,快快請起!”定國連忙跟著站起身,讓瞿昌文重新坐下,然後接著說道,“如今廣西初定,本帥打算任命瞿公子為地方父母,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不想瞿昌文卻是抱歉地擺了擺手,婉言拒絕道:“康國公的好意昌文心領了,然家父殉節於桂林,魂魄尚未能夠迴歸故裏,還請康國公允昌文先行護喪歸葬,待守製三年後,再為國效力!”
定國遺憾地點了點頭:“正應如此,盡孝父母,乃人倫之常!是本帥顧慮不周了!”
瞿昌文看出定國眼中的失望,於是拱手向著定國作了一揖道:“康國公,臨行之前,昌文還有一言以進!”
定國客氣地伸手示意道:“公子請說!”
瞿昌文清了清嗓子,立刻將自己心中思慮已久的想法說了出來:“康國公既已略定廣西,此地距離忠孝伯海上之師相去不遠,若能與之聯絡,彼此聲援,其東南恢剿大計必成矣!”
緊接著,瞿昌文便對定國介紹了一番鄭成功的大致情況,而後起身辭行。
幾日後,定國即派人秘密潛往廣東虎門一帶,與水陸義師王興、陳奇策等人頻繁接觸,進一步了解鄭成功的兵力及活動情況,並遣使將捷報送往海上,與鄭成功相約會師五羊,共謀南京。
沒過多久,鄭成功亦遣其效用官李景來到廣西,相約會師之期。
此時,除了梧州以外,廣西全省光複,許多本已退入山區的明朝殘部及隱居鄉裏的縉紳都聞風雲集,共勷盛舉。
其中安定伯馬寶更是直接出兵配合定國,接連攻克了陽山、連州、連山等州縣,活捉清連陽副將茅生蕙、遊擊馬泗汗、守備白守富。陳邦傅舊部彰武將軍袁來朝、曹誌建部總兵歐正福等人也都相繼前來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