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三日,大西軍自遵義開拔,直抵烏江。
烏江南岸此時已有明將楊吉領兵五千在此駐紮,麵對茫茫大江,孫可望不禁犯了難。見此情形,劉文秀當即挺身而出,抱拳請命道:“大哥!臣弟願效仿先前重慶之例,帶人泅渡過江,為我大軍前進掃除障礙!”
“這怎麽能行?天寒地凍的,江麵又這麽寬,就算你本事再大,就這麽遊過去,豈不是要被凍死?”孫可望聽罷,當場表示了拒絕。
“不試怎知不可?大哥盡管放心!如果臣弟堅持不住,自會掉頭折返,到時再另想其他辦法如何?”文秀仍是不肯放棄。
望著文秀堅毅的麵龐,孫可望思慮了許久,見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隻得勉強同意了,並反複叮囑道:“三弟,此去務必小心謹慎,萬萬不可逞強!”
文秀點頭答應一聲,隨即先身士卒,帶著十三名熟識水性的親信部下,趁著夜幕降臨,悄悄潛伏至岸邊蘆葦叢中。
待對岸明軍巡邏隊走遠,文秀當即壓低嗓門下令道:“就是現在,我們快點遊過去!”
隨著一聲令下,眾人立刻脫去身上衣甲,背負弓矢,口銜利刃,悄無聲息地下到江中,忍受著冰冷刺骨的的江水,在夜色的掩護下,奮力向對岸遊去。
盡管遊水的聲音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顯得十分清晰,可明軍卻是毫無察覺,大約遊了半個時辰,文秀他們終於順利到達了南岸邊。
不想岸邊全是又深又爛的淤泥,其中一人剛想從水裏站起身往岸上走,文秀眼疾手快,連忙一把將他拉住,輕聲說道:“快趴下,匍匐前進!否則陷入淤泥之中,可就出不來了!”
話雖如此,可麵對數丈寬的灘塗地,想要上岸談何容易?眾人本就在冰冷刺骨的江水中遊了許久,早已精疲力盡。剛剛在水裏還沒多少感覺,可現在趴在濕漉漉的爛泥中,又被冷風這麽一吹,頓時被凍得是瑟瑟發抖。
不過既然到了這裏,前進或許還有活路,迴頭那可真就是死路一條了。念及至此,大夥惟有憑借著堅強的意誌,在淤泥中一點一點地向前爬行。
好不容易爬出了灘塗地,正準備登岸,忽然從遠處傳來了一陣紛亂的腳步聲。莫非是被明軍發現了?文秀心中不由一緊,趕忙吩咐眾人在蘆葦叢中隱蔽起來。
不一會兒功夫,就望見一名騎馬的軍官領著二十多名巡邏兵,高舉火把,有說有笑地向這邊走來。蘆葦叢中的大西軍將士不禁握緊了弓身,連大氣也不敢出。
就在這群明軍巡邏隊進入射程範圍的瞬間,埋伏的大西軍將士幾乎同時張弓放箭,對方猝不及防,頓時就被射死了大半,騎馬的軍官也身中數箭,連人帶馬翻滾至路邊。
眾將士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扔下弓矢,手執匕首如猛虎下山一般衝殺出來,向著剩下沒死的七八個明軍包抄過去,將他們亂刀砍死。
幹淨利落地消滅了這支明軍巡邏隊後,文秀於是吩咐大夥換上明軍的衣甲,並將這二十多具被扒得光溜溜的屍體全都藏進蘆葦叢中,然後迅速撤離戰場。
在文秀的帶領下,大夥偽裝成明軍巡邏隊,舉著火把,大搖大擺地奔向數裏外的明軍大營。
臨近敵營,文秀下令所有人熄滅火把,在附近一片樹林中埋伏下來。扒開樹叢往前看去,隻見明軍大營中一片寂靜,隻有少數巡哨值夜的士卒正三三倆倆地聚在一起烤火聊天。
“三殿下,接下來咱們該怎麽辦?”有人忍不住低聲詢問道。
文秀抬頭望了眼月色,心中思忖著:“就算現在向對岸發出信號,一時半會兒大軍也過不了江。等到天亮,雙方免不了一場惡戰。與其如此,倒不如趁現明軍不備,摸進寨中,如果運氣好,尋到到對方主將的大帳,就能夠擒賊先擒王,不戰而勝了!”
念及至此,文秀把心一橫,毅然決然地下令道:“悄悄潛進去!打明軍一個措手不及!”
隨著文秀一個手勢,身後兩名大西軍將士心領神會,貓腰閃身消失在了樹叢中,沒過多久,二人已然分別繞至斜靠在寨門柵欄前的兩名明軍哨兵身後。
他們手執匕首,幾乎同時猛地往前一縱身,緊接著左臂一個鎖喉,右手直接將匕首送進了對方的心窩。兩名哨兵吭都沒來得及吭一聲,就被送去見了閻王。
緊接著,又有兩支暗箭從樹林中嗖嗖射出。瞭望塔上的兩名哨兵,沒等做出反應,已經被箭矢貫穿喉嚨,當場斃命。
順利消滅了寨門前的哨兵後,文秀帶著大夥迅速衝出樹林,繞過木柵欄和拒馬,合力推開寨門,繼續向前摸去,一路幹掉了五六波哨兵。又往前走了片刻,文秀發現不遠處,有一座最大的營帳,四周燈火通明,守衛更多達三十多人,可謂戒備森嚴。
“這座營帳裏住的人可不簡單啊!莫不是楊吉的中軍帳?”有人壓低嗓門低語了一聲。
文秀點了點頭,果斷下令道:“就算不是楊吉,也定是明軍中的大官,弟兄們跟我上!”
話音未落,就見文秀提著匕首縱身一躍,直衝向大帳,身後將士見狀也趕忙跟了上去。等值守的明軍發現,他們已然衝到了麵前。
“什麽人?站住!”一個哨兵見狀,急忙拔刀大喊了一聲。
文秀也不搭話,舉起匕首,反手對著那人心口就是一刀。緊接著拔出匕首,也不管那人死活,又向旁邊的哨兵殺了過去,大夥一起動手,頃刻間就刺翻了十幾個哨兵。其餘沒死的,在慌亂中一時搞不清楚對方到底有多少人,嚇得是魂飛魄散,瞬間一哄而散。
驅散了帳外的哨兵,文秀並沒有直接衝入帳中,而是快步來到一個火盆前,抬腳狠狠一踹,將正燒得滾燙的火盆徑直踢飛到營帳上方,頓時火油四濺,將整座營帳都給燒著了。
楊吉昨夜喝得是酩酊大醉,直到大火燒了起來,這才從夢中驚醒。他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麽事,還以為是部下不慎打翻了火盆,顧不上穿鞋,就光著腳罵罵咧咧地跑了出來。
誰知剛一出帳,腳底就被一塊鋒利的石頭給紮破了,楊吉疼得是齜牙咧嘴,忍不住俯身去摸傷口。文秀守在帳外看得真切,二話不說,一個箭步衝上前來,揚起匕首,向著楊吉的後心就紮了下去。
楊吉慘唿一聲,踉蹌著身子,便晃晃悠悠地倒了下去。文秀隨即單膝跪地,用匕首割下楊吉的首級,然後起身,將這顆血淋淋的腦袋高高舉過頭頂,向著四周聚攏過來的明軍將士高聲疾唿道:“楊吉已死,汝等還不速速歸降?”
明軍大駭,再無心戀戰,紛紛丟下兵器,齊刷刷地跪下了一大片。
直到這時,文秀方才想起向對岸發去信號,並將渡口船隻盡數駛往北岸。孫可望見隻有數十艘小船,嫌渡江速度太慢,隨即下令全軍大張旗鼓地砍伐竹木,建造浮橋,然後連夜渡過了烏江。
過了烏江,大西軍一路勢如破竹,於二月初抵近貴陽境內。
聽聞大西軍兵至,貴州按察使張耀、布政司參議曾益、都指揮使陳瑞征等人不由驚慌失措,背著雲貴總督範鉱私下聚在一起,商量去留之計。
張耀坐立不安地在屋中來迴踱著腳步,故作鎮靜地說道:“賊寇將至,諸位大人有何主意,不妨直言!”
陳瑞征強壓住自己心頭的恐懼,愁容不展地歎息道:“下官聽聞西賊有四酋,皆勇猛無雙,先前破重慶曾英,收降數萬,後又取了遵義。如今貴州久享太平,軍力薄弱,怕不能禦也!”
張耀聽了陳瑞征的話,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連聲詢問道:“事已至此,如之奈何?”
哪知曾益卻是起身,不慌不忙地向著張耀微微一躬,而後壓低了嗓音,小聲說道:“臬台大人!賊兵勢大,不如避其鋒芒,保存實力,改鎮他處,再伺機恢複,如此方是良策。”
張耀不禁搖頭道:“不戰而逃,隻恐將來南邊那位怪罪下來,咱們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曾益捋著自己花白的長須,搖頭晃腦地說道:“這有何難?咱們暫且不報便是,反正賊兵在此頂多也就呆上個十天半個月,咱們隻須等賊兵退去之後,再奏報南邊,言此為破敵之策,還能得個收複之功,豈不是一舉兩得?”
張耀聽罷不住拍案叫絕道:“如此甚好!”
三人議定已畢,遂拋下雲貴總督範鉱,棄守貴陽,率領著一班文武官員逃至定番州,打算在此暫避鋒芒。
大西軍尾隨而至,將貴陽團團圍住,範鉱無路可走,又惱怒張耀等人背棄自己遠遁而逃,立即開城投降,並慫恿大西軍去打定番州。
孫可望微微一笑道:“總督大人莫急,即便你不說,孤也要去取此城!”
隨著孫可望一聲令下,大西軍於是以貴陽為中心,分兵長驅攻略雲、貴諸地,並由定北王艾能奇率本部兵馬前往攻打定番州。
定番州東西南三麵皆有河水環繞,各路官道上還分別築有三座關隘,以方向命名。而北麵則緊靠大山,山口也有一關,名曰北關。
在觀察過定番州的地勢後,艾能奇決定繞過北麵大山,從東麵渡河向主城發起進攻。
這條河並不算寬,落潮時最窄處也就不過三四丈距離,艾能奇下令分出一半將士伐木搭建浮橋,另一半將士沿河布陣,張弓搭箭,嚴陣以待。
搭建浮橋的木頭皆由就近砍伐,每根最少都有碗口粗,但見大西軍將士以十人為一隊,其中八人扛著木頭,另兩人則舉著寬大的盾牌走在最前麵保護。
張耀在東關城樓上看到大西軍陣中出現一隊隊扛著木頭的士卒,頓時明白了他們想要做什麽。如果放任大西軍在河上搭起浮橋,屆時定番州可就危在旦夕了。驚懼之下,張耀連忙命令都指揮使陳瑞征領兵前去阻擋。
發現明軍出關,列陣於河岸邊的大西軍弓弩手立刻向著對岸放箭,在密集的箭雨下,明軍將士根本無法靠近河岸,隻能眼睜睜看著大西軍將浮橋搭好,隆隆開過河來。
陳瑞征不敢戀戰,慌忙帶兵退迴了東關。
在艾能奇的親自指揮下,大西軍將士馬不停蹄地攻向東關,不到一個時辰,東關便告失守,大西軍旋即兵臨城下。
城外到處旌旗密布,大西軍的隊伍更是從城下順著岸邊浮橋,密密麻麻地一直延伸到河對岸。東門守軍被恐懼所籠罩,毫無目標地不斷向城下放箭,其他三門的守軍聞訊也紛紛趕來支援。
一場激烈的攻防大戰,眼看就要上演。
烏江南岸此時已有明將楊吉領兵五千在此駐紮,麵對茫茫大江,孫可望不禁犯了難。見此情形,劉文秀當即挺身而出,抱拳請命道:“大哥!臣弟願效仿先前重慶之例,帶人泅渡過江,為我大軍前進掃除障礙!”
“這怎麽能行?天寒地凍的,江麵又這麽寬,就算你本事再大,就這麽遊過去,豈不是要被凍死?”孫可望聽罷,當場表示了拒絕。
“不試怎知不可?大哥盡管放心!如果臣弟堅持不住,自會掉頭折返,到時再另想其他辦法如何?”文秀仍是不肯放棄。
望著文秀堅毅的麵龐,孫可望思慮了許久,見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隻得勉強同意了,並反複叮囑道:“三弟,此去務必小心謹慎,萬萬不可逞強!”
文秀點頭答應一聲,隨即先身士卒,帶著十三名熟識水性的親信部下,趁著夜幕降臨,悄悄潛伏至岸邊蘆葦叢中。
待對岸明軍巡邏隊走遠,文秀當即壓低嗓門下令道:“就是現在,我們快點遊過去!”
隨著一聲令下,眾人立刻脫去身上衣甲,背負弓矢,口銜利刃,悄無聲息地下到江中,忍受著冰冷刺骨的的江水,在夜色的掩護下,奮力向對岸遊去。
盡管遊水的聲音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顯得十分清晰,可明軍卻是毫無察覺,大約遊了半個時辰,文秀他們終於順利到達了南岸邊。
不想岸邊全是又深又爛的淤泥,其中一人剛想從水裏站起身往岸上走,文秀眼疾手快,連忙一把將他拉住,輕聲說道:“快趴下,匍匐前進!否則陷入淤泥之中,可就出不來了!”
話雖如此,可麵對數丈寬的灘塗地,想要上岸談何容易?眾人本就在冰冷刺骨的江水中遊了許久,早已精疲力盡。剛剛在水裏還沒多少感覺,可現在趴在濕漉漉的爛泥中,又被冷風這麽一吹,頓時被凍得是瑟瑟發抖。
不過既然到了這裏,前進或許還有活路,迴頭那可真就是死路一條了。念及至此,大夥惟有憑借著堅強的意誌,在淤泥中一點一點地向前爬行。
好不容易爬出了灘塗地,正準備登岸,忽然從遠處傳來了一陣紛亂的腳步聲。莫非是被明軍發現了?文秀心中不由一緊,趕忙吩咐眾人在蘆葦叢中隱蔽起來。
不一會兒功夫,就望見一名騎馬的軍官領著二十多名巡邏兵,高舉火把,有說有笑地向這邊走來。蘆葦叢中的大西軍將士不禁握緊了弓身,連大氣也不敢出。
就在這群明軍巡邏隊進入射程範圍的瞬間,埋伏的大西軍將士幾乎同時張弓放箭,對方猝不及防,頓時就被射死了大半,騎馬的軍官也身中數箭,連人帶馬翻滾至路邊。
眾將士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扔下弓矢,手執匕首如猛虎下山一般衝殺出來,向著剩下沒死的七八個明軍包抄過去,將他們亂刀砍死。
幹淨利落地消滅了這支明軍巡邏隊後,文秀於是吩咐大夥換上明軍的衣甲,並將這二十多具被扒得光溜溜的屍體全都藏進蘆葦叢中,然後迅速撤離戰場。
在文秀的帶領下,大夥偽裝成明軍巡邏隊,舉著火把,大搖大擺地奔向數裏外的明軍大營。
臨近敵營,文秀下令所有人熄滅火把,在附近一片樹林中埋伏下來。扒開樹叢往前看去,隻見明軍大營中一片寂靜,隻有少數巡哨值夜的士卒正三三倆倆地聚在一起烤火聊天。
“三殿下,接下來咱們該怎麽辦?”有人忍不住低聲詢問道。
文秀抬頭望了眼月色,心中思忖著:“就算現在向對岸發出信號,一時半會兒大軍也過不了江。等到天亮,雙方免不了一場惡戰。與其如此,倒不如趁現明軍不備,摸進寨中,如果運氣好,尋到到對方主將的大帳,就能夠擒賊先擒王,不戰而勝了!”
念及至此,文秀把心一橫,毅然決然地下令道:“悄悄潛進去!打明軍一個措手不及!”
隨著文秀一個手勢,身後兩名大西軍將士心領神會,貓腰閃身消失在了樹叢中,沒過多久,二人已然分別繞至斜靠在寨門柵欄前的兩名明軍哨兵身後。
他們手執匕首,幾乎同時猛地往前一縱身,緊接著左臂一個鎖喉,右手直接將匕首送進了對方的心窩。兩名哨兵吭都沒來得及吭一聲,就被送去見了閻王。
緊接著,又有兩支暗箭從樹林中嗖嗖射出。瞭望塔上的兩名哨兵,沒等做出反應,已經被箭矢貫穿喉嚨,當場斃命。
順利消滅了寨門前的哨兵後,文秀帶著大夥迅速衝出樹林,繞過木柵欄和拒馬,合力推開寨門,繼續向前摸去,一路幹掉了五六波哨兵。又往前走了片刻,文秀發現不遠處,有一座最大的營帳,四周燈火通明,守衛更多達三十多人,可謂戒備森嚴。
“這座營帳裏住的人可不簡單啊!莫不是楊吉的中軍帳?”有人壓低嗓門低語了一聲。
文秀點了點頭,果斷下令道:“就算不是楊吉,也定是明軍中的大官,弟兄們跟我上!”
話音未落,就見文秀提著匕首縱身一躍,直衝向大帳,身後將士見狀也趕忙跟了上去。等值守的明軍發現,他們已然衝到了麵前。
“什麽人?站住!”一個哨兵見狀,急忙拔刀大喊了一聲。
文秀也不搭話,舉起匕首,反手對著那人心口就是一刀。緊接著拔出匕首,也不管那人死活,又向旁邊的哨兵殺了過去,大夥一起動手,頃刻間就刺翻了十幾個哨兵。其餘沒死的,在慌亂中一時搞不清楚對方到底有多少人,嚇得是魂飛魄散,瞬間一哄而散。
驅散了帳外的哨兵,文秀並沒有直接衝入帳中,而是快步來到一個火盆前,抬腳狠狠一踹,將正燒得滾燙的火盆徑直踢飛到營帳上方,頓時火油四濺,將整座營帳都給燒著了。
楊吉昨夜喝得是酩酊大醉,直到大火燒了起來,這才從夢中驚醒。他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麽事,還以為是部下不慎打翻了火盆,顧不上穿鞋,就光著腳罵罵咧咧地跑了出來。
誰知剛一出帳,腳底就被一塊鋒利的石頭給紮破了,楊吉疼得是齜牙咧嘴,忍不住俯身去摸傷口。文秀守在帳外看得真切,二話不說,一個箭步衝上前來,揚起匕首,向著楊吉的後心就紮了下去。
楊吉慘唿一聲,踉蹌著身子,便晃晃悠悠地倒了下去。文秀隨即單膝跪地,用匕首割下楊吉的首級,然後起身,將這顆血淋淋的腦袋高高舉過頭頂,向著四周聚攏過來的明軍將士高聲疾唿道:“楊吉已死,汝等還不速速歸降?”
明軍大駭,再無心戀戰,紛紛丟下兵器,齊刷刷地跪下了一大片。
直到這時,文秀方才想起向對岸發去信號,並將渡口船隻盡數駛往北岸。孫可望見隻有數十艘小船,嫌渡江速度太慢,隨即下令全軍大張旗鼓地砍伐竹木,建造浮橋,然後連夜渡過了烏江。
過了烏江,大西軍一路勢如破竹,於二月初抵近貴陽境內。
聽聞大西軍兵至,貴州按察使張耀、布政司參議曾益、都指揮使陳瑞征等人不由驚慌失措,背著雲貴總督範鉱私下聚在一起,商量去留之計。
張耀坐立不安地在屋中來迴踱著腳步,故作鎮靜地說道:“賊寇將至,諸位大人有何主意,不妨直言!”
陳瑞征強壓住自己心頭的恐懼,愁容不展地歎息道:“下官聽聞西賊有四酋,皆勇猛無雙,先前破重慶曾英,收降數萬,後又取了遵義。如今貴州久享太平,軍力薄弱,怕不能禦也!”
張耀聽了陳瑞征的話,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連聲詢問道:“事已至此,如之奈何?”
哪知曾益卻是起身,不慌不忙地向著張耀微微一躬,而後壓低了嗓音,小聲說道:“臬台大人!賊兵勢大,不如避其鋒芒,保存實力,改鎮他處,再伺機恢複,如此方是良策。”
張耀不禁搖頭道:“不戰而逃,隻恐將來南邊那位怪罪下來,咱們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曾益捋著自己花白的長須,搖頭晃腦地說道:“這有何難?咱們暫且不報便是,反正賊兵在此頂多也就呆上個十天半個月,咱們隻須等賊兵退去之後,再奏報南邊,言此為破敵之策,還能得個收複之功,豈不是一舉兩得?”
張耀聽罷不住拍案叫絕道:“如此甚好!”
三人議定已畢,遂拋下雲貴總督範鉱,棄守貴陽,率領著一班文武官員逃至定番州,打算在此暫避鋒芒。
大西軍尾隨而至,將貴陽團團圍住,範鉱無路可走,又惱怒張耀等人背棄自己遠遁而逃,立即開城投降,並慫恿大西軍去打定番州。
孫可望微微一笑道:“總督大人莫急,即便你不說,孤也要去取此城!”
隨著孫可望一聲令下,大西軍於是以貴陽為中心,分兵長驅攻略雲、貴諸地,並由定北王艾能奇率本部兵馬前往攻打定番州。
定番州東西南三麵皆有河水環繞,各路官道上還分別築有三座關隘,以方向命名。而北麵則緊靠大山,山口也有一關,名曰北關。
在觀察過定番州的地勢後,艾能奇決定繞過北麵大山,從東麵渡河向主城發起進攻。
這條河並不算寬,落潮時最窄處也就不過三四丈距離,艾能奇下令分出一半將士伐木搭建浮橋,另一半將士沿河布陣,張弓搭箭,嚴陣以待。
搭建浮橋的木頭皆由就近砍伐,每根最少都有碗口粗,但見大西軍將士以十人為一隊,其中八人扛著木頭,另兩人則舉著寬大的盾牌走在最前麵保護。
張耀在東關城樓上看到大西軍陣中出現一隊隊扛著木頭的士卒,頓時明白了他們想要做什麽。如果放任大西軍在河上搭起浮橋,屆時定番州可就危在旦夕了。驚懼之下,張耀連忙命令都指揮使陳瑞征領兵前去阻擋。
發現明軍出關,列陣於河岸邊的大西軍弓弩手立刻向著對岸放箭,在密集的箭雨下,明軍將士根本無法靠近河岸,隻能眼睜睜看著大西軍將浮橋搭好,隆隆開過河來。
陳瑞征不敢戀戰,慌忙帶兵退迴了東關。
在艾能奇的親自指揮下,大西軍將士馬不停蹄地攻向東關,不到一個時辰,東關便告失守,大西軍旋即兵臨城下。
城外到處旌旗密布,大西軍的隊伍更是從城下順著岸邊浮橋,密密麻麻地一直延伸到河對岸。東門守軍被恐懼所籠罩,毫無目標地不斷向城下放箭,其他三門的守軍聞訊也紛紛趕來支援。
一場激烈的攻防大戰,眼看就要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