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
荒野求生,我苟活五十年 作者:我上學前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切按部就班,經過一個小時的努力改造。爐窯裏的石粉和木炭總算是重新完成了混合。
我再一次把火在火膛裏點燃。
這次有了通風管道係統,底下的柴火才點燃沒多久。一小股風便是開始從進柴口湧入,直通爐窯的內部。
見此我不免心裏高興,看來我的機構沒有問題,於是又在這火膛裏麵多加了一把柴火。
隨著下麵火膛的溫度不斷升高。爐橋最底層的木炭開始發出白色的火光,而且這火勢還有快速往上蔓延的趨勢。
我趕緊的往火膛裏麵繼續添柴,直到把整個火膛都塞滿才停下手中的動作。
這次很成功,似乎比我預想的時間都還要快上不少。
隻用了一個左右的時辰,裏麵的炭火已經燃燒了大半的爐窯。此刻爐子散發的溫度,我已經不能站在旁邊。
灼熱的氣浪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空氣中蕩漾開來,而我距離一米的位置查看都已經是一頭汗水。
又過了半個小時,那土坯的窯體也因為裏麵的高溫而變得越發的通紅起來。
一米的距離我現在都感覺還十分的炙熱難耐,沒站一會身上便是烤的有些生疼,我隻能離這窯爐再遠一些。
現在我有些開始擔心我的棚子牆壁會不會被那高溫給烤壞。
好在我之前把爐子的位置離牆壁間隔了一米多的距離,不然此刻的牆壁怕是早就要冒煙燃燒起來。
這也給我提了個醒,等這一次的銅煉完以後我一定要把外麵的爐體加上一層隔熱層。
不然的話萬一把棚子燒起來,那我辛苦這麽久做的棚子就完全白幹了。
現在整個爐窯都已經變得通紅,我想裏麵的溫度一定隻會更高,這樣的高度下煉出銅來一定不會有問題了!
這時我開始有些好奇,於是趴下身體去看底部的爐橋。
此刻爐橋早已經被大量的風鼓入燒的如鋼鐵一般通紅,一些液體正在順著爐橋不斷的滴落在火膛內部。
見此我難掩心中的喜悅,這滴出來的液體一定就是銅水!
隻要有了這銅水,今天哪怕是加班也要打造出一把像樣的刀具出來!
現在已經不用燒火,僅憑窯爐裏完全燃燒的木炭就已經足以把裏麵的石粉統統煉化掉。
我得做接下來的打算了。沒想到因禍得福,經過一番改動的通風係統會讓我的冶煉進程大大提前。
又取來一些黏土,我開始把木質的模具斧頭在黏土裏印出一把斧頭的形狀來。
現在比起一把刀,我感覺斧頭的實用性要更大一些。有了斧頭砍樹什麽的都會變得方便,而且斧頭比刀的製作也容易不少。
這爐窯裏麵我還燒製了一隻用來融化銅的陶罐,隻要等銅水煉化完畢。
我就能用這隻陶罐做坩堝,把收集起來的銅水再一次融化用來做澆築器物的銅液。
接下來在等待石粉完全煉製的過程中,我又用黏土做了好幾種日常用品的模具。
有錘子、有鑿子、有碗,有勺子,各種我能想到的日常用具,基本都做了一個模具。
最後我打算還要做一口鍋來用,這有了金屬鍋,我也算是重新迴到了文明的社會軌道之中。
更重要的是我可以再一次享受用鍋翻炒食物的樂趣,那才是人間煙火該有的樣子。
可是想要做一口鍋,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麽容易。我倒是知道一些鑄造鍋的方法,可是這種古老的技法需要石蠟或者蜂蠟來完成。
失蠟法的原理是利用高溫使得模具裏的蠟液融化流失掉,從而得到鑄造的器物。
失蠟法暫時是沒有辦法實現了,我隻能嚐試著用另一種方式來做我的這口鍋。
我開始在地麵用棍子刨起土坑來,做鍋的第一步就是先得把鍋底的圓弧麵弄出來。
把大小合適的土坑挖好,我開始用黏土在這個土坑上均勻的抹上,使其成為一個弧麵。
接著我把一些幹燥的茅草取來,這些也是我提前準備好的東西,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用來鑄造使用。
我把茅草全部按照一個順序鋪上,第一層鋪好後我開始交叉鋪設第二層。
這樣一共鋪了三層以後,感覺厚度差不多,我開始用黏土在最上麵這層茅草上均勻的抹出第二個弧麵出來。
弧麵做好,我又在邊緣的位置開了幾個灌注銅汁的灌注口,這樣方便讓炙熱的銅水能在瞬間從幾個入口灌入把裏麵空間填滿。
看著這些做出來的各種模具,雖然談不上美觀,可是我卻感到十分的滿意。
現在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又過了估摸一個小時的時間,那爐窯裏的火也開始變得暗淡了下來。爐窯外圍的溫度也沒有之前的那般熾熱。
我知道是時候收取成果了!
我先是把火膛裏麵那些重新變成固態的銅水取出,這時它們或是成了無數雨點大小的銅粒,或是成為連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銅疙瘩。
這些東西我足足掏了快二十分鍾的時間,才把它們全部從火膛裏掏出來加水冷卻後放進了一個筐子裏麵。
我用手掂了掂入手沉重,這裏的煉出來的金屬怕是超過了二十斤,打造一些日常用品是足夠用的了。
我又開始用樹枝做的夾子把裏麵燒製的陶器也一一夾了出來,這些陶器就沒有我煉銅那麽順利了。
可能是我沒有陰幹,太過趕工的緣故,不少的陶碗直接裂開來。
最後隻有一個杯子和那隻陶罐還勉強可以,不過陶罐的上半部分也還是開裂了一個拇指粗的裂縫。
我見此雖然覺得有些可惜,但是我知道是我自己太操之過急,如果陰幹以後再燒製陶器,那成品率一定會高出不少。
不過眼前能出兩件已經是不錯,特別是那隻陶罐。雖然裂了一條縫隙,可是好在下半部分還算完好,砕銅少加一點還是可以繼續使用。
來不及等陶罐冷卻,我把一些砕銅投入其中,一直到沒入一半的位置才停了下來。
接著我把陶罐重新投入窯爐之中,又在四周重新添加了些木炭,沒過多久唿唿聲再次傳來,木炭越發明亮。
我再一次把火在火膛裏點燃。
這次有了通風管道係統,底下的柴火才點燃沒多久。一小股風便是開始從進柴口湧入,直通爐窯的內部。
見此我不免心裏高興,看來我的機構沒有問題,於是又在這火膛裏麵多加了一把柴火。
隨著下麵火膛的溫度不斷升高。爐橋最底層的木炭開始發出白色的火光,而且這火勢還有快速往上蔓延的趨勢。
我趕緊的往火膛裏麵繼續添柴,直到把整個火膛都塞滿才停下手中的動作。
這次很成功,似乎比我預想的時間都還要快上不少。
隻用了一個左右的時辰,裏麵的炭火已經燃燒了大半的爐窯。此刻爐子散發的溫度,我已經不能站在旁邊。
灼熱的氣浪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空氣中蕩漾開來,而我距離一米的位置查看都已經是一頭汗水。
又過了半個小時,那土坯的窯體也因為裏麵的高溫而變得越發的通紅起來。
一米的距離我現在都感覺還十分的炙熱難耐,沒站一會身上便是烤的有些生疼,我隻能離這窯爐再遠一些。
現在我有些開始擔心我的棚子牆壁會不會被那高溫給烤壞。
好在我之前把爐子的位置離牆壁間隔了一米多的距離,不然此刻的牆壁怕是早就要冒煙燃燒起來。
這也給我提了個醒,等這一次的銅煉完以後我一定要把外麵的爐體加上一層隔熱層。
不然的話萬一把棚子燒起來,那我辛苦這麽久做的棚子就完全白幹了。
現在整個爐窯都已經變得通紅,我想裏麵的溫度一定隻會更高,這樣的高度下煉出銅來一定不會有問題了!
這時我開始有些好奇,於是趴下身體去看底部的爐橋。
此刻爐橋早已經被大量的風鼓入燒的如鋼鐵一般通紅,一些液體正在順著爐橋不斷的滴落在火膛內部。
見此我難掩心中的喜悅,這滴出來的液體一定就是銅水!
隻要有了這銅水,今天哪怕是加班也要打造出一把像樣的刀具出來!
現在已經不用燒火,僅憑窯爐裏完全燃燒的木炭就已經足以把裏麵的石粉統統煉化掉。
我得做接下來的打算了。沒想到因禍得福,經過一番改動的通風係統會讓我的冶煉進程大大提前。
又取來一些黏土,我開始把木質的模具斧頭在黏土裏印出一把斧頭的形狀來。
現在比起一把刀,我感覺斧頭的實用性要更大一些。有了斧頭砍樹什麽的都會變得方便,而且斧頭比刀的製作也容易不少。
這爐窯裏麵我還燒製了一隻用來融化銅的陶罐,隻要等銅水煉化完畢。
我就能用這隻陶罐做坩堝,把收集起來的銅水再一次融化用來做澆築器物的銅液。
接下來在等待石粉完全煉製的過程中,我又用黏土做了好幾種日常用品的模具。
有錘子、有鑿子、有碗,有勺子,各種我能想到的日常用具,基本都做了一個模具。
最後我打算還要做一口鍋來用,這有了金屬鍋,我也算是重新迴到了文明的社會軌道之中。
更重要的是我可以再一次享受用鍋翻炒食物的樂趣,那才是人間煙火該有的樣子。
可是想要做一口鍋,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麽容易。我倒是知道一些鑄造鍋的方法,可是這種古老的技法需要石蠟或者蜂蠟來完成。
失蠟法的原理是利用高溫使得模具裏的蠟液融化流失掉,從而得到鑄造的器物。
失蠟法暫時是沒有辦法實現了,我隻能嚐試著用另一種方式來做我的這口鍋。
我開始在地麵用棍子刨起土坑來,做鍋的第一步就是先得把鍋底的圓弧麵弄出來。
把大小合適的土坑挖好,我開始用黏土在這個土坑上均勻的抹上,使其成為一個弧麵。
接著我把一些幹燥的茅草取來,這些也是我提前準備好的東西,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用來鑄造使用。
我把茅草全部按照一個順序鋪上,第一層鋪好後我開始交叉鋪設第二層。
這樣一共鋪了三層以後,感覺厚度差不多,我開始用黏土在最上麵這層茅草上均勻的抹出第二個弧麵出來。
弧麵做好,我又在邊緣的位置開了幾個灌注銅汁的灌注口,這樣方便讓炙熱的銅水能在瞬間從幾個入口灌入把裏麵空間填滿。
看著這些做出來的各種模具,雖然談不上美觀,可是我卻感到十分的滿意。
現在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又過了估摸一個小時的時間,那爐窯裏的火也開始變得暗淡了下來。爐窯外圍的溫度也沒有之前的那般熾熱。
我知道是時候收取成果了!
我先是把火膛裏麵那些重新變成固態的銅水取出,這時它們或是成了無數雨點大小的銅粒,或是成為連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銅疙瘩。
這些東西我足足掏了快二十分鍾的時間,才把它們全部從火膛裏掏出來加水冷卻後放進了一個筐子裏麵。
我用手掂了掂入手沉重,這裏的煉出來的金屬怕是超過了二十斤,打造一些日常用品是足夠用的了。
我又開始用樹枝做的夾子把裏麵燒製的陶器也一一夾了出來,這些陶器就沒有我煉銅那麽順利了。
可能是我沒有陰幹,太過趕工的緣故,不少的陶碗直接裂開來。
最後隻有一個杯子和那隻陶罐還勉強可以,不過陶罐的上半部分也還是開裂了一個拇指粗的裂縫。
我見此雖然覺得有些可惜,但是我知道是我自己太操之過急,如果陰幹以後再燒製陶器,那成品率一定會高出不少。
不過眼前能出兩件已經是不錯,特別是那隻陶罐。雖然裂了一條縫隙,可是好在下半部分還算完好,砕銅少加一點還是可以繼續使用。
來不及等陶罐冷卻,我把一些砕銅投入其中,一直到沒入一半的位置才停了下來。
接著我把陶罐重新投入窯爐之中,又在四周重新添加了些木炭,沒過多久唿唿聲再次傳來,木炭越發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