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關心兒子的泰和帝
重生侯門嫡長媳,我的夫君是病嬌 作者:春風得意醉不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這般直白叫莫以寧有些羞赧,心中又多了幾分異樣。
她習慣了依靠自個在後宅裏謀算。
上一世她從未聽過這種話,抑或是聽過也不會信。
可這一刻,謝明矅的話她是信的。
莫以寧的心越跳越快,一直以來她心有不安。
她似是動心了, 這是身為女子的大忌。
一個女子隻能愛她的夫君,可她的夫君卻可以愛許多的女子。
如若她不動心,隻消把後宅牢牢的拿在手中,自有一番快活。
可如若動了心,對女子而言這便是萬般苦楚的開端。
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
她時時都在盤算退路,盤算若有朝一日,謝明曜厭棄她時,她可還能收迴這顆心。
可眼下她悟了。
她喜歡的是這個一片赤誠之心的男兒,是這個一心待她好的男兒。
若有朝一日謝明曜的這份好給了旁人,那眼前這個人她也不稀罕了。
她有銀子有田地有鋪麵,又怎會活的不快活。
有情郎於她而言,有是錦上添花,沒有也就罷了。
她何必要為日後憂心呢,今朝有酒今朝醉不好麽!
莫以寧心中如撥雲見日一般豁然開朗,眼波流轉間更顯情意綿綿。
她扯了扯謝明曜的衣袖。
謝明曜還以為她有話對他說,便低下頭來。
莫以寧踮起腳尖,冷不防的在他臉頰上親了一下。
謝明曜愣住了。
柔軟似嬌花般的唇瓣,還有纖纖羽睫掃過他的肌膚,帶著些酥酥麻麻。
謝明曜刹那間便憶起一句人麵桃花,隻可惜今日卻是梅花。
等他再迴過神來,莫以寧已走的老遠。
“小寧寧!方才不算,我都沒做好準備……”謝明曜衝著她的背影大聲喊著。
他心中懊惱,棒槌精難得一次投懷入抱,方才他很該順勢摟著她才是,發什麽愣嘛!
笨!
自打進了二月裏,這天色總是陰沉沉的,待到今日總算是亮了起來,眼瞅著要出太陽了。
這盼了許久的太陽終於露了臉,那耀眼的光亮映在金燦燦的琉璃瓦上,遠遠望去一片璀璨。
趙元承一身赤紅團龍紋樣緙絲圓領錦袍,立在明悟殿的外麵,眯著眼眺望著遠處的宮牆。
朝會已經散了,三三兩兩的大人們都去了部堂。
唯有幾人叫皇上召來了這處偏殿。
“皇上請殿下及幾位大人覲見。”禦前太監周禮半彎著腰恭敬道。
趙元承與他點了點頭,便抬腳進到殿裏。
戶部、兵部的幾位大人互相望了幾眼便一起進去了。
明悟殿裏地龍燒的很暖,難得一見的陽光從窗欞處照了進來,似一束束的金箭。
泰和帝坐在書案後麵,手裏拿著奏折看的出神。
幾人進去後恭恭敬敬的站在書案邊並未開口,隻等著皇帝發話。
泰和帝趙雲欽已經五十二歲了,在位已有二十六年。
他這兩年瘦的有些厲害,眼睛卻有些凸出來。
精神頭也不差,看人時眼神像鷹隼一般的銳利。
趙元承坦然望著麵前的皇帝,與他記憶中的那人對比。
眼前的人比他記憶中的幹瘦了許多,也矮小了許多。
“怎地一直看著朕。”泰和帝感受到了灼灼的目光,抬了抬眼皮便扔下了手中的奏折。
“兒臣許久未曾見過父皇了,每迴見到您,都忍不住想多看幾眼,以彌補昔日的時光。”趙元承換上了孺慕的眼神。
泰和帝似有些動容,也像陷入迴憶中那般:“是啊,終究是錯過了許久……
無妨,你我父子來日方長。你這幾日出宮,外麵的事可安排好了?”
說起宮外之事,趙元承多了幾分靦腆:“並不是要緊的事,現下都安排好了。隻這些年我長在宮外,如今待在宮裏倒是不習慣的很!”
“嗯,你說的也是,你在外麵長了這許多年,宋家人待你如親子一般,叫你一下子斬斷了,那朕也太絕情了,準你時常去探望。
隻不過,你也不小了,這親事也要安排上了,須知成家方能立業。你若心悅哪家千金亦可說與朕聽!”能聽出來泰和帝很是關心這個兒子。
趙元承淺淺笑道:“兒臣以前也訂過一門親事,隻不過最後沒緣份罷了。
這些年多是待在書局裏讀書作畫,並無心悅之人,親事上頭全由父皇做主便是。”
“嗯……朕心裏有數了!”泰和帝滿意的點了點頭。
趙元承之前訂的那門親事未成,那家人的女兒早夭,未嚐不是沒有與皇家結親的福氣。
雖說他的兒子們都有各懷心思,但終究是皇子,又豈是尋常人家能配的上的。
泰和帝與兒子說了幾句家常,便問起了正事:“今日朝堂之上你們怎麽看?”
說的是邊關戰報,北涼並未起大軍正麵對抗北關隘,而是分成許多的小股馬隊分赴邊關各小城。
且不止是北涼國,還有金沙國,同樣的手法去的卻是西路。
鎮守月西關的沈栩同樣報上了戰報。
兵部尚書叫胡不非,是兩朝的老將,年紀也是一大把了。
他雖是武人出身卻有一副難得的好脾氣。
他麵色有些發沉:“北涼、金沙素來垂涎我國國土,這是毋庸置疑的。
這些年來,西邊的沈栩、北邊的楚千衡雖將他們攔在關外,令其不得寸進,但他們也未曾後退一步。這次隻怕兩國已經聯手……”
泰和帝嗯了一聲,方道:“看著像,但北涼、金沙也是世仇,若真聯手也會悄悄的打咱們個出其不意,又怎會是這副生怕咱們不知情的嘴臉?”
他說這話也是有個緣故。
北涼、金沙也不是第一遭聯手,早年間這兩國也曾訂下盟約一起進攻大夏。
誰料北涼見久攻不下北關隘,便背信棄義,趁著金沙後防空虛,去占了他們好大一片肥沃的土地。
還斬殺了一位金沙王族。
這話泰和帝可以說,但胡不非不能說。
邊關大事,看的多重都不為過,並不能憑著感覺來說話。
若有個萬一,那便是誤國誤民。
泰和帝心中明了,故又道:“倘若屬實,那我大夏麵臨的是北路與西路雙線作戰……你們先做好打算吧,這才消停了幾年了……”
她習慣了依靠自個在後宅裏謀算。
上一世她從未聽過這種話,抑或是聽過也不會信。
可這一刻,謝明矅的話她是信的。
莫以寧的心越跳越快,一直以來她心有不安。
她似是動心了, 這是身為女子的大忌。
一個女子隻能愛她的夫君,可她的夫君卻可以愛許多的女子。
如若她不動心,隻消把後宅牢牢的拿在手中,自有一番快活。
可如若動了心,對女子而言這便是萬般苦楚的開端。
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
她時時都在盤算退路,盤算若有朝一日,謝明曜厭棄她時,她可還能收迴這顆心。
可眼下她悟了。
她喜歡的是這個一片赤誠之心的男兒,是這個一心待她好的男兒。
若有朝一日謝明曜的這份好給了旁人,那眼前這個人她也不稀罕了。
她有銀子有田地有鋪麵,又怎會活的不快活。
有情郎於她而言,有是錦上添花,沒有也就罷了。
她何必要為日後憂心呢,今朝有酒今朝醉不好麽!
莫以寧心中如撥雲見日一般豁然開朗,眼波流轉間更顯情意綿綿。
她扯了扯謝明曜的衣袖。
謝明曜還以為她有話對他說,便低下頭來。
莫以寧踮起腳尖,冷不防的在他臉頰上親了一下。
謝明曜愣住了。
柔軟似嬌花般的唇瓣,還有纖纖羽睫掃過他的肌膚,帶著些酥酥麻麻。
謝明曜刹那間便憶起一句人麵桃花,隻可惜今日卻是梅花。
等他再迴過神來,莫以寧已走的老遠。
“小寧寧!方才不算,我都沒做好準備……”謝明曜衝著她的背影大聲喊著。
他心中懊惱,棒槌精難得一次投懷入抱,方才他很該順勢摟著她才是,發什麽愣嘛!
笨!
自打進了二月裏,這天色總是陰沉沉的,待到今日總算是亮了起來,眼瞅著要出太陽了。
這盼了許久的太陽終於露了臉,那耀眼的光亮映在金燦燦的琉璃瓦上,遠遠望去一片璀璨。
趙元承一身赤紅團龍紋樣緙絲圓領錦袍,立在明悟殿的外麵,眯著眼眺望著遠處的宮牆。
朝會已經散了,三三兩兩的大人們都去了部堂。
唯有幾人叫皇上召來了這處偏殿。
“皇上請殿下及幾位大人覲見。”禦前太監周禮半彎著腰恭敬道。
趙元承與他點了點頭,便抬腳進到殿裏。
戶部、兵部的幾位大人互相望了幾眼便一起進去了。
明悟殿裏地龍燒的很暖,難得一見的陽光從窗欞處照了進來,似一束束的金箭。
泰和帝坐在書案後麵,手裏拿著奏折看的出神。
幾人進去後恭恭敬敬的站在書案邊並未開口,隻等著皇帝發話。
泰和帝趙雲欽已經五十二歲了,在位已有二十六年。
他這兩年瘦的有些厲害,眼睛卻有些凸出來。
精神頭也不差,看人時眼神像鷹隼一般的銳利。
趙元承坦然望著麵前的皇帝,與他記憶中的那人對比。
眼前的人比他記憶中的幹瘦了許多,也矮小了許多。
“怎地一直看著朕。”泰和帝感受到了灼灼的目光,抬了抬眼皮便扔下了手中的奏折。
“兒臣許久未曾見過父皇了,每迴見到您,都忍不住想多看幾眼,以彌補昔日的時光。”趙元承換上了孺慕的眼神。
泰和帝似有些動容,也像陷入迴憶中那般:“是啊,終究是錯過了許久……
無妨,你我父子來日方長。你這幾日出宮,外麵的事可安排好了?”
說起宮外之事,趙元承多了幾分靦腆:“並不是要緊的事,現下都安排好了。隻這些年我長在宮外,如今待在宮裏倒是不習慣的很!”
“嗯,你說的也是,你在外麵長了這許多年,宋家人待你如親子一般,叫你一下子斬斷了,那朕也太絕情了,準你時常去探望。
隻不過,你也不小了,這親事也要安排上了,須知成家方能立業。你若心悅哪家千金亦可說與朕聽!”能聽出來泰和帝很是關心這個兒子。
趙元承淺淺笑道:“兒臣以前也訂過一門親事,隻不過最後沒緣份罷了。
這些年多是待在書局裏讀書作畫,並無心悅之人,親事上頭全由父皇做主便是。”
“嗯……朕心裏有數了!”泰和帝滿意的點了點頭。
趙元承之前訂的那門親事未成,那家人的女兒早夭,未嚐不是沒有與皇家結親的福氣。
雖說他的兒子們都有各懷心思,但終究是皇子,又豈是尋常人家能配的上的。
泰和帝與兒子說了幾句家常,便問起了正事:“今日朝堂之上你們怎麽看?”
說的是邊關戰報,北涼並未起大軍正麵對抗北關隘,而是分成許多的小股馬隊分赴邊關各小城。
且不止是北涼國,還有金沙國,同樣的手法去的卻是西路。
鎮守月西關的沈栩同樣報上了戰報。
兵部尚書叫胡不非,是兩朝的老將,年紀也是一大把了。
他雖是武人出身卻有一副難得的好脾氣。
他麵色有些發沉:“北涼、金沙素來垂涎我國國土,這是毋庸置疑的。
這些年來,西邊的沈栩、北邊的楚千衡雖將他們攔在關外,令其不得寸進,但他們也未曾後退一步。這次隻怕兩國已經聯手……”
泰和帝嗯了一聲,方道:“看著像,但北涼、金沙也是世仇,若真聯手也會悄悄的打咱們個出其不意,又怎會是這副生怕咱們不知情的嘴臉?”
他說這話也是有個緣故。
北涼、金沙也不是第一遭聯手,早年間這兩國也曾訂下盟約一起進攻大夏。
誰料北涼見久攻不下北關隘,便背信棄義,趁著金沙後防空虛,去占了他們好大一片肥沃的土地。
還斬殺了一位金沙王族。
這話泰和帝可以說,但胡不非不能說。
邊關大事,看的多重都不為過,並不能憑著感覺來說話。
若有個萬一,那便是誤國誤民。
泰和帝心中明了,故又道:“倘若屬實,那我大夏麵臨的是北路與西路雙線作戰……你們先做好打算吧,這才消停了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