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臨近年關,帝與天師都消停了,也沒再生什麽事端,隻是大把大把地往外派人,尋方士,求長生。
而謝玿主封禪事宜,縱使心裏八百個不願意,他也不想此刻因瀆職而治罪,還算是勤勤懇懇。
至於其他人,玉衡公主府尚在修繕中,謝皦進宮謝恩,特意請求留在謝府過年,開春再遷府,帝允。
皇長孫與謝伯遠結為摯友,來得格外勤快,謝玿也拿他沒轍。
好像臨近新年,所有煩惱都被人暫時放下,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王玢舊臣陸續與謝玿接洽,謝玿雖不知資良瑜是如何做到的,但資良瑜朝他俏皮地一眨眼,笑一笑,謝玿就全然信任他。
謝玿修書一封,在信裏隱晦地表明聖上不賢,願擁護太子登基,遞往南方。
書信送出之時,紛爭,便揭開序幕。
……
除夕,謝府。
天不亮,謝府上下就陸陸續續起來,灑掃庭院,鏟去積雪,將大紅燈籠掛了滿府,大廚房熱火朝天地忙碌起來,處處可聞歡聲笑語,整個府院都洋溢著幸福。
連住在莊子裏的羅姨娘,也一早派人去,除舊迎新,陪她過年。
下人服侍謝玿穿好新衣裳,謝玿站在鏡前,前後打量著這身紅色夾襖,難得開口問婢女道:
“我這般穿,可好看?”
不待婢女迴答,資良瑜的聲音傳來:
“君美甚,莫可比。”
謝玿迴頭一笑,看著來人,眼裏閃過驚豔。
紅色,穿在眼前人身上,才叫絕世。
謝玿朝資良瑜伸出手,資良瑜自然地搭上,靠近,攬過謝玿的腰肢,在謝玿額上落下一吻。
隻輕輕一觸便退開,資良瑜看著謝玿笑著,眼裏柔情似水。
婢女早在資良瑜來時,便識趣地退下去,此時隻二人身處暖房中,謝玿不覺有些羞澀,臉頰發燙。
資良瑜突然“咦”了一聲,謝玿有些不明所以,資良瑜的手撫上謝玿的鬢角,語氣歡喜道:
“你年輕了許多,你自己可有發現?”
“是嗎?”
謝玿有些驚訝,連忙坐在鏡前,湊近去看,還是帶著白發,不過鏡中人麵色紅潤,眼神靈動,較兩月前鮮活了不少。
謝玿正打量鏡中的自己,頭上一鬆,謝玿抬眸看去,原來是資良瑜取下他頭上發簪以及發冠,將長發放下。
資良瑜一手執梳子,一手撫長發,滿眼愛惜,如對待珍寶一般,為謝玿束發,最後取來一枚銀冠,與他戴上。
銅鏡模糊,照出那束發少年的模樣。
謝玿心間滾燙,好多年,沒這樣束發,冠成人立,少年死在歲月裏。
謝玿看著鏡中人,略帶難過之色的眼裏情緒洶湧。
“好了,乖乖。”
資良瑜話音剛落,謝玿再難抑心緒,起身撲入他懷中,緊緊地抱著。
資良瑜一愣,隨即迴抱住他。
年輕的不止是容貌,還有那顆沉寂多年的心。
脖頸間一陣濕熱,資良瑜閉目,在謝玿耳邊輕聲道:
“謝玿,我別無所求,隻想愛你。”
迴應他的聲音有些哽咽,然而是世間最真誠的心:
“我也愛你。”
這是第一次,不是心悅,不是喜歡,兩人直白地告訴對方,我愛你。
短短三個字,跨越了十四年的時光。
用過早膳後,兩人一同在府內行走,入眼下人皆穿得十分喜慶,見著二人,先是被驚豔一臉,而後朝二人行禮。
待二人走遠,下人們聚在一起,又是豔羨又是歡喜,內心激動。
謝皦正在前堂布置,遠遠見著二人來,謝皦歡喜地迎上去:
“義父,小叔叔!”
“皦皦。”
謝皦眼尖,一眼看見謝玿發製的變化,眼睛都看直了。
第一次見這樣的義父,宛若十八少年。
謝皦內心發燙,不敢多看,眼眸一垂,目光便落在二人十指相扣的手上。
謝皦先是一愣,隨即欣慰一笑,如此便好。
“義父,您與小叔叔,感情真好。”
謝玿笑了笑,朝謝皦張開手,謝皦乖巧走過去,謝玿虛抱了她一下,柔聲道:
“皦皦亦是我心頭摯愛。”
不過一個是愛女,一個是愛人,不一樣罷了。
謝皦內心溫暖,輕“嗯”一聲,腦中靈光一閃,從荷包中取出一封折疊起來的信,交給謝玿,歡快道:
“對了,義父,端明來信,說他趕不迴來,祝我們除夕大吉,還送了好些禮品來。”
謝玿展開信一看,大概是說他在外無法團圓,祝願謝府諸人除夕歡樂。
又說他在找倫晚的途中見識了許多,收獲頗豐,他已理解謝玿的心意,山河秀美,找到倫晚後,他會自請離開,逍遙江湖。
之後亦會時時有信來報平安,也與他們分享沿途趣聞,隻是尚未有倫晚音訊,要叫謝玿多等些時日。
最後一句話是單獨留給謝玿的:
山水遙望再不見,願君歲歲常安好。
謝皦早看到了,卻什麽也沒說,這是義父與端明的私事,她無權插手。
謝玿的視線長久地落在那句話上,末了笑了笑,將信收起,心裏默念:
“與君同願。”
資良瑜將這一情景盡收眼底,真心替端明感到高興。
這次他不必淒慘死去,江湖之大,任爾逍遙。
雖說命裏無時莫強求,怎乃別有機緣。
謝玿與資良瑜清點完煙花爆竹,兩人一同掛燈籠,謝皦則在下麵指揮,不多時被廚房叫走去看菜品。
那謝伯遠呢?
謝伯遠手握毛筆,身前擺著一疊紅紙,如臨大敵地提筆,又落下,筆尖轉動,一個胖墩墩的“福”字便出現在眼前。
謝伯遠收筆,看著眼前的福字長舒一口氣,麵露滿意的神色。
卷起袖子手拿燈籠的謝玿從他身旁經過,又倒迴來,認認真真地看著桌上一字排開的福字,笑容一展,誇獎道:
“伯遠寫得一手好字,憨直乖巧。”
謝伯遠臉紅,不好意思道:
“多謝叔父。”
謝玿頓時滿心憐愛,騰出一隻手在謝伯遠發頂揉了揉,正好攪著糨糊的資良瑜走來,見狀,也騰出一隻手來捏捏謝伯遠的臉,越捏越喜歡。
謝伯遠被他二人揉的不好意思,小臉通紅通紅的,半是惱怒半是撒嬌道:
“叔父!小叔叔!”
謝玿連忙撒手,哄他道:
“好了好了,叔父不欺負伯遠,叔父最喜歡伯遠了。我偷偷藏了一個大紅包,專留給伯遠的。”
資良瑜知謝玿這是在逗趣,看熱鬧不嫌事大道:
“算我一份,都叫你親親叔父出了。”
謝玿嗔怪地瞪了資良瑜一眼,隨後笑道:
“你也有。”
餘光中瞥見謝皦過來了,謝玿連忙朝謝伯遠擠眉弄眼,道:
“千萬別讓你皦皦姐姐知道。”
謝皦剛從廚房過來,聽見謝玿這話,知他又是在逗伯遠了,沒好氣道:
“義父,您再大點聲,整個京城都要知道了。”
謝玿笑眯眯,摸摸謝伯遠的頭,又看著謝皦道:
“好啦好啦,你們都有大紅包。”
而後謝玿轉向資良瑜,臉頰有些泛紅,湊到他耳旁輕聲與他說了什麽,便立馬紅著臉退開,視線躲閃。
資良瑜瞬間眼眸一亮,嘴角不自覺彎起,目光一直追隨著謝玿,看向謝玿的眼神極具侵略性。
謝皦隻覺得好端端被二人秀了一臉,正想說些什麽,廚房來人,火急火燎地要請謝皦過去試菜品,謝皦謝天謝地,立馬隨那人去了。
此刻謝玿完全將朝堂之事拋之腦後,今日除夕,他什麽事也不想。
怎料謝玿剛掛好前堂最後一個燈籠,一道既威嚴又略帶氣惱的聲音在他身後炸開:
“謝玿!”
謝玿不明所以地迴頭,這聲音聽著像太子殿下的,不是說殿下傍晚才能迴來嗎?
“下麵!”
那聲音氣急敗壞地響起,謝玿聞言低頭,正見風塵仆仆的太子殿下,站在梯子下,抬頭怒視著他。
謝玿先是一愣,立馬爬下梯子,放下袖子,朝太子行禮,語氣鄭重:
“臣謝玿,見過太子殿下。”
寫福字的謝伯遠聽到此話,立馬將手中筆一丟,站在謝玿身後學著謝玿的樣子,深躬身,手平舉身前。
在側堂貼福字的資良瑜聽見外麵有動靜,端著一碗糨糊就朝外走。
謝玿心知太子這是來興師問罪的,一迴來連皇宮都不去就直奔謝府,還是恭敬問道:
“殿下如何會親臨臣寒舍?”
太子正欲開口,視線就與走出來的資良瑜對上,兩人麵對麵站著,四目相對。
太子大腦好一陣空白,資良瑜率先作出反應,上前來朝他行禮道:
“草民資良瑜,見過太子殿下。”
太子指著資良瑜,一雙眼快要瞪出來,半晌說不出話來。
謝玿反應過來,暗道不好,連忙起身半推半請著太子往書房走,嘴上飛快道:
“殿下這邊請,待到書房臣再與您詳談。”
太子就這樣被謝玿拉走了,資良瑜也沒想到莫熠會來,緊隨其後,思量著對策。
謝玿請太子在太師椅上坐下,還不等他開口解釋,太子就“蹭”地站起來,怒聲道:
“謝玿,你大膽!竟敢生出那種心思!”
隨後手指一抬,直衝資良瑜門麵,問道:
“還有,他是誰?他為什麽長得和王玢一模一樣?”
謝玿掀袍便要跪下,太子怒喝道:
“不許跪!除夕不許跪!”
話一出口,太子都被自己氣笑了,看著謝玿道:
“真是要被你氣死了。”
謝玿站在太子麵前,陳述道:
“殿下,如今陛下信任妖道,荒唐無度,棄天下於不顧,殿下您亦親眼所見,君王昏庸,國家必然葬送,古往今來,未嚐聽聞帝王昏庸而能守國者。
如今形勢不利,為這天下著想,殿下您擁躉者如雲,乃是眾望所歸。”
太子眉頭緊蹙,嘴唇張了張,最後他無奈道:
“玄珒,我是太子,而陛下,是我的父親。無論是為臣之道,還是孝道,我都不忍這般做。”
“我知你心係黎民,故而我收到你的信,雖盛怒,卻也情有可原,並未將此事上報陛下,而是私心先迴來見你。”
“我相信陛下不過是被一時蒙蔽,現下不宜封禪,我會與陛下說,若他執意如此,還望你們多為之解憂,將封禪負麵影響降至最低。”
“往後你莫要再提出此等荒唐事,我把你視作摯友,故馬不停蹄來見你,你也莫叫我為難。”
謝玿心如明鏡,瞧出了太子內心的猶豫,知他有所鬆動,故而謝玿斬釘截鐵道:
“您會同意的,殿下。”
太子氣結,張口便要罵,想了想,他泄了氣,道:
“算了,莫再提了,莫叫有心人知曉。”
謝玿見此,內心更加堅定幾分,太子絕對會同意,思及此,謝玿內心生出歡喜。
太子與謝玿說清,隨後他眼神示意資良瑜,問謝玿道:
“他是誰?”
謝玿道:
“這是臣在西北帶迴來的資良瑜公子,良瑜養父為沙盜所殺,臣與他一見如故,又見他孤苦伶仃,心生惻隱,便將其帶迴。”
太子萬般不理解,問謝玿道:
“難道你不知道他長得和王玢一般無二嗎?”
謝玿理直氣壯地迴答:
“正因如此,臣才與良瑜一見如故。”
“王玢生前待臣不薄,且臣始終認為王玢案存疑,故臣待王玢之心不變。”
太子是知道一點謝玿與王玢的事的,他見謝玿這般執著,無奈歎了口氣。
隨後太子看著資良瑜,歎到:
“世上竟真有如此樣貌一致之人——謝玿說的,可是真的?”
資良瑜拱手,道:
“草民不敢欺瞞殿下。”
太子緊盯二人,見他二人坦坦蕩蕩,最終妥協,道:
“罷了,我信你。”
隨後太子整理衣裳,對謝玿道:
“玄珒,我要迴宮向陛下複命,先行一步。除夕安樂。”
謝玿行禮送別,道:
“殿下安樂。”
太子朝書房外走去,謝玿跟了兩步,太子停下來,迴頭止住謝玿道:
“不用送了,好好陪陪家人。”
“我來之事,不許聲張,此時我尚在歸途中。”
謝玿頷首:
“臣明白。”
說罷,太子一人快步離去,留謝玿與資良瑜鬆了口氣,相視一笑。
太子莫熠,仁義兼具,恩威並施,謀略得當,是明君的不二人選。
而謝玿主封禪事宜,縱使心裏八百個不願意,他也不想此刻因瀆職而治罪,還算是勤勤懇懇。
至於其他人,玉衡公主府尚在修繕中,謝皦進宮謝恩,特意請求留在謝府過年,開春再遷府,帝允。
皇長孫與謝伯遠結為摯友,來得格外勤快,謝玿也拿他沒轍。
好像臨近新年,所有煩惱都被人暫時放下,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王玢舊臣陸續與謝玿接洽,謝玿雖不知資良瑜是如何做到的,但資良瑜朝他俏皮地一眨眼,笑一笑,謝玿就全然信任他。
謝玿修書一封,在信裏隱晦地表明聖上不賢,願擁護太子登基,遞往南方。
書信送出之時,紛爭,便揭開序幕。
……
除夕,謝府。
天不亮,謝府上下就陸陸續續起來,灑掃庭院,鏟去積雪,將大紅燈籠掛了滿府,大廚房熱火朝天地忙碌起來,處處可聞歡聲笑語,整個府院都洋溢著幸福。
連住在莊子裏的羅姨娘,也一早派人去,除舊迎新,陪她過年。
下人服侍謝玿穿好新衣裳,謝玿站在鏡前,前後打量著這身紅色夾襖,難得開口問婢女道:
“我這般穿,可好看?”
不待婢女迴答,資良瑜的聲音傳來:
“君美甚,莫可比。”
謝玿迴頭一笑,看著來人,眼裏閃過驚豔。
紅色,穿在眼前人身上,才叫絕世。
謝玿朝資良瑜伸出手,資良瑜自然地搭上,靠近,攬過謝玿的腰肢,在謝玿額上落下一吻。
隻輕輕一觸便退開,資良瑜看著謝玿笑著,眼裏柔情似水。
婢女早在資良瑜來時,便識趣地退下去,此時隻二人身處暖房中,謝玿不覺有些羞澀,臉頰發燙。
資良瑜突然“咦”了一聲,謝玿有些不明所以,資良瑜的手撫上謝玿的鬢角,語氣歡喜道:
“你年輕了許多,你自己可有發現?”
“是嗎?”
謝玿有些驚訝,連忙坐在鏡前,湊近去看,還是帶著白發,不過鏡中人麵色紅潤,眼神靈動,較兩月前鮮活了不少。
謝玿正打量鏡中的自己,頭上一鬆,謝玿抬眸看去,原來是資良瑜取下他頭上發簪以及發冠,將長發放下。
資良瑜一手執梳子,一手撫長發,滿眼愛惜,如對待珍寶一般,為謝玿束發,最後取來一枚銀冠,與他戴上。
銅鏡模糊,照出那束發少年的模樣。
謝玿心間滾燙,好多年,沒這樣束發,冠成人立,少年死在歲月裏。
謝玿看著鏡中人,略帶難過之色的眼裏情緒洶湧。
“好了,乖乖。”
資良瑜話音剛落,謝玿再難抑心緒,起身撲入他懷中,緊緊地抱著。
資良瑜一愣,隨即迴抱住他。
年輕的不止是容貌,還有那顆沉寂多年的心。
脖頸間一陣濕熱,資良瑜閉目,在謝玿耳邊輕聲道:
“謝玿,我別無所求,隻想愛你。”
迴應他的聲音有些哽咽,然而是世間最真誠的心:
“我也愛你。”
這是第一次,不是心悅,不是喜歡,兩人直白地告訴對方,我愛你。
短短三個字,跨越了十四年的時光。
用過早膳後,兩人一同在府內行走,入眼下人皆穿得十分喜慶,見著二人,先是被驚豔一臉,而後朝二人行禮。
待二人走遠,下人們聚在一起,又是豔羨又是歡喜,內心激動。
謝皦正在前堂布置,遠遠見著二人來,謝皦歡喜地迎上去:
“義父,小叔叔!”
“皦皦。”
謝皦眼尖,一眼看見謝玿發製的變化,眼睛都看直了。
第一次見這樣的義父,宛若十八少年。
謝皦內心發燙,不敢多看,眼眸一垂,目光便落在二人十指相扣的手上。
謝皦先是一愣,隨即欣慰一笑,如此便好。
“義父,您與小叔叔,感情真好。”
謝玿笑了笑,朝謝皦張開手,謝皦乖巧走過去,謝玿虛抱了她一下,柔聲道:
“皦皦亦是我心頭摯愛。”
不過一個是愛女,一個是愛人,不一樣罷了。
謝皦內心溫暖,輕“嗯”一聲,腦中靈光一閃,從荷包中取出一封折疊起來的信,交給謝玿,歡快道:
“對了,義父,端明來信,說他趕不迴來,祝我們除夕大吉,還送了好些禮品來。”
謝玿展開信一看,大概是說他在外無法團圓,祝願謝府諸人除夕歡樂。
又說他在找倫晚的途中見識了許多,收獲頗豐,他已理解謝玿的心意,山河秀美,找到倫晚後,他會自請離開,逍遙江湖。
之後亦會時時有信來報平安,也與他們分享沿途趣聞,隻是尚未有倫晚音訊,要叫謝玿多等些時日。
最後一句話是單獨留給謝玿的:
山水遙望再不見,願君歲歲常安好。
謝皦早看到了,卻什麽也沒說,這是義父與端明的私事,她無權插手。
謝玿的視線長久地落在那句話上,末了笑了笑,將信收起,心裏默念:
“與君同願。”
資良瑜將這一情景盡收眼底,真心替端明感到高興。
這次他不必淒慘死去,江湖之大,任爾逍遙。
雖說命裏無時莫強求,怎乃別有機緣。
謝玿與資良瑜清點完煙花爆竹,兩人一同掛燈籠,謝皦則在下麵指揮,不多時被廚房叫走去看菜品。
那謝伯遠呢?
謝伯遠手握毛筆,身前擺著一疊紅紙,如臨大敵地提筆,又落下,筆尖轉動,一個胖墩墩的“福”字便出現在眼前。
謝伯遠收筆,看著眼前的福字長舒一口氣,麵露滿意的神色。
卷起袖子手拿燈籠的謝玿從他身旁經過,又倒迴來,認認真真地看著桌上一字排開的福字,笑容一展,誇獎道:
“伯遠寫得一手好字,憨直乖巧。”
謝伯遠臉紅,不好意思道:
“多謝叔父。”
謝玿頓時滿心憐愛,騰出一隻手在謝伯遠發頂揉了揉,正好攪著糨糊的資良瑜走來,見狀,也騰出一隻手來捏捏謝伯遠的臉,越捏越喜歡。
謝伯遠被他二人揉的不好意思,小臉通紅通紅的,半是惱怒半是撒嬌道:
“叔父!小叔叔!”
謝玿連忙撒手,哄他道:
“好了好了,叔父不欺負伯遠,叔父最喜歡伯遠了。我偷偷藏了一個大紅包,專留給伯遠的。”
資良瑜知謝玿這是在逗趣,看熱鬧不嫌事大道:
“算我一份,都叫你親親叔父出了。”
謝玿嗔怪地瞪了資良瑜一眼,隨後笑道:
“你也有。”
餘光中瞥見謝皦過來了,謝玿連忙朝謝伯遠擠眉弄眼,道:
“千萬別讓你皦皦姐姐知道。”
謝皦剛從廚房過來,聽見謝玿這話,知他又是在逗伯遠了,沒好氣道:
“義父,您再大點聲,整個京城都要知道了。”
謝玿笑眯眯,摸摸謝伯遠的頭,又看著謝皦道:
“好啦好啦,你們都有大紅包。”
而後謝玿轉向資良瑜,臉頰有些泛紅,湊到他耳旁輕聲與他說了什麽,便立馬紅著臉退開,視線躲閃。
資良瑜瞬間眼眸一亮,嘴角不自覺彎起,目光一直追隨著謝玿,看向謝玿的眼神極具侵略性。
謝皦隻覺得好端端被二人秀了一臉,正想說些什麽,廚房來人,火急火燎地要請謝皦過去試菜品,謝皦謝天謝地,立馬隨那人去了。
此刻謝玿完全將朝堂之事拋之腦後,今日除夕,他什麽事也不想。
怎料謝玿剛掛好前堂最後一個燈籠,一道既威嚴又略帶氣惱的聲音在他身後炸開:
“謝玿!”
謝玿不明所以地迴頭,這聲音聽著像太子殿下的,不是說殿下傍晚才能迴來嗎?
“下麵!”
那聲音氣急敗壞地響起,謝玿聞言低頭,正見風塵仆仆的太子殿下,站在梯子下,抬頭怒視著他。
謝玿先是一愣,立馬爬下梯子,放下袖子,朝太子行禮,語氣鄭重:
“臣謝玿,見過太子殿下。”
寫福字的謝伯遠聽到此話,立馬將手中筆一丟,站在謝玿身後學著謝玿的樣子,深躬身,手平舉身前。
在側堂貼福字的資良瑜聽見外麵有動靜,端著一碗糨糊就朝外走。
謝玿心知太子這是來興師問罪的,一迴來連皇宮都不去就直奔謝府,還是恭敬問道:
“殿下如何會親臨臣寒舍?”
太子正欲開口,視線就與走出來的資良瑜對上,兩人麵對麵站著,四目相對。
太子大腦好一陣空白,資良瑜率先作出反應,上前來朝他行禮道:
“草民資良瑜,見過太子殿下。”
太子指著資良瑜,一雙眼快要瞪出來,半晌說不出話來。
謝玿反應過來,暗道不好,連忙起身半推半請著太子往書房走,嘴上飛快道:
“殿下這邊請,待到書房臣再與您詳談。”
太子就這樣被謝玿拉走了,資良瑜也沒想到莫熠會來,緊隨其後,思量著對策。
謝玿請太子在太師椅上坐下,還不等他開口解釋,太子就“蹭”地站起來,怒聲道:
“謝玿,你大膽!竟敢生出那種心思!”
隨後手指一抬,直衝資良瑜門麵,問道:
“還有,他是誰?他為什麽長得和王玢一模一樣?”
謝玿掀袍便要跪下,太子怒喝道:
“不許跪!除夕不許跪!”
話一出口,太子都被自己氣笑了,看著謝玿道:
“真是要被你氣死了。”
謝玿站在太子麵前,陳述道:
“殿下,如今陛下信任妖道,荒唐無度,棄天下於不顧,殿下您亦親眼所見,君王昏庸,國家必然葬送,古往今來,未嚐聽聞帝王昏庸而能守國者。
如今形勢不利,為這天下著想,殿下您擁躉者如雲,乃是眾望所歸。”
太子眉頭緊蹙,嘴唇張了張,最後他無奈道:
“玄珒,我是太子,而陛下,是我的父親。無論是為臣之道,還是孝道,我都不忍這般做。”
“我知你心係黎民,故而我收到你的信,雖盛怒,卻也情有可原,並未將此事上報陛下,而是私心先迴來見你。”
“我相信陛下不過是被一時蒙蔽,現下不宜封禪,我會與陛下說,若他執意如此,還望你們多為之解憂,將封禪負麵影響降至最低。”
“往後你莫要再提出此等荒唐事,我把你視作摯友,故馬不停蹄來見你,你也莫叫我為難。”
謝玿心如明鏡,瞧出了太子內心的猶豫,知他有所鬆動,故而謝玿斬釘截鐵道:
“您會同意的,殿下。”
太子氣結,張口便要罵,想了想,他泄了氣,道:
“算了,莫再提了,莫叫有心人知曉。”
謝玿見此,內心更加堅定幾分,太子絕對會同意,思及此,謝玿內心生出歡喜。
太子與謝玿說清,隨後他眼神示意資良瑜,問謝玿道:
“他是誰?”
謝玿道:
“這是臣在西北帶迴來的資良瑜公子,良瑜養父為沙盜所殺,臣與他一見如故,又見他孤苦伶仃,心生惻隱,便將其帶迴。”
太子萬般不理解,問謝玿道:
“難道你不知道他長得和王玢一般無二嗎?”
謝玿理直氣壯地迴答:
“正因如此,臣才與良瑜一見如故。”
“王玢生前待臣不薄,且臣始終認為王玢案存疑,故臣待王玢之心不變。”
太子是知道一點謝玿與王玢的事的,他見謝玿這般執著,無奈歎了口氣。
隨後太子看著資良瑜,歎到:
“世上竟真有如此樣貌一致之人——謝玿說的,可是真的?”
資良瑜拱手,道:
“草民不敢欺瞞殿下。”
太子緊盯二人,見他二人坦坦蕩蕩,最終妥協,道:
“罷了,我信你。”
隨後太子整理衣裳,對謝玿道:
“玄珒,我要迴宮向陛下複命,先行一步。除夕安樂。”
謝玿行禮送別,道:
“殿下安樂。”
太子朝書房外走去,謝玿跟了兩步,太子停下來,迴頭止住謝玿道:
“不用送了,好好陪陪家人。”
“我來之事,不許聲張,此時我尚在歸途中。”
謝玿頷首:
“臣明白。”
說罷,太子一人快步離去,留謝玿與資良瑜鬆了口氣,相視一笑。
太子莫熠,仁義兼具,恩威並施,謀略得當,是明君的不二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