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子健很有意思,他偷偷的給我迴了一個眨眼睛的表情,整個人活潑靈動,我心裏笑了笑,等他過去a省的話,或許我可以經常去他的加盟店蹭個飯什麽的,也是不錯的呢。


    那我就在我的學校區域買下一個店鋪,保留一個加盟店給他,我的大學所在的區域,那在未來可是人潮湧動,比黃金還黃金的地段。


    他就靠著一個眨眼殺,拿到了一個超黃金地段的店鋪,未來不久他的店鋪賺錢數得手軟,他連連感歎,當年真的是幸運指數爆棚了。


    當然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店鋪營業額也在跟著地區人流量水漲船高,整一個店鋪的總價值更是翻了上百倍,至於這背後的躺賺的人當然是我,妥妥的雙贏。


    至於給a省的封家加盟店供貨,這個是屬於大姐的工作範疇,就由大姐去跟封伯伯交涉。


    這交談結果自然是毋庸置疑的,看到封伯伯笑眯眯的來,然後再笑容滿麵的走。


    封氏集團的擴大,是跟封家村是相輔相生的,一貫秉承著“你贏,我贏,大家贏”才是真正的贏家。


    就跟當年的紅薯粉和豆芽菜一樣,我們後來的香菇黑木耳種植技術也是免費教給大家,包括後麵鼓動大家去養殖的雞鴨牛羊魚,這些都由我們來收購加工,新鮮的產品就放到餐飲店裏麵去售賣。


    其中還有一部分,統一放到工廠裏麵去加工製成幹貨,肉脯等,貼上封氏集團的招牌,銷售到豐家的連鎖加盟店和各個學校裏麵的食堂和小賣部去,有一些放到我們的封家倉庫裏麵去儲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後麵封氏集團品牌知名度上來了,產品更是銷售到全國各地。


    封家大隊長問這個問題,其實就是跟我們封家確認一下,封氏集團以後的發展,是否跟封家村有關聯,這是一個大隊長的擔當。


    因為我們封家自己也有種植和養殖,這些都是用來做研究和自家吃,是遠遠不夠市場供給。


    在實行後世w氏企業的“農戶-公司”合作模式前,封家是自營自銷的模式。


    憑著封大隊長的人情多方走動,包山包田包魚塘,然後請工人發工資去種,去管理,再請工人采摘收集起來。


    可是年底財務一清算,地裏需要租金,平時耕種收割需要人工,過程需要種子,需要肥料,除草施肥等等,刨除了這些,餘下根本沒多少利潤。


    阿叔阿娘還不時跟著去田裏山上,耽誤餐飲店鋪的買賣,因為得盯著工人們,不要偷懶不要偷東西迴家,連下發肥料種子都核算過才行。


    多出來的囑咐幫工們,要把它帶迴來放倉庫,工作的時候動作也要快些,不然還得多付工錢,這可是按照時薪付錢。


    最主要的這樣忙忙碌碌不賺錢的一年下來,我們沒賺到什麽錢,封家村的人們卻以為我們賺了大錢,加上平時花錢請一群工人,指使他們幹活,叮囑他們動作快,把沒用完的東西迴收,村裏的幫工覺得封家人賺大錢,就不尊重他們,懷疑他們偷懶,偷東西。


    整個封家村的村民議論紛紛,怨聲載道,仿佛我們賺錢,他們幫工,就是壓榨他們,為富不仁。


    一度我曾經懷疑封家私下有人仗勢欺人,可是完全沒有,封家村的人反而不待見我們家的人,出門見到我們都是陰陽怪氣的。


    我一思索,就懂得其中的貓膩,這不就是典型的仇富心理嗎?


    原本大家在這個時代的同一起跑線,吃不飽穿不暖,結果封家人偷偷坐上高鐵跑遠了,他們望塵莫及。


    心裏羨慕又嫉妒,哪怕封家雇傭他們幫工給工錢,這大家不在同一陣線,是以前的地主和幫工,有人心裏暗戳戳想打報告,說我們走資本主義路線,要拉我們去批鬥。


    最好能大家從起點慢吞吞地走,一起吃苦耐勞才行。


    話糙理不糙,就是這個道理。


    我想了想,事情既然到了這個局麵,繼續擴大,一發不可收拾,原本那會時局還沒完全明朗,惹怒眾惡,也不是個辦法。


    而大家同心同德,做事有自驅力的話,那就是跟後世的“分田到戶”的道理是一樣的,為自己做事,多勞多得。


    於是,我把封氏集團的模式改變了,變成了“農戶-集團”的合作模式,封家村村委會和封氏集團的分紅合作模式。


    封氏集團把技術教會他們,種多少保底迴收,最開始運營這種模式的第一年,種子免費發放,收獲的時候再扣除種子費用,包括豬崽子,小牛仔,小雞仔也同樣。


    對於家境貧寒,沒錢買肥料的農戶,封家出資購買肥料,農戶可以先登記取用,把種好,養大的成品迴收後,封家直接扣除這些成本,再發放錢。


    就這樣,采用“幫一把,送上馬,還推一把”的幫扶農戶的方式,第二年封氏集團就運作起來了。


    很有意思的是,封家不出工資,不花錢買肥料買種子(需要扣除成本),不督促他們,封家村的村民們起早摸黑,積極工作,還對我們封家客客氣氣的,不時給我們帶著地裏山裏河裏的吃食,送給我們吃。


    到了年底,封家陸續用高於市場3%的收購價迴收農產品,和養殖品,大家喜笑顏開,紛紛嚷著要過個肥年。


    結果我們一劃算,這一年我們正常雇人種植原有的田地(多出來的田地和魚塘,讓封伯伯還給村委會,分給其他村民去種植和養殖),到了年底我們幾乎什麽成本沒花,沒請多少人工,就比第一年還收獲迴來多50%的成品,品質更好,還不用我們去收,村民們直接送貨上門,省時省力。


    封家隻需要做好登記,去掉種子肥料的成本,把賬一結算完事,幹手淨腳。


    這是純賺的買賣呐,錢多事少,還不遭人嫌棄,關鍵是大家內心裏希望封氏集團越做越大,他們幹勁滿滿,種出來的東西,養好的雞鴨牛羊魚都有人高價收購。


    一個是花錢買罵,還不賺錢,偏偏別人以為你賺了大錢。


    一個是幹手淨腳,妥妥賺錢,大家都共贏,開心賺了大錢。


    這樣一對比,哪個最優,涇渭分明。


    所以,封家最終就製定帶動大家富裕的政策,之後也會貫徹下去,畢竟在這個時代,得人心的企業,這樣才能走得更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我要當神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悅若薇薇@小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悅若薇薇@小喬並收藏重生之我要當神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