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蘇白和琳享用這一頓晚了三個鍾頭的晚餐時,另一個位麵的開葉城,則陷入了極為不妙的境地。
蘇白是一走了之,可開葉城所要麵臨的危險卻一點沒少,三千多邊軍潰兵頭天剛入城,第二天驍騎侯的追兵就兵臨城下了,正規軍連夥夫帶挑夫,一共十幾萬人,在城外一駐紮下來,就仿佛把開葉城四麵都給圍住了。
這其實也是一個迷之操作,正常情況下,圍城都是圍三缺一,就是在城池四麵“網開一麵”,三個方向正常圍城,一個方向駐兵極少,好像專門留了這一個破綻讓城裏的敵軍有機可逃的。這樣可以給城裏的人一個僥幸心理,覺得從這裏可以逃走,就不會死命守城了,攻城一方的壓力也會小一些。
當然,如果城內守軍真的從“網開一麵”的方向逃跑的話,下場大多也不會太好。首先,棄守城池,失去了最大的倚仗;第二,出了城,你又怎麽會知道對方不會派兵追擊呢?本就是棄城而逃的敗兵,有守城優勢時候都敗了,城外野戰豈不是更加不堪。
不過驍騎侯現在是幾個意思?這麽多人,把四個方向都給圍了,還看不出哪裏薄弱一些,根本就是四個方向都一樣嘛。這是要幹啥?逼著城裏守軍玩命?反正也沒有活命的退路。這不是給自己攻城增加難度嗎?
隻是這一套迷之操作,也給城內帶來了更大的壓力。開葉城雖然是一座大城,但古代城池的人口容量也就那樣,住的大多都是平房,所以城內的人口,連婦孺老人一塊算上也才十幾萬,青壯還不到這個數字的三分之一,有過一定軍事訓練的可戰之兵,林林總總還不到兩萬,而且那戰鬥力……不說也罷。
反觀驍騎軍,十幾萬人,全是青壯,披堅執銳的兵卒也有五六萬。有不少明顯是初上戰場的新兵,但那也比對麵強太多了。
蘇路懷疑,是不是有儀國皇室跟這位驍騎侯有什麽深仇大恨,他從開始殺皇族造反之後的一係列行為都違反了常理。明明可以“挾天子”占據大義,再徐徐圖之的時候,他偏偏冷不丁揮起屠刀,打了天下人一個措手不及;明明攻城應該圍三缺一的時候,他又將城池四麵團團圍住,似乎想斬盡殺絕的態勢。
不過現在去想驍騎侯和有儀國皇室有什麽血海深仇,已經沒有意義了,現在雙方都已經亮明刀兵,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蘇路人在城內,而且他又不認識那個驍騎侯,自然也算是與驍騎軍敵對的一方了。
聽從蘇白的大方向建議,蘇路又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一咬牙兌換了兩百名鐵浮屠,那冷冽的刀光,光是站在那兒都能把小孩嚇哭。隻是這樣大手筆,一萬積分就這麽不留神出去了,單兵戰鬥力爆棚,可惜人數少了點。
不過他還有後招,不用寶貴的積分換雜兵,但卻可以用糧食招募青壯。原本開葉城的糧價就三日一小漲,現在被圍了城後,各大糧店直接不賣了,因為他們也知道,城被圍後,城外的糧食進不來,又不知道要圍多久,店裏的儲糧本就不多,別賣糧的糧商反倒餓死了。
可他們可以惜糧不售,普通百姓就麻煩了。平常年景,一般百姓家中能有十天半月的存糧就不錯了,可是現在又是糧價飛漲的年頭,所以大多普通百姓都是掙到當天的工錢就買米下鍋,都是一天趕一天,一頓都沒富餘的。
蘇路先前從炎黃城(實在想不到合適的名字了,幹脆用這個)拉了一萬石糧食和幾千斤蔬果過來,為了忽悠走城外的難民,分出五百石作為口糧,讓願意去炎黃城的人能堅持到那邊。
二十裏外的莊子留守人員,就是他們的帶路人,帶著一萬多難民向炎黃城那邊前進,能大大充實一把人口。這樣真正帶入城中的糧食就還有九千五百石,也就是九十五萬斤,這要是分給城裏所有人,肯定吃不了幾天,可要是用來招募一些人,還是能用一段時間的。
但這也不是辦法,九十五萬斤糧食看起來多,可城內百姓足有十幾萬人,一直惜糧不售,等到大多數百姓家裏都找不出一點能吃的東西的時候,那就一定會引發暴亂,甚至發生“人相食”的慘劇。可恨那些高級空間裝備都不能在這個世界用。
於是乎,蘇路再一次咬牙跺腳,兌換了一個一次性的超大號儲物袋,它的內部空間能容納一萬噸糧食,但隻能用一次,用過一次之後就會變成一個普通布袋。這種一次性玩意,要價500積分,要不是偏巧遇上這種情況,蘇路也不想換這種性價比不高的東西。
“三少爺,現在全城的糧店都關門了,咱們真的要開店賣糧嗎?”
“怎麽著,少爺我說話不好使怎麽滴?”
“不敢不敢,隻是這價格~”問蘇路話的,其實是原振鴻商行的掌櫃,換了新東家後,他就一直在準備蘇白盤下幾家店開業的事,哪知道驍騎軍一過來直接圍了城,之前的準備好像全成了白費。
“價格不能太高,就按國都失守之前的價格賣吧,不過每人每天限購兩斤,就這樣,趕緊準備開業,沒見外麵全是等著買米下鍋的百姓嗎?”
大號儲物袋,已經通過某條秘密路線送迴炎黃城,就不知道二哥什麽時候能送過來。要是能有個一萬噸,折合兩千萬斤糧食屯著,完全可以拖到驍騎侯一方彈盡糧絕,自行退去。
“三少爺仁義。”
“趕緊開業吧,還有,不要徇私,別碰上熟人抹不開臉。”
“一定一定,別說是熟人,就是我親爹和老丈人來了,也一粒糧食不會多賣。”
“成,先就這樣,飯館開業的事,過兩天再說。”
然後,蘇路打道迴府,而掌櫃則是帶著一眾夥計,準備開門賣糧,外麵的百姓一陣激動。
“開了開了。”
“再買不到糧食,我娘都要餓瞎了。”
“娘親,我餓。”“寶兒乖,馬上就能買到米,迴去煮粥了。”
“我全家上下已經兩天沒吃飯了。”
“還是這新來的蘇家仁義,那些王八犢子,竟然同時關門歇業,這還給我們普通百姓活路嗎?”
“好賴現在有地兒買糧,就算一斤米摻二兩沙,今天也得買幾斤迴去。”
剛一開門,掌櫃就聽人說自家糧店往米糧裏摻沙,還是一斤米摻二兩沙,當時心情就不美妙了。他們店裏的糧食,他可是一袋袋打開看過的,都是晶瑩透白的好米,根本找不到幾粒沙子,哪來的小犢子,竟然造這個謠。
“各位父老鄉親,今日我蘇氏米行開業,在下忝為米行掌櫃,向大家保證,我們絕對沒有往米裏摻沙子,甚至一袋百斤重的大米裏麵,都找不出幾顆沙子。”說完還瞟了一眼剛才造謠的那個家夥。
剛才那人明顯也不是故意的,估計是餓到心裏發慌,順口說出來的,現在好像正巧被人聽到,被看了一眼後還挺不好意思,直接低下頭默不作聲。
“別廢話了,掌櫃的,趕緊賣米吧。你們是吃飽了的人,我們這一個個可都餓著肚子,好些人都一兩天沒吃東西了。”
“本店由蘇府三少爺定下的價錢,每斤米售價十五文,恢複到一個月前的價格。”
剛開始很多百姓還擔心,這唯一一家開業的蘇氏米行要把糧食賣個天價而擔心不已,不過現在一聽米價沒有漲,反而跌落到一個月前的價錢,頓時感到慶幸。
“不過,每人每天限購兩斤,請不要套近乎拉關係,這是三少爺親自定下來的。我也跟少爺保證過,就算是我親爹和老丈人來了,也不會多賣一粒糧食。好了,就這樣,現在開始售糧,每人限購兩斤,保證每個人都買得到,所以不要插隊,全都排好隊。”
於是乎,開葉城內出現了一個奇特景象,一家米行外排起了長龍,這條長龍排了好長好長,從城的一頭排到另一頭,好像全城的百姓都來了。那些高門大戶也發現了這一現象,稍微一打聽,才知道城中隻有一家米行在堅持售賣糧食,價格還跌迴一個月前的水平。
有少數人覺得這是傻子,明明再貴也不愁賣,偏偏要降價,豈不少賺了許多。不過大部分人都認為,蘇氏米行實乃仁義之舉,這種情況依然堅守底線,當今義商耳。
丞相府的夜楠兒也聽說了這件事。姓蘇,蘇家三少,為什麽都姓蘇?難道是巧合嗎?還是……
吱呀~
一個相府丫鬟推門進來“小姐,那個蘇氏米行也真是的,連丞相府的麵子也不給,非要看見人才賣兩斤米,害得府上的下人們每天都要去排兩三個時辰的隊。”
“小綠,今天去買米,有碰到那個蘇家三少爺嗎?”
“沒有,小姐你問這個幹什麽?”
“我懷疑這個蘇家和那個臭書生有關係。”
“嘶~好像真是唉,都姓蘇,說不定就是一家人呢。”
“明天去見見。”
“小姐,相爺不讓你出府,門房都被下了死命令,說是要是讓你出了府門,他們也要離開。”
夜楠兒:鬱悶中……
開葉城,行宮。
“皇奶奶,夜將軍昨日上報,城中糧草不足,僅夠守軍三日所用。”小皇帝又來向他奶奶匯報工作了,退敵之策一時沒有,反倒糧草又出了問題。
“那就向城中百姓征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現在國家危難,讓他們擠出一點糧食來支持大軍,是他們的榮幸。”這一開口就是要人命的話語,根本沒有真正關心過百姓生存情況。
“皇奶奶,這樣做,會不會激起民變。”
“他們敢!”
他們有什麽不敢的,人都要餓死了的話,連吃人這種事都幹得出來,還會在意皇帝的威嚴?說不定還都想著把皇帝拉下馬,連馬帶人一鍋燉了吃肉。現在的皇室和以前不能比了,聖旨出了宮就舉步維艱,出了城就比廢紙強不了多少。
你個死老太婆天天錦衣玉食的,連逃到這裏來依舊如此,我們這些皇子公主都一個個節衣縮食了,結果省下來的那部分又到了你那裏,三兩下又給禍禍完。你哪裏知道現在的情況有多不妙,這征糧的聖旨一下,最後出了事,還是朕來背鍋,冤不冤啊。
待離開皇奶奶的寢宮後,有個小太監上前在小皇帝身邊耳語“陛下,我打聽到了,現在城中各大糧店米行都關門歇業,隻有一家開業,還以一月之前價格賣糧。他們手裏定有大量的糧食,陛下何不……”
“那家米行叫什麽?”
“蘇氏米行,好像就是上迴那個蘇老……人家開的。不過現在主事的是他兒子,人稱蘇府三少爺。”
“馬上換一身便裝,去蘇府。”
蘇白是一走了之,可開葉城所要麵臨的危險卻一點沒少,三千多邊軍潰兵頭天剛入城,第二天驍騎侯的追兵就兵臨城下了,正規軍連夥夫帶挑夫,一共十幾萬人,在城外一駐紮下來,就仿佛把開葉城四麵都給圍住了。
這其實也是一個迷之操作,正常情況下,圍城都是圍三缺一,就是在城池四麵“網開一麵”,三個方向正常圍城,一個方向駐兵極少,好像專門留了這一個破綻讓城裏的敵軍有機可逃的。這樣可以給城裏的人一個僥幸心理,覺得從這裏可以逃走,就不會死命守城了,攻城一方的壓力也會小一些。
當然,如果城內守軍真的從“網開一麵”的方向逃跑的話,下場大多也不會太好。首先,棄守城池,失去了最大的倚仗;第二,出了城,你又怎麽會知道對方不會派兵追擊呢?本就是棄城而逃的敗兵,有守城優勢時候都敗了,城外野戰豈不是更加不堪。
不過驍騎侯現在是幾個意思?這麽多人,把四個方向都給圍了,還看不出哪裏薄弱一些,根本就是四個方向都一樣嘛。這是要幹啥?逼著城裏守軍玩命?反正也沒有活命的退路。這不是給自己攻城增加難度嗎?
隻是這一套迷之操作,也給城內帶來了更大的壓力。開葉城雖然是一座大城,但古代城池的人口容量也就那樣,住的大多都是平房,所以城內的人口,連婦孺老人一塊算上也才十幾萬,青壯還不到這個數字的三分之一,有過一定軍事訓練的可戰之兵,林林總總還不到兩萬,而且那戰鬥力……不說也罷。
反觀驍騎軍,十幾萬人,全是青壯,披堅執銳的兵卒也有五六萬。有不少明顯是初上戰場的新兵,但那也比對麵強太多了。
蘇路懷疑,是不是有儀國皇室跟這位驍騎侯有什麽深仇大恨,他從開始殺皇族造反之後的一係列行為都違反了常理。明明可以“挾天子”占據大義,再徐徐圖之的時候,他偏偏冷不丁揮起屠刀,打了天下人一個措手不及;明明攻城應該圍三缺一的時候,他又將城池四麵團團圍住,似乎想斬盡殺絕的態勢。
不過現在去想驍騎侯和有儀國皇室有什麽血海深仇,已經沒有意義了,現在雙方都已經亮明刀兵,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蘇路人在城內,而且他又不認識那個驍騎侯,自然也算是與驍騎軍敵對的一方了。
聽從蘇白的大方向建議,蘇路又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一咬牙兌換了兩百名鐵浮屠,那冷冽的刀光,光是站在那兒都能把小孩嚇哭。隻是這樣大手筆,一萬積分就這麽不留神出去了,單兵戰鬥力爆棚,可惜人數少了點。
不過他還有後招,不用寶貴的積分換雜兵,但卻可以用糧食招募青壯。原本開葉城的糧價就三日一小漲,現在被圍了城後,各大糧店直接不賣了,因為他們也知道,城被圍後,城外的糧食進不來,又不知道要圍多久,店裏的儲糧本就不多,別賣糧的糧商反倒餓死了。
可他們可以惜糧不售,普通百姓就麻煩了。平常年景,一般百姓家中能有十天半月的存糧就不錯了,可是現在又是糧價飛漲的年頭,所以大多普通百姓都是掙到當天的工錢就買米下鍋,都是一天趕一天,一頓都沒富餘的。
蘇路先前從炎黃城(實在想不到合適的名字了,幹脆用這個)拉了一萬石糧食和幾千斤蔬果過來,為了忽悠走城外的難民,分出五百石作為口糧,讓願意去炎黃城的人能堅持到那邊。
二十裏外的莊子留守人員,就是他們的帶路人,帶著一萬多難民向炎黃城那邊前進,能大大充實一把人口。這樣真正帶入城中的糧食就還有九千五百石,也就是九十五萬斤,這要是分給城裏所有人,肯定吃不了幾天,可要是用來招募一些人,還是能用一段時間的。
但這也不是辦法,九十五萬斤糧食看起來多,可城內百姓足有十幾萬人,一直惜糧不售,等到大多數百姓家裏都找不出一點能吃的東西的時候,那就一定會引發暴亂,甚至發生“人相食”的慘劇。可恨那些高級空間裝備都不能在這個世界用。
於是乎,蘇路再一次咬牙跺腳,兌換了一個一次性的超大號儲物袋,它的內部空間能容納一萬噸糧食,但隻能用一次,用過一次之後就會變成一個普通布袋。這種一次性玩意,要價500積分,要不是偏巧遇上這種情況,蘇路也不想換這種性價比不高的東西。
“三少爺,現在全城的糧店都關門了,咱們真的要開店賣糧嗎?”
“怎麽著,少爺我說話不好使怎麽滴?”
“不敢不敢,隻是這價格~”問蘇路話的,其實是原振鴻商行的掌櫃,換了新東家後,他就一直在準備蘇白盤下幾家店開業的事,哪知道驍騎軍一過來直接圍了城,之前的準備好像全成了白費。
“價格不能太高,就按國都失守之前的價格賣吧,不過每人每天限購兩斤,就這樣,趕緊準備開業,沒見外麵全是等著買米下鍋的百姓嗎?”
大號儲物袋,已經通過某條秘密路線送迴炎黃城,就不知道二哥什麽時候能送過來。要是能有個一萬噸,折合兩千萬斤糧食屯著,完全可以拖到驍騎侯一方彈盡糧絕,自行退去。
“三少爺仁義。”
“趕緊開業吧,還有,不要徇私,別碰上熟人抹不開臉。”
“一定一定,別說是熟人,就是我親爹和老丈人來了,也一粒糧食不會多賣。”
“成,先就這樣,飯館開業的事,過兩天再說。”
然後,蘇路打道迴府,而掌櫃則是帶著一眾夥計,準備開門賣糧,外麵的百姓一陣激動。
“開了開了。”
“再買不到糧食,我娘都要餓瞎了。”
“娘親,我餓。”“寶兒乖,馬上就能買到米,迴去煮粥了。”
“我全家上下已經兩天沒吃飯了。”
“還是這新來的蘇家仁義,那些王八犢子,竟然同時關門歇業,這還給我們普通百姓活路嗎?”
“好賴現在有地兒買糧,就算一斤米摻二兩沙,今天也得買幾斤迴去。”
剛一開門,掌櫃就聽人說自家糧店往米糧裏摻沙,還是一斤米摻二兩沙,當時心情就不美妙了。他們店裏的糧食,他可是一袋袋打開看過的,都是晶瑩透白的好米,根本找不到幾粒沙子,哪來的小犢子,竟然造這個謠。
“各位父老鄉親,今日我蘇氏米行開業,在下忝為米行掌櫃,向大家保證,我們絕對沒有往米裏摻沙子,甚至一袋百斤重的大米裏麵,都找不出幾顆沙子。”說完還瞟了一眼剛才造謠的那個家夥。
剛才那人明顯也不是故意的,估計是餓到心裏發慌,順口說出來的,現在好像正巧被人聽到,被看了一眼後還挺不好意思,直接低下頭默不作聲。
“別廢話了,掌櫃的,趕緊賣米吧。你們是吃飽了的人,我們這一個個可都餓著肚子,好些人都一兩天沒吃東西了。”
“本店由蘇府三少爺定下的價錢,每斤米售價十五文,恢複到一個月前的價格。”
剛開始很多百姓還擔心,這唯一一家開業的蘇氏米行要把糧食賣個天價而擔心不已,不過現在一聽米價沒有漲,反而跌落到一個月前的價錢,頓時感到慶幸。
“不過,每人每天限購兩斤,請不要套近乎拉關係,這是三少爺親自定下來的。我也跟少爺保證過,就算是我親爹和老丈人來了,也不會多賣一粒糧食。好了,就這樣,現在開始售糧,每人限購兩斤,保證每個人都買得到,所以不要插隊,全都排好隊。”
於是乎,開葉城內出現了一個奇特景象,一家米行外排起了長龍,這條長龍排了好長好長,從城的一頭排到另一頭,好像全城的百姓都來了。那些高門大戶也發現了這一現象,稍微一打聽,才知道城中隻有一家米行在堅持售賣糧食,價格還跌迴一個月前的水平。
有少數人覺得這是傻子,明明再貴也不愁賣,偏偏要降價,豈不少賺了許多。不過大部分人都認為,蘇氏米行實乃仁義之舉,這種情況依然堅守底線,當今義商耳。
丞相府的夜楠兒也聽說了這件事。姓蘇,蘇家三少,為什麽都姓蘇?難道是巧合嗎?還是……
吱呀~
一個相府丫鬟推門進來“小姐,那個蘇氏米行也真是的,連丞相府的麵子也不給,非要看見人才賣兩斤米,害得府上的下人們每天都要去排兩三個時辰的隊。”
“小綠,今天去買米,有碰到那個蘇家三少爺嗎?”
“沒有,小姐你問這個幹什麽?”
“我懷疑這個蘇家和那個臭書生有關係。”
“嘶~好像真是唉,都姓蘇,說不定就是一家人呢。”
“明天去見見。”
“小姐,相爺不讓你出府,門房都被下了死命令,說是要是讓你出了府門,他們也要離開。”
夜楠兒:鬱悶中……
開葉城,行宮。
“皇奶奶,夜將軍昨日上報,城中糧草不足,僅夠守軍三日所用。”小皇帝又來向他奶奶匯報工作了,退敵之策一時沒有,反倒糧草又出了問題。
“那就向城中百姓征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現在國家危難,讓他們擠出一點糧食來支持大軍,是他們的榮幸。”這一開口就是要人命的話語,根本沒有真正關心過百姓生存情況。
“皇奶奶,這樣做,會不會激起民變。”
“他們敢!”
他們有什麽不敢的,人都要餓死了的話,連吃人這種事都幹得出來,還會在意皇帝的威嚴?說不定還都想著把皇帝拉下馬,連馬帶人一鍋燉了吃肉。現在的皇室和以前不能比了,聖旨出了宮就舉步維艱,出了城就比廢紙強不了多少。
你個死老太婆天天錦衣玉食的,連逃到這裏來依舊如此,我們這些皇子公主都一個個節衣縮食了,結果省下來的那部分又到了你那裏,三兩下又給禍禍完。你哪裏知道現在的情況有多不妙,這征糧的聖旨一下,最後出了事,還是朕來背鍋,冤不冤啊。
待離開皇奶奶的寢宮後,有個小太監上前在小皇帝身邊耳語“陛下,我打聽到了,現在城中各大糧店米行都關門歇業,隻有一家開業,還以一月之前價格賣糧。他們手裏定有大量的糧食,陛下何不……”
“那家米行叫什麽?”
“蘇氏米行,好像就是上迴那個蘇老……人家開的。不過現在主事的是他兒子,人稱蘇府三少爺。”
“馬上換一身便裝,去蘇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