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假期才過去兩天,剩下的五天不能浪費啊。
“琳,你有什麽想玩的嗎?”
“唔,我不知道,而且假期作業不少,我還想多學一點,就可以早點和蘇白哥哥考進同一所大學了。”
“等你考上,估計我都畢業了。”
“那我也要寫作業。”
“向愛學習的琳致敬,正好我也想到了有事要做,先走了。”
蘇白又一次來到大漢位麵,現在黃巾之禍已平,整個大漢也沒人敢造反,都一個個爭著當“大漢忠臣”。可惜距離完成任務似乎還差很遠,匡扶漢室要扶到什麽程度才算合格也沒說,也不給個進度條什麽的。
與此同時,洛陽城來了三個人,一個大耳垂肩、雙臂過膝;一個麵如重棗,穿了一身綠;一個豹眼環胎,瞪眼能把膽小的人嚇哭。此三人便是《三國演義》中的開局三兄弟,劉備、關羽、張飛,論起來都是後世如雷貫耳的人物。細數之下,這哥仨在《三國演義》裏也是一生精彩,整本書從開局到高潮都有他們功勞,也留下了屬於他們的傳說。
劉關張三人,在三國史上可是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三人的故事從桃園三結義開始,然後……哥仨都沒活到大結局。
世人能知曉他們,更多的還是因為《三國演義》,把他們仨寫得和正義的主角團一般,一輩子都是在為匡扶漢室而努力,哪怕後來劉備稱帝也是為了續大漢正統。
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漢室宗親,實際上就是個賣草鞋的。他領導鄉勇打黃巾,虎牢關前三英戰呂布,盡顯武勇,也打響了名氣,創業之路從此正式開始(也有可能是關羽張飛兩個王者都帶不動他)。
無奈自身能力不足,對手又過分強大,便一路逃命,坎坷半生,到處哭喪,借了別人荊州還不肯還,被別人找上門逼死了兄弟關羽。
哭出了個漢昭烈帝,風光無限,可惜夷陵之戰葬送蜀國數十萬大軍,也坑苦了後來的劉禪、諸葛亮等人。要不是這一戰敗得太慘,諸葛亮也不用來來迴迴出祁山,還告訴劉禪“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途花光預算……”
再說說關羽,一張紅臉穿一身綠,連帽子都是綠的。餘酒尚溫斬華雄、殺顏良斬文醜、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是他一生的傳奇,可惜大意失荊州,最後敗走麥城,死在東吳手裏。
張飛,印象中是個黑大漢,常常被人拿來與李逵比膚色,一把丈八蛇矛被稱作三國時代最長的兵器,一輩子也牛到不行,三聲喝斷當陽橋,還嚇死曹操手下一員將領,自稱“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可惜最後過分嚴苛手下,死在了自己人手裏。
精彩是真精彩,悲催也是真悲催,不過現在蘇大仙來了,三國混戰不可能出現,他們的命運也注定改變。
現在這哥仨正處於失業期,之前因為張飛打了督郵,兄弟三人沒了安喜縣的工作,為避禍投靠代州劉恢躲藏。本來他們應該再展鴻圖,在貴人幫助下再立新功,到平原縣拿到更好的offer,結果蘇白仙人下凡擔任大漢國師,又多次施展神跡,大漢忠臣們為表忠心下死力剿賊,使得黃巾軍軍心渙散,規模越來越小,戰力越來越差,等躲了一段時間再出來就沒了這哥仨發揮的餘地。
眼瞧這天下又將平定下來,哥仨心裏高興卻又不甘心,明明他們上戰場玩命剿賊,結果就因為朝中無人被安排到又小又窮的安喜縣。這樣也就罷了,偏偏後麵又來了個狗仗人勢的督郵索賄,還囂張得很,安喜縣本來就窮,哪有錢賄賂上官,要他劉備是這樣的人,也不至於到安喜縣來當個小縣令。
後來張飛氣不過,把這個督郵綁住打了一頓,這一頓打,氣是出了,工作也沒了,不隻他,是哥仨一塊辭職跑路。後麵聽說仙人下凡,擔任國師,當今陛下也大刀闊斧肅清吏治,搞掉了不少貪官汙吏,那個督郵也在其中,劉備三人的事也不了了之。
今天他們來到洛陽,是想要找個出路,習得一身本事總不會真的賣一輩子草鞋吧。張飛最虧,傾家蕩產支持劉備創業,絕不能接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結果。
“大哥,這洛陽城好繁華啊。”
“三弟,洛陽乃大漢國都,自然比別處繁華不少。”
“大哥有什麽打算,我等兄弟如何在洛陽尋得一個出路?”
“我打算去拜見那位仙人國師。”
“這,大哥,你不是開玩笑的吧,想登門拜訪那位國師的人,三公九卿、王侯皇親,都不得入門,隻有當今陛下有事請教才可入得國師府。你這……”
“總要試試,要不然我不甘心,聽說曹孟德得仙人批語‘有大漢丞相之姿’,我也想看看能否給我也批個命。”
蘇白來到大漢位麵,當然不能窩在府裏,要不然還沒看著琳寫作業有意思。換了一身便裝,蘇白便出門了。他也不打算喬裝打扮,既是仙人就要有仙人的氣度,遮遮掩掩反倒不符合他仙人的設定。
在該認識的人眼裏,早已將他的長相記在心中,記不住長相也不要緊,反正他的一頭短發全洛陽獨一份。府外蹲守的眼線馬上跟身後的人匯報,國師出門了,而且獨自一人,這次沒有陛下跟隨。
這洛陽城裏的權貴馬上動了起來,好不容易遇上一個出門落單的國師,不來一場偶遇混個臉熟怎麽行。養顏丹供不應求,一份百金,再貴再難買好歹有一絲希望,可更珍貴的延壽丹沒有拿出來售賣,那幾個得了延壽丹的老臣把它當成命根一般護著,連親兒子都不讓碰,而且自打他們吃了蘇白研發出來的弱化版延壽丹,身體狀況好了許多,說不定真的能活一百歲。一百歲啊,古往今來就沒幾個人能活到一百歲的。
隻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洛陽權貴們還沒到達現場,劉備三兄弟反倒碰上了正在街上閑逛的蘇白。奇裝異服、一頭短發,這不是仙人國師的專利嗎?當即劉備迎了上去。
“中山靖王之後,劉備劉玄德,拜見國師大人。”
蘇白定睛一看,還真是大耳賊……不,是大漢皇叔劉備,還有旁邊這倆人,看長相應該是關羽、張飛了吧。
“你有何事?”
這劉備雖然逢人就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漢室宗親,可這層身份在仙人眼裏算不得什麽,沒見連當今天子在他麵前都要以弟子自居嗎?三公九卿連國師府的大門都進不去,他一個落魄到賣草鞋為生的漢室宗親是什麽份量他自己也清楚,別人買賬,你是漢室宗親,別人不買賬,你就是個賣草鞋的。
本來也覺得自己兄弟三人可能連國師府大門都進不去,批命一事更是沒影,可沒想到走了狗屎運,碰到了獨自逛街的國師,看上去好年輕,不知有沒有二十歲。
“我想求國師為我批命。”天知道劉備說這話用了多少勇氣,周圍百姓和匆匆趕到現場的權貴,看向他的眼神充滿譏笑,都覺得這人不自量力,曹孟德能得仙人國師一句批語,那是跟著當今陛下的死忠一派,你又是從哪蹦出來的?
“本打算過幾年再去找你的,既然你提前找上門,那就提前告訴你好了,也省得以後麻煩我跑一趟。”這話聽愣了周圍的吃瓜群眾,怎麽迴事,這個大耳長臂類人猿竟然得仙人看重,他有什麽奇特之處?
“多謝仙人。”劉備激動得眼淚又要掉下來了。
“我隻說一遍,聽清楚了。”
“洗耳恭聽。”劉備三人一臉正色,準備聽聽國師的批語。
“大漢皇叔,命途多舛,終成正果。”說完後蘇白打道迴府,裝完逼就跑原來是如此快樂的一件事。
蘇白走了,留下現場一應人等細細品味這一批語“大漢皇叔,命途多舛,終成正果。”意思很簡潔明了,這是承認了劉備漢室宗親的身份,還是大漢皇叔,隻是這輩子多災多難,路不好走,不過結果是好的。
“大哥,仙人國師的批語這就沒啦?”
“三弟你還想聽多少,仙人批語泄漏天機,自然不能多講,隻是大哥這命途多舛,恐怕今後的磨難不會少。”
“二弟三弟,仙人已經給出批語,既然結果是好的,那過程中再多的磨難都是對我等的考驗,相信我們兄弟三人齊心協力,一定能闖過去的。”
“是,大哥。”x2
正在哥仨基情滿滿的時候,有幾人來到兄弟三人旁邊“陛下有請,三位請隨我走一趟。”
這天子相邀,不去不行,要是抗旨不去,恐怕命途多舛都省了,直接早登極樂,也算是一種正果。
然後沒幾天,劉備被尊為大漢皇叔一事傳告天下,暫留洛陽任左將軍一職,關羽、張飛也得封校尉。
而這個時候,蘇白已經離開了大漢位麵,因為假期已過,午陽大學開學了,他必須迴去上課。
“琳,你有什麽想玩的嗎?”
“唔,我不知道,而且假期作業不少,我還想多學一點,就可以早點和蘇白哥哥考進同一所大學了。”
“等你考上,估計我都畢業了。”
“那我也要寫作業。”
“向愛學習的琳致敬,正好我也想到了有事要做,先走了。”
蘇白又一次來到大漢位麵,現在黃巾之禍已平,整個大漢也沒人敢造反,都一個個爭著當“大漢忠臣”。可惜距離完成任務似乎還差很遠,匡扶漢室要扶到什麽程度才算合格也沒說,也不給個進度條什麽的。
與此同時,洛陽城來了三個人,一個大耳垂肩、雙臂過膝;一個麵如重棗,穿了一身綠;一個豹眼環胎,瞪眼能把膽小的人嚇哭。此三人便是《三國演義》中的開局三兄弟,劉備、關羽、張飛,論起來都是後世如雷貫耳的人物。細數之下,這哥仨在《三國演義》裏也是一生精彩,整本書從開局到高潮都有他們功勞,也留下了屬於他們的傳說。
劉關張三人,在三國史上可是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三人的故事從桃園三結義開始,然後……哥仨都沒活到大結局。
世人能知曉他們,更多的還是因為《三國演義》,把他們仨寫得和正義的主角團一般,一輩子都是在為匡扶漢室而努力,哪怕後來劉備稱帝也是為了續大漢正統。
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漢室宗親,實際上就是個賣草鞋的。他領導鄉勇打黃巾,虎牢關前三英戰呂布,盡顯武勇,也打響了名氣,創業之路從此正式開始(也有可能是關羽張飛兩個王者都帶不動他)。
無奈自身能力不足,對手又過分強大,便一路逃命,坎坷半生,到處哭喪,借了別人荊州還不肯還,被別人找上門逼死了兄弟關羽。
哭出了個漢昭烈帝,風光無限,可惜夷陵之戰葬送蜀國數十萬大軍,也坑苦了後來的劉禪、諸葛亮等人。要不是這一戰敗得太慘,諸葛亮也不用來來迴迴出祁山,還告訴劉禪“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途花光預算……”
再說說關羽,一張紅臉穿一身綠,連帽子都是綠的。餘酒尚溫斬華雄、殺顏良斬文醜、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是他一生的傳奇,可惜大意失荊州,最後敗走麥城,死在東吳手裏。
張飛,印象中是個黑大漢,常常被人拿來與李逵比膚色,一把丈八蛇矛被稱作三國時代最長的兵器,一輩子也牛到不行,三聲喝斷當陽橋,還嚇死曹操手下一員將領,自稱“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可惜最後過分嚴苛手下,死在了自己人手裏。
精彩是真精彩,悲催也是真悲催,不過現在蘇大仙來了,三國混戰不可能出現,他們的命運也注定改變。
現在這哥仨正處於失業期,之前因為張飛打了督郵,兄弟三人沒了安喜縣的工作,為避禍投靠代州劉恢躲藏。本來他們應該再展鴻圖,在貴人幫助下再立新功,到平原縣拿到更好的offer,結果蘇白仙人下凡擔任大漢國師,又多次施展神跡,大漢忠臣們為表忠心下死力剿賊,使得黃巾軍軍心渙散,規模越來越小,戰力越來越差,等躲了一段時間再出來就沒了這哥仨發揮的餘地。
眼瞧這天下又將平定下來,哥仨心裏高興卻又不甘心,明明他們上戰場玩命剿賊,結果就因為朝中無人被安排到又小又窮的安喜縣。這樣也就罷了,偏偏後麵又來了個狗仗人勢的督郵索賄,還囂張得很,安喜縣本來就窮,哪有錢賄賂上官,要他劉備是這樣的人,也不至於到安喜縣來當個小縣令。
後來張飛氣不過,把這個督郵綁住打了一頓,這一頓打,氣是出了,工作也沒了,不隻他,是哥仨一塊辭職跑路。後麵聽說仙人下凡,擔任國師,當今陛下也大刀闊斧肅清吏治,搞掉了不少貪官汙吏,那個督郵也在其中,劉備三人的事也不了了之。
今天他們來到洛陽,是想要找個出路,習得一身本事總不會真的賣一輩子草鞋吧。張飛最虧,傾家蕩產支持劉備創業,絕不能接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結果。
“大哥,這洛陽城好繁華啊。”
“三弟,洛陽乃大漢國都,自然比別處繁華不少。”
“大哥有什麽打算,我等兄弟如何在洛陽尋得一個出路?”
“我打算去拜見那位仙人國師。”
“這,大哥,你不是開玩笑的吧,想登門拜訪那位國師的人,三公九卿、王侯皇親,都不得入門,隻有當今陛下有事請教才可入得國師府。你這……”
“總要試試,要不然我不甘心,聽說曹孟德得仙人批語‘有大漢丞相之姿’,我也想看看能否給我也批個命。”
蘇白來到大漢位麵,當然不能窩在府裏,要不然還沒看著琳寫作業有意思。換了一身便裝,蘇白便出門了。他也不打算喬裝打扮,既是仙人就要有仙人的氣度,遮遮掩掩反倒不符合他仙人的設定。
在該認識的人眼裏,早已將他的長相記在心中,記不住長相也不要緊,反正他的一頭短發全洛陽獨一份。府外蹲守的眼線馬上跟身後的人匯報,國師出門了,而且獨自一人,這次沒有陛下跟隨。
這洛陽城裏的權貴馬上動了起來,好不容易遇上一個出門落單的國師,不來一場偶遇混個臉熟怎麽行。養顏丹供不應求,一份百金,再貴再難買好歹有一絲希望,可更珍貴的延壽丹沒有拿出來售賣,那幾個得了延壽丹的老臣把它當成命根一般護著,連親兒子都不讓碰,而且自打他們吃了蘇白研發出來的弱化版延壽丹,身體狀況好了許多,說不定真的能活一百歲。一百歲啊,古往今來就沒幾個人能活到一百歲的。
隻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洛陽權貴們還沒到達現場,劉備三兄弟反倒碰上了正在街上閑逛的蘇白。奇裝異服、一頭短發,這不是仙人國師的專利嗎?當即劉備迎了上去。
“中山靖王之後,劉備劉玄德,拜見國師大人。”
蘇白定睛一看,還真是大耳賊……不,是大漢皇叔劉備,還有旁邊這倆人,看長相應該是關羽、張飛了吧。
“你有何事?”
這劉備雖然逢人就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漢室宗親,可這層身份在仙人眼裏算不得什麽,沒見連當今天子在他麵前都要以弟子自居嗎?三公九卿連國師府的大門都進不去,他一個落魄到賣草鞋為生的漢室宗親是什麽份量他自己也清楚,別人買賬,你是漢室宗親,別人不買賬,你就是個賣草鞋的。
本來也覺得自己兄弟三人可能連國師府大門都進不去,批命一事更是沒影,可沒想到走了狗屎運,碰到了獨自逛街的國師,看上去好年輕,不知有沒有二十歲。
“我想求國師為我批命。”天知道劉備說這話用了多少勇氣,周圍百姓和匆匆趕到現場的權貴,看向他的眼神充滿譏笑,都覺得這人不自量力,曹孟德能得仙人國師一句批語,那是跟著當今陛下的死忠一派,你又是從哪蹦出來的?
“本打算過幾年再去找你的,既然你提前找上門,那就提前告訴你好了,也省得以後麻煩我跑一趟。”這話聽愣了周圍的吃瓜群眾,怎麽迴事,這個大耳長臂類人猿竟然得仙人看重,他有什麽奇特之處?
“多謝仙人。”劉備激動得眼淚又要掉下來了。
“我隻說一遍,聽清楚了。”
“洗耳恭聽。”劉備三人一臉正色,準備聽聽國師的批語。
“大漢皇叔,命途多舛,終成正果。”說完後蘇白打道迴府,裝完逼就跑原來是如此快樂的一件事。
蘇白走了,留下現場一應人等細細品味這一批語“大漢皇叔,命途多舛,終成正果。”意思很簡潔明了,這是承認了劉備漢室宗親的身份,還是大漢皇叔,隻是這輩子多災多難,路不好走,不過結果是好的。
“大哥,仙人國師的批語這就沒啦?”
“三弟你還想聽多少,仙人批語泄漏天機,自然不能多講,隻是大哥這命途多舛,恐怕今後的磨難不會少。”
“二弟三弟,仙人已經給出批語,既然結果是好的,那過程中再多的磨難都是對我等的考驗,相信我們兄弟三人齊心協力,一定能闖過去的。”
“是,大哥。”x2
正在哥仨基情滿滿的時候,有幾人來到兄弟三人旁邊“陛下有請,三位請隨我走一趟。”
這天子相邀,不去不行,要是抗旨不去,恐怕命途多舛都省了,直接早登極樂,也算是一種正果。
然後沒幾天,劉備被尊為大漢皇叔一事傳告天下,暫留洛陽任左將軍一職,關羽、張飛也得封校尉。
而這個時候,蘇白已經離開了大漢位麵,因為假期已過,午陽大學開學了,他必須迴去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