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調查了鄧富康和胡凱的這兩起失蹤案件,傅斯年同社會上的混混正麵有了接觸。不說有什麽很深入的了解吧,但至少帶給了他與眾不同的體驗。這種體驗帶來的感覺很奇怪,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就是打完交道和深入交談之後,傅斯年會感到很累,累到他沒有足夠的精神去強行擺出精氣神十足的姿態。
那時候的傅斯年就隻想逃離人群,躲進隻有他一人的房間裏,什麽也不去想,好好地睡上一覺再說。他這一生啊,基本上都是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所以他這一路走來,也沒有後悔過自己做出來的大大小小的決定。相比起那些走了彎路,幹著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情的人們來說,他至少是快樂的,至少是擁有動力的,也至少是能夠綻放激情的。
可是誰說那些幹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的人們沒有快樂呢?沒有動力呢?沒有綻放過激情呢?他們做事情早就不再憑借著歡喜去做了,而是衝著一個行業裏的名利。因為名聲和利益,是一種能夠給人們實際反饋的存在。這無形中將喜歡的注意力,轉移到了金錢和名聲上麵。
不因喜歡做的事情而快樂,也不因喜歡的事情而擁有動力和綻放激情,而是因為所做的事情能夠賺到錢,以及能夠往上爬活得名譽而快樂,擁有動力和綻放出激情來。這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人們和做著不喜歡的事情的人們不同的現狀背後的共同的生活姿態!
沒有人能夠做準人生的每一處選擇,而且人們有時候所做出來的選擇是有著很多外來因素的,並不是都能夠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出選擇和決定的。再加上在選擇麵前,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目標清晰明確的,就會導致人生的很多選擇背後,都會夾雜著不少的遺憾。事後想起來總是免不了唏噓感歎,忍不住就開始用如果來造句了。
在腦海中推翻重來,幻想著當初如果不那麽做該有多好。明知道世上沒有後悔藥可吃,可是人們總是忍不住會去幻想如果,然後在幻想中細細品味,品味夢裏的別樣滋味。人活在這個世上,感覺身旁到處都是束縛,身不由己和無力的感覺時不時地就會湧現。身旁的大山一座接著一座壓迫而來,人們因為忙碌連喘氣的時間都沒有。說到底,忙碌確實狠狠的拖住了人們的步伐,使人們變得形色匆匆和步伐沉重而急躁。
至於為什麽而活著,要麽就是沒時間去想,要麽就是有時間去胡思亂想,所做的事情也都是一些虛耗光陰的娛樂、消遣。時間就這樣白白地流逝掉了,既帶不來經濟效益,也換不來有價值的思考。當然,當所有人的眼裏隻有錢,心裏隻湧現著賺錢的激情的時候,即便有時間去胡思亂想,他們也會壓抑自己,強迫自己不要去浪費時間,因為在他們眼中,時間就是金錢。
他們特別樂意用金錢去玷汙時間,因為在他們的思想裏,時間最大的作用就是換來金錢和財富。至於他們要那些錢做什麽,大概也是為了享受吧!不然的話,他們為什麽要費盡心神去勾心鬥角呢?說著言不由衷的話,展現著油膩市儈的嘴臉。這樣的人當道,就注定這個世界要充滿汙穢濁氣。
隻是仔細一想,當大多數人認為自己沒有選擇的時候,認為自己沒有辦法,無能為力的時候,實際上就呈現出了一種無能,一種沒有能力和勇氣去反抗和改變的無能。一種不願意隨波逐流,又特別在意他人將自己當作異類看待的無能。
經濟條件似乎決定了生活的一切,而實際上它又沒辦法成為生活的真正基石。很多情況都是作出選擇的人們自己在選擇麵前作繭自縛,自己不去把握選擇的機會,而去猶豫去糾結,把選擇的機會交到了別人的手中。事後又總是埋怨,埋怨幫自己做出選擇的他人。這也太說不過去了,有點耍流氓的嫌疑。
因為是你自己不去做選擇,而猶豫糾結間讓他人替自己拿主意。最後索性什麽也不管了,撂挑子不幹了,將本該自己承擔的責任推給了他人。而選擇所帶來的後果,也很不負責任地不願承擔,最後整日裏怨天尤人,怪這怪那的。但是這個世上偏偏有這麽一群人,偏偏有著特別強烈的控製欲望,他們特別樂意替他人拿主意。而且他們不是提出意見以供他人參考的,是對方一定要嚴格按照他的主意去做的。就是直接我替你做了決定,你沒有任何的權力去反駁。因為在他所管控的範圍之內,他就是王,沒人可以違抗他!
馬鳳和呂逸興就生活在這樣的背景之下。
這兩人是傅斯年迴到a市後發現的另外兩起失蹤人口案件。在調查的過程中,傅斯年便發現了他們所生活的這樣的家庭背景。同兩位受害者的家屬打交道的時候,傅斯年對控製欲強烈的人們有了深入的了解。偏執的人們,他遇到的很多,但這次遇到的兩位受害者的遭遇,不免令他唏噓感歎。不僅僅是因為他們也是大學生,同樣是在大學圖書館裏失蹤的,還因為現在的年輕人身心處的壓力,不知為何變得十分的沉重。
想到這裏的時候,傅斯年不免慶幸,慶幸自己沒有怎麽給傅淼和溫嘉蓉壓力,任由他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隻是他有時候也察覺到了,自己無形之中可能也下意識地替年輕人做了決定。他隻當他們是真的喜歡跟在他背後,喜歡查案子,喜歡東奔西跑的生活。
他其實特別想讓溫嘉蓉和傅淼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畢竟這兩個年輕人都已經成人了嘛,所以他們也有比較健全的理智和思想去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去做出自己的選擇,去過自己真正想過的日子。而且他們兩位年輕人沒有其他的年輕人那樣的生活壓力,也沒有生活在馬鳳和呂逸興那樣被掌控的家庭裏麵,沒有做選擇的權力。所以,傅淼和溫嘉蓉現如今的生活姿態是相當自由的。
他們還沒有考慮到買房子的問題,或許思考過,但也僅僅隻限於思考,因為他們還不想這麽早地被房貸束縛。當然,傅斯年畢竟是一名大偵探,名聲在外,賺的錢也不少,養活這兩位年輕人可以說是一點壓力也沒有。不僅沒啥壓力,在以後孩子們結婚買房的事情上,還能多有幫助。
a市的房價相對來說是很高的,畢竟是一線城市嘛,各方麵的設施、條件和資源都是頂尖的,也難怪有那麽多的年輕人拚了命的也要到這裏來打工了。可是最近這些外地打工的人有很多開始逃迴自己的家鄉了,主要還是覺得在大城市生活的壓力很大,覺得留下來無望,而且把日子活生生過得無比的淒苦。
在中國人的思想裏麵,要想在一個城市留下來,不光要有這個城市的身份,還要在這個城市裏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這房子或大或小不去理會,隻要有這麽一套房子,也就算真正地紮根了下來。哪怕房子買了之後,口袋裏空空如也;這還算好的,大部分一般家庭條件的外地人留在了大城市,買了房,一方麵要還著高額的房貸,另一方麵還要還著向親朋好友借的外債。背了一身的債,又如何談得上自由?日子不過得淒苦才怪呢!
現在的年輕人沒有享受到過多的社會福利,反倒各個行業都在逐漸的飽和當中,高額的房價讓年輕人感覺到生活無望,自然努力拚搏的幹勁就變得不夠充足了,甚至有些幹癟,開始了躺平的人生。奈何一個人要一直躺下去倒也罷了,關鍵是你不太容易做到這一點。所以每年有那麽多人去考公務員,去考編製,為的就說捧著一個鐵飯碗,能夠讓自己更好的躺平。人人都變成了蒼蠅,哪裏有味道就往哪裏飛去。而這散發著腐臭味道的,不是金錢和利益還有什麽?
其實生活應該過得更加的有意義一點,不應該有那麽多的束縛;這也就意味著人生重要關卡的選擇真的很重要,可能一個不經意間的選擇會讓你進退兩難、舉步維艱。比如你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不上心,進入了發揮不出你特長和優勢的領域。而偏偏有機會讓你再次選擇,你卻沒勇氣去跨越,去突破,最後繼續在這樣的道路上繼續行走。
突然有一天,感覺在大城市待不下去了,然後打算在老家買個房子。這麽一想,沒曾想就開始做了。買房在年輕人的眼中是很大的事情,尤其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可就是那麽隨意,興致所至,兩三天就拿定了主意。買了之後又發現能夠拿到大城市的身份了,有資格在大城市裏買房子了,才發現自己首套房的資格被用掉了,沒了;而且一直想做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情,卻因為每個月背著高額的房貸不能離開體製內的穩定工作。就那樣耗在了那裏,如作繭自縛的蟬蛹。好像不是沒有選擇,而是不夠自信和沒有勇氣啊!
這樣的普通人,大多都是意誌不堅定的所在!而生活在馬鳳和呂逸興這樣的家庭裏的孩子,就更是如此了;再加上他倆根本就沒有自己做決定的權力,所以不管是怎樣的選擇,對他們而言,也就隻有服從的份。幹脆就消極應對,不去拿主意了。
傅斯年想到這,忍不住搖了搖頭,眼光望向了窗外,不由地想起了關於馬鳳和呂逸興的案子。
那時候的傅斯年就隻想逃離人群,躲進隻有他一人的房間裏,什麽也不去想,好好地睡上一覺再說。他這一生啊,基本上都是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所以他這一路走來,也沒有後悔過自己做出來的大大小小的決定。相比起那些走了彎路,幹著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情的人們來說,他至少是快樂的,至少是擁有動力的,也至少是能夠綻放激情的。
可是誰說那些幹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的人們沒有快樂呢?沒有動力呢?沒有綻放過激情呢?他們做事情早就不再憑借著歡喜去做了,而是衝著一個行業裏的名利。因為名聲和利益,是一種能夠給人們實際反饋的存在。這無形中將喜歡的注意力,轉移到了金錢和名聲上麵。
不因喜歡做的事情而快樂,也不因喜歡的事情而擁有動力和綻放激情,而是因為所做的事情能夠賺到錢,以及能夠往上爬活得名譽而快樂,擁有動力和綻放出激情來。這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人們和做著不喜歡的事情的人們不同的現狀背後的共同的生活姿態!
沒有人能夠做準人生的每一處選擇,而且人們有時候所做出來的選擇是有著很多外來因素的,並不是都能夠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出選擇和決定的。再加上在選擇麵前,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目標清晰明確的,就會導致人生的很多選擇背後,都會夾雜著不少的遺憾。事後想起來總是免不了唏噓感歎,忍不住就開始用如果來造句了。
在腦海中推翻重來,幻想著當初如果不那麽做該有多好。明知道世上沒有後悔藥可吃,可是人們總是忍不住會去幻想如果,然後在幻想中細細品味,品味夢裏的別樣滋味。人活在這個世上,感覺身旁到處都是束縛,身不由己和無力的感覺時不時地就會湧現。身旁的大山一座接著一座壓迫而來,人們因為忙碌連喘氣的時間都沒有。說到底,忙碌確實狠狠的拖住了人們的步伐,使人們變得形色匆匆和步伐沉重而急躁。
至於為什麽而活著,要麽就是沒時間去想,要麽就是有時間去胡思亂想,所做的事情也都是一些虛耗光陰的娛樂、消遣。時間就這樣白白地流逝掉了,既帶不來經濟效益,也換不來有價值的思考。當然,當所有人的眼裏隻有錢,心裏隻湧現著賺錢的激情的時候,即便有時間去胡思亂想,他們也會壓抑自己,強迫自己不要去浪費時間,因為在他們眼中,時間就是金錢。
他們特別樂意用金錢去玷汙時間,因為在他們的思想裏,時間最大的作用就是換來金錢和財富。至於他們要那些錢做什麽,大概也是為了享受吧!不然的話,他們為什麽要費盡心神去勾心鬥角呢?說著言不由衷的話,展現著油膩市儈的嘴臉。這樣的人當道,就注定這個世界要充滿汙穢濁氣。
隻是仔細一想,當大多數人認為自己沒有選擇的時候,認為自己沒有辦法,無能為力的時候,實際上就呈現出了一種無能,一種沒有能力和勇氣去反抗和改變的無能。一種不願意隨波逐流,又特別在意他人將自己當作異類看待的無能。
經濟條件似乎決定了生活的一切,而實際上它又沒辦法成為生活的真正基石。很多情況都是作出選擇的人們自己在選擇麵前作繭自縛,自己不去把握選擇的機會,而去猶豫去糾結,把選擇的機會交到了別人的手中。事後又總是埋怨,埋怨幫自己做出選擇的他人。這也太說不過去了,有點耍流氓的嫌疑。
因為是你自己不去做選擇,而猶豫糾結間讓他人替自己拿主意。最後索性什麽也不管了,撂挑子不幹了,將本該自己承擔的責任推給了他人。而選擇所帶來的後果,也很不負責任地不願承擔,最後整日裏怨天尤人,怪這怪那的。但是這個世上偏偏有這麽一群人,偏偏有著特別強烈的控製欲望,他們特別樂意替他人拿主意。而且他們不是提出意見以供他人參考的,是對方一定要嚴格按照他的主意去做的。就是直接我替你做了決定,你沒有任何的權力去反駁。因為在他所管控的範圍之內,他就是王,沒人可以違抗他!
馬鳳和呂逸興就生活在這樣的背景之下。
這兩人是傅斯年迴到a市後發現的另外兩起失蹤人口案件。在調查的過程中,傅斯年便發現了他們所生活的這樣的家庭背景。同兩位受害者的家屬打交道的時候,傅斯年對控製欲強烈的人們有了深入的了解。偏執的人們,他遇到的很多,但這次遇到的兩位受害者的遭遇,不免令他唏噓感歎。不僅僅是因為他們也是大學生,同樣是在大學圖書館裏失蹤的,還因為現在的年輕人身心處的壓力,不知為何變得十分的沉重。
想到這裏的時候,傅斯年不免慶幸,慶幸自己沒有怎麽給傅淼和溫嘉蓉壓力,任由他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隻是他有時候也察覺到了,自己無形之中可能也下意識地替年輕人做了決定。他隻當他們是真的喜歡跟在他背後,喜歡查案子,喜歡東奔西跑的生活。
他其實特別想讓溫嘉蓉和傅淼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畢竟這兩個年輕人都已經成人了嘛,所以他們也有比較健全的理智和思想去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去做出自己的選擇,去過自己真正想過的日子。而且他們兩位年輕人沒有其他的年輕人那樣的生活壓力,也沒有生活在馬鳳和呂逸興那樣被掌控的家庭裏麵,沒有做選擇的權力。所以,傅淼和溫嘉蓉現如今的生活姿態是相當自由的。
他們還沒有考慮到買房子的問題,或許思考過,但也僅僅隻限於思考,因為他們還不想這麽早地被房貸束縛。當然,傅斯年畢竟是一名大偵探,名聲在外,賺的錢也不少,養活這兩位年輕人可以說是一點壓力也沒有。不僅沒啥壓力,在以後孩子們結婚買房的事情上,還能多有幫助。
a市的房價相對來說是很高的,畢竟是一線城市嘛,各方麵的設施、條件和資源都是頂尖的,也難怪有那麽多的年輕人拚了命的也要到這裏來打工了。可是最近這些外地打工的人有很多開始逃迴自己的家鄉了,主要還是覺得在大城市生活的壓力很大,覺得留下來無望,而且把日子活生生過得無比的淒苦。
在中國人的思想裏麵,要想在一個城市留下來,不光要有這個城市的身份,還要在這個城市裏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這房子或大或小不去理會,隻要有這麽一套房子,也就算真正地紮根了下來。哪怕房子買了之後,口袋裏空空如也;這還算好的,大部分一般家庭條件的外地人留在了大城市,買了房,一方麵要還著高額的房貸,另一方麵還要還著向親朋好友借的外債。背了一身的債,又如何談得上自由?日子不過得淒苦才怪呢!
現在的年輕人沒有享受到過多的社會福利,反倒各個行業都在逐漸的飽和當中,高額的房價讓年輕人感覺到生活無望,自然努力拚搏的幹勁就變得不夠充足了,甚至有些幹癟,開始了躺平的人生。奈何一個人要一直躺下去倒也罷了,關鍵是你不太容易做到這一點。所以每年有那麽多人去考公務員,去考編製,為的就說捧著一個鐵飯碗,能夠讓自己更好的躺平。人人都變成了蒼蠅,哪裏有味道就往哪裏飛去。而這散發著腐臭味道的,不是金錢和利益還有什麽?
其實生活應該過得更加的有意義一點,不應該有那麽多的束縛;這也就意味著人生重要關卡的選擇真的很重要,可能一個不經意間的選擇會讓你進退兩難、舉步維艱。比如你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不上心,進入了發揮不出你特長和優勢的領域。而偏偏有機會讓你再次選擇,你卻沒勇氣去跨越,去突破,最後繼續在這樣的道路上繼續行走。
突然有一天,感覺在大城市待不下去了,然後打算在老家買個房子。這麽一想,沒曾想就開始做了。買房在年輕人的眼中是很大的事情,尤其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可就是那麽隨意,興致所至,兩三天就拿定了主意。買了之後又發現能夠拿到大城市的身份了,有資格在大城市裏買房子了,才發現自己首套房的資格被用掉了,沒了;而且一直想做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情,卻因為每個月背著高額的房貸不能離開體製內的穩定工作。就那樣耗在了那裏,如作繭自縛的蟬蛹。好像不是沒有選擇,而是不夠自信和沒有勇氣啊!
這樣的普通人,大多都是意誌不堅定的所在!而生活在馬鳳和呂逸興這樣的家庭裏的孩子,就更是如此了;再加上他倆根本就沒有自己做決定的權力,所以不管是怎樣的選擇,對他們而言,也就隻有服從的份。幹脆就消極應對,不去拿主意了。
傅斯年想到這,忍不住搖了搖頭,眼光望向了窗外,不由地想起了關於馬鳳和呂逸興的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