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唐朝金庫】黃金
翡翠天眼:開局萬倍撿漏! 作者:北半球奧特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嘉寧在海底一路潛行,直奔最危險的海底火山口位置。
這一路上,他再次發現2片大唐神龍號沉船殘骸,以及零星數件唐代陶器、黃金器。
除此以外,還發現2艘近代漁船殘骸 。
這兩艘漁船,應該是前往此地采集南珠,遭遇海上風浪,被卷入暗礁區,最終沉船。
再次前行數百米,海水溫度再次升高。
海底火山散發的熾熱高溫,將海底搞得像一個巨大的燒水壺一樣,海底不斷升騰大小不一的氣泡,被加熱的海水如波浪一般不斷升溫。
走到這個位置,圍繞在曹嘉寧周邊的海底盲蝦都不願意繼續朝海底火山方向前進了。
這些盲蝦,平時生活在溫度達到450°的火山口附近。
曹嘉寧所在的溫度,遠遠沒有達到那麽恐怖。
但是,這些海底盲蝦有一種神奇的能力,它們知道海底火山什麽時候爆發。
當海底火山爆發之際,它們便會一窩蜂的朝外界逃竄,這也就是鐵腿李口中的“地獄之門大開”、“鬼火來了”。
這些盲蝦不願意繼續前進,說明海底火山還在暴動中,這個時候不適合迴家。
可偏偏在這個時候,曹嘉寧發現前方百米左右,出現數個古代沉船封箱,和4個零散的大型陶缸。
這種陶缸個頭非常大,和7、80年代,農村用來裝水的褐色大水缸差不多。
陶缸高約1.2米,窄口,鼓腹,缸口口徑35厘米左右。
這些粗胚製作的大型陶缸,是船上的容器,用來裝水,或者裝一些檔次比較低的貨物。
這些粗糙的陶缸中,整齊有序的擺放著一摞摞唐代陶瓷碗。陶缸陶瓷碗 這些陶瓷碗,屬於陶器朝瓷器過渡時期的過渡品。
胎土比較粗糙,燒製溫度也相對較低。
陶瓷碗內部,均勻的施一層透明色釉,碗底使用褐色釉繪畫花卉、鯉魚、草木等簡單紋飾。
外壁,僅碗口上半部分施釉,底部不施釉。
碗口位置施釉,是為了方便使用。
飲酒、飲水、盛飯時,碗口位置更光滑,不會磨破嘴唇。
而底部未施釉部分,裸露的瓷胎比較粗糙,帶有明顯的氣孔,摩擦力更大,方便手托。
這種陶瓷碗,在大唐時期,屬於普通的日常消耗品,檔次相對較低。
跟曹嘉寧之前發現的宮廷禦用黃金器、螺鈿漆器比起來,根本不是一個檔次。
這幾個裝滿陶瓷碗的大缸,東倒西歪的散落海底,被埋藏在數米深的泥沙之下。
曹嘉寧懷疑,這幾個陶瓷大缸,極有可能是當時船艙漏水,被拋棄的物品。
或者當時船底漏水嚴重,從破損洞口衝出的物品。
不管如何,出現這幾個陶缸,說明曹嘉寧距離大唐神龍號,越來越近了。
檢查完不值錢的陶缸,他轉頭看向更遠處,幾個散落的封箱。
“咦?”
看到封箱內的物品,曹嘉寧眼前一亮。
這個封箱內部,整整齊齊的碼放著,2層黃金小佛。唐朝金庫 這些黃金佛像,個頭很小,僅有孩童手掌大小。
造型非常簡潔,一個幾乎沒有開臉,隻用幾條簡單線條勾勒出鼻子、眼睛、嘴巴的坐佛,端坐在佛台之上。
佛像整體圓潤光滑,正麵刻有3個太陽紋飾,背麵刻有一個太陽紋飾。
佛像底部,采用篆書陽刻【唐朝金庫】四字。
看到這四個字,曹嘉寧臉上露出一抹興奮之色,再次查看前方其餘幾個散落的封箱。
另外幾個封箱,大小和裝滿黃金佛的封箱一模一樣。
但是,其內部之物,並不相同。
剩餘幾個封箱中,分別裝有同等大小的黃金蛙、黃金龜,以及同比例大小的金條。
這些黃金製品,均有一個共同屬性,底部全部帶有【唐朝金庫】篆文。唐朝金庫 看到另外幾個封箱內的物品,曹嘉寧終於確定自己的猜測。
這些帶有特殊印記的黃金,正是唐太宗特別定製的贈禮黃金。
更確切的說,這些黃金是代表大唐皇室的公主隨禮。
公元六百四十一年,吐蕃王鬆讚幹布向唐太宗求婚,請求將文成公主嫁給鬆讚幹布。
唐太宗同意鬆讚幹布的請求,將文成公主許配給他。
為了展現大唐天朝上國威儀,唐太宗為文成公主置辦極其豐厚的嫁妝。
根據記載,文成公主出嫁隊伍車水馬龍十裏之餘,隨行人員五千餘眾。
馬車攜帶,日用物品、生產工具、藝術品樂器、醫藥書籍、金銀財寶等,各種大唐物寶天華應有盡有
並且,攜帶一批篆刻【唐朝金庫】的黃金蛙、黃金佛、黃金磚等。
同時,鬆讚幹布為了迎娶文成公主,拆除大量帳篷,建造布達拉宮 ,現在雄偉的布達拉宮就是當初文成公主生活的地方。
這些黃金佛像、黃金蛙、黃金龜、黃金磚,與記錄中唐太宗當做嫁妝送給鬆讚幹布那批黃金一致。
曹嘉寧特意查看雙眼給出的鑒定結果,也表明這是大唐貞觀年間製造之物。
這說明,這品黃金確實是唐太宗出嫁文成公主時,贈與鬆讚幹布那一批。
可是,這批黃金屬於公主嫁妝,應該跟文成公主一起,前往藏區。
這些黃金的行動軌跡,應該是從華夏中部往華夏西部走,這片區域,已經是完全相反的南部沿海區域,完全是兩個截然相反的方向。
難不成,當初製作的陪嫁黃金,還剩餘一部分,被其他人得到?
曹嘉寧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怎麽迴事,隻能不甘心的繼續前行。
來到這批黃金、陶瓷器上方,將其挖掘出,收入空間內。
將所有封箱、陶缸收齊後,他再次出發。
到這裏,圍在他身邊的盲蝦,已經不像最開始那麽老實,有一定的抵觸心理,動作開始遲疑起來。
幸好,龍石種翡翠散發出來的神奇能量,更加吸引它們,讓它們老老實實的跟在曹嘉寧左右。
5分鍾後,曹嘉寧來到采珠區最深處。
這裏的深度已經超過100米,超過曹嘉寧潛水衣的極限。
他調動大量翡翠能量護住周身,才勉強潛入這片深海。
幽暗的海底深處,裸露出一截斷裂的桅杆。
這一路上,他再次發現2片大唐神龍號沉船殘骸,以及零星數件唐代陶器、黃金器。
除此以外,還發現2艘近代漁船殘骸 。
這兩艘漁船,應該是前往此地采集南珠,遭遇海上風浪,被卷入暗礁區,最終沉船。
再次前行數百米,海水溫度再次升高。
海底火山散發的熾熱高溫,將海底搞得像一個巨大的燒水壺一樣,海底不斷升騰大小不一的氣泡,被加熱的海水如波浪一般不斷升溫。
走到這個位置,圍繞在曹嘉寧周邊的海底盲蝦都不願意繼續朝海底火山方向前進了。
這些盲蝦,平時生活在溫度達到450°的火山口附近。
曹嘉寧所在的溫度,遠遠沒有達到那麽恐怖。
但是,這些海底盲蝦有一種神奇的能力,它們知道海底火山什麽時候爆發。
當海底火山爆發之際,它們便會一窩蜂的朝外界逃竄,這也就是鐵腿李口中的“地獄之門大開”、“鬼火來了”。
這些盲蝦不願意繼續前進,說明海底火山還在暴動中,這個時候不適合迴家。
可偏偏在這個時候,曹嘉寧發現前方百米左右,出現數個古代沉船封箱,和4個零散的大型陶缸。
這種陶缸個頭非常大,和7、80年代,農村用來裝水的褐色大水缸差不多。
陶缸高約1.2米,窄口,鼓腹,缸口口徑35厘米左右。
這些粗胚製作的大型陶缸,是船上的容器,用來裝水,或者裝一些檔次比較低的貨物。
這些粗糙的陶缸中,整齊有序的擺放著一摞摞唐代陶瓷碗。陶缸陶瓷碗 這些陶瓷碗,屬於陶器朝瓷器過渡時期的過渡品。
胎土比較粗糙,燒製溫度也相對較低。
陶瓷碗內部,均勻的施一層透明色釉,碗底使用褐色釉繪畫花卉、鯉魚、草木等簡單紋飾。
外壁,僅碗口上半部分施釉,底部不施釉。
碗口位置施釉,是為了方便使用。
飲酒、飲水、盛飯時,碗口位置更光滑,不會磨破嘴唇。
而底部未施釉部分,裸露的瓷胎比較粗糙,帶有明顯的氣孔,摩擦力更大,方便手托。
這種陶瓷碗,在大唐時期,屬於普通的日常消耗品,檔次相對較低。
跟曹嘉寧之前發現的宮廷禦用黃金器、螺鈿漆器比起來,根本不是一個檔次。
這幾個裝滿陶瓷碗的大缸,東倒西歪的散落海底,被埋藏在數米深的泥沙之下。
曹嘉寧懷疑,這幾個陶瓷大缸,極有可能是當時船艙漏水,被拋棄的物品。
或者當時船底漏水嚴重,從破損洞口衝出的物品。
不管如何,出現這幾個陶缸,說明曹嘉寧距離大唐神龍號,越來越近了。
檢查完不值錢的陶缸,他轉頭看向更遠處,幾個散落的封箱。
“咦?”
看到封箱內的物品,曹嘉寧眼前一亮。
這個封箱內部,整整齊齊的碼放著,2層黃金小佛。唐朝金庫 這些黃金佛像,個頭很小,僅有孩童手掌大小。
造型非常簡潔,一個幾乎沒有開臉,隻用幾條簡單線條勾勒出鼻子、眼睛、嘴巴的坐佛,端坐在佛台之上。
佛像整體圓潤光滑,正麵刻有3個太陽紋飾,背麵刻有一個太陽紋飾。
佛像底部,采用篆書陽刻【唐朝金庫】四字。
看到這四個字,曹嘉寧臉上露出一抹興奮之色,再次查看前方其餘幾個散落的封箱。
另外幾個封箱,大小和裝滿黃金佛的封箱一模一樣。
但是,其內部之物,並不相同。
剩餘幾個封箱中,分別裝有同等大小的黃金蛙、黃金龜,以及同比例大小的金條。
這些黃金製品,均有一個共同屬性,底部全部帶有【唐朝金庫】篆文。唐朝金庫 看到另外幾個封箱內的物品,曹嘉寧終於確定自己的猜測。
這些帶有特殊印記的黃金,正是唐太宗特別定製的贈禮黃金。
更確切的說,這些黃金是代表大唐皇室的公主隨禮。
公元六百四十一年,吐蕃王鬆讚幹布向唐太宗求婚,請求將文成公主嫁給鬆讚幹布。
唐太宗同意鬆讚幹布的請求,將文成公主許配給他。
為了展現大唐天朝上國威儀,唐太宗為文成公主置辦極其豐厚的嫁妝。
根據記載,文成公主出嫁隊伍車水馬龍十裏之餘,隨行人員五千餘眾。
馬車攜帶,日用物品、生產工具、藝術品樂器、醫藥書籍、金銀財寶等,各種大唐物寶天華應有盡有
並且,攜帶一批篆刻【唐朝金庫】的黃金蛙、黃金佛、黃金磚等。
同時,鬆讚幹布為了迎娶文成公主,拆除大量帳篷,建造布達拉宮 ,現在雄偉的布達拉宮就是當初文成公主生活的地方。
這些黃金佛像、黃金蛙、黃金龜、黃金磚,與記錄中唐太宗當做嫁妝送給鬆讚幹布那批黃金一致。
曹嘉寧特意查看雙眼給出的鑒定結果,也表明這是大唐貞觀年間製造之物。
這說明,這品黃金確實是唐太宗出嫁文成公主時,贈與鬆讚幹布那一批。
可是,這批黃金屬於公主嫁妝,應該跟文成公主一起,前往藏區。
這些黃金的行動軌跡,應該是從華夏中部往華夏西部走,這片區域,已經是完全相反的南部沿海區域,完全是兩個截然相反的方向。
難不成,當初製作的陪嫁黃金,還剩餘一部分,被其他人得到?
曹嘉寧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怎麽迴事,隻能不甘心的繼續前行。
來到這批黃金、陶瓷器上方,將其挖掘出,收入空間內。
將所有封箱、陶缸收齊後,他再次出發。
到這裏,圍在他身邊的盲蝦,已經不像最開始那麽老實,有一定的抵觸心理,動作開始遲疑起來。
幸好,龍石種翡翠散發出來的神奇能量,更加吸引它們,讓它們老老實實的跟在曹嘉寧左右。
5分鍾後,曹嘉寧來到采珠區最深處。
這裏的深度已經超過100米,超過曹嘉寧潛水衣的極限。
他調動大量翡翠能量護住周身,才勉強潛入這片深海。
幽暗的海底深處,裸露出一截斷裂的桅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