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迴 乾隆帝婉言撫老臣 張廷玉諄語教後生
乾隆皇帝——夕照空山 作者:二月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乾隆皇帝突然出現在聽雨軒,所有的人都是一愣,坐得懶洋洋的張廷玉,騰地跳下炕來,伏身跪倒叩頭道:“主子有急辦的事,隻管傳諭召奴才們進去,怎麽親身來了?”守在門口的是張廷玉的兒子張若澄,見眾人一齊跪下,自覺沒有身份,忙卻步後退到門外伏地磕頭。乾隆看了一眼滿頭銀發的嶽鍾麒,木著臉點點頭,轉向挽起了張廷玉,笑道:“你們正在會議麽?”
“老奴才焉敢在私邸會議?聖祖爺時就有製度的!”張廷玉忙道:“先帝和皇上都屢有旨意允許老臣在府理事。臣也實在腿腳不便,有些皇上批下來的奏議要複奏的,叫有關的人來詢問議論。沒有經過禦覽的,臣不敢先行會議。今天是偶爾湊到了一起。訥親為山東直隸賑災的事,鄂善為疏浚永定河、滹沱河、磚河的事——往年這時分河工已經停了,今年雨水太大,這季節竟還有決潰的,不能不商量個辦法再奏主子。莊有恭昨日覲見了皇上,要轉戶部員外郎,他想請軍機處代奏,轉到翰林院去,情願做個侍講或者修撰……”
乾隆聽著他一一述說眾人來意,含笑點頭說道:“國家不許臣子在私宅召集會議,並不指你這樣的忠貞老臣。是怕破了例,子孫無法遵循,釀出別的事端。康熙朝鼇拜,原先何嚐是壞人?先世祖時就允他在私邸拆著奏章,會議軍國要務,養成了他的專橫跋扈之氣,落了個不好的下場。衡臣老相國兢兢業業四十年,心存君父忠謹之念,從無非禮之言,堪為百官楷模,從聖祖爺、世宗爺到朕,沒有不深知的——為什麽要在西華門賜你這所宅邸?為的就是你有年紀的人行動不便,就近在家裏辦差,子弟們也好照應呀……”他這番話誠摯懇切,說得語重心長,堂皇正大間又夾著溫馨柔情,在座眾人想到他的帝皇之尊冒雨親臨臣下府第、與臣下懇切談心,都感動得淚水漣漣,心裏又熱又酸。張廷玉侍候了乾隆祖孫三代,四十多年來一直身居樞要,子弟賓客位在要津,故吏門生遍布天下,他和鄂爾泰一樣,雖不要權,權勢也炙手可熱。雖不要自立門戶,門戶也已自成。老於世故的張廷玉早就覺得位高身危。半年前,張廷玉的門生副都禦史仲永擅密奏鄂爾泰長子鄂容安扣留外省密奏折子,弄得張廷玉好些天不好意思到上書房見鄂爾泰。八月初鄂爾泰的首座弟子胡中藻又彈劾張廷玉在私宅理政。接著鄂爾泰也“病”了,不來軍機處當值。焉知這位皇帝不是為探明“張黨”、“鄂黨”虛實親來觀察?張廷玉是個憂讒畏譏的人,愈想愈真,背上已沁出細汗,便順著乾隆語意連連頓首說道:“主子深知奴才的心,斷不敢有半絲非分之心!但奴才馬齒已高,近年來更覺兩目昏聵,略一操勞就身熱暈眩、心搖手顫。‘七十懸車、古今通義’,奴才已是七十三歲,民間俗言: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懇請主子允奴才歸隱林下,舞鶴於升平之世,歌詩於泉亭之間,不也是盛世美談?”乾隆笑道:“朕來看你,是為對你嘉獎嘉勉,你倒說起這個來!你雖辛勞一生,朝廷待你也是異數。你現是三等伯爵,自開國以來,文臣沒有做到這份兒上的。你想想看,你是奉大行皇帝遺命配享太廟的人,哪有入祀元勳歸田養老的?”說罷抬了抬手道:“起來說話。”
張廷玉偷瞟了乾隆一眼,見他滿麵春風,微笑著看壁上字畫,乍著膽子又道:“宋代、明代配享太廟的臣子也有乞休得允的。”
“不然。”乾隆看了張廷玉一眼,笑道:“《易》稱見機而作,如果七十歲一定懸車致仕,為什麽還有八十杖朝之典?武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又為了什麽呢?”本來,君臣晤對到這地步,無論如何不宜再行迴駁的了,但乾隆比出孔明,張廷玉又覺得不敢承受,遂躬身笑道:“主子教訓的是!不過諸葛亮受任於軍旅,奴才有幸悠遊於太平盛世,二者似乎不可同日而語。”他自以為這句話說得得體,不料乾隆竟認真看了他一眼,說道:“又不對了。皋、夔、龍、比換了人主,移時易地,也還是皋、夔、龍、比!既然身任天下之重,能以‘太平’借口自逃安逸?朕替你思量,你受聖祖、皇考恩重如山,固然不能言去,即朕待你厚恩,也不應當言去。朕舍不得你去,你難道忍心辭朕而去?”說罷目視張廷玉不語。
張廷玉早已背若芒刺,他一生信守“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緘言,今兒怎麽忘了?看乾隆光景,隻要自己再堅持,立刻就有難聽話出來,豈不是好端端的自取其辱?思量著喃喃說道:“是奴才的不是了……奴才隻替自己想,沒想到社稷任重,主上恩澤。如今奴才隻能竭盡駑鈍,報效聖上高厚之恩……”
“好了,好了!”乾隆見他畏懼恐慌,也覺自己過分,遂笑道:“和你折辯,無非舍不得你離朕遠去。吏部尚書你還兼著,這是個煩死人的差事,朕看部務你不用再管了,但四品以下官員黜陟調缺,還是聽你的。你是總理事務首席軍機,小事不管,協助朕料理大事。你也能稍微息息肩。”說著便脫靴。張廷玉忙叫兒子:“還不趕緊侍候?”他的兩個兒子忙趨步過來雙膝跪地,替乾隆扒下濕透了的鹿皮油靴,像平日伏侍張廷玉一樣替乾隆把冰涼的腳揉搓**得幹了,又套上一雙新氈襪子才退了下去。乾隆穿著蓬鬆幹燥的襪子,盤膝坐在燒得溫熱的炕上,這才對嶽鍾麒道:“你哪來那麽多牢騷?和通泊之敗,你是統軍上將軍,喪師辱國損兵數萬,朝廷隻是叫你卸職待罪,若真的論罪,即將你軍前正法,難道是不應該的?!如今軍事上有事,還是照舊諮詢你嘛,有什麽虧待你處?慶複打了勝仗,你不服氣麽?”
嶽鍾麒並不驚慌,挪動了一下跪得有點發木的腿,叩頭說道:“和通泊兵敗,是奴才指揮失宜,奴才三次舉劍自刎,都被部下救了。奴才也曾屢屢奏章,請將奴才明正典刑。朝廷恩旨不殺,這是朝廷的恩典。其中申訴援兵遲緩不進,悍將違命坐失良機幾條,並不是為我自己作開脫,是為後來用兵鑒戒。所以用附條列奏先帝。今日上下瞻對之爭,明說是對班滾死活有疑,其實說的是對勝敗有疑。奴才在川帶兵多年,太明了那裏的形勢了,那些土著藏人散處崇山峻嶺、茂密森林深處,天兵一到就鑽穴躥山,天兵一去仍複舊態,剿殺千而八百的根本無關痛癢。若真能活捉班滾則全局勝。班滾現在沒有死,逃到了大小金川,莎羅奔本來就疑懼官兵,怎能經得起班滾流亡敗部煽動?這樣,大小金川全亂了,而且招安也很難。國家興兵數萬、曆時八月、耗資百萬,難道要的就是這樣的‘勝仗’?臣料四川將軍張廣泗不久就會給臣一個公道。張廣泗先是臣的部下,與臣素不相合,又是接任臣職位的將軍,他的話皇上總該相信的吧?上下瞻對名勝實敗,大小金川也就要糜爛,張廣泗也不會認這個爛賬的!”慶複就跪在嶽鍾麒身側,聽他說得兇險,滿心想斷言“班滾已死”,卻又猶豫起來,隻是叩頭說道:“班滾屍首頭顱是經我軍、敵軍幾個將領當場認定的,沒有將首級送往北京,是因為當時正逢炎夏,頭顱腐爛不堪遞送。嶽鍾麒說的這些都是‘想當然’,拿不上台麵作憑證的。他自己打了敗仗,就盼著別人也都打敗仗!”
“你!?”
嶽鍾麒氣得渾身亂顫,倏地轉臉怒視慶複,還要往下說時,乾隆怒道:“你兩個都給我退出去,什麽時候想清楚自己的罪過,再見朕說話!”訥親見乾隆兀自望著二人背影出粗氣,忙笑道:“主子息怒,依著奴才見識,說不定要被嶽鍾麒說中了呢!”
“唔?”
“奴才瞧那慶複有點外強中幹似的。”訥親說道:“當日報捷之初,慶複就言語支吾,一會兒說‘班滾麵部刀傷十餘處而亡’,一會兒又說‘班滾自盡,正行搜剔辨認’,萬歲爺曾幾次下旨責令其複奏,後來才有燒死一說。焉知不是慶複拉幾個證人搪塞旨意?嶽鍾麒駐守四川多年,於大小金川諸部經常周旋,平日相處得還好。西海之役,莎羅奔還親率三百藏軍到他的奮威將軍行轅裏聽從調遣。況且嶽鍾麒是戴罪之身,素來與慶複又沒有過節兒,犯不著冒險訐攻慶複。所以以臣之見,班滾未死,倒是有幾分真實可信的。”
乾隆望著外頭飄忽不定的霏霏細雨,呷了一口茶,皺眉一歎說道:“山東逃了‘一枝花’這群逆賊,朕心裏不快。直隸、淮南鬧水災,又不知道現在蝗情如何,連日來盡是不好的信息,所以心神有點不定,容易發火。傅恆可以代朕去撫慰一下嶽鍾麒,告訴他隻要不是妒功誣告,朕不管班滾死活都不計較他。也去看望一下慶複,果真班滾未死,要他早上謝罪折子——若等到有部議參他,朕就難以包容他了。”
“是!”傅恆忙躬身答道,“奴才也聽說班滾沒有死。這是給慶複辦糧的湖廣糧道李侍堯來信說的。方才訥親說的,奴才也覺得很有道理,燒死幾百叛民,其中恰恰就有班滾,這事兒也顯著離奇。”乾隆笑道:“李侍堯——是跟你在山西打黑查山的那個通判吧?”傅恆忙道:“是——他是皇上特旨簡放的同知官兒,皇上於他有知遇之恩。他說班滾未死,金川之難未已。皇上必定興天兵征討。求奴才調他到軍中效力。”乾隆想起李侍堯在考場落第要求麵試,自己親自作詩罰他山西去任“判通”的往事,不禁莞爾一笑。
張廷玉今日在家裏當眾吃了乾隆的軟釘子,心裏不是滋味,後經皇帝這麽一解說,當下便覺得心頭浮雲為之一掃,他是極深沉的人,一邊心裏琢磨,順著乾隆的意思緩緩說道:“蝗情的事主子不用多慮,九月初六初七直隸、山東下了兩場霜,蝗災已經沒有。兗州府僅在孔林就掃出蟲屍十萬斤,歸德府把蟲屍堆積起來,據奏竟有百萬餘斤!臣已經叫戶部知會鬧蝗省份府縣,一斤糧兌換一斤蝗蟲屍體,聚而焚之。這類蟲災鬧起來,憑人力撲滅是不成的,但天要撲滅它,下幾場霜,就全都凍死了。”莊有恭奇怪地問道:“學生沿途也見了告示,隻是心裏詫異,朝廷為什麽要用庫糧去換蟲屍?”張廷玉微笑道:“民間掩埋蝗蟲屍體,這樣處置不徹底,常有第二年再起蝗災的,收上來燒掉就絕了根,也能知道多少蝗蟲多長時間鬧了多大的地方兒,何惜乎這幾斤糧呢!”乾隆點點頭道:“你想的很是,所有鬧災地方以後就這樣辦理。蝗蟲之災這次僅限於山東,都是因為山東的大小衙門主官不敬天命、不修德政,因此招至天懲,殃及百姓。嶽浚首當其責。念其於災起之後撲救賑濟尚屬用心,著嶽浚革職留任,以示儆戒,所有山東官員著罰俸半年以應天變!”張廷玉忙道:“主子慮得周詳。但陰陽不協乃是宰相之責,叫下麵承擔似乎不妥。請主子處分上書房及軍機處大臣,並連直隸淮河水災等天變一應以人事相應,以示天下公器不可褻。”
“好,上書房大臣、軍機大臣、領侍衛內大臣這次為朕分謗,略加拂拭也好。”乾隆喟然一歎,說道:“朕成天地栗栗畏懼,敬天法祖,孜孜以求的其實就是大清極盛之世,前番京師雨雹,朕下罪己詔,並不諉過。這次你們擔待一點責任,也見你們的誠意——就各自罰俸一年吧。同時免去嶽浚以下各官處分,嶽浚本人身為封疆大吏,如此奇災大荒他豈能全然規避?”說著哼了一聲站起身來,卜孝見乾隆要迴宮,忙進來替他披衣,張若澄捧著一雙草木履,輕輕地放在地上,說道:“主子爺的鹿皮油靴都泡透了,隻要不是走遠道兒,還是穿上這個受用些……”乾隆便笑著伸腳蹬履。
鄂善今日一直沒有機會說話,乘著乾隆整理衣帽,忙不迭又跪下,剛要說話,訥親便道:“怎麽這麽沒規矩?主子來了這半日,事情不斷頭,你就忙在這一時?”乾隆笑道:“他是部裏的,見朕一麵不易,你不要再嗬斥他。”訥親忙答應一聲“是”躬身後退。鄂善道:“奴才說的是急事,主子這一去,明兒軍機處迴上去,最早後日旨意才得下來——如今天氣一天天冷下去,現在下雨還不顯著,天一放晴,準得結冰了……”他心中慌亂,越發說得語無倫次。乾隆知道他沒有單獨奏對過,又受了訥親嗬斥之故,便笑道:“越是急事越要從容說清楚。不要忙,朕聽著呢!”
“是!”鄂善又叩了頭,咽了一口氣,口氣果然平緩了許多:“如今冒雨修築河堤,民工手腳都凍了密密麻麻細血口子,一行動就滲血。河工銀子已經發到了九分,人們依舊不肯下水。趕到雨停,河上準要結冰,那時辰再出一錢五分也未必招得民工來,這工程就耗起來了,明年春汛一過來,全部泡湯兒。奴才自己得處分事小,這上欺君下虐民可是大事!”他頓了一下,又道:“因無可奈何,奴才賣掉了一處宅子,湊了兩萬銀子,凡下水作業的,加發白麵一斤黃酒一斤。糧庫竟然不以收價供應,卻按市價發賣給奴才!奴才破產為國,真不曉得藩庫為什麽還要賺奴才這點子錢!另外,河工用的柴炭鍋碗也都奇缺,本來都是瑣碎事,戶部供應為難,奴才也隻好上奏天聽。”乾隆聽著,點頭沉吟不語,便目視張廷玉。張廷玉忙道:“戶部昨天迴過訥親,他們也有難處。每年過冬京師定要四百萬石糧食才得支應下來。現在運到的不到三百萬,高恆在山東德州擅截了十萬石漕糧,戶部正在具折彈劾他呢!因為天雨陰濕,柴炭收購也不容易,戶部也確實應付為難。但河工上的事誠如鄂善所言,也是迫在眉睫的事。奴才想,可否從兵部調撥一批軍糧、柴炭草料先支應河工,然後由戶部和兵部衝消賬目就是了。鄂善破產修河理應嘉獎,但河工開支浩大,決非一人能辦,該由官出的還是由官出。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乾隆偏著頭想了想,問道:“戶部是誰管這件事?”張廷玉正追憶間,傅恆在旁笑道:“此人原是翰林院的庶吉士,去年奉特旨調入戶部。因學問較好,特擢升左中允的。皇上還誇他寫的《瑯琊台賦》來著!”乾隆已是想起來,笑道:“這不是個管賬的人,太迂闊了——叫他明天遞牌子見朕。”張廷玉忙道:“是!”乾隆又道:“河工錢糧支用還是要戶部出。實在沒有,又急用,才能用這法子。凡事一成了例,動輒用兵部的軍需那是不成的。鄂善治河急功求成,確乎是辛苦了——你們看看他這雙手,都凍裂了,往外滲著血珠兒呢!不是躬親實地哪會這樣?所以朕很疼鄂善。不但要嘉獎,而且要加級。順天府王滿庚已報丁憂出缺,就叫鄂善補上。仍以順天府尹兼理河工事宜,調集民夫也容易些兒。”
“皇上!”鄂善渾身的血仿佛一下子全湧到臉上,漲得通紅通紅,顫聲說道:“奴才隻是謹守本分而已,皇上如此高厚之恩,奴才如何報答?隻要錢糧供應不再滯礙,就是下冰水泡著,奴才也要把磚河、滹沱河治好!”說罷,連連碰頭叩首。
傅恆見乾隆已經去遠,鄂善兀自叩頭不已,雙手挽起他。他們極熟的人,本想調侃幾句賀他升官,但鄂善滿手粗糙的老繭刺得他心裏一動,便沒說什麽,隻用手拍了拍他手背,轉臉對訥親和張廷玉道:“二位相公,要沒別的事,我要到嶽東美那兒去了。”訥親便也起身告辭。
“就不虛留你們了。”張廷玉笑道,“高恆截留十萬石糧的折子寫過節略且不要報,留下來斟酌一下再說。”說罷親自送訥親和傅恆出府,到月洞門口才停步踅身迴聽雨軒。莊有恭站在門口等候著,見他從微雨中走來,忙下階雙手攙扶他,邊走邊道:“太老師慢點——學生有點不大明白。山東平度顏希深擅自開倉賑濟,高恆擅截漕糧,都是職官擅自越權的罪過,事情明擺著的,怎麽隻見軍機邸報登出,不見朝廷處分?”
張廷玉在莊有恭攙扶下坐在安樂椅裏,不勝疲憊地長長歎息一聲,撫著前額上稀疏的白發,他的聲音一下子變得異常蒼老深沉:“這是先朝有例的。當年於成龍在清江擅自開倉賑濟災民,部議奪官、鎖拿京師議罪。聖祖爺龍顏大怒,說於成龍一門賢良、愛養百姓、為君分憂,本當褒揚,反遭彈劾,連索額圖都被掃得一點麵子都沒有。如今軍機處裏我與鄂爾泰的位置和當年索相是一樣的。貿然循著這例保敘請功,皇上也許說這是沽名釣譽,拉幫結派;若照章程處分,皇上或許又搬出於成龍前例申斥,豈不是自討沒臉?所以先刊在邸報上,不言是非,放一放不妨。”莊有恭沒想到這麽件小事張廷玉竟深思熟慮如此周詳,不禁由衷佩服。太老師為相四十餘年,同朝為官的革的革、罷的罷、抄的抄、殺的殺,惟獨他榮寵始終,巋然不動。思量著,卻笑道:“懸的日子久了,皇上恐怕要問的。”
張廷玉聽了一笑,卻沒有再說話,眯縫著眼望著天棚,許久,隻粗重地透了一口氣。此時天已黃昏,雲色晦暗樹影蕭索,縷縷冷風透門而入,掀得牆上字畫簌簌作響,更顯得寂寞難耐。莊有恭本來求問自己前程,見太老師如此冷淡,便訕訕地幹笑道:“我就要迴河工上去了。太老師,有餘暇給我寫一幅字兒可成?”張廷玉點點頭,養了這一會子神,他的精神好了許多,扶著椅背站起身來,說道:“我這會子就給你寫。”一邊挽袖濡墨,又道:“你的心思再明白不過,想進翰林院也很自然,你是狀元,立馬就能授侍講學士,然後放幾任學政,穩穩當當做一個太子少傅、太子太傅,門生多了,捧場的自然多,不但麵兒上光鮮,升官也是極容易的。隻要不出紕漏,十年內一個漢尚書是跑不掉的——可這都是一廂情願的事,你懂麽?”說著目視莊有恭。莊有恭正喜滋滋地撫著紙,聽到這裏不禁怔住,微笑道:“請太老師訓誨!”張廷玉將筆放在墨海裏,取過案頭一把扇子,展開了,隻見上麵寫著:
能慎獨則器自重
一筆仿米楷書十分端正。張廷玉笑道:“你的想頭並不過分,多少二甲進士都想走這條路,何況你是狀元!但你太熱衷了,中狀元神誌失常,連皇上都知道了。人主不怕臣下熱衷功名,但人主聰敏過人,國家升平,求才不免就苛一點。國家重器親戚父子間尚且不輕授受,何況你一個漢人進士!所以我放你外任,一則做事容易見功,二則做事不見功,離著皇上遠,也不易見罪。待到真做出大事業,掙得大功名自然另有一番話說。後生,你說是不是呢?”
一席話說得莊有恭滿麵羞慚,紅了臉,扶著紙的手也微微打抖。他方才心裏一直不服,自己也在河工,也是滿手老繭腕背上血痕累累,就坐在乾隆身邊,偏偏卻表彰了躲在側影裏的鄂善,此刻才明白皇上對自己另有一份苛求!半晌,才訥訥說道:“老相國這話,學生如醍醐灌頂。中榜那年,確實是和幾個同年吃酒多了,所以失態了。但這個冤沒處告訴,學生隻有自己加勉,兢兢業業為朝廷做事,以求功名之心修養德性,不辜負太老師栽培苦心。”
“這就對了!”張廷玉那核桃皮一樣滿是皺紋的臉上綻開了笑容,援筆濡墨,在宣紙上寫了尺幅大小兩個字:
戒得
又密密綴上幾行小字,“乾隆六年十月壬午,莊思泉公囑餘作字。因思及昔年扈從聖祖幸避暑山莊事,得此二字。昔年亦是同季同時,是日雪大如掌,風嘯如狂,聖祖垂戒諸子於戒得居。吾輩臣子,思及‘戒得’之義,可不慎乎?”
寫罷,正覓圖章時,卻見小路子抱著一疊文書跟著一個太監進來。張廷玉問道:“小路子,怎麽這早晚來了?你的腿怎麽了,看著有點瘸?”小路子小心地把文書奏折放在長條卷案上,笑著迴道:“院裏苔蘚賊滑的,摔了一跤,又防著濕了這些寶貝,腿就有點扭了筋……相爺正寫字兒呐,這可是我的好福氣,我這就要放外任辦差去,跟了您這幾年,總見您給大員們寫字兒,我官太小沒敢張口。今兒既湊上來了,求相爺給點麵子,另稟相爺,我如今改名字了,還是萬歲爺親自起的呢……”說著便將乾隆去軍機處“覲見”的情形說了。張廷玉是素來不輕易給人寫字題句的,今日給莊有恭寫條幅,已覺破例,正思量著婉拒,聽是乾隆給肖路正名,便改了主意,笑道:“我的字並不好,官做得大了,人們就虛捧起來,其實自己心裏明鏡一樣,因此隻好藏拙,倒也不為拿大的。今兒你既有福氣覲見主子給你定名字,我索性也給你湊個趣兒。”便又扯過一張小一點的紙,心裏想:這是個地道的土佬兒,如今又放外任,應以君子小人之義儆戒,便寫道:
行仁義者為君子,不行仁義者為小人,此統而言之也。君子中有百千等級,小人中亦有百千等級,君子而行小人之道者有之,小人而行君子之道者有之。外君子而內小人者有之,外小人而內君子者有之。大道無恆,唯修德而已矣。張廷玉謹識。
筆走龍蛇似的一篇草書,墨汁淋漓地遞給了肖路,說道:“你初入宦途,又是捐的官,千言萬語,也隻是要你做個君子官,造福一方立功聖朝,也就不辜負我這一片苦心了。”
“謝相爺賜字,謝相爺教導。”肖路高興得滿麵紅光,雙手接過那紙,小心吹幹了,說道:“我原是德州客棧的小夥計,能有今日,全虧了楊大人和相爺的提攜。楊大人是第一清官,相爺又是第一名臣。你們都是君子,我也不好意思當小人。我雖讀書少,從小就聽鼓兒詞,樊噲是個殺豬的出身,黥布是個死囚,呂蒙正討過飯,當時不也是小人?後來都成‘君子’了。我這一去做起來,準叫老相國滿意……”
二人聽他說“不好意思”當小人,都不禁莞爾一笑。後來聽他搬來的人物,才曉得這跑堂的在軍機處耳濡目染大有長進。張廷玉送莊有恭出軒時,肖路見沒人,便將那把扇子掖袖子藏起。又張羅著把送來的文書分門別類一劄劄疊起,眼見晚飯上來,肖路才告辭出來,一溜煙兒迴到下處。
此刻,傅恆已到了嶽鍾麒府中。他的家眷都還在四川。北京的這一處舊宅,坐落在城隍廟南街原是奮威將軍晉升一等公時雍正皇帝所賜,兒子嶽浚任山東巡撫,來往京師不便,嶽鍾麒便將宅子讓給了兒子。他來北京閉門思過等待部議聽勘,自然還住了這裏。嶽鍾麒從張廷玉處悶悶不樂迴府,屏絕家人,獨自足坐了半個時辰,隻一口又一口喝著又苦又澀的釅茶,噓著心裏的寒氣。傅恆奉旨前來撫慰,卻沒有宣旨的名分,因此不讓門上通稟,隻帶了家下小奚奴一同進來,見嶽鍾麒半閉著眼坐在安樂椅上,雙手扶膝,仿佛入定的模樣,不禁笑道:“東美公,獨個兒在家參禪啦?”
“是傅相!”嶽鍾麒猛地一顫,坐直了身子,見屋裏已經暗下來,忙命:“快掌燈!——傅相,有旨意麽?”顫巍巍起身便欲行禮,傅恆搶上兩步按住了,嗬嗬笑道:“哪有那麽多旨意!我去十四爺府瞧他的病,順便來看看你。也虧了是你,這院裏沒有內眷,家丁長隨幾十號,前院到後院鴉雀無聲,荒得像座古廟,我在這樣地方住一天也就悶煞了。你還該將夫人和兒女們接到京裏來的……”嶽鍾麒笑了笑,讓座上茶以後也坐了,喟然歎道:“六爺天璜貴胄,我這一輩子從兵營裏打滾出來的,怎麽相比呢?這院裏的長隨家人,其實都是我帶出來的兵,中軍營裏跟著我廝殺過來的,有的老病,有的無家無業,左右橫豎跟著我就是。”他揣摩著傅恆的來意,略一緩又道:“六爺不但能詩會畫,上次帶著嶽浚去拜望,您一手琵琶彈得也叫人入神,我聽著就好似又在千軍萬馬的戰陣裏兵戈交鋒呢。您,兵帶得好,仗打得也精……唉!我老了,皇上神聖武威,上次還言及西疆軍事、南疆平亂,兒子們必能親眼見到六爺殺伐立功,您是本朝一代名將名相,那是沒說的了。”
傅恆蹺足而坐,手持一把素紙湘妃竹扇,展開了合起一遍遍把玩著,燈燭下越發見得目如朗星麵如冠玉,一條油光漆亮的大辮子隨意搭在肩上,更顯著氣度宏深。他邊聽邊微笑,從容地點著頭,直到嶽鍾麒一大車奉迎話說完才笑道,“嶽大將軍不要拍我的馬屁。你從龍西征的時候,這世上還沒有我呢!打我一生下來,耳裏聽的我朝兩大將軍,一個年羹堯,一個便是你!這些日子你緊著往張衡臣那兒跑,為的是和通泊一戰輸得不服氣,要到大小金川撈迴來老麵子,可是的麽?”
“六爺太精明了。”嶽鍾麒笑道,“衡臣相公還在支吾我,您就一語道破了。既如此,索性就請六爺成全,也不要六爺為我這敗軍之將打保票,隻說得萬歲爺肯單獨召見,我力陳金川軍事勢態,用我的不用由萬歲做主,可成?”
傅恆雙眉微微顰起,凝視著嶽鍾麒,半晌才道:“你以為皇上不肯用你,是因為你無能?”
“啊?”
“你以為皇上不曉得你急著立功贖罪?”
“知道……”
“你不全知道。”傅恆望著悠悠跳動的燭光,徐徐說道:“你的和通泊之敗,是先帝調度失宜,皇上對此心中雪亮,你明白麽?”
</p>
乾隆皇帝突然出現在聽雨軒,所有的人都是一愣,坐得懶洋洋的張廷玉,騰地跳下炕來,伏身跪倒叩頭道:“主子有急辦的事,隻管傳諭召奴才們進去,怎麽親身來了?”守在門口的是張廷玉的兒子張若澄,見眾人一齊跪下,自覺沒有身份,忙卻步後退到門外伏地磕頭。乾隆看了一眼滿頭銀發的嶽鍾麒,木著臉點點頭,轉向挽起了張廷玉,笑道:“你們正在會議麽?”
“老奴才焉敢在私邸會議?聖祖爺時就有製度的!”張廷玉忙道:“先帝和皇上都屢有旨意允許老臣在府理事。臣也實在腿腳不便,有些皇上批下來的奏議要複奏的,叫有關的人來詢問議論。沒有經過禦覽的,臣不敢先行會議。今天是偶爾湊到了一起。訥親為山東直隸賑災的事,鄂善為疏浚永定河、滹沱河、磚河的事——往年這時分河工已經停了,今年雨水太大,這季節竟還有決潰的,不能不商量個辦法再奏主子。莊有恭昨日覲見了皇上,要轉戶部員外郎,他想請軍機處代奏,轉到翰林院去,情願做個侍講或者修撰……”
乾隆聽著他一一述說眾人來意,含笑點頭說道:“國家不許臣子在私宅召集會議,並不指你這樣的忠貞老臣。是怕破了例,子孫無法遵循,釀出別的事端。康熙朝鼇拜,原先何嚐是壞人?先世祖時就允他在私邸拆著奏章,會議軍國要務,養成了他的專橫跋扈之氣,落了個不好的下場。衡臣老相國兢兢業業四十年,心存君父忠謹之念,從無非禮之言,堪為百官楷模,從聖祖爺、世宗爺到朕,沒有不深知的——為什麽要在西華門賜你這所宅邸?為的就是你有年紀的人行動不便,就近在家裏辦差,子弟們也好照應呀……”他這番話誠摯懇切,說得語重心長,堂皇正大間又夾著溫馨柔情,在座眾人想到他的帝皇之尊冒雨親臨臣下府第、與臣下懇切談心,都感動得淚水漣漣,心裏又熱又酸。張廷玉侍候了乾隆祖孫三代,四十多年來一直身居樞要,子弟賓客位在要津,故吏門生遍布天下,他和鄂爾泰一樣,雖不要權,權勢也炙手可熱。雖不要自立門戶,門戶也已自成。老於世故的張廷玉早就覺得位高身危。半年前,張廷玉的門生副都禦史仲永擅密奏鄂爾泰長子鄂容安扣留外省密奏折子,弄得張廷玉好些天不好意思到上書房見鄂爾泰。八月初鄂爾泰的首座弟子胡中藻又彈劾張廷玉在私宅理政。接著鄂爾泰也“病”了,不來軍機處當值。焉知這位皇帝不是為探明“張黨”、“鄂黨”虛實親來觀察?張廷玉是個憂讒畏譏的人,愈想愈真,背上已沁出細汗,便順著乾隆語意連連頓首說道:“主子深知奴才的心,斷不敢有半絲非分之心!但奴才馬齒已高,近年來更覺兩目昏聵,略一操勞就身熱暈眩、心搖手顫。‘七十懸車、古今通義’,奴才已是七十三歲,民間俗言: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懇請主子允奴才歸隱林下,舞鶴於升平之世,歌詩於泉亭之間,不也是盛世美談?”乾隆笑道:“朕來看你,是為對你嘉獎嘉勉,你倒說起這個來!你雖辛勞一生,朝廷待你也是異數。你現是三等伯爵,自開國以來,文臣沒有做到這份兒上的。你想想看,你是奉大行皇帝遺命配享太廟的人,哪有入祀元勳歸田養老的?”說罷抬了抬手道:“起來說話。”
張廷玉偷瞟了乾隆一眼,見他滿麵春風,微笑著看壁上字畫,乍著膽子又道:“宋代、明代配享太廟的臣子也有乞休得允的。”
“不然。”乾隆看了張廷玉一眼,笑道:“《易》稱見機而作,如果七十歲一定懸車致仕,為什麽還有八十杖朝之典?武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又為了什麽呢?”本來,君臣晤對到這地步,無論如何不宜再行迴駁的了,但乾隆比出孔明,張廷玉又覺得不敢承受,遂躬身笑道:“主子教訓的是!不過諸葛亮受任於軍旅,奴才有幸悠遊於太平盛世,二者似乎不可同日而語。”他自以為這句話說得得體,不料乾隆竟認真看了他一眼,說道:“又不對了。皋、夔、龍、比換了人主,移時易地,也還是皋、夔、龍、比!既然身任天下之重,能以‘太平’借口自逃安逸?朕替你思量,你受聖祖、皇考恩重如山,固然不能言去,即朕待你厚恩,也不應當言去。朕舍不得你去,你難道忍心辭朕而去?”說罷目視張廷玉不語。
張廷玉早已背若芒刺,他一生信守“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緘言,今兒怎麽忘了?看乾隆光景,隻要自己再堅持,立刻就有難聽話出來,豈不是好端端的自取其辱?思量著喃喃說道:“是奴才的不是了……奴才隻替自己想,沒想到社稷任重,主上恩澤。如今奴才隻能竭盡駑鈍,報效聖上高厚之恩……”
“好了,好了!”乾隆見他畏懼恐慌,也覺自己過分,遂笑道:“和你折辯,無非舍不得你離朕遠去。吏部尚書你還兼著,這是個煩死人的差事,朕看部務你不用再管了,但四品以下官員黜陟調缺,還是聽你的。你是總理事務首席軍機,小事不管,協助朕料理大事。你也能稍微息息肩。”說著便脫靴。張廷玉忙叫兒子:“還不趕緊侍候?”他的兩個兒子忙趨步過來雙膝跪地,替乾隆扒下濕透了的鹿皮油靴,像平日伏侍張廷玉一樣替乾隆把冰涼的腳揉搓**得幹了,又套上一雙新氈襪子才退了下去。乾隆穿著蓬鬆幹燥的襪子,盤膝坐在燒得溫熱的炕上,這才對嶽鍾麒道:“你哪來那麽多牢騷?和通泊之敗,你是統軍上將軍,喪師辱國損兵數萬,朝廷隻是叫你卸職待罪,若真的論罪,即將你軍前正法,難道是不應該的?!如今軍事上有事,還是照舊諮詢你嘛,有什麽虧待你處?慶複打了勝仗,你不服氣麽?”
嶽鍾麒並不驚慌,挪動了一下跪得有點發木的腿,叩頭說道:“和通泊兵敗,是奴才指揮失宜,奴才三次舉劍自刎,都被部下救了。奴才也曾屢屢奏章,請將奴才明正典刑。朝廷恩旨不殺,這是朝廷的恩典。其中申訴援兵遲緩不進,悍將違命坐失良機幾條,並不是為我自己作開脫,是為後來用兵鑒戒。所以用附條列奏先帝。今日上下瞻對之爭,明說是對班滾死活有疑,其實說的是對勝敗有疑。奴才在川帶兵多年,太明了那裏的形勢了,那些土著藏人散處崇山峻嶺、茂密森林深處,天兵一到就鑽穴躥山,天兵一去仍複舊態,剿殺千而八百的根本無關痛癢。若真能活捉班滾則全局勝。班滾現在沒有死,逃到了大小金川,莎羅奔本來就疑懼官兵,怎能經得起班滾流亡敗部煽動?這樣,大小金川全亂了,而且招安也很難。國家興兵數萬、曆時八月、耗資百萬,難道要的就是這樣的‘勝仗’?臣料四川將軍張廣泗不久就會給臣一個公道。張廣泗先是臣的部下,與臣素不相合,又是接任臣職位的將軍,他的話皇上總該相信的吧?上下瞻對名勝實敗,大小金川也就要糜爛,張廣泗也不會認這個爛賬的!”慶複就跪在嶽鍾麒身側,聽他說得兇險,滿心想斷言“班滾已死”,卻又猶豫起來,隻是叩頭說道:“班滾屍首頭顱是經我軍、敵軍幾個將領當場認定的,沒有將首級送往北京,是因為當時正逢炎夏,頭顱腐爛不堪遞送。嶽鍾麒說的這些都是‘想當然’,拿不上台麵作憑證的。他自己打了敗仗,就盼著別人也都打敗仗!”
“你!?”
嶽鍾麒氣得渾身亂顫,倏地轉臉怒視慶複,還要往下說時,乾隆怒道:“你兩個都給我退出去,什麽時候想清楚自己的罪過,再見朕說話!”訥親見乾隆兀自望著二人背影出粗氣,忙笑道:“主子息怒,依著奴才見識,說不定要被嶽鍾麒說中了呢!”
“唔?”
“奴才瞧那慶複有點外強中幹似的。”訥親說道:“當日報捷之初,慶複就言語支吾,一會兒說‘班滾麵部刀傷十餘處而亡’,一會兒又說‘班滾自盡,正行搜剔辨認’,萬歲爺曾幾次下旨責令其複奏,後來才有燒死一說。焉知不是慶複拉幾個證人搪塞旨意?嶽鍾麒駐守四川多年,於大小金川諸部經常周旋,平日相處得還好。西海之役,莎羅奔還親率三百藏軍到他的奮威將軍行轅裏聽從調遣。況且嶽鍾麒是戴罪之身,素來與慶複又沒有過節兒,犯不著冒險訐攻慶複。所以以臣之見,班滾未死,倒是有幾分真實可信的。”
乾隆望著外頭飄忽不定的霏霏細雨,呷了一口茶,皺眉一歎說道:“山東逃了‘一枝花’這群逆賊,朕心裏不快。直隸、淮南鬧水災,又不知道現在蝗情如何,連日來盡是不好的信息,所以心神有點不定,容易發火。傅恆可以代朕去撫慰一下嶽鍾麒,告訴他隻要不是妒功誣告,朕不管班滾死活都不計較他。也去看望一下慶複,果真班滾未死,要他早上謝罪折子——若等到有部議參他,朕就難以包容他了。”
“是!”傅恆忙躬身答道,“奴才也聽說班滾沒有死。這是給慶複辦糧的湖廣糧道李侍堯來信說的。方才訥親說的,奴才也覺得很有道理,燒死幾百叛民,其中恰恰就有班滾,這事兒也顯著離奇。”乾隆笑道:“李侍堯——是跟你在山西打黑查山的那個通判吧?”傅恆忙道:“是——他是皇上特旨簡放的同知官兒,皇上於他有知遇之恩。他說班滾未死,金川之難未已。皇上必定興天兵征討。求奴才調他到軍中效力。”乾隆想起李侍堯在考場落第要求麵試,自己親自作詩罰他山西去任“判通”的往事,不禁莞爾一笑。
張廷玉今日在家裏當眾吃了乾隆的軟釘子,心裏不是滋味,後經皇帝這麽一解說,當下便覺得心頭浮雲為之一掃,他是極深沉的人,一邊心裏琢磨,順著乾隆的意思緩緩說道:“蝗情的事主子不用多慮,九月初六初七直隸、山東下了兩場霜,蝗災已經沒有。兗州府僅在孔林就掃出蟲屍十萬斤,歸德府把蟲屍堆積起來,據奏竟有百萬餘斤!臣已經叫戶部知會鬧蝗省份府縣,一斤糧兌換一斤蝗蟲屍體,聚而焚之。這類蟲災鬧起來,憑人力撲滅是不成的,但天要撲滅它,下幾場霜,就全都凍死了。”莊有恭奇怪地問道:“學生沿途也見了告示,隻是心裏詫異,朝廷為什麽要用庫糧去換蟲屍?”張廷玉微笑道:“民間掩埋蝗蟲屍體,這樣處置不徹底,常有第二年再起蝗災的,收上來燒掉就絕了根,也能知道多少蝗蟲多長時間鬧了多大的地方兒,何惜乎這幾斤糧呢!”乾隆點點頭道:“你想的很是,所有鬧災地方以後就這樣辦理。蝗蟲之災這次僅限於山東,都是因為山東的大小衙門主官不敬天命、不修德政,因此招至天懲,殃及百姓。嶽浚首當其責。念其於災起之後撲救賑濟尚屬用心,著嶽浚革職留任,以示儆戒,所有山東官員著罰俸半年以應天變!”張廷玉忙道:“主子慮得周詳。但陰陽不協乃是宰相之責,叫下麵承擔似乎不妥。請主子處分上書房及軍機處大臣,並連直隸淮河水災等天變一應以人事相應,以示天下公器不可褻。”
“好,上書房大臣、軍機大臣、領侍衛內大臣這次為朕分謗,略加拂拭也好。”乾隆喟然一歎,說道:“朕成天地栗栗畏懼,敬天法祖,孜孜以求的其實就是大清極盛之世,前番京師雨雹,朕下罪己詔,並不諉過。這次你們擔待一點責任,也見你們的誠意——就各自罰俸一年吧。同時免去嶽浚以下各官處分,嶽浚本人身為封疆大吏,如此奇災大荒他豈能全然規避?”說著哼了一聲站起身來,卜孝見乾隆要迴宮,忙進來替他披衣,張若澄捧著一雙草木履,輕輕地放在地上,說道:“主子爺的鹿皮油靴都泡透了,隻要不是走遠道兒,還是穿上這個受用些……”乾隆便笑著伸腳蹬履。
鄂善今日一直沒有機會說話,乘著乾隆整理衣帽,忙不迭又跪下,剛要說話,訥親便道:“怎麽這麽沒規矩?主子來了這半日,事情不斷頭,你就忙在這一時?”乾隆笑道:“他是部裏的,見朕一麵不易,你不要再嗬斥他。”訥親忙答應一聲“是”躬身後退。鄂善道:“奴才說的是急事,主子這一去,明兒軍機處迴上去,最早後日旨意才得下來——如今天氣一天天冷下去,現在下雨還不顯著,天一放晴,準得結冰了……”他心中慌亂,越發說得語無倫次。乾隆知道他沒有單獨奏對過,又受了訥親嗬斥之故,便笑道:“越是急事越要從容說清楚。不要忙,朕聽著呢!”
“是!”鄂善又叩了頭,咽了一口氣,口氣果然平緩了許多:“如今冒雨修築河堤,民工手腳都凍了密密麻麻細血口子,一行動就滲血。河工銀子已經發到了九分,人們依舊不肯下水。趕到雨停,河上準要結冰,那時辰再出一錢五分也未必招得民工來,這工程就耗起來了,明年春汛一過來,全部泡湯兒。奴才自己得處分事小,這上欺君下虐民可是大事!”他頓了一下,又道:“因無可奈何,奴才賣掉了一處宅子,湊了兩萬銀子,凡下水作業的,加發白麵一斤黃酒一斤。糧庫竟然不以收價供應,卻按市價發賣給奴才!奴才破產為國,真不曉得藩庫為什麽還要賺奴才這點子錢!另外,河工用的柴炭鍋碗也都奇缺,本來都是瑣碎事,戶部供應為難,奴才也隻好上奏天聽。”乾隆聽著,點頭沉吟不語,便目視張廷玉。張廷玉忙道:“戶部昨天迴過訥親,他們也有難處。每年過冬京師定要四百萬石糧食才得支應下來。現在運到的不到三百萬,高恆在山東德州擅截了十萬石漕糧,戶部正在具折彈劾他呢!因為天雨陰濕,柴炭收購也不容易,戶部也確實應付為難。但河工上的事誠如鄂善所言,也是迫在眉睫的事。奴才想,可否從兵部調撥一批軍糧、柴炭草料先支應河工,然後由戶部和兵部衝消賬目就是了。鄂善破產修河理應嘉獎,但河工開支浩大,決非一人能辦,該由官出的還是由官出。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乾隆偏著頭想了想,問道:“戶部是誰管這件事?”張廷玉正追憶間,傅恆在旁笑道:“此人原是翰林院的庶吉士,去年奉特旨調入戶部。因學問較好,特擢升左中允的。皇上還誇他寫的《瑯琊台賦》來著!”乾隆已是想起來,笑道:“這不是個管賬的人,太迂闊了——叫他明天遞牌子見朕。”張廷玉忙道:“是!”乾隆又道:“河工錢糧支用還是要戶部出。實在沒有,又急用,才能用這法子。凡事一成了例,動輒用兵部的軍需那是不成的。鄂善治河急功求成,確乎是辛苦了——你們看看他這雙手,都凍裂了,往外滲著血珠兒呢!不是躬親實地哪會這樣?所以朕很疼鄂善。不但要嘉獎,而且要加級。順天府王滿庚已報丁憂出缺,就叫鄂善補上。仍以順天府尹兼理河工事宜,調集民夫也容易些兒。”
“皇上!”鄂善渾身的血仿佛一下子全湧到臉上,漲得通紅通紅,顫聲說道:“奴才隻是謹守本分而已,皇上如此高厚之恩,奴才如何報答?隻要錢糧供應不再滯礙,就是下冰水泡著,奴才也要把磚河、滹沱河治好!”說罷,連連碰頭叩首。
傅恆見乾隆已經去遠,鄂善兀自叩頭不已,雙手挽起他。他們極熟的人,本想調侃幾句賀他升官,但鄂善滿手粗糙的老繭刺得他心裏一動,便沒說什麽,隻用手拍了拍他手背,轉臉對訥親和張廷玉道:“二位相公,要沒別的事,我要到嶽東美那兒去了。”訥親便也起身告辭。
“就不虛留你們了。”張廷玉笑道,“高恆截留十萬石糧的折子寫過節略且不要報,留下來斟酌一下再說。”說罷親自送訥親和傅恆出府,到月洞門口才停步踅身迴聽雨軒。莊有恭站在門口等候著,見他從微雨中走來,忙下階雙手攙扶他,邊走邊道:“太老師慢點——學生有點不大明白。山東平度顏希深擅自開倉賑濟,高恆擅截漕糧,都是職官擅自越權的罪過,事情明擺著的,怎麽隻見軍機邸報登出,不見朝廷處分?”
張廷玉在莊有恭攙扶下坐在安樂椅裏,不勝疲憊地長長歎息一聲,撫著前額上稀疏的白發,他的聲音一下子變得異常蒼老深沉:“這是先朝有例的。當年於成龍在清江擅自開倉賑濟災民,部議奪官、鎖拿京師議罪。聖祖爺龍顏大怒,說於成龍一門賢良、愛養百姓、為君分憂,本當褒揚,反遭彈劾,連索額圖都被掃得一點麵子都沒有。如今軍機處裏我與鄂爾泰的位置和當年索相是一樣的。貿然循著這例保敘請功,皇上也許說這是沽名釣譽,拉幫結派;若照章程處分,皇上或許又搬出於成龍前例申斥,豈不是自討沒臉?所以先刊在邸報上,不言是非,放一放不妨。”莊有恭沒想到這麽件小事張廷玉竟深思熟慮如此周詳,不禁由衷佩服。太老師為相四十餘年,同朝為官的革的革、罷的罷、抄的抄、殺的殺,惟獨他榮寵始終,巋然不動。思量著,卻笑道:“懸的日子久了,皇上恐怕要問的。”
張廷玉聽了一笑,卻沒有再說話,眯縫著眼望著天棚,許久,隻粗重地透了一口氣。此時天已黃昏,雲色晦暗樹影蕭索,縷縷冷風透門而入,掀得牆上字畫簌簌作響,更顯得寂寞難耐。莊有恭本來求問自己前程,見太老師如此冷淡,便訕訕地幹笑道:“我就要迴河工上去了。太老師,有餘暇給我寫一幅字兒可成?”張廷玉點點頭,養了這一會子神,他的精神好了許多,扶著椅背站起身來,說道:“我這會子就給你寫。”一邊挽袖濡墨,又道:“你的心思再明白不過,想進翰林院也很自然,你是狀元,立馬就能授侍講學士,然後放幾任學政,穩穩當當做一個太子少傅、太子太傅,門生多了,捧場的自然多,不但麵兒上光鮮,升官也是極容易的。隻要不出紕漏,十年內一個漢尚書是跑不掉的——可這都是一廂情願的事,你懂麽?”說著目視莊有恭。莊有恭正喜滋滋地撫著紙,聽到這裏不禁怔住,微笑道:“請太老師訓誨!”張廷玉將筆放在墨海裏,取過案頭一把扇子,展開了,隻見上麵寫著:
能慎獨則器自重
一筆仿米楷書十分端正。張廷玉笑道:“你的想頭並不過分,多少二甲進士都想走這條路,何況你是狀元!但你太熱衷了,中狀元神誌失常,連皇上都知道了。人主不怕臣下熱衷功名,但人主聰敏過人,國家升平,求才不免就苛一點。國家重器親戚父子間尚且不輕授受,何況你一個漢人進士!所以我放你外任,一則做事容易見功,二則做事不見功,離著皇上遠,也不易見罪。待到真做出大事業,掙得大功名自然另有一番話說。後生,你說是不是呢?”
一席話說得莊有恭滿麵羞慚,紅了臉,扶著紙的手也微微打抖。他方才心裏一直不服,自己也在河工,也是滿手老繭腕背上血痕累累,就坐在乾隆身邊,偏偏卻表彰了躲在側影裏的鄂善,此刻才明白皇上對自己另有一份苛求!半晌,才訥訥說道:“老相國這話,學生如醍醐灌頂。中榜那年,確實是和幾個同年吃酒多了,所以失態了。但這個冤沒處告訴,學生隻有自己加勉,兢兢業業為朝廷做事,以求功名之心修養德性,不辜負太老師栽培苦心。”
“這就對了!”張廷玉那核桃皮一樣滿是皺紋的臉上綻開了笑容,援筆濡墨,在宣紙上寫了尺幅大小兩個字:
戒得
又密密綴上幾行小字,“乾隆六年十月壬午,莊思泉公囑餘作字。因思及昔年扈從聖祖幸避暑山莊事,得此二字。昔年亦是同季同時,是日雪大如掌,風嘯如狂,聖祖垂戒諸子於戒得居。吾輩臣子,思及‘戒得’之義,可不慎乎?”
寫罷,正覓圖章時,卻見小路子抱著一疊文書跟著一個太監進來。張廷玉問道:“小路子,怎麽這早晚來了?你的腿怎麽了,看著有點瘸?”小路子小心地把文書奏折放在長條卷案上,笑著迴道:“院裏苔蘚賊滑的,摔了一跤,又防著濕了這些寶貝,腿就有點扭了筋……相爺正寫字兒呐,這可是我的好福氣,我這就要放外任辦差去,跟了您這幾年,總見您給大員們寫字兒,我官太小沒敢張口。今兒既湊上來了,求相爺給點麵子,另稟相爺,我如今改名字了,還是萬歲爺親自起的呢……”說著便將乾隆去軍機處“覲見”的情形說了。張廷玉是素來不輕易給人寫字題句的,今日給莊有恭寫條幅,已覺破例,正思量著婉拒,聽是乾隆給肖路正名,便改了主意,笑道:“我的字並不好,官做得大了,人們就虛捧起來,其實自己心裏明鏡一樣,因此隻好藏拙,倒也不為拿大的。今兒你既有福氣覲見主子給你定名字,我索性也給你湊個趣兒。”便又扯過一張小一點的紙,心裏想:這是個地道的土佬兒,如今又放外任,應以君子小人之義儆戒,便寫道:
行仁義者為君子,不行仁義者為小人,此統而言之也。君子中有百千等級,小人中亦有百千等級,君子而行小人之道者有之,小人而行君子之道者有之。外君子而內小人者有之,外小人而內君子者有之。大道無恆,唯修德而已矣。張廷玉謹識。
筆走龍蛇似的一篇草書,墨汁淋漓地遞給了肖路,說道:“你初入宦途,又是捐的官,千言萬語,也隻是要你做個君子官,造福一方立功聖朝,也就不辜負我這一片苦心了。”
“謝相爺賜字,謝相爺教導。”肖路高興得滿麵紅光,雙手接過那紙,小心吹幹了,說道:“我原是德州客棧的小夥計,能有今日,全虧了楊大人和相爺的提攜。楊大人是第一清官,相爺又是第一名臣。你們都是君子,我也不好意思當小人。我雖讀書少,從小就聽鼓兒詞,樊噲是個殺豬的出身,黥布是個死囚,呂蒙正討過飯,當時不也是小人?後來都成‘君子’了。我這一去做起來,準叫老相國滿意……”
二人聽他說“不好意思”當小人,都不禁莞爾一笑。後來聽他搬來的人物,才曉得這跑堂的在軍機處耳濡目染大有長進。張廷玉送莊有恭出軒時,肖路見沒人,便將那把扇子掖袖子藏起。又張羅著把送來的文書分門別類一劄劄疊起,眼見晚飯上來,肖路才告辭出來,一溜煙兒迴到下處。
此刻,傅恆已到了嶽鍾麒府中。他的家眷都還在四川。北京的這一處舊宅,坐落在城隍廟南街原是奮威將軍晉升一等公時雍正皇帝所賜,兒子嶽浚任山東巡撫,來往京師不便,嶽鍾麒便將宅子讓給了兒子。他來北京閉門思過等待部議聽勘,自然還住了這裏。嶽鍾麒從張廷玉處悶悶不樂迴府,屏絕家人,獨自足坐了半個時辰,隻一口又一口喝著又苦又澀的釅茶,噓著心裏的寒氣。傅恆奉旨前來撫慰,卻沒有宣旨的名分,因此不讓門上通稟,隻帶了家下小奚奴一同進來,見嶽鍾麒半閉著眼坐在安樂椅上,雙手扶膝,仿佛入定的模樣,不禁笑道:“東美公,獨個兒在家參禪啦?”
“是傅相!”嶽鍾麒猛地一顫,坐直了身子,見屋裏已經暗下來,忙命:“快掌燈!——傅相,有旨意麽?”顫巍巍起身便欲行禮,傅恆搶上兩步按住了,嗬嗬笑道:“哪有那麽多旨意!我去十四爺府瞧他的病,順便來看看你。也虧了是你,這院裏沒有內眷,家丁長隨幾十號,前院到後院鴉雀無聲,荒得像座古廟,我在這樣地方住一天也就悶煞了。你還該將夫人和兒女們接到京裏來的……”嶽鍾麒笑了笑,讓座上茶以後也坐了,喟然歎道:“六爺天璜貴胄,我這一輩子從兵營裏打滾出來的,怎麽相比呢?這院裏的長隨家人,其實都是我帶出來的兵,中軍營裏跟著我廝殺過來的,有的老病,有的無家無業,左右橫豎跟著我就是。”他揣摩著傅恆的來意,略一緩又道:“六爺不但能詩會畫,上次帶著嶽浚去拜望,您一手琵琶彈得也叫人入神,我聽著就好似又在千軍萬馬的戰陣裏兵戈交鋒呢。您,兵帶得好,仗打得也精……唉!我老了,皇上神聖武威,上次還言及西疆軍事、南疆平亂,兒子們必能親眼見到六爺殺伐立功,您是本朝一代名將名相,那是沒說的了。”
傅恆蹺足而坐,手持一把素紙湘妃竹扇,展開了合起一遍遍把玩著,燈燭下越發見得目如朗星麵如冠玉,一條油光漆亮的大辮子隨意搭在肩上,更顯著氣度宏深。他邊聽邊微笑,從容地點著頭,直到嶽鍾麒一大車奉迎話說完才笑道,“嶽大將軍不要拍我的馬屁。你從龍西征的時候,這世上還沒有我呢!打我一生下來,耳裏聽的我朝兩大將軍,一個年羹堯,一個便是你!這些日子你緊著往張衡臣那兒跑,為的是和通泊一戰輸得不服氣,要到大小金川撈迴來老麵子,可是的麽?”
“六爺太精明了。”嶽鍾麒笑道,“衡臣相公還在支吾我,您就一語道破了。既如此,索性就請六爺成全,也不要六爺為我這敗軍之將打保票,隻說得萬歲爺肯單獨召見,我力陳金川軍事勢態,用我的不用由萬歲做主,可成?”
傅恆雙眉微微顰起,凝視著嶽鍾麒,半晌才道:“你以為皇上不肯用你,是因為你無能?”
“啊?”
“你以為皇上不曉得你急著立功贖罪?”
“知道……”
“你不全知道。”傅恆望著悠悠跳動的燭光,徐徐說道:“你的和通泊之敗,是先帝調度失宜,皇上對此心中雪亮,你明白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