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忍著想將人攬入懷的衝動,齊民瞻一口就咬下了半個包子。
“小心別噎著。”
阮綿給他盛了碗湯,又給他布菜:“來,再吃點菜,多吃點兒,把自己養得白白胖胖的才好。”
沒一會兒,他麵前的食物堆成了一座小山,搖搖欲墜。
齊民瞻不由一笑:“你當是養豬嗎?”
阮綿夾了一塊肘子放到上麵,小山立刻穩了,笑眯眯道:
“養皇帝跟養豬有區別嗎?”
齊民瞻:“.......”
放下筷子,阮綿又給他盛了碗粥,安慰他:“放心吧,你可比豬好太多了!”
齊民瞻:“.......”
謝謝,他並沒有被安慰到。
他為什麽要跟豬比?
用過飯,齊民瞻道:“陪我出去走走可好?”
眼中滿是期待。
看他微微凸起的顴骨,阮綿心裏莫名泛起些心疼,點了點頭:
“走吧。”
主動扯起他的袖擺,向外走。
齊民瞻低頭看著那隻白皙細嫩的手,很想反手握上去,可終究沒有動作。
他知道,若他有任何逾越之舉,眼前的溫暖就會立刻消散。
夜色如墨,四處點著宮燈,將腳下的路照得十分清晰。
邊走邊說笑,不知不覺來到鍾鼓樓。
這是皇宮裏最高的建築,每日晨鍾敲響,各個宮門聞聲開啟,等候在外的百官陸陸續續進宮朝拜。
“要不要上去瞧瞧?”齊民瞻看向她問。
仰望著高高的樓,上麵懸著無數盞宮燈,整個建築威嚴肅穆,讓人生畏。
阮綿搖頭:“走了這麽久的路,腳酸了,爬不動了。”
“這有何難?”
齊民瞻笑著抱起她,足下一蹬,縱身躍起,眨眼間便來到了二層屋頂。
他的速度太快,慌亂中,阮綿不得不攬緊他的脖子,將頭埋進他的懷裏。
齊民瞻彎唇一笑,運氣繼續,接連幾個躍起,片刻之後,穩穩的停在了最高一層。
“到了。”
齊民瞻將她放下。
阮綿睜開眼,環顧四周,發現他們正站在最高層的廊簷下。
極目遠眺,月色的清輝下,閃爍的繁星與閃耀的萬家燈火交相輝映,一眼望去能看到很遠很遠,似乎整個天下盡收眼底。
“好美!好壯觀!”
阮綿驚歎,伸出手,仿佛整座京城都觸手可及。
肩上微沉,是身旁的人脫下外袍,披到了她身上:
“這裏風大,別著涼。”
這廝還挺體貼。
阮綿側頭看向他,隻見俊美的男子負手而立,身姿如鬆竹般挺拔。
清冷的月光和昏黃的燈光灑在他身上,似披上了一層薄薄的光華,暮春的晚風裏,他衣袂翻飛,仿佛誤落凡塵的謫仙。
她在心裏暗歎,長這副樣子,竟然當皇帝,真是暴殄天物啊!
不由想起了那日阿弟的話......
若......這廝還是那個落魄皇太孫,她倒是可以拐去江南,到時想怎樣便怎樣。
咳咳......起碼瞧著挺賞心悅目的,裝點宅子也不錯。
隻聽身側男子清越的嗓音,隨著微風飄進她的耳朵裏:
“我十四歲那年,皇爺爺不顧文武群臣反對,冊立我為皇太孫。
那晚,父王帶我來這座樓上,第一次讓我看這萬家燈火,當時我像你一樣,很震撼。”
他仍然記得,那晚他的父王滿含期許:
“瞻兒,這便是大郯江山,這點點星火都是大郯子民,是你要守護之人,以後你將是這天下的君王,是他們的主上。
他們尊你,敬你,懼你,畏你,奉養你,你理當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為父這一生為這副身子所累,空有一腔抱負,卻無力施展。
隻能將這重擔交給你了,答應我,一定要讓大郯海晏河清 ,時和歲豐。”
他那時候第一次知道“責任”二字,第一次正視自己的身份。
身在皇家,不僅僅是享受至高無上的權力和榮耀,還應擔負相應的責任和使命。
阮綿點了點頭,靜靜的等著他繼續。
他的聲音變得低沉起來:
“這次晾平縣地動,我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安排,督促戶部製定和實施救災事宜,密切關注當地情況,及時調整部署。
疫情發生後,我派人將各地有名望的大夫,以最快的速度送往那裏,派人采購大量相關藥材和所需之物送到那裏。
我將能做的都做了,本以為會萬無一失,想不到......”
最後是一聲長長的歎息。
他有負父王所托,沒有護住那些死於地震和疫病中的百姓,還有可能護不住更多人。
之前,阮綿猜測情況應當不大好,現在看到他這模樣,心不由又沉了沉,忍不住問:
“如今是什麽情況?”
齊民瞻道:“近半的人都染上了疫病,每日染病人數還在不斷增加,每天都有很多人死亡。”
他沒有說的是,因城門封閉,沒病的災民已多次發生暴動,企圖衝破防守跑出城。
但誰也不能保證他們未染疫病,若真放他們出來,屆時將疫病帶去別處,豈不是要出大亂子?
為以絕後患,隻能將所有人都封在那座城裏。
阮綿聽得心裏發顫,近半數人已染病,且還在增加.....
這麽說,現在的晾平縣比人間煉獄也差不多了。
“若......一直找不到醫治的法子,會怎樣?”
阮綿緊緊捏著帕子,試探著問,從前疫病這種事離她很遠,她沒有關注過這些,所以真的不知道。
齊民瞻歎口氣:“會一直封鎖整座城,直到城中不再有人因疫病而死......”
阮綿明白了他的意思,若實在找不出醫治的法子,就隻能這樣一直耗下去,到最後能活下幾人,就全憑天意了。
這法子很殘忍,但也是無可奈何。
人在天災麵前,總是不堪一擊的。
感受到了他的情緒低落,阮綿握住他的手腕,安慰他:
“你已經努力了,做的很好了,剩下的,盡人事,聽天命即可。”
他雖是君王,可也隻是個尚未及冠的少年,他也有無能為力之事。
聽了她的話,齊民瞻再也忍不住,一把將她抱著住,頭埋在她的肩上,激動的道:
“謝謝你,綿綿,謝謝你安慰我,陪伴我。”
這些日子他翻了很多書,各地曆年救治疫病的案例卷宗,甚至醫書,但皆毫無頭緒。
他也知道,這是天災,他不該強求,可是心裏總過不去。
現在,他的心熨帖極了。
從在宣政殿看到她的那一刻,從他咬到她親手做的包子那一刻。
他知道,他不是一個人在擔負所有,有人陪他一起,有人關心他,在意他。
她真的是個溫暖又柔軟的人。
鼻息間都是男子凜冽的香氣,阮綿有些暈眩,但理智尚存。
暗自咬牙,這廝到底是想尋求安慰,還是趁機占她便宜?
罷了,登基不到一年,便發生了這麽大的事情,這廝也夠倒黴的。
於是伸手環住他勁瘦的腰,輕輕拍他的脊背,以作安撫。
感受到她的動作,齊民瞻心中一喜,試探著將雙臂緊了緊,卻不敢再有別的動作了。
齊民瞻要送她迴宮,阮綿拒絕了:
“早些休息,保重身子,你身上肩負的不僅僅是這一個晾平縣。”
迴到綿安宮,阮綿提筆給黃老大夫寫信,問候了幾句,又詢問他晾平縣的現狀。
在她看來,黃老大夫的醫術已極高,而且劉禦醫也去了,怎麽會對這疫病束手無策呢?
她有些不解。
把信給綠茉:“明日一早派人給黃爺爺送去。”
“是。”
“別忘了捎上兩壇梨花釀。”
“是,知道姑娘惦記著他,黃爺爺一定高興。”
阮綿笑了。想了想,決定還是等這件事過去再離開吧!
別給那廝雪上加霜了。
用過早膳,宮人來稟,陳氏在宮門外求見。
阮綿納悶,陳氏怎麽沒提前遞帖子,難道有什麽急事嗎?
於是吩咐綠茉去接人。
等了半晌,綠茉領著陳氏來到綿安宮。
“拜見阮妃娘娘。”
“姐姐快起,請坐。”
陳氏抿了抿唇,沒有動。
瞧著她的樣子,阮綿奇道:“姐姐今日入宮,可是有事?”
這陳氏,她並不十分了解,隻憑多年看人的經驗,和她當初開醫館的舉動,心中對她有幾分好感。
做主替爹爹和阿娘收她為義女,除了盼著一個有情人的圓滿,也並非毫無私念。
有這層關係在,待她離開後,柳家也會多看顧些阮綜。
雖然他們本就有親,阮綜若有事相求,柳家不會袖手旁觀,但有了如今這層關係,阮綜再有求,柳家便不再是施恩,而是理所應當。
柳哲也會在心裏記下這個人情。
陳氏暗暗猶豫再三,最終似是下定決心:
“娘娘,我......想去晾平縣。”
“小心別噎著。”
阮綿給他盛了碗湯,又給他布菜:“來,再吃點菜,多吃點兒,把自己養得白白胖胖的才好。”
沒一會兒,他麵前的食物堆成了一座小山,搖搖欲墜。
齊民瞻不由一笑:“你當是養豬嗎?”
阮綿夾了一塊肘子放到上麵,小山立刻穩了,笑眯眯道:
“養皇帝跟養豬有區別嗎?”
齊民瞻:“.......”
放下筷子,阮綿又給他盛了碗粥,安慰他:“放心吧,你可比豬好太多了!”
齊民瞻:“.......”
謝謝,他並沒有被安慰到。
他為什麽要跟豬比?
用過飯,齊民瞻道:“陪我出去走走可好?”
眼中滿是期待。
看他微微凸起的顴骨,阮綿心裏莫名泛起些心疼,點了點頭:
“走吧。”
主動扯起他的袖擺,向外走。
齊民瞻低頭看著那隻白皙細嫩的手,很想反手握上去,可終究沒有動作。
他知道,若他有任何逾越之舉,眼前的溫暖就會立刻消散。
夜色如墨,四處點著宮燈,將腳下的路照得十分清晰。
邊走邊說笑,不知不覺來到鍾鼓樓。
這是皇宮裏最高的建築,每日晨鍾敲響,各個宮門聞聲開啟,等候在外的百官陸陸續續進宮朝拜。
“要不要上去瞧瞧?”齊民瞻看向她問。
仰望著高高的樓,上麵懸著無數盞宮燈,整個建築威嚴肅穆,讓人生畏。
阮綿搖頭:“走了這麽久的路,腳酸了,爬不動了。”
“這有何難?”
齊民瞻笑著抱起她,足下一蹬,縱身躍起,眨眼間便來到了二層屋頂。
他的速度太快,慌亂中,阮綿不得不攬緊他的脖子,將頭埋進他的懷裏。
齊民瞻彎唇一笑,運氣繼續,接連幾個躍起,片刻之後,穩穩的停在了最高一層。
“到了。”
齊民瞻將她放下。
阮綿睜開眼,環顧四周,發現他們正站在最高層的廊簷下。
極目遠眺,月色的清輝下,閃爍的繁星與閃耀的萬家燈火交相輝映,一眼望去能看到很遠很遠,似乎整個天下盡收眼底。
“好美!好壯觀!”
阮綿驚歎,伸出手,仿佛整座京城都觸手可及。
肩上微沉,是身旁的人脫下外袍,披到了她身上:
“這裏風大,別著涼。”
這廝還挺體貼。
阮綿側頭看向他,隻見俊美的男子負手而立,身姿如鬆竹般挺拔。
清冷的月光和昏黃的燈光灑在他身上,似披上了一層薄薄的光華,暮春的晚風裏,他衣袂翻飛,仿佛誤落凡塵的謫仙。
她在心裏暗歎,長這副樣子,竟然當皇帝,真是暴殄天物啊!
不由想起了那日阿弟的話......
若......這廝還是那個落魄皇太孫,她倒是可以拐去江南,到時想怎樣便怎樣。
咳咳......起碼瞧著挺賞心悅目的,裝點宅子也不錯。
隻聽身側男子清越的嗓音,隨著微風飄進她的耳朵裏:
“我十四歲那年,皇爺爺不顧文武群臣反對,冊立我為皇太孫。
那晚,父王帶我來這座樓上,第一次讓我看這萬家燈火,當時我像你一樣,很震撼。”
他仍然記得,那晚他的父王滿含期許:
“瞻兒,這便是大郯江山,這點點星火都是大郯子民,是你要守護之人,以後你將是這天下的君王,是他們的主上。
他們尊你,敬你,懼你,畏你,奉養你,你理當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為父這一生為這副身子所累,空有一腔抱負,卻無力施展。
隻能將這重擔交給你了,答應我,一定要讓大郯海晏河清 ,時和歲豐。”
他那時候第一次知道“責任”二字,第一次正視自己的身份。
身在皇家,不僅僅是享受至高無上的權力和榮耀,還應擔負相應的責任和使命。
阮綿點了點頭,靜靜的等著他繼續。
他的聲音變得低沉起來:
“這次晾平縣地動,我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安排,督促戶部製定和實施救災事宜,密切關注當地情況,及時調整部署。
疫情發生後,我派人將各地有名望的大夫,以最快的速度送往那裏,派人采購大量相關藥材和所需之物送到那裏。
我將能做的都做了,本以為會萬無一失,想不到......”
最後是一聲長長的歎息。
他有負父王所托,沒有護住那些死於地震和疫病中的百姓,還有可能護不住更多人。
之前,阮綿猜測情況應當不大好,現在看到他這模樣,心不由又沉了沉,忍不住問:
“如今是什麽情況?”
齊民瞻道:“近半的人都染上了疫病,每日染病人數還在不斷增加,每天都有很多人死亡。”
他沒有說的是,因城門封閉,沒病的災民已多次發生暴動,企圖衝破防守跑出城。
但誰也不能保證他們未染疫病,若真放他們出來,屆時將疫病帶去別處,豈不是要出大亂子?
為以絕後患,隻能將所有人都封在那座城裏。
阮綿聽得心裏發顫,近半數人已染病,且還在增加.....
這麽說,現在的晾平縣比人間煉獄也差不多了。
“若......一直找不到醫治的法子,會怎樣?”
阮綿緊緊捏著帕子,試探著問,從前疫病這種事離她很遠,她沒有關注過這些,所以真的不知道。
齊民瞻歎口氣:“會一直封鎖整座城,直到城中不再有人因疫病而死......”
阮綿明白了他的意思,若實在找不出醫治的法子,就隻能這樣一直耗下去,到最後能活下幾人,就全憑天意了。
這法子很殘忍,但也是無可奈何。
人在天災麵前,總是不堪一擊的。
感受到了他的情緒低落,阮綿握住他的手腕,安慰他:
“你已經努力了,做的很好了,剩下的,盡人事,聽天命即可。”
他雖是君王,可也隻是個尚未及冠的少年,他也有無能為力之事。
聽了她的話,齊民瞻再也忍不住,一把將她抱著住,頭埋在她的肩上,激動的道:
“謝謝你,綿綿,謝謝你安慰我,陪伴我。”
這些日子他翻了很多書,各地曆年救治疫病的案例卷宗,甚至醫書,但皆毫無頭緒。
他也知道,這是天災,他不該強求,可是心裏總過不去。
現在,他的心熨帖極了。
從在宣政殿看到她的那一刻,從他咬到她親手做的包子那一刻。
他知道,他不是一個人在擔負所有,有人陪他一起,有人關心他,在意他。
她真的是個溫暖又柔軟的人。
鼻息間都是男子凜冽的香氣,阮綿有些暈眩,但理智尚存。
暗自咬牙,這廝到底是想尋求安慰,還是趁機占她便宜?
罷了,登基不到一年,便發生了這麽大的事情,這廝也夠倒黴的。
於是伸手環住他勁瘦的腰,輕輕拍他的脊背,以作安撫。
感受到她的動作,齊民瞻心中一喜,試探著將雙臂緊了緊,卻不敢再有別的動作了。
齊民瞻要送她迴宮,阮綿拒絕了:
“早些休息,保重身子,你身上肩負的不僅僅是這一個晾平縣。”
迴到綿安宮,阮綿提筆給黃老大夫寫信,問候了幾句,又詢問他晾平縣的現狀。
在她看來,黃老大夫的醫術已極高,而且劉禦醫也去了,怎麽會對這疫病束手無策呢?
她有些不解。
把信給綠茉:“明日一早派人給黃爺爺送去。”
“是。”
“別忘了捎上兩壇梨花釀。”
“是,知道姑娘惦記著他,黃爺爺一定高興。”
阮綿笑了。想了想,決定還是等這件事過去再離開吧!
別給那廝雪上加霜了。
用過早膳,宮人來稟,陳氏在宮門外求見。
阮綿納悶,陳氏怎麽沒提前遞帖子,難道有什麽急事嗎?
於是吩咐綠茉去接人。
等了半晌,綠茉領著陳氏來到綿安宮。
“拜見阮妃娘娘。”
“姐姐快起,請坐。”
陳氏抿了抿唇,沒有動。
瞧著她的樣子,阮綿奇道:“姐姐今日入宮,可是有事?”
這陳氏,她並不十分了解,隻憑多年看人的經驗,和她當初開醫館的舉動,心中對她有幾分好感。
做主替爹爹和阿娘收她為義女,除了盼著一個有情人的圓滿,也並非毫無私念。
有這層關係在,待她離開後,柳家也會多看顧些阮綜。
雖然他們本就有親,阮綜若有事相求,柳家不會袖手旁觀,但有了如今這層關係,阮綜再有求,柳家便不再是施恩,而是理所應當。
柳哲也會在心裏記下這個人情。
陳氏暗暗猶豫再三,最終似是下定決心:
“娘娘,我......想去晾平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