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正月十五,阮綿讓人去膳房要了些食材,準備包湯圓兒。


    花生、核桃去殼炒熟、碾碎,加入熟芝麻、葡萄幹碎和糖漬橙皮碎,倒入香油、豬油、熟糯米粉揉成餡料團。


    綠茉、春芽、常歡等都在一旁打下手,或幫著將餡料分揉成一個個小團子,或幫著將糯米粉和成糯米團。


    包的時候,綠茉一邊往皮裏麵裝餡料,一邊笑道:“娘娘和的餡兒真香!跟當年夫人做的一個味道。”


    阮綿白她一眼:“還說呢!當年你可沒少偷吃我阿娘的餡料。”


    綠茉撇撇嘴:“明明您偷吃的最多,桃溪姐姐追著咱們兩個跑,管都管不過來。”


    憶起童年往事,阮綿不由笑了。


    當年在西北,物資稀缺,糕點甜食尤其少,即便她身為侯門之女,也不是每天都能吃到甜品的。


    每到元宵節,阿娘就會張羅著包湯圓兒,五仁餡兒、黑芝麻餡兒、花生餡兒、紅山果餡兒......


    她尤其喜歡五仁餡兒。


    又香又甜的餡料彌漫整個院子,她饞得口水直流,甚至等不及湯圓兒包好,就跟綠茉商議,由綠茉前去吸引阿娘等人的注意,她則趁機跑去偷吃餡料。


    當然,她也不會忘記往荷包裏藏些,給綠茉吃。


    湯圓兒包好,宮人們端去膳房煮。


    阮綿立於窗前,望著天空中橘紅色的夕陽,不由出神。


    當年爹娘在時,每至上元燈節,吃過湯圓兒,爹爹便會帶著他們去街上賞燈。


    爹爹身姿高大,一手將她抱在懷裏,一手牽著阿娘,阿弟則由小廝背著跟在後麵。


    那時候,他們是多麽幸福美滿的一家人啊!


    英武挺拔的身影出現在視線裏,阮綿捏帕子擦了擦眼角,朝那人露出了個微笑。


    “你不高興?發生什麽事了?”


    很快,齊民瞻來到她麵前,緊張的問。


    阮綿笑了笑:“沒有,想起了一些小時候的事而已。你倒會挑時候來,一會兒吃湯圓兒吧!”


    齊民瞻心中一鬆,猜到她應是想起了過世的雙親,想來當年安遠侯一家是很幸福的吧?


    曾聽說,過世的阮侯尤其疼愛這個女兒,甚至超過了兒子。


    阮綿一點都不驚訝這廝會來。


    今日過節,這廝既然對她有那種心思,定會跑過來。


    聽說他取消了今年登晶寶樓觀燈的儀式,“月在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沒準兒這廝還要帶她去街上看燈。


    果然,就聽麵前的人道:“過會兒咱們去街上賞燈吧?”


    極力壓住上揚的唇角,阮綿一臉懨懨道:“不去,每年都是那些,早看膩了,到處人擠人,鬧哄哄的,沒意思。”


    齊民瞻無措的抿抿唇:“去吧,就當是陪我了,離京幾年,我都快忘了京中的上元燈節有多熱鬧了。”


    他壓根沒反應過來,阮綿從來不怕喧鬧,一向是哪裏熱鬧就往哪裏鑽。


    裝作為難的想了想,阮綿最終答應了:“行吧!你可得保護好我,別叫我被花子拍了去。”


    “放心,我一定寸步不離。”


    一雙好看的丹鳳眼彎成了月亮,月色皎皎,亮的耀眼。


    瞧著他一臉遮也遮不住的笑容,阮綿心裏輕歎:


    也罷,人生不經曆一場愛而不得的遺憾是不完整的,姐姐幫你填滿。


    是你上趕著的,別怪姐姐心狠!


    她不想這麽早跟他攤牌,還沒到時候。


    一旦事情挑明,他們都必須要做出選擇,或是他退讓,或是她答應,勢必會破壞如今的關係。


    還不如就這麽含糊著,她假裝不知,到時候直接離開便是。


    宮人們端著煮好的湯圓進來,既有阮綿帶人包的五仁餡兒,還有膳房包的棗泥、豆沙、黑芝麻等餡兒。


    齊民瞻隻吃五仁的,一連吃了兩大碗。


    阮綿特意包得多,命膳房分往各處,綿安宮上下都吃到了自家娘娘親包的湯圓兒,一個個喜逐顏開,比過年還熱鬧。


    吃過湯圓兒,又用了些晚膳,齊民瞻和阮綿坐馬車駛出宮門。


    京城的街道極為繁華熱鬧,此時天剛黑,處處張燈結彩。


    巨大的鼇山琉璃燈,高五丈,形成一個大彩樓,騎獅子的文殊菩薩和騎白象的普賢菩薩燈高高在上,其中設有機關,手指可以噴出水柱。


    除了滿地華燈,還有劃旱船、舞獅、龍船等歌舞百戲表演,處處鑼鼓喧天。


    遠遠望去,滿城火樹銀花,如點點繁星墜落凡間。


    “老爺,剛剛收到消息,那人果然出宮了。”


    一個身材瘦削的男子向另一個身形高大的男子稟道。


    “帶了多少人?”


    “九名侍衛,並阮妃。”


    “阮氏?也好,有人陪著不至於孤單。咱們的人準備好了嗎?”


    “隻等您一聲令下。”


    “依計劃行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綿綿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臘肉豌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臘肉豌豆並收藏綿綿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