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雲舟抱著一壇酒同曹景瀾滿麵春風的來到紫寰殿。
見他們來了,齊民瞻放下手中公務,起身令人設桌椅擺酒菜。
幾盞酒下肚,曲雲舟朝齊民瞻悠悠歎道:
“還真是此一時彼一時啊!你可知道,因著你要選秀,京城的珠寶首飾、綾羅綢緞的價錢翻了好幾倍呢!
其中幾家有名的金樓、布莊更是如遭了劫掠一般,所有貨品都被搶售一空了。
還有承接了各府繡活的各大繡莊,據說裏麵的繡娘們為了給各家閨秀繡製華服,都在日夜不停的趕工。
這些府上都變著法的,要將自家女兒打扮得花枝招展、珠環翠繞、千嬌百媚.....以期能入你的眼呢!
還有人給我塞銀票,向我打聽你的喜好呢!問你喜歡什麽顏色,喜歡何種模樣的女子,喜歡吃什麽,做什麽......”
齊民瞻嘴角微揚,露出一個嘲諷的輕笑。
當年阿娘欲為他說親事,稍稍向幾家透了些風聲,那幾家人就急急將女兒的婚事訂下了。
如今一個個卻巴不得趕緊將自家女兒送進他的後宮來!
他問:“你收了嗎?”
曲雲舟理所當然道:“自然得收,這麽來錢的買賣,我又不傻。”
齊民瞻笑著朝他伸手。
“幹嘛?”曲雲舟趕緊捂懷。
“均分。”齊民瞻挑眉道。
“不行!我自己憑本事掙的,憑什麽給你?”
“出賣兄弟的黑心錢,你憑的哪門子本事?景瀾,按住他,把他的贓款全抄光!”
曹景瀾笑著上前鉗住曲雲舟的雙臂,齊民瞻輕鬆就從不斷掙紮的曲雲舟胸口處摸出了一大疊銀票。
“倒真不少!”
“那裏麵有五百兩本就是我的,不能分!”曲雲舟急道。
齊民瞻不理會他,數了數,快速將銀票分成三份,一份塞進自己的袖籠裏,一份給曹景瀾,剩下的幾張丟迴了曲雲舟胸口處。
早已被鬆開雙臂的曲雲舟趕忙拿起銀票,一看隻剩一千兩了,痛心疾首道:
“你們兩個也太貪了!我好不容易手裏才有點錢,還沒捂熱呢,又被你們給搶去了!不行,曹景瀾,你再還我五百兩,還迴來......”
說著就向曹景瀾撲了過去,曹景瀾自是不肯,喊齊民瞻幫忙,三人打鬧在了一處。
過了會兒,三人鬧夠了。
齊民瞻道:“其他人不必理會,那幾家是何情形?”
曲雲舟道:“他們自然也要送女子入宮,楊家,聞家,陸家都已定好入宮參選之人了,隻有姚家尚未決定讓哪位女子參選。
其中陸家要送兩位女子入宮,不愧是掌理鹽政的,最是大手筆,一口氣就將麒麟閣的珍寶首飾買走了一大半呢!”
齊民瞻冷冷道:“私售鹽引,官商勾結,販賣私鹽,最不缺的便是銀子。”
這些年朝綱鬆弛,各勳貴世家趁機壯大,其中以掌鹽政的陸家,掌鐵礦的楊家,掌軍政的姚家,掌漕運的聞家發展最盛。
近十年來,他們靠著聯姻、收敘門生等手段,結成了一個龐大的關係網,其勢力遍布朝堂、各地方、軍中甚至皇宮。
他們掌控並引導著朝廷動向,掌管著官吏的任命和謫遷,掌理著大郯的軍隊和兵器,掌握著比國庫更雄厚的財富......因此皇帝的一舉一動都不可避免要受他們掣肘 。
長此以往,待哪日他們發展得更強盛些,皇帝甚至都有可能成為任由他們擺布的傀儡。
齊民瞻自是不肯眼睜睜看著他們日益壯大,想收迴權柄,就必須除掉他們。
可他們素行謹慎,表麵上暴露出來的問題都是些無關痛癢的小事,根本不足以撼動他們根深蒂固且錯綜複雜的勢力。
所以,他要借選秀之機,以他們送進宮的女子為突破,將他們鏟除掉。
他知道,這法子算不得光明磊落,但大郯已經亂了許多年,他想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小的代價將朝政穩定下來,唯有此法。
他不想跟他們慢慢拉扯,那樣損耗太多,他還有很多事要做,匪患、苛捐雜稅、土地兼並、收複國土......他還有很多難題要解決。
他答應過父王,要讓大郯海晏河清 ,時和歲豐。
他告訴過自己,要讓百姓萬家燈火,藏富於民。
至於那些女子,他並不會對她們有絲毫愧疚之心,在她們的家族結黨營私,鏟除異己,禍國殃民時,她們已經是罪臣之女了。
她們被送進宮,不過是他們的家族為把控皇權,所走的一步棋罷了,她們隻是她們家族手中的一枚棋子,他又為何不能利用這些棋子反將他們一軍呢?
他正暗暗想著這些,隻聽曲雲舟道:“你這次選秀之事同阮姑娘解釋了嗎?別叫她誤會了才好。”
“不必,她......不會在乎。”齊民瞻突然心中一酸。
曲雲舟疑道:“你......還沒有告訴她......你的心思?”
齊民瞻沉默著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曲雲舟和曹景瀾對視一眼,都滿是不解。
尤其曹景瀾,這兩年他幾乎日日同皇帝在一起,他最是知道皇帝對那姑娘的感情。
皇帝上陣廝殺時仿佛暴戾兇猛的嗜血猛獸,可一旦手握那枚荷包,整個人都變得溫和柔情起來。
有幾次,皇帝重傷昏迷,他將那荷包置於他的掌心,許是喚起了他的求生欲望,他才得以一次次醒過來。
但明顯皇帝不欲多說,他們也不好多問。
曹景瀾飲了一杯酒道:
“那日為我爹設衣冠塚,許多人家前去祭拜,她不方便露麵,讓萬管家帶去了幾樣糕點、菜肴和芙蓉釀,說那些是我爹當年去他們府上時最喜歡的。
連我都幾乎想不起來我爹喜歡什麽了,虧她還記得,這般性情的姑娘,也不枉你惦念成那樣。”
齊民瞻微微一笑:“她做事一向如此,處處妥帖,非為利益,讓人心生溫暖。”
朝堂之事和宮中之事阮綿皆不知。
入秋後,落了兩場雨,天氣漸漸涼爽下來。
最近,阮綿常和丫鬟們去後山,采些野花、野菜、野果、野山菌之類,歡快得仿若沒有半分煩惱。
這一日恰逢附近鎮子的集日。
她又和丫鬟們喬裝一番,擠到了熱鬧喧囂的人群裏。
見他們來了,齊民瞻放下手中公務,起身令人設桌椅擺酒菜。
幾盞酒下肚,曲雲舟朝齊民瞻悠悠歎道:
“還真是此一時彼一時啊!你可知道,因著你要選秀,京城的珠寶首飾、綾羅綢緞的價錢翻了好幾倍呢!
其中幾家有名的金樓、布莊更是如遭了劫掠一般,所有貨品都被搶售一空了。
還有承接了各府繡活的各大繡莊,據說裏麵的繡娘們為了給各家閨秀繡製華服,都在日夜不停的趕工。
這些府上都變著法的,要將自家女兒打扮得花枝招展、珠環翠繞、千嬌百媚.....以期能入你的眼呢!
還有人給我塞銀票,向我打聽你的喜好呢!問你喜歡什麽顏色,喜歡何種模樣的女子,喜歡吃什麽,做什麽......”
齊民瞻嘴角微揚,露出一個嘲諷的輕笑。
當年阿娘欲為他說親事,稍稍向幾家透了些風聲,那幾家人就急急將女兒的婚事訂下了。
如今一個個卻巴不得趕緊將自家女兒送進他的後宮來!
他問:“你收了嗎?”
曲雲舟理所當然道:“自然得收,這麽來錢的買賣,我又不傻。”
齊民瞻笑著朝他伸手。
“幹嘛?”曲雲舟趕緊捂懷。
“均分。”齊民瞻挑眉道。
“不行!我自己憑本事掙的,憑什麽給你?”
“出賣兄弟的黑心錢,你憑的哪門子本事?景瀾,按住他,把他的贓款全抄光!”
曹景瀾笑著上前鉗住曲雲舟的雙臂,齊民瞻輕鬆就從不斷掙紮的曲雲舟胸口處摸出了一大疊銀票。
“倒真不少!”
“那裏麵有五百兩本就是我的,不能分!”曲雲舟急道。
齊民瞻不理會他,數了數,快速將銀票分成三份,一份塞進自己的袖籠裏,一份給曹景瀾,剩下的幾張丟迴了曲雲舟胸口處。
早已被鬆開雙臂的曲雲舟趕忙拿起銀票,一看隻剩一千兩了,痛心疾首道:
“你們兩個也太貪了!我好不容易手裏才有點錢,還沒捂熱呢,又被你們給搶去了!不行,曹景瀾,你再還我五百兩,還迴來......”
說著就向曹景瀾撲了過去,曹景瀾自是不肯,喊齊民瞻幫忙,三人打鬧在了一處。
過了會兒,三人鬧夠了。
齊民瞻道:“其他人不必理會,那幾家是何情形?”
曲雲舟道:“他們自然也要送女子入宮,楊家,聞家,陸家都已定好入宮參選之人了,隻有姚家尚未決定讓哪位女子參選。
其中陸家要送兩位女子入宮,不愧是掌理鹽政的,最是大手筆,一口氣就將麒麟閣的珍寶首飾買走了一大半呢!”
齊民瞻冷冷道:“私售鹽引,官商勾結,販賣私鹽,最不缺的便是銀子。”
這些年朝綱鬆弛,各勳貴世家趁機壯大,其中以掌鹽政的陸家,掌鐵礦的楊家,掌軍政的姚家,掌漕運的聞家發展最盛。
近十年來,他們靠著聯姻、收敘門生等手段,結成了一個龐大的關係網,其勢力遍布朝堂、各地方、軍中甚至皇宮。
他們掌控並引導著朝廷動向,掌管著官吏的任命和謫遷,掌理著大郯的軍隊和兵器,掌握著比國庫更雄厚的財富......因此皇帝的一舉一動都不可避免要受他們掣肘 。
長此以往,待哪日他們發展得更強盛些,皇帝甚至都有可能成為任由他們擺布的傀儡。
齊民瞻自是不肯眼睜睜看著他們日益壯大,想收迴權柄,就必須除掉他們。
可他們素行謹慎,表麵上暴露出來的問題都是些無關痛癢的小事,根本不足以撼動他們根深蒂固且錯綜複雜的勢力。
所以,他要借選秀之機,以他們送進宮的女子為突破,將他們鏟除掉。
他知道,這法子算不得光明磊落,但大郯已經亂了許多年,他想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小的代價將朝政穩定下來,唯有此法。
他不想跟他們慢慢拉扯,那樣損耗太多,他還有很多事要做,匪患、苛捐雜稅、土地兼並、收複國土......他還有很多難題要解決。
他答應過父王,要讓大郯海晏河清 ,時和歲豐。
他告訴過自己,要讓百姓萬家燈火,藏富於民。
至於那些女子,他並不會對她們有絲毫愧疚之心,在她們的家族結黨營私,鏟除異己,禍國殃民時,她們已經是罪臣之女了。
她們被送進宮,不過是他們的家族為把控皇權,所走的一步棋罷了,她們隻是她們家族手中的一枚棋子,他又為何不能利用這些棋子反將他們一軍呢?
他正暗暗想著這些,隻聽曲雲舟道:“你這次選秀之事同阮姑娘解釋了嗎?別叫她誤會了才好。”
“不必,她......不會在乎。”齊民瞻突然心中一酸。
曲雲舟疑道:“你......還沒有告訴她......你的心思?”
齊民瞻沉默著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曲雲舟和曹景瀾對視一眼,都滿是不解。
尤其曹景瀾,這兩年他幾乎日日同皇帝在一起,他最是知道皇帝對那姑娘的感情。
皇帝上陣廝殺時仿佛暴戾兇猛的嗜血猛獸,可一旦手握那枚荷包,整個人都變得溫和柔情起來。
有幾次,皇帝重傷昏迷,他將那荷包置於他的掌心,許是喚起了他的求生欲望,他才得以一次次醒過來。
但明顯皇帝不欲多說,他們也不好多問。
曹景瀾飲了一杯酒道:
“那日為我爹設衣冠塚,許多人家前去祭拜,她不方便露麵,讓萬管家帶去了幾樣糕點、菜肴和芙蓉釀,說那些是我爹當年去他們府上時最喜歡的。
連我都幾乎想不起來我爹喜歡什麽了,虧她還記得,這般性情的姑娘,也不枉你惦念成那樣。”
齊民瞻微微一笑:“她做事一向如此,處處妥帖,非為利益,讓人心生溫暖。”
朝堂之事和宮中之事阮綿皆不知。
入秋後,落了兩場雨,天氣漸漸涼爽下來。
最近,阮綿常和丫鬟們去後山,采些野花、野菜、野果、野山菌之類,歡快得仿若沒有半分煩惱。
這一日恰逢附近鎮子的集日。
她又和丫鬟們喬裝一番,擠到了熱鬧喧囂的人群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