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月黯星稀。
“姑娘,當心腳下。”
前後各兩名丫鬟提著絳紗燈,將阮綿腳下的石子路照得清晰如白晝,經過一處隻有兩階的台階時,卻還是忍不住出聲提醒。
暗香襲來,阮綿抬眼去望,那幾株梅樹早已完全綻放。
在寒冷蕭條的冬夜,一樹梅香本應讓人心曠神怡,阮綿卻隻看了一眼,便禁不住淚流滿麵。
桃溪上前一步攙住她的手臂:
“姑娘,此處風大,仔細皴了臉,奴婢扶您快走幾步,甄姑姑那裏已經擺好了晚膳,隻等著您呢!”
剛跨入院門,阮綿便看到披著厚厚大氅的甄姑姑站在屋簷下,正朝著院門的方向翹首期盼。
她心頭一暖 ,加快了步子上前:
“您最懼寒冷,別凍著了,快進屋子裏去吧!都怪我,讓您久等了。”
“不礙事,我也是剛從屋子裏出來,整日悶在屋裏,偶爾出來透透氣,心裏也暢快些。”
一邊說著,兩人一起進了屋裏。
左梢間的雕花梨木如意吉祥圓桌上已擺滿了飯食,都蓋著蓋子,下麵還有裝著熱水的瓷盅溫著。
丫鬟們揭開蓋子,菜香四溢,令人口舌生津。
看這菜色,阮綿便知道,這是甄姑姑的手藝,心中無比溫暖。
“姑姑,您不必為我擔憂,我......沒事。”
“先坐下,吃完再說。”
甄姑姑將她按到椅子上。
阮綿現在不食葷腥,甄姑姑特意做了一桌子素菜:火麻油炒灰條菜幹,豇豆幹,菌油炒茄子幹,鮮香豆腐羹,冬瓜菌菇湯,茶油拌木耳,甜脆爽口的蘿卜條。
她的手藝極好,在宮中同禦膳房裏交好的廚娘學了些秘訣,來了興致便入廚房做滿滿一桌子菜,從前安遠侯夫人尚在時,阮綿便常纏著要吃她做的菜。
隻是她身子不好,不能太過操勞,隻能偶爾下一次廚。
今日的菜肴甄姑姑是費了許多心思的,色香味俱全自是不必說,都是依著阮綿的喜歡精心烹製的,但阮綿卻覺得味同嚼蠟,食不知味。
不過她也沒有拒絕甄姑姑幾次往她碗裏夾的菜,她不想讓關心她的人擔憂。
殊不知,見她這故作堅強的模樣,甄姑姑心裏發酸,愈加心疼。
飯後,待阮綿洗過手,漱了口,甄姑姑將所有人都遣了下去。
屋中隻餘她二人,甄姑姑將素日喜笑顏開,此時卻的緘默寡言的人兒攬入懷:
“孩子,我知你一向堅韌,遇到不如意之事習慣了自己扛,可弦繃得太緊愈容易斷,鬱結悶在心裏極傷身子, 不若發泄出來的好。”
脆弱、委屈和疲憊一下子湧了上來,阮綿將頭埋在甄姑姑肩上抽泣道:
“我知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世間哪有十全十美的事;
我知道,日子不會總是一帆風順,也不會總有溫暖和陽光,必然有挫折和陰暗;
我知道,除了生死都是小事,沒什麽事是過不去的......
可我就是不甘心,就是舍不得,就是心痛難忍.......卻無能為力......”
所有刻意隱忍的壁壘都在這一刻分崩離析,她再忍不住放聲哭了起來,淚水像決堤的洪水一般,洶湧而出。
甄姑姑一隻手緊緊攬著她,另一隻手不住的輕撫她的脊背。
她知道,這種時候任何大道理都是蒼白無力的,最好的安慰就是陪伴和傾聽。
況且,那些道理,自家姑娘都懂,無需她多言。
自家姑娘掌家多年,並非不諳世事的少女,也並非第一次經曆這樣的痛徹心扉,她相信她最終能挺過去。
隻是,或許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畢竟有過那樣純粹熱烈的感情付出,如今形成的傷口必然又深又大,豈能一朝一夕彌合?
她哭的昏天黑地,沈維楨卻是真的陷入了昏天黑地。
他最終是被親隨拖拽著離開的,迴到府裏,便一口鮮血噴湧而出。
全家人被嚇得臉色慘白,趕忙請來京城名醫。
房間裏,沈維楨緊閉著雙目一動不動的躺在床上,臉色蒼白灰暗,素日嫣紅的唇也毫無血色。
沈夫人和沈太夫人都站在屏風後麵。
隻沈大人陪著大夫在床前診脈。
“令郎無大礙,是因突然經脈受阻,急火攻心才會吐血,加之入水受了寒,傷了身子,這才一直昏迷不醒,好好調理一番即可。”
聞此,一家人緊繃的心都微微鬆了一些。
沈夫人隔著屏風道:
“多謝大夫了,勞煩您再給開張方子,不拘什麽名貴藥材,隻管用便是。”
大夫寬慰道:“夫人不必過於憂心,令郎正是年輕體健,身體底子好,尋常溫補的藥材即可,太過珍稀的反而於他不利。”
沈夫人囁嚅了片刻,最終閉了嘴。
沈大人領著大夫去開了方子,命人即刻去抓藥來煎,又令人奉上厚厚的診金,將大夫送出了門才又迴來。
看著昏迷不醒的兒子,沈夫人心如刀絞:
“這叫什麽事兒啊!好好的,皇家非要來插這麽一腳!若楨哥兒有個三長兩短,我就是拚了這條命,也要咬下他們一口肉來!”
在兒子的生死攸關麵前,一切忠君之念,一切天威之懼,都要退居次位!
泥人尚有三分血氣,她沈家可不是那根基淺薄的人家,可由著別人任意捏扁搓圓,而毫無反抗之力!
她早已看出,今日種種是一場精心謀劃的局,隻是她尋不到任何把柄,隻能硬吞下這苦果。
太夫人拍拍她的手:
“莫要擔心,楨哥兒是個好孩子,能想通的。”
“老爺,皇家如此算計咱們,咱們......”沈夫人看向丈夫。
沈父擰眉片刻,看向昏迷不醒的兒子道:
“唉,待楨兒醒來再議吧!”
皇宮裏,齊雲姝倚在窗前,望著暗藍天幕上的殘月微微出神。
她想起,那是兩年前,那日成國公府辦喜宴,從不參加京中宴會的澹王府全家出動。
她跟著一眾姐妹逛園子時,突感頭暈目眩,踉蹌了幾步,不小心踩到了一位閨秀。
她連忙賠禮道歉,那閨秀卻一直不依不饒,說了很多難聽的話。
當時她所有的嫡庶姐妹都在,卻沒有一人站出來維護她,她們不是幸災樂禍,就是遠遠躲開。
那位閨秀見此,愈發得意的辱罵起她來,言辭刻薄,不堪入耳。
她羞憤欲死,突然一個清脆的少女聲音響起:
“姐姐們叫我好找啊!那邊鑼鼓都敲響了,我見姐姐們不在,特意來喊姐姐們過去。
國公夫人不僅請來了當紅的戲班子,連耍百戲和說書的女先兒都有,好生熱鬧!再晚一步可就錯過咯!”
這話一說完,周圍看熱鬧的各家閨秀們都跑去看戲了,一直數落她的女子自覺無趣,也跟著離開了。
少女很聰明,既化解了她的尷尬和羞憤,又不得罪任何人。
她十分感激,抬眼去瞧,入目的少女唇紅齒白,膚若瑩玉,一雙眸子清澈明亮,眉眼間仿若含笑,看著就讓人喜歡。
後來,她將自己新繡的香囊送給少女表達謝意,少女欣然接受,又從荷包裏掏出金絲糖給她吃:
“也許吃些糖就不會頭暈啦!”
她和綿綿就那樣相識,成了朋友,是她在這個世上唯一的朋友,也是除了生母和哥哥外,得到的唯一溫暖和善意。
可是哥哥的謀劃和野心,將她好不容易得來的溫暖和善意都打碎了......
第二日,賜婚的旨意正式頒布,京中一片嘩然。
雖然昨日大家都看得清楚,五公主落水被沈家公子誤救,期間二人有親密碰觸,但這樣就硬生生拆散人家多年前定下的婚約,未免有些蠻橫不講理。
許多老臣在心中暗暗搖頭,新帝太急躁了。
安遠侯府乃功勳之家,老安遠侯有功社稷,有功朝堂,不幸英年早逝,隻留下一雙兒女。
如今君王倚勢欺人家朝中無人,明目張膽搶功臣遺孤的婚事,吃相實在難看,就不怕寒了臣子的心?
曾經,許多朝臣覺得新帝清修多年,定清心寡欲,修身正心。
先帝臨終前那幾日,他衣不解帶伺候湯藥,極盡孝道。
大家都盼著新帝會是一位賢德仁厚的君王,想不到短短半年,新帝的真實麵目就暴露出來了:
暴躁狠厲,寡恩薄情。
新帝登位數月以來,朝中被貶黜、流放、抄家的官員不在少數,使得許多人惶惶不安,生怕下一個倒黴的就是自己。
許久後,新帝似乎也後知後覺的迴味過來,此事不妥,將四皇子叫到跟前狠狠罵了一頓。
四皇子走後,他疲憊的捏捏眉心。
罷了,能將沈家拉攏過來也不算虧,背負些罵名又有何妨?
“姑娘,當心腳下。”
前後各兩名丫鬟提著絳紗燈,將阮綿腳下的石子路照得清晰如白晝,經過一處隻有兩階的台階時,卻還是忍不住出聲提醒。
暗香襲來,阮綿抬眼去望,那幾株梅樹早已完全綻放。
在寒冷蕭條的冬夜,一樹梅香本應讓人心曠神怡,阮綿卻隻看了一眼,便禁不住淚流滿麵。
桃溪上前一步攙住她的手臂:
“姑娘,此處風大,仔細皴了臉,奴婢扶您快走幾步,甄姑姑那裏已經擺好了晚膳,隻等著您呢!”
剛跨入院門,阮綿便看到披著厚厚大氅的甄姑姑站在屋簷下,正朝著院門的方向翹首期盼。
她心頭一暖 ,加快了步子上前:
“您最懼寒冷,別凍著了,快進屋子裏去吧!都怪我,讓您久等了。”
“不礙事,我也是剛從屋子裏出來,整日悶在屋裏,偶爾出來透透氣,心裏也暢快些。”
一邊說著,兩人一起進了屋裏。
左梢間的雕花梨木如意吉祥圓桌上已擺滿了飯食,都蓋著蓋子,下麵還有裝著熱水的瓷盅溫著。
丫鬟們揭開蓋子,菜香四溢,令人口舌生津。
看這菜色,阮綿便知道,這是甄姑姑的手藝,心中無比溫暖。
“姑姑,您不必為我擔憂,我......沒事。”
“先坐下,吃完再說。”
甄姑姑將她按到椅子上。
阮綿現在不食葷腥,甄姑姑特意做了一桌子素菜:火麻油炒灰條菜幹,豇豆幹,菌油炒茄子幹,鮮香豆腐羹,冬瓜菌菇湯,茶油拌木耳,甜脆爽口的蘿卜條。
她的手藝極好,在宮中同禦膳房裏交好的廚娘學了些秘訣,來了興致便入廚房做滿滿一桌子菜,從前安遠侯夫人尚在時,阮綿便常纏著要吃她做的菜。
隻是她身子不好,不能太過操勞,隻能偶爾下一次廚。
今日的菜肴甄姑姑是費了許多心思的,色香味俱全自是不必說,都是依著阮綿的喜歡精心烹製的,但阮綿卻覺得味同嚼蠟,食不知味。
不過她也沒有拒絕甄姑姑幾次往她碗裏夾的菜,她不想讓關心她的人擔憂。
殊不知,見她這故作堅強的模樣,甄姑姑心裏發酸,愈加心疼。
飯後,待阮綿洗過手,漱了口,甄姑姑將所有人都遣了下去。
屋中隻餘她二人,甄姑姑將素日喜笑顏開,此時卻的緘默寡言的人兒攬入懷:
“孩子,我知你一向堅韌,遇到不如意之事習慣了自己扛,可弦繃得太緊愈容易斷,鬱結悶在心裏極傷身子, 不若發泄出來的好。”
脆弱、委屈和疲憊一下子湧了上來,阮綿將頭埋在甄姑姑肩上抽泣道:
“我知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世間哪有十全十美的事;
我知道,日子不會總是一帆風順,也不會總有溫暖和陽光,必然有挫折和陰暗;
我知道,除了生死都是小事,沒什麽事是過不去的......
可我就是不甘心,就是舍不得,就是心痛難忍.......卻無能為力......”
所有刻意隱忍的壁壘都在這一刻分崩離析,她再忍不住放聲哭了起來,淚水像決堤的洪水一般,洶湧而出。
甄姑姑一隻手緊緊攬著她,另一隻手不住的輕撫她的脊背。
她知道,這種時候任何大道理都是蒼白無力的,最好的安慰就是陪伴和傾聽。
況且,那些道理,自家姑娘都懂,無需她多言。
自家姑娘掌家多年,並非不諳世事的少女,也並非第一次經曆這樣的痛徹心扉,她相信她最終能挺過去。
隻是,或許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畢竟有過那樣純粹熱烈的感情付出,如今形成的傷口必然又深又大,豈能一朝一夕彌合?
她哭的昏天黑地,沈維楨卻是真的陷入了昏天黑地。
他最終是被親隨拖拽著離開的,迴到府裏,便一口鮮血噴湧而出。
全家人被嚇得臉色慘白,趕忙請來京城名醫。
房間裏,沈維楨緊閉著雙目一動不動的躺在床上,臉色蒼白灰暗,素日嫣紅的唇也毫無血色。
沈夫人和沈太夫人都站在屏風後麵。
隻沈大人陪著大夫在床前診脈。
“令郎無大礙,是因突然經脈受阻,急火攻心才會吐血,加之入水受了寒,傷了身子,這才一直昏迷不醒,好好調理一番即可。”
聞此,一家人緊繃的心都微微鬆了一些。
沈夫人隔著屏風道:
“多謝大夫了,勞煩您再給開張方子,不拘什麽名貴藥材,隻管用便是。”
大夫寬慰道:“夫人不必過於憂心,令郎正是年輕體健,身體底子好,尋常溫補的藥材即可,太過珍稀的反而於他不利。”
沈夫人囁嚅了片刻,最終閉了嘴。
沈大人領著大夫去開了方子,命人即刻去抓藥來煎,又令人奉上厚厚的診金,將大夫送出了門才又迴來。
看著昏迷不醒的兒子,沈夫人心如刀絞:
“這叫什麽事兒啊!好好的,皇家非要來插這麽一腳!若楨哥兒有個三長兩短,我就是拚了這條命,也要咬下他們一口肉來!”
在兒子的生死攸關麵前,一切忠君之念,一切天威之懼,都要退居次位!
泥人尚有三分血氣,她沈家可不是那根基淺薄的人家,可由著別人任意捏扁搓圓,而毫無反抗之力!
她早已看出,今日種種是一場精心謀劃的局,隻是她尋不到任何把柄,隻能硬吞下這苦果。
太夫人拍拍她的手:
“莫要擔心,楨哥兒是個好孩子,能想通的。”
“老爺,皇家如此算計咱們,咱們......”沈夫人看向丈夫。
沈父擰眉片刻,看向昏迷不醒的兒子道:
“唉,待楨兒醒來再議吧!”
皇宮裏,齊雲姝倚在窗前,望著暗藍天幕上的殘月微微出神。
她想起,那是兩年前,那日成國公府辦喜宴,從不參加京中宴會的澹王府全家出動。
她跟著一眾姐妹逛園子時,突感頭暈目眩,踉蹌了幾步,不小心踩到了一位閨秀。
她連忙賠禮道歉,那閨秀卻一直不依不饒,說了很多難聽的話。
當時她所有的嫡庶姐妹都在,卻沒有一人站出來維護她,她們不是幸災樂禍,就是遠遠躲開。
那位閨秀見此,愈發得意的辱罵起她來,言辭刻薄,不堪入耳。
她羞憤欲死,突然一個清脆的少女聲音響起:
“姐姐們叫我好找啊!那邊鑼鼓都敲響了,我見姐姐們不在,特意來喊姐姐們過去。
國公夫人不僅請來了當紅的戲班子,連耍百戲和說書的女先兒都有,好生熱鬧!再晚一步可就錯過咯!”
這話一說完,周圍看熱鬧的各家閨秀們都跑去看戲了,一直數落她的女子自覺無趣,也跟著離開了。
少女很聰明,既化解了她的尷尬和羞憤,又不得罪任何人。
她十分感激,抬眼去瞧,入目的少女唇紅齒白,膚若瑩玉,一雙眸子清澈明亮,眉眼間仿若含笑,看著就讓人喜歡。
後來,她將自己新繡的香囊送給少女表達謝意,少女欣然接受,又從荷包裏掏出金絲糖給她吃:
“也許吃些糖就不會頭暈啦!”
她和綿綿就那樣相識,成了朋友,是她在這個世上唯一的朋友,也是除了生母和哥哥外,得到的唯一溫暖和善意。
可是哥哥的謀劃和野心,將她好不容易得來的溫暖和善意都打碎了......
第二日,賜婚的旨意正式頒布,京中一片嘩然。
雖然昨日大家都看得清楚,五公主落水被沈家公子誤救,期間二人有親密碰觸,但這樣就硬生生拆散人家多年前定下的婚約,未免有些蠻橫不講理。
許多老臣在心中暗暗搖頭,新帝太急躁了。
安遠侯府乃功勳之家,老安遠侯有功社稷,有功朝堂,不幸英年早逝,隻留下一雙兒女。
如今君王倚勢欺人家朝中無人,明目張膽搶功臣遺孤的婚事,吃相實在難看,就不怕寒了臣子的心?
曾經,許多朝臣覺得新帝清修多年,定清心寡欲,修身正心。
先帝臨終前那幾日,他衣不解帶伺候湯藥,極盡孝道。
大家都盼著新帝會是一位賢德仁厚的君王,想不到短短半年,新帝的真實麵目就暴露出來了:
暴躁狠厲,寡恩薄情。
新帝登位數月以來,朝中被貶黜、流放、抄家的官員不在少數,使得許多人惶惶不安,生怕下一個倒黴的就是自己。
許久後,新帝似乎也後知後覺的迴味過來,此事不妥,將四皇子叫到跟前狠狠罵了一頓。
四皇子走後,他疲憊的捏捏眉心。
罷了,能將沈家拉攏過來也不算虧,背負些罵名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