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徐達定計
異界:從小兵開始崛起 作者:逍遙春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支2000人的軍隊,大張旗鼓地從蜀軍大營離開,前往遼平縣,根本就沒有任何掩飾,就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一般,自然被某些人看在了眼中。
在距離遼平縣大約80裏左右的一處山穀之中,四周的高山上,隱藏著一個個全副武裝的士兵,乍一看沒有任何問題,可唯有靠近之後,才能夠發現異常。
麵積不小的山穀,到處都是帳篷,一個個士兵不時出入,竟然隱藏著一支規模不小的大軍。
在山穀中間的一座大帳之中,一名傳令兵剛剛離開,隻剩下了幾名身穿鎧甲的將軍。
這幾人不別人,正是徐達、傅友德還有徐晃,武安軍右營的三位將領。
青龍衛大將軍猜測的不錯,王翦在夜夜騷擾蜀軍大營,讓他們無法安然入睡的時候,也派遣了一支軍隊趁機繞過了蜀軍大營,潛入了後方。
隻是與青龍衛大將軍猜測不一樣的是,這支軍隊的規模並不是他所以為的區區數千人,而是整個右營2萬兵馬。
原本的西大營,如今已經被駐守柏城縣縣城的後營接管,反正他們是在縣城之中,蜀軍哪怕是近距離偵察,也無法確認城內的守軍兵力,完全能夠瞞天過海。
周亞夫在城內隻留下了5000兵馬,加上重建的府軍守衛縣城,甚至下達了淨街令和宵禁令,就是為了確保城內的眼線、探子不會發現異常。
四麵城門封鎖,就算城內的眼線、探子發現了異常,也無法將消息傳遞出去,如此才能夠讓西大營擁有足夠的兵力,不會露餡。
王翦調動了右營2萬兵馬,還是徐達親自統兵,自然不是單純地為了切斷蜀軍糧道那麽簡單,其野心更大。
“將軍,蜀軍莫不是將我們當成了傻子,就這麽2000人大張旗鼓地出營,這不就是當成誘餌,引誘我軍上鉤嘛。”
傅友德與徐達的關係可是不錯,剛剛投靠朱元璋的時候,傅友德是在常遇春麾下,後來被徐達主動要到自己麾下,兩人共同參加了多場戰鬥,徐達對其讚不絕口。
兩人可不僅僅是上下級的關係,更是朋友、兄弟,關係可是極其深厚,傅友德在徐達心中的地位,甚至不下於湯和,所以自然也就少了許多的顧忌。
“嗬嗬,傅將軍,蜀軍將領可不是傻,他們也沒有將我們當成傻子,如此大張旗鼓就是為了讓我們發現不對勁,從而心生疑惑不敢有所行動,他們的目的也就達成了。”
傅友德和徐晃兩人都是一時名將,統兵能力不弱,徐達這麽一點,兩人立馬就醒悟過來,臉上露出了一抹笑意。
“原來如此,虛虛實實,玩得真好,蜀軍這是陽謀啊,他們壓根就不擔心被我們發現異常,甚至巴不得我們發現不對,隻要我們心生疑惑,他們的目的也就達成了。”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消滅我軍不過是附帶的,當前最要緊的,乃是將遼平縣的糧草送到大營之中,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自然是最好的,如此看來,蜀軍大營中的糧草不多了,不然也不會如此急迫。”
開口說話的還是傅友德,一來是他與徐達關係好,少了很多顧忌,二來則是徐晃性格低調務實,還不善交際,在不太熟悉的徐達等人麵前,多少有些沉默寡言。
“蜀軍的算盤打得很響,可他們卻是弄錯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小覷了我右營的戰力。”
“不錯,既然蜀軍下了戰書,咱們不接倒是顯得有些慫了,幹脆將計就計,不但要切斷他們的糧道,更是要將其伏兵一舉重創,讓他們偷雞不成蝕把米。”
到了這個時候,一直沒有說話的徐晃突然起身,拱手說道:“將軍,末將請命,率領所部兵馬截殺蜀軍運糧隊,將蜀軍伏兵引出來,將軍統率主力,給其致命一擊。”
上首的徐達擺了擺手,示意徐晃坐下,英武俊朗的臉上露出一抹笑容,樂嗬嗬地說道:“徐將軍的能力,本將軍是了解的,將軍以身為餌,自然也是放心的,不過本將這一次卻是準備玩一場大的。”
聽聞徐達此言,傅友德眼睛一亮,他跟隨徐達的時間可不短,深知其統兵能力,立馬就明白他是有了妙計。
連忙追問道:“將軍可是有了對策,接下來該如何行事,還請將軍示下。”
當著傅友德和徐晃兩人的麵,徐達也沒有過多遮掩,而是輕聲說道:“將計就計的確不錯,不但能夠再劫奪蜀軍一批糧草,更是能夠殲滅一支蜀軍援兵,削弱蜀軍力量,不過在本將看來,並不是最好的辦法。”
“不過遼平縣內依舊儲備有大批糧草,蜀軍大營還有數萬兵馬,大不了就退兵遼平縣,讓當前戰事繼續僵持下去,對我軍有些不利。”
“如今大將軍統率偏師深入金林府,危險不小,我軍主力固然是牽製住了蜀軍主力,可我等又何曾不是被蜀軍牽製,若是不能盡快殲滅蜀軍主力,大軍就不能南下金林府支援大將軍,若是形勢發生變化,大將軍身邊兵力不足,極易落入危險之中。”
“傅將軍剛剛也說了,蜀軍大營糧草不足,才會這般急迫,如果我軍攻克遼平縣,繳獲儲存在縣城內的糧草,不但能夠讓蜀軍陷入缺糧的困境之中,更是能夠切斷他們的退路,這才是兩全其美之策。”
這話一出,傅友德和徐晃兩人眼睛一亮,神情都有些激動,如果此計一成,根本不用一次次地劫殺蜀軍運糧隊,隻需要待在遼平縣城中,看著蜀軍大營糧草耗盡,不戰而潰。
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勝利。
隻是在興奮過後,徐晃眉頭一蹙,開口說道:“徐將軍此計大妙,可遼平縣的蜀軍已經加強了防備,想要偷襲幾乎不可能,強攻又需要時日,至少也需要3日時間。”
“一旦我軍強攻遼平縣,蜀軍主力必然會得知消息,不但可以抽調援軍南下支援,更是可以放棄與王翦將軍的糾纏,全軍南下,到那個時候,我軍不但攻不下遼平縣,更是會陷入蜀軍的兩麵夾擊之中。”
被徐晃如此直白地點出計劃中的破綻和不利之處,徐達沒有半點不滿,而是點了點頭,認真地解釋道:“徐將軍果然是大才,一眼就看穿了本將計劃中的不足之處,不過本將已經有了想法,強攻遼平縣乃是下下策,偷襲才是上策。”
“不知將軍想要如何偷襲?”
“嗬嗬,偷襲嘛,那支大張旗鼓的蜀軍不就是最好的對象嘛,既然蜀軍將這個誘餌主動送到了嘴邊,若是不吃,也太對不起他們了吧。”
這話一出,傅友德和徐晃兩人,都同時神情一震,腦子裏快速思索了一番,很快就想明白了徐達的計劃,臉上露出了一副佩服的表情,拱手說道:“將軍此計高明,末將等自愧不如。”
雖然都是一時名將,但是在統兵作戰方麵,徐晃和傅友德兩人到底是比徐達差了一些,反應沒有那麽快,也沒有第一時間想出最佳的方法了,可被徐達點破之後,卻也能夠馬上反應過來。
“徐將軍,末將請戰。”
在想通了徐達的完整計劃,傅友德和徐晃兩人再也沒有了任何意見,同樣想要主動請纓的傅友德,卻是比徐晃慢了一拍,還沒有來得及開口呢,徐晃就已經先一步站了出來。
軍人當爭,這沒有什麽好說的,可作為後來者,對於徐晃這位曹魏五子良將,不管是徐達,還是傅友德都是抱有特殊感情的,既然徐晃已經主動請命,傅友德索性也就不爭了,全當給徐晃一個麵子。
傅友德不爭,徐達可就省事了,當即就從善如流地說道:“好,既然徐將軍主動請纓,本將就答應你,著你統率本部兵馬襲擊蜀軍,本將統率主力防備蜀軍的伏兵。”
“末將遵令。”
一場簡單的軍事會議就這般結束了,青龍衛大將軍的計策在徐達的眼中,就如同透明一般,沒有半點秘密,並且當即製定了反製的計劃。
蜀軍大營在柏城縣外50餘裏處,距離遼平縣也不過170餘裏而已,2000充當誘餌的兵馬離開大營之後,每日行進60餘裏,最多三天就可以抵達遼平縣。
第一日沒有任何波瀾,也就放出去的斥候,發現了周邊有人窺視,不過他們早就得到了吩咐,並沒有采取什麽舉動,隻要對方不主動進攻,他們全當沒有看見。
甚至於統兵將領在得到斥候匯報之後,心中還在暗暗欣喜,認為大將軍的計策果然精妙,秦軍上鉤了。
第二日,這支軍隊依舊不緊不慢地趕往遼平縣,不過略微加快了一些速度,想要盡快趕到。
無論是青龍衛大將軍,還是充當誘餌的領兵將領,都認為大戰爆發,要等到他們從遼平縣返迴的時候,隻有那個時候,他們押送著大批的糧草,才是最有價值的誘餌。
在前往遼平縣的路途之中,他們都沒有太過於防備,一心隻想著盡快趕路,盡快趕到遼平縣。
尤其是軍中知曉內情的軍官們,更是迫不及待,自從北上以來,他們連連吃虧,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如今有機會伏擊秦軍劫糧部隊,發泄一下,自然是奮勇爭先。
在距離遼平縣大約80裏左右的一處山穀之中,四周的高山上,隱藏著一個個全副武裝的士兵,乍一看沒有任何問題,可唯有靠近之後,才能夠發現異常。
麵積不小的山穀,到處都是帳篷,一個個士兵不時出入,竟然隱藏著一支規模不小的大軍。
在山穀中間的一座大帳之中,一名傳令兵剛剛離開,隻剩下了幾名身穿鎧甲的將軍。
這幾人不別人,正是徐達、傅友德還有徐晃,武安軍右營的三位將領。
青龍衛大將軍猜測的不錯,王翦在夜夜騷擾蜀軍大營,讓他們無法安然入睡的時候,也派遣了一支軍隊趁機繞過了蜀軍大營,潛入了後方。
隻是與青龍衛大將軍猜測不一樣的是,這支軍隊的規模並不是他所以為的區區數千人,而是整個右營2萬兵馬。
原本的西大營,如今已經被駐守柏城縣縣城的後營接管,反正他們是在縣城之中,蜀軍哪怕是近距離偵察,也無法確認城內的守軍兵力,完全能夠瞞天過海。
周亞夫在城內隻留下了5000兵馬,加上重建的府軍守衛縣城,甚至下達了淨街令和宵禁令,就是為了確保城內的眼線、探子不會發現異常。
四麵城門封鎖,就算城內的眼線、探子發現了異常,也無法將消息傳遞出去,如此才能夠讓西大營擁有足夠的兵力,不會露餡。
王翦調動了右營2萬兵馬,還是徐達親自統兵,自然不是單純地為了切斷蜀軍糧道那麽簡單,其野心更大。
“將軍,蜀軍莫不是將我們當成了傻子,就這麽2000人大張旗鼓地出營,這不就是當成誘餌,引誘我軍上鉤嘛。”
傅友德與徐達的關係可是不錯,剛剛投靠朱元璋的時候,傅友德是在常遇春麾下,後來被徐達主動要到自己麾下,兩人共同參加了多場戰鬥,徐達對其讚不絕口。
兩人可不僅僅是上下級的關係,更是朋友、兄弟,關係可是極其深厚,傅友德在徐達心中的地位,甚至不下於湯和,所以自然也就少了許多的顧忌。
“嗬嗬,傅將軍,蜀軍將領可不是傻,他們也沒有將我們當成傻子,如此大張旗鼓就是為了讓我們發現不對勁,從而心生疑惑不敢有所行動,他們的目的也就達成了。”
傅友德和徐晃兩人都是一時名將,統兵能力不弱,徐達這麽一點,兩人立馬就醒悟過來,臉上露出了一抹笑意。
“原來如此,虛虛實實,玩得真好,蜀軍這是陽謀啊,他們壓根就不擔心被我們發現異常,甚至巴不得我們發現不對,隻要我們心生疑惑,他們的目的也就達成了。”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消滅我軍不過是附帶的,當前最要緊的,乃是將遼平縣的糧草送到大營之中,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自然是最好的,如此看來,蜀軍大營中的糧草不多了,不然也不會如此急迫。”
開口說話的還是傅友德,一來是他與徐達關係好,少了很多顧忌,二來則是徐晃性格低調務實,還不善交際,在不太熟悉的徐達等人麵前,多少有些沉默寡言。
“蜀軍的算盤打得很響,可他們卻是弄錯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小覷了我右營的戰力。”
“不錯,既然蜀軍下了戰書,咱們不接倒是顯得有些慫了,幹脆將計就計,不但要切斷他們的糧道,更是要將其伏兵一舉重創,讓他們偷雞不成蝕把米。”
到了這個時候,一直沒有說話的徐晃突然起身,拱手說道:“將軍,末將請命,率領所部兵馬截殺蜀軍運糧隊,將蜀軍伏兵引出來,將軍統率主力,給其致命一擊。”
上首的徐達擺了擺手,示意徐晃坐下,英武俊朗的臉上露出一抹笑容,樂嗬嗬地說道:“徐將軍的能力,本將軍是了解的,將軍以身為餌,自然也是放心的,不過本將這一次卻是準備玩一場大的。”
聽聞徐達此言,傅友德眼睛一亮,他跟隨徐達的時間可不短,深知其統兵能力,立馬就明白他是有了妙計。
連忙追問道:“將軍可是有了對策,接下來該如何行事,還請將軍示下。”
當著傅友德和徐晃兩人的麵,徐達也沒有過多遮掩,而是輕聲說道:“將計就計的確不錯,不但能夠再劫奪蜀軍一批糧草,更是能夠殲滅一支蜀軍援兵,削弱蜀軍力量,不過在本將看來,並不是最好的辦法。”
“不過遼平縣內依舊儲備有大批糧草,蜀軍大營還有數萬兵馬,大不了就退兵遼平縣,讓當前戰事繼續僵持下去,對我軍有些不利。”
“如今大將軍統率偏師深入金林府,危險不小,我軍主力固然是牽製住了蜀軍主力,可我等又何曾不是被蜀軍牽製,若是不能盡快殲滅蜀軍主力,大軍就不能南下金林府支援大將軍,若是形勢發生變化,大將軍身邊兵力不足,極易落入危險之中。”
“傅將軍剛剛也說了,蜀軍大營糧草不足,才會這般急迫,如果我軍攻克遼平縣,繳獲儲存在縣城內的糧草,不但能夠讓蜀軍陷入缺糧的困境之中,更是能夠切斷他們的退路,這才是兩全其美之策。”
這話一出,傅友德和徐晃兩人眼睛一亮,神情都有些激動,如果此計一成,根本不用一次次地劫殺蜀軍運糧隊,隻需要待在遼平縣城中,看著蜀軍大營糧草耗盡,不戰而潰。
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勝利。
隻是在興奮過後,徐晃眉頭一蹙,開口說道:“徐將軍此計大妙,可遼平縣的蜀軍已經加強了防備,想要偷襲幾乎不可能,強攻又需要時日,至少也需要3日時間。”
“一旦我軍強攻遼平縣,蜀軍主力必然會得知消息,不但可以抽調援軍南下支援,更是可以放棄與王翦將軍的糾纏,全軍南下,到那個時候,我軍不但攻不下遼平縣,更是會陷入蜀軍的兩麵夾擊之中。”
被徐晃如此直白地點出計劃中的破綻和不利之處,徐達沒有半點不滿,而是點了點頭,認真地解釋道:“徐將軍果然是大才,一眼就看穿了本將計劃中的不足之處,不過本將已經有了想法,強攻遼平縣乃是下下策,偷襲才是上策。”
“不知將軍想要如何偷襲?”
“嗬嗬,偷襲嘛,那支大張旗鼓的蜀軍不就是最好的對象嘛,既然蜀軍將這個誘餌主動送到了嘴邊,若是不吃,也太對不起他們了吧。”
這話一出,傅友德和徐晃兩人,都同時神情一震,腦子裏快速思索了一番,很快就想明白了徐達的計劃,臉上露出了一副佩服的表情,拱手說道:“將軍此計高明,末將等自愧不如。”
雖然都是一時名將,但是在統兵作戰方麵,徐晃和傅友德兩人到底是比徐達差了一些,反應沒有那麽快,也沒有第一時間想出最佳的方法了,可被徐達點破之後,卻也能夠馬上反應過來。
“徐將軍,末將請戰。”
在想通了徐達的完整計劃,傅友德和徐晃兩人再也沒有了任何意見,同樣想要主動請纓的傅友德,卻是比徐晃慢了一拍,還沒有來得及開口呢,徐晃就已經先一步站了出來。
軍人當爭,這沒有什麽好說的,可作為後來者,對於徐晃這位曹魏五子良將,不管是徐達,還是傅友德都是抱有特殊感情的,既然徐晃已經主動請命,傅友德索性也就不爭了,全當給徐晃一個麵子。
傅友德不爭,徐達可就省事了,當即就從善如流地說道:“好,既然徐將軍主動請纓,本將就答應你,著你統率本部兵馬襲擊蜀軍,本將統率主力防備蜀軍的伏兵。”
“末將遵令。”
一場簡單的軍事會議就這般結束了,青龍衛大將軍的計策在徐達的眼中,就如同透明一般,沒有半點秘密,並且當即製定了反製的計劃。
蜀軍大營在柏城縣外50餘裏處,距離遼平縣也不過170餘裏而已,2000充當誘餌的兵馬離開大營之後,每日行進60餘裏,最多三天就可以抵達遼平縣。
第一日沒有任何波瀾,也就放出去的斥候,發現了周邊有人窺視,不過他們早就得到了吩咐,並沒有采取什麽舉動,隻要對方不主動進攻,他們全當沒有看見。
甚至於統兵將領在得到斥候匯報之後,心中還在暗暗欣喜,認為大將軍的計策果然精妙,秦軍上鉤了。
第二日,這支軍隊依舊不緊不慢地趕往遼平縣,不過略微加快了一些速度,想要盡快趕到。
無論是青龍衛大將軍,還是充當誘餌的領兵將領,都認為大戰爆發,要等到他們從遼平縣返迴的時候,隻有那個時候,他們押送著大批的糧草,才是最有價值的誘餌。
在前往遼平縣的路途之中,他們都沒有太過於防備,一心隻想著盡快趕路,盡快趕到遼平縣。
尤其是軍中知曉內情的軍官們,更是迫不及待,自從北上以來,他們連連吃虧,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如今有機會伏擊秦軍劫糧部隊,發泄一下,自然是奮勇爭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