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沒有準備將5張一流武將卡融合成一張絕世武將卡,葉白甚至沒有選擇將唯一的一張絕世武將卡留到最後,而是最先選擇使用。


    【徐達(絕世武將):武力97,統帥97,智謀89,政治86】


    看著手中的武將卡,葉白心中一喜,沒有想到自己的運氣竟然會這般好,一發入魂,將明朝的開國名將給弄了出來。


    諸朝的開國君主當中,起點最低的無疑是朱元璋,開局一個碗可不是說笑的,而且是還是曆史上第一個在南方起家,最終一統全國的朝代,在曆朝曆代的君主之中,朱重八可以說絕對是排得上號,堪稱明君。


    朱元璋是有夠猛,可若是手下沒有一群文臣武將的幫襯,他也沒有那麽容易奪得江山,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暫且不提,在武將之中,徐達和常遇春兩人絕對是功勞最大的,可以說大明的江山近乎有一半是他們兩位打下來的,為朱重八立下了赫赫戰功。


    如今能夠將徐達給招募出來,葉白還能有什麽不滿意的,雖然武力屬性略微有些拉胯,僅僅隻有97點,算不得太強,但其統帥屬性同樣有97點,也就比王翦低了一點,比同樣是開國名將的秦瓊還要高。


    智謀、政治屬性全部都超過了80點,智謀屬性甚至隻差一點就可以達到一流文臣的標準,典型的文武雙全,沒有任何短板。


    不管是按照兵將卡牌係統的劃分標準,還是按照葉白心目中的標準,徐達都有足夠的資格位列絕世武將的行列,這一次招募可是賺大發了。


    暗自一算,麾下的將領之中,堪稱帥才的已經有王翦、秦瓊、徐達、楊業、楊延昭還有周亞夫,可謂是人才濟濟,武安軍也可以真正意義上的成軍了。


    率先開出了徐達,也算是開門紅了,葉白喜滋滋地趁熱打鐵,一口氣將5張一流武將卡全部開啟,既然帥才有了,正缺合格的優秀將領呢。


    【楊延德(楊五郎):武力96,統帥83,智謀72,政治68】


    【楊延輝(楊四郎):武力96,統帥84,智謀80,政治72】


    【尉遲恭(一流武將):武力100,統帥89,智謀59,政治36】


    【徐晃(一流武將):武力95,統帥93,智謀83,政治75】


    【傅友德(一流武將):武力95,統帥94,智謀78,政治70】


    或許是徐達帶來的好運,連續開出來的五名一流武將,都讓葉白相當滿意。


    楊四郎、楊五郎兩位楊家將就不用多說了,也是金沙灘一役除了楊延昭之外,唯二的幸存者,盡管後半生的際遇各有不同,但好歹也算是善終了。


    兩人的四維屬性中規中矩,算不得名將之姿,但也不算差,跟在楊業和楊延昭身邊充當一名副將絕對是綽綽有餘了。


    加上他們,楊家七子已經出現了四位,還差3個就可以湊齊了,說不得楊家將真的有機會重現於世。


    同樣作為唐朝開國名將,更是與秦瓊齊名,還一同成為了門神,可尉遲恭的屬性就要比秦瓊差了一些,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麽原因。


    秦瓊、尉遲恭、程咬金加上王孝傑,唐朝軍團幾乎都可以成型了,若是再加上後來的李嗣業、高思繼,甚至可以算是葉白麾下最強的一批人。


    徐晃作為曹魏的五子良將之一,與張遼齊名,四維屬性也不差,甚至都有資格獨領一軍,可在葉白麾下,他卻隻能充當一名副將,頂多統率一路偏師,想要獨領一軍可還差了不少意思。


    同樣的道理,傅友德這名明朝的開國名將,上有徐達壓著,更有王翦、秦瓊等人,日後更是還有多名統帥,幾乎不會有獨立領兵的資格了,多少有些讓人惋惜,有時候人才太多也是一個麻煩。


    而且傅友德的出現,也是不差,他與徐達乃是同僚,更是關係不錯,兩人搭配起來更加順暢不說,也不會有什麽生疏感。


    麾下的武將都是來自於各個不同的朝代,有熟人在好歹能夠有所慰藉,畢竟他們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活生生的人,並非是一串數據流而已。


    新招募了6名武將,葉白自然要將他們安排在合適的位置上麵,趕緊拿出紙筆,在上麵寫寫畫畫,不時地還要打開係統麵板查看一下。


    折騰了一個多時辰,武安軍的最新編製方案終於是出爐了。


    新成立左營,由楊業擔任裨將,楊延嗣、楊延輝、楊延德分別擔任牙將,統兵2萬坐鎮天庸關,防備蜀軍進犯。


    楊延昭坐鎮平山縣,統兵1萬,除了負責平山縣、益石縣以及寧山縣三縣防禦之外,也作為左營的預備力量和援軍,確保天庸關不淪陷。


    為了便於指揮,再加上楊延昭和楊業的關係,葉白直接將楊延昭所部也劃入了左營的編製之中,使得左營擁兵3萬之眾,算是麾下各營中最強的一個營。


    王翦的前營與中營合並,整編為中營,甲部牙將章邯,乙部:牙將郝昭,校尉裴元紹,丙部牙將趙雲,校尉廖化、花榮,丁部牙將王彥章。


    重建前營,裨將秦瓊,尉遲恭、程咬金、羅成還有李嗣業擔任牙將,王孝傑跟在程咬金這位老上級身邊擔任校尉。


    新建右營,徐達擔任裨將,傅友德擔任牙將,考慮到右營的將領太過單薄,葉白還將剛剛出世的徐晃調入了右營,加強右營的力量。


    秦瓊等人被抽調出來,周亞夫的後營也就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裨將依舊由周亞夫擔任,除了高思繼和張遼兩人繼續擔任牙將之外,林衝、高順都由校尉晉升為牙將,各自統率一部之兵。


    索超被調入林衝麾下擔任校尉,高順所統率的丙部,則為陷陣營重裝步兵,暫且隻有2000人,日後再慢慢補齊編製。


    不需要繼續在中營領兵的宇文成都,就安心地統率葉白的親衛,日日跟在他身邊護衛,輕鬆了不少。


    編製是齊整了,可兵力的分配方麵,可就有些麻煩了,左營因為任務較重,兵力是直接配置齊全的,3萬人,全部都是老兵以上的士兵,戰力絕對不差。


    重編後的中營也是齊裝滿員,沒有人員上的缺口,隻有新成立的右營、前營還有原本滿編的後營,缺編嚴重。


    前營和後營就不說了,本就是原本的後營拆分出來的,目前每營僅有一萬兵馬,還缺了一半的兵員。


    徐達的右營也是一樣,在保證了左營的編製以及中營的重編之後,葉白手中僅有萬餘兵馬,全部都劃入到了右營的編製之中,依舊還缺著一半的兵馬。


    光是這般一算,武安軍的戰兵就至少還缺少3萬兵馬,這還沒有算上輜重營等輔兵以及斥候營等等兵種,至少還需要補充4-5萬兵馬才行。


    除了武安軍的兵員缺額之外,剛剛收複的寧山縣、平山縣以及益石縣都需要重建府軍,這又是人的兵員缺口,全部加起來,足足需要再度征召6萬新兵才行。


    三縣之地的府軍倒是好說,反正隻是維護地方治安,又不需要拉上一線戰場,對於戰力的需求並不算太高,裝備齊整就行了,反正三縣之地還有楊延昭所部一萬兵馬駐紮,真要是有戰事發生,也輪不到府軍上陣。


    前營、右營還有後營這三營所缺的兵馬,才是真正的難題,按照葉白的想法,武安軍作為純粹的衛軍,野戰主力部隊,兵員是寧缺毋濫,至少都要在老兵以上等級才能夠滿足。


    手裏的士兵卡全部耗光,也湊不齊這麽多的戰兵,隻能是暫時把編製空缺著,等待日後進行補充。


    搞定了武安軍新的編製,葉白當即就把戲誌才還有王翦、徐達叫來,當眾宣布了自己對部隊編製以及將領們的調整。


    三人都是聰明人,誰都不會在這種事情上提出自己的意見,那可是屬於暨越了,政治屬性都不低的他們,可不會犯下這等低級錯誤。


    而且葉白對於各部將領的調整,也算是有理有據,既考慮到了能力問題,更是考慮到了出身問題,盡可能地將同一朝代的將領安排在一起,如此也能夠省卻了將領熟悉、磨合的時間。


    雖然誰都知道,這樣安排,極為容易在軍中拉小山頭,對葉白掌控軍權有些不利,但有著兵將卡牌係統在背後托底,根本就不需要擔心這些東西。


    不管是什麽小山頭,在他這裏都是可以輕鬆被摧毀的,從上到下,所有的武將、軍官以及士卒,都是唯葉白的命令是從,自然要少了許多的麻煩。


    三位武安軍最為核心的人物都沒有任何意見,這份編製自然也就可以直接施行了,一道道軍令被快速下達給了各位將領以及相應部隊。


    一時間,從寧山縣、平山縣還有益石縣都有部隊開進開出,楊業顧不得等候麾下士卒的集結,先行一步統率所部兵馬趕到了天庸關,從趙雲和徐庶兩人手中接管了關隘的防禦。


    楊延德、楊延輝兩人則帶著調配給左營的2萬兵馬迅速北上,先是與坐鎮益石縣的楊延昭會合,留下5000兵馬之後才繼續北上天庸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界:從小兵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逍遙春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逍遙春風並收藏異界:從小兵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