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陣前召喚
異界:從小兵開始崛起 作者:逍遙春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要應對蜀軍的反撲,其實也挺容易的,隻要派出武力更強的武將攻城,充當箭頭和主力就可以了,如今城內的蜀軍,全靠這群武將支撐,斬殺這些武將之後,蜀軍的防禦也就要崩潰了。
要做到這一點,對於其他人來說,或許有些困難,可在葉白這裏,反倒比較輕鬆,他麾下別的不多,就是能力出眾的武將多。
宇文成都、趙雲、王彥章等人,都可以稱得上是勇敢三軍的猛將,放眼整個太始大陸,那也是能夠排得上號的,收拾青陽衛的這群武將,還是沒有多少問題。
心中快速計算了一下,跟在自己身邊的有宇文成都、王彥章兩名天下第二,王翦那邊則是李嗣業、趙雲、廖化還有花榮幾員將領,武力方麵絕對能夠碾壓青陽衛,但就是人數上麵似乎有些少了點。
城頭步戰,可不是野外騎戰,對於武將來說,除了少部分人之外,更多的還是有寶馬良駒在,才能夠發揮出全部的實力,一旦沒有了戰馬,實力就要打些折扣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高寵那個倒黴蛋。
對於麾下將領們的武力,葉白不擔心,可登城以後,他們要麵對大批的蜀軍武將和士卒,身邊缺少幫手,又是自己並不那麽擅長的步戰,明槍暗箭,陰溝裏翻船也不是不可能的。
讓他們帶頭攻城沒有問題,可卻不能讓他們孤軍作戰,必須要配備足夠的幫手才行。
念及於此,葉白心念一動,打開了係統麵板,進入到了係統倉庫之中,清點了一下自己手中的武將卡和士兵卡。
長武縣城一戰,差點全殲了6萬青陽衛,雖然有不少人都是自相殘殺而死,使得葉白沒有能夠獲得全額獎勵,但收獲也並不小,除了已經使用的大批士兵卡之外,還留存了2000多張老兵卡,加上昨日與今日攻城戰的收獲,全部融合升級,可以獲得400張精英士兵卡。
除了士兵卡之外,武將卡的收獲也不算小,20多張不入流武將卡、7張三流武將卡還有4張二流武將卡,能夠融合出6張二流武將卡。
現在葉白有些猶豫的是,到底是直接具現出6名二流武將,還是再度融合出一張一流武將卡來。
要應對目前的局勢,武將的數量無疑是較為關鍵的一點,從這個角度來說,直接具現出6名二流武將,才是最好的選擇。
可就這樣浪費了武將卡,葉白總是有些不甘心,在他的心中,在現有的條件下,一流武將才是最好的選擇,日後若是兵力更多,武將卡更多,才會大批量地具現二流武將,如今還是選擇質量為好。
時間慢慢的流逝,下一輪的進攻已經近在咫尺,容不得葉白慢慢去權衡利弊,必須要盡快做出決定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葉白眼神中的糾結和猶豫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乃是一抹堅定,他已經下定了決心,不能因為一個小小的寧山縣城就改變自己的計劃,還是要自己之前規劃來,不能單純地追求數量,還是要以質量為主。
心念一動,所有的武將卡漸漸融合到一起,最終化為了一張一流武將卡和一張二流武將卡以及兩張三流武將卡。
三流武將卡,葉白看都沒有多看一眼,直接就扔迴了係統倉庫之中,沒有半點耽擱,將剩下的兩張武將卡全部使用。
【王孝傑(二流武將):武力89,統帥89,智謀50,政治20】
【章邯(一流武將):武力98,統帥95,智謀80,政治65】
眉頭微微一皺,對於這兩人,葉白自然是熟悉的,王孝傑的名氣本身並不大,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根本算不得正經的名將,雖然其武力和統帥屬性都不低,可也不能改變他輕敵冒進、戰死沙場的結局。
隻不過在某部有名的電視劇中,此人的結局卻是被改變了,雖然依舊中計導致損失慘重,可並沒有陣亡,而是活了下來。
也正是因為這部電視劇,其人的名聲可謂是極其之響的,甚至超過了很多曆史上的名將,聽說過他的人可不少。
雖然不清楚兵將卡牌係統選取的到底是電視劇中的人物屬性,還是真實曆史上的人物屬性,在葉白這裏,王孝傑可沒有那個資格統率一軍,隻能擔任一名偏將而已,倒也不需要考慮他的性格和能力方麵的問題。
作為秦朝曆史上最後一位名將,章邯雖然因為後期投降項羽之事,使得他背上了汙名、晚節不保,可不能否認此人的能力。
力挽狂瀾,為秦朝續命數年暫且不提,光是此人帶著一群驪山囚徒,連兵都算不上的人,能夠連戰連勝,剿滅了陳勝、吳廣兩人的義軍,就連項羽的叔父項梁也是敗在他的手中,兵敗自殺。
若非是遇上了西楚霸王項羽,在其破釜沉舟地一戰之下,兵敗被俘,說不得還能夠繼續為秦朝延續幾年國運,其統兵能力可見一斑,那95點的統帥屬性絕對是名副其實的,畢竟敗給項羽並不丟人。
至於後期,章邯在與劉邦的交戰中,連連戰敗,那就更加不丟人了,看看劉邦手下的陣容,兵仙韓信、謀聖張良,這兩位聯手,放眼古今,能夠在這樣的組合下獲勝的,還真沒有多少,畢竟不是人人都是項羽的。
更何況那個時候的章邯,心氣早就在秦朝的滅亡以及兵敗投降之時被打沒了,算是自廢武功,如果用數據來表示的話,估計那個時期的統帥屬性隻有80多點而已。
能夠把章邯給弄出來,也算得上是運氣不錯了,而且此人的出現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王翦。
目前在葉白麾下的武將中,已經有好幾個時代的人物了,哪怕出生年代不同,但都有淵源,已經形成了一個個小圈子,唯有王翦,一直都是孤身一人,與所有人都保持著差不多的關係,既不親近也不冷淡。
這雖然與王翦的為人處事有著極大的關聯,也不可否認,來自秦朝的人物,僅有他一人,與那些後輩之間,王翦始終感覺隔了一層,沒有那種親切感。
章邯雖然同樣是王翦的晚輩,但同為秦朝將領,兩人天然就有幾分親近感,也讓王翦真正找到了自己的老鄉。
而且葉白依稀記得,章邯與王翦的孫子王離可是共同支撐起了秦朝末年的江山,並肩作戰多年,關係不差,有這層關係在,與王翦之間就有更多的話題交流了。
至於說王翦會不會因為秦朝滅亡一事,而對章邯有什麽別的意見,那就不是葉白所需要考慮的問題了,畢竟章邯戰敗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條就是來自於朝中大臣的陷害,有一部分非戰之罪的因素存在。
說來話長,但實際上這些信息不過是在葉白腦海中轉了一圈,就被他重新收斂了起來。
上一次觸發了新的召喚模式之後,兵將卡牌係統就好像升級了一般,發生了一點變化,武將卡的使用方式現在已經有三種了,前兩種沒有什麽變化,一種是不開啟,直接融入本土武將的身上,將其徹底掌控。
第二種則是開啟,隨機獲得某位曆史武將,然後用類似於穿越奪舍的方式,占據某位下屬的肉身,取而代之。
至於第三種,則是完全隨機,任由係統隨便植入身份,會出現在什麽地方,有什麽樣的身份,那就要完全碰運氣了。
如果是在平時,葉白倒是不介意采用第三種方式,若是運氣足夠好,再度出現一個如同張居正般的人物,那他可就賺大發了,可現在不行。
之所以選擇在戰鬥過程中,融合升級出新的武將卡,就是為了應對接下來的攻城戰,換言之是要加強麾下武將的力量,這要是采用第三種具現方式,隨機到其他地方,葉白可就白忙活了。
打開部隊界麵,在直屬部隊中一陣挑選,迅速將章邯和王孝傑兩人的武將卡融入到了兩名校尉的身上。
章邯不用說,肯定是劃入王翦麾下,暫時在甲部李嗣業麾下擔任校尉,統率甲部的3000鐵鷹劍士,反正這支兵種,章邯也是相當熟悉的,指揮起來得心應手。
至於王孝傑,葉白也沒有過多猶豫,直接安排在了中營,在宇文成都麾下擔任校尉,畢竟宇文成都除了中營牙將的身份之外,還兼任著葉白的親衛將領,平時都是跟在葉白身邊,連中營的部署都顧不上了。
有了王孝傑,宇文成都就可以將麾下的部曲交給王孝傑統率,他則安心地跟在葉白身邊,保護葉白的安全。
兩名新的武將就位,下一輪的攻擊也應該發動了,不需要與戲誌才、王翦兩人商量,直接下達了將令。
東城的趙雲、李嗣業、花榮,南城的王彥章、王孝傑全部出動,親自參與攻城,爭取一戰而下。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震天的軍鼓聲、號角聲中,秦軍再一次對寧山縣城發起了猛攻,一塊塊巨石從天而降,砸得城頭上的蜀軍士卒抱頭鼠竄,一支支粗大的弩箭在空中飛過,深深地插進了城牆之上,便於秦軍士卒的攀爬。
要做到這一點,對於其他人來說,或許有些困難,可在葉白這裏,反倒比較輕鬆,他麾下別的不多,就是能力出眾的武將多。
宇文成都、趙雲、王彥章等人,都可以稱得上是勇敢三軍的猛將,放眼整個太始大陸,那也是能夠排得上號的,收拾青陽衛的這群武將,還是沒有多少問題。
心中快速計算了一下,跟在自己身邊的有宇文成都、王彥章兩名天下第二,王翦那邊則是李嗣業、趙雲、廖化還有花榮幾員將領,武力方麵絕對能夠碾壓青陽衛,但就是人數上麵似乎有些少了點。
城頭步戰,可不是野外騎戰,對於武將來說,除了少部分人之外,更多的還是有寶馬良駒在,才能夠發揮出全部的實力,一旦沒有了戰馬,實力就要打些折扣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高寵那個倒黴蛋。
對於麾下將領們的武力,葉白不擔心,可登城以後,他們要麵對大批的蜀軍武將和士卒,身邊缺少幫手,又是自己並不那麽擅長的步戰,明槍暗箭,陰溝裏翻船也不是不可能的。
讓他們帶頭攻城沒有問題,可卻不能讓他們孤軍作戰,必須要配備足夠的幫手才行。
念及於此,葉白心念一動,打開了係統麵板,進入到了係統倉庫之中,清點了一下自己手中的武將卡和士兵卡。
長武縣城一戰,差點全殲了6萬青陽衛,雖然有不少人都是自相殘殺而死,使得葉白沒有能夠獲得全額獎勵,但收獲也並不小,除了已經使用的大批士兵卡之外,還留存了2000多張老兵卡,加上昨日與今日攻城戰的收獲,全部融合升級,可以獲得400張精英士兵卡。
除了士兵卡之外,武將卡的收獲也不算小,20多張不入流武將卡、7張三流武將卡還有4張二流武將卡,能夠融合出6張二流武將卡。
現在葉白有些猶豫的是,到底是直接具現出6名二流武將,還是再度融合出一張一流武將卡來。
要應對目前的局勢,武將的數量無疑是較為關鍵的一點,從這個角度來說,直接具現出6名二流武將,才是最好的選擇。
可就這樣浪費了武將卡,葉白總是有些不甘心,在他的心中,在現有的條件下,一流武將才是最好的選擇,日後若是兵力更多,武將卡更多,才會大批量地具現二流武將,如今還是選擇質量為好。
時間慢慢的流逝,下一輪的進攻已經近在咫尺,容不得葉白慢慢去權衡利弊,必須要盡快做出決定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葉白眼神中的糾結和猶豫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乃是一抹堅定,他已經下定了決心,不能因為一個小小的寧山縣城就改變自己的計劃,還是要自己之前規劃來,不能單純地追求數量,還是要以質量為主。
心念一動,所有的武將卡漸漸融合到一起,最終化為了一張一流武將卡和一張二流武將卡以及兩張三流武將卡。
三流武將卡,葉白看都沒有多看一眼,直接就扔迴了係統倉庫之中,沒有半點耽擱,將剩下的兩張武將卡全部使用。
【王孝傑(二流武將):武力89,統帥89,智謀50,政治20】
【章邯(一流武將):武力98,統帥95,智謀80,政治65】
眉頭微微一皺,對於這兩人,葉白自然是熟悉的,王孝傑的名氣本身並不大,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根本算不得正經的名將,雖然其武力和統帥屬性都不低,可也不能改變他輕敵冒進、戰死沙場的結局。
隻不過在某部有名的電視劇中,此人的結局卻是被改變了,雖然依舊中計導致損失慘重,可並沒有陣亡,而是活了下來。
也正是因為這部電視劇,其人的名聲可謂是極其之響的,甚至超過了很多曆史上的名將,聽說過他的人可不少。
雖然不清楚兵將卡牌係統選取的到底是電視劇中的人物屬性,還是真實曆史上的人物屬性,在葉白這裏,王孝傑可沒有那個資格統率一軍,隻能擔任一名偏將而已,倒也不需要考慮他的性格和能力方麵的問題。
作為秦朝曆史上最後一位名將,章邯雖然因為後期投降項羽之事,使得他背上了汙名、晚節不保,可不能否認此人的能力。
力挽狂瀾,為秦朝續命數年暫且不提,光是此人帶著一群驪山囚徒,連兵都算不上的人,能夠連戰連勝,剿滅了陳勝、吳廣兩人的義軍,就連項羽的叔父項梁也是敗在他的手中,兵敗自殺。
若非是遇上了西楚霸王項羽,在其破釜沉舟地一戰之下,兵敗被俘,說不得還能夠繼續為秦朝延續幾年國運,其統兵能力可見一斑,那95點的統帥屬性絕對是名副其實的,畢竟敗給項羽並不丟人。
至於後期,章邯在與劉邦的交戰中,連連戰敗,那就更加不丟人了,看看劉邦手下的陣容,兵仙韓信、謀聖張良,這兩位聯手,放眼古今,能夠在這樣的組合下獲勝的,還真沒有多少,畢竟不是人人都是項羽的。
更何況那個時候的章邯,心氣早就在秦朝的滅亡以及兵敗投降之時被打沒了,算是自廢武功,如果用數據來表示的話,估計那個時期的統帥屬性隻有80多點而已。
能夠把章邯給弄出來,也算得上是運氣不錯了,而且此人的出現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王翦。
目前在葉白麾下的武將中,已經有好幾個時代的人物了,哪怕出生年代不同,但都有淵源,已經形成了一個個小圈子,唯有王翦,一直都是孤身一人,與所有人都保持著差不多的關係,既不親近也不冷淡。
這雖然與王翦的為人處事有著極大的關聯,也不可否認,來自秦朝的人物,僅有他一人,與那些後輩之間,王翦始終感覺隔了一層,沒有那種親切感。
章邯雖然同樣是王翦的晚輩,但同為秦朝將領,兩人天然就有幾分親近感,也讓王翦真正找到了自己的老鄉。
而且葉白依稀記得,章邯與王翦的孫子王離可是共同支撐起了秦朝末年的江山,並肩作戰多年,關係不差,有這層關係在,與王翦之間就有更多的話題交流了。
至於說王翦會不會因為秦朝滅亡一事,而對章邯有什麽別的意見,那就不是葉白所需要考慮的問題了,畢竟章邯戰敗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條就是來自於朝中大臣的陷害,有一部分非戰之罪的因素存在。
說來話長,但實際上這些信息不過是在葉白腦海中轉了一圈,就被他重新收斂了起來。
上一次觸發了新的召喚模式之後,兵將卡牌係統就好像升級了一般,發生了一點變化,武將卡的使用方式現在已經有三種了,前兩種沒有什麽變化,一種是不開啟,直接融入本土武將的身上,將其徹底掌控。
第二種則是開啟,隨機獲得某位曆史武將,然後用類似於穿越奪舍的方式,占據某位下屬的肉身,取而代之。
至於第三種,則是完全隨機,任由係統隨便植入身份,會出現在什麽地方,有什麽樣的身份,那就要完全碰運氣了。
如果是在平時,葉白倒是不介意采用第三種方式,若是運氣足夠好,再度出現一個如同張居正般的人物,那他可就賺大發了,可現在不行。
之所以選擇在戰鬥過程中,融合升級出新的武將卡,就是為了應對接下來的攻城戰,換言之是要加強麾下武將的力量,這要是采用第三種具現方式,隨機到其他地方,葉白可就白忙活了。
打開部隊界麵,在直屬部隊中一陣挑選,迅速將章邯和王孝傑兩人的武將卡融入到了兩名校尉的身上。
章邯不用說,肯定是劃入王翦麾下,暫時在甲部李嗣業麾下擔任校尉,統率甲部的3000鐵鷹劍士,反正這支兵種,章邯也是相當熟悉的,指揮起來得心應手。
至於王孝傑,葉白也沒有過多猶豫,直接安排在了中營,在宇文成都麾下擔任校尉,畢竟宇文成都除了中營牙將的身份之外,還兼任著葉白的親衛將領,平時都是跟在葉白身邊,連中營的部署都顧不上了。
有了王孝傑,宇文成都就可以將麾下的部曲交給王孝傑統率,他則安心地跟在葉白身邊,保護葉白的安全。
兩名新的武將就位,下一輪的攻擊也應該發動了,不需要與戲誌才、王翦兩人商量,直接下達了將令。
東城的趙雲、李嗣業、花榮,南城的王彥章、王孝傑全部出動,親自參與攻城,爭取一戰而下。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震天的軍鼓聲、號角聲中,秦軍再一次對寧山縣城發起了猛攻,一塊塊巨石從天而降,砸得城頭上的蜀軍士卒抱頭鼠竄,一支支粗大的弩箭在空中飛過,深深地插進了城牆之上,便於秦軍士卒的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