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楊家將
異界:從小兵開始崛起 作者:逍遙春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打定了主意,葉白也就不再耽擱,將手中的四張武將卡全部使用,在四道略微有些暗淡的光芒過後,總算是全部開啟了。
照例,沒有去查看卡牌正麵的人物形象,而是直接將卡牌翻轉了過來,看向了卡牌背麵的文字信息。
【花榮(二流武將):武力89,統帥84,智謀71,政治63】
【楊延昭(楊六郎):武力97,統帥95,智謀82,政治70】
【楊延嗣(楊七郎):武力100,統帥85,智謀53,政治30】
【楊業(一流武將):武力97,統帥95,智謀82,政治61】
本就沒有抱有太大的期待,因此葉白首先看的就是那張三流武將卡,結果運氣不錯,竟然把花榮給開了出來,也算是意外的驚喜了。
其武力屬性不算太強,可也算得上驍將一員,關鍵是其箭術精妙,古往今來,在箭術一道上能夠比他的強的人不是沒有,卻也絕對不多。
在看到三張一流武將卡中的人物之後,葉白再也控製不住自己臉上的表情了,忍不住低聲念叨:“我這是捅了楊家將的窩了嗎,竟然一口氣開出了三個來,這要是八張一流武將卡一起使用,會不會把楊家七子全部開出來啊?”
是否真的會如此,葉白不敢肯定,但楊家將的名聲流傳甚廣,除了楊業之外,最出名的應該就是楊六郎楊延昭了,誰讓他是明麵上唯一存活下來的楊家子弟呢。
楊業和楊延昭兩人不用過多介紹,看看其近乎一模一樣的四維屬性就能夠知道,都是文武雙全的帥才,獨領一軍都沒有任何問題。
隻是在葉白麾下,古往今來那麽多的名將,都有可能出現,能力比這兩位強的更是大有人在,他們若是想要獨領一軍,或許有些困難,但作為軍中副將或者鎮守一方,卻是綽綽有餘了。
相比之下,楊延嗣的名聲就不如自己的父親和哥哥那麽響亮了,甚至連出家為僧,創出五郎八卦棍的楊五郎楊延德都比不上,但其卻是楊家七子中,武力最強的一個,包括楊老令公在內,無人是其對手。
隻是很可惜,金沙灘一役,七子去、六子亡,楊延嗣竟是被自己人綁縛在轅門之上,亂箭射死,比起幾位戰死沙場的兄長們來,更加憋屈。
臉上的興奮已經完全消失了,因為幾張武將卡,讓葉白想到了曾經千古留名的忠烈楊家將,心中的情緒也產生了強烈的起伏,暗暗歎息了一聲。
當初未逢明主,才有如此慘烈的結局,如今重活一世,必定不會讓前世之事再度重演,楊家將的遺憾,也將會得到彌補。
打開直屬部下的人員名單,選擇了幾名校尉,將手中的武將卡全部融合了進去,這也是葉白所能夠任命的最高官位了,多少是有些委屈他們了。
一想到這事,葉白的心中就很是不舒服,在成功收複府城的時候,戲誌才就親自草擬了一封捷報,讓錦衣衛的人快馬加鞭送往大將軍府和郡城。
隻是遲遲沒有收到任何迴複,也不知道上麵的人到底是如何考慮的,這等功勞,難不成還不能晉升嗎,辦事效率如此之低,難怪會淪落到如今的局麵。
心中雖然吐槽,但其實葉白心中清楚,路途遙遠,就算是在太平時節,要將捷報順利送達,也不是一兩天的事情。
而且為了避免將門世家做大,牙將以及裨將、偏將的任命權利,並不在大將軍手中,而是被兵部或者皇帝掌握著,捷報傳到京城,可需要不短的時間。
等到朝廷的任命文書下來,一來一迴需要的時間就更久了,更何況金林府、永寧府已經打成了一鍋粥,官道可並不那麽通暢,傳信之人在路上遇到什麽事情也是極有可能,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夠得到自己所想要的。
不提朝廷那邊的事情,大捷之後,在葉白的命令下,大軍放肆慶賀了一日,隨後又在府城休整了三日,重新整編,補充人員損失,同時也給幾名新來的將領熟悉部隊的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據毛驤的錦衣衛匯報,楊業和楊延昭、楊延嗣相見之時,父子三人是抱頭痛哭,足足一炷香之後才停了下來,之後更是在一起聊了整整三個時辰,帳篷中是又哭又笑的。
這事也很好理解,三人之中,楊業和楊延嗣死得都很早,唯有楊延昭活得最久,對於楊家後來的情況也是最了解的,作為楊家的家主,楊業自然要好好向兒子了解一番。
也不知道當楊業知曉,在他們一群男人戰死沙場之後,留下的寡婦、丫鬟們秉承他的遺誌,多次領軍出征,守住了楊家將的赫赫威名,也守住了大宋江山社稷之時,會是何等複雜心情。
而在另外一邊,宿醉未醒的程咬金被秦瓊從床榻上硬生生拽了起來,打著切磋的名義,將腦袋暈乎乎的程咬金給狠揍了一頓,在被打暈的時候,還以為自己身處睡夢之中。
花榮則是找到了林衝,兩人情緒較為內斂,倒是沒有痛哭流涕,可也同樣單獨待了兩個時辰,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麽。
聽著這些事情,葉白也是感覺到有些好笑,好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將這些文臣武將招募出來,並非是單純地為他建功立業的,其實也是彌補前世的某些遺憾。
大軍休整,沒有繼續作戰,但錦衣衛和夜不收可沒有閑著,每日偵騎四處,哨探蜀軍的動向。
那位青陽衛大將軍兵敗之後,身邊的將校近乎損失殆盡,僅帶著數名將校以及不到千人的殘兵一路狼狽逃到了長武縣城外的大營中。
之前猛攻長武縣數日之久,軍中傷亡甚大,在充滿返迴府城的時候,將傷員和北麵三縣抽調的援軍都留在了長武縣城外,如今倒是成為了青陽衛大將軍的救命稻草。
雙方匯合之後,在兵力上勉強恢複到了萬人規模,但其中有一半都是傷員,能打的精銳悍卒也死傷慘重,戰鬥力嚴重下滑。
或許是被打怕了,亦或許是擔心長武縣城中還有隱藏的秦軍主力,一路逃了數日的青陽衛大將軍,僅僅在長武縣城外大營休整了一日,就立刻下令拔營撤軍。
不顧路途的顛簸,以極快的速度向北撤了200餘裏,才重新立下了營寨,並且從另外三座縣城,分別抽調了一批援兵趕來,擋住了秦軍北上的通道。
得到消息的葉白,嗤笑了一聲,他現在可沒有心思北上,兩場戰鬥下來,雖然殲滅了兩萬餘蜀軍,守住了長武縣,收複了府城,可他麾下的部隊也不是毫發無傷的。
留在長武縣的5000餘守軍,光是陣亡的就超過了1000人,負傷的也有2000人,隻剩下了2000餘人而已。
主力大軍這邊,留守府城的8000兵馬不提,陣亡的也有1000餘人,負傷的更多,足足有3000之眾,好在大部分都是輕傷,重傷者隻是少數。
這般一來,原本2萬餘人規模的大軍,在扣除陣亡者和傷員之後,還擁有戰鬥力的僅僅隻剩下了餘人,其中不到3000人在長武縣城,剩下的都在府城。
5000餘傷員之中,那些精銳士兵,隻能是讓軍醫們用心救治,讓他們盡快恢複,其他等級的士兵,倒是比較簡單,將其升級就可以瞬間痊愈了,影響並不大。
如今手握兩座城池,葉白麾下的軍醫數量總算是較為可觀,再也不是當初那麽兩三個人了。
破城之時,就在蜀軍的軍營中俘虜了蜀軍的軍醫,尤其是府城的軍營,軍醫的數量更是超過了10人,給他帶來了大批的藥材以及軍醫卡。
這些軍醫卡,葉白將其融合到了從縣城、府城征召來的大夫身上,總算是建立起了一支規模不算小的軍醫隊伍。
隨著他麾下士卒等級的提升,利用升級的係統福利瞬間痊愈的機會越來越少了,隻能是依靠軍醫用心救治,醫療體係的建設宜早不宜遲。
府城被收複的消息,傳到了長武縣,讓縣城的百姓明顯更多了幾分信心,城外的蜀軍北撤,也被這些百姓們看在眼裏,對於呂景山的各項政令,明顯更加順從了一些。
最典型的變化就是投軍的人數增加了,不需要靠著征召民夫的方式,長武縣那邊就提供了2000餘名青壯,他們可是自願從軍的,不需要任何的強迫。
府城這邊,雖然被收複的時間不長,很多百姓心中還有些忐忑,可人口基數擺在這裏,再加上顧雍的能力,投軍的人數還要更多一些,足足有5000餘人了。
當然了,能夠有這麽多的青壯主動投軍,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葉白舍得花錢,開出的安家費比起朝廷正常標準高出了一倍,這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個原因。
這些主動投軍的青壯,葉白當然不會吝嗇,人人賞賜了一張老兵卡,整編成了幾個新兵曲,讓王翦、周亞夫、楊業等人分別操練,長武縣那邊的新兵則是補充了郝昭麾下的人員損失。
有了這7000多名主動投軍的青壯補充,葉白麾下的兵馬再度超過了2萬,達到了多人,加上那些陸續前來投靠的殘兵敗將以及傷員中痊愈的士卒,總兵力超過了3萬人。
照例,沒有去查看卡牌正麵的人物形象,而是直接將卡牌翻轉了過來,看向了卡牌背麵的文字信息。
【花榮(二流武將):武力89,統帥84,智謀71,政治63】
【楊延昭(楊六郎):武力97,統帥95,智謀82,政治70】
【楊延嗣(楊七郎):武力100,統帥85,智謀53,政治30】
【楊業(一流武將):武力97,統帥95,智謀82,政治61】
本就沒有抱有太大的期待,因此葉白首先看的就是那張三流武將卡,結果運氣不錯,竟然把花榮給開了出來,也算是意外的驚喜了。
其武力屬性不算太強,可也算得上驍將一員,關鍵是其箭術精妙,古往今來,在箭術一道上能夠比他的強的人不是沒有,卻也絕對不多。
在看到三張一流武將卡中的人物之後,葉白再也控製不住自己臉上的表情了,忍不住低聲念叨:“我這是捅了楊家將的窩了嗎,竟然一口氣開出了三個來,這要是八張一流武將卡一起使用,會不會把楊家七子全部開出來啊?”
是否真的會如此,葉白不敢肯定,但楊家將的名聲流傳甚廣,除了楊業之外,最出名的應該就是楊六郎楊延昭了,誰讓他是明麵上唯一存活下來的楊家子弟呢。
楊業和楊延昭兩人不用過多介紹,看看其近乎一模一樣的四維屬性就能夠知道,都是文武雙全的帥才,獨領一軍都沒有任何問題。
隻是在葉白麾下,古往今來那麽多的名將,都有可能出現,能力比這兩位強的更是大有人在,他們若是想要獨領一軍,或許有些困難,但作為軍中副將或者鎮守一方,卻是綽綽有餘了。
相比之下,楊延嗣的名聲就不如自己的父親和哥哥那麽響亮了,甚至連出家為僧,創出五郎八卦棍的楊五郎楊延德都比不上,但其卻是楊家七子中,武力最強的一個,包括楊老令公在內,無人是其對手。
隻是很可惜,金沙灘一役,七子去、六子亡,楊延嗣竟是被自己人綁縛在轅門之上,亂箭射死,比起幾位戰死沙場的兄長們來,更加憋屈。
臉上的興奮已經完全消失了,因為幾張武將卡,讓葉白想到了曾經千古留名的忠烈楊家將,心中的情緒也產生了強烈的起伏,暗暗歎息了一聲。
當初未逢明主,才有如此慘烈的結局,如今重活一世,必定不會讓前世之事再度重演,楊家將的遺憾,也將會得到彌補。
打開直屬部下的人員名單,選擇了幾名校尉,將手中的武將卡全部融合了進去,這也是葉白所能夠任命的最高官位了,多少是有些委屈他們了。
一想到這事,葉白的心中就很是不舒服,在成功收複府城的時候,戲誌才就親自草擬了一封捷報,讓錦衣衛的人快馬加鞭送往大將軍府和郡城。
隻是遲遲沒有收到任何迴複,也不知道上麵的人到底是如何考慮的,這等功勞,難不成還不能晉升嗎,辦事效率如此之低,難怪會淪落到如今的局麵。
心中雖然吐槽,但其實葉白心中清楚,路途遙遠,就算是在太平時節,要將捷報順利送達,也不是一兩天的事情。
而且為了避免將門世家做大,牙將以及裨將、偏將的任命權利,並不在大將軍手中,而是被兵部或者皇帝掌握著,捷報傳到京城,可需要不短的時間。
等到朝廷的任命文書下來,一來一迴需要的時間就更久了,更何況金林府、永寧府已經打成了一鍋粥,官道可並不那麽通暢,傳信之人在路上遇到什麽事情也是極有可能,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夠得到自己所想要的。
不提朝廷那邊的事情,大捷之後,在葉白的命令下,大軍放肆慶賀了一日,隨後又在府城休整了三日,重新整編,補充人員損失,同時也給幾名新來的將領熟悉部隊的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據毛驤的錦衣衛匯報,楊業和楊延昭、楊延嗣相見之時,父子三人是抱頭痛哭,足足一炷香之後才停了下來,之後更是在一起聊了整整三個時辰,帳篷中是又哭又笑的。
這事也很好理解,三人之中,楊業和楊延嗣死得都很早,唯有楊延昭活得最久,對於楊家後來的情況也是最了解的,作為楊家的家主,楊業自然要好好向兒子了解一番。
也不知道當楊業知曉,在他們一群男人戰死沙場之後,留下的寡婦、丫鬟們秉承他的遺誌,多次領軍出征,守住了楊家將的赫赫威名,也守住了大宋江山社稷之時,會是何等複雜心情。
而在另外一邊,宿醉未醒的程咬金被秦瓊從床榻上硬生生拽了起來,打著切磋的名義,將腦袋暈乎乎的程咬金給狠揍了一頓,在被打暈的時候,還以為自己身處睡夢之中。
花榮則是找到了林衝,兩人情緒較為內斂,倒是沒有痛哭流涕,可也同樣單獨待了兩個時辰,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麽。
聽著這些事情,葉白也是感覺到有些好笑,好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將這些文臣武將招募出來,並非是單純地為他建功立業的,其實也是彌補前世的某些遺憾。
大軍休整,沒有繼續作戰,但錦衣衛和夜不收可沒有閑著,每日偵騎四處,哨探蜀軍的動向。
那位青陽衛大將軍兵敗之後,身邊的將校近乎損失殆盡,僅帶著數名將校以及不到千人的殘兵一路狼狽逃到了長武縣城外的大營中。
之前猛攻長武縣數日之久,軍中傷亡甚大,在充滿返迴府城的時候,將傷員和北麵三縣抽調的援軍都留在了長武縣城外,如今倒是成為了青陽衛大將軍的救命稻草。
雙方匯合之後,在兵力上勉強恢複到了萬人規模,但其中有一半都是傷員,能打的精銳悍卒也死傷慘重,戰鬥力嚴重下滑。
或許是被打怕了,亦或許是擔心長武縣城中還有隱藏的秦軍主力,一路逃了數日的青陽衛大將軍,僅僅在長武縣城外大營休整了一日,就立刻下令拔營撤軍。
不顧路途的顛簸,以極快的速度向北撤了200餘裏,才重新立下了營寨,並且從另外三座縣城,分別抽調了一批援兵趕來,擋住了秦軍北上的通道。
得到消息的葉白,嗤笑了一聲,他現在可沒有心思北上,兩場戰鬥下來,雖然殲滅了兩萬餘蜀軍,守住了長武縣,收複了府城,可他麾下的部隊也不是毫發無傷的。
留在長武縣的5000餘守軍,光是陣亡的就超過了1000人,負傷的也有2000人,隻剩下了2000餘人而已。
主力大軍這邊,留守府城的8000兵馬不提,陣亡的也有1000餘人,負傷的更多,足足有3000之眾,好在大部分都是輕傷,重傷者隻是少數。
這般一來,原本2萬餘人規模的大軍,在扣除陣亡者和傷員之後,還擁有戰鬥力的僅僅隻剩下了餘人,其中不到3000人在長武縣城,剩下的都在府城。
5000餘傷員之中,那些精銳士兵,隻能是讓軍醫們用心救治,讓他們盡快恢複,其他等級的士兵,倒是比較簡單,將其升級就可以瞬間痊愈了,影響並不大。
如今手握兩座城池,葉白麾下的軍醫數量總算是較為可觀,再也不是當初那麽兩三個人了。
破城之時,就在蜀軍的軍營中俘虜了蜀軍的軍醫,尤其是府城的軍營,軍醫的數量更是超過了10人,給他帶來了大批的藥材以及軍醫卡。
這些軍醫卡,葉白將其融合到了從縣城、府城征召來的大夫身上,總算是建立起了一支規模不算小的軍醫隊伍。
隨著他麾下士卒等級的提升,利用升級的係統福利瞬間痊愈的機會越來越少了,隻能是依靠軍醫用心救治,醫療體係的建設宜早不宜遲。
府城被收複的消息,傳到了長武縣,讓縣城的百姓明顯更多了幾分信心,城外的蜀軍北撤,也被這些百姓們看在眼裏,對於呂景山的各項政令,明顯更加順從了一些。
最典型的變化就是投軍的人數增加了,不需要靠著征召民夫的方式,長武縣那邊就提供了2000餘名青壯,他們可是自願從軍的,不需要任何的強迫。
府城這邊,雖然被收複的時間不長,很多百姓心中還有些忐忑,可人口基數擺在這裏,再加上顧雍的能力,投軍的人數還要更多一些,足足有5000餘人了。
當然了,能夠有這麽多的青壯主動投軍,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葉白舍得花錢,開出的安家費比起朝廷正常標準高出了一倍,這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個原因。
這些主動投軍的青壯,葉白當然不會吝嗇,人人賞賜了一張老兵卡,整編成了幾個新兵曲,讓王翦、周亞夫、楊業等人分別操練,長武縣那邊的新兵則是補充了郝昭麾下的人員損失。
有了這7000多名主動投軍的青壯補充,葉白麾下的兵馬再度超過了2萬,達到了多人,加上那些陸續前來投靠的殘兵敗將以及傷員中痊愈的士卒,總兵力超過了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