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獲全勝
異界:從小兵開始崛起 作者:逍遙春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到2萬人的蜀軍,其中大半兵力都在前方與王翦、李嗣業、高思繼等人所統率的秦軍大戰,已經被壓製住了,再堅持一段時間,估計就要戰敗了。
留在後軍的預備隊,總共也就隻有6000多人而已,最強的3000精銳隨著段興邦一同攔截趙雲和白馬義從,留下的隻有3000餘老兵而已。
段興邦所統率的3000精銳,雖然戰力出眾、裝備精良,單對單未必就比白馬義從差了,可到底是步兵,憑借一時的血勇以及戰鬥意誌,倒是的確拖住了白馬義從一段時間,可自身付出的傷亡,卻是相當之大的。
在趙雲和段興邦兩人大戰的時候,至少有1300多名蜀軍精銳陣亡,還有數百人負傷堅持戰鬥。
之所以能夠頂著如此巨大的傷亡堅持到現在,一來是大將軍就在他們身後,忠心耿耿的他們,願意為了大將軍而戰,甚至戰死沙場。
二來則是段興邦的勇武在整個青陽衛無人能敵,甚至在蜀國,都算得上是頂尖的猛將,秦軍將領絕對不是他的對手,隻要等到段興邦斬殺了秦將,他們的危機就會迎刃而解。
段興邦的陣亡,是所有蜀軍士兵都沒有想到的,就如同心中的信念被徹底推翻了一般,原本高昂的士氣瞬間跌落到了穀底,戰意消散,轉身就逃,沒有了繼續戰鬥的心思。
有很多人都說過,評價一支部隊精銳與否,不是看他們打了多少勝仗,也不是看他們在僵持戰、順風仗中的表現,而是要看他們在逆境中的表現,更準確地說,是看他們在戰敗之後的表現。
放眼古今中外,有多少支赫赫有名的百戰之師,堪稱戰無不勝,但在一次失敗之後,就徹底隕落,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能夠做到失敗之後依舊能夠重整旗鼓的部隊可謂是少之又少,那才是真正的精銳,拖不垮、打不爛。
很顯然,蜀軍這3000精銳,固然耗費了青陽衛大量的心血和資源才打造而成,可是在戰敗的絕境之下,表現依舊沒有比其他普通部隊好上多少。
一個個在平原上撒腿狂奔,隻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被身後的白馬義從仗著戰馬的速度輕鬆追上,一刀狠狠地劈在背上。
對於職業軍人,尤其是精銳士兵來說,背後中刀,那是最為可恥的,也是軍中最不能接受的。
明明是青陽衛最精銳的一批士兵,結果在戰敗之後,卻死得如此憋屈,如此的窩囊,也不知道他們在九泉之下,是否能夠安寧。
沒有了勇冠三軍的段興邦以及3000精銳,趙雲和白馬義從的前方再也沒有了任何阻攔。
臉不紅、氣不喘的趙雲手中銀槍高舉,帶著重新集結整隊的不到千人的白馬義從,縱馬狂奔,目標直指蜀軍後陣,那麵高高飄揚的帥旗。
段興邦和3000精銳的敗亡,被蜀軍後陣的將校、士卒們看得清清楚楚,一個個驚慌失措之下,也有些失去了方寸,騷亂的士卒牽動了陣型,越發地難看了。
“將軍快走,我等墊後。”
忠心的蜀軍裨將、牙將乃至校尉,顧不得那麽多,紛紛打馬出陣,帶著依舊還有少許戰心的步兵主動衝了上來,想要憑借血肉之軀阻擋趙雲等人的衝鋒,為大將軍撤離戰場爭取時間。
前軍的陣型已經鬆動,死傷慘重,明顯是有些堅持不住了,一支精銳騎兵直撲後陣,隻要腦子正常的人,就都能夠知道,這一仗他們敗了。
戰敗也就罷了,堂堂青陽衛大將軍,卻是不能死在戰場上,更是不能被秦軍生擒活捉,否則那才是真的天都要塌下來了。
一旦大將軍出事,他們這些將校就算僥幸逃過一劫,也必然逃不過兵部的問責,丟官免職都是輕的,被送進死士營也還有一線生機,最怕的就是牽連之下,被直接開刀問斬。
橫豎都是一死,還不如拚一把,隻要能夠掩護大將軍順利撤離,他們就算是死了,家人也會得到朝廷的撫恤,至少不會白死,還能留下一個好名聲,日後家中子弟從軍,起點也比其他人高上一些。
不管這幫主動斷後的將校們,心中是打著什麽樣的算盤,有著怎樣的心思,當他們麵對趙雲和白馬義從的時候,這個小算盤卻未必能打響了。
一杆銀槍上下翻飛,朵朵槍花浮現在空中,寒芒乍現之際,如同一條銀蛇般隨風飛舞,好若不停在盤旋的蛇般,其槍快速旋轉之下形成密不透風,將襲來的各種兵器全部格擋開來。
七式殺招輪番使用,不拘一格,隨心而動,在防禦的同時,不時地將一名蜀軍將校擊殺當場。
不過盞茶功夫,就有7、8名蜀軍將校倒在了趙雲的槍下,殺得其他人更是肝膽俱裂。
如今的趙雲才算是真正地動用了全力,自創的絕學——七探盤蛇槍沒有半分保留,將自身的槍法技巧催動到了極限,展現出來的戰力比起剛剛與段興邦大戰近兩百迴合的時候還要強上幾分。
趙雲大發神威,也更加刺激了身後白馬義從的軍心、士氣,將前來阻攔的蜀軍士卒殺得血流成河,甚至還有多名都尉聯手擊殺了數名蜀軍校尉。
不過千人的隊伍,雖然擋住了趙雲片刻功夫,但並沒有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拖延時間,後陣的青陽衛大將軍才剛剛下達了撤軍的命令,還沒有來得及撤退呢。
盡管敗局已定,但這位青陽衛大將軍也不甘心慘敗,一心想著將前軍的殘軍撤下來,盡可能多地保留幾分實力。
可這等戰場上,想要把正在激戰的部隊撤下來,哪有那麽容易,若是己方占據優勢,那還比較輕鬆一些,可若是處於下風,甚至處於戰敗的邊緣,那是想撤都撤不下來。
除非留下一支足夠強力的部隊墊後,才有機會將部分士卒撤下來,一窩蜂似的不管不顧地後撤,那隻會成為潰敗。
本就有些自負的青陽衛大將軍,在久攻長武縣不下,心中就已經憋了一股火,如今在野戰中又一次戰敗,心中的憋屈和怒火是再也按耐不住了,根本就聽不見手下的建議和勸阻,一心按著自己心中的想法做事。
一幫將校用生命為代價爭取的時間,就這樣被自負的大將軍白白浪費,還沒有等到前軍的殘兵們撤迴後陣,殺得一身是血,就連胯下戰馬的白毛都染成了紅色的白馬義從就已經殺到了近前。
直到此刻,這位高傲的大將軍才如夢初醒,趕緊下令撤退,但已經來不及了,不過片刻之間,以趙雲為首的千餘精騎就衝進了後陣之中。
一個個蜀軍士卒被疾馳而來的戰馬當場撞飛了出去,身體還在半空中的時候,就已經忍不住吐出了一口鮮血,落地之後,更是麵如金紙,出氣比進氣還多,顯然是活不成了。
一馬當先的趙雲根本就沒有去管那些蜀軍士卒或者其他將校,就盯緊了帥旗下的青陽衛大將軍,手中一杆銀槍上下翻飛,將阻攔自己道路的蜀軍士卒全部擊殺。
一條遍布屍體和鮮血的血腥之路,就是戰馬的馬蹄上成型,趙雲與大將軍的距離也越發地近了。
“殺。”
一聲聲怒吼聲中,大將軍身邊最後的幾名將領不顧一切地帶著各自的親衛殺了上來,還有人則不顧大將軍的反抗,一刀砍在了其胯下戰馬的馬屁股上,刺激得戰馬發出一聲慘烈的嘶叫聲,撒足狂奔。
不過百人的阻攔隊伍,對於趙雲來說,根本就不叫個事,片刻之間,大部分都被擊殺,剩下的人已經不敢再靠近身邊了,他們是真的被趙雲殺怕了。
時間雖然不長,但是負傷的戰馬也跑出了一段很遠的距離,作為青陽衛大將軍,胯下的戰馬自然不會是普通貨色,雖然不是寶馬、神駒,但好歹也是一匹高級戰馬。
趙雲胯下的戰馬僅僅隻是中級戰馬,又激戰良久、衝鋒多次,體力損耗極大,速度已經比不上之前了,就算是正常情況下,也不可能追上落荒而逃的大將軍等人,更何況還是采用這等方式逃命,那更是望塵莫及了。
有些不甘地看了一眼遠去的大將軍等人,趙雲不得不停止追擊,帶著白馬義從返身殺迴,將那些剛剛從前軍撤下來的蜀軍士卒的退路徹底切斷。
這場激烈大戰,持續的時間並不算很長,前後不過兩個時辰而已,但是戰場上卻是血流成河、屍橫遍野,近2萬蜀軍,被殺和受傷以後補刀的,就超過了萬餘人。
後路被斷,選擇投降的也超過了5000人,真正隨著大將軍逃離戰場的不過隻有千餘人而已。
製止了程咬金想要帶人追擊的意思,葉白當即下令打掃戰場,返迴府城。
此戰獲勝,蜀軍精銳盡失,如今除了依舊留在長武縣城下的數千蜀軍之外,就隻有各縣的駐軍兵力了,短時間內,根本就無力再度組建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
青陽衛大將軍逃走了也無傷大雅,手中無兵的他,除了謹守城池之外,再也無力主動進攻了。
除非他有足夠的魄力,下令放棄已經占領的各個縣城,將分散在各縣的駐軍集結起來。
留在後軍的預備隊,總共也就隻有6000多人而已,最強的3000精銳隨著段興邦一同攔截趙雲和白馬義從,留下的隻有3000餘老兵而已。
段興邦所統率的3000精銳,雖然戰力出眾、裝備精良,單對單未必就比白馬義從差了,可到底是步兵,憑借一時的血勇以及戰鬥意誌,倒是的確拖住了白馬義從一段時間,可自身付出的傷亡,卻是相當之大的。
在趙雲和段興邦兩人大戰的時候,至少有1300多名蜀軍精銳陣亡,還有數百人負傷堅持戰鬥。
之所以能夠頂著如此巨大的傷亡堅持到現在,一來是大將軍就在他們身後,忠心耿耿的他們,願意為了大將軍而戰,甚至戰死沙場。
二來則是段興邦的勇武在整個青陽衛無人能敵,甚至在蜀國,都算得上是頂尖的猛將,秦軍將領絕對不是他的對手,隻要等到段興邦斬殺了秦將,他們的危機就會迎刃而解。
段興邦的陣亡,是所有蜀軍士兵都沒有想到的,就如同心中的信念被徹底推翻了一般,原本高昂的士氣瞬間跌落到了穀底,戰意消散,轉身就逃,沒有了繼續戰鬥的心思。
有很多人都說過,評價一支部隊精銳與否,不是看他們打了多少勝仗,也不是看他們在僵持戰、順風仗中的表現,而是要看他們在逆境中的表現,更準確地說,是看他們在戰敗之後的表現。
放眼古今中外,有多少支赫赫有名的百戰之師,堪稱戰無不勝,但在一次失敗之後,就徹底隕落,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能夠做到失敗之後依舊能夠重整旗鼓的部隊可謂是少之又少,那才是真正的精銳,拖不垮、打不爛。
很顯然,蜀軍這3000精銳,固然耗費了青陽衛大量的心血和資源才打造而成,可是在戰敗的絕境之下,表現依舊沒有比其他普通部隊好上多少。
一個個在平原上撒腿狂奔,隻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被身後的白馬義從仗著戰馬的速度輕鬆追上,一刀狠狠地劈在背上。
對於職業軍人,尤其是精銳士兵來說,背後中刀,那是最為可恥的,也是軍中最不能接受的。
明明是青陽衛最精銳的一批士兵,結果在戰敗之後,卻死得如此憋屈,如此的窩囊,也不知道他們在九泉之下,是否能夠安寧。
沒有了勇冠三軍的段興邦以及3000精銳,趙雲和白馬義從的前方再也沒有了任何阻攔。
臉不紅、氣不喘的趙雲手中銀槍高舉,帶著重新集結整隊的不到千人的白馬義從,縱馬狂奔,目標直指蜀軍後陣,那麵高高飄揚的帥旗。
段興邦和3000精銳的敗亡,被蜀軍後陣的將校、士卒們看得清清楚楚,一個個驚慌失措之下,也有些失去了方寸,騷亂的士卒牽動了陣型,越發地難看了。
“將軍快走,我等墊後。”
忠心的蜀軍裨將、牙將乃至校尉,顧不得那麽多,紛紛打馬出陣,帶著依舊還有少許戰心的步兵主動衝了上來,想要憑借血肉之軀阻擋趙雲等人的衝鋒,為大將軍撤離戰場爭取時間。
前軍的陣型已經鬆動,死傷慘重,明顯是有些堅持不住了,一支精銳騎兵直撲後陣,隻要腦子正常的人,就都能夠知道,這一仗他們敗了。
戰敗也就罷了,堂堂青陽衛大將軍,卻是不能死在戰場上,更是不能被秦軍生擒活捉,否則那才是真的天都要塌下來了。
一旦大將軍出事,他們這些將校就算僥幸逃過一劫,也必然逃不過兵部的問責,丟官免職都是輕的,被送進死士營也還有一線生機,最怕的就是牽連之下,被直接開刀問斬。
橫豎都是一死,還不如拚一把,隻要能夠掩護大將軍順利撤離,他們就算是死了,家人也會得到朝廷的撫恤,至少不會白死,還能留下一個好名聲,日後家中子弟從軍,起點也比其他人高上一些。
不管這幫主動斷後的將校們,心中是打著什麽樣的算盤,有著怎樣的心思,當他們麵對趙雲和白馬義從的時候,這個小算盤卻未必能打響了。
一杆銀槍上下翻飛,朵朵槍花浮現在空中,寒芒乍現之際,如同一條銀蛇般隨風飛舞,好若不停在盤旋的蛇般,其槍快速旋轉之下形成密不透風,將襲來的各種兵器全部格擋開來。
七式殺招輪番使用,不拘一格,隨心而動,在防禦的同時,不時地將一名蜀軍將校擊殺當場。
不過盞茶功夫,就有7、8名蜀軍將校倒在了趙雲的槍下,殺得其他人更是肝膽俱裂。
如今的趙雲才算是真正地動用了全力,自創的絕學——七探盤蛇槍沒有半分保留,將自身的槍法技巧催動到了極限,展現出來的戰力比起剛剛與段興邦大戰近兩百迴合的時候還要強上幾分。
趙雲大發神威,也更加刺激了身後白馬義從的軍心、士氣,將前來阻攔的蜀軍士卒殺得血流成河,甚至還有多名都尉聯手擊殺了數名蜀軍校尉。
不過千人的隊伍,雖然擋住了趙雲片刻功夫,但並沒有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拖延時間,後陣的青陽衛大將軍才剛剛下達了撤軍的命令,還沒有來得及撤退呢。
盡管敗局已定,但這位青陽衛大將軍也不甘心慘敗,一心想著將前軍的殘軍撤下來,盡可能多地保留幾分實力。
可這等戰場上,想要把正在激戰的部隊撤下來,哪有那麽容易,若是己方占據優勢,那還比較輕鬆一些,可若是處於下風,甚至處於戰敗的邊緣,那是想撤都撤不下來。
除非留下一支足夠強力的部隊墊後,才有機會將部分士卒撤下來,一窩蜂似的不管不顧地後撤,那隻會成為潰敗。
本就有些自負的青陽衛大將軍,在久攻長武縣不下,心中就已經憋了一股火,如今在野戰中又一次戰敗,心中的憋屈和怒火是再也按耐不住了,根本就聽不見手下的建議和勸阻,一心按著自己心中的想法做事。
一幫將校用生命為代價爭取的時間,就這樣被自負的大將軍白白浪費,還沒有等到前軍的殘兵們撤迴後陣,殺得一身是血,就連胯下戰馬的白毛都染成了紅色的白馬義從就已經殺到了近前。
直到此刻,這位高傲的大將軍才如夢初醒,趕緊下令撤退,但已經來不及了,不過片刻之間,以趙雲為首的千餘精騎就衝進了後陣之中。
一個個蜀軍士卒被疾馳而來的戰馬當場撞飛了出去,身體還在半空中的時候,就已經忍不住吐出了一口鮮血,落地之後,更是麵如金紙,出氣比進氣還多,顯然是活不成了。
一馬當先的趙雲根本就沒有去管那些蜀軍士卒或者其他將校,就盯緊了帥旗下的青陽衛大將軍,手中一杆銀槍上下翻飛,將阻攔自己道路的蜀軍士卒全部擊殺。
一條遍布屍體和鮮血的血腥之路,就是戰馬的馬蹄上成型,趙雲與大將軍的距離也越發地近了。
“殺。”
一聲聲怒吼聲中,大將軍身邊最後的幾名將領不顧一切地帶著各自的親衛殺了上來,還有人則不顧大將軍的反抗,一刀砍在了其胯下戰馬的馬屁股上,刺激得戰馬發出一聲慘烈的嘶叫聲,撒足狂奔。
不過百人的阻攔隊伍,對於趙雲來說,根本就不叫個事,片刻之間,大部分都被擊殺,剩下的人已經不敢再靠近身邊了,他們是真的被趙雲殺怕了。
時間雖然不長,但是負傷的戰馬也跑出了一段很遠的距離,作為青陽衛大將軍,胯下的戰馬自然不會是普通貨色,雖然不是寶馬、神駒,但好歹也是一匹高級戰馬。
趙雲胯下的戰馬僅僅隻是中級戰馬,又激戰良久、衝鋒多次,體力損耗極大,速度已經比不上之前了,就算是正常情況下,也不可能追上落荒而逃的大將軍等人,更何況還是采用這等方式逃命,那更是望塵莫及了。
有些不甘地看了一眼遠去的大將軍等人,趙雲不得不停止追擊,帶著白馬義從返身殺迴,將那些剛剛從前軍撤下來的蜀軍士卒的退路徹底切斷。
這場激烈大戰,持續的時間並不算很長,前後不過兩個時辰而已,但是戰場上卻是血流成河、屍橫遍野,近2萬蜀軍,被殺和受傷以後補刀的,就超過了萬餘人。
後路被斷,選擇投降的也超過了5000人,真正隨著大將軍逃離戰場的不過隻有千餘人而已。
製止了程咬金想要帶人追擊的意思,葉白當即下令打掃戰場,返迴府城。
此戰獲勝,蜀軍精銳盡失,如今除了依舊留在長武縣城下的數千蜀軍之外,就隻有各縣的駐軍兵力了,短時間內,根本就無力再度組建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
青陽衛大將軍逃走了也無傷大雅,手中無兵的他,除了謹守城池之外,再也無力主動進攻了。
除非他有足夠的魄力,下令放棄已經占領的各個縣城,將分散在各縣的駐軍集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