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術前討論製度,是醫院裏常規的製度之一,不過隻是大部分醫院都沒有特別認真地形式化。


    一般常規的手術,的確是沒有必要,但是,閔教授比較注重教學,所以周二和周四的術前討論,是必須要做的。本來按照規定,周一的手術,周末最好也是要一次術前討論的。


    但因為是周末的緣故,一般閔教授都隻會在周一安排一些常規的,可以略過的手術。


    周三的手術,已經確定安排的有四台。還有一台暫未確定。


    17床,右肩關節鏡檢查+肩袖縫合。


    21床,左全膝關節置換術。


    26床,右全髖關節置換術。


    31床,左膝關節鏡檢+左膝關節盤狀半月板成形縫合術。


    四個手術都是骨科四病區的常見手術,其實並沒有太多好談的。


    五個下級醫生都到了後,閔教授就直接說。


    “今天我們主要要討論的是監2床,明天是否要做左側的全髖關節置換手術。”


    “這個病人是有些特殊,所以我想聽聽大家的意思。”閔教授是個很幹脆的人,他一般情況下都會直接做決定,但是一旦遇到不同的意見,他會采取討論的方式,把病情徹徹底底地分析一遍,再做決斷。


    “卓遠,你再把病史匯報一遍。我們再詳細地研究一下這個病人的病情。”


    直來直去!


    這很外科。


    卓遠應該是早就被通知下午要重點討論監2床,所以他把病曆資料總共打印了有九份,分放在眾人的身前。


    卓遠開始總結病曆:“閔教授,朱教授,尤哥,迴哥,時丁哥。”


    “還有各位同學老師,我已經把監2床的病曆資料,詳細地複印在了各位的麵前。”


    “首先,我來做個簡短的介紹。”


    “病人特征:青年,女性。”


    “臨床表現:雙髖部疼痛5年,加重伴步態異常1年。”


    “加重緩解因素:行走後疼痛加重,休息或服用止痛藥物後疼痛科緩解。患者既往有口服激素藥物病史10年,近三年來疼痛加重,曾停用過激素藥物3月。”


    “後繼發牙齦出血,皮膚紫癜,於當地醫院血液內科就診後繼續口服激素治療。目前已停藥1周,入院後予以免疫球蛋白及tpo(血小板生成刺激因子)治療。”


    “體查:雙側直腿抬高試驗(+),髖關節前方壓痛,托馬氏征陽性……”


    “骨盆平片:示雙側股骨頭壞死。”


    “當前診斷明確:雙側股骨頭壞死;手術指征明確。”


    “特殊檢查資料:入院時血小板17,即予以免疫球蛋白及tpo治療,今晨抽血結果11點已迴報,血小板略有上升,25.考慮為當前手術禁忌症。”


    說到這裏,卓遠師兄幾乎已經把病曆都給總結完畢了。


    接著他繼續說:“我查詢過相關的文獻,已經記載有的病曆報告,已經行關節置換的最低血小板數量是34。但術前患者均以高劑量免疫球蛋白hdivig治療,建議血小板提升至70以上。再行手術治療。”


    “目前該患者已使用免疫球蛋白3日,血小板提升量不高,要達到文章推薦水平,需要時間較長;可能轉去血液科會好一些。”


    “血液科會診的意見,也是如此。”


    卓遠師兄把病曆夾該上。


    有理有據,有理論支撐,有當前最前沿的文章支持,聽得兩個進修的大哥一陣歎服,卻又有些懵逼。


    本來這種血小板減少症的關節置換手術,當前華國骨科手術指南裏就沒有,他們要知道才奇了怪。


    而另外的一個燒傷科來的妹子,和骨科幾乎隔行如隔山,就更加不懂了。


    卓遠師兄查的文獻,是人就能夠查到。


    閔教授還是對劉誌和鄺任強道:“劉醫生和鄺醫生對這個病例有什麽看法沒有?”


    劉誌和鄺任強二人幾乎同時搖頭苦笑道:“閔教授,我們……”


    心裏則是說,我們來這裏是學手術的好伐?


    這什麽鬼跟什麽鬼?


    讓我們到手術台上去吧。


    閔教授自然沒有為難二人,看向時丁和陳迴。


    陳迴和時丁都是本院的醫生,時丁是老總,陳迴是後老總。


    二人看到閔教授把目光轉移過來,都是說:“閔教授,我覺得這個病人還是出院算了,目前這身體水平,可能還真承受不住手術。不管是術中還是術後的出血,都是非常麻煩的事情。”


    “而且剛剛卓遠也提了文獻上的支持了,至少要達到75以上,血液內科所說的45還可能隻是手術的臨界值。而我們關節外科對各種條件的要求都相對比較高,所以……”


    閔教授點了點頭。


    血液內科說45,而文獻上說是75,這並不是說誰就對,誰就錯。


    血液內科的醫生不是外科的,你要她們評估手術指征,她們隻能按照整個大外科的經驗來進行評估,有誤差還是比較正常的。


    再接著,就是林尤了。


    不過,閔教授卻是先略過了林尤,而是直接看到了朱雀光的身上:“小雀雀?”


    朱雀光一臉無奈道:“閔教授,您就別打趣我了,您應該知道我算是對科研和文章了解得相對比較少的,最近正在學習關節鏡相關的文獻。”


    朱雀光雖然是副教授,而且技術很頂尖。


    但是說實在的,他對這樣的科研前沿,了解得是真的非常有限,在他讀博士的時候,國內暫時還沒有這麽注重科研,現在咋一下提高了水準,他也不得不後來跟進,否則就別想晉升了。


    但他的手術水平,在全國也算是一流的。


    閔教授則是說:“你們是不是覺得讓我們搞文章,搞科研完全就是多此一舉?”


    “你們要知道,我們是教學醫院。”


    “教學醫院自然要在教學二字上,下足真功夫。”


    “若是總是教手術。”


    “一個手術,能有多少學的?”


    “而且,你所會的一個手術,能夠百分之百地教會其他人?”


    “十年前的手術,十年後你繼續用,你就不怕被人戳脊梁骨?”


    “我們現在的手術,是不是一定是最完美的了?”


    “我們的手術,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有沒有可以簡化的地方?有哪些地方,是在推廣的過程中,是難點,是重點,該怎麽簡化?”


    “我們這一輩子,能夠做多少手術?”


    “2w?4w?”


    “全國先不說,我們省又有多少病人?我們做不過來。”


    “那我們就必須要擔起教學這個重任,既然是要教學,就必須往前走,不能迴頭的。”


    “如果這個手術,沒人去搞創新了,那個手術,也沒人去搞創新了,那我們就完了。”


    “手術的數量,永遠都隻會提升熟練度,決定的是手術的下限,隻有閱讀,隻有真正地去對手術進行創新,進行改進,才是決定你手術的關鍵。”


    “二十年前,有人覺得bb機就是信息傳遞最便捷的方式了。”


    “十年前,有人說手機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


    “七八年前,智能機取代了硬殼手機。”


    “五年前,4g就幾乎全麵取代了3g。”


    “你還覺得,我們現在的手術,我們所做的研究?是沒用的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的不是神醫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十年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十年裏並收藏我真的不是神醫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