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也成把孩子抱走了,就沒有再出現過。一連好多天,同善堂都沒有消息傳出來。
張驚浪尋著機會,去專門負責照顧太過年幼的孤兒的養生堂看過一迴,並沒見到那副搶眼的大紅繈褓。
他猜想,若張也成說的都是真的,那麽,同善堂裏的人至少不會直接拿那孩子當血包。
可是養生堂也沒有哪個乳母被叫走,那麽小的孩子,就算不受別的委屈,在這茫茫雪天裏也是一種煎熬。
但他隻能等。
一直等,一直等,等到雪停的那天,剛好是除夕。
日上三竿,陽光充足,東北難得的好天氣。張驚浪披著棉衣起來,看見院門已經被大雪封了一半。他往地上啐了一口,就開始罵祖宗。
每次一下雪,他都罵祖宗。
罵那個不知道幾千年前的老祖宗,沒事找事,偏偏選在這長白雪山裏安了家、立了業,完全不考慮後世子孫寒冬臘月挨凍掃雪的辛苦。
他一個人住,家院置得偏僻,左右無近鄰,興致一來罵得痛快淋漓,也不用怕被別人聽見。
一邊罵,一邊還是要掃雪。
從房門口一直到院門口,掃出二尺寬的小道,太陽就已經升得很高了。他拄著掃帚在門口歇氣兒。俗話說:霜前冷,雪後寒。唿出的白霧仿佛轉眼之間就結成冰粒掉在地上。
“二叔。”
就在這時,有個溫柔似水的女聲飄進了耳朵。迎著朝霞,映著雪光,張驚浪眯眼一看,是張瑞山家的四兒媳婦蕊珠。
張家是大宗族,族人之間謹守族規,聯係緊密,相互扶持。
因張驚浪房裏沒有女人,張瑞山每天便輪流派幾個兒媳婦給他送飯,而禮尚往來,張驚浪也時常被張瑞山抓去幹活兒,包括但不限於算賬、教書、培訓練武。
張驚浪不算年長,在人才濟濟的本家也沒什麽出息,甚至沒有按著家譜取名字。但他輩分高,跟現在的族長和幾個分支的話事人都是堂兄弟,衝這一點,他過得也不算差。
蕊珠是去年成的親。幾個妯娌裏數她做菜最好吃,所以每次她來送飯,張驚浪都很高興。
“二叔,公爹讓我給您帶個話兒。”蕊珠一邊把食盒遞過來,一邊客客氣氣地說:“今晚同善堂開酒席,請您過去賞個臉。”
“冷哈哈的,誰去跟他們討酒喝?”張驚浪連連擺手,“老四家的,迴去告訴你公爹,我往年也沒去,今年又剛下過雪,一場酒席下來手腳都凍麻了,我可不去找罪受。”
“公爹就猜到您會這麽說。”
蕊珠邊說邊往手心嗬氣,年輕美麗的麵龐上堆起溫柔的笑容。
“往年不去都使得,今年您一定得捧個場。公爹還說了,今兒不僅是除夕,還有一件天大的喜事要宣布,寫了字條讓我轉交給您呢。”
說話間,從衣兜裏掏出來一張大紅燙金的請柬,恭恭敬敬地雙手遞過去。
“你這孩子,說話怎麽大喘氣,有字條不早拿出來。”
蕊珠笑得一雙眼睛彎成月牙兒。
張驚浪接在手裏,嘀咕:“呦,這還下了請柬?至於嗎?”
隨手翻開,裏麵卻沒有時間地點吉祥話,紅紙上隻寫了三個燙金的大字。
“聖嬰出。”
張驚浪隻覺得雙手微微麻木,請柬險些落在雪地上。
他那一瞬間的表情應該很可怕,因為蕊珠嚇得後退了一步,愣愣地說:“二、二叔,怎麽……”
張驚浪立刻恢複了平常的淡然。
“我知道了,老四家的。”他深吸了一口,“告訴你公爹,我就給他這個麵子……我一準兒到。”
蕊珠放心地舒了口氣,微笑:“好。”
張家作為一個封建古老的家族,年節時的規矩多到不可想象,除夕時,所有男性族人要相聚在一起守歲,便是其中之一。
張驚浪是為數不多可以違背這個規矩的人。
因為他輩分高,且是族中的背景板,小輩們管不了他,老輩們懶得管他。
他的除夕是一個人過的,同善堂的廚子會提前把年夜飯給他送過來,在自己屋裏擺一桌小宴,備上一壺陳釀的竹葉青,自斟自飲,怡然自得地享用美食。
所以,打從自己立了門戶起,他還是頭一迴到同善堂赴宴。
守門迎客的是張瑞山的兩個孫子,張山川和張山河,十四五歲的年紀,一個賽一個的機靈,上來就給他磕頭拜年,一口一個“二叔爺爺”叫的別提有多親。
“好孩子,比你們爺爺年輕時長得俊。”
張驚浪嗬嗬笑著,解下隨身帶著的一個錦繡荷包,從裏頭摸出兩塊玉佩來給他們——畢竟是除夕,做爺爺輩的,總得有點表示。
“過年了,往年我也不來,今年就拿這個,當補給你們的壓歲錢。”
兩個孩子歡天喜地地收下了,突然身後傳來張也成的笑聲:“二哥,你過了年才三十一,瑞山哥孫子都這麽大了,你哪裏見過他年輕時的模樣兒?”
張驚浪迴身照著他胸口來了一錘,啐罵道:“怎麽哪兒都有你嚼舌根子?也不知道帶沒帶壓歲錢,沒皮沒臉的東西,倒管起我來了!”
說得兩個孩子都抿嘴跟著笑了。
張也成同他笑道:“二哥這張嘴可也太損了,你問問孩子們,我哪年不帶壓歲錢?倒是說不好有些人為了不給壓歲錢,年年都不過來守歲。”
堂兄弟兩個有日子沒見麵,少不得在一塊說笑半晌。眼瞅著人越來越多了,張也成把錢串子往兩個侄孫子手心裏一放,受了拜年禮,才與張驚浪一同進門。
本家的男人已來了一半,看見他們,自然依禮拜年。瑞字輩裏,張驚浪和張也成算是最年輕的——以前,最年輕的是老三,不過往後就是他們了。
同善堂的院子不小,房前屋後共擺了整整八十一張團圓桌,都是上好的紅木打的,蓋著紅桌布,房簷梁柱也都纏上了紅綢,圖個喜慶。
張驚浪和張也成坐在次席上,主桌仍然空著,桌腿明顯要比他們這張高一些,是給族長和幾個族老、話事人的。
還沒開席,兩人湊在一塊兒嗑著瓜子,吃福橘。張也成有意無意地往他臉上瞄,似乎擔心又期待他問有關那個孩子的下落。
但張驚浪什麽也沒問。
每隔一會兒,就會有侄子孫子甚至重孫子輩的過來,給他磕頭拜年。
張驚浪也不含糊,不管老少,一律給個小玩意兒當壓歲錢和見麵禮,如扳指、玉佩、鎖片、玉璧等。
雖是地下的貨色,但張家人祖祖輩輩上上下下都是土夫子,並不忌諱這個。況且,他給的也是難得的好東西,晚輩們臉上的笑容都是真心實意的。
過了一會兒,人都來全了,門口傳來一陣銅鈴聲,眾人聽見,便都安靜下來,一時間鴉雀無聲。
不久,一群護院簇擁著族長等人從月亮門後轉出來,按著位次坐上了主桌。
主座的那個一身暗紅色長衫,頭戴八寶貂皮帽子,係著火狐皮大氅,看著像個中年人的,便是如今的“張起靈”,張瑞桐了。
張驚浪歪著身子看著他,一手在桌麵下,狠狠地捏爆了一隻福橘。
張驚浪尋著機會,去專門負責照顧太過年幼的孤兒的養生堂看過一迴,並沒見到那副搶眼的大紅繈褓。
他猜想,若張也成說的都是真的,那麽,同善堂裏的人至少不會直接拿那孩子當血包。
可是養生堂也沒有哪個乳母被叫走,那麽小的孩子,就算不受別的委屈,在這茫茫雪天裏也是一種煎熬。
但他隻能等。
一直等,一直等,等到雪停的那天,剛好是除夕。
日上三竿,陽光充足,東北難得的好天氣。張驚浪披著棉衣起來,看見院門已經被大雪封了一半。他往地上啐了一口,就開始罵祖宗。
每次一下雪,他都罵祖宗。
罵那個不知道幾千年前的老祖宗,沒事找事,偏偏選在這長白雪山裏安了家、立了業,完全不考慮後世子孫寒冬臘月挨凍掃雪的辛苦。
他一個人住,家院置得偏僻,左右無近鄰,興致一來罵得痛快淋漓,也不用怕被別人聽見。
一邊罵,一邊還是要掃雪。
從房門口一直到院門口,掃出二尺寬的小道,太陽就已經升得很高了。他拄著掃帚在門口歇氣兒。俗話說:霜前冷,雪後寒。唿出的白霧仿佛轉眼之間就結成冰粒掉在地上。
“二叔。”
就在這時,有個溫柔似水的女聲飄進了耳朵。迎著朝霞,映著雪光,張驚浪眯眼一看,是張瑞山家的四兒媳婦蕊珠。
張家是大宗族,族人之間謹守族規,聯係緊密,相互扶持。
因張驚浪房裏沒有女人,張瑞山每天便輪流派幾個兒媳婦給他送飯,而禮尚往來,張驚浪也時常被張瑞山抓去幹活兒,包括但不限於算賬、教書、培訓練武。
張驚浪不算年長,在人才濟濟的本家也沒什麽出息,甚至沒有按著家譜取名字。但他輩分高,跟現在的族長和幾個分支的話事人都是堂兄弟,衝這一點,他過得也不算差。
蕊珠是去年成的親。幾個妯娌裏數她做菜最好吃,所以每次她來送飯,張驚浪都很高興。
“二叔,公爹讓我給您帶個話兒。”蕊珠一邊把食盒遞過來,一邊客客氣氣地說:“今晚同善堂開酒席,請您過去賞個臉。”
“冷哈哈的,誰去跟他們討酒喝?”張驚浪連連擺手,“老四家的,迴去告訴你公爹,我往年也沒去,今年又剛下過雪,一場酒席下來手腳都凍麻了,我可不去找罪受。”
“公爹就猜到您會這麽說。”
蕊珠邊說邊往手心嗬氣,年輕美麗的麵龐上堆起溫柔的笑容。
“往年不去都使得,今年您一定得捧個場。公爹還說了,今兒不僅是除夕,還有一件天大的喜事要宣布,寫了字條讓我轉交給您呢。”
說話間,從衣兜裏掏出來一張大紅燙金的請柬,恭恭敬敬地雙手遞過去。
“你這孩子,說話怎麽大喘氣,有字條不早拿出來。”
蕊珠笑得一雙眼睛彎成月牙兒。
張驚浪接在手裏,嘀咕:“呦,這還下了請柬?至於嗎?”
隨手翻開,裏麵卻沒有時間地點吉祥話,紅紙上隻寫了三個燙金的大字。
“聖嬰出。”
張驚浪隻覺得雙手微微麻木,請柬險些落在雪地上。
他那一瞬間的表情應該很可怕,因為蕊珠嚇得後退了一步,愣愣地說:“二、二叔,怎麽……”
張驚浪立刻恢複了平常的淡然。
“我知道了,老四家的。”他深吸了一口,“告訴你公爹,我就給他這個麵子……我一準兒到。”
蕊珠放心地舒了口氣,微笑:“好。”
張家作為一個封建古老的家族,年節時的規矩多到不可想象,除夕時,所有男性族人要相聚在一起守歲,便是其中之一。
張驚浪是為數不多可以違背這個規矩的人。
因為他輩分高,且是族中的背景板,小輩們管不了他,老輩們懶得管他。
他的除夕是一個人過的,同善堂的廚子會提前把年夜飯給他送過來,在自己屋裏擺一桌小宴,備上一壺陳釀的竹葉青,自斟自飲,怡然自得地享用美食。
所以,打從自己立了門戶起,他還是頭一迴到同善堂赴宴。
守門迎客的是張瑞山的兩個孫子,張山川和張山河,十四五歲的年紀,一個賽一個的機靈,上來就給他磕頭拜年,一口一個“二叔爺爺”叫的別提有多親。
“好孩子,比你們爺爺年輕時長得俊。”
張驚浪嗬嗬笑著,解下隨身帶著的一個錦繡荷包,從裏頭摸出兩塊玉佩來給他們——畢竟是除夕,做爺爺輩的,總得有點表示。
“過年了,往年我也不來,今年就拿這個,當補給你們的壓歲錢。”
兩個孩子歡天喜地地收下了,突然身後傳來張也成的笑聲:“二哥,你過了年才三十一,瑞山哥孫子都這麽大了,你哪裏見過他年輕時的模樣兒?”
張驚浪迴身照著他胸口來了一錘,啐罵道:“怎麽哪兒都有你嚼舌根子?也不知道帶沒帶壓歲錢,沒皮沒臉的東西,倒管起我來了!”
說得兩個孩子都抿嘴跟著笑了。
張也成同他笑道:“二哥這張嘴可也太損了,你問問孩子們,我哪年不帶壓歲錢?倒是說不好有些人為了不給壓歲錢,年年都不過來守歲。”
堂兄弟兩個有日子沒見麵,少不得在一塊說笑半晌。眼瞅著人越來越多了,張也成把錢串子往兩個侄孫子手心裏一放,受了拜年禮,才與張驚浪一同進門。
本家的男人已來了一半,看見他們,自然依禮拜年。瑞字輩裏,張驚浪和張也成算是最年輕的——以前,最年輕的是老三,不過往後就是他們了。
同善堂的院子不小,房前屋後共擺了整整八十一張團圓桌,都是上好的紅木打的,蓋著紅桌布,房簷梁柱也都纏上了紅綢,圖個喜慶。
張驚浪和張也成坐在次席上,主桌仍然空著,桌腿明顯要比他們這張高一些,是給族長和幾個族老、話事人的。
還沒開席,兩人湊在一塊兒嗑著瓜子,吃福橘。張也成有意無意地往他臉上瞄,似乎擔心又期待他問有關那個孩子的下落。
但張驚浪什麽也沒問。
每隔一會兒,就會有侄子孫子甚至重孫子輩的過來,給他磕頭拜年。
張驚浪也不含糊,不管老少,一律給個小玩意兒當壓歲錢和見麵禮,如扳指、玉佩、鎖片、玉璧等。
雖是地下的貨色,但張家人祖祖輩輩上上下下都是土夫子,並不忌諱這個。況且,他給的也是難得的好東西,晚輩們臉上的笑容都是真心實意的。
過了一會兒,人都來全了,門口傳來一陣銅鈴聲,眾人聽見,便都安靜下來,一時間鴉雀無聲。
不久,一群護院簇擁著族長等人從月亮門後轉出來,按著位次坐上了主桌。
主座的那個一身暗紅色長衫,頭戴八寶貂皮帽子,係著火狐皮大氅,看著像個中年人的,便是如今的“張起靈”,張瑞桐了。
張驚浪歪著身子看著他,一手在桌麵下,狠狠地捏爆了一隻福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