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戰起,燒山
誰說他修仙天賦差的? 作者:紫木萬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諸葛軍師,此言何意?”
宋星畢竟是一方之主,眼界氣度自然不缺,所以他並不覺得諸葛庸是在潑他冷水,反而覺得對方話中另有深意。
盡管諸葛庸等人上次兵敗如山倒,可是宋星並沒有太過怪責他。相反,經過這幾次西梁山的變故,宋星現在沉穩了許多,也陰狠了許多。
“大龍頭、諸位弟兄,你們有沒有想過,現在關外局勢如此緊張,為什麽朝廷還要不留餘力的圍剿我們?”
聽到諸葛庸的問話,眾人麵麵相覷,他們自然不認為諸葛庸會無的放矢。
沉吟了片刻,鍾乙正色道:“攘外必先安內嘛,這個道理我們也懂。”
“如果此事另有隱情呢?”
諸葛庸反問了一句,眾人心頭又是一震。
宋星第一個反應過來:“軍師的意思是說,朝廷另有圖謀,或是我們的存在阻礙到了朝廷的計劃,所以南陵鎮武司才會不顧一切的圍剿我們?”
“大龍頭果然英明!”
諸葛庸不露聲色地恭維了一句,複又道:“屬下聽說,朝廷現在大力發展南方經濟,準備開放南北商貿中樞之地。如果僅僅隻是為了匯通南北,朝廷絕對不會如此上心,除非……”
“除非什麽?!”眾人滿臉好奇。
“除非,衣冠南渡。”
諸葛庸此言一出,周圍頓時鴉雀無聲。
衣冠南渡指的是北方受到不可挽迴的侵害或災劫,為保傳承不絕、火種不滅,世家縉紳甚至皇權貴胄由北方遷徙到南方。
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事情,整個天下的格局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因此眾人在聽到諸葛庸大膽的猜想以後,全都震驚不已,有些難以置信。
“這、這不可能吧?!”
“是啊!雖然如今邊關告急,但是魏武王朝的底蘊猶在,怎麽可能發生衣冠南渡這樣的事情?”
“諸葛軍師此言,未免有些危言聳聽了吧?!”
聽到眾人的質疑,諸葛庸絲毫不慌,繼續解釋道:“諸位有沒有想過,如果北關失守,後果如何?”
“什麽!?”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眾人下意識的反駁,宋星也覺得諸葛庸有些瘋魔了。
“為什麽不可能?大家不會以為,區區北關之盟,就能約束契遼蠻夷的野心吧?”
諸葛用反問了一句,不少人漸漸陷入沉思之中。
是啊,為什麽不可能呢?
契遼國向來野心勃勃,北關之盟看似約束,實際上隻是一種政治手段而已。
魏武王朝每年以大量的資源交易給契遼,而契遼借助這些資源穩定局麵,並且發展壯大,如同蟄伏在暗處的毒蛇,直到魏武王朝虛弱混亂的時候,給予致命一擊。
如今時機快要成熟了,契遼國絕對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
北關乃是魏武王朝最重要的關隘,一旦失守,整個北地都將暴露在契遼外族的鐵騎之下,後果不堪設想。
此處之外,北關失守必然會導致朝廷向南遷徙,到時候衣冠南渡,整個南方必然風起雲湧。
……
這時,王通眉頭緊鎖道:“軍師,你說這些,和我們被圍剿有什麽關係嗎?”
“當然有關係。”
諸葛庸神情肅然道:“北關失守,衣冠南渡,這一過程將深刻影響南方各大勢力的利益布局,為了穩定南方的局勢,朝廷豈會放縱我們西梁山這個不穩定的因素。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小覷南陵鎮武司的決心和手段,因為他們必然會全力以赴,將我們趕盡殺絕。”
此話一出,眾人心頭一凜,立刻收起了輕蔑的心態。
這次沒有誰會認為諸葛庸是在危言聳聽了,因為朝廷有必須除去他們的理由。
念及於此,宋星沉聲道:“那軍師覺得,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要嘛避其鋒芒,要嘛拚死一戰。”
諸葛庸斬釘截鐵的迴答,眾人麵麵相覷,卻是各自沉默了。
“不能退!”
宋星擺了擺手,態度十分堅決。
諸葛庸亦沒有詢問緣由,隻道:“既然不能退,那我們就隻有拚死一戰。別看朝廷人多勢眾,但是我們現在有諸多黑榜高手支持,隻要應對得當,必然能夠讓鎮武司和朝廷大軍铩羽而歸。”
“不夠不夠!遠遠不夠!”
宋星霍然起身,凜冽的氣勢席卷大廳:“我要這西南之地,以我為尊。”
“大龍頭英明!”
眾人齊齊拜下,一個個精神大振。
是的沒錯,隻要他們守住了西梁山,就代表西梁山擁有和魏武王朝分庭抗衡的資格。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必將揭竿而起,封王拜相豈不痛快!
功名利祿,又有多少人能拒絕這樣的誘惑?
在這樣激動的氛圍中,宋星開始了具體的安排。
當然,一切還是以諸葛庸的意見為主,畢竟宋星可不會什麽排兵布陣之法。
……
三天後,各府聯軍再次集結,十萬精兵出現在西梁河岸對麵。
不過誰都沒有輕舉妄動,而是等待著適當的時機。
為首處,兩道身影並騎而立,精致的披風被吹得凜凜作響。
“應戎兄,如今時候不早了,你打算何時渡河?”
“明誠兄不用著急,如今我們已經打草驚蛇,西梁山必然嚴陣以待,若無鎮武司的配合,我們強行攻伐,必定死傷慘重。”
宗應戎淡淡開口,神情沒有絲毫變化。
身為南陵郡大都統兼洪武軍節度使,宗應戎可以說戎馬半生權勢滔天。即便他如今已年過半百,可是渾身上下依然散透著濃烈的煞氣,整個人看上去精神抖擻,甚至給人一種鋒芒畢露的感覺。
而宗應戎口中的“明誠兄”,則是南陵郡守季明誠。
二人年紀相若,可是季明誠明顯蒼老許多,幹瘦的顴骨帶著幾分刻薄。
本來季明誠作為南陵郡守應該坐鎮南陵郡的,可此次圍剿西梁山事關重大,他不得不親自督戰,這也是朝廷的意思,或者說太師的意思。
就在二人交談之際,一名將領策馬而來,隨即翻身下馬,上前拜見。
“屬下秦鋒,拜見郡守,拜見大都統。”
“鎮武司那邊可有消息?”
“迴稟大都統,鎮武司那邊一切準備妥當,隻待大都統一聲令下,我等便可攻山。”
聽到秦鋒的迴報,宗應戎微微頷首道:“傳本都統命令,準備竹筏,結繩渡河,然後放火燒山。”
“放火燒山?”
秦鋒先是一愣,而後麵色大變:“大都統,可是我們的探子還在山中……”
“義不掌財,慈不掌兵,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想要勝利就需要犧牲,朝廷會記住他們的付出。”
宗應戎語氣平靜,沒有絲毫情緒波動。他輕描淡寫的“付出”二字,便是別人寶貴的生命。
秦鋒心生寒意,卻不敢再多說什麽。
宋星畢竟是一方之主,眼界氣度自然不缺,所以他並不覺得諸葛庸是在潑他冷水,反而覺得對方話中另有深意。
盡管諸葛庸等人上次兵敗如山倒,可是宋星並沒有太過怪責他。相反,經過這幾次西梁山的變故,宋星現在沉穩了許多,也陰狠了許多。
“大龍頭、諸位弟兄,你們有沒有想過,現在關外局勢如此緊張,為什麽朝廷還要不留餘力的圍剿我們?”
聽到諸葛庸的問話,眾人麵麵相覷,他們自然不認為諸葛庸會無的放矢。
沉吟了片刻,鍾乙正色道:“攘外必先安內嘛,這個道理我們也懂。”
“如果此事另有隱情呢?”
諸葛庸反問了一句,眾人心頭又是一震。
宋星第一個反應過來:“軍師的意思是說,朝廷另有圖謀,或是我們的存在阻礙到了朝廷的計劃,所以南陵鎮武司才會不顧一切的圍剿我們?”
“大龍頭果然英明!”
諸葛庸不露聲色地恭維了一句,複又道:“屬下聽說,朝廷現在大力發展南方經濟,準備開放南北商貿中樞之地。如果僅僅隻是為了匯通南北,朝廷絕對不會如此上心,除非……”
“除非什麽?!”眾人滿臉好奇。
“除非,衣冠南渡。”
諸葛庸此言一出,周圍頓時鴉雀無聲。
衣冠南渡指的是北方受到不可挽迴的侵害或災劫,為保傳承不絕、火種不滅,世家縉紳甚至皇權貴胄由北方遷徙到南方。
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事情,整個天下的格局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因此眾人在聽到諸葛庸大膽的猜想以後,全都震驚不已,有些難以置信。
“這、這不可能吧?!”
“是啊!雖然如今邊關告急,但是魏武王朝的底蘊猶在,怎麽可能發生衣冠南渡這樣的事情?”
“諸葛軍師此言,未免有些危言聳聽了吧?!”
聽到眾人的質疑,諸葛庸絲毫不慌,繼續解釋道:“諸位有沒有想過,如果北關失守,後果如何?”
“什麽!?”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眾人下意識的反駁,宋星也覺得諸葛庸有些瘋魔了。
“為什麽不可能?大家不會以為,區區北關之盟,就能約束契遼蠻夷的野心吧?”
諸葛用反問了一句,不少人漸漸陷入沉思之中。
是啊,為什麽不可能呢?
契遼國向來野心勃勃,北關之盟看似約束,實際上隻是一種政治手段而已。
魏武王朝每年以大量的資源交易給契遼,而契遼借助這些資源穩定局麵,並且發展壯大,如同蟄伏在暗處的毒蛇,直到魏武王朝虛弱混亂的時候,給予致命一擊。
如今時機快要成熟了,契遼國絕對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
北關乃是魏武王朝最重要的關隘,一旦失守,整個北地都將暴露在契遼外族的鐵騎之下,後果不堪設想。
此處之外,北關失守必然會導致朝廷向南遷徙,到時候衣冠南渡,整個南方必然風起雲湧。
……
這時,王通眉頭緊鎖道:“軍師,你說這些,和我們被圍剿有什麽關係嗎?”
“當然有關係。”
諸葛庸神情肅然道:“北關失守,衣冠南渡,這一過程將深刻影響南方各大勢力的利益布局,為了穩定南方的局勢,朝廷豈會放縱我們西梁山這個不穩定的因素。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小覷南陵鎮武司的決心和手段,因為他們必然會全力以赴,將我們趕盡殺絕。”
此話一出,眾人心頭一凜,立刻收起了輕蔑的心態。
這次沒有誰會認為諸葛庸是在危言聳聽了,因為朝廷有必須除去他們的理由。
念及於此,宋星沉聲道:“那軍師覺得,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要嘛避其鋒芒,要嘛拚死一戰。”
諸葛庸斬釘截鐵的迴答,眾人麵麵相覷,卻是各自沉默了。
“不能退!”
宋星擺了擺手,態度十分堅決。
諸葛庸亦沒有詢問緣由,隻道:“既然不能退,那我們就隻有拚死一戰。別看朝廷人多勢眾,但是我們現在有諸多黑榜高手支持,隻要應對得當,必然能夠讓鎮武司和朝廷大軍铩羽而歸。”
“不夠不夠!遠遠不夠!”
宋星霍然起身,凜冽的氣勢席卷大廳:“我要這西南之地,以我為尊。”
“大龍頭英明!”
眾人齊齊拜下,一個個精神大振。
是的沒錯,隻要他們守住了西梁山,就代表西梁山擁有和魏武王朝分庭抗衡的資格。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必將揭竿而起,封王拜相豈不痛快!
功名利祿,又有多少人能拒絕這樣的誘惑?
在這樣激動的氛圍中,宋星開始了具體的安排。
當然,一切還是以諸葛庸的意見為主,畢竟宋星可不會什麽排兵布陣之法。
……
三天後,各府聯軍再次集結,十萬精兵出現在西梁河岸對麵。
不過誰都沒有輕舉妄動,而是等待著適當的時機。
為首處,兩道身影並騎而立,精致的披風被吹得凜凜作響。
“應戎兄,如今時候不早了,你打算何時渡河?”
“明誠兄不用著急,如今我們已經打草驚蛇,西梁山必然嚴陣以待,若無鎮武司的配合,我們強行攻伐,必定死傷慘重。”
宗應戎淡淡開口,神情沒有絲毫變化。
身為南陵郡大都統兼洪武軍節度使,宗應戎可以說戎馬半生權勢滔天。即便他如今已年過半百,可是渾身上下依然散透著濃烈的煞氣,整個人看上去精神抖擻,甚至給人一種鋒芒畢露的感覺。
而宗應戎口中的“明誠兄”,則是南陵郡守季明誠。
二人年紀相若,可是季明誠明顯蒼老許多,幹瘦的顴骨帶著幾分刻薄。
本來季明誠作為南陵郡守應該坐鎮南陵郡的,可此次圍剿西梁山事關重大,他不得不親自督戰,這也是朝廷的意思,或者說太師的意思。
就在二人交談之際,一名將領策馬而來,隨即翻身下馬,上前拜見。
“屬下秦鋒,拜見郡守,拜見大都統。”
“鎮武司那邊可有消息?”
“迴稟大都統,鎮武司那邊一切準備妥當,隻待大都統一聲令下,我等便可攻山。”
聽到秦鋒的迴報,宗應戎微微頷首道:“傳本都統命令,準備竹筏,結繩渡河,然後放火燒山。”
“放火燒山?”
秦鋒先是一愣,而後麵色大變:“大都統,可是我們的探子還在山中……”
“義不掌財,慈不掌兵,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想要勝利就需要犧牲,朝廷會記住他們的付出。”
宗應戎語氣平靜,沒有絲毫情緒波動。他輕描淡寫的“付出”二字,便是別人寶貴的生命。
秦鋒心生寒意,卻不敢再多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