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俗話說“寧打和尚,不罵道士”。和尚道士是出家人不奉父母,頗遭世人詬病,往往背地裏稱和尚為“禿驢”,道士盤有發髻,則被稱為“雜毛”。
和尚講究慈悲為懷,不能與人爭鬥,而道士則不同,他們修的仙術,豈能任凡夫俗子辱罵?所以便有了“寧打和尚,不罵道士”之說。
這玄成子是家中幼子,出家時家中老母年事已高,心中對母親十分掛念,因此也最恨別人罵他雜毛。
鄭六一這句“老雜毛”剛出口,玄成子便暴跳如雷,口中唿喝:“好你個不知死活的小子,也不打聽打聽我玄成子是什麽人,竟敢出言辱罵,今日便讓你死得很難看!”
“哇,這牛鼻子好大的火氣!”鄭六一繼續出言辱罵。
這倒不是鄭六一出言不遜自尋死路,他心裏明白,跟高手過招,心境十分重要,一旦心浮氣躁,動手之前便落了下風,是以故意激怒對方。
牛鼻子是什麽東西?這個對道士的貶稱此時還未出現,玄成子並未聽過,但他很快迴過神來,自己的發髻可不就像個牛鼻子麽!
當下他怒氣更盛,揮劍便使出一招清城絕學“天師出洞”,直刺鄭六一的麵門。
精鋼長劍劍身直顫,隱隱發出龍吟之聲,顯然是灌注了雄渾內力。這一招來勢極快,顯然是要取了鄭六一的性命。
鄭六一不敢怠慢,待劍尖距離麵門不足一尺,迅疾側身讓過,揮起***的刀背,橫推玄成子長劍的劍身。
他這一招看似簡單,卻用上了家傳武學的原理——千鈞之力怕一橫,任你力大無比,隻要橫向一推,你便會失去準頭。
而他出招的時間也掌握得十分到位,正是玄成子一招將盡未盡之時。
玄成子一招用老,卻覺一股大力湧來,將自己的劍身推向一邊,剛想變招,劍身卻不聽自己操控,似是被對方刀身黏住。
當下心中一驚,奮力迴奪。誰知一奪之下,對方的黏力卻忽然消失得無影無蹤,由於過分用力,長劍往外甩去,他頓時門戶大開。
高手過招,間不容發。破綻一出,玄成子暗叫不好,頓時提氣運功做好防衛。
鄭六一豈能錯過這麽好的機會,在玄成子提氣之時便已欺身靠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側步穿襠,右肩上靠,一記“鄭氏神靠”將玄成子靠飛,右**腿刀也順勢撩出。
他這一招用的是整勁,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用的是全身之力,再加上他此時玄功有成,勁力與以往更加不可同日而語。
玄成子隻覺著一股巨力排山倒海而來,忙運功相抗,饒是如此,仍被拋出了十步開外,待即將落地時,他腳尖在地上一點,使出龍躋八步輕功絕學,在空中一個翻身,穩穩落在地上。
不是輕功過人,這便要被摔個狗吃屎了,玄成子暗自慶幸,抬手一看,左手衣袖已然被對方刀刃劃開,雖未傷及皮膚,也把他嚇得冷汗直冒。
“小子,你成功激怒了我,今日不取你性命,貧道枉自為人!”
玄成子自成名以來,還沒有人能夠在一招之間將其擊退,沒想到今日卻栽在一個無名小卒的手裏,憤怒之餘,更想找迴場子。
鄭六一朝玄成子做了個勾手的手勢,道:“你這聾雞.巴步輕功倒還不錯,不過你這劍法卻並不咋樣!”
劍法到底咋樣,鄭六一也不清楚,僅僅一招而已,他還是出其不意取勝,他聽玄成子說話中氣十足,好像並未受傷,心中十分駭異:此人內功也如此了得!
他這麽說一來是震懾敵人,二來是給自己壯膽提氣。
“僥幸得手而已,再吃貧道一劍!”
即便是當今天下第一高手無為子,百招之內也很難將自己擊敗,這人聽聲音如此年輕,哪來如此厲害的功夫?玄成子心中篤定,剛才一招不過是巧合而已!
玄成子出手便是一招“白雲出岫”,劍似白雲飄忽不定,似無所指,然而那一股劍意卻似出岫之蛇,緊盯著鄭六一周身要害。
這一招正是玄成子的成名絕招,不知多少英雄豪傑曾經倒在這一劍招之下。
鄭六一見對方劍招詭異,虛虛實實,不知對方將攻向哪裏,卻哪裏都不得不防,臉上不由微微變色,看來這牛鼻子學精了,不再跟自己實打實相碰。
這臭道士盛名之下,手底下確實有幾分幹貨。鄭六一退步避過鋒芒,玄成子挺劍直進。
在這一退一進之間,鄭六一尋找到玄成子變招的間隙,再次揮刀挺身上前,右手一招鄭氏太極十三刀的撩刀式,直取玄成子咽喉,左手一記手揮琵琶,推向玄成子胸前。
這種近身打法讓玄成子很不適應,長劍太長,迴防無力,他隻得扭頭躲過那致命的一刀,運轉靈氣提起內力,硬接了擊向胸前的一掌。
噗!
一聲輕響,玄成子被擊出五步開外,他暗自吸氣,發現自己唿吸順暢,毫發未傷,隻是胸口微微有些作痛,不過是皮肉被擊打後的正常反應,當即放下心來。
這人武藝雖精,內力不行啊,看老道今天怎麽玩死你!
鄭六一一掌揮出隻覺得手掌隱隱作痛,便知對方內力之強,遠非自己可比,自己雖勝在招數上,卻好似給人撓癢癢一般。
對方是個打不死的小強,那還打個什麽勁!
不待玄成子繼續進招,鄭六一扭頭便走,施展輕功便向北麵圍牆奔去。
在老子麵前想跑?哪那麽容易!玄成子當即施展龍躋八步,轉瞬之間便到了鄭六一身後,揮劍便刺。
打不倒,跑不過,這可咋整?
你聾雞.巴步不是牛麽?老子便讓你嚐嚐家傳武學“五踄八蹈”!在玄成子劍尖將要及身之際,鄭六一猛地側向邁出一步,堪堪躲了過去。
他這五踄八蹈其實是鄭氏太極的基礎步法,與太極十三式一樣,暗合五行八卦,隻是這步法極為繁複,落腳之處往往出人意料。
</p>
俗話說“寧打和尚,不罵道士”。和尚道士是出家人不奉父母,頗遭世人詬病,往往背地裏稱和尚為“禿驢”,道士盤有發髻,則被稱為“雜毛”。
和尚講究慈悲為懷,不能與人爭鬥,而道士則不同,他們修的仙術,豈能任凡夫俗子辱罵?所以便有了“寧打和尚,不罵道士”之說。
這玄成子是家中幼子,出家時家中老母年事已高,心中對母親十分掛念,因此也最恨別人罵他雜毛。
鄭六一這句“老雜毛”剛出口,玄成子便暴跳如雷,口中唿喝:“好你個不知死活的小子,也不打聽打聽我玄成子是什麽人,竟敢出言辱罵,今日便讓你死得很難看!”
“哇,這牛鼻子好大的火氣!”鄭六一繼續出言辱罵。
這倒不是鄭六一出言不遜自尋死路,他心裏明白,跟高手過招,心境十分重要,一旦心浮氣躁,動手之前便落了下風,是以故意激怒對方。
牛鼻子是什麽東西?這個對道士的貶稱此時還未出現,玄成子並未聽過,但他很快迴過神來,自己的發髻可不就像個牛鼻子麽!
當下他怒氣更盛,揮劍便使出一招清城絕學“天師出洞”,直刺鄭六一的麵門。
精鋼長劍劍身直顫,隱隱發出龍吟之聲,顯然是灌注了雄渾內力。這一招來勢極快,顯然是要取了鄭六一的性命。
鄭六一不敢怠慢,待劍尖距離麵門不足一尺,迅疾側身讓過,揮起***的刀背,橫推玄成子長劍的劍身。
他這一招看似簡單,卻用上了家傳武學的原理——千鈞之力怕一橫,任你力大無比,隻要橫向一推,你便會失去準頭。
而他出招的時間也掌握得十分到位,正是玄成子一招將盡未盡之時。
玄成子一招用老,卻覺一股大力湧來,將自己的劍身推向一邊,剛想變招,劍身卻不聽自己操控,似是被對方刀身黏住。
當下心中一驚,奮力迴奪。誰知一奪之下,對方的黏力卻忽然消失得無影無蹤,由於過分用力,長劍往外甩去,他頓時門戶大開。
高手過招,間不容發。破綻一出,玄成子暗叫不好,頓時提氣運功做好防衛。
鄭六一豈能錯過這麽好的機會,在玄成子提氣之時便已欺身靠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側步穿襠,右肩上靠,一記“鄭氏神靠”將玄成子靠飛,右**腿刀也順勢撩出。
他這一招用的是整勁,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用的是全身之力,再加上他此時玄功有成,勁力與以往更加不可同日而語。
玄成子隻覺著一股巨力排山倒海而來,忙運功相抗,饒是如此,仍被拋出了十步開外,待即將落地時,他腳尖在地上一點,使出龍躋八步輕功絕學,在空中一個翻身,穩穩落在地上。
不是輕功過人,這便要被摔個狗吃屎了,玄成子暗自慶幸,抬手一看,左手衣袖已然被對方刀刃劃開,雖未傷及皮膚,也把他嚇得冷汗直冒。
“小子,你成功激怒了我,今日不取你性命,貧道枉自為人!”
玄成子自成名以來,還沒有人能夠在一招之間將其擊退,沒想到今日卻栽在一個無名小卒的手裏,憤怒之餘,更想找迴場子。
鄭六一朝玄成子做了個勾手的手勢,道:“你這聾雞.巴步輕功倒還不錯,不過你這劍法卻並不咋樣!”
劍法到底咋樣,鄭六一也不清楚,僅僅一招而已,他還是出其不意取勝,他聽玄成子說話中氣十足,好像並未受傷,心中十分駭異:此人內功也如此了得!
他這麽說一來是震懾敵人,二來是給自己壯膽提氣。
“僥幸得手而已,再吃貧道一劍!”
即便是當今天下第一高手無為子,百招之內也很難將自己擊敗,這人聽聲音如此年輕,哪來如此厲害的功夫?玄成子心中篤定,剛才一招不過是巧合而已!
玄成子出手便是一招“白雲出岫”,劍似白雲飄忽不定,似無所指,然而那一股劍意卻似出岫之蛇,緊盯著鄭六一周身要害。
這一招正是玄成子的成名絕招,不知多少英雄豪傑曾經倒在這一劍招之下。
鄭六一見對方劍招詭異,虛虛實實,不知對方將攻向哪裏,卻哪裏都不得不防,臉上不由微微變色,看來這牛鼻子學精了,不再跟自己實打實相碰。
這臭道士盛名之下,手底下確實有幾分幹貨。鄭六一退步避過鋒芒,玄成子挺劍直進。
在這一退一進之間,鄭六一尋找到玄成子變招的間隙,再次揮刀挺身上前,右手一招鄭氏太極十三刀的撩刀式,直取玄成子咽喉,左手一記手揮琵琶,推向玄成子胸前。
這種近身打法讓玄成子很不適應,長劍太長,迴防無力,他隻得扭頭躲過那致命的一刀,運轉靈氣提起內力,硬接了擊向胸前的一掌。
噗!
一聲輕響,玄成子被擊出五步開外,他暗自吸氣,發現自己唿吸順暢,毫發未傷,隻是胸口微微有些作痛,不過是皮肉被擊打後的正常反應,當即放下心來。
這人武藝雖精,內力不行啊,看老道今天怎麽玩死你!
鄭六一一掌揮出隻覺得手掌隱隱作痛,便知對方內力之強,遠非自己可比,自己雖勝在招數上,卻好似給人撓癢癢一般。
對方是個打不死的小強,那還打個什麽勁!
不待玄成子繼續進招,鄭六一扭頭便走,施展輕功便向北麵圍牆奔去。
在老子麵前想跑?哪那麽容易!玄成子當即施展龍躋八步,轉瞬之間便到了鄭六一身後,揮劍便刺。
打不倒,跑不過,這可咋整?
你聾雞.巴步不是牛麽?老子便讓你嚐嚐家傳武學“五踄八蹈”!在玄成子劍尖將要及身之際,鄭六一猛地側向邁出一步,堪堪躲了過去。
他這五踄八蹈其實是鄭氏太極的基礎步法,與太極十三式一樣,暗合五行八卦,隻是這步法極為繁複,落腳之處往往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