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皇太極即按範文程之計,命祖大名、祖大成兩個去錦州勸降祖大壽。
祖大壽又是一宿未睡,不,準確地說,自打得知鬆山被破洪承疇等被俘,祖大壽夜裏便再無法入睡,沒辦法,他隻好跟士卒一起到城牆上巡察。
因此,他明顯消瘦了下來,兩隻眼窩深深地凹陷了下去。
夫人顯然也一宿未睡,見他從外麵迴來,痛惜地看了他一眼,歎氣道:“你這又是何苦呢?你以為明朝還有希望嗎?”
祖大壽知她指的是自己不讓祖潤澤(祖可法)入城,拒不投降的事兒,也不去點破,正色地道:“明朝縱使沒有了希望,也是我的祖國,大壽該當跟我的祖國同命運共唿吸。”
夫人道:“妾知道你為了你的名聲,寧肯犧牲,可是,你不覺得自己太過自私了嗎?”
“自私?”祖大壽反問了一句,見夫人堅定地點頭,有心跟他辯一辯,道:“這話怎麽說?”
夫人道:“潤澤,也就是可法,雖為養子,卻終究是咱的兒子,你怎麽能夠狠心到不讓他進城的地步?即便你不降,見一見總還是應該的吧?”
祖大壽道:“你這是私情,跟家國大義比,這又算得了什麽?再說了,咱們也沒有虧了他,他在滿清的這些年,高官厚祿,好不得意,哼,要不是皇太極想招降咱,他能有這樣的待遇?”
夫人道:“好,即便可法的事兒算私情,那麽,城中的百姓、士卒呢?難道你不知道嗎?錦州被困了整整一年,斷糧也有不少時日,城中殺人相食的悲劇再度重演了,其慘狀絲毫不亞於當年的大淩河。
當年,為了士卒和百姓的生計,你寧肯詐降,今日,你為了自己的虛名,居然置若罔聞,難道這就不算自私嗎?”
夫人所說,祖大壽自是清楚,他無法入眠多是為了這。因此,聞言,祖大壽半晌不語,眼裏已夾了淚。
夫人繼續道:“原來,還指望著洪總督來救咱,現在洪總督自己也被俘了,皇上又遠隔千裏,還有誰能來救咱?”
祖大壽心裏一動,歎了口氣道:“若能再詐降一次,為了錦州全城的百姓和士卒,大壽倒是想再來一次,但是,今日不同於當年了,恐怕真的不行了,如果行,大壽死了也無所謂。”
夫人道:“既然你死都不怕,降了又何妨,反正,咱們又不是為了自己,而且降了之後,咱們也不必跟那個範文程那樣,去忠於清朝的那個皇上,隻管終老一生就是。”
祖大壽道:“你想得倒美,你以為皇太極是傻子嗎?哼,他為什麽要招降咱,不就圖咱給他出力嗎?”
夫人道:“你還是放不下你心中的名利,剛才不是說了嗎?咱們死都不怕了,咱們還怕他逼咱們嗎?”
祖大壽道:“話雖這樣說,可據說清軍攻破鬆山後,洪承疇、邱民仰等上百名被俘官員及降卒八千餘人全部被就地處決了,如此狠毒,萬一將來他們拿錦州的百姓和士卒來威脅咱,咱又咋辦?”
夫人想想也是,許久,才又道:“或許那不過是皇太極手下人造的孽,從皇太極善待你的舊部和降臣降將來看,他不該是這樣的人哪。”
祖大壽搖頭道:“不行啊,人家洪承疇乃堂堂薊遼總督,邱民仰乃巡撫,都是慷慨赴死,咱已經詐降過一次,有過汙點兒了,咱豈能再……
我過不了這個坎,如果皇太極再來招降,我寧願死,但必須換來錦州百姓及官員降卒的安全。”
夫人勸道:“其實,當年的事兒也不能全怪你,你也是為了城中的百姓和將士,而且咱們又為朝廷守了十年的錦州,也曾殺過無數的清兵清將,擊退過清兵數不清的進攻。”
祖大壽不知該再怎麽接話,索性低了頭沉思著,無疑地,他在左右為難著,因為他的眉頭整個都結成了一個疙瘩。
夫人不忍打擾他,歎了口氣,抬腳往外走,卻見中軍匆匆進來了,忙問道:“啥事?”
中軍道:“啟稟夫人,啟稟將軍,祖大名、祖大成兩個來了。”
夫人一愣,未及說話,祖大壽已不敢置信地道:“他們倆不是已經被殺了嗎?”
中軍亦奇怪,搖了搖頭,道:“可,城外明明白白的就是他們。”
祖大壽疑惑著道:“難道……”
夫人道:“叫進來問問不就清楚了?”
中軍聞言,拿眼去瞧祖大壽,祖大壽遲疑了一會兒,道:“去吧。”
果是祖大名、祖大成兩個,正為完不成皇太極交辦的差事而犯愁,聞得讓進,忙不迭地進來,行罷了禮,一齊過來抱著祖大壽失聲痛哭。
祖大壽心裏有太多的疑惑要解,任他們哭了一陣子,推開他們,道:“大樂在哪兒?這到底是怎麽迴事?你們倆快說說。”
這兩個素來懂得祖大壽,聽他如此說,知事情有門兒,忙你一言我一語地說了起來,免不了有點兒囉嗦,卻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說了個清清楚楚。
祖大壽“哦”了一聲,道:“竟是如此?”
祖大成看了看祖大名,祖大名會意,道:“人家洪承疇乃薊遼總督,尚且降了,大哥還有啥顧慮的?”
夫人也過來幫腔道:“就是嘛,還有啥可顧慮的?”
祖大壽道:“洪承疇既降了,咱確也沒啥可顧慮的了,但是,你們且記住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做人原則,咱不管人家,咱隻要全城百姓及官吏將士的安全。
若是皇太極能做到這一點兒,祖大壽決定了,降,大壽寧肯引頸受戮。”
祖大成失笑道:“我們倆來時,人家的皇上曾信誓旦旦地說過,大哥上次背叛他是為了咱們的主子,為了大哥的妻子兒女和宗族。
他曾經對大臣們說過,祖大壽一定不能死,如果以後再次投降,他也決不會殺。事情過去就過去了,隻要以後能夠盡心盡力地侍奉就行了。”
祖大壽道:“你們兩個還年輕,不懂得人情險惡,這樣吧,你們兩個迴去告訴他,祖大壽可以降,而且不計個人得失和生命,但必須確保全城百姓及官吏將士的安全,不然,一切免談。
為了確保其承諾得以兌現,皇太極必須對天盟誓,而且明令傳播,想他以君王之尊,必不敢公然反悔。”
皇太極得報,讚道:“這便是朕所喜歡的祖大壽,為了他,朕犧牲得再多,竟也心甘,好,全依他所言。”
祖大壽不再遲疑,於崇禎十五年三月初十出城,對皇太極作第二次投降。
不久,祖大壽被解到盛京(沈陽)去見皇太極,皇太極非常有風度地道:“朕對人說過,絕不殺你。過去的事已經過去了,以後你能盡心替朕辦事就好。”
投降儀式後,皇太極封祖大壽為漢軍正黃旗總兵,希望他能夠為己效力。
可直到1656年(順治13年)病逝,他隻給自己的外甥,時任明遼東提督、明軍事重鎮寧遠總兵、統率關外明軍的吳三桂寫過一封不鹹不淡的勸降信。
祖大壽又是一宿未睡,不,準確地說,自打得知鬆山被破洪承疇等被俘,祖大壽夜裏便再無法入睡,沒辦法,他隻好跟士卒一起到城牆上巡察。
因此,他明顯消瘦了下來,兩隻眼窩深深地凹陷了下去。
夫人顯然也一宿未睡,見他從外麵迴來,痛惜地看了他一眼,歎氣道:“你這又是何苦呢?你以為明朝還有希望嗎?”
祖大壽知她指的是自己不讓祖潤澤(祖可法)入城,拒不投降的事兒,也不去點破,正色地道:“明朝縱使沒有了希望,也是我的祖國,大壽該當跟我的祖國同命運共唿吸。”
夫人道:“妾知道你為了你的名聲,寧肯犧牲,可是,你不覺得自己太過自私了嗎?”
“自私?”祖大壽反問了一句,見夫人堅定地點頭,有心跟他辯一辯,道:“這話怎麽說?”
夫人道:“潤澤,也就是可法,雖為養子,卻終究是咱的兒子,你怎麽能夠狠心到不讓他進城的地步?即便你不降,見一見總還是應該的吧?”
祖大壽道:“你這是私情,跟家國大義比,這又算得了什麽?再說了,咱們也沒有虧了他,他在滿清的這些年,高官厚祿,好不得意,哼,要不是皇太極想招降咱,他能有這樣的待遇?”
夫人道:“好,即便可法的事兒算私情,那麽,城中的百姓、士卒呢?難道你不知道嗎?錦州被困了整整一年,斷糧也有不少時日,城中殺人相食的悲劇再度重演了,其慘狀絲毫不亞於當年的大淩河。
當年,為了士卒和百姓的生計,你寧肯詐降,今日,你為了自己的虛名,居然置若罔聞,難道這就不算自私嗎?”
夫人所說,祖大壽自是清楚,他無法入眠多是為了這。因此,聞言,祖大壽半晌不語,眼裏已夾了淚。
夫人繼續道:“原來,還指望著洪總督來救咱,現在洪總督自己也被俘了,皇上又遠隔千裏,還有誰能來救咱?”
祖大壽心裏一動,歎了口氣道:“若能再詐降一次,為了錦州全城的百姓和士卒,大壽倒是想再來一次,但是,今日不同於當年了,恐怕真的不行了,如果行,大壽死了也無所謂。”
夫人道:“既然你死都不怕,降了又何妨,反正,咱們又不是為了自己,而且降了之後,咱們也不必跟那個範文程那樣,去忠於清朝的那個皇上,隻管終老一生就是。”
祖大壽道:“你想得倒美,你以為皇太極是傻子嗎?哼,他為什麽要招降咱,不就圖咱給他出力嗎?”
夫人道:“你還是放不下你心中的名利,剛才不是說了嗎?咱們死都不怕了,咱們還怕他逼咱們嗎?”
祖大壽道:“話雖這樣說,可據說清軍攻破鬆山後,洪承疇、邱民仰等上百名被俘官員及降卒八千餘人全部被就地處決了,如此狠毒,萬一將來他們拿錦州的百姓和士卒來威脅咱,咱又咋辦?”
夫人想想也是,許久,才又道:“或許那不過是皇太極手下人造的孽,從皇太極善待你的舊部和降臣降將來看,他不該是這樣的人哪。”
祖大壽搖頭道:“不行啊,人家洪承疇乃堂堂薊遼總督,邱民仰乃巡撫,都是慷慨赴死,咱已經詐降過一次,有過汙點兒了,咱豈能再……
我過不了這個坎,如果皇太極再來招降,我寧願死,但必須換來錦州百姓及官員降卒的安全。”
夫人勸道:“其實,當年的事兒也不能全怪你,你也是為了城中的百姓和將士,而且咱們又為朝廷守了十年的錦州,也曾殺過無數的清兵清將,擊退過清兵數不清的進攻。”
祖大壽不知該再怎麽接話,索性低了頭沉思著,無疑地,他在左右為難著,因為他的眉頭整個都結成了一個疙瘩。
夫人不忍打擾他,歎了口氣,抬腳往外走,卻見中軍匆匆進來了,忙問道:“啥事?”
中軍道:“啟稟夫人,啟稟將軍,祖大名、祖大成兩個來了。”
夫人一愣,未及說話,祖大壽已不敢置信地道:“他們倆不是已經被殺了嗎?”
中軍亦奇怪,搖了搖頭,道:“可,城外明明白白的就是他們。”
祖大壽疑惑著道:“難道……”
夫人道:“叫進來問問不就清楚了?”
中軍聞言,拿眼去瞧祖大壽,祖大壽遲疑了一會兒,道:“去吧。”
果是祖大名、祖大成兩個,正為完不成皇太極交辦的差事而犯愁,聞得讓進,忙不迭地進來,行罷了禮,一齊過來抱著祖大壽失聲痛哭。
祖大壽心裏有太多的疑惑要解,任他們哭了一陣子,推開他們,道:“大樂在哪兒?這到底是怎麽迴事?你們倆快說說。”
這兩個素來懂得祖大壽,聽他如此說,知事情有門兒,忙你一言我一語地說了起來,免不了有點兒囉嗦,卻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說了個清清楚楚。
祖大壽“哦”了一聲,道:“竟是如此?”
祖大成看了看祖大名,祖大名會意,道:“人家洪承疇乃薊遼總督,尚且降了,大哥還有啥顧慮的?”
夫人也過來幫腔道:“就是嘛,還有啥可顧慮的?”
祖大壽道:“洪承疇既降了,咱確也沒啥可顧慮的了,但是,你們且記住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做人原則,咱不管人家,咱隻要全城百姓及官吏將士的安全。
若是皇太極能做到這一點兒,祖大壽決定了,降,大壽寧肯引頸受戮。”
祖大成失笑道:“我們倆來時,人家的皇上曾信誓旦旦地說過,大哥上次背叛他是為了咱們的主子,為了大哥的妻子兒女和宗族。
他曾經對大臣們說過,祖大壽一定不能死,如果以後再次投降,他也決不會殺。事情過去就過去了,隻要以後能夠盡心盡力地侍奉就行了。”
祖大壽道:“你們兩個還年輕,不懂得人情險惡,這樣吧,你們兩個迴去告訴他,祖大壽可以降,而且不計個人得失和生命,但必須確保全城百姓及官吏將士的安全,不然,一切免談。
為了確保其承諾得以兌現,皇太極必須對天盟誓,而且明令傳播,想他以君王之尊,必不敢公然反悔。”
皇太極得報,讚道:“這便是朕所喜歡的祖大壽,為了他,朕犧牲得再多,竟也心甘,好,全依他所言。”
祖大壽不再遲疑,於崇禎十五年三月初十出城,對皇太極作第二次投降。
不久,祖大壽被解到盛京(沈陽)去見皇太極,皇太極非常有風度地道:“朕對人說過,絕不殺你。過去的事已經過去了,以後你能盡心替朕辦事就好。”
投降儀式後,皇太極封祖大壽為漢軍正黃旗總兵,希望他能夠為己效力。
可直到1656年(順治13年)病逝,他隻給自己的外甥,時任明遼東提督、明軍事重鎮寧遠總兵、統率關外明軍的吳三桂寫過一封不鹹不淡的勸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