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山,中軍大帳內,洪承疇一臉的無奈。
為啥呢?終經不住朝廷的再三催促,洪承疇於七月底率部倉促抵達鬆山,幾經交戰,折了總兵楊國柱,卻未能解了錦州之圍。
正思索對策,皇太極親率援兵來了,部署於鬆山、杏山之間,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截斷鬆、杏間明軍的聯係,切斷其糧道,斷絕其歸路。
為此,洪承疇已經召集諸將議過多次了,可因為諸將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終沒能最終形成決議。
事實卻是,清軍進展甚快,到底是戰還是撤,若再不做決定,明軍不僅無法解錦州之圍,還將麵臨被包圍的危險。
洪承疇今日開會,就是要做出最後的決定,卻不料主戰、主撤兩派仍不肯妥協。
邱民仰、曹變蛟、王廷臣三個主戰,理由是:雖沒能解了錦州之圍,明軍的陣營和交戰都還占有優勢,縱使皇太極來了,傾全軍孤注一戰還是可行的。
王樸、唐通、馬科、吳三桂、白廣恩以及接替楊國柱的山西總兵李輔明等主撤,理由是:明軍留餉於寧遠、杏山及塔山外之筆架山,大軍紮營於茹峰山之西,若是不能取勝,不僅無法解錦州之圍,鬆山恐也要被包圍。
河南、湖廣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如果再被圍,朝廷恐怕連援兵都派不出來了。不妨趁清軍立足未穩先跳出包圍,待清兵懈怠,再收複失地。
洪承疇當然是主戰的,理由是:既然明清之間遲早要有一戰,不妨傾全軍孤注一戰,不然,到時攻守易勢,損失會更慘重。
顯然地,洪承疇已不止一次地講過了,主撤派卻仍在固執己見。
“或許曹變蛟說的對,他們壓根就不是在替朝廷打算,而是在懼敵。”
暗想著,洪承疇無奈地搖了搖頭,轉頭去看兵部職方郎中張若麒。
張若麒在想:“咱不過就是來催促他們進兵的,完全沒必要攙和其中,不僅不能攙和其中,還得及早設法脫身。
咋脫身呢?須得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對了,待機會合適,咱就主動要求去寧遠給他們支取糧草,寧遠終究遠些,比鬆山要安全。”
正盤算,見洪承疇轉向自己,知其心意,暗想:“我才不管你們的破事哩。”
暗想著,嘴上道:“作戰是你們的事,戰還是撤,你們自己決定,無論怎樣,我都支持。”
說完,佯作突然記起了似地,又道:“對了,我聽說我們現在糧草不足了,你們先議著,我這就迴寧遠給大家支取糧草去。”
說著,已站起來往外走。
洪承疇原以為他催著進兵必能支持自己,不想他竟如此,不由大失所望,又見諸將相持不下,不得不想:“既然形不成決議,那就拖,拖到不得不戰的時候,看你們還怎麽爭?”
拿定了主意,嘴上道:“再議吧。”
兩派聞言,均甚為不解,彼此對視了一眼,各自離去。
皇太極亦不解,轉向範文程道:“既不突圍,又不出戰,洪承疇到底在打什麽算盤?難道他想拖住了咱們,等待他們的援兵,跟我們決戰?果那樣的話,可就超出了咱們的預判。”
範文程道:“是啊,這不符合洪承疇一慣的做派。不過,要說他還有援兵,文程實在想不出他的援兵能來自哪兒。沒有了,應該沒有了。”
皇太極道:“他可是懂得用兵的,要不是有陰謀,他肯定不會這樣。”
範文程沉思著道:“也不一定就是有陰謀,他跟諸將間達不成共識也未可知,文程聽說,他手下的八大總兵除了曹變蛟、王廷臣,多數不跟他一心。”
皇太極道:“別忘了,還有那個邱民仰,他可是全力支持洪承疇的。”
範文程道:“邱民仰畢竟不掌兵,他的幫助遠不及張若麒所帶來的副作用大。”
皇太極正要再說,見一近侍匆匆進來,隨口問道:“什麽事?”
這近侍道:“啟稟皇上,探馬來報,張若麒帶兵往寧遠而去,據說是去支取糧草。”
“支取糧草?”皇太極反問了一句,見這近侍堅定地點了點頭,轉向範文程道:“看來,洪承疇是想跟咱一戰了,咱們是不是該重新調整部屬,或者再調一些援兵?”
範文程道:“調整部屬倒是不必,不過,得命令各部嚴陣以待,免得明軍突圍。”
皇太極一愣,道:“明軍明明在增加糧草,範章京何以有此一說?”
範文程道:“據內線稟報,鬆山城裏現並不缺糧,再聯想到張若麒的為人,其必是懼死找理由離開,他這一離開,必然會引起軍心不穩。
因此,無論洪承疇是想戰還是想撤,都不重要了,隻要其中的一部出現問題,勢必衝動大營,縱使洪承疇想管都無法管了。”
皇太極暗喜,嘴上卻還是道:“事實畢竟不能靠猜測的,我等還是有所準備的好。”
範文程信心十足地道:“皇上無憂,臣料定,明軍肯定會出問題的,不說別人,單是那個王樸,因仗著多向朝臣們行賄都肯替他說話,一貫如此,現在恐怕已在密議後撤了。”
皇太極“哦”了一聲,半信半疑地看著範文程。
事實卻不幸被他料中,剛迴到駐地,王樸即衝向中軍道:“速去準備了,馬上迴撤。”
中軍不解道:“不是還沒有形成決議嗎?即便形成了決議,也該統一行動吧?”
王樸不耐煩地道:“遲早都要迴撤的,再說了,張若麒已經走了,咱們難道還要留在這兒送死?快吧,正好趁著夜色走。”
中軍還是認為不妥,但他是主帥,自覺不好再說,忙去準備了,轉迴來問道:“從哪個方向迴撤?”
王樸道:“從杏山往南沿著海邊,東到塔山,再迴寧遠。”說著,已率先而行。
他這邊一動,唐通、馬科、吳三桂、白廣恩、李輔明等也緊隨其後,卻不料正中了清軍的埋伏,前麵迎擊,後麵追擊,淹死在海中的人不計其數。
曹變蛟迴到營帳,仍憤憤不平了好長一段時間,剛要解甲睡覺,中軍引了王廷臣神色慌張地進來道:“王樸等連夜迴撤,遭了清兵埋伏,其狀甚慘哪。”
曹變蛟一驚,旋即問道:“洪大人和邱大人現在哪兒?”
王廷臣道:“王樸等擅自行動,兩位大人不知,現仍在鬆山城裏。”
曹變蛟道:“敵情不明,不便救援,快,先去見過兩位大人再說。”
說著,已出了營門,上馬直奔鬆山。
為啥呢?終經不住朝廷的再三催促,洪承疇於七月底率部倉促抵達鬆山,幾經交戰,折了總兵楊國柱,卻未能解了錦州之圍。
正思索對策,皇太極親率援兵來了,部署於鬆山、杏山之間,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截斷鬆、杏間明軍的聯係,切斷其糧道,斷絕其歸路。
為此,洪承疇已經召集諸將議過多次了,可因為諸將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終沒能最終形成決議。
事實卻是,清軍進展甚快,到底是戰還是撤,若再不做決定,明軍不僅無法解錦州之圍,還將麵臨被包圍的危險。
洪承疇今日開會,就是要做出最後的決定,卻不料主戰、主撤兩派仍不肯妥協。
邱民仰、曹變蛟、王廷臣三個主戰,理由是:雖沒能解了錦州之圍,明軍的陣營和交戰都還占有優勢,縱使皇太極來了,傾全軍孤注一戰還是可行的。
王樸、唐通、馬科、吳三桂、白廣恩以及接替楊國柱的山西總兵李輔明等主撤,理由是:明軍留餉於寧遠、杏山及塔山外之筆架山,大軍紮營於茹峰山之西,若是不能取勝,不僅無法解錦州之圍,鬆山恐也要被包圍。
河南、湖廣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如果再被圍,朝廷恐怕連援兵都派不出來了。不妨趁清軍立足未穩先跳出包圍,待清兵懈怠,再收複失地。
洪承疇當然是主戰的,理由是:既然明清之間遲早要有一戰,不妨傾全軍孤注一戰,不然,到時攻守易勢,損失會更慘重。
顯然地,洪承疇已不止一次地講過了,主撤派卻仍在固執己見。
“或許曹變蛟說的對,他們壓根就不是在替朝廷打算,而是在懼敵。”
暗想著,洪承疇無奈地搖了搖頭,轉頭去看兵部職方郎中張若麒。
張若麒在想:“咱不過就是來催促他們進兵的,完全沒必要攙和其中,不僅不能攙和其中,還得及早設法脫身。
咋脫身呢?須得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對了,待機會合適,咱就主動要求去寧遠給他們支取糧草,寧遠終究遠些,比鬆山要安全。”
正盤算,見洪承疇轉向自己,知其心意,暗想:“我才不管你們的破事哩。”
暗想著,嘴上道:“作戰是你們的事,戰還是撤,你們自己決定,無論怎樣,我都支持。”
說完,佯作突然記起了似地,又道:“對了,我聽說我們現在糧草不足了,你們先議著,我這就迴寧遠給大家支取糧草去。”
說著,已站起來往外走。
洪承疇原以為他催著進兵必能支持自己,不想他竟如此,不由大失所望,又見諸將相持不下,不得不想:“既然形不成決議,那就拖,拖到不得不戰的時候,看你們還怎麽爭?”
拿定了主意,嘴上道:“再議吧。”
兩派聞言,均甚為不解,彼此對視了一眼,各自離去。
皇太極亦不解,轉向範文程道:“既不突圍,又不出戰,洪承疇到底在打什麽算盤?難道他想拖住了咱們,等待他們的援兵,跟我們決戰?果那樣的話,可就超出了咱們的預判。”
範文程道:“是啊,這不符合洪承疇一慣的做派。不過,要說他還有援兵,文程實在想不出他的援兵能來自哪兒。沒有了,應該沒有了。”
皇太極道:“他可是懂得用兵的,要不是有陰謀,他肯定不會這樣。”
範文程沉思著道:“也不一定就是有陰謀,他跟諸將間達不成共識也未可知,文程聽說,他手下的八大總兵除了曹變蛟、王廷臣,多數不跟他一心。”
皇太極道:“別忘了,還有那個邱民仰,他可是全力支持洪承疇的。”
範文程道:“邱民仰畢竟不掌兵,他的幫助遠不及張若麒所帶來的副作用大。”
皇太極正要再說,見一近侍匆匆進來,隨口問道:“什麽事?”
這近侍道:“啟稟皇上,探馬來報,張若麒帶兵往寧遠而去,據說是去支取糧草。”
“支取糧草?”皇太極反問了一句,見這近侍堅定地點了點頭,轉向範文程道:“看來,洪承疇是想跟咱一戰了,咱們是不是該重新調整部屬,或者再調一些援兵?”
範文程道:“調整部屬倒是不必,不過,得命令各部嚴陣以待,免得明軍突圍。”
皇太極一愣,道:“明軍明明在增加糧草,範章京何以有此一說?”
範文程道:“據內線稟報,鬆山城裏現並不缺糧,再聯想到張若麒的為人,其必是懼死找理由離開,他這一離開,必然會引起軍心不穩。
因此,無論洪承疇是想戰還是想撤,都不重要了,隻要其中的一部出現問題,勢必衝動大營,縱使洪承疇想管都無法管了。”
皇太極暗喜,嘴上卻還是道:“事實畢竟不能靠猜測的,我等還是有所準備的好。”
範文程信心十足地道:“皇上無憂,臣料定,明軍肯定會出問題的,不說別人,單是那個王樸,因仗著多向朝臣們行賄都肯替他說話,一貫如此,現在恐怕已在密議後撤了。”
皇太極“哦”了一聲,半信半疑地看著範文程。
事實卻不幸被他料中,剛迴到駐地,王樸即衝向中軍道:“速去準備了,馬上迴撤。”
中軍不解道:“不是還沒有形成決議嗎?即便形成了決議,也該統一行動吧?”
王樸不耐煩地道:“遲早都要迴撤的,再說了,張若麒已經走了,咱們難道還要留在這兒送死?快吧,正好趁著夜色走。”
中軍還是認為不妥,但他是主帥,自覺不好再說,忙去準備了,轉迴來問道:“從哪個方向迴撤?”
王樸道:“從杏山往南沿著海邊,東到塔山,再迴寧遠。”說著,已率先而行。
他這邊一動,唐通、馬科、吳三桂、白廣恩、李輔明等也緊隨其後,卻不料正中了清軍的埋伏,前麵迎擊,後麵追擊,淹死在海中的人不計其數。
曹變蛟迴到營帳,仍憤憤不平了好長一段時間,剛要解甲睡覺,中軍引了王廷臣神色慌張地進來道:“王樸等連夜迴撤,遭了清兵埋伏,其狀甚慘哪。”
曹變蛟一驚,旋即問道:“洪大人和邱大人現在哪兒?”
王廷臣道:“王樸等擅自行動,兩位大人不知,現仍在鬆山城裏。”
曹變蛟道:“敵情不明,不便救援,快,先去見過兩位大人再說。”
說著,已出了營門,上馬直奔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