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何惠民知道教育扶貧款的事情有了眉目,想把貪天之功據為己有,挾天資為私能,又怕到市政府匯報的時候,說不出個所以然,反而弄巧成拙。
於是心生一計,我隻匯報縣財政把巨款投入教育,使西河縣成為高考狀元縣,縣政府功不可沒。
就算市長祁連雪生氣,為什麽西河縣有幾十個孩子上不起學,不向市政府匯報。
至於個別的孩子上不起學,什麽《陽光撿漏》計劃,就讓劉世傑撿吧。
他說不清,反而弄巧成拙,所以縣長何惠民和民政局局長劉世傑,一起到金城市市政府匯報工作。
這件事民政局局長劉世傑不知道,市長祁連雪陰沉著臉。
“來了。”
“做”。
祁連雪站起來把桌子上的那份《調整學校結構,改革教學製度,使普通教育步入曆史的轉型,為國家輸送合格人才》文件,丟給縣長何惠民。
“這麽大的事情怎麽才送來。”
縣長何惠民在宦海中混,摸不透祁連雪是真生氣還是假生氣。
他從祁連雪的話語裏看出,祁市長是對報告裏有十幾個孩子上不起學很生氣。
市長嗎?可以得到民意,可官大一級壓死人,西河縣財政就那麽點收入,公職人員都是財政撥款,就算是上百個孩子,住宿,夥食,車費,課本費也得幾百萬。
西河縣除正常開支之外,財政哪裏還有多餘的錢,割他身上的肉啊?他哪裏找錢去。
祁市長,這是我們的失誤。
我們想通過正常渠道報送,沒想到耽誤了極個別的孩子上學。
這是我們縣政府的失職,作為一名主管縣長,我有責任。
縣長何惠民把個別孩子,上不起學的責任承擔下來。
祁市長,我們也有困難也,這些年我們西河縣,為了保住狀元縣,教育做了大量的投入,電教室、化學物理實驗室、學生公寓,食堂……
西河縣一中的教學樓,在戈壁省,那也是別致的造型,在全省是一流的。
得到縣委、人大,政協的支持,也得到市民的一致肯定。
一個貧困縣出現極個別的孩子不上學,那也很正常,縣長何惠民說著,就從皮包裏有拿出了一份西河縣成為狀元縣的經驗報告書。
我是西河縣人,那裏的教育狀況我也了解。
你們說極個別孩子不上學,恐怕不是極個別的孩子吧?
金城市的市人大代表,還有政協委員,到西河縣調研教育扶貧款的事情,就是有極個別的孩子,無法上學。
在人大,政協總有些慷慨激昂人士提出質問責難,對市政府工作報告發難,我作為一名市長,如何向這些代表,委員交代?
他們問我。教育基金哪裏去了?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在金城市教育已滲透到血液裏,三十萬市民一片嘩然,絕對就是醜聞,那個時候怎麽收場?
領導嗎,首先想到自己的責任,市長祁連雪也不例外。
祁市長,剛開始,我們隻是為了加重西河縣,教育基金盡快下撥,說得嚴重些。
在《調整學校結構,改革教學製度,使普通教育步入曆史的轉型,為國家輸送合格人才》,涉及了一些極個別的孩子上不起學的事情,這種事情在全國各地都有。
祁市長放心,西河縣教育還是走在戈壁省的前麵。
我們縣的教育,已滲透到市民的靈魂裏。
西河縣財政狀況,那些代表,委員也知道,隻要實話實說,我看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事情。
隻是,隻是。
隻是什麽?
祁連雪看到縣長何惠民說話吞吞吐吐。
隻是教育基金再追加一點,這樣我們西河縣教育就手頭寬裕些,那些極個別孩子上不起學的現象,我們一定消除。
撥款的事情我說了不算,還得上常委會研究,還得市委吳書記,市人大,市政協通過。
教育廳王廳長和我共過事,他也是西河縣人,在教育基金之外,多出個一二百萬,把這些錢用在刀刃上。
市長祁連雪也是貧民出身,有一顆悲憫之心。
祁市長。
民政局長劉世傑在這裏是下級,市長祁連雪和縣長何惠民交談,他不敢打斷兩人的談話,他知道這樣做不好。
你是·····
祁連雪停頓了片刻。
這就是民政局長劉世傑。
劉局長你的什麽《陽光撿漏計劃》,你的什麽化泥土為陶瓷,化礦石為金屬,化水為電力……
被秘書科小劉夾在匯報材料裏麵。
政府辦辦公室把關不嚴,給金城市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劉局長不要與眾不同,你還年輕,知道利害衝突,還好祁市長是西河縣人,要不你就麻煩大了?
劉世傑知道縣長何惠民說的意思,所謂輕者就是仕途終結,再也沒有升職的可能。
在政府裏,能知道《貝弗裏奇報告》的人沒有幾個。
祁連雪意味深長的說:“你的那個《陽光撿漏》計劃,還有點新意,補救還來得及,作為一個民政局長,就應該有擔當。”
祁市長,貧困縣的民政局長難當啊。
給村民建個大棚,不知道種什麽蔬菜好,還要問政府要蔬菜種子。
蔬菜生病不知道怎樣防治,豐收了不知如何銷售。
這都是其次,扶貧救濟款難發,村民之間互相排比。
評貧苦戶,就是誰家多一輛電動自行車也成為爭議的話題。
誰家多拿了一袋方便麵,誰家少了一袋方便麵,都是村民吵架的理由。
上訪不斷,所以誰家的孩子減免學費,誰家的孩子到縣城上學,這就是一件大事,這個工作不好做,所以我才寫了這份報告。
西河縣貧困落後有綜合因素,每個村民的致貧原因千差萬別,一個重病號,一次天災人禍,就可能一夜致貧。
市長祁連雪安慰劉世傑:“怕什麽?扶貧是慢工出細活,脫貧是病去如抽絲,要慢慢來。”
民政局長劉世傑聽市長祁連雪說話語氣緩和,於是他膽子就大了。
市長脫貧從孩子著手,孩子可塑性強隻要我們把心思放正,老老實實,像耕種苗圃那樣,耐心澆水、細心施肥。
將來孩子融入社會,就有機會,教育一定改變一個人。
我看一部電影裏是這麽說:“拯救一個人,可以拯救全世界”。
“還不如說,教育一個孩子,就等於教育了整個社會。”
簡直就是空中樓閣,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縣長何惠民指責劉世傑,那個時候,你我都退休了,這與我們有什麽關係?
你怎麽知道,脫貧從孩子開始呢?祁連雪反問劉世傑。
祁市長,我到了北京,我一個朋友在西河縣雙橋鎮上班。
有一戶人家姓鄭,鄭家一貧如洗,兩個孩子無法上學,他借給了鄭家四千元錢,度過難關。
現在兒子是京城戈壁胡楊林酒樓的廚師長,女兒是國家政法大學的研究生,借給我朋友的四千元錢,他們家早就還給了我朋友。
前不久我到了京城,恰好到戈壁胡楊林酒樓,京城的炸醬麵,我們西北人吃不習慣。
湊巧碰到了戈壁胡楊林酒樓廚師長,這孩子姓鄭,叫鄭雪藝。
我一提起我朋友,那個鄭雪藝給我買單,還給我朋友送了一隻烤鴨,信封裏裝了四千元錢,未必轉送給我朋友,還說我朋友有困難一定要找他。
劉世傑把京城的巧遇,講給了市長祁連雪,隻不過把他的弟弟換成了朋友。
哎。
還有這樣的事情?
祁連雪若有所思。
然後他又說:“何縣長,劉局長的朋友在你們西河縣,資助貧苦家庭的事情,要大力宣揚,哪一個人能把錢,借給無法償還的家庭?就是借錢也是一種善意,對於這樣的人,政府要在貸款,項目方麵給予支持。
是。祁市長。
在西河縣我們一定多努力發現這樣的人才。
縣長何惠明唯唯諾諾的點頭。
旁邊的民政局局長劉世傑臉上掛不住了,於是他就說:“祁市長。我哪個朋友是個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之人,做事不喜歡張揚,我朋友不讓人說,所以祁市長這件事情就不要提了。”
你呀你,你是民政局的局長,要多結交這樣的人。
“見素抱樸、絕學無憂,少私寡欲是老子提出治國的三項具體措施。”
“你朋友一定是一個境界很高的人,那一天你介紹給我,讓我見識一下你的朋友。”
市長祁連雪也是感慨萬千,這個社會怎麽了?還有這樣的人嗎?
當初祁連雪上學得到一袋麵粉,作為小叔祁潤岩那是有私心,要傳承祁家,認定祁連雪是個可塑之才。
這個社會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之者,取其金於府。
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
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矣。”
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複贖人矣。
子路拯溺水,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
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
祁連雪不愧是漢語言文學係的高材生,當初大學生祁連雪在金城市化工廠,分配到一個女工師傅郭燕燕手下。
郭燕燕還是被祁連雪迷住了,一個女人太靠近有才的男人,必定是一幅悲壯的史詩畫麵。
祁連雪粗略的談了《呂氏春秋.察微篇》。
劉局長你的朋友迂腐,你們西河縣需要他那樣的人。
子貢自己花錢把老鄉贖迴了魯國,魯國要獎勵他,然而子貢認為,我這是做好事,花錢又不多,怎麽能收魯國的獎勵呢?
被孔子罵了一頓。
都像他這樣,隻考慮自己的品行,以後魯人有人被販賣了,誰還會拿銀子贖呢?
你看人家子路救了一個溺水的,救了人,就拿了報酬。
你給你朋友說,以後不要這樣,尤其你們西河縣是貧苦縣,需要救助的人很多,要大力提倡,宣傳這樣的好事。
劉局長以後你也要多交往這樣的人。
祁連雪身在宦海,一般情況下都是喜怒不形於色,好惡不言於表。
祁連雪知道悲歡不溢於麵,生死不從於天。
而今天也忍不住在縣長何惠民,民政局長劉世傑下屬麵前。
在西河縣有劉世傑朋友(劉世雨)這樣的人,這個人觸動了祁連雪的靈魂。
畢竟是家鄉人,又是下屬,對自己的地位沒有構成威脅,所以他也掩飾不住自己的心情。
有些人懷有同情和愛,似核輻射一樣也會輻射到別人的靈魂。
民政局長劉世傑聽到市長祁連雪誇獎自己的那個所謂朋友(自己的弟弟),心裏也踏實了許多,但劉世傑也知道金城市的官場氛圍,還沒有做到晉大夫,祁奚舉賢“外不避仇,內不避親“。
劉世傑有自吹自擂的嫌疑,所以他又轉了話題:“祁市長,我那個朋友耿直傲慢,誌大才疏,如三國禰衡那麽狂妄,經常掛在嘴邊的就是那兩句“一飯千金,勿忘漂母,解衣推事,寧負高皇”。
他和我也是工作的關係,和他是泛泛之交。
民政局長劉世傑的馬屁,拍的天衣無縫,既誇獎了市長祁連雪博學多識,又掩飾朋友(弟弟劉世雨)不願拋頭露麵的心理。
何縣長,你們不是來找我談心的,我知道你們算盤。
找到我,就是多要一點教育款,教育基金那是有政策的,我們市上也不能截流。
教育廳王廳長我打過招唿,國家下撥到金城市就及時下撥到西河縣。
西河縣是貧困縣,教育基金是久旱逢甘雨。
你們也要及時下撥到教育局,一分不少到鄉中學,村小學。
那份《調整學校結構,改革教學製度,使普通教育步入曆史的轉型,為國家輸送合格人才》個別的孩子,無法上學,這種疏漏,在工作中也是難免的。
每年上億的教育款下撥到西河縣,還有個別孩子無法上學,我這個市長,如何向市民交代?
何縣長,劉局長。
孩子不是麥穗,一個孩子不上學就牽扯一個家庭,你們要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人人有受教育的權利,基本教育是這些孩子融與社會的一種方式,是延續社會進步,擺脫貧窮的一種方式。
是,祁市長說得好。
縣長何惠民,民政局長劉世傑迎合著。
大地的甘甜 總是在最苦澀處生長。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於是心生一計,我隻匯報縣財政把巨款投入教育,使西河縣成為高考狀元縣,縣政府功不可沒。
就算市長祁連雪生氣,為什麽西河縣有幾十個孩子上不起學,不向市政府匯報。
至於個別的孩子上不起學,什麽《陽光撿漏》計劃,就讓劉世傑撿吧。
他說不清,反而弄巧成拙,所以縣長何惠民和民政局局長劉世傑,一起到金城市市政府匯報工作。
這件事民政局局長劉世傑不知道,市長祁連雪陰沉著臉。
“來了。”
“做”。
祁連雪站起來把桌子上的那份《調整學校結構,改革教學製度,使普通教育步入曆史的轉型,為國家輸送合格人才》文件,丟給縣長何惠民。
“這麽大的事情怎麽才送來。”
縣長何惠民在宦海中混,摸不透祁連雪是真生氣還是假生氣。
他從祁連雪的話語裏看出,祁市長是對報告裏有十幾個孩子上不起學很生氣。
市長嗎?可以得到民意,可官大一級壓死人,西河縣財政就那麽點收入,公職人員都是財政撥款,就算是上百個孩子,住宿,夥食,車費,課本費也得幾百萬。
西河縣除正常開支之外,財政哪裏還有多餘的錢,割他身上的肉啊?他哪裏找錢去。
祁市長,這是我們的失誤。
我們想通過正常渠道報送,沒想到耽誤了極個別的孩子上學。
這是我們縣政府的失職,作為一名主管縣長,我有責任。
縣長何惠民把個別孩子,上不起學的責任承擔下來。
祁市長,我們也有困難也,這些年我們西河縣,為了保住狀元縣,教育做了大量的投入,電教室、化學物理實驗室、學生公寓,食堂……
西河縣一中的教學樓,在戈壁省,那也是別致的造型,在全省是一流的。
得到縣委、人大,政協的支持,也得到市民的一致肯定。
一個貧困縣出現極個別的孩子不上學,那也很正常,縣長何惠民說著,就從皮包裏有拿出了一份西河縣成為狀元縣的經驗報告書。
我是西河縣人,那裏的教育狀況我也了解。
你們說極個別孩子不上學,恐怕不是極個別的孩子吧?
金城市的市人大代表,還有政協委員,到西河縣調研教育扶貧款的事情,就是有極個別的孩子,無法上學。
在人大,政協總有些慷慨激昂人士提出質問責難,對市政府工作報告發難,我作為一名市長,如何向這些代表,委員交代?
他們問我。教育基金哪裏去了?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在金城市教育已滲透到血液裏,三十萬市民一片嘩然,絕對就是醜聞,那個時候怎麽收場?
領導嗎,首先想到自己的責任,市長祁連雪也不例外。
祁市長,剛開始,我們隻是為了加重西河縣,教育基金盡快下撥,說得嚴重些。
在《調整學校結構,改革教學製度,使普通教育步入曆史的轉型,為國家輸送合格人才》,涉及了一些極個別的孩子上不起學的事情,這種事情在全國各地都有。
祁市長放心,西河縣教育還是走在戈壁省的前麵。
我們縣的教育,已滲透到市民的靈魂裏。
西河縣財政狀況,那些代表,委員也知道,隻要實話實說,我看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事情。
隻是,隻是。
隻是什麽?
祁連雪看到縣長何惠民說話吞吞吐吐。
隻是教育基金再追加一點,這樣我們西河縣教育就手頭寬裕些,那些極個別孩子上不起學的現象,我們一定消除。
撥款的事情我說了不算,還得上常委會研究,還得市委吳書記,市人大,市政協通過。
教育廳王廳長和我共過事,他也是西河縣人,在教育基金之外,多出個一二百萬,把這些錢用在刀刃上。
市長祁連雪也是貧民出身,有一顆悲憫之心。
祁市長。
民政局長劉世傑在這裏是下級,市長祁連雪和縣長何惠民交談,他不敢打斷兩人的談話,他知道這樣做不好。
你是·····
祁連雪停頓了片刻。
這就是民政局長劉世傑。
劉局長你的什麽《陽光撿漏計劃》,你的什麽化泥土為陶瓷,化礦石為金屬,化水為電力……
被秘書科小劉夾在匯報材料裏麵。
政府辦辦公室把關不嚴,給金城市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劉局長不要與眾不同,你還年輕,知道利害衝突,還好祁市長是西河縣人,要不你就麻煩大了?
劉世傑知道縣長何惠民說的意思,所謂輕者就是仕途終結,再也沒有升職的可能。
在政府裏,能知道《貝弗裏奇報告》的人沒有幾個。
祁連雪意味深長的說:“你的那個《陽光撿漏》計劃,還有點新意,補救還來得及,作為一個民政局長,就應該有擔當。”
祁市長,貧困縣的民政局長難當啊。
給村民建個大棚,不知道種什麽蔬菜好,還要問政府要蔬菜種子。
蔬菜生病不知道怎樣防治,豐收了不知如何銷售。
這都是其次,扶貧救濟款難發,村民之間互相排比。
評貧苦戶,就是誰家多一輛電動自行車也成為爭議的話題。
誰家多拿了一袋方便麵,誰家少了一袋方便麵,都是村民吵架的理由。
上訪不斷,所以誰家的孩子減免學費,誰家的孩子到縣城上學,這就是一件大事,這個工作不好做,所以我才寫了這份報告。
西河縣貧困落後有綜合因素,每個村民的致貧原因千差萬別,一個重病號,一次天災人禍,就可能一夜致貧。
市長祁連雪安慰劉世傑:“怕什麽?扶貧是慢工出細活,脫貧是病去如抽絲,要慢慢來。”
民政局長劉世傑聽市長祁連雪說話語氣緩和,於是他膽子就大了。
市長脫貧從孩子著手,孩子可塑性強隻要我們把心思放正,老老實實,像耕種苗圃那樣,耐心澆水、細心施肥。
將來孩子融入社會,就有機會,教育一定改變一個人。
我看一部電影裏是這麽說:“拯救一個人,可以拯救全世界”。
“還不如說,教育一個孩子,就等於教育了整個社會。”
簡直就是空中樓閣,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縣長何惠民指責劉世傑,那個時候,你我都退休了,這與我們有什麽關係?
你怎麽知道,脫貧從孩子開始呢?祁連雪反問劉世傑。
祁市長,我到了北京,我一個朋友在西河縣雙橋鎮上班。
有一戶人家姓鄭,鄭家一貧如洗,兩個孩子無法上學,他借給了鄭家四千元錢,度過難關。
現在兒子是京城戈壁胡楊林酒樓的廚師長,女兒是國家政法大學的研究生,借給我朋友的四千元錢,他們家早就還給了我朋友。
前不久我到了京城,恰好到戈壁胡楊林酒樓,京城的炸醬麵,我們西北人吃不習慣。
湊巧碰到了戈壁胡楊林酒樓廚師長,這孩子姓鄭,叫鄭雪藝。
我一提起我朋友,那個鄭雪藝給我買單,還給我朋友送了一隻烤鴨,信封裏裝了四千元錢,未必轉送給我朋友,還說我朋友有困難一定要找他。
劉世傑把京城的巧遇,講給了市長祁連雪,隻不過把他的弟弟換成了朋友。
哎。
還有這樣的事情?
祁連雪若有所思。
然後他又說:“何縣長,劉局長的朋友在你們西河縣,資助貧苦家庭的事情,要大力宣揚,哪一個人能把錢,借給無法償還的家庭?就是借錢也是一種善意,對於這樣的人,政府要在貸款,項目方麵給予支持。
是。祁市長。
在西河縣我們一定多努力發現這樣的人才。
縣長何惠明唯唯諾諾的點頭。
旁邊的民政局局長劉世傑臉上掛不住了,於是他就說:“祁市長。我哪個朋友是個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之人,做事不喜歡張揚,我朋友不讓人說,所以祁市長這件事情就不要提了。”
你呀你,你是民政局的局長,要多結交這樣的人。
“見素抱樸、絕學無憂,少私寡欲是老子提出治國的三項具體措施。”
“你朋友一定是一個境界很高的人,那一天你介紹給我,讓我見識一下你的朋友。”
市長祁連雪也是感慨萬千,這個社會怎麽了?還有這樣的人嗎?
當初祁連雪上學得到一袋麵粉,作為小叔祁潤岩那是有私心,要傳承祁家,認定祁連雪是個可塑之才。
這個社會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之者,取其金於府。
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
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矣。”
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複贖人矣。
子路拯溺水,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
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
祁連雪不愧是漢語言文學係的高材生,當初大學生祁連雪在金城市化工廠,分配到一個女工師傅郭燕燕手下。
郭燕燕還是被祁連雪迷住了,一個女人太靠近有才的男人,必定是一幅悲壯的史詩畫麵。
祁連雪粗略的談了《呂氏春秋.察微篇》。
劉局長你的朋友迂腐,你們西河縣需要他那樣的人。
子貢自己花錢把老鄉贖迴了魯國,魯國要獎勵他,然而子貢認為,我這是做好事,花錢又不多,怎麽能收魯國的獎勵呢?
被孔子罵了一頓。
都像他這樣,隻考慮自己的品行,以後魯人有人被販賣了,誰還會拿銀子贖呢?
你看人家子路救了一個溺水的,救了人,就拿了報酬。
你給你朋友說,以後不要這樣,尤其你們西河縣是貧苦縣,需要救助的人很多,要大力提倡,宣傳這樣的好事。
劉局長以後你也要多交往這樣的人。
祁連雪身在宦海,一般情況下都是喜怒不形於色,好惡不言於表。
祁連雪知道悲歡不溢於麵,生死不從於天。
而今天也忍不住在縣長何惠民,民政局長劉世傑下屬麵前。
在西河縣有劉世傑朋友(劉世雨)這樣的人,這個人觸動了祁連雪的靈魂。
畢竟是家鄉人,又是下屬,對自己的地位沒有構成威脅,所以他也掩飾不住自己的心情。
有些人懷有同情和愛,似核輻射一樣也會輻射到別人的靈魂。
民政局長劉世傑聽到市長祁連雪誇獎自己的那個所謂朋友(自己的弟弟),心裏也踏實了許多,但劉世傑也知道金城市的官場氛圍,還沒有做到晉大夫,祁奚舉賢“外不避仇,內不避親“。
劉世傑有自吹自擂的嫌疑,所以他又轉了話題:“祁市長,我那個朋友耿直傲慢,誌大才疏,如三國禰衡那麽狂妄,經常掛在嘴邊的就是那兩句“一飯千金,勿忘漂母,解衣推事,寧負高皇”。
他和我也是工作的關係,和他是泛泛之交。
民政局長劉世傑的馬屁,拍的天衣無縫,既誇獎了市長祁連雪博學多識,又掩飾朋友(弟弟劉世雨)不願拋頭露麵的心理。
何縣長,你們不是來找我談心的,我知道你們算盤。
找到我,就是多要一點教育款,教育基金那是有政策的,我們市上也不能截流。
教育廳王廳長我打過招唿,國家下撥到金城市就及時下撥到西河縣。
西河縣是貧困縣,教育基金是久旱逢甘雨。
你們也要及時下撥到教育局,一分不少到鄉中學,村小學。
那份《調整學校結構,改革教學製度,使普通教育步入曆史的轉型,為國家輸送合格人才》個別的孩子,無法上學,這種疏漏,在工作中也是難免的。
每年上億的教育款下撥到西河縣,還有個別孩子無法上學,我這個市長,如何向市民交代?
何縣長,劉局長。
孩子不是麥穗,一個孩子不上學就牽扯一個家庭,你們要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人人有受教育的權利,基本教育是這些孩子融與社會的一種方式,是延續社會進步,擺脫貧窮的一種方式。
是,祁市長說得好。
縣長何惠民,民政局長劉世傑迎合著。
大地的甘甜 總是在最苦澀處生長。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