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誌功徹底和曹亞麗決裂了。


    兩人大打出手。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況且一百萬元不是一個小數目。


    嘿。


    你這老鬼,趴在老娘的身上,保險櫃的錢就是我的,你現在提起褲襠,就翻臉不認人。


    那錢是我應當得到,我為了平衡賬目,你偷了多少稅?漏了多少款?


    要不然幾個一百萬交給稅務局了。


    交給稅務局也比交給婊子強,我是為國家做貢獻。


    黑誌功氣得跺腳。


    嘿。


    那你就是嫖客,現在談高尚,曾經一個修圍牆的,修廁所的小包工頭,是誰為你承攬工程?


    是我跑到局長,縣長那兒,雙橋鎮的渠道。


    西河縣城區的商貿大樓。


    那是我應得的。


    曹亞麗和黑誌功含情脈脈的畫麵不見了。


    那你,也得給我說一聲。


    黑誌功還是不服氣。


    誰不知道你吝嗇,你舅舅肺癌了,隻給了表兄十元錢,你用的著的人慷慨大方,你用不著的人,一根煙都沒有給過。


    誰見你給民工發過香煙,還是我經常用工資打點民工,給他們發香煙。


    我叫你坐十幾年來牢。


    老鬼,你報案啊,你不報案就不是人,不姓黑。


    你偷稅漏稅,偷工減料我就不說了。


    騙取戈壁水磨獎,你以為你的本事有多大,那個工程不是你行賄得來的,除非我死在你老鬼手下,你老鬼也沒有這個本事。


    在西河縣和你工程有關的人全都抓走,你一個人活。


    老鬼,有錢大家賺,有飯大家吃,不要一人吃獨食。


    我是黑吃黑,給老天伸張正義,讓老天明辨是非。


    老鬼你報案去吧,我等著坐牢,在監獄裏也比在這裏強。


    一個農村倔強的女孩,曹亞麗是豁出去了。


    曹亞麗徹底和黑誌功決裂了,黑誌功沒有報案。


    他知道,他和曹亞麗是一條線上的螞蚱,一個狼群中的餓狼,隻不過在搶食時,那頭母狼在他的庇護下,變成了獨霸一方的母狼。


    黑誌功在承攬工程中曹亞麗出了不少力,一百萬元錢啊,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如果西河縣公安局調查,黑誌功掙得的錢越多,黑誌功原罪越大,偷稅漏稅,行賄,兩項罪名他是逃不掉的。


    曹亞麗給黑誌功列了一個清單,第一曆年所逃的稅款。


    第二就是行賄工作人員,長長的名單,一一羅列出來,那是昭然若揭。


    無論任何一個商人,他賺錢的方式多麽高貴,但高貴下掩藏的就是罪惡。


    商人要放大高貴,縮小罪惡,把自己洗白。


    一個商人,被赤條條的扒了底褲,這成何體統,掙錢多不容易,一夜之間就讓一個小狐狸精拿走一百萬,還有冤無處訴,無處說。


    黑誌功心裏有一股無名之火,他賺錢的方式就是“偷稅漏稅,偷工減料,壓報賄追(壓低工程報價,通過賄賂追加工程資金)”。


    相對方式比較簡單,出來在江湖上混,遲早是要還的。


    曹亞麗進了公安局看守所,偷拿一百萬,肯定坐大牢,進監獄。


    再說請一個律師,她也未必有罪,那是兩人的錢,兩個人共同掙的錢。


    黑誌功偷稅漏稅那是證據確鑿,曹亞麗是一個汙點證人。


    黑誌功補繳稅款,損失的遠遠不止一百萬,即便是偷工減料,鋼筋已經埋在混凝土裏,水泥的標號不達標,政府不追究。


    但是黑誌功壓報賄追(壓低工程報價,通過賄賂追加工程資金)。


    送給直接責任人的錢,再退迴來。


    黑誌功沒有孫武不能定期規,吳起不能善期後的本事。


    他不過就是一個吊死鄰居家的狗,用大頭針紮死鄰居家羯羊的無賴而已。


    所以黑誌功忍下了這口氣,格局決定人生,他離開了曹亞麗。


    黑誌功承攬工程也不順利,生命對每一個人隻有一次,黑誌功後來得了癌症,是胰腺癌,他在死後遇上了更大的麻煩,他的財產被別人據為己有,一天官司纏身。


    印證了曹亞麗祖墳上冒青煙,青煙之後就是黑煙。


    黑誌功一生是好人,壞人隻有老天爺才能評判。


    曹亞麗和黑誌功徹底決裂,曹亞麗有了一百萬,再加上她是黑誌功的關門弟子。


    她徹底的洗白自己,在西河縣有錢能使鬼推磨,什麽底線都是騙人的鬼話,所謂的“調動工作”就是權錢交易的籌碼。


    這個昔日的黑招弟徹底消失了,在西河縣公安局戶籍上變成了曹亞麗。


    什麽人能進單位?肯定就是退伍軍人。


    當孫雨露曾經上戰場,還在為分到白虎縣水泥廠悶悶不樂時。


    在西河縣,黑招弟製造了一個假檔案,儼然就是一個退伍軍人,堂而皇之的進了西河縣民政局,最後成了一名會計。


    一個黑烏鴉搖身一變,就成了小鳥依人的白天鵝,成為民政局長劉世傑的下屬。


    就是曹亞麗這樣一些人,汙染西河縣政界空氣。


    一個黑烏鴉把自己洗白,變成小鳥依人的白天鵝。


    曹亞麗這一類人大行其道·······


    “所有命運的饋贈,早已暗中標好了價碼”,你讓一個小學沒畢業,就輟學,被她爸爸丟棄在雪地裏,沒有愛的小女孩懂得“登高者必自卑,行遠者必自邇”的道理。


    那是強人所難,狼毒花盛開,汙染整個西河縣。


    曹亞麗具有超乎常人的野心和決心。


    從小生活在貧困中的她,對財富和權力有著強烈的渴望。


    她天然對農村有一種仇視,一種恨,看一眼她的爸爸都感到惡心,她要做一個有教養的城裏人。


    這種渴望驅使她不惜一切代價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敢於打破常規,不斷挑戰自我,這種勇氣和決心常人很難理解。


    曹亞麗有著極強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


    雖然她沒有接受過正規的高等教育,但她善於觀察和模仿。


    在與西河縣上流社會接觸的過程中,她快速學習了他們的言談舉,思維方式。


    她就像一塊海綿,不斷吸收著周圍的知識和經驗,並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能力。


    曹亞麗極其擅長人際交往。她善於察言觀色,總能說出別人愛聽的話。


    她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魅力去影響他人,建立廣泛的人脈網絡。


    這種社交能力為她打開了許多本不該為她打開的門。


    在西河縣所謂的公平正義,就是西河縣民政局門前,宣傳欄一幅精致的漫畫,孤獨的掛在民政局宣傳欄裏,讓出出進進到民政局辦事的人欣賞。


    西河縣被國家列入扶貧開發重點縣,不但縣長何惠民春光滿麵,有錢了,他這個縣長的日子就好過了,國家也會對交通、水利、衛生、教育方麵大力扶持。


    西河縣是貧困縣,國家至少撥款用於修路、渠道建設、疫病防治、教育扶貧……


    與直接的扶貧資金、貸款比,地方政府更看重各種優惠政策。


    扶貧資金不僅要專款專用,還要複雜繁瑣的的申報程序。


    報表,來往賬目明細表,文件打印費(做一個附表文件規定扶貧基金怎樣花)、財務支出表,清單,收據、鋼筆、油筆、複寫紙、打印機油墨費····


    一個黑烏鴉把自己洗白變成小鳥依人的白天鵝,曹亞麗說了一句大實話:“國家對西河縣的優惠政策,意味著廣大的市民收益。”


    西河縣被評為貧困縣,普通市民不以為恥,反而為榮。


    國家的優惠政策也接踵而至,隻要是下崗失業人員,國家對這些人員再就業減免賦稅,那是自然的。


    於是西河縣一些人就往下崗失業人員上靠,隻要投機鑽營進入“下崗失業人員”,他們的孩子,在外省考上大學的免費。


    於是西河縣社區街道的介紹信滿天飛,這些孩子是學校的貧困生,可以減免各種學雜費。


    家長錯了,雖然占了一點便宜,但是跟自信陽光的孩子相比,是多麽的不值得,因為孩子缺少一個純真的天空。


    西河縣被評為貧困縣的消息傳到縣城,縣城鞭炮聲響徹了縣城的大街小巷,鞭炮一度脫銷。


    有一個趨炎附勢迂腐的文人,還寫了一幅對聯。


    上聯:日月知心,父母官齊爭西河貧困縣。


    下聯:春風得意,老百姓共享西河優惠果。


    橫批:惠及市民。


    有一個人看到這幅對聯。


    嘿嘿


    他冷笑了幾聲。


    他情不自禁的心裏默念著。


    迂腐,那一個窮酸文人諂媚到這個程度。


    這個人就是西河縣民政局長劉世傑,西河縣被國家列為貧困縣,而他作為民政局長,感到這份擔子更重了。


    坦誠的講,劉世傑現在還不是一個貪官。


    他在撰寫報告,劉世傑發現一個巨大的悖論。


    他在民政局長的位置上,工作已一年多了。


    貧苦、疾病、失業、家暴這些問題,都是最基層的貧民。


    一個貧苦家庭,給無償支援幾頭綿羊脫貧,結果就把救濟的綿羊給宰了。


    煮一鍋大煮羊肉就給吃了,不但沒有脫貧,反而欠下了飼料錢,而越來越貧窮了。


    一個媽媽孩子得了白血病,她從民政局苦苦哀求,領到一萬元給孩子治白血病的救命錢,卻跑了,遠嫁他鄉,把孩子丟棄在醫院裏。


    一個貧苦的爸爸,跑了無數趟,辛辛苦苦領到孩子上學的夥食補助款,就下了酒館,喝的是爛醉如泥,酩酊大醉。


    一頓飯,就把孩子的那點夥食補助 ,糟蹋的所剩無幾。


    這些最底層的平民,他們經濟窘迫,在貧苦的環境中的惡性循環,但總是四麵楚歌,無路可跑。


    民政局每年的開銷達到五百萬到一千萬,但是改變家庭命運卻收效甚微。


    救濟金沒能給這些家庭改變,救濟金反而成了一種施舍。


    民政局長劉世傑也在思考,這究竟是怎麽迴事?


    我們能做什麽可以改變一個家庭?


    為什麽民政局做了大量的工作,這些家庭還在原地打轉?


    種下的是小麥,收獲的是稻草,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這對民政局長劉世傑打擊很大,辛辛苦苦的工作,花費數千萬資金,工作是一個零,這讓他內心裏沒有一點成就感。


    民政局長劉世傑為了擺脫這種困境,要做一個巨大的改變,先從自己開始,他在學習。


    他在看一篇專著《貝弗裏奇報告》,這是世界福利之父,專家威廉. 貝弗裏奇的專著。


    一個自信現代的國家,如何看待社會問題?


    體驗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這種福利思想影響力對社會的穩定不可低估,已經根植在人們的思想中。


    體現了人人有房住,家家有小孩上學的民本思想。


    但是《貝弗裏奇報告》也不能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西河縣大量的青壯年湧入城市,在農村有大量的留守老人,即便給老人救濟金,有的老人也吃不上飯。


    最大的問題就是老人孤獨,孤獨對一個學者可以思考,但是對一個老人漫漫長夜,在心理上無疑就是一種折磨。


    這個問題劉世傑解決不了,但是有一個問題劉世傑可以解決。


    一個小孩隻要受到一定的教育,掌握一定的技能,就會融入社會工業文明的大潮中。


    不像他們的父輩對工業文明一無所知,現代文明最基本的標誌,就是人的安全與人的健康。


    這些有了一定知識和技能的孩子,一定不會像他們父輩一樣,在粉塵濃度大的礦井下作業。


    也不會為節省一個口罩,舍不得戴口罩,產生矽肺病,而最後無錢醫治。


    導致社會階層關係緊張,失序的矛盾追加給社會,於是上訪,問題得不到解決,再怨恨社會。


    如果一個政府不為全民服務,那麽一個政府就沒有生命力,可這樣的服務值得嗎?


    劉世傑思考了整整一個月,想出了一個《陽光撿漏》計劃。


    西河縣是貧苦縣,那些外出打工的人大多數在礦井、建築、築路隧道危險係數高。


    好多意外的打工者,破巢之下安有完卵乎?


    於是就出現了黑山村小學,金曉茗學生的那種狀況。


    雖說政府減免了學費,但是那些孩子離家十幾公裏。


    住宿費、夥食費、車費對一個貧苦的家庭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西河縣有7個鄉,每個鄉有十個行政村,每個村有十個這樣的孩子,一個鄉就有100人,全西河縣就是700人。


    一個孩子的苦難是苦難,700個孩子就是一個數字而已。


    劉世傑在這個時候,還是有擔當,能救700個孩子工作也行,於是他就寫了一個《陽光撿漏》計劃。


    這是文教局的事情,但必須的民政局牽頭,打報告要錢。


    劉世傑在陽光撿漏計劃書,重點用黑筆描出來。


    孩子的可塑性好,隻要他們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就能改變一個家庭。


    這種投資少,陽光撿漏計劃和救濟貧苦的家庭比較,所獲得的收益要大於十幾倍。


    但是投資長,見效慢,獲得的民意支持率低,政府落不下好名聲。


    但是長遠還是國家受惠,這就是陽光撿漏計劃書大概的內容。


    劉世傑經過人生的體驗,陽光撿漏計劃書並不是他憑空想象。


    他們兄弟倆,都是媽媽節衣縮食。


    他也是貧寒子弟,現在已經成了局長了,就是弟弟劉世雨家庭困難,媽媽雖然選擇他。


    弟弟也是一個高中生,在部隊當兵也是一頂一的好手,沒有給劉家丟臉。


    弟媳婦,陸呦呦是大學生,是知識分子家庭。


    還有金城市長祁連雪,從一個窮小子成了市長,西河縣縣誌已立了傳。


    這些貧苦孩子都是響當當的人物。


    還有一次劉世傑到北京去,發生了一件奇遇……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成公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成公主並收藏雙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