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雨貿然闖進鄭寡婦的屋,他看到一對母女抱頭痛哭,於是故意咳嗽一聲。


    還是劉寡婦見過世麵,她止住哭,看到來人非同小可,是大壩水管站長,此時他掌管天庭,不是在太廟供奉祭祀的龍王爺,而是在村支書胡成家,吃肉喝酒生龍活虎,有各種欲望的龍王爺。


    她趕緊招唿:“劉站長你坐。”


    劉世雨坐在炕沿上:“嬸子,你種多少畝地?”


    “劉站長,三十畝地。”


    “一畝地一年水費三十元,一年九百元水費,也在合理的範圍內,你哭什麽?”


    “劉站長,你有所不知,兒子鄭雪藝要到大酒店實習,實習材料費兩千元。”


    “我姑娘慧兒,上高中又要交一學期住宿費,夥食費加起來九百七十元,還有水費九百元。”


    “老母豬不下豬仔,油菜還長在地裏,你們水管站有個土製度,一戶村民不交水費,不給開閘放水,我們全村澆不上地。”


    “我在大壩村就是一個帶枷的罪人,到時候澆不上地,村裏所有人都得責怪我,·······”


    原來水管站收繳水費圖個方便,也是照貓畫虎模仿社區,一戶不繳物業費,全社區斷水斷電。


    大壩村偏僻之地,山高皇帝遠,民少規矩多。


    所以水管站就立個規矩,與其一日三遍跑斷腿,磨爛口舌,不如直接見錢澆水,圖個省事。


    錢比村民的生命還重要,讓村民自覺上繳水費那是不可能的。


    對村民如何好,都不會覺得感恩,需要繳水費的時候,不催繳一定是不會繳水費,我的錢憑什麽給你。


    大壩村民的金錢觀念是,物皆有價,這個物也包括人,所以當村民獲取了一定財富之後,就喜歡用金錢物化別人。


    當村民貧困的的時候,嫉妒心的惡就會生出,就是常說的“嫌你窮怕你富,恨你有笑你無。”


    劉寡婦剛說到這些,“劉站長,劉站長”的喊聲,蓋過了劉寡婦淒慘的哭訴。


    “劉站長你藏在這裏?走喝酒去、喝酒去”。


    原來劉世雨離開村支書胡成的屋子,胡成到處找劉世雨,聽圍觀看羯羊的村民指點,才找到了鄭寡婦家,果不其然,劉世雨坐在炕沿上。


    劉世雨看看遺留淚痕的小姑娘鄭雪慧,對胡成說:“你先去喝酒,我在這裏說幾句話。”


    村支書胡成心領神會,他以為曾經的水管站長郭成奎,看見大壩村女人邁不開腿。


    哪個公雞不啄米,哪條魚兒不擺尾,他以為劉世雨也是那樣的人,色相流露,看上鄭寡婦水靈靈的姑娘。


    “不怕你對那個女孩圖謀不軌,就怕你不對那個女孩圖謀不軌,是一個正人君子”。


    君王沉湎酒色,荒於朝政;賢臣諂媚權勢,誤國殃民,人性都是有弱點的。


    他想到這些,村支書胡成興高采烈地出去了,格局決定眼界。


    村支書胡成,對劉世雨權威膜拜也隻是暫時的,是能利益交換,權力,會讓人徹底失去人性,變成披著人皮的禽獸。


    在底層生死線上,一旦遇到利益瓜葛,也會骨肉相殘。


    劉世雨惻隱之心油然而生,他剛想說:“三十畝地的水費暫時緩一緩。”


    但是規矩不能打破,他忍痛改規則,問題一定解決,但水管站被瑣事纏身,員工會埋怨他領導無能。


    他知道對鄭寡婦鬆口,大壩村的村民把貧窮,當成要挾同情和施舍的籌碼,一唿百應都學鄭寡婦。


    水費上繳,出納譚小莉、會計趙雷,跑上一年也繳不來水費,在繳納水費上水管站與村民,總是玩貓捉老鼠的遊戲規則。


    在不近人情的舉動背後,是村民靈魂和血脈傳統文化的根基喪失。


    就是有了曾經水管站站長郭成奎帶頭,讓農村倫理道德喪失。


    看見農村婦女眼睛發綠,淫人妻女,村民的祖墳平了,祠堂拆毀,家譜焚燒,讓大壩村村民,教化功能喪失,無所敬畏,不辨是非善惡。


    大壩水管站征收水費,不近人情的背後,是村民廣泛存在的公俗良序被破壞。


    對別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劉世雨沒有對水費征收規則修改,他不再提水費的事情,而是拉起了家常。


    “兩個孩子上學不容易啊,當初我媽媽也是兩難,哥哥上大學了,我高中沒畢業就輟學了。”


    “你說的是南橋鄉黑山村劉寡婦家吧。那劉寡婦苦瓜拌黃連,苦上加苦的日子熬到頭了,大兒子劉世傑大學畢業已工作,小兒子當了兵,上了南方前線打仗,聽說還立了大功。”


    “你怎麽知道?”劉世雨驚訝的望著鄭寡婦。


    “我娘家也是南橋鄉黑山村的,我姓劉。”


    “不會吧,我小時候在黑山村怎麽沒見過你。”


    “我們是南橋鄉黑山村東溝的劉家,你們是南橋鄉黑山村西溝的劉家。”


    家鄉的一些往事,鄭寡婦比劉世雨詳細。


    大壩村的人都有血緣情結,鄭寡婦居然和劉世雨攀上了親戚。


    鄭寡婦娘家按輩分她們那一輩都是“世”字輩,鄭雪慧叫劉世雨舅舅,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劉世雨找上門來無緣無故認了一門親戚。


    也許是積鬱在心裏的苦悶無處發泄,鄭寡婦眼淚唰唰流下來哭訴。


    “我跑斷腿,從慧兒舅舅借錢,一分錢都沒有借到。”


    一個寡婦拉扯兩個孩子的艱辛,沒有感動鄭雪慧的親舅舅,每個家庭都缺錢,這個窟窿太大,掃雪填枯井,得不到迴報,把鄭寡婦拒之門外。


    “媽,別哭了,我都這麽大了,退學也能給家裏幫點忙。”


    姑娘鄭雪慧比較聰慧,上高一,她看到媽媽在陌生人麵前哭訴,有了自尊,臉上掛不住。


    大壩村鄭寡婦家,兩個孩子,一個兒子二十一歲,姑娘十七歲,都是勞動力,一般生活不會如此困難。


    鄭寡婦家有三十畝地,全靠她一個人撐著,兩個孩子讀書,所以生活陷入窘迫。


    鄭寡婦有女媧補天的本領,無奈兒子鄭雪藝大學畢業,到大酒店實習,學雕刻菜肴拚盤,材料費一千五百元。


    姑娘鄭雪慧一學期住宿夥食費一千元,油菜花灌溉水費一千元。


    大壩村水費上繳,是連坐法,一戶繳不清水費,不給全村開閘放水。


    不但鄭寡婦一家澆不上地,就是大壩村二社全體村民也因為鄭寡婦而連坐。


    因為農渠屬於公共設施,大壩村水利設施如同人的血脈經脈。


    水從幹渠分流到支渠,再到鬥渠,然後從農渠進入田間地頭。


    大壩村水費收集采用古老連坐製度,在大壩村特定的環境下。


    水費征收用這種連坐法,目前是唯一有效率的管理手段。


    鄭寡婦兩害相擇取其輕,必須在兒子鄭雪藝,女兒鄭雪慧之間割舍,手心手背都是肉,就在於剜那塊肉。


    原來是這麽一迴事,劉世雨高中輟學,在哀牢山那拉山口又經過生死,兩次觸及靈魂的頓悟,他不想背負視而不見的罪惡感。


    所以劉世雨不由自主的問,“你家裏還缺多少錢?”


    鄭寡婦歎了一口氣說:“大兄弟還缺三千元。”


    鄭寡婦就是女媧,貧窮撕裂她,一枚三千元銅錢的窟窿,她也補不上,劉世雨遞給了一塊女媧補天,剩下的石頭通靈寶玉,“三千元錢我暫時借給你。”


    “真的?”


    小姑娘鄭雪慧黯淡的眸子,突然閃爍著光芒。


    人就是一棵樹苗,你越滋養她,他就越成熟盛開,此時小姑娘臉上有了風韻。


    她已是一個姑娘了,她眼睛盯著劉世雨的口袋,看著劉世雨的手。


    小姑娘鄭雪慧又失望了,劉世雨口袋空空如也,雖說是親戚,也是七拐八彎扯出來的一個舅舅。


    自己的親舅舅避之不及,憑什麽要借錢給她們家?


    小姑娘燃起希望光芒的眸子又黯淡了,輕輕的叫了一句,“舅,我······”


    聰慧的小姑娘“錢”字沒有說出口。


    劉世雨倒也爽快,“今天身上沒有錢,明天你到大壩水管站找我,我給你借三千元。”


    劉世雨叫一聲鄭寡婦,“姐”,一股暖流湧上了鄭寡婦心頭。


    鄭寡婦又掩麵哭起來,她的哭聲,如同熱東風刮在缺水的幹枯油菜花,帶著無盡的哀傷與心碎。


    那是一種無奈,無助,無能的情感釋放,一個媽媽無法托舉孩子,每一個哭聲都承載著人生的滄桑。


    她最初的隱忍抽搐,到逐漸失控的哭聲,仿佛要將心中所有的痛苦與絕望,訴說給這個不相識的人。


    她的淚水,如同斷了線的珍珠,不斷地從眼角滑落,打濕了衣襟,也成了龍王爺雨水的儲藏地。


    她起初是抹眼淚,而後是低低的啜泣,如同雪山上下得鵝毛大雪。


    大雪無聲,但也隱約可聞,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恐懼,那是大草原一個嗷嗷待哺的梅花鹿,遇到狼群,咪咪的慘叫聲,是保護小鹿,鹿媽媽內心掙紮與堅強的最後一道防線。


    隨後,她哭聲漸漸放大,帶著無法抑製的悲痛。


    如同人間大旱,龍王爺降雨前的閃電雷鳴。


    在這哭聲中,可以聽到對劉世雨的信任,他被鄭寡婦當做唯一的親弟弟。


    他成為鄭雪慧的舅舅,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


    支書胡成家,依次坐著賓主七八個人,主賓依次是管理員餘得先,會計趙雷,水管員楊文海。


    此時會計趙雷和胡成猜拳行令,酒桌就是戰場,廝殺的天昏地暗,劉世雨進去了,猜拳聲戛然而止,“劉站長,你來了,你快來救我”。


    會計趙雷奉承劉世雨。


    “劉站長,那丫頭長得漂亮嗎?”支書胡成諂媚討好著劉世雨。


    “今天是賠禮道歉的,此時殺的天昏地暗,喝酒吃肉,要是上麵知道,是屬於屢教不改,加重處罰。”


    “我們迴水管站。”


    劉站長你是貴客,胡成一再挽留,賓主七八個人意猶未盡,都用眼神望著劉世雨,


    “凡是有個度,適可而止就行了,我站長當不成,你們有張寬縣長舅舅的關係嗎?到時工作都保不住。”


    “胡支書的薄酒也是盡心,我們是賠償支書吃喝費的,卻在這裏大吃大喝,影響不好。”


    “都是那個鄭寡婦,跪在水管站路口,讓劉站長賠償羯羊,站長連酒也喝不好,那個掃除星,看我們怎麽收拾她。”


    劉世雨知道,大壩村民喜歡欺淩弱小的,隻要他稍微有一點暗示,缺乏獨立思考的牛智賢,完全將自己當做一條搖尾乞憐的狗。


    鄭寡婦今天家裏一隻雞丟了,明天可能走自家的路被人挖了,後天就是澆水的渠道斷了。


    鄭寡婦腳下流淌著人性的深淵,一個角落裏黑暗的暗角會伸出來。


    “平庸之惡”就要在大壩村上演。


    劉世雨雖然在支書胡成家喝酒,吃雞肉墊卷子,但也僅僅是工作應酬。


    他心中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善良,他心裏想,“我們水管站不需要仇恨和報複,我們需要公正。”


    給這些人說就是對牛彈琴,劉世雨心生一計,“那鄭寡婦還是我們劉家的姑娘,論輩分是同宗,我還是她的舅家。”


    “劉站長我們大壩村和你還是親戚呢,娘舅親,打斷骨頭連著筋。”


    村長胡成笑著恭維說:“劉站長是大壩村座上客。”


    劉世雨是一個一言九鼎的的人,他走出支書胡成的屋子。


    管理員餘得先,會計趙雷,水管員楊文海也就再不好意思喝酒,尾隨著劉世雨走出了支書胡成家。


    劉世雨無緣無故認了一個姐姐,有了無盡的煩惱,要借錢給鄭寡婦。


    古人雲:“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一碗米饑荒年救一家人。”


    饑荒年沒有米,一家人要麽餓死,要麽逃荒賣兒賣女。


    一家人沒錢,要麽乞憐,要麽割愛,鄭寡婦在兒子和女兒之間,隻能選擇一個孩子,是讓鄭雪藝退學打工掙錢,補貼家用。


    還是讓鄭雪慧上學考大學,做一個兩難選擇。


    鄭寡婦輾轉反側,並非思念丈夫,而是磨難,讓日子必須過下去。


    淩晨四點,鄭寡婦從炕上被窩裏爬起來,天還尚早,她一個人走到油菜地。


    拔下灰條,菟絲子等雜草,丟給老母豬。


    貧窮如同地獄的火焰,吞噬鄭寡婦的身體和靈魂,即使最堅強的女人,在貧窮麵前都是無助的。


    貧窮的本質,在於沒有看到希望,鄭寡婦之所以有信心,是從兩個孩子看到了未來。


    河西的夜晚很冷,原野裏彌漫著油菜花香味,油菜花葉片上,閃亮,透明,圓潤的露珠攀附在油菜花葉片上。


    此時的鄭寡婦撥開油菜花,走到了田野中,露水打濕了鄭寡婦藍色的衣襟。


    大壩村夜晚還透著一絲涼意,浸透鄭寡婦幹癟的胸部,鄭寡婦哺育兩個孩子,胸部殷紅的血水,如同西河斷流,造就了村民缺水的貧瘠。


    露珠滋潤了鄭寡婦,她心髒跳躍著,就要蹦出來。


    一個素不相識的人說了幾句謊言,就讓她孱弱的內心,產生一絲溫暖。


    她用手撫摸油菜花,摸到一株燕麥雜草,下意識的拔燕麥,燕麥節斷了,油菜花也該灌水了。


    大壩村是大水漫灌,澆水不是女人幹的活,她眼淚簌簌落在田野裏,和油菜葉片混合一起。


    鄭寡婦嚎啕大哭,田野的寂靜使鄭寡婦的哭聲淒涼,風聲細語迴蕩在大壩村原野中,訴說著茫茫戈壁一個母親的絕唱。


    鄭寡婦恰似一頭梅花鹿領著一個孩子,深陷在泥潭中躑躅前行。


    她哭累了,抬頭看看,東方泛白,一束橙黃色的光,照在在油菜花原野中。


    一抹黃色的光潑灑在灰色的大壩村墩台上,墩台陰暗分明。


    油菜花旁的白楊樹倒影斑駁的映射,婆娑的在鄉村小路上移動。


    一枚碩大的金色的盤子在東方冉冉升起,她望著升起的太陽歎一口氣,罵起孩子鄭雪藝,鄭雪慧,“給祖宗鄭雪藝找大學實習材料費,給祖奶奶找住宿費夥食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成公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成公主並收藏雙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