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第十二章長安(12)
十二月十日,長安。
長達數月的攻城戰終於在司馬鄴親自打開城門的那一刻徹底結束,就此司馬氏國祚戈然而止。
雄偉的長安城在硝煙中又一次見證了一個王朝的毀滅。
二十日,匈奴王劉聰尋獵時遣司馬鄴牽馬執前,酒宴中行酒洗盃,入廁,又命其執蓋,一眾舊臣見年輕皇帝受辱群情激奮,劉聰不喜,隨斬之。
晉朝末期兩位皇帝,命運一般不二,皆被匈奴羞辱戲虐後隨意斬殺。
長安城破,新任皇帝降敵受辱而死的消息隨著漫天的雪花飄向神州大地的各個角落。
二十五日,並州長史李弘據並州降匈奴驃騎大將軍石勒,自此,長江以北中原大地盡數落入胡人之手。
東北平州全境被鮮卑人攻陷,高氏、慕容氏、拓跋氏等鮮卑氏族集結二十萬大軍陳兵幽並邊界,南下之意昭然若揭。
幽州、並州、冀州牢牢掌握在匈奴大將石勒手中。
司州、雍州、秦州、涼州皆為匈奴王劉聰所占。
青州、豫州、兗州、徐州在山東及東海各豪門世族南遷時,羯人揭竿而起,肆意屠戮,燒殺搶掠,導致豪門世族最多的四州之地淪為赤地。
荊州揚州長江以北盡數淪陷。
開年一月一日。
南渡揚州的五位王爺聽聞長安陷落,司馬鄴被羞辱而死。琅琊王司馬睿在琅琊王氏王敦、王導組建的士族集團鼎力支持下於金陵即位為晉帝,年號建武。手握荊州、揚州長江以南地區及整個廣州、交州。加上海外朱崖州及夷州兩地。
同月八日,盤踞長安的匈奴王劉聰於長安稱漢帝。
十五日,石勒於平州太原稱趙帝,公然與漢帝劉聰決裂。
二十日,平州慕容德在鮮卑氏族的支持下建國稱燕帝。
二十五日,占據益州、梁州、寧州的羌族頭領姚萇昭告天下,定都成都建國稱秦帝。
二十六日,匈奴人段業於涼州平永自立為涼帝,繼石勒稱帝之後,劉聰手下又一重臣改弦更張。至此兩度滅國之戰的勝利者,攻破中原十一州的匈奴帝國分裂為三個政權。
建武一年,五個政權相繼建立,前朝二十餘州分崩離析。整個中原大地淪為胡人飛馳的草場,北方殘留的漢人百不存一。
烽煙四起,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新的序幕,已然拉開。
---------------------------------------------------------------------
薑歌感覺今年的冬天比往年每一年都要冷。
依舊躺在裹滿厚厚的黑熊皮草的躺椅裏,遠遠看去就是漆黑的一團毛球。
躺椅旁邊是一口大鐵鍋做成的火盆,鐵鍋下有四四方方的竹竿固定,盆內的木炭通紅。竹樓內的每麵牆麵上都掛有一副巨大的羊絨毯,緊緊的貼在竹牆上,哪怕此時屋外寒風肆掠,屋內也感受不到一絲一毫。
青衣道人依舊身著青色道袍,似乎感受不到身外的酷暑寒冬,精神抖擻,有些仙風道骨。
青衣道人手上拿著一根食指粗的木棍,不停的翻弄著火盆草木灰裏埋著的紅薯,似有淡淡清香彌漫屋內。
薑歌嗅了嗅,砸吧了下嘴,看著赤紅的炭火,以及老道人來迴戳弄的木支。
薑歌對麵竹椅上坐著正在打盹的福伯,雙手攏袖,低著頭一點一點的。
老道人忽然開口說:“老道有一問不知當講不當講。”
“天師但說無妨,小子知無不言。”薑歌迴過神看向身邊的道人迴道。
“公子一套拳法剛柔並濟渾然天成,唿吸吐納似合天道,老道觀察許久,至多也隻能看出公子所練習的功法隱約間有一種道法自然的感覺,與我道家傳承有諸多相近之處。不知公子師承是否我道門哪一位天師?”
“小子所學也是家族傳承,乃是自學,並無天師引領。不過小子所學確實與道家教義有諸多相近之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小子所學淺薄,也沒有道祖教義那麽深的奧義,僅僅就是強身健體的基礎功法而已。”薑歌心中知曉那本名為太極的殘卷必定與道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無法說出來也不能寫於紙上,隻能自我摸索參詳,心中也是無奈,這種事無論發生在誰身上都說不清道不明,所以老道人問及此事,薑歌也隻能敷衍迴答。
“道法通玄,自老祖傳下聖法之後,我道教曆經千年也被後人不斷演化出來,龍虎山傳承至今也有眾多分支,散落民間的細小分支更為繁雜,看公子不似我天師道符水、金丹兩派的功法便多琢磨了一下,也不似那太平道的功法。固有所問,實乃好奇。老道至今尚未聽說教內有新的道統分支。而公子所演化出來的氣息極具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的至高大道。”老道人言語誠懇,想必困惑依舊。
“小子也隻粗讀過幾本道家著作,除了您小子還未接觸過其他道教中人,至於您說的太平道、天師道也隻有模糊的概念。小子所學也是無趣時隨意在一本書上瞎學的。薑家曆來不善武技,所以家父也未請師傅教過小子。但凡見過我練武的人都說我這是瞎胡鬧,根本不成體係。小子也隻是覺得每日練練可以強身健體便足夠了。”薑歌目不轉睛的看著老道人半真半假的言語說的極為認真誠懇。
聽完薑歌的話,自稱藥成子的老道人便不在多問,心想道法高深,自己活過半百有餘也才在丹藥方麵小有所成,諸多分支道法各不相同,許是自己孤陋寡聞,或是這小子當真天縱奇才,不然一身氣息若隱若現的自然流轉,氣象不小。自己拿捏不準,想著日後南渡請這小子走一趟龍虎山,掌門師兄及幾位師尊應當可以看出端倪,若有道緣,早點引上大道,也是一件功德。
思慮清楚後的老道人慈祥的說:“公子氣象不凡,他日南歸可去龍虎山做客。”
“小子安頓之後,定會拜訪當代張天師及各位天師,您不說我也會去,救命之恩如同再造,小子定會登門致謝。”薑歌抱拳認真的說道。
“聽聞南邊道教在荊州武當,益州青城山皆有分支,小子好奇,不知可有說法。”薑歌看向窗紙外快速飄落的一團團黑影,想著龍虎山在揚州,武當山在荊州,青城山在益州,道教底蘊深厚不言而喻。想多了解一些,返迴荊州之後肯定要打不少交道的。
道人從火堆裏的灰中翻出了兩個手掌大已經悶熟的紅薯,拿出兩頁粗糙的黃紙,包起較大的那個遞給薑歌,自己拿著稍微小一點的紅薯,輕輕的吹弄著紅薯上的細灰,看著薑歌雙手像是拿著赤紅的木炭一樣,左手掂兩下,換到右手再掂兩下,老道微笑著說道:“天師道正一觀傳承至今數千年之久,東漢末年張角偶得《太平要術》也稱《太平清領書》,隨創立太平道,濟世傳道,在當時有數十萬教眾,皆是苦難百姓。如果沒有後來的戰亂,太平道還是可以發揚光大的。隻可惜在三國時期就分崩離析,參與諸侯紛爭不是明智之舉。我天師道一脈相承,敬奉三清,所以在不斷的參悟中先輩們創立了煉丹,符籙,養神,修身,術法共五脈。龍虎山主修煉丹與符籙,武當主修修身,青城山主修養神與術法。一生三,三生萬物,三觀合一,萬物歸一。道祖傳承下來的三座道觀各有所長,其主流教義仍是萬法歸一。所以,三觀其實隻是一觀,並無區別。隻不過曆代張天師的傳承皆在龍虎山而已。”
“原來如此,多謝天師指點,這些可是書本上看不到的,道教傳承數千年,底蘊深厚,造福百姓,福澤鄉裏,可謂功德無量。”薑歌作揖稱讚,隨後細細剝開手中不那麽燙的紅薯,一股濃烈的香味瞬間彌漫開來。
“公子過譽了,教義所在,我輩中人理應如此。隻是看著公子恢複的速度,三月開春,應當可以痊愈了。”道人也輕輕剝著紅薯說道。
“嗯,也不知道外麵怎麽樣了,爹爹在荊州如何了。”薑歌說完默默的吃著紅薯,陷入沉思。
火塘裏的火炭散發出炙熱的溫度,窗外大雪紛飛,竹樓內溫暖如春,薑哥窩在躺椅裏模模糊糊睡去。
薑歌好像做了一個奇怪的夢。
夢中,薑歌看到一副曆史畫卷斷然收尾。
畫卷後有一人手持畫筆默然而立。
畫畫之人似乎厭倦了之前自己所畫的內容與畫風,丟棄了手中沾滿墨汁的畫筆。胡亂將之前的畫卷丟棄一旁。大手一揮,一卷空白的畫卷展平在身前,十指憑空抖動,沾滿各種鮮亮顏色的畫筆被輕鬆夾在指間。
畫畫之人,下筆如飛,色彩斑斕。
山川大嶽,氣勢恢宏,大江走瀆,延綿流長。
一副江山山水圖靈氣盎然,那山嶽時而青翠,時而金黃,時而銀裝素裹。江河湖海自西向東或波濤洶湧滾滾而去,或潺潺靜逸碧波漣漣。
畫畫之人似乎想到了什麽,手持金色畫筆在畫卷上連下數十筆,頓時山河圖金光飛揚,有的閃耀奪目,有的沉穩厚重,有的暗淡無光。
似乎意猶未盡,畫畫之人右手畫筆消失,單手成掌自下而上輕輕抬手。坐落於畫卷山河中的點點金光迅速飛出畫卷騰空而起。
薑歌不由自主的迅速抬頭,望向竹樓屋頂。
虛空中,金光點點。
有一顆昏暗的光點朝自己眨眨眼。
仿佛在說:“我在這,你看見了嗎?”
</p>
第十二章長安(12)
十二月十日,長安。
長達數月的攻城戰終於在司馬鄴親自打開城門的那一刻徹底結束,就此司馬氏國祚戈然而止。
雄偉的長安城在硝煙中又一次見證了一個王朝的毀滅。
二十日,匈奴王劉聰尋獵時遣司馬鄴牽馬執前,酒宴中行酒洗盃,入廁,又命其執蓋,一眾舊臣見年輕皇帝受辱群情激奮,劉聰不喜,隨斬之。
晉朝末期兩位皇帝,命運一般不二,皆被匈奴羞辱戲虐後隨意斬殺。
長安城破,新任皇帝降敵受辱而死的消息隨著漫天的雪花飄向神州大地的各個角落。
二十五日,並州長史李弘據並州降匈奴驃騎大將軍石勒,自此,長江以北中原大地盡數落入胡人之手。
東北平州全境被鮮卑人攻陷,高氏、慕容氏、拓跋氏等鮮卑氏族集結二十萬大軍陳兵幽並邊界,南下之意昭然若揭。
幽州、並州、冀州牢牢掌握在匈奴大將石勒手中。
司州、雍州、秦州、涼州皆為匈奴王劉聰所占。
青州、豫州、兗州、徐州在山東及東海各豪門世族南遷時,羯人揭竿而起,肆意屠戮,燒殺搶掠,導致豪門世族最多的四州之地淪為赤地。
荊州揚州長江以北盡數淪陷。
開年一月一日。
南渡揚州的五位王爺聽聞長安陷落,司馬鄴被羞辱而死。琅琊王司馬睿在琅琊王氏王敦、王導組建的士族集團鼎力支持下於金陵即位為晉帝,年號建武。手握荊州、揚州長江以南地區及整個廣州、交州。加上海外朱崖州及夷州兩地。
同月八日,盤踞長安的匈奴王劉聰於長安稱漢帝。
十五日,石勒於平州太原稱趙帝,公然與漢帝劉聰決裂。
二十日,平州慕容德在鮮卑氏族的支持下建國稱燕帝。
二十五日,占據益州、梁州、寧州的羌族頭領姚萇昭告天下,定都成都建國稱秦帝。
二十六日,匈奴人段業於涼州平永自立為涼帝,繼石勒稱帝之後,劉聰手下又一重臣改弦更張。至此兩度滅國之戰的勝利者,攻破中原十一州的匈奴帝國分裂為三個政權。
建武一年,五個政權相繼建立,前朝二十餘州分崩離析。整個中原大地淪為胡人飛馳的草場,北方殘留的漢人百不存一。
烽煙四起,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新的序幕,已然拉開。
---------------------------------------------------------------------
薑歌感覺今年的冬天比往年每一年都要冷。
依舊躺在裹滿厚厚的黑熊皮草的躺椅裏,遠遠看去就是漆黑的一團毛球。
躺椅旁邊是一口大鐵鍋做成的火盆,鐵鍋下有四四方方的竹竿固定,盆內的木炭通紅。竹樓內的每麵牆麵上都掛有一副巨大的羊絨毯,緊緊的貼在竹牆上,哪怕此時屋外寒風肆掠,屋內也感受不到一絲一毫。
青衣道人依舊身著青色道袍,似乎感受不到身外的酷暑寒冬,精神抖擻,有些仙風道骨。
青衣道人手上拿著一根食指粗的木棍,不停的翻弄著火盆草木灰裏埋著的紅薯,似有淡淡清香彌漫屋內。
薑歌嗅了嗅,砸吧了下嘴,看著赤紅的炭火,以及老道人來迴戳弄的木支。
薑歌對麵竹椅上坐著正在打盹的福伯,雙手攏袖,低著頭一點一點的。
老道人忽然開口說:“老道有一問不知當講不當講。”
“天師但說無妨,小子知無不言。”薑歌迴過神看向身邊的道人迴道。
“公子一套拳法剛柔並濟渾然天成,唿吸吐納似合天道,老道觀察許久,至多也隻能看出公子所練習的功法隱約間有一種道法自然的感覺,與我道家傳承有諸多相近之處。不知公子師承是否我道門哪一位天師?”
“小子所學也是家族傳承,乃是自學,並無天師引領。不過小子所學確實與道家教義有諸多相近之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小子所學淺薄,也沒有道祖教義那麽深的奧義,僅僅就是強身健體的基礎功法而已。”薑歌心中知曉那本名為太極的殘卷必定與道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無法說出來也不能寫於紙上,隻能自我摸索參詳,心中也是無奈,這種事無論發生在誰身上都說不清道不明,所以老道人問及此事,薑歌也隻能敷衍迴答。
“道法通玄,自老祖傳下聖法之後,我道教曆經千年也被後人不斷演化出來,龍虎山傳承至今也有眾多分支,散落民間的細小分支更為繁雜,看公子不似我天師道符水、金丹兩派的功法便多琢磨了一下,也不似那太平道的功法。固有所問,實乃好奇。老道至今尚未聽說教內有新的道統分支。而公子所演化出來的氣息極具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的至高大道。”老道人言語誠懇,想必困惑依舊。
“小子也隻粗讀過幾本道家著作,除了您小子還未接觸過其他道教中人,至於您說的太平道、天師道也隻有模糊的概念。小子所學也是無趣時隨意在一本書上瞎學的。薑家曆來不善武技,所以家父也未請師傅教過小子。但凡見過我練武的人都說我這是瞎胡鬧,根本不成體係。小子也隻是覺得每日練練可以強身健體便足夠了。”薑歌目不轉睛的看著老道人半真半假的言語說的極為認真誠懇。
聽完薑歌的話,自稱藥成子的老道人便不在多問,心想道法高深,自己活過半百有餘也才在丹藥方麵小有所成,諸多分支道法各不相同,許是自己孤陋寡聞,或是這小子當真天縱奇才,不然一身氣息若隱若現的自然流轉,氣象不小。自己拿捏不準,想著日後南渡請這小子走一趟龍虎山,掌門師兄及幾位師尊應當可以看出端倪,若有道緣,早點引上大道,也是一件功德。
思慮清楚後的老道人慈祥的說:“公子氣象不凡,他日南歸可去龍虎山做客。”
“小子安頓之後,定會拜訪當代張天師及各位天師,您不說我也會去,救命之恩如同再造,小子定會登門致謝。”薑歌抱拳認真的說道。
“聽聞南邊道教在荊州武當,益州青城山皆有分支,小子好奇,不知可有說法。”薑歌看向窗紙外快速飄落的一團團黑影,想著龍虎山在揚州,武當山在荊州,青城山在益州,道教底蘊深厚不言而喻。想多了解一些,返迴荊州之後肯定要打不少交道的。
道人從火堆裏的灰中翻出了兩個手掌大已經悶熟的紅薯,拿出兩頁粗糙的黃紙,包起較大的那個遞給薑歌,自己拿著稍微小一點的紅薯,輕輕的吹弄著紅薯上的細灰,看著薑歌雙手像是拿著赤紅的木炭一樣,左手掂兩下,換到右手再掂兩下,老道微笑著說道:“天師道正一觀傳承至今數千年之久,東漢末年張角偶得《太平要術》也稱《太平清領書》,隨創立太平道,濟世傳道,在當時有數十萬教眾,皆是苦難百姓。如果沒有後來的戰亂,太平道還是可以發揚光大的。隻可惜在三國時期就分崩離析,參與諸侯紛爭不是明智之舉。我天師道一脈相承,敬奉三清,所以在不斷的參悟中先輩們創立了煉丹,符籙,養神,修身,術法共五脈。龍虎山主修煉丹與符籙,武當主修修身,青城山主修養神與術法。一生三,三生萬物,三觀合一,萬物歸一。道祖傳承下來的三座道觀各有所長,其主流教義仍是萬法歸一。所以,三觀其實隻是一觀,並無區別。隻不過曆代張天師的傳承皆在龍虎山而已。”
“原來如此,多謝天師指點,這些可是書本上看不到的,道教傳承數千年,底蘊深厚,造福百姓,福澤鄉裏,可謂功德無量。”薑歌作揖稱讚,隨後細細剝開手中不那麽燙的紅薯,一股濃烈的香味瞬間彌漫開來。
“公子過譽了,教義所在,我輩中人理應如此。隻是看著公子恢複的速度,三月開春,應當可以痊愈了。”道人也輕輕剝著紅薯說道。
“嗯,也不知道外麵怎麽樣了,爹爹在荊州如何了。”薑歌說完默默的吃著紅薯,陷入沉思。
火塘裏的火炭散發出炙熱的溫度,窗外大雪紛飛,竹樓內溫暖如春,薑哥窩在躺椅裏模模糊糊睡去。
薑歌好像做了一個奇怪的夢。
夢中,薑歌看到一副曆史畫卷斷然收尾。
畫卷後有一人手持畫筆默然而立。
畫畫之人似乎厭倦了之前自己所畫的內容與畫風,丟棄了手中沾滿墨汁的畫筆。胡亂將之前的畫卷丟棄一旁。大手一揮,一卷空白的畫卷展平在身前,十指憑空抖動,沾滿各種鮮亮顏色的畫筆被輕鬆夾在指間。
畫畫之人,下筆如飛,色彩斑斕。
山川大嶽,氣勢恢宏,大江走瀆,延綿流長。
一副江山山水圖靈氣盎然,那山嶽時而青翠,時而金黃,時而銀裝素裹。江河湖海自西向東或波濤洶湧滾滾而去,或潺潺靜逸碧波漣漣。
畫畫之人似乎想到了什麽,手持金色畫筆在畫卷上連下數十筆,頓時山河圖金光飛揚,有的閃耀奪目,有的沉穩厚重,有的暗淡無光。
似乎意猶未盡,畫畫之人右手畫筆消失,單手成掌自下而上輕輕抬手。坐落於畫卷山河中的點點金光迅速飛出畫卷騰空而起。
薑歌不由自主的迅速抬頭,望向竹樓屋頂。
虛空中,金光點點。
有一顆昏暗的光點朝自己眨眨眼。
仿佛在說:“我在這,你看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