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衿親眼目睹七境巔峰的武夫霍如晦,與身高十丈的黑甲鬼將近身肉搏。
那震撼山河的換拳方式,在少年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
這便是······武道嗎?
何謂倒海境武夫?
隻消看看那幾乎被抽幹的深潭,便知曉了。
李子衿和宮子繇站在浮空的二十四道橋第一道橋上。
腳下的深潭之水紛紛沸騰入大地之中的裂縫,陷入更深的泥土裏去了。
深潭不複存在,李子衿與宮子繇自然而然沒有繼續停留在第一道橋上,而是縱身躍下橋麵,飄然落在已經幹涸的河床中。
遠處的橫刀鬼見愁霍如晦,還在跟黑甲鬼將捉對廝殺。宮子繇立刻說道:“若想取那二十四橋明月簫,首先得闖過這二十四道橋。
如果我的推衍沒錯的話,那麽守護那二十四橋明月簫的二十四道橋,是咱們扶搖天下的二十四節氣大道顯化而成。
李兄弟,你看,咱們腳下這第一道橋,想必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而下一道橋,便是‘雨水’。”
李子衿定睛望去,腳下這道橋,橋麵之上被以玄妙銘文篆刻有“萬物起始,一切更生”八個小子。
他沉聲道:“沒錯,這座橋的確是‘立春’。但是我看除了前麵三道橋以外,後麵的那些橋似乎沒有按照二十四節氣的順序擺放,不知咱們想要打破這二十四道橋的靈氣屏障,是否需要找準順序,依循二十四節氣的日期,一道一道地走過它們?”
宮子繇順著少年手指所指,朝遠處的第四五六座橋望去,發現果真沒有按照順序來。
這位扶桑王朝的世子殿下驚唿道:“果真如此,厲害啊李兄弟,要不是你提醒,本公子恐怕就要直接踩進陷阱裏去了。”
李子衿看了一眼在河床中央的霍如晦那邊,那位橫刀鬼見愁隱隱有些體力不支的模樣,難道他不是這黑甲鬼將的對手?
念及於此,李子衿沉聲道:“世子殿下,霍先生那邊可能堅持不了多久了,咱們一人一道橋,按照順序破障!”
宮子繇收斂笑意,神色認真,點頭道:“好!”
話音未落,一襲黑紅錦衣的少年劍客便已經使用折柳身法,從第一道橋“立春”上跳下,去往第二道橋“雨水”。
與此同時,幾乎在少年劍客高高躍起的第一瞬,宮子繇一掌拍下,以一記少時學來的掌法“黯然銷魂”,灌注武夫真氣,打破第一道“立春之橋”的靈氣屏障。
那立春之橋橋和靈氣屏障果真一起消失!
而從空中高高躍下的少年劍客,徑直拔劍出鞘,以一柄蒼翠欲滴的翠渠劍凝聚劍芒,這一劍輕描淡寫地破開了二十四節氣橋中的“雨水之橋”。
而當李子衿在雨水之橋上飄然落下時,頭上飛過一位利用二十四橋明月笛禦風而去的世子殿下。
宮子繇在空中便吹響玉笛,以音律之術將武夫真氣灌注入玉笛之中,吹了一支名為“碧海雲天”的古曲。
宮、商、角、徽、羽起伏不定,每一個聲調都好似敲響第三道“驚蟄之橋”的手指,它們井然有序地叩指敲“門”,在驚蟄之橋的靈氣屏障上擊起十數道漣漪,仿若魚躍入水之後,泛起波浪,湖水蕩漾不止,以第一記擊中靈氣屏障的“宮字音”為中心,逐漸向周圍擴散,而且音律攻擊,一次比一次叩得重。
半曲碧海雲天之後,第三道橋“驚蟄”,屏障被一記“角音”轟然震碎。
至此,李子衿與宮子繇已經連破三座橋。
第四道橋春分,又換那個隨風折柳的少年劍客,一劍“落蛟”之式,劍斬春分!
一位書童出身的少年劍客,一位扶桑王朝的世子殿下,一個氣體雙煉,一個純粹武夫。
兩個看似身份相差天遠地遠的年輕人,相識不久,卻像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一般,出劍出笛出拳出掌,兩人輪番破陣。
極其默契。
那黑甲鬼將來曆不明,但是來曆一定不會簡單,霍如晦初步估計此鬼物最少最少也是八境的修為。
而且坐鎮自己的底盤,擁有一成地利,勉強可稱之為“偽九境”。
所以七境巔峰的橫刀鬼見愁霍如晦,自然還不是這隻鬼物的對手。
別看一開始連續三招遞出,都像是霍如晦占了上風。
然而其實真正碰硬實力,打持久戰,一場捉對廝殺下來,死的人肯定會是霍如晦。
隻因起初的那三招,乃是這位武夫占了先發製人的優勢。
而且類似於“三板斧”,三記絕招起手就交出去了,等同於一場博弈開局就直接亮出自己的底牌。
以自己的底牌來壓製對手隨手扔出打前鋒的普通出招,自然能夠占據短暫的上風。
另一層麵,則是霍如晦手握一柄天然壓勝世間魑魅魍魎的“鎮魂”狹刀。
此刀在手,便能夠讓鬼物實力不能完全發揮出來,極大程度地縮小了七境巔峰霍如晦,與一位偽九境的鬼物之間的實力差距。
霍如晦再度遞出一刀,被鬼將手中長戟橫掃擋住不說,還將那位橫刀鬼見愁拍飛出去。
武夫身形倒飛而出,徑直撞進一座荒山半山腰,把半山腰給砸出了個大坑,山腰上滾落碎石無數,煙塵四起。
那鬼物得勢,扳迴一城,自然興奮不已,手中長戟以底部猛戳地麵,震的方圓十裏山河跟著打顫。
黑甲鬼將乘勝追擊,徑直揚起手中長戟,身子向後一傾斜,單手高高舉起長戟,手臂蓄力,長戟蓄勢待發,它瞄準遠處荒山半山腰的圓坑,發出一聲低沉的獰笑。
長戟脫離鬼將之手,宛如長虹,劃破天空,去往荒山半山腰,風聲獵獵作響,尖銳刺耳。
那長戟轉眼之間,破空而至,猛地插入霍如晦倒飛砸落的大坑之中,直接將那座荒山給鑿穿,露出一個洞。
而那位七境武夫,始終沒有出現。
這一招聲勢驚人,吸引住遠處兩位年輕人的注意。
宮子繇一咬牙,剛打算放棄破陣,禦風去尋那霍如晦的。
可是眼下兩人已經連破十道橋,距離那二十四橋明月簫的路程,已經隻剩下一半。此時放棄,到時候得從頭再來不說,而且未必再有人幫忙再去牽製那個偽九境的黑甲鬼將了。
李子衿沉聲道:“世子殿下,莫要讓霍先生白費功夫。”
少年斜瞥遠處那荒山一眼,雖然身上的傳音符遲遲沒有傳來霍如晦的聲音,可他寧願相信那位武夫隻是受傷不輕,暫時無法分心而已。
宮子繇還在猶豫,那一襲黑紅錦衣的少年劍客大喊道:“宮子繇!先拿那支簫,加快速度!”
說完,少年劍客從“夏至之橋”縱身一躍,去往“小暑之橋”,劍斬小暑。
此時此刻,那位扶桑王朝的世子殿下這才狠下心來,借助玉笛飛往遠處的大暑之橋,一掌拍散“大暑”靈氣屏障。
那鬼物接著朝荒山方向走了幾步,打算去將武器長戟撿迴來,可是它走到一半,又發覺身後那兩個“跳蚤”,已經在破陣了,而且二十四橋的陣法已經被他們破了一半。
出於想要守護那二十四橋明月簫的信念,黑甲鬼將放棄去撿起長戟的想法,而是轉過身,往幹涸的河床這邊走,打算一巴掌拍死那兩隻跳蚤。
李子衿以翠渠劍斬破“立冬”,眼下,二十四節氣的橋還剩下五道橋,分別為“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李子衿沉吟片刻道:“宮子繇,你一定要拿到那支簫。”
那位扶桑王朝的世子殿下一拳擊碎“小雪之橋”的靈氣屏障,聽到這聲言語,身形一滯,忙喊道:“李子衿,你想幹嘛?”
一道黑色身影已經拉出數道殘影,從立冬之橋的殘骸處,躍向那黑甲鬼將。
最終少年左手握劍,連踩鬼將膝蓋、腰部、手肘、肩膀處。
隻因有折柳身法存在,李子衿在這期間連續躲過了黑甲鬼將數次化掌為拳。
但是這種近身與龐然大物廝殺的方式,極其容易一個不小心就被捏碎。
險之又險。
饒是懂得閣老傳授的折柳身法,李子衿卻還是每一次都是險中逃生。
黑甲鬼將每一次握拳,都捏碎了少年的影子,隻差那麽一絲一毫,就可以捏碎少年。
他沒有選擇停留在鬼將的肩膀上。
霍如晦選擇停留在黑甲鬼將的肩膀上,是因為這樣做能夠限製住鬼將一隻手,相當於讓它少了一隻手的威力。
然而李子衿沒有鎮魂狹刀在手,無法以狹刀壓勝腳下鬼物。
所以李子衿最終選擇跳到黑甲鬼將的頭頂,這裏不是它最脆弱的地方,因為它頭上戴著固若金湯的頭盔,不知何種材質,隻知道堅硬無比。
翠渠劍哪怕凝聚劍芒,砍在那黑甲鬼將的頭盔上,都立刻被彈開,劍身顫抖不止,顫鳴不止,以至於李子衿的左手手臂,也被那頭盔反彈的力道,給震懾地不斷發抖。
少年站在鬼將頭頂,朝遠處發呆的宮子繇怒吼道:“愣著幹嘛?還不快去?!”
小雪橋上,宮子繇一咬牙,轉頭不再看鬼將和少年那邊,轉身朝“大雪之橋”走去。
李子衿微笑看著那位世子,這才對嘛。
那位世子殿下,走向大雪之橋時,心中隻想著一個信條。
欲成大事,什麽都可以不管不顧。
隻要埋頭登高就好了。
黑甲鬼將體型雖大,卻笨重不堪,行動緩慢,雖然手上動作很快,但是腳下動作極慢,說不定自己可以利用這點,多拖一些時間。
正當李子衿考慮著該如何為宮子繇拖延些時間時,不曾想腳下的黑甲鬼將懶得搭理踩在自己頭頂的少年劍客了,開始加快腳步往站在“冬至之橋”上的扶桑世子走去。
李子衿暗道不好,這黑甲鬼將太聰明了,知道自己奈何不得他,便先選擇去守二十四橋明月簫!
李子衿左手握劍,右手握拳,再度使出落蛟,從翠渠劍尖滴落一滴鋒利無匹的劍芒,直接將黑甲鬼將的頭盔鑿穿一個小洞,然而還是未能傷到它的頭顱。
無可奈何之下,少年隻能選擇用自己殺力最大的一招了。
感受到不遠處開始凝聚出驚人的劍氣,宮子繇吃驚地望著那一幕,一襲黑衣,握劍站在鬼將頭頂,劍尖朝下。
天地間竟有無數綠色光點瘋狂湧向少年劍尖,比劍芒更耀眼的幽綠光點,代表著春風的劍意。
一陣春風,憑空出現,卻不是零零散散的溫柔拂麵,而是被那少年劍客,以翠渠劍為媒介,將春風凝成一條如同細針的“線”。
從雲層中落下,雲散雲聚,凝成春風,筆直落入黑甲鬼將頭盔中的縫隙。
宛若天上降細雷,劈在鬼物頭顱之上。
原本身形不斷往前的黑甲鬼將身子一沉,雙膝一彎,猛然跪在地上。
一聲哀嚎從黑甲鬼將口中響起,響聲竟掀起一陣狂風,吹向上方。
然而這陣風,很快以更狂暴的方式從上麵吹下來。
綠色光線先如細針,將黑甲鬼將擊沉跪地,而後又在那鬼將哀嚎之後,從天上降下一陣大風。
威力之大,以至於直接形成了風柱。
那少年劍客腳尖輕點,身形倒飛出去。
下一刻,手握翠渠,豎劍從上往下。
一劍斬春風。
黑甲鬼將才剛剛腳下發力,挺直腰杆站起一隻腳,才要抬起另外一隻腳時,立刻被那陣“無中生有”的春風從頭上吹下,身姿再度沉下,跪在地上,陷得更深。
而身形倒飛出去的少年劍客,摔落在地上,翻滾數次,直至撞到一棵樹幹,才止住身形。
李子衿單手柱劍,從地上爬起來,喘氣不停,汗流浹背。
這已經是他所能使出殺力最大的一式了,想不到還是完全無法傷到那黑甲鬼將。
四境與八境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如同天塹,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不過春風劍意,也至少止住了那黑甲鬼將的身形,等它再從地上爬起來,哪怕是李子衿也再幫不上宮子繇半點忙了。
不知宮子繇有沒有取到那支簫?
少年識海內的靈氣雖然已經耗盡,但是氣體雙煉的好處就是靈氣耗盡時,還有一小口武夫真氣可以使用
如今三境武夫的李子衿,隨意腳踩樹幹,三兩下攀上枝頭,站在遠處,朝二十四道橋的方向望去。
隻見那位世子殿下已經以玉笛吹曲,擊碎了二十四道橋的最後一道——大寒之橋。
至此,二十四橋陣法已破。
在宮子繇身後,維餘下二十四座殘骸。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被扶搖天下二十四節氣大道顯化而成的二十四道橋,悉數“消失”。
那位扶桑王朝的世子殿下,來到那支二十四橋明月簫麵前,朝那支流光溢彩的仙簫緩緩伸出手。
重新站起身來的鬼將拚命想要往那件仙兵處靠,然而還是晚了一步。
黑甲鬼將一掌從天而降,拍向那位世子殿下。
那簫被這位世子殿下握在掌心之時,一尊身高十丈的八境黑甲鬼將,瞬間石化,自行凝固在原地。
石臂懸於年輕世子頭頂,有驚無險。
至此,宮子繇得手,為扶搖天下十大王朝之一的扶桑王朝,再添一件仙兵品秩的二十四橋明月簫。
河床上,鬼將陷入沉睡。
斷橋上,世子緊握玉簫。
荒山裏,武夫緩緩起身。
春風中,少年收劍入鞘。
————
燕國與大煊王朝的第二次正麵開戰,以去年被大煊王朝退還給燕國的那座“燕歸郡”為起點。
兩國於此正式宣戰,不死不休。
這一次,文廟那邊,不知因何緣由,竟然沒有選擇幹涉。
甚至連大煊王朝坐鎮天幕那位聖人,也被喊迴稷下學宮,從此不再過問有關大煊王朝的一切事務。
大煊王朝境內那座扶搖天下十大宗門之一的風雷城。
燕國境內那座扶搖天下十大宗門之一的雲霞山。
這兩座在扶搖山上,名列前茅的仙宗,都不約而同地陷入一種仿佛事先約好的默契。
都沒有選擇派出弟子加入這場世俗戰爭。
以至於大煊王朝和燕國其他的山上勢力,那些原本作為大煊王朝與燕國各自供奉、客卿,亦或是曾經與兩國交好的山上宗門,也都不敢“代俎越庖”,去加入到這場不死不休的世俗之戰。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次大煊王朝與燕國,位於還被稱之為太平郡的燕歸郡,初次交鋒的那場草草收尾的戰役中。
當時許多同樣被大煊王朝威逼利誘,要求它們每十六年,就必須向大煊進貢一次的藩屬小國。
在這一場戰役中,不再選擇沉默,不再隔岸觀火。
那些被大煊王朝苦苦折磨許久的藩屬小國們,選擇了與燕國結盟。
它們孤注一擲,加入到以燕國為主的“伐煊聯盟”,聲勢浩大,體量驚人。
仿佛一座大煊王朝一夜之間,就成為了半座倉庚州的敵人。
由此可見,天下苦煊久矣。
這場戰役,不止是沒有出現九境之上的大修士,甚至可以說大煊王朝和燕國雙方,都被限製了這份山上勢力。
戰場之上,幾乎沒有出現煉氣士的身影。
全是沙場武夫的刀槍劍戟過招。
那些體型龐大的墨家機關獸、機關鳥、機關弩、攻城車、投石車,在這場戰爭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甚至可以說,來自墨家的助力,幾乎成為了左右兩國之間每一次攻守城戰的“第一力量”。
世人不得不承認,當一州之地幾乎半數以上的藩屬小國聯合起來,哪怕是大煊王朝這樣,身為扶搖天下十大王朝之一的龐然大物,也未必真就敢說自己十拿九穩。
結盟之前,藩屬小國在一座王朝眼中,如同螻蟻,不值一提。
結盟之後,群蟻咬象,螳臂當車,蜉蝣撼樹,又有何不可?
此蟻不成,身後還有萬萬蟻,此臂斷掉,仍有下一臂,蜉蝣撼樹,百年千年,總有能夠撼動大樹那一日。
問題隻在於,這些聯合起來的藩屬小國,究竟敢不敢,願不願,真正與那座統治了他們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大煊王朝,在戰場上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這些“盟軍”,雖然嘴上個個都說勢必會拿出全部身家,孤注一擲。
可一旦戰事吃緊,大煊開始不計代價地強烈反撲,那麽這些所謂的盟友,是否真的值得帶頭衝鋒的燕國信任?
他們會不會從背後倒打一耙?
一切才剛剛開始,還很難下定論。
而燕國別無選擇,燕王秦雲親口說出那句“吾與大煊,勢不兩立”。
而大煊王朝那位年輕皇帝李忲貞也在戰前給滿朝武將下旨道“三年滅燕”。
兩國終於撕破臉皮,不死不休。
大煊王朝命五十萬鐵騎直奔燕歸郡,除此之外,還分別命兩位驍騎將軍各自帶兵十萬,分南北兩路,側麵突襲那些與燕國結盟的藩屬小國。
戰場劃分為三處。
燕歸郡主戰場,三十萬燕國大軍,加上從各藩屬小國借來的兵馬,共計四十二萬人馬,聚集燕歸、平流、壽景三郡。
主戰場由粉衣候常思思親自指揮,侯爺變成了將爺,被燕王秦雲敕封為伐煊主將領,坐鎮主軍帳,統領三路兵馬,運籌帷幄於千裏之外。
除此之外,後備援軍共計九萬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在儲備營地裏蓄勢待發,會在大戰打響之後,根據前線情報,選擇所要補充兵力的三處戰場。
南北兩路,以陳國與晉國為側麵戰場,眾藩屬小國分別推選出陳霄與慕容雲天兩位武將率兵阻擊大煊王朝的秦浩然與藺鬆兩位驍騎將軍的各自十萬兵馬。
在燕歸郡、平流郡、壽景郡三座郡城中心處,有一座三麵環山的狹長山脈,名為鹿角山脈。
“伐煊聯盟”真正的主軍帳,便悄然坐落在這鹿角山脈之中。
至於燕歸郡那個擺在明麵上給人看的“主軍帳”,則是常思思提議的障眼法,看似裝備精良,還安置有數座“糧倉”,其實都是些招攬來的散兵遊勇,戰力極弱。至於那些個戒備森嚴的糧倉,裏麵其實空空如也。
鹿角山脈,主軍帳之中,粉衣候常思思獨坐將位,左側跟著一位懷中抱劍的劍修,裴元良,正在閉目養神。
在這位已經統率三軍的侯爺右側,是一位來自陳國的開國將軍,吳玉宸。
這位吳將軍經由其餘數座藩屬小國推舉,成為了本次伐煊聯盟之中,權力僅次於粉衣候常思思之人,燕王秦雲封其為驃騎大將軍,可以號令除常思思之外的所有人。
軍帳之中,常思思一手撐著半邊臉頰,身子斜靠在將位之上,貌似神遊萬裏。
而裴元良放著位子不坐,非要站在那位侯爺身旁,隻不過懷中抱劍,閉目養神。
這兩個人看起來,也未免太過於置身事外了些,好似這一場伐煊之戰,跟他們二人半點關係沒有?
那個叫裴元良的劍修也就算了,可是燕國這位威名遠揚的粉衣候常思思,怎麽也這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
燕王秦雲就推舉了他來當伐煊聯盟的主將,可這人既不請其他幾國軍師來此出謀劃策,也不製定一套縝密合理的迎戰計劃,就隻是整日坐在軍帳中發呆神遊?
看著那兩個似乎還完全沒有感受到事態嚴重性的家夥。
驃騎大將軍吳玉宸頗為頭疼。
吳玉宸終於忍不住,緩緩起身,離開座位,走到常思思將座之下,看那意思,似乎是要攔住常思思“看地”的視線,故意去礙他的眼。
那位粉衣候常思思迴過神來,微笑道:“吳將軍,你看起來好像有話要說?”
吳玉宸沉吟道:“侯爺,眼下已是開戰第七日了,眼看著大煊王朝五十萬鐵騎行程已經走了四分之一。一月之後,咱們兩軍便要初次交鋒,侯爺為何還不號令其他兩軍統帥來此協商迎戰計劃?
據屬下所知,大煊王朝那邊此次除了主戰場安排五十萬鐵騎之外,還由兩位驍騎將軍分南北兩路,各自引兵十萬,試圖向我陳國以及其他盟軍境內發兵。
首當其衝的,便是我陳國國土,還有晉國疆域。若咱們這個伐煊聯盟還沒有打到大煊王朝境內去,就有不少盟友自身疆域淪陷於戰火之中,恐怕他們會抽走燕國借來放在燕歸、平流、壽景三郡的十二萬兵馬啊!
如此一來,三十萬燕兵獨自抵抗五十萬大煊鐵騎,侯爺覺得,能有幾分勝算?而一旦大煊王朝旗開得勝,給他們拿下燕歸郡,煊兵勢必士氣大漲,李忲貞極有可能調動南北兩路的兵馬,使那兩位驍騎將軍號令二十萬援軍從側翼夾擊,攔住燕國三十萬戰敗軍的撤退之路。”
吳玉宸原先還以為,這位粉衣候常思思是個腦子拎不清的家夥,什麽神機妙算,運籌帷幄於帳中,決勝於千裏之外?都是他娘的徒有虛名罷了!
吳玉宸還以為當自己將事情的利害關係都告訴這位統率三軍的粉衣候之後,他就能真正重視起這場事關倉庚州一州新局勢的曠世之戰來。
不曾想當這位驃騎大將軍將自己的肺腑之言全盤托出以後,那粉衣候常思思竟然笑出了聲。
吳玉宸臉色有些難看,不明白此人是在羞辱自己還是什麽意思,到底是位有脾氣的陳國開國將軍,他板著臉,問道:“敢問侯爺,在笑什麽?”
“抱歉抱歉······隻是剛才聽吳將軍講話,又有些走神了。”常思思笑著解釋道。
“你!”吳玉宸難以置信地看著他,氣得說不出話來。
常思思緩緩起身,收斂笑意,深色認真地說道:“吳將軍稍安勿躁,在迴答將軍的問題之前,我先問將軍一個問題。”
那吳玉宸到底是經過大風大浪之人,肚量不會如此小,雖然惱火粉衣候常思思的“目中無人”,卻也願意耐心再聽一聽。
吳玉宸隨口說道:“侯爺問吧。”
常思思微笑道:“好,請問吳將軍從何得知大煊王朝出動了五十萬鐵騎前往燕歸?又如何得知大煊王朝已經發兵南北兩路,分別由兩位驍騎將軍領兵,前往陳晉涼國的呢?吳將軍對大煊王朝的戰略部署如此了解,難不成,將軍是大煊安插在咱們這邊的奸細?”
吳玉宸勃然大怒,這粉衣候常思思未免也太過欺負人了?難道就因為他是燕王秦雲的心腹手足,就可以如此頤指氣使?
這位驃騎大將軍當場就怒道:“常思思,你可不要欺人太甚!憑什麽在這裏血口噴人?!關於這幾條情報,乃是清清楚楚,詳詳細細被記錄在我軍情報營機關薄上的!我伐煊盟軍分明早在數日以前就派了諜子死士進入大煊境內,自然能拿到這些情報!你作為此次伐煊聯盟主將領,連如此基礎的行軍常識都不知道,還有什麽資格坐在那個位子上?!”
吳玉宸就是冒著得罪燕國,得罪燕王秦雲的風險,也必須冒死進言了。這位驃騎大將軍,可不願意屈居於一個隻會整日躺在座位上神遊太虛的酒囊飯袋主將領身下。
更何況,此次伐煊聯盟,創立不易。
起初有許多藩屬小國都畏懼那大煊王朝,屈服於對方的淫威之下。
若非各國都有勇於冒著被刺殺的風險,不斷嚐試去遊說其餘藩屬小國的使者,恐怕伐煊聯盟成不了什麽氣候,更不會擁有幾乎半座倉庚州藩屬小國的加入。
時至今日,這伐煊聯盟能夠有如今的氣象,呈現出幾乎可以與大煊王朝分庭抗禮的潛力。
除卻縱橫家的幾位弟子遊說諸國之功,功不可沒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眾人願意相信那個燕王秦雲,而燕王秦雲,又願意相信這個粉衣候常思思。
可要是其他盟友知曉這傳聞中料事如神的粉衣候常思思,隻不過是個信口開河,血口噴人的沽名釣譽之輩,那這伐煊聯盟自然土崩瓦解!
吳玉宸身為陳國開國大將軍,也知曉陳國曾深受大煊王朝荼毒,原本指望著跟隨伐煊聯盟大軍,好好討伐那大煊一番,誰曉得到頭來他們就推舉出了這麽個玩意兒號令三軍?
我看著驃騎大將軍,不當也罷!
念及於此,吳玉宸正打算扯下自己腰間那塊宣示著驃騎大將軍身份的令牌。
可他見粉衣候常思思被自己大罵一通之後,不為所動,也不生氣,就隻是那麽笑眯著眼,看著自己。
吳玉宸莫名其妙,最後問道:“常思思,你還要裝神弄鬼到什麽時候?!”
那位懷中抱劍,一直閉目養神一言不發的裴元良驀然睜開眼,眼看著他聽不下去,就要拔劍砍人了。
常思思伸手攔了攔,又轉頭對吳玉宸說道:“吳將軍再好好想想,你都剛才說了些什麽?”
吳玉宸不耐煩道:“老子喜歡說什麽就說什麽,這驃騎大將軍老子不當了,你管得著嗎?”
說罷,他隨手將腰間那塊可以號令伐煊聯盟各軍的令牌扔在地上,看起來氣壞了。
可是常思思這麽一說,這位驃騎大將軍倒也確確實實迴憶了一番自己剛才說的話,並未覺得不妥啊。
等等······
吳玉宸心中一震,驀然瞪大眼睛看著那位粉衣候常思思,心中瞬間羞愧萬分。
他自言自語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裴元良後退一步,繼續閉目養神。
常思思微笑著走下去,看了那位幡然醒悟過後,有些無地自容的驃騎大將軍一眼。
他彎腰替吳玉宸撿起那塊令牌,拍了拍上麵的灰塵,微笑道:“吳將軍何必自責,想通就好,常某始終需要吳將軍擔任驃騎大將軍一職,這個位置除了吳將軍以外,沒人能坐的穩。”
看著這位不計前嫌,被反應遲鈍的自己罵得狗血淋頭,非但不計較,反而給自己台階下,還替自己解圍的粉衣候,吳玉宸終於明白,為何此人能夠得到燕王秦雲的十成信任,又是為何能夠被傳聞吹捧的那麽神,以至於最終能夠讓此人統率半個倉庚州的藩屬小國,整個伐煊盟軍都聽命於他的原因了。
吳玉宸從常思思手中接過令牌,遲疑片刻後說道:“屬下愚昧,竟以下犯上,屬下甘願受罰,任憑侯爺發落!”
說罷,這位驃騎大將軍單膝跪地,雙手抱拳舉過頭頂,語氣陳懇,神色認真。
常思思笑道:“罰,怎麽不罰?當然要罰!”
吳玉宸麵無表情,顯然已經對這位粉衣候心服口服,心裏已經打定主意,無論對方打算如何處罰自己,他絕不還口,任憑發落。
然而常思思下一句話卻不是說如何處罰他,而是問道:“吳將軍真的想明白了?可不能糊裏糊塗地受罰啊?要知道,為人處世,要麽‘無所不知’,可這一點九成九的人都做不到,要麽,就‘一無所知’。若是兩者皆做不成,隻能一知半解,反而容易誤事。不知道吳將軍是前者,還是後者?”
吳玉宸沒有起身,半跪在地,迴答道:“在侯爺麵前,屬下不敢稱‘無所不知’,屬下已經明白,侯爺的意思是,既然屬下身為伐煊聯盟之人,都可以派出諜子打探到大煊王朝的戰略部署。那麽大煊王朝那邊,自然也能夠派諜子潛入我軍刺探情報。而侯爺之所以迄今為止還不召集各軍將領商議迎戰計劃,其實是故意為之。”
裴元良雖然閉著眼,可是卻能夠聽見,他笑了笑,覺得這個什麽驃騎大將軍,還不算太蠢。
當然,若跟“一點就通”比起來,還是相差甚遠。
常思思微笑不已,將吳玉宸扶起身來,說道:“看來吳將軍,是真的想明白了。”
吳玉宸心中萬分羞愧,其實方才這位主將領已經暗示過自己了,可惜自己愚鈍,沒能被點撥通透,反而對這位粉衣候破口大罵,還······還打算撂挑子不幹了。
眼下誤會雖然解除,可吳玉宸始終都覺得自己虧欠常思思萬分,無以為報。
然而男子漢大丈夫,敢作敢當,吳玉宸再度朝常思思拱手行禮,恭敬道:“屬下任憑侯爺發落,懇請侯爺處罰!”
常思思一手扶額,有些頭疼,見過較真的,沒見過這麽較真的。
分明自己已經扯開話題了,這吳玉宸還要一個勁的喊自己罰他。
難辦喲。
常思思點頭道:“行吧,那就罰吳將軍領兵五萬,於劍門關阻擊大煊王朝五十萬鐵騎。”
吳玉宸趕緊說道:“侯爺!屬下一人之錯,何以要五萬人陪葬?!”
常思思翻了個白眼。
裴元良輕聲道:“侯爺,我這就去為吳將軍備馬。”
粉衣候點點頭。
在裴元良走出主軍帳後,常思思解釋道:“吳將軍可信得過常某?”
“這······”吳玉宸猶豫不定。
若說服不服,他肯定是對這位侯爺心服口服的,可要說“信不信”,就算是吳玉宸願意將身家性命都托付給常思思,一人死活全憑常思思發落,可伐煊聯盟創立不易,五萬兵馬豈容兒戲啊?!
誰曉得那粉衣候如同能夠看穿他人心思一般,意味深長地拍了拍吳玉宸的肩膀,說道:“吳將軍,若想打勝仗,光是服我可不夠,還得要信我才行。”
此言一出,那位驃騎大將軍吳玉宸沉聲道:“屬下遵命!”
說完,轉身準備離開軍帳。
臨走之前,他轉過頭最後問了一個問題。
“侯爺眼下依舊不部署戰略,真是因為我軍中有大煊諜子?若是如此,屬下願意出兵之前親手將諜子擰出來!”吳玉宸憤憤然說道。
常思思笑道:“諜子死士當然有,可若是直接將他們殺死,未免太過浪費。留他們一條命,替咱們傳達,咱們想讓大煊王朝知道的事情,豈不是更妙?”
吳玉宸恍然大悟,心中對這位侯爺的佩服,如同滔滔江水,再不敢有半點疑惑,並且決定,從此以後,這位侯爺的命令,他隻需照辦!
吳玉宸離開軍帳前,常思思最後給他吃了一粒定心丸,粉衣候微笑道:“還有,誰告訴吳將軍,常某沒有部署?”
那人雙手負後,胸有成竹。
吳玉宸心中會意,讓自己領兵五萬,前去劍門關,不就是部署之一?
吃完這裏定心丸,這位驃騎大將軍心中大定,走出軍帳,翻身上馬,最後朝軍帳深深行禮後,策馬揚鞭,疾馳而去。
裴元良走迴軍帳,問道:“侯爺為何一開始不直接告訴吳玉宸答案,反而給他跳腳罵娘的機會?”
常思思走到軍帳門口,一手輕輕先開帳簾,看著逐漸深沉的夜幕,輕聲道:“我若直接解釋給他聽,他聽完之後,頂多認為我神機妙算,謀略不錯。可我先讓他自己猜測,猜錯之後將我大罵一通,我不還口,等他醒悟,隻消輕輕點撥,待他幡然醒悟之時,自然心中對我羞愧萬分,恨不能立刻以死謝罪。
一位副將,若對主將懷揣著這般‘無以為報,隻好將身家性命都托付給主將’的心思領兵作戰,你說他在戰場之上,會不會殺敵神勇,勢不可擋?已經死過一次的人,再上戰場,要麽更加怕死,要麽完全不怕死。
吳玉宸顯然是後者,所以我才要讓他心懷愧疚,帶著這份對我無以為報,於是隻好奮勇殺敵的心思,驅兵劍門關。元良,馭人之術,你還需好好看,好好學啊。”
裴元良何等聰慧,一點就通,說道:“侯爺真乃神人,元良恐不及萬一。”
常思思氣笑道:“及。”
那震撼山河的換拳方式,在少年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
這便是······武道嗎?
何謂倒海境武夫?
隻消看看那幾乎被抽幹的深潭,便知曉了。
李子衿和宮子繇站在浮空的二十四道橋第一道橋上。
腳下的深潭之水紛紛沸騰入大地之中的裂縫,陷入更深的泥土裏去了。
深潭不複存在,李子衿與宮子繇自然而然沒有繼續停留在第一道橋上,而是縱身躍下橋麵,飄然落在已經幹涸的河床中。
遠處的橫刀鬼見愁霍如晦,還在跟黑甲鬼將捉對廝殺。宮子繇立刻說道:“若想取那二十四橋明月簫,首先得闖過這二十四道橋。
如果我的推衍沒錯的話,那麽守護那二十四橋明月簫的二十四道橋,是咱們扶搖天下的二十四節氣大道顯化而成。
李兄弟,你看,咱們腳下這第一道橋,想必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而下一道橋,便是‘雨水’。”
李子衿定睛望去,腳下這道橋,橋麵之上被以玄妙銘文篆刻有“萬物起始,一切更生”八個小子。
他沉聲道:“沒錯,這座橋的確是‘立春’。但是我看除了前麵三道橋以外,後麵的那些橋似乎沒有按照二十四節氣的順序擺放,不知咱們想要打破這二十四道橋的靈氣屏障,是否需要找準順序,依循二十四節氣的日期,一道一道地走過它們?”
宮子繇順著少年手指所指,朝遠處的第四五六座橋望去,發現果真沒有按照順序來。
這位扶桑王朝的世子殿下驚唿道:“果真如此,厲害啊李兄弟,要不是你提醒,本公子恐怕就要直接踩進陷阱裏去了。”
李子衿看了一眼在河床中央的霍如晦那邊,那位橫刀鬼見愁隱隱有些體力不支的模樣,難道他不是這黑甲鬼將的對手?
念及於此,李子衿沉聲道:“世子殿下,霍先生那邊可能堅持不了多久了,咱們一人一道橋,按照順序破障!”
宮子繇收斂笑意,神色認真,點頭道:“好!”
話音未落,一襲黑紅錦衣的少年劍客便已經使用折柳身法,從第一道橋“立春”上跳下,去往第二道橋“雨水”。
與此同時,幾乎在少年劍客高高躍起的第一瞬,宮子繇一掌拍下,以一記少時學來的掌法“黯然銷魂”,灌注武夫真氣,打破第一道“立春之橋”的靈氣屏障。
那立春之橋橋和靈氣屏障果真一起消失!
而從空中高高躍下的少年劍客,徑直拔劍出鞘,以一柄蒼翠欲滴的翠渠劍凝聚劍芒,這一劍輕描淡寫地破開了二十四節氣橋中的“雨水之橋”。
而當李子衿在雨水之橋上飄然落下時,頭上飛過一位利用二十四橋明月笛禦風而去的世子殿下。
宮子繇在空中便吹響玉笛,以音律之術將武夫真氣灌注入玉笛之中,吹了一支名為“碧海雲天”的古曲。
宮、商、角、徽、羽起伏不定,每一個聲調都好似敲響第三道“驚蟄之橋”的手指,它們井然有序地叩指敲“門”,在驚蟄之橋的靈氣屏障上擊起十數道漣漪,仿若魚躍入水之後,泛起波浪,湖水蕩漾不止,以第一記擊中靈氣屏障的“宮字音”為中心,逐漸向周圍擴散,而且音律攻擊,一次比一次叩得重。
半曲碧海雲天之後,第三道橋“驚蟄”,屏障被一記“角音”轟然震碎。
至此,李子衿與宮子繇已經連破三座橋。
第四道橋春分,又換那個隨風折柳的少年劍客,一劍“落蛟”之式,劍斬春分!
一位書童出身的少年劍客,一位扶桑王朝的世子殿下,一個氣體雙煉,一個純粹武夫。
兩個看似身份相差天遠地遠的年輕人,相識不久,卻像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一般,出劍出笛出拳出掌,兩人輪番破陣。
極其默契。
那黑甲鬼將來曆不明,但是來曆一定不會簡單,霍如晦初步估計此鬼物最少最少也是八境的修為。
而且坐鎮自己的底盤,擁有一成地利,勉強可稱之為“偽九境”。
所以七境巔峰的橫刀鬼見愁霍如晦,自然還不是這隻鬼物的對手。
別看一開始連續三招遞出,都像是霍如晦占了上風。
然而其實真正碰硬實力,打持久戰,一場捉對廝殺下來,死的人肯定會是霍如晦。
隻因起初的那三招,乃是這位武夫占了先發製人的優勢。
而且類似於“三板斧”,三記絕招起手就交出去了,等同於一場博弈開局就直接亮出自己的底牌。
以自己的底牌來壓製對手隨手扔出打前鋒的普通出招,自然能夠占據短暫的上風。
另一層麵,則是霍如晦手握一柄天然壓勝世間魑魅魍魎的“鎮魂”狹刀。
此刀在手,便能夠讓鬼物實力不能完全發揮出來,極大程度地縮小了七境巔峰霍如晦,與一位偽九境的鬼物之間的實力差距。
霍如晦再度遞出一刀,被鬼將手中長戟橫掃擋住不說,還將那位橫刀鬼見愁拍飛出去。
武夫身形倒飛而出,徑直撞進一座荒山半山腰,把半山腰給砸出了個大坑,山腰上滾落碎石無數,煙塵四起。
那鬼物得勢,扳迴一城,自然興奮不已,手中長戟以底部猛戳地麵,震的方圓十裏山河跟著打顫。
黑甲鬼將乘勝追擊,徑直揚起手中長戟,身子向後一傾斜,單手高高舉起長戟,手臂蓄力,長戟蓄勢待發,它瞄準遠處荒山半山腰的圓坑,發出一聲低沉的獰笑。
長戟脫離鬼將之手,宛如長虹,劃破天空,去往荒山半山腰,風聲獵獵作響,尖銳刺耳。
那長戟轉眼之間,破空而至,猛地插入霍如晦倒飛砸落的大坑之中,直接將那座荒山給鑿穿,露出一個洞。
而那位七境武夫,始終沒有出現。
這一招聲勢驚人,吸引住遠處兩位年輕人的注意。
宮子繇一咬牙,剛打算放棄破陣,禦風去尋那霍如晦的。
可是眼下兩人已經連破十道橋,距離那二十四橋明月簫的路程,已經隻剩下一半。此時放棄,到時候得從頭再來不說,而且未必再有人幫忙再去牽製那個偽九境的黑甲鬼將了。
李子衿沉聲道:“世子殿下,莫要讓霍先生白費功夫。”
少年斜瞥遠處那荒山一眼,雖然身上的傳音符遲遲沒有傳來霍如晦的聲音,可他寧願相信那位武夫隻是受傷不輕,暫時無法分心而已。
宮子繇還在猶豫,那一襲黑紅錦衣的少年劍客大喊道:“宮子繇!先拿那支簫,加快速度!”
說完,少年劍客從“夏至之橋”縱身一躍,去往“小暑之橋”,劍斬小暑。
此時此刻,那位扶桑王朝的世子殿下這才狠下心來,借助玉笛飛往遠處的大暑之橋,一掌拍散“大暑”靈氣屏障。
那鬼物接著朝荒山方向走了幾步,打算去將武器長戟撿迴來,可是它走到一半,又發覺身後那兩個“跳蚤”,已經在破陣了,而且二十四橋的陣法已經被他們破了一半。
出於想要守護那二十四橋明月簫的信念,黑甲鬼將放棄去撿起長戟的想法,而是轉過身,往幹涸的河床這邊走,打算一巴掌拍死那兩隻跳蚤。
李子衿以翠渠劍斬破“立冬”,眼下,二十四節氣的橋還剩下五道橋,分別為“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李子衿沉吟片刻道:“宮子繇,你一定要拿到那支簫。”
那位扶桑王朝的世子殿下一拳擊碎“小雪之橋”的靈氣屏障,聽到這聲言語,身形一滯,忙喊道:“李子衿,你想幹嘛?”
一道黑色身影已經拉出數道殘影,從立冬之橋的殘骸處,躍向那黑甲鬼將。
最終少年左手握劍,連踩鬼將膝蓋、腰部、手肘、肩膀處。
隻因有折柳身法存在,李子衿在這期間連續躲過了黑甲鬼將數次化掌為拳。
但是這種近身與龐然大物廝殺的方式,極其容易一個不小心就被捏碎。
險之又險。
饒是懂得閣老傳授的折柳身法,李子衿卻還是每一次都是險中逃生。
黑甲鬼將每一次握拳,都捏碎了少年的影子,隻差那麽一絲一毫,就可以捏碎少年。
他沒有選擇停留在鬼將的肩膀上。
霍如晦選擇停留在黑甲鬼將的肩膀上,是因為這樣做能夠限製住鬼將一隻手,相當於讓它少了一隻手的威力。
然而李子衿沒有鎮魂狹刀在手,無法以狹刀壓勝腳下鬼物。
所以李子衿最終選擇跳到黑甲鬼將的頭頂,這裏不是它最脆弱的地方,因為它頭上戴著固若金湯的頭盔,不知何種材質,隻知道堅硬無比。
翠渠劍哪怕凝聚劍芒,砍在那黑甲鬼將的頭盔上,都立刻被彈開,劍身顫抖不止,顫鳴不止,以至於李子衿的左手手臂,也被那頭盔反彈的力道,給震懾地不斷發抖。
少年站在鬼將頭頂,朝遠處發呆的宮子繇怒吼道:“愣著幹嘛?還不快去?!”
小雪橋上,宮子繇一咬牙,轉頭不再看鬼將和少年那邊,轉身朝“大雪之橋”走去。
李子衿微笑看著那位世子,這才對嘛。
那位世子殿下,走向大雪之橋時,心中隻想著一個信條。
欲成大事,什麽都可以不管不顧。
隻要埋頭登高就好了。
黑甲鬼將體型雖大,卻笨重不堪,行動緩慢,雖然手上動作很快,但是腳下動作極慢,說不定自己可以利用這點,多拖一些時間。
正當李子衿考慮著該如何為宮子繇拖延些時間時,不曾想腳下的黑甲鬼將懶得搭理踩在自己頭頂的少年劍客了,開始加快腳步往站在“冬至之橋”上的扶桑世子走去。
李子衿暗道不好,這黑甲鬼將太聰明了,知道自己奈何不得他,便先選擇去守二十四橋明月簫!
李子衿左手握劍,右手握拳,再度使出落蛟,從翠渠劍尖滴落一滴鋒利無匹的劍芒,直接將黑甲鬼將的頭盔鑿穿一個小洞,然而還是未能傷到它的頭顱。
無可奈何之下,少年隻能選擇用自己殺力最大的一招了。
感受到不遠處開始凝聚出驚人的劍氣,宮子繇吃驚地望著那一幕,一襲黑衣,握劍站在鬼將頭頂,劍尖朝下。
天地間竟有無數綠色光點瘋狂湧向少年劍尖,比劍芒更耀眼的幽綠光點,代表著春風的劍意。
一陣春風,憑空出現,卻不是零零散散的溫柔拂麵,而是被那少年劍客,以翠渠劍為媒介,將春風凝成一條如同細針的“線”。
從雲層中落下,雲散雲聚,凝成春風,筆直落入黑甲鬼將頭盔中的縫隙。
宛若天上降細雷,劈在鬼物頭顱之上。
原本身形不斷往前的黑甲鬼將身子一沉,雙膝一彎,猛然跪在地上。
一聲哀嚎從黑甲鬼將口中響起,響聲竟掀起一陣狂風,吹向上方。
然而這陣風,很快以更狂暴的方式從上麵吹下來。
綠色光線先如細針,將黑甲鬼將擊沉跪地,而後又在那鬼將哀嚎之後,從天上降下一陣大風。
威力之大,以至於直接形成了風柱。
那少年劍客腳尖輕點,身形倒飛出去。
下一刻,手握翠渠,豎劍從上往下。
一劍斬春風。
黑甲鬼將才剛剛腳下發力,挺直腰杆站起一隻腳,才要抬起另外一隻腳時,立刻被那陣“無中生有”的春風從頭上吹下,身姿再度沉下,跪在地上,陷得更深。
而身形倒飛出去的少年劍客,摔落在地上,翻滾數次,直至撞到一棵樹幹,才止住身形。
李子衿單手柱劍,從地上爬起來,喘氣不停,汗流浹背。
這已經是他所能使出殺力最大的一式了,想不到還是完全無法傷到那黑甲鬼將。
四境與八境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如同天塹,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不過春風劍意,也至少止住了那黑甲鬼將的身形,等它再從地上爬起來,哪怕是李子衿也再幫不上宮子繇半點忙了。
不知宮子繇有沒有取到那支簫?
少年識海內的靈氣雖然已經耗盡,但是氣體雙煉的好處就是靈氣耗盡時,還有一小口武夫真氣可以使用
如今三境武夫的李子衿,隨意腳踩樹幹,三兩下攀上枝頭,站在遠處,朝二十四道橋的方向望去。
隻見那位世子殿下已經以玉笛吹曲,擊碎了二十四道橋的最後一道——大寒之橋。
至此,二十四橋陣法已破。
在宮子繇身後,維餘下二十四座殘骸。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被扶搖天下二十四節氣大道顯化而成的二十四道橋,悉數“消失”。
那位扶桑王朝的世子殿下,來到那支二十四橋明月簫麵前,朝那支流光溢彩的仙簫緩緩伸出手。
重新站起身來的鬼將拚命想要往那件仙兵處靠,然而還是晚了一步。
黑甲鬼將一掌從天而降,拍向那位世子殿下。
那簫被這位世子殿下握在掌心之時,一尊身高十丈的八境黑甲鬼將,瞬間石化,自行凝固在原地。
石臂懸於年輕世子頭頂,有驚無險。
至此,宮子繇得手,為扶搖天下十大王朝之一的扶桑王朝,再添一件仙兵品秩的二十四橋明月簫。
河床上,鬼將陷入沉睡。
斷橋上,世子緊握玉簫。
荒山裏,武夫緩緩起身。
春風中,少年收劍入鞘。
————
燕國與大煊王朝的第二次正麵開戰,以去年被大煊王朝退還給燕國的那座“燕歸郡”為起點。
兩國於此正式宣戰,不死不休。
這一次,文廟那邊,不知因何緣由,竟然沒有選擇幹涉。
甚至連大煊王朝坐鎮天幕那位聖人,也被喊迴稷下學宮,從此不再過問有關大煊王朝的一切事務。
大煊王朝境內那座扶搖天下十大宗門之一的風雷城。
燕國境內那座扶搖天下十大宗門之一的雲霞山。
這兩座在扶搖山上,名列前茅的仙宗,都不約而同地陷入一種仿佛事先約好的默契。
都沒有選擇派出弟子加入這場世俗戰爭。
以至於大煊王朝和燕國其他的山上勢力,那些原本作為大煊王朝與燕國各自供奉、客卿,亦或是曾經與兩國交好的山上宗門,也都不敢“代俎越庖”,去加入到這場不死不休的世俗之戰。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次大煊王朝與燕國,位於還被稱之為太平郡的燕歸郡,初次交鋒的那場草草收尾的戰役中。
當時許多同樣被大煊王朝威逼利誘,要求它們每十六年,就必須向大煊進貢一次的藩屬小國。
在這一場戰役中,不再選擇沉默,不再隔岸觀火。
那些被大煊王朝苦苦折磨許久的藩屬小國們,選擇了與燕國結盟。
它們孤注一擲,加入到以燕國為主的“伐煊聯盟”,聲勢浩大,體量驚人。
仿佛一座大煊王朝一夜之間,就成為了半座倉庚州的敵人。
由此可見,天下苦煊久矣。
這場戰役,不止是沒有出現九境之上的大修士,甚至可以說大煊王朝和燕國雙方,都被限製了這份山上勢力。
戰場之上,幾乎沒有出現煉氣士的身影。
全是沙場武夫的刀槍劍戟過招。
那些體型龐大的墨家機關獸、機關鳥、機關弩、攻城車、投石車,在這場戰爭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甚至可以說,來自墨家的助力,幾乎成為了左右兩國之間每一次攻守城戰的“第一力量”。
世人不得不承認,當一州之地幾乎半數以上的藩屬小國聯合起來,哪怕是大煊王朝這樣,身為扶搖天下十大王朝之一的龐然大物,也未必真就敢說自己十拿九穩。
結盟之前,藩屬小國在一座王朝眼中,如同螻蟻,不值一提。
結盟之後,群蟻咬象,螳臂當車,蜉蝣撼樹,又有何不可?
此蟻不成,身後還有萬萬蟻,此臂斷掉,仍有下一臂,蜉蝣撼樹,百年千年,總有能夠撼動大樹那一日。
問題隻在於,這些聯合起來的藩屬小國,究竟敢不敢,願不願,真正與那座統治了他們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大煊王朝,在戰場上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這些“盟軍”,雖然嘴上個個都說勢必會拿出全部身家,孤注一擲。
可一旦戰事吃緊,大煊開始不計代價地強烈反撲,那麽這些所謂的盟友,是否真的值得帶頭衝鋒的燕國信任?
他們會不會從背後倒打一耙?
一切才剛剛開始,還很難下定論。
而燕國別無選擇,燕王秦雲親口說出那句“吾與大煊,勢不兩立”。
而大煊王朝那位年輕皇帝李忲貞也在戰前給滿朝武將下旨道“三年滅燕”。
兩國終於撕破臉皮,不死不休。
大煊王朝命五十萬鐵騎直奔燕歸郡,除此之外,還分別命兩位驍騎將軍各自帶兵十萬,分南北兩路,側麵突襲那些與燕國結盟的藩屬小國。
戰場劃分為三處。
燕歸郡主戰場,三十萬燕國大軍,加上從各藩屬小國借來的兵馬,共計四十二萬人馬,聚集燕歸、平流、壽景三郡。
主戰場由粉衣候常思思親自指揮,侯爺變成了將爺,被燕王秦雲敕封為伐煊主將領,坐鎮主軍帳,統領三路兵馬,運籌帷幄於千裏之外。
除此之外,後備援軍共計九萬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在儲備營地裏蓄勢待發,會在大戰打響之後,根據前線情報,選擇所要補充兵力的三處戰場。
南北兩路,以陳國與晉國為側麵戰場,眾藩屬小國分別推選出陳霄與慕容雲天兩位武將率兵阻擊大煊王朝的秦浩然與藺鬆兩位驍騎將軍的各自十萬兵馬。
在燕歸郡、平流郡、壽景郡三座郡城中心處,有一座三麵環山的狹長山脈,名為鹿角山脈。
“伐煊聯盟”真正的主軍帳,便悄然坐落在這鹿角山脈之中。
至於燕歸郡那個擺在明麵上給人看的“主軍帳”,則是常思思提議的障眼法,看似裝備精良,還安置有數座“糧倉”,其實都是些招攬來的散兵遊勇,戰力極弱。至於那些個戒備森嚴的糧倉,裏麵其實空空如也。
鹿角山脈,主軍帳之中,粉衣候常思思獨坐將位,左側跟著一位懷中抱劍的劍修,裴元良,正在閉目養神。
在這位已經統率三軍的侯爺右側,是一位來自陳國的開國將軍,吳玉宸。
這位吳將軍經由其餘數座藩屬小國推舉,成為了本次伐煊聯盟之中,權力僅次於粉衣候常思思之人,燕王秦雲封其為驃騎大將軍,可以號令除常思思之外的所有人。
軍帳之中,常思思一手撐著半邊臉頰,身子斜靠在將位之上,貌似神遊萬裏。
而裴元良放著位子不坐,非要站在那位侯爺身旁,隻不過懷中抱劍,閉目養神。
這兩個人看起來,也未免太過於置身事外了些,好似這一場伐煊之戰,跟他們二人半點關係沒有?
那個叫裴元良的劍修也就算了,可是燕國這位威名遠揚的粉衣候常思思,怎麽也這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
燕王秦雲就推舉了他來當伐煊聯盟的主將,可這人既不請其他幾國軍師來此出謀劃策,也不製定一套縝密合理的迎戰計劃,就隻是整日坐在軍帳中發呆神遊?
看著那兩個似乎還完全沒有感受到事態嚴重性的家夥。
驃騎大將軍吳玉宸頗為頭疼。
吳玉宸終於忍不住,緩緩起身,離開座位,走到常思思將座之下,看那意思,似乎是要攔住常思思“看地”的視線,故意去礙他的眼。
那位粉衣候常思思迴過神來,微笑道:“吳將軍,你看起來好像有話要說?”
吳玉宸沉吟道:“侯爺,眼下已是開戰第七日了,眼看著大煊王朝五十萬鐵騎行程已經走了四分之一。一月之後,咱們兩軍便要初次交鋒,侯爺為何還不號令其他兩軍統帥來此協商迎戰計劃?
據屬下所知,大煊王朝那邊此次除了主戰場安排五十萬鐵騎之外,還由兩位驍騎將軍分南北兩路,各自引兵十萬,試圖向我陳國以及其他盟軍境內發兵。
首當其衝的,便是我陳國國土,還有晉國疆域。若咱們這個伐煊聯盟還沒有打到大煊王朝境內去,就有不少盟友自身疆域淪陷於戰火之中,恐怕他們會抽走燕國借來放在燕歸、平流、壽景三郡的十二萬兵馬啊!
如此一來,三十萬燕兵獨自抵抗五十萬大煊鐵騎,侯爺覺得,能有幾分勝算?而一旦大煊王朝旗開得勝,給他們拿下燕歸郡,煊兵勢必士氣大漲,李忲貞極有可能調動南北兩路的兵馬,使那兩位驍騎將軍號令二十萬援軍從側翼夾擊,攔住燕國三十萬戰敗軍的撤退之路。”
吳玉宸原先還以為,這位粉衣候常思思是個腦子拎不清的家夥,什麽神機妙算,運籌帷幄於帳中,決勝於千裏之外?都是他娘的徒有虛名罷了!
吳玉宸還以為當自己將事情的利害關係都告訴這位統率三軍的粉衣候之後,他就能真正重視起這場事關倉庚州一州新局勢的曠世之戰來。
不曾想當這位驃騎大將軍將自己的肺腑之言全盤托出以後,那粉衣候常思思竟然笑出了聲。
吳玉宸臉色有些難看,不明白此人是在羞辱自己還是什麽意思,到底是位有脾氣的陳國開國將軍,他板著臉,問道:“敢問侯爺,在笑什麽?”
“抱歉抱歉······隻是剛才聽吳將軍講話,又有些走神了。”常思思笑著解釋道。
“你!”吳玉宸難以置信地看著他,氣得說不出話來。
常思思緩緩起身,收斂笑意,深色認真地說道:“吳將軍稍安勿躁,在迴答將軍的問題之前,我先問將軍一個問題。”
那吳玉宸到底是經過大風大浪之人,肚量不會如此小,雖然惱火粉衣候常思思的“目中無人”,卻也願意耐心再聽一聽。
吳玉宸隨口說道:“侯爺問吧。”
常思思微笑道:“好,請問吳將軍從何得知大煊王朝出動了五十萬鐵騎前往燕歸?又如何得知大煊王朝已經發兵南北兩路,分別由兩位驍騎將軍領兵,前往陳晉涼國的呢?吳將軍對大煊王朝的戰略部署如此了解,難不成,將軍是大煊安插在咱們這邊的奸細?”
吳玉宸勃然大怒,這粉衣候常思思未免也太過欺負人了?難道就因為他是燕王秦雲的心腹手足,就可以如此頤指氣使?
這位驃騎大將軍當場就怒道:“常思思,你可不要欺人太甚!憑什麽在這裏血口噴人?!關於這幾條情報,乃是清清楚楚,詳詳細細被記錄在我軍情報營機關薄上的!我伐煊盟軍分明早在數日以前就派了諜子死士進入大煊境內,自然能拿到這些情報!你作為此次伐煊聯盟主將領,連如此基礎的行軍常識都不知道,還有什麽資格坐在那個位子上?!”
吳玉宸就是冒著得罪燕國,得罪燕王秦雲的風險,也必須冒死進言了。這位驃騎大將軍,可不願意屈居於一個隻會整日躺在座位上神遊太虛的酒囊飯袋主將領身下。
更何況,此次伐煊聯盟,創立不易。
起初有許多藩屬小國都畏懼那大煊王朝,屈服於對方的淫威之下。
若非各國都有勇於冒著被刺殺的風險,不斷嚐試去遊說其餘藩屬小國的使者,恐怕伐煊聯盟成不了什麽氣候,更不會擁有幾乎半座倉庚州藩屬小國的加入。
時至今日,這伐煊聯盟能夠有如今的氣象,呈現出幾乎可以與大煊王朝分庭抗禮的潛力。
除卻縱橫家的幾位弟子遊說諸國之功,功不可沒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眾人願意相信那個燕王秦雲,而燕王秦雲,又願意相信這個粉衣候常思思。
可要是其他盟友知曉這傳聞中料事如神的粉衣候常思思,隻不過是個信口開河,血口噴人的沽名釣譽之輩,那這伐煊聯盟自然土崩瓦解!
吳玉宸身為陳國開國大將軍,也知曉陳國曾深受大煊王朝荼毒,原本指望著跟隨伐煊聯盟大軍,好好討伐那大煊一番,誰曉得到頭來他們就推舉出了這麽個玩意兒號令三軍?
我看著驃騎大將軍,不當也罷!
念及於此,吳玉宸正打算扯下自己腰間那塊宣示著驃騎大將軍身份的令牌。
可他見粉衣候常思思被自己大罵一通之後,不為所動,也不生氣,就隻是那麽笑眯著眼,看著自己。
吳玉宸莫名其妙,最後問道:“常思思,你還要裝神弄鬼到什麽時候?!”
那位懷中抱劍,一直閉目養神一言不發的裴元良驀然睜開眼,眼看著他聽不下去,就要拔劍砍人了。
常思思伸手攔了攔,又轉頭對吳玉宸說道:“吳將軍再好好想想,你都剛才說了些什麽?”
吳玉宸不耐煩道:“老子喜歡說什麽就說什麽,這驃騎大將軍老子不當了,你管得著嗎?”
說罷,他隨手將腰間那塊可以號令伐煊聯盟各軍的令牌扔在地上,看起來氣壞了。
可是常思思這麽一說,這位驃騎大將軍倒也確確實實迴憶了一番自己剛才說的話,並未覺得不妥啊。
等等······
吳玉宸心中一震,驀然瞪大眼睛看著那位粉衣候常思思,心中瞬間羞愧萬分。
他自言自語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裴元良後退一步,繼續閉目養神。
常思思微笑著走下去,看了那位幡然醒悟過後,有些無地自容的驃騎大將軍一眼。
他彎腰替吳玉宸撿起那塊令牌,拍了拍上麵的灰塵,微笑道:“吳將軍何必自責,想通就好,常某始終需要吳將軍擔任驃騎大將軍一職,這個位置除了吳將軍以外,沒人能坐的穩。”
看著這位不計前嫌,被反應遲鈍的自己罵得狗血淋頭,非但不計較,反而給自己台階下,還替自己解圍的粉衣候,吳玉宸終於明白,為何此人能夠得到燕王秦雲的十成信任,又是為何能夠被傳聞吹捧的那麽神,以至於最終能夠讓此人統率半個倉庚州的藩屬小國,整個伐煊盟軍都聽命於他的原因了。
吳玉宸從常思思手中接過令牌,遲疑片刻後說道:“屬下愚昧,竟以下犯上,屬下甘願受罰,任憑侯爺發落!”
說罷,這位驃騎大將軍單膝跪地,雙手抱拳舉過頭頂,語氣陳懇,神色認真。
常思思笑道:“罰,怎麽不罰?當然要罰!”
吳玉宸麵無表情,顯然已經對這位粉衣候心服口服,心裏已經打定主意,無論對方打算如何處罰自己,他絕不還口,任憑發落。
然而常思思下一句話卻不是說如何處罰他,而是問道:“吳將軍真的想明白了?可不能糊裏糊塗地受罰啊?要知道,為人處世,要麽‘無所不知’,可這一點九成九的人都做不到,要麽,就‘一無所知’。若是兩者皆做不成,隻能一知半解,反而容易誤事。不知道吳將軍是前者,還是後者?”
吳玉宸沒有起身,半跪在地,迴答道:“在侯爺麵前,屬下不敢稱‘無所不知’,屬下已經明白,侯爺的意思是,既然屬下身為伐煊聯盟之人,都可以派出諜子打探到大煊王朝的戰略部署。那麽大煊王朝那邊,自然也能夠派諜子潛入我軍刺探情報。而侯爺之所以迄今為止還不召集各軍將領商議迎戰計劃,其實是故意為之。”
裴元良雖然閉著眼,可是卻能夠聽見,他笑了笑,覺得這個什麽驃騎大將軍,還不算太蠢。
當然,若跟“一點就通”比起來,還是相差甚遠。
常思思微笑不已,將吳玉宸扶起身來,說道:“看來吳將軍,是真的想明白了。”
吳玉宸心中萬分羞愧,其實方才這位主將領已經暗示過自己了,可惜自己愚鈍,沒能被點撥通透,反而對這位粉衣候破口大罵,還······還打算撂挑子不幹了。
眼下誤會雖然解除,可吳玉宸始終都覺得自己虧欠常思思萬分,無以為報。
然而男子漢大丈夫,敢作敢當,吳玉宸再度朝常思思拱手行禮,恭敬道:“屬下任憑侯爺發落,懇請侯爺處罰!”
常思思一手扶額,有些頭疼,見過較真的,沒見過這麽較真的。
分明自己已經扯開話題了,這吳玉宸還要一個勁的喊自己罰他。
難辦喲。
常思思點頭道:“行吧,那就罰吳將軍領兵五萬,於劍門關阻擊大煊王朝五十萬鐵騎。”
吳玉宸趕緊說道:“侯爺!屬下一人之錯,何以要五萬人陪葬?!”
常思思翻了個白眼。
裴元良輕聲道:“侯爺,我這就去為吳將軍備馬。”
粉衣候點點頭。
在裴元良走出主軍帳後,常思思解釋道:“吳將軍可信得過常某?”
“這······”吳玉宸猶豫不定。
若說服不服,他肯定是對這位侯爺心服口服的,可要說“信不信”,就算是吳玉宸願意將身家性命都托付給常思思,一人死活全憑常思思發落,可伐煊聯盟創立不易,五萬兵馬豈容兒戲啊?!
誰曉得那粉衣候如同能夠看穿他人心思一般,意味深長地拍了拍吳玉宸的肩膀,說道:“吳將軍,若想打勝仗,光是服我可不夠,還得要信我才行。”
此言一出,那位驃騎大將軍吳玉宸沉聲道:“屬下遵命!”
說完,轉身準備離開軍帳。
臨走之前,他轉過頭最後問了一個問題。
“侯爺眼下依舊不部署戰略,真是因為我軍中有大煊諜子?若是如此,屬下願意出兵之前親手將諜子擰出來!”吳玉宸憤憤然說道。
常思思笑道:“諜子死士當然有,可若是直接將他們殺死,未免太過浪費。留他們一條命,替咱們傳達,咱們想讓大煊王朝知道的事情,豈不是更妙?”
吳玉宸恍然大悟,心中對這位侯爺的佩服,如同滔滔江水,再不敢有半點疑惑,並且決定,從此以後,這位侯爺的命令,他隻需照辦!
吳玉宸離開軍帳前,常思思最後給他吃了一粒定心丸,粉衣候微笑道:“還有,誰告訴吳將軍,常某沒有部署?”
那人雙手負後,胸有成竹。
吳玉宸心中會意,讓自己領兵五萬,前去劍門關,不就是部署之一?
吃完這裏定心丸,這位驃騎大將軍心中大定,走出軍帳,翻身上馬,最後朝軍帳深深行禮後,策馬揚鞭,疾馳而去。
裴元良走迴軍帳,問道:“侯爺為何一開始不直接告訴吳玉宸答案,反而給他跳腳罵娘的機會?”
常思思走到軍帳門口,一手輕輕先開帳簾,看著逐漸深沉的夜幕,輕聲道:“我若直接解釋給他聽,他聽完之後,頂多認為我神機妙算,謀略不錯。可我先讓他自己猜測,猜錯之後將我大罵一通,我不還口,等他醒悟,隻消輕輕點撥,待他幡然醒悟之時,自然心中對我羞愧萬分,恨不能立刻以死謝罪。
一位副將,若對主將懷揣著這般‘無以為報,隻好將身家性命都托付給主將’的心思領兵作戰,你說他在戰場之上,會不會殺敵神勇,勢不可擋?已經死過一次的人,再上戰場,要麽更加怕死,要麽完全不怕死。
吳玉宸顯然是後者,所以我才要讓他心懷愧疚,帶著這份對我無以為報,於是隻好奮勇殺敵的心思,驅兵劍門關。元良,馭人之術,你還需好好看,好好學啊。”
裴元良何等聰慧,一點就通,說道:“侯爺真乃神人,元良恐不及萬一。”
常思思氣笑道:“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