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庚州,燕國王宮。
王宮後院之中。
有一人身著粉袍,貌美若神仙,一手負後,一手給籠中雀喂食。
在他身後,一位劍修,懷中抱劍,雙目緊閉。
忽有傳信飛劍劃破天際,徑直俯衝而下,懸停在粉袍男子身前。
那個此前一直閉目養神的劍修睜開眼,取下書信,先行過目後詢問道:“侯爺,信上說他已經離開了金淮城。”
粉衣侯常思思笑容恬淡,一邊繼續喂養籠中金絲雀,一邊問道:“信上有沒有說,他這三個月來,都做了些什麽?”
那名劍修低頭又再仔細看了一眼書信,隨後搖頭迴答道:“都是小事,修行,練劍,閑逛,吃麵。”
那位聲名顯赫的侯爺停下了手中的動作,不再喂鳥,又隨手從一旁石桌上抓了把魚餌,緩緩走到池塘邊,轉而喂魚去了。
他感歎道:“甩手掌櫃,當得就是省心。真羨慕啊。”
劍修供奉麵無表情,跟在粉衣侯身後,寸步不離地保護這位侯爺。
常思思說的許多話,他都聽不明白。
在劍修眼裏,這位侯爺就是如此,喜歡自言自語,自問自答。
侯爺像是一個沒有秘密的人,比如書信全都讓供奉代為查閱。
侯爺卻又像是一個充滿了秘密的人,比如他來到燕國之前的一切,都無人知曉。
常思思忽然止步,轉過頭看了劍修供奉一眼,好奇問道:“元良,你說咱們那位假太子,之前鬧著要上吊?”
裴元良臉色古怪,隻是點頭道:“根據殷夫人的宮女稟報,確是如此。”
“死吧死吧,死了皆大歡喜。隻要真的那一個不死,假的死了千千萬,又有什麽關係。”常思思微笑說道。
隻是這份笑容,有些非比尋常,耐人尋味。
在短暫的沉默之後,這位燕國一人之下的侯爺閉上眼,自言自語道:“還有兩年了啊。”
————
一處洞天福地中。
一位老道人躺在牛背上,有位小道童走在前頭,牽著牛鼻子為他引路。
老道人閉目養神時,隨口問道:“阿寬,你認為,假如殺十萬人能活百萬千萬人,該不該殺?”
光是聽見師父喊自己的名字,小道童就有些抓耳撓腮了,頭疼不已。
因為師父老是問一些他答不上來的問題,要麽就是答上了也沒答對。
“不用多想,隨便答,為師隨便聽聽。”老道人安撫道。
小道童停下腳步,也不引路了,撓了半天腦袋,迴答道:“應該···大概···也許···可以殺······吧?”
若單以人數論,阿寬自然認為可以殺。
可他偏偏又覺得,師父問自己的問題,絕沒有這麽簡單的答案,故而猶豫不決,迴答模棱兩可。
老道人笑道:“該殺就該殺,不該就不該,什麽叫做應該大概也許?”
小道童微微歪頭,直截了當道:“那就殺?”
雖然迴答已經省去了一係列的模糊言辭,語氣卻依然是不確定的。
“唉。”聽到這個迴答,老道人歎了口氣。
阿寬覺得可能說錯了,又趕緊亡羊補牢道:“那就不殺?”
老道人依然歎了口氣,喃喃道:“阿寬,真是難為你了。”
而那個都已經快要哭出來的小道童,委屈巴巴道:“殺也不是,不殺也不是,那到底該不該殺嘛······”
老道人翻身下來,替徒兒解惑道:“想要迴答這個問題,首先得不被它的表象所迷惑。這不是一個十萬人對比百萬千萬人的問題。究其根本,在於生命與生命之間,究竟能不能相互比較?想明白這個,再迴答我吧。”
名為阿寬的小道童哦了一聲,埋頭陷入沉思,在他思考之時,頭頂懸停七彩光暈,如同飛虹懸天幕,色彩斑駁。
看著陷入思慮的徒弟,老道人心血來潮,又對扶搖天下一人問道。
殺一人以利天下,可以嗎?
————
金淮城城門處,青衫少年劍客,白衣少女,各自手裏握著馬韁。
在決定啟程之後,李子衿在柴老板的推薦下,去城中一座馬舍買了兩匹大宛馬。
此馬匹體型大,體力好,速度快,適合長途奔波。在疾馳奔跑後,肩膀會緩緩鼓起,流出汗水。因其汗如血色,世人亦稱之為汗血寶馬。
可日行千裏,夜奔八百。
李子衿和紅韶將沿著這條金淮城通往鄭國京城的驛道,一邊練劍修行,一邊遊曆鴻鵠州。
恩師謝於鋒曾說過,可以迴頭看,但別往迴走。
所以李子衿要不斷向前,要走很遠。
在不斷向前的過程中,少年也想從人間,得到那個答案。
“如果沒有人,可以解答你的疑惑,那就挎劍而行,自己去尋求答案。”
這是書鋪老先生的臨別贈言,李子衿牢記於心。
先前在客棧中,李子衿與紅韶各自向柴老爺、書鋪老先生、胖廚子三人告別。
紙人無事離開前,也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抱住柴老爺那隻香火小人,說以後有機會還要再跟它那好兄弟夜宿錦鯉池。
香火小人第一次正經起來,讓無事好好修行,爭取早日成個“人”,徹底擺脫紙人的身份。可不要到時候等他都靠吸食香火,體型增長後,無事卻還是那麽個小個頭,那兩人便做不成兄弟了。
離開之前,李子衿以翠渠劍在飛雪客棧竹亭內的石板上,刻下一行小字。
記得此前少年問柴老爺,是否也如折花樓樓主一般,有所求所以幫忙,中年掌櫃否認了。
此事用不著說謊,所以李子衿從那時起,便將這位中年掌櫃當做了朋友。
大師兄,小師妹,各自牽馬,緩緩走出城門。
李子衿站在城門處,迴望一眼。
他和小師妹,就是在這裏,度過了一個冬天?
迴想起來,仿佛昨日才來此地,唯一不同的,就是來時的楓葉變成了地上的積雪。
氣候已經逐漸轉暖,天地間的白色,隱隱有被春色掩蓋之勢。
啟程之前,頭別玉簪的白衣少女也迴頭看了一眼,眼神中有不舍,有猶豫。
李子衿也不催促小師妹,紅韶依依不舍,他又何嚐不是?
也想留在金淮城,聽胖廚子的插科打諢,看無事與香火小人的吵吵鬧鬧,去大娘麵攤陪小師妹吃上一碗······兩碗麵。
聽書鋪老先生向小師妹解答一些千奇百怪的問題,講一些典故,說一些道理,自己也能從中有所收獲。
陪二狗走一段泥濘小巷,聽男孩講述學塾間的趣事。
李子衿沒上過學塾,在郡守府時,郡守老爺李建義都是專門請先生上門教李懷仁讀書寫字,而那時年紀同樣不大的李子衿,便作為書童陪伴李懷仁。
雖然沒見過楊二狗口中的鄰桌阿嬌,少年卻也可以根據他的描述,想象到那是一位很好的姑娘。
雖然沒見過二狗口中的老先生,卻也可以想象到那位教書先生氣得胡子翹上天的滑稽模樣。
除去一開始花間集那位不速之客之外,少年與小師妹在金淮城的三月時光,其實算是過得相當安穩閑適。
這裏很好,這裏的人們,也很好。
可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金淮城可以是勞頓旅途中的一處歇腳點,可以是少年少女躲避風雪的溫室,可以是李子衿認識鴻鵠州的“第一幕”。
卻不是他們最終的歸宿。
李子衿很清楚這一點,來到金淮城的第一天,他就是抱著過冬的目的在這裏住下的。
“走吧。”白衣少女緩緩開口,似是最終下定了決心,轉過身,打算翻身上馬。
李子衿打趣道:“不再看看?”
紅韶搖頭,“師兄,你說過,人這一生,終究要向前看,我也想像師兄一樣灑脫。”
少女說完,率先翻身上馬。
她天資聰慧,未曾騎過馬兒,隻是先前在馬舍瞧見別人如何上馬,便銘記於腦海中,自己上手一次就成。
李子衿看著那個穩坐馬背的白衣少女,感慨道無師自通,也莫過於此了吧。
之前他還擔心過,買這樣的好馬,又不敢全速奔跑,隻能是坐在馬上緩緩趕路,會不會有些“殺雞焉用牛刀”?
可現在看了小師妹如此熟練的動作,少年瞬間打消了心中疑慮。
在那白衣少女上馬後,青衫背劍的少年,也腳尖點地,翻躍馬上。
兩人啟程之前,身後城門處,有唿喊聲響起。
“子衿哥哥,紅韶姐姐!”
李子衿調轉馬頭,望向來人,說道:“二狗?你怎麽來了。”
此前未曾專程去向宋大娘和楊二狗告別,少年隻告訴柴老爺,若是以後她們問起,再說不遲。
不知道二狗這家夥,從哪裏得來的消息,竟然還專程來城門處為自己和小師妹送別。
楊二狗手裏提著一隻包袱,氣喘籲籲地跑到李子衿馬前,踮起腳尖,雙手捧起那隻包袱,說道:“娘讓我來送你們一程,她給你們準備了些幹糧,喊我交給你們,路上帶著吃。”
李子衿有些不好意思地接過那隻包袱,可沉。
他笑道:“真是辛苦你了。”
“不辛苦。”那個黝黑男孩搖搖頭,又朝一旁的白衣少女揮了揮手,“紅韶姐姐,你也要保重啊。”
“二狗,你也保重。”少女轉過頭去,有些不忍再看,怕多看一眼,自己便會忍不住哭出來了。
到底不能像師兄一樣,灑脫這件事,說起來容易,真要做起來,好像沒那麽簡單。
其實就連李子衿,在告別一事上,也談不上擅長。
隻不過······有經驗些罷了。
少年已經不是第一次離開朋友。
“快迴去吧。”李子衿說道。
黝黑男孩乖巧點頭,往城中走去,隻是腳步極慢,往迴走了一段路後,又忽然轉過身來,看見李子衿和紅韶也還沒動身。
男孩眼中神采奕奕,充滿了對外麵世界的向往,他單手握拳,在身前一揮,好似將“未來”握在手心,一臉認真道:“子衿哥哥,紅韶姐姐,等我以後成了劍仙,一定會去看你們的。”
馬上的青衫少年愣了愣,旋即笑道:“好,我們等你。”
楊二狗轉身,大步離去。
在路過飛雪客棧之時,男孩走到大堂中,朝柴老爺抱拳,滿臉江湖氣地說道:“多謝柴老爺專程捎話。”
中年掌櫃爽朗大笑,擺擺手道:“舉手之勞舉手之勞,不足掛齒,快迴去吧。”
在送走那個小小年紀,便江湖經驗很是老道的黝黑男孩後,中年掌櫃拿起掃帚,去清掃後院。
行至竹亭之時,柴老爺一掃帚掃開積雪,望見地麵上以劍作筆,刻下的一行小楷。
不是西瓜,對麽?
————
李子衿和紅韶騎馬疾馳在那條寬闊驛道上。
反而是少女不斷揮鞭,奔跑在前。少年隻能跟著加速,緊隨其後。
“紅韶,你初次騎馬,別這麽快啊,小心一些。”李子衿囑咐道。
也不知道小師妹吃錯了什麽藥,一離開金淮城便猶如脫韁野馬,疾馳不停。
聽見這聲囑咐,少女才稍稍收斂一些,沒有繼續揮鞭。兩人所騎之馬,速度逐漸趨於平穩。
微風拂過少女臉龐,吹起她的發絲,映襯出絕美側臉。
李子衿騎馬在後,向前望去,都有些不認識這個英姿颯爽的姑娘了。
小師妹果真是靜若處子,動如脫兔。
“師兄,我們之後去哪?”她問道。
李子衿賣了個關子,神秘笑道:“還記得年夜飯那晚,你說了什麽嗎?”
紅韶想了想,搖頭說道:“忘了,那晚喝了一小口酒,說過些什麽,聽過些什麽,都忘得一幹二淨。”
李子衿輕輕揮鞭,騎馬與少女並行,笑道:“那晚你說,以後想要去看看海。”
她眉毛上揚,有些不敢相信地問道:“師兄要帶我去看海?!”
“對,咱們不止要看海,還要看那扶搖天下,最廣闊的海。”
青衫少年劍客,伸出手指,遙遙指向東方,“想要看海,我們就要先去桑柔州,碣石山。”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王宮後院之中。
有一人身著粉袍,貌美若神仙,一手負後,一手給籠中雀喂食。
在他身後,一位劍修,懷中抱劍,雙目緊閉。
忽有傳信飛劍劃破天際,徑直俯衝而下,懸停在粉袍男子身前。
那個此前一直閉目養神的劍修睜開眼,取下書信,先行過目後詢問道:“侯爺,信上說他已經離開了金淮城。”
粉衣侯常思思笑容恬淡,一邊繼續喂養籠中金絲雀,一邊問道:“信上有沒有說,他這三個月來,都做了些什麽?”
那名劍修低頭又再仔細看了一眼書信,隨後搖頭迴答道:“都是小事,修行,練劍,閑逛,吃麵。”
那位聲名顯赫的侯爺停下了手中的動作,不再喂鳥,又隨手從一旁石桌上抓了把魚餌,緩緩走到池塘邊,轉而喂魚去了。
他感歎道:“甩手掌櫃,當得就是省心。真羨慕啊。”
劍修供奉麵無表情,跟在粉衣侯身後,寸步不離地保護這位侯爺。
常思思說的許多話,他都聽不明白。
在劍修眼裏,這位侯爺就是如此,喜歡自言自語,自問自答。
侯爺像是一個沒有秘密的人,比如書信全都讓供奉代為查閱。
侯爺卻又像是一個充滿了秘密的人,比如他來到燕國之前的一切,都無人知曉。
常思思忽然止步,轉過頭看了劍修供奉一眼,好奇問道:“元良,你說咱們那位假太子,之前鬧著要上吊?”
裴元良臉色古怪,隻是點頭道:“根據殷夫人的宮女稟報,確是如此。”
“死吧死吧,死了皆大歡喜。隻要真的那一個不死,假的死了千千萬,又有什麽關係。”常思思微笑說道。
隻是這份笑容,有些非比尋常,耐人尋味。
在短暫的沉默之後,這位燕國一人之下的侯爺閉上眼,自言自語道:“還有兩年了啊。”
————
一處洞天福地中。
一位老道人躺在牛背上,有位小道童走在前頭,牽著牛鼻子為他引路。
老道人閉目養神時,隨口問道:“阿寬,你認為,假如殺十萬人能活百萬千萬人,該不該殺?”
光是聽見師父喊自己的名字,小道童就有些抓耳撓腮了,頭疼不已。
因為師父老是問一些他答不上來的問題,要麽就是答上了也沒答對。
“不用多想,隨便答,為師隨便聽聽。”老道人安撫道。
小道童停下腳步,也不引路了,撓了半天腦袋,迴答道:“應該···大概···也許···可以殺······吧?”
若單以人數論,阿寬自然認為可以殺。
可他偏偏又覺得,師父問自己的問題,絕沒有這麽簡單的答案,故而猶豫不決,迴答模棱兩可。
老道人笑道:“該殺就該殺,不該就不該,什麽叫做應該大概也許?”
小道童微微歪頭,直截了當道:“那就殺?”
雖然迴答已經省去了一係列的模糊言辭,語氣卻依然是不確定的。
“唉。”聽到這個迴答,老道人歎了口氣。
阿寬覺得可能說錯了,又趕緊亡羊補牢道:“那就不殺?”
老道人依然歎了口氣,喃喃道:“阿寬,真是難為你了。”
而那個都已經快要哭出來的小道童,委屈巴巴道:“殺也不是,不殺也不是,那到底該不該殺嘛······”
老道人翻身下來,替徒兒解惑道:“想要迴答這個問題,首先得不被它的表象所迷惑。這不是一個十萬人對比百萬千萬人的問題。究其根本,在於生命與生命之間,究竟能不能相互比較?想明白這個,再迴答我吧。”
名為阿寬的小道童哦了一聲,埋頭陷入沉思,在他思考之時,頭頂懸停七彩光暈,如同飛虹懸天幕,色彩斑駁。
看著陷入思慮的徒弟,老道人心血來潮,又對扶搖天下一人問道。
殺一人以利天下,可以嗎?
————
金淮城城門處,青衫少年劍客,白衣少女,各自手裏握著馬韁。
在決定啟程之後,李子衿在柴老板的推薦下,去城中一座馬舍買了兩匹大宛馬。
此馬匹體型大,體力好,速度快,適合長途奔波。在疾馳奔跑後,肩膀會緩緩鼓起,流出汗水。因其汗如血色,世人亦稱之為汗血寶馬。
可日行千裏,夜奔八百。
李子衿和紅韶將沿著這條金淮城通往鄭國京城的驛道,一邊練劍修行,一邊遊曆鴻鵠州。
恩師謝於鋒曾說過,可以迴頭看,但別往迴走。
所以李子衿要不斷向前,要走很遠。
在不斷向前的過程中,少年也想從人間,得到那個答案。
“如果沒有人,可以解答你的疑惑,那就挎劍而行,自己去尋求答案。”
這是書鋪老先生的臨別贈言,李子衿牢記於心。
先前在客棧中,李子衿與紅韶各自向柴老爺、書鋪老先生、胖廚子三人告別。
紙人無事離開前,也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抱住柴老爺那隻香火小人,說以後有機會還要再跟它那好兄弟夜宿錦鯉池。
香火小人第一次正經起來,讓無事好好修行,爭取早日成個“人”,徹底擺脫紙人的身份。可不要到時候等他都靠吸食香火,體型增長後,無事卻還是那麽個小個頭,那兩人便做不成兄弟了。
離開之前,李子衿以翠渠劍在飛雪客棧竹亭內的石板上,刻下一行小字。
記得此前少年問柴老爺,是否也如折花樓樓主一般,有所求所以幫忙,中年掌櫃否認了。
此事用不著說謊,所以李子衿從那時起,便將這位中年掌櫃當做了朋友。
大師兄,小師妹,各自牽馬,緩緩走出城門。
李子衿站在城門處,迴望一眼。
他和小師妹,就是在這裏,度過了一個冬天?
迴想起來,仿佛昨日才來此地,唯一不同的,就是來時的楓葉變成了地上的積雪。
氣候已經逐漸轉暖,天地間的白色,隱隱有被春色掩蓋之勢。
啟程之前,頭別玉簪的白衣少女也迴頭看了一眼,眼神中有不舍,有猶豫。
李子衿也不催促小師妹,紅韶依依不舍,他又何嚐不是?
也想留在金淮城,聽胖廚子的插科打諢,看無事與香火小人的吵吵鬧鬧,去大娘麵攤陪小師妹吃上一碗······兩碗麵。
聽書鋪老先生向小師妹解答一些千奇百怪的問題,講一些典故,說一些道理,自己也能從中有所收獲。
陪二狗走一段泥濘小巷,聽男孩講述學塾間的趣事。
李子衿沒上過學塾,在郡守府時,郡守老爺李建義都是專門請先生上門教李懷仁讀書寫字,而那時年紀同樣不大的李子衿,便作為書童陪伴李懷仁。
雖然沒見過楊二狗口中的鄰桌阿嬌,少年卻也可以根據他的描述,想象到那是一位很好的姑娘。
雖然沒見過二狗口中的老先生,卻也可以想象到那位教書先生氣得胡子翹上天的滑稽模樣。
除去一開始花間集那位不速之客之外,少年與小師妹在金淮城的三月時光,其實算是過得相當安穩閑適。
這裏很好,這裏的人們,也很好。
可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金淮城可以是勞頓旅途中的一處歇腳點,可以是少年少女躲避風雪的溫室,可以是李子衿認識鴻鵠州的“第一幕”。
卻不是他們最終的歸宿。
李子衿很清楚這一點,來到金淮城的第一天,他就是抱著過冬的目的在這裏住下的。
“走吧。”白衣少女緩緩開口,似是最終下定了決心,轉過身,打算翻身上馬。
李子衿打趣道:“不再看看?”
紅韶搖頭,“師兄,你說過,人這一生,終究要向前看,我也想像師兄一樣灑脫。”
少女說完,率先翻身上馬。
她天資聰慧,未曾騎過馬兒,隻是先前在馬舍瞧見別人如何上馬,便銘記於腦海中,自己上手一次就成。
李子衿看著那個穩坐馬背的白衣少女,感慨道無師自通,也莫過於此了吧。
之前他還擔心過,買這樣的好馬,又不敢全速奔跑,隻能是坐在馬上緩緩趕路,會不會有些“殺雞焉用牛刀”?
可現在看了小師妹如此熟練的動作,少年瞬間打消了心中疑慮。
在那白衣少女上馬後,青衫背劍的少年,也腳尖點地,翻躍馬上。
兩人啟程之前,身後城門處,有唿喊聲響起。
“子衿哥哥,紅韶姐姐!”
李子衿調轉馬頭,望向來人,說道:“二狗?你怎麽來了。”
此前未曾專程去向宋大娘和楊二狗告別,少年隻告訴柴老爺,若是以後她們問起,再說不遲。
不知道二狗這家夥,從哪裏得來的消息,竟然還專程來城門處為自己和小師妹送別。
楊二狗手裏提著一隻包袱,氣喘籲籲地跑到李子衿馬前,踮起腳尖,雙手捧起那隻包袱,說道:“娘讓我來送你們一程,她給你們準備了些幹糧,喊我交給你們,路上帶著吃。”
李子衿有些不好意思地接過那隻包袱,可沉。
他笑道:“真是辛苦你了。”
“不辛苦。”那個黝黑男孩搖搖頭,又朝一旁的白衣少女揮了揮手,“紅韶姐姐,你也要保重啊。”
“二狗,你也保重。”少女轉過頭去,有些不忍再看,怕多看一眼,自己便會忍不住哭出來了。
到底不能像師兄一樣,灑脫這件事,說起來容易,真要做起來,好像沒那麽簡單。
其實就連李子衿,在告別一事上,也談不上擅長。
隻不過······有經驗些罷了。
少年已經不是第一次離開朋友。
“快迴去吧。”李子衿說道。
黝黑男孩乖巧點頭,往城中走去,隻是腳步極慢,往迴走了一段路後,又忽然轉過身來,看見李子衿和紅韶也還沒動身。
男孩眼中神采奕奕,充滿了對外麵世界的向往,他單手握拳,在身前一揮,好似將“未來”握在手心,一臉認真道:“子衿哥哥,紅韶姐姐,等我以後成了劍仙,一定會去看你們的。”
馬上的青衫少年愣了愣,旋即笑道:“好,我們等你。”
楊二狗轉身,大步離去。
在路過飛雪客棧之時,男孩走到大堂中,朝柴老爺抱拳,滿臉江湖氣地說道:“多謝柴老爺專程捎話。”
中年掌櫃爽朗大笑,擺擺手道:“舉手之勞舉手之勞,不足掛齒,快迴去吧。”
在送走那個小小年紀,便江湖經驗很是老道的黝黑男孩後,中年掌櫃拿起掃帚,去清掃後院。
行至竹亭之時,柴老爺一掃帚掃開積雪,望見地麵上以劍作筆,刻下的一行小楷。
不是西瓜,對麽?
————
李子衿和紅韶騎馬疾馳在那條寬闊驛道上。
反而是少女不斷揮鞭,奔跑在前。少年隻能跟著加速,緊隨其後。
“紅韶,你初次騎馬,別這麽快啊,小心一些。”李子衿囑咐道。
也不知道小師妹吃錯了什麽藥,一離開金淮城便猶如脫韁野馬,疾馳不停。
聽見這聲囑咐,少女才稍稍收斂一些,沒有繼續揮鞭。兩人所騎之馬,速度逐漸趨於平穩。
微風拂過少女臉龐,吹起她的發絲,映襯出絕美側臉。
李子衿騎馬在後,向前望去,都有些不認識這個英姿颯爽的姑娘了。
小師妹果真是靜若處子,動如脫兔。
“師兄,我們之後去哪?”她問道。
李子衿賣了個關子,神秘笑道:“還記得年夜飯那晚,你說了什麽嗎?”
紅韶想了想,搖頭說道:“忘了,那晚喝了一小口酒,說過些什麽,聽過些什麽,都忘得一幹二淨。”
李子衿輕輕揮鞭,騎馬與少女並行,笑道:“那晚你說,以後想要去看看海。”
她眉毛上揚,有些不敢相信地問道:“師兄要帶我去看海?!”
“對,咱們不止要看海,還要看那扶搖天下,最廣闊的海。”
青衫少年劍客,伸出手指,遙遙指向東方,“想要看海,我們就要先去桑柔州,碣石山。”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