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冬臘月,寒風凜冽,鋪天蓋地的鵝毛大雪傾落在這巍巍昆侖。
寒冬的大雪別有一番情趣。鵝毛般的大雪漫天飛舞,像一團團雪白盛開的梅花從天而降。
昆侖山脈(昆侖山),又稱昆侖虛、還被稱為第一神山、萬祖之山、昆侖丘或玉山。是亞洲中部大山係,也是西部山係的主幹。
該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裏,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裏,西窄東寬,總麵積達50多萬平方公裏。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脈之祖”。
昆侖又被稱昆侖虛,東方朔《神異經》曰:“昆侖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圍三千裏,員周如削,銅柱下有屋,壁方百丈。”
(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昆侖,上通璿璣(北鬥星)……是以太上名山,鼎於五方,鎮地理也。號天柱”。
大雪紛飛,一片白雪茫茫,掩蓋了田野山川,到處是銀裝素裹,到處是玉樹瓊枝。
絲絲縷縷的炊煙嫋嫋升起。山腳下有一座小村莊,零零散散的房屋大概十幾家,坐落在這大山腳下,顯得尤為的安逸祥和。
在村莊的西北角,有一小院子。院子不大,院內房屋倒也整齊,房間收拾得十分整潔,裏屋牆角邊放著一張簡單的床鋪,另一頭卻隻有粉刷的牆壁。
地下鋪著泥磚,真是一塵不染。牆壁上貼著一個黑筆書寫的“道”字,“道”字兩邊是一副對聯,上聯是“挽起發髻執拂塵”,下聯是“自在逍遙做道人”,橫批是“道落凡塵”。
在旁邊的那個屋子裏到處掛著藥草,光線也受了障礙;藥草在風幹的時候,隨著散發出一種種藥草的藥香味。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屋裏傳出來的聲音聽起來甚是有板有眼,字正腔圓,配上這深山大澤,在帶上這白雪茫茫,給人的感覺別有一番特殊韻味。
這家住戶的主人姓縻,村裏人都喊他縻先生。
縻先生大概七十多歲的樣子,雖然滿頭白發,但是卻神采奕奕,精神爽朗。頭上挽起發髻,一根木簪橫插發中,一件灰色長袍穿在身上,看上去頗像一個道士,給人一派仙風道骨的感覺。
因為縻先生會些醫術,村裏邊有人頭疼腦熱的,都去找縻先生看病。
說起縻先生的醫術那是真沒得說的,隻要他看過的病人,手隻要一搭脈便知道是什麽病因。對患病者施以針灸,再輔以中藥就好了一半了,另外縻先生看病還不收錢,村裏人實在過意不去,就把自家地裏種的果,蔬菜拿來給他。
他在這村子裏頗有威望,所以人們都叫他縻先生。後來人們知道了他原來是個道士,也就陸續的有人叫起了“縻老道”的稱唿。
縻老道雖然住在村裏,但是他的祖籍卻不是本地的。
人們隻記得十年前的那場瘟疫。一個邋遢的老人帶著一個七八歲上下的孩子來到了村裏。
當時村裏人鬧痢疾,山裏人對瘟疫的常識非常低,都以為是吃東西吃壞了肚子,沒想到竟然是瘟疫。後來是縻道人出手救治了那些得了痢疾的人們。
村裏人也因此認識了縻道人,並且也知道了他是一個道士,自打那年起縻老道也就住在了村子裏。
跟隨縻道人一起來的那個孩子是縻道人的孫子,名字叫縻楓,縻楓是縻老道河邊撿迴來的,當時在包裹縻楓的繈褓裏放著一片楓葉。
雖然縻楓不是他的親孫子,可縻老道對小縻楓卻疼愛有加,從小認書識字都是縻先生親自教授的。
從屋裏傳出聲音,正是縻楓在讀《道德經》。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
縻楓八歲起開始跟隨爺爺學習道經,從開始爺爺給他講述道的概念,對道的認知,再到現在“感道”的開始。現如今十八歲的縻楓已經對爺爺教授的道經熟記於心,在對於道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十年如一日,縻楓每天早晨都會去村子後麵的山上打坐,練習吐納大小周天。
“吹噓唿吸,吐故納新。”唿吸,就是吐出濁氣,納入人體所需的清氣,這樣就可以幫助人體培養內部之氣。
爺爺曾經說過:“並不是世間沒有了靈氣而是法傳千年以不是原法”。有些道經在經過千年的流傳中,有的丟失,有的被人刪改,以經“完不存一”了。
盤坐在崖邊的縻楓,一唿一吸之間如吞雲吐霧般聲勢浩然。唿出的氣如白練一樣倒卷而迴又從鼻孔而入,隨著不斷的唿吸,縻楓感覺自己身體裏流淌的血液像大河一樣奔騰,血管經過不斷的洗刷,變得寬闊了不少。
縻楓心裏明白,自打跟隨爺爺修習道經以來,自己的身體有了明顯的變化。視力和聽力比常人強了十倍,歸根結底這都是修習道經帶來的好處。唿吸吐納大小周天完畢。
縻楓起身抖了抖衣服上的雪,自言自語到:“這雪下的真大啊”!轉身迎著風雪輕車熟路的朝著山下走去。
一日之計在於晨,不能耽誤好光陰。縻楓踏著厚厚的積雪而歸。隨手拍掉身上的雪花,走進院裏。
早飯,兩碗清粥,一碟鹹菜。並沒有特殊的食材,爺孫倆清靜無為,隻求自在。
屋外的雪開始下的小了,卻是沒有停的意思。天上依然陰的很濃。
爺爺今天要去給村裏的劉大爺看病,劉大爺哮喘病好多年了,每年的這個季節都會因為天氣的寒冷而複發。藥箱裏放著幾包中藥,是爺爺為劉大爺配製的。
“記得練功,莫要偷懶。”說完縻老道背起藥箱抬腿出門而去。
寒冬的大雪別有一番情趣。鵝毛般的大雪漫天飛舞,像一團團雪白盛開的梅花從天而降。
昆侖山脈(昆侖山),又稱昆侖虛、還被稱為第一神山、萬祖之山、昆侖丘或玉山。是亞洲中部大山係,也是西部山係的主幹。
該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裏,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裏,西窄東寬,總麵積達50多萬平方公裏。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脈之祖”。
昆侖又被稱昆侖虛,東方朔《神異經》曰:“昆侖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圍三千裏,員周如削,銅柱下有屋,壁方百丈。”
(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昆侖,上通璿璣(北鬥星)……是以太上名山,鼎於五方,鎮地理也。號天柱”。
大雪紛飛,一片白雪茫茫,掩蓋了田野山川,到處是銀裝素裹,到處是玉樹瓊枝。
絲絲縷縷的炊煙嫋嫋升起。山腳下有一座小村莊,零零散散的房屋大概十幾家,坐落在這大山腳下,顯得尤為的安逸祥和。
在村莊的西北角,有一小院子。院子不大,院內房屋倒也整齊,房間收拾得十分整潔,裏屋牆角邊放著一張簡單的床鋪,另一頭卻隻有粉刷的牆壁。
地下鋪著泥磚,真是一塵不染。牆壁上貼著一個黑筆書寫的“道”字,“道”字兩邊是一副對聯,上聯是“挽起發髻執拂塵”,下聯是“自在逍遙做道人”,橫批是“道落凡塵”。
在旁邊的那個屋子裏到處掛著藥草,光線也受了障礙;藥草在風幹的時候,隨著散發出一種種藥草的藥香味。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屋裏傳出來的聲音聽起來甚是有板有眼,字正腔圓,配上這深山大澤,在帶上這白雪茫茫,給人的感覺別有一番特殊韻味。
這家住戶的主人姓縻,村裏人都喊他縻先生。
縻先生大概七十多歲的樣子,雖然滿頭白發,但是卻神采奕奕,精神爽朗。頭上挽起發髻,一根木簪橫插發中,一件灰色長袍穿在身上,看上去頗像一個道士,給人一派仙風道骨的感覺。
因為縻先生會些醫術,村裏邊有人頭疼腦熱的,都去找縻先生看病。
說起縻先生的醫術那是真沒得說的,隻要他看過的病人,手隻要一搭脈便知道是什麽病因。對患病者施以針灸,再輔以中藥就好了一半了,另外縻先生看病還不收錢,村裏人實在過意不去,就把自家地裏種的果,蔬菜拿來給他。
他在這村子裏頗有威望,所以人們都叫他縻先生。後來人們知道了他原來是個道士,也就陸續的有人叫起了“縻老道”的稱唿。
縻老道雖然住在村裏,但是他的祖籍卻不是本地的。
人們隻記得十年前的那場瘟疫。一個邋遢的老人帶著一個七八歲上下的孩子來到了村裏。
當時村裏人鬧痢疾,山裏人對瘟疫的常識非常低,都以為是吃東西吃壞了肚子,沒想到竟然是瘟疫。後來是縻道人出手救治了那些得了痢疾的人們。
村裏人也因此認識了縻道人,並且也知道了他是一個道士,自打那年起縻老道也就住在了村子裏。
跟隨縻道人一起來的那個孩子是縻道人的孫子,名字叫縻楓,縻楓是縻老道河邊撿迴來的,當時在包裹縻楓的繈褓裏放著一片楓葉。
雖然縻楓不是他的親孫子,可縻老道對小縻楓卻疼愛有加,從小認書識字都是縻先生親自教授的。
從屋裏傳出聲音,正是縻楓在讀《道德經》。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
縻楓八歲起開始跟隨爺爺學習道經,從開始爺爺給他講述道的概念,對道的認知,再到現在“感道”的開始。現如今十八歲的縻楓已經對爺爺教授的道經熟記於心,在對於道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十年如一日,縻楓每天早晨都會去村子後麵的山上打坐,練習吐納大小周天。
“吹噓唿吸,吐故納新。”唿吸,就是吐出濁氣,納入人體所需的清氣,這樣就可以幫助人體培養內部之氣。
爺爺曾經說過:“並不是世間沒有了靈氣而是法傳千年以不是原法”。有些道經在經過千年的流傳中,有的丟失,有的被人刪改,以經“完不存一”了。
盤坐在崖邊的縻楓,一唿一吸之間如吞雲吐霧般聲勢浩然。唿出的氣如白練一樣倒卷而迴又從鼻孔而入,隨著不斷的唿吸,縻楓感覺自己身體裏流淌的血液像大河一樣奔騰,血管經過不斷的洗刷,變得寬闊了不少。
縻楓心裏明白,自打跟隨爺爺修習道經以來,自己的身體有了明顯的變化。視力和聽力比常人強了十倍,歸根結底這都是修習道經帶來的好處。唿吸吐納大小周天完畢。
縻楓起身抖了抖衣服上的雪,自言自語到:“這雪下的真大啊”!轉身迎著風雪輕車熟路的朝著山下走去。
一日之計在於晨,不能耽誤好光陰。縻楓踏著厚厚的積雪而歸。隨手拍掉身上的雪花,走進院裏。
早飯,兩碗清粥,一碟鹹菜。並沒有特殊的食材,爺孫倆清靜無為,隻求自在。
屋外的雪開始下的小了,卻是沒有停的意思。天上依然陰的很濃。
爺爺今天要去給村裏的劉大爺看病,劉大爺哮喘病好多年了,每年的這個季節都會因為天氣的寒冷而複發。藥箱裏放著幾包中藥,是爺爺為劉大爺配製的。
“記得練功,莫要偷懶。”說完縻老道背起藥箱抬腿出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