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杌子百感交集,情真意切,一心想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杜仙齋深受感動,默然片刻點點頭語重心長道:“也好,人各有誌,大哥理解你,也會支持你!”


    他說完打量打量小院,又到窩棚裏瞧了一圈。梁奶奶還在沉睡,他沒有打擾退了出來,關心地問:“上次我說的房子那事,你考慮了嗎?”


    杌子搖搖頭歎息:“奶奶是不會去的,她不去俺也不能去,俺得照顧她。”


    “那麽這妹子你打算怎麽辦?那些人勢必不會放過她,走了白帶說不定還會來黃帶,黑帶!”杜仙齋望望甘甜甜,對他們的處境很不放心。


    “唉,還能怎麽辦,眼下隻有先住在這裏,隻能盼著李神探快點來接走她。”杌子無奈地苦歎一聲。


    “不!”不料甘甜甜忽然後退一步,大聲拒絕:“不,我不住在這裏,裏麵有鬼!”


    “有鬼?你胡說啥呢!”杌子都要被她的話激怒了,生氣地斥責:


    “俺和奶奶一直好好地住在這裏,俺又好心收留你,你可不能說這種沒良心咒人的話!”


    甘甜甜見杌子不信,又氣又急辯解道:“是真的,就在那老太婆的床下……紙片一樣好嚇人!”


    “你還亂說……”杌子見她對奶奶出言不敬,氣得不知說什麽好了。


    這時杜仙齋的一名手下不知從哪裏取來幾盒傷痛消炎藥,趕緊給杌子上藥,杌子不再理會甘甜甜。


    “嘻……”這時甘甜甜討好地眨眼一笑,試探著輕聲問:“反正這窩棚裏也住不開,要不……你就讓我隨你這位大哥去他那裏吧?他那麽多保鏢,肯定比在這裏安全!”


    不等杌子說話,她已轉身湊到杜仙齋身旁,現著一副可憐相乞求道:


    “杜大哥,你這麽仁義的大人物可不能見死不救啊!你放心我很懂規矩的,平時我就給你洗洗衣服做做飯,保證不添麻煩!”


    “呃,這個……”杜仙齋捏捏下巴望了杌子一眼,猶豫道:“麻煩倒是不怕,安全也沒問題,隻是我身邊全是些糙老爺們,怕是很不方便。”


    杌子一直在抹藥沒說話。起初他聽了甘甜甜的話心中是一百個不同意。可是後來想了想,這倒也是個辦法。


    “大哥,”這時杌子開口了,“您要是真能收留下她,可真是給俺解了燃眉之急了!”


    杜仙齋左右思量片刻想想也是,隻好點點頭答應下來:“那好吧,就讓她在丐幫的點香堂打打雜吧。那裏是總部,沒人敢去那裏搶人的。”


    香堂是丐幫司祭和執法的地方,供奉有曆代幫主的牌位,一般都有固定地點。


    丐幫號稱天下第一大幫,雖然後來各地分支都獨立成幫,但是組織架構大多都沿襲古製。無論立新主收新人,還是司幫規執刑罰都要在香堂點香組織儀式,以正綱常幫風。


    自古以來當乞丐也得拜師遞投名狀,乞丐頭目權威無限,負責地盤分配甚至動用私刑,小乞兒若是不能按時孝敬份兒,挨打挨罵事小,若被趕出地盤成為流丐就更混不下去了,有時甚至會遭受私刑丟了性命。


    所以丐幫為了嚴禁濫用私刑,後來將執行幫規的權力上收集中在香堂執行。


    無以規矩不成方圓,丐幫講“十窮”“八要”“十戒”,要求幫眾通體貫力執行。


    “十窮”即此前小冬瓜唱過的《十窮歌》:


    進窮棚,抬窮頭,窮家祖師供窮樓;


    窮家也講三綱論,窮家也講三教共九流;


    窮家鞭竿傳天下,窮家的褡子四海遊;


    窮家的沙璣子(竹板兒)垂耳度春秋;


    窮家裏麵分貴賤,窮家裏麵出王侯……


    “八要”即:一要天地君親師;二要受祖師爺的教化;三要孝敬父母;四要敬兄愛弟;五要謹遵國法;六要窮家義氣不差;七要舍己救助幫裏兄弟;八要嚴守幫規。


    “十戒”即:一戒越邊抽舵(指偷乞丐周圍人家的東西或偷乞丐同行的東西);二戒頂色臥蓮(指嫖同行之妻);三戒點水發線(指充當內奸泄密告發);四戒引馬上槽(指暴露了所做之壞事);五戒溜邊拐將(指借同行的東西不還或拐走了別人的徒弟);六戒挑燈撥火(指在同行中挑撥是非);七戒欺孤傲相(指欺壓同行中的老弱孤殘人);八戒遁逃扯謊(指欺騙自己人而逃跑);九戒偷言耳哄(指偷聽別人私活外傳);十戒迷糊吃大(指討得的錢財不公開交出)。


    但凡違反以上幫規者,屆時無論跺手挑筋,皆要點香告天告地告祖宗,以示幫規嚴明。因此香堂也稱點香堂。


    另外,以前的丐幫徒眾遍布天下,為了便於管理,便分行分類形成了門戶森嚴的組織名目。一般分為武行、文行。武行有叫街丐、釘頭丐、柱頭丐、蛇丐等。文行有響丐(打太平鼓、打竹板說數來寶、唱花鼓等)、吹樂丐、詩丐等。


    不論武行、文行,每一行在地方上都有丐頭,即竿兒頭。竿兒頭通常由丐幫大竿子任命,全權負責某一地方的丐幫事務,就相當於中央派到地方的主官。


    而在丐幫總部,大竿子亦稱大杆子,便是丐幫幫主。幫主手下又設婁頭,亦稱長老,相當於中央部門的各部部長。


    每當任命或撤換竿兒頭和婁頭時,也要在香堂點香舉辦儀式。所以點香堂是個象征權力和威儀的地方。


    自古丐幫雖大,但是由於中國之大丐幫幫眾分布極廣,真正的丐幫並沒能形成江南江北的大一統規模。又因各地丐幫信奉的開山祖師不同,更是衍生出了多個派係。如範家門、李家門、伍家門、索家門、高家門等。


    其中,範家門在丐幫當中地位最高,相傳是春秋時範丹傳下的。當年孔子帶領弟子周遊列國途中絕糧於陳蔡幾乎餓死,幸遇範丹施舍得以救命。孔子感激涕零,寫下四句話送與他:“範丹老祖借米麵,來日孔子理當還;貼對聯處請稍候,家家戶戶不怠慢。”


    而李家門則是宋朝仁宗皇帝生母李後留傳下的,當初李後受狸貓換太子之苦沉冤二十載,身居寒窯,幸得張、李兩個叫花子靠乞討養活著她,後來包公陳州放糧,李後才得以伸冤。為了感謝兩個叫花子救命之恩,李後封他二人為花子官。李家門的幫眾都有標記,就是肩上都背一個布褡子,據說是當初李後用來盛放皇帝所賜的“黃龍絲帕”用的,尺寸是三尺三寸三。“奉旨乞討”的說法便是從這一派流傳而來。


    至於伍家門,相傳春秋時期伍子胥為報家仇闖過昭關,來到吳都蘇州時已是身無分文,隻好在街上吹簫行乞,幸遇吳國公子姬光給予救助。這一門幫眾都供奉伍子胥為祖師爺,主要是靠演奏樂器行乞,是真正的“叫花子”。


    關於索家門,原為範家門的一個支派,當初朱元璋身為遊方和尚,雲遊四方,因饑寒交迫病倒在土地廟,幸得一索姓乞丐用乞討來的雜燴熬成湯食(珍珠翡翠白玉湯)救他一命。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賜給索姓乞丐一對牛胯骨,上鑲十三個銅鈴鐺並掛黃布穗,可在十三省隨便乞討。從此索姓乞丐名自立門戶為索家門。


    索家門是丐幫裏文化程度最高的門派。這一派裏不少乞丐平時都穿得較為體麵,以賣藝而不是單純的沿街乞討為生。很多早期的曲藝演員也是這一派出身,如說相聲的開山鼻祖“窮不怕”便是索門一員。


    名望較大的還有一門高家門,據傳是後唐時期高文舉留下的,當初高文舉進京趕考身無分文,靠手打竹筒沿街乞討而求取功名,從此這一門人全都手拿響器,靠唱喜歌行乞。


    以上幾門乃是丐幫中比較傳統的幾個主要流派。而到了解放後,窮苦人民翻身做主當了家,丐幫幾乎消失。後來各派分解演化形成融合,基本上流派特征不再分明。


    雍德丐幫算是後來流傳下來勢力較大的一幫,以雍德為中心輔射全省,在每個地市都有分支,市下又設區縣,規模和勢力都不可小覷。


    但是這些各地分支受到經濟利益驅使,有很多都背離初衷開始染指一些黑市生意,走上了違法犯罪的歪路。


    杜仙齋對這種情況早有了解深惡痛絕,一直有心徹底整治一下。如今他當上了大杆子,第一件事就是把辦公地點搬到了點香堂,他要敲山震虎重整丐幫。


    點香堂座落在城中的黑虎山莊園,是座古式園林。據說為解放後一名看破紅塵皈依佛門的資本家捐獻資產購下後匿名捐贈給丐幫的,一直是丐幫的資產。後來杜仙齋父親杜化銘將點香堂設在了此處。


    黑虎山稱作山,其實並不高大。整座山就是莊園,莊園就是山,渾然一體景致怡人。同時,作為丐幫的總部駐地,自然也是戒備森嚴的。


    杜仙齋把甘甜甜安置在這裏,自然是萬無一失的。


    【寫《欲九流》,講好故事。希望多多投票訂閱,大力捧場啊!另外動態精華裏不定時有『有獎問答』題目,第一個答對者有獎勵哦,敬請關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欲九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峻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峻兮並收藏欲九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