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愈重。
一風和書禮兩人策馬前行,身後是浩浩蕩蕩七萬風吼軍,離開鎖州進入袞州的時候,輪台大師將他們送到州境線上,才依依不舍地迴去。
看著少了一條腿的輪台大師,竟然如此堅強,一風仿佛看到了佛道的精神在西北綻放的光芒,如果萬千西北百姓那樣堅韌、頑強,可以抵擋風沙的侵襲,可以在最貧瘠的地方開出花兒來。
沒過多久,北方佛道,準確地來說,是北宗寺眾僧率領的北方佛道派人傳來情報,十分詳盡地闡述了袞州的戰況。
但讓一風他們感到措手不及的,卻並非袞州的具體戰況,而是另外一個消息,一個讓他們感到極其失望和難過的消息:東北佛道覆滅。
從一風還沒開始在西北惡魔之眼的戰役之前,書禮便已經和他說過此前的情報,北方佛道和東北的佛僧處境艱難,尤其是東北的佛僧,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盡管一風在西北的戰役是能快就快,但還是晚了一步,東北的僅剩的十幾萬佛僧還是沒能等到一風的救援。
聽到這個消息,一風心中十分難受,悲痛不已,情報上的每一個字看上去都是那麽冰冷,字裏行間都是十幾萬佛僧的鮮血和冤魂。
他們的麵目在一風的眼前閃迴——和此前所有衛道犧牲的佛僧同樣的麵目,他們成為了殉道者,用自己的血淚和生命點燃了佛道的火種,他們的生命逝去,但是他們虔誠的信仰之火將刺破籠罩在大武國佛道上空的黑暗,照亮後來佛道探索者的道路。
一風就是其中之一,因為除了這個讓人心痛的消息,經曆千辛萬苦,帶來東北佛道戰況的那個佛僧同時還帶來另外一個消息,那就是負責剿滅東北佛道的東北軍團和大將鐵寧率領的左神策軍團同樣損傷慘重。
其中鐵寧的左神策軍團尤為嚴重,十萬多兵馬、馳援的太清門數千的道兵和聖書院的成千上萬的弟子,全部葬身在東北的戰場。
但是,和此前一風擊潰太清門和聖書院的“新武魂團”不同,這些圍剿東北佛道的兵馬的毀滅,全部是由東北佛僧們用一命換一命的不要命的反擊手段,去拚搏、去抗爭而換來的苦難的戰果,這條情報中除了東北佛僧們衛道的血淚和生命,還有他們不屈的血性,這是東北那片土地上融入到所有人血脈中的戰鬥精神,是不畏強權、不服輸的韌勁和團魂!
不論是東北軍團還是鐵寧的左神策軍團,還是奮起反抗的東北佛道眾僧,他們一個是為了護衛皇權接受武帝的命令,一個是為了捍衛天地大道中的人間佛道,雖然目的不同,但是他們在東北的這塊土地上戰鬥的精神卻是震撼人心的。
他們都談不上有何作孽,也沒有生死的矛盾,但是世事變化步步緊逼,讓他們在戰場上兵戎相見,以性命相拚,他們都拿出了自己骨子裏的戰鬥血性,演出了這一幕人間悲壯慘劇。
但矛盾永遠不會消除,慘劇也不會停止演變,讓一風稍感欣慰的是,因為東北佛道眾僧的拚搏,鐵寧被迫退迴到君州。
他率領的十多萬兵馬全部拚死了,但是君州還有他的十萬兵馬。他不知道此去君州城,朝廷會給他定下何等的結論,是罪罰還是褒獎,但他沒有選擇。
一個光杆將領在戰場上是騰不起多大浪花的,他依靠的是背後千千萬萬的戰士和兄弟,所以他必須迴君州,領受武帝的極大可能是充滿怒火的罪罰,他心中很清楚,從離開君州征戰,便有了這麽一種宿命。
現在,一風麵臨的大武國滅法戰爭的局勢是,在君州之北,寒州和羽州的佛道佛僧全部犧牲,西北西涼州、鎖州、雷州三州的大武軍團勢力全部迴撤到西北邊境,整個北方,隻有袞州的桃焯的右神策軍團和部落騎兵軍團還在攻擊佛道。
在君州之南,西南密州和西南州二州的多滿法王率領的西南佛道已經到達了君州的邊境,但是還要麵臨著猗嘯麾下殘存的右龍武軍團的侵襲。雲州在覺塵長老的率領下,依然和商固呂鐵裳在君州邊境僵持,同樣正經曆鏖戰。
而江南佛道全部集中在君州之東的青州,火猴率領的風吼軍在鄭文琪的率領下幾乎全軍覆沒,並且節節敗退,已經被逼到了青州東邊的邊境線苦苦支撐,等待他們的是滔天的海浪,和絕不能繼續後撤的絕路。
總體來說,大武國滅法戰爭還是佛道占據了一定的優勢,但他們無法鞏固優勢,甚至連堅持下去的可能都在逐步變小。
因為君州還有上百萬的兵馬,這是十大軍團出境征戰留守君州的兵馬,此時魏氏皇族定下的這個決策起到了非常關鍵的震懾作用,隻要君州還有這麽多兵馬,那麽佛道並不可能取得更大的優勢。
除此之外,西北邊境、北方邊境、宛州邊境還有巨量的戍邊兵馬,一旦邊境侵襲勢力被他們擊退,那麽他們反過頭來就可以繼續剿滅佛道。
如果真走到那一步,兵力懸殊還在其次,邊境軍團的強大戰鬥力將對已經千瘡百孔、精疲力竭的大武佛道給予毀滅性的打擊。
既無法鞏固,也不能堅持太久,那麽現在一風作為號召整個大武國佛道反擊的精神領袖,他率領風吼軍的戰略決策就隻有一個:速戰速決。
正好,袞州的北方佛道戰況也給予了一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從風吼軍的暗探、暗諜和斥候部眾刺探來的情報,發現北方佛道並非此前所知的被圍困,非但如此,他們還占據了袞州戰局的上風!
北宗寺的佛僧雖然擅長在朝廷中見風使舵、巴結權貴,但是他們的戰鬥力同樣是十分驚人。
北宗寺作為大武國佛道的巨擘的麵目,此刻才顯示出來,此前一風一直認為比起更偏向履行佛道道義的南宗寺,北宗寺隻不過是一群溜須拍馬、左右逢迎的偽佛僧,他們修煉佛道也不過是因勢利導,看到此前大武國一向倚重和信任佛道,所以才選擇在走上佛道一途。
事實上,這部分的佛僧確實不少,北宗寺的佛門風氣也被他們帶歪了,變得蠅營狗苟,從上到下喜歡長袖善舞,躬身諂媚。
然而,這一場佛道滅法戰爭也驚醒了不少北宗寺佛僧,他們意識到,皇權的施舍終究隻是維護權力的手段,而一旦和皇權相衝突,魏宇便翻臉不認人,不擇手段地守護著座下的金龍椅。
由此,他們在竄逃之餘,被緊追慢趕的桃焯率兵追殺,在鮮血和眼淚中逐漸明白了他們需要抗爭。
他們的意識或許沒有達到捍衛佛道道義的高度,他們或許隻是不想死在桃焯的右神策軍團的馬蹄和戰戟之下,他們或許還是心懷著濃烈的仇恨,被想要為死去的佛道報仇雪恨的仇恨驅使,但他們確實從跪著到站起來了。
如此一來,桃焯愕然發現,他原本從君州之北追殺他們到袞州,如同這片草原上驅趕著聽話的牛羊一般,要殺要剮,全憑自己的心情。轉而到驀然發現,這群牛羊變得極其兇狠,他們的“犄角”同樣尖銳,他們的“獸蹄”同樣堅固,他們奮起的衝鋒同樣會讓自己手下軍團的戰士膽戰心驚,丟盔棄甲。
到了這一步,桃焯已經沒有別的辦法,大柱國崔銘的命令隔三差五地催促著他趕在風吼軍支援之前將北方佛道毀滅。
但是他坐鎮君州卻看不到他們這些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將士,他們何嚐不想建功立業,早日歸家。
但是事實上,他們即將淪陷在北宗寺僧人的刀槍之下,喪命於此,而此時,他得到的消息就是,一風率領風吼軍已經逼近,形勢迫在眉睫。
就在這時,他忽然想出了一個主意,一個很可能瓦解風吼軍,甚至整個北方佛道的主意!
一風和書禮兩人策馬前行,身後是浩浩蕩蕩七萬風吼軍,離開鎖州進入袞州的時候,輪台大師將他們送到州境線上,才依依不舍地迴去。
看著少了一條腿的輪台大師,竟然如此堅強,一風仿佛看到了佛道的精神在西北綻放的光芒,如果萬千西北百姓那樣堅韌、頑強,可以抵擋風沙的侵襲,可以在最貧瘠的地方開出花兒來。
沒過多久,北方佛道,準確地來說,是北宗寺眾僧率領的北方佛道派人傳來情報,十分詳盡地闡述了袞州的戰況。
但讓一風他們感到措手不及的,卻並非袞州的具體戰況,而是另外一個消息,一個讓他們感到極其失望和難過的消息:東北佛道覆滅。
從一風還沒開始在西北惡魔之眼的戰役之前,書禮便已經和他說過此前的情報,北方佛道和東北的佛僧處境艱難,尤其是東北的佛僧,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盡管一風在西北的戰役是能快就快,但還是晚了一步,東北的僅剩的十幾萬佛僧還是沒能等到一風的救援。
聽到這個消息,一風心中十分難受,悲痛不已,情報上的每一個字看上去都是那麽冰冷,字裏行間都是十幾萬佛僧的鮮血和冤魂。
他們的麵目在一風的眼前閃迴——和此前所有衛道犧牲的佛僧同樣的麵目,他們成為了殉道者,用自己的血淚和生命點燃了佛道的火種,他們的生命逝去,但是他們虔誠的信仰之火將刺破籠罩在大武國佛道上空的黑暗,照亮後來佛道探索者的道路。
一風就是其中之一,因為除了這個讓人心痛的消息,經曆千辛萬苦,帶來東北佛道戰況的那個佛僧同時還帶來另外一個消息,那就是負責剿滅東北佛道的東北軍團和大將鐵寧率領的左神策軍團同樣損傷慘重。
其中鐵寧的左神策軍團尤為嚴重,十萬多兵馬、馳援的太清門數千的道兵和聖書院的成千上萬的弟子,全部葬身在東北的戰場。
但是,和此前一風擊潰太清門和聖書院的“新武魂團”不同,這些圍剿東北佛道的兵馬的毀滅,全部是由東北佛僧們用一命換一命的不要命的反擊手段,去拚搏、去抗爭而換來的苦難的戰果,這條情報中除了東北佛僧們衛道的血淚和生命,還有他們不屈的血性,這是東北那片土地上融入到所有人血脈中的戰鬥精神,是不畏強權、不服輸的韌勁和團魂!
不論是東北軍團還是鐵寧的左神策軍團,還是奮起反抗的東北佛道眾僧,他們一個是為了護衛皇權接受武帝的命令,一個是為了捍衛天地大道中的人間佛道,雖然目的不同,但是他們在東北的這塊土地上戰鬥的精神卻是震撼人心的。
他們都談不上有何作孽,也沒有生死的矛盾,但是世事變化步步緊逼,讓他們在戰場上兵戎相見,以性命相拚,他們都拿出了自己骨子裏的戰鬥血性,演出了這一幕人間悲壯慘劇。
但矛盾永遠不會消除,慘劇也不會停止演變,讓一風稍感欣慰的是,因為東北佛道眾僧的拚搏,鐵寧被迫退迴到君州。
他率領的十多萬兵馬全部拚死了,但是君州還有他的十萬兵馬。他不知道此去君州城,朝廷會給他定下何等的結論,是罪罰還是褒獎,但他沒有選擇。
一個光杆將領在戰場上是騰不起多大浪花的,他依靠的是背後千千萬萬的戰士和兄弟,所以他必須迴君州,領受武帝的極大可能是充滿怒火的罪罰,他心中很清楚,從離開君州征戰,便有了這麽一種宿命。
現在,一風麵臨的大武國滅法戰爭的局勢是,在君州之北,寒州和羽州的佛道佛僧全部犧牲,西北西涼州、鎖州、雷州三州的大武軍團勢力全部迴撤到西北邊境,整個北方,隻有袞州的桃焯的右神策軍團和部落騎兵軍團還在攻擊佛道。
在君州之南,西南密州和西南州二州的多滿法王率領的西南佛道已經到達了君州的邊境,但是還要麵臨著猗嘯麾下殘存的右龍武軍團的侵襲。雲州在覺塵長老的率領下,依然和商固呂鐵裳在君州邊境僵持,同樣正經曆鏖戰。
而江南佛道全部集中在君州之東的青州,火猴率領的風吼軍在鄭文琪的率領下幾乎全軍覆沒,並且節節敗退,已經被逼到了青州東邊的邊境線苦苦支撐,等待他們的是滔天的海浪,和絕不能繼續後撤的絕路。
總體來說,大武國滅法戰爭還是佛道占據了一定的優勢,但他們無法鞏固優勢,甚至連堅持下去的可能都在逐步變小。
因為君州還有上百萬的兵馬,這是十大軍團出境征戰留守君州的兵馬,此時魏氏皇族定下的這個決策起到了非常關鍵的震懾作用,隻要君州還有這麽多兵馬,那麽佛道並不可能取得更大的優勢。
除此之外,西北邊境、北方邊境、宛州邊境還有巨量的戍邊兵馬,一旦邊境侵襲勢力被他們擊退,那麽他們反過頭來就可以繼續剿滅佛道。
如果真走到那一步,兵力懸殊還在其次,邊境軍團的強大戰鬥力將對已經千瘡百孔、精疲力竭的大武佛道給予毀滅性的打擊。
既無法鞏固,也不能堅持太久,那麽現在一風作為號召整個大武國佛道反擊的精神領袖,他率領風吼軍的戰略決策就隻有一個:速戰速決。
正好,袞州的北方佛道戰況也給予了一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從風吼軍的暗探、暗諜和斥候部眾刺探來的情報,發現北方佛道並非此前所知的被圍困,非但如此,他們還占據了袞州戰局的上風!
北宗寺的佛僧雖然擅長在朝廷中見風使舵、巴結權貴,但是他們的戰鬥力同樣是十分驚人。
北宗寺作為大武國佛道的巨擘的麵目,此刻才顯示出來,此前一風一直認為比起更偏向履行佛道道義的南宗寺,北宗寺隻不過是一群溜須拍馬、左右逢迎的偽佛僧,他們修煉佛道也不過是因勢利導,看到此前大武國一向倚重和信任佛道,所以才選擇在走上佛道一途。
事實上,這部分的佛僧確實不少,北宗寺的佛門風氣也被他們帶歪了,變得蠅營狗苟,從上到下喜歡長袖善舞,躬身諂媚。
然而,這一場佛道滅法戰爭也驚醒了不少北宗寺佛僧,他們意識到,皇權的施舍終究隻是維護權力的手段,而一旦和皇權相衝突,魏宇便翻臉不認人,不擇手段地守護著座下的金龍椅。
由此,他們在竄逃之餘,被緊追慢趕的桃焯率兵追殺,在鮮血和眼淚中逐漸明白了他們需要抗爭。
他們的意識或許沒有達到捍衛佛道道義的高度,他們或許隻是不想死在桃焯的右神策軍團的馬蹄和戰戟之下,他們或許還是心懷著濃烈的仇恨,被想要為死去的佛道報仇雪恨的仇恨驅使,但他們確實從跪著到站起來了。
如此一來,桃焯愕然發現,他原本從君州之北追殺他們到袞州,如同這片草原上驅趕著聽話的牛羊一般,要殺要剮,全憑自己的心情。轉而到驀然發現,這群牛羊變得極其兇狠,他們的“犄角”同樣尖銳,他們的“獸蹄”同樣堅固,他們奮起的衝鋒同樣會讓自己手下軍團的戰士膽戰心驚,丟盔棄甲。
到了這一步,桃焯已經沒有別的辦法,大柱國崔銘的命令隔三差五地催促著他趕在風吼軍支援之前將北方佛道毀滅。
但是他坐鎮君州卻看不到他們這些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將士,他們何嚐不想建功立業,早日歸家。
但是事實上,他們即將淪陷在北宗寺僧人的刀槍之下,喪命於此,而此時,他得到的消息就是,一風率領風吼軍已經逼近,形勢迫在眉睫。
就在這時,他忽然想出了一個主意,一個很可能瓦解風吼軍,甚至整個北方佛道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