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鈺聽到書敏和那些世家子弟的爭論,心中早已明白是怎麽迴事,等他們發泄完畢,慢慢走到正廳前的石階之上,臉色肅穆。
世家弟子也知道書鈺要講話,都安靜下來,看向書鈺。
書鈺點點頭道:“你們今日集聚的原因,我已盡曉了。
“我想說的有幾點,第一,這世界不是安樂窩,棲鳳城不是,雲州不是,書家更不是!聖人雲,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既然這世界不安,對我們來說,都是好事,能夠激發我們的浩然正氣,去精忠報國,去匡扶天下!
“琴在匣內鳴不平,鳳於梧中待時飛!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如此一番話,首先驚醒了許多人,有些世家弟子已經悄悄低下了頭顱。
書鈺眼看著,停頓了一會,才繼續道:
“第二,良禽折木而棲,當年你們的祖輩,跟隨書家歸隱之前,有大把的機會可以選擇效忠朝廷。若說的‘忠誠’二字,效忠書家遠達不到,效忠朝廷才是忠誠至極。
“但為何你們的祖輩還要跟隨書家來此?必然是書家有其稱心和瞻慕之處,書家從千百年發展至今,試問整個大武國,有哪一個世家有如此實力?
“君子擇機,識時務者為俊傑,你們的祖輩既然做出了選擇,你們也是時候做出選擇了。如今武帝金龍令出,莫不服從,但有反抗,舉國剿滅,這便是皇權尊嚴!這也是我大好男兒效忠國家、征戰四方、建立功勳的最好時機!你們隻看到危險,可否看到了機會?若是這點氣概都無,何必提起你們祖輩來令其蒙羞?”
這樣一說,又有許多世家弟子相繼低頭不語,臉上羞愧之色畢現。
他們有許多都是以祖上的功德為傲,一番話,將他們的傲氣煞住。
書禮和鄭文琪都看著台階之上的書鈺,心中也是暗暗敬服。
他的一番話,從儒家浩然正氣起首,在儒家道義上先壓住大勢,後又在“忠誠”之德行、“征戰”之功勳上,鼓舞士氣,其立意深遠、心思敏銳,實在頗為不凡。
書鈺環顧,點了點頭,知恥而後勇,看到他們中有幡然醒悟者,暗暗欣慰,繼續說道:
“第三,你們若是以為書家隻張口,不出力,那便錯了。朝廷、大武帝看中的,是你們這幾個孱弱掙紮的沒落世家子弟嗎?錯!
“他們看中的,是書家自古以來對武帝朝廷的忠誠,是書家千百年來兢兢業業勤儉治家積攢下來的,大武國獨一無二的家族實力和龐大的基業!
“因此,書家不會讓你們這幾個世家子弟白白送死,我書家將派遣家族全部精銳子弟,帶領你們前往君州,聽候此次滅法剿佛的總指揮大柱國的命令。
“要死,我書家男兒奮勇當先,要活,自有我書家男兒為爾擋住刀劍!”
此話一出,地下站著的世家弟子羞愧難當,激憤不已。
他們本來就有些祖輩的榮耀傲氣,有些也曾立下過雄心壯誌,不過世俗牽絆如泥沼,天長日久就忘卻了。
此時將話一激,頓時有人漲紅著臉唿喊著:“榮耀祖輩,為以我當先!征戰沙場,九死無悔!”
立即一唿百應,頓時群情激昂,聲勢浩大,雄聲震天。
書鈺捏著胡須笑著點頭,過了片刻,他按了按手掌,忽然一指書禮,說道:
“別再說書家甘為人後,老夫將自己的獨子——書禮,遣送君州,征戰沙場!縱然戰死,其尤未悔!”
書禮頓時眼睛瞳孔一縮,心中一寒,未曾想到父親竟會如此安排,明知自己投身佛門,還要讓自己去剿滅佛道!
他心中怒火中燒,但是現在這個場麵,又發作不得,隻好強行隱忍下來,但是臉色鐵青,拳頭緊攥,腰中的青蛇劍光華閃爍,十分不安。
接下來,書禮因心中憤懣,也沒有理會書敏和書鈺如何商量啟程事宜,又如何張貼城榜安撫百姓,平息民怨,書敏又如何設宴接風,他又如何送別眾人歸山,隻是一個人癡呆出神。
別人叫他吃飯,他便巴拉兩口,叫他喝酒,他牙口緊閉,雙目無光,可他內心卻波濤洶湧,不得安寧。
待到歸山,隻見到不歸山依舊青翠茂盛,石階通天而上,白衣學子和書家子弟熙熙攘攘,真是出入皆鴻儒,往來無白丁,一副鼎盛書香世家的模樣。
書禮沉默著跟著父親歸山,在不歸山南門,見到那座高聳巍峨的牌坊,上書:“筆中天地揮毫古今大義”,右聯又寫:“聲朗乾坤吞吐浩然正氣”,中間則寫著:“章華天下”。
他心中不禁感慨萬端,若說起來,儒家經典道義之深與奧秘,並不輸於佛門。
況且,書家本就是當初朝廷對儒家進行趕盡殺絕,才心灰意冷歸隱此處,曆史上那段“儒林焚毀”的公案還赫然在目,為何對佛門重蹈覆轍呢?
如此看來,不論是儒家還是佛家,都不過是皇權的下的一枚棋子罷了。
隻要威脅到皇權,不論是哪朝的武帝,都會敏感地使出最強最厲害的手段將其毀滅,絕不允許有一絲忤逆皇權的存在。
當初一風說“在武帝,是皇權之爭,在佛道,是道義存滅之戰”這些話時,書禮心中還抱有存疑,到此時才豁然開朗、
此時他心內對這位平常羞怯樸實的小師弟不免再次刮目相看。
原本從青山寺下山時,大師兄元隱便囑托自己,要照顧好師弟師妹。
現在他迴顧多次的遭遇,竟是小師弟每次以死相拚、力挽狂瀾,拯救他們的次數更多些,心中不免愧疚。
從南宗寺趕迴棲鳳城的途中,又聽鄭文琪收到消息,得知武帝派遣霸敦侯親率五萬羽林軍征剿南宗寺,如此危難,一風還能抵擋得住嗎?
可恨自己不在他身邊!
由此,他心中於憤恨中又增添了幾許愁緒,隻管出神地想著,跟著父親穿過書家一層層院落殿宇,也不知道鄭文琪被父親如何安排,其他人如何迴家。
一路上,有熟悉的書家長輩和晚輩看到書禮,都歡喜地過來打招唿。
但隻看著書禮,倒覺得癡癡傻傻的,遠遠不像當初天資絕豔的風流倜儻的模樣。
於是書家眾人心中對佛道妖言惑眾的說法更加篤定,那些即將參與佛道滅法之戰的弟子,心中也更加堅定要毀掉邪魔佛道。
當然,這些在書禮是絕沒有意料到的,即便知道,也不過爾爾了。
牆倒眾人推,佛道有難,必是有無數因緣匯集的結果,又因必有果,事到如今,這些人怎麽想,又何須在意?
隻是,剛剛到了家中府邸門口,看到自己母親顫巍巍地撲過來,將他抱住,一口一個“心肝兒”的地哭喊著。
她又看到書禮癡癡傻傻的模樣,心疼地拍打著書鈺,哭喊著責怪他為何要逼迫書禮離家。
身後的家人和親戚,見到這一幕,也多有傷心掩目者。
書禮看到母親將自己抱住,又低頭看到貼著自己胸口的母親滿頭銀絲華發,他心中的酸楚湧出,一時落下淚來,心中卻不禁感慨:
我的佛道嗬!到底是修行不夠啊!
世家弟子也知道書鈺要講話,都安靜下來,看向書鈺。
書鈺點點頭道:“你們今日集聚的原因,我已盡曉了。
“我想說的有幾點,第一,這世界不是安樂窩,棲鳳城不是,雲州不是,書家更不是!聖人雲,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既然這世界不安,對我們來說,都是好事,能夠激發我們的浩然正氣,去精忠報國,去匡扶天下!
“琴在匣內鳴不平,鳳於梧中待時飛!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如此一番話,首先驚醒了許多人,有些世家弟子已經悄悄低下了頭顱。
書鈺眼看著,停頓了一會,才繼續道:
“第二,良禽折木而棲,當年你們的祖輩,跟隨書家歸隱之前,有大把的機會可以選擇效忠朝廷。若說的‘忠誠’二字,效忠書家遠達不到,效忠朝廷才是忠誠至極。
“但為何你們的祖輩還要跟隨書家來此?必然是書家有其稱心和瞻慕之處,書家從千百年發展至今,試問整個大武國,有哪一個世家有如此實力?
“君子擇機,識時務者為俊傑,你們的祖輩既然做出了選擇,你們也是時候做出選擇了。如今武帝金龍令出,莫不服從,但有反抗,舉國剿滅,這便是皇權尊嚴!這也是我大好男兒效忠國家、征戰四方、建立功勳的最好時機!你們隻看到危險,可否看到了機會?若是這點氣概都無,何必提起你們祖輩來令其蒙羞?”
這樣一說,又有許多世家弟子相繼低頭不語,臉上羞愧之色畢現。
他們有許多都是以祖上的功德為傲,一番話,將他們的傲氣煞住。
書禮和鄭文琪都看著台階之上的書鈺,心中也是暗暗敬服。
他的一番話,從儒家浩然正氣起首,在儒家道義上先壓住大勢,後又在“忠誠”之德行、“征戰”之功勳上,鼓舞士氣,其立意深遠、心思敏銳,實在頗為不凡。
書鈺環顧,點了點頭,知恥而後勇,看到他們中有幡然醒悟者,暗暗欣慰,繼續說道:
“第三,你們若是以為書家隻張口,不出力,那便錯了。朝廷、大武帝看中的,是你們這幾個孱弱掙紮的沒落世家子弟嗎?錯!
“他們看中的,是書家自古以來對武帝朝廷的忠誠,是書家千百年來兢兢業業勤儉治家積攢下來的,大武國獨一無二的家族實力和龐大的基業!
“因此,書家不會讓你們這幾個世家子弟白白送死,我書家將派遣家族全部精銳子弟,帶領你們前往君州,聽候此次滅法剿佛的總指揮大柱國的命令。
“要死,我書家男兒奮勇當先,要活,自有我書家男兒為爾擋住刀劍!”
此話一出,地下站著的世家弟子羞愧難當,激憤不已。
他們本來就有些祖輩的榮耀傲氣,有些也曾立下過雄心壯誌,不過世俗牽絆如泥沼,天長日久就忘卻了。
此時將話一激,頓時有人漲紅著臉唿喊著:“榮耀祖輩,為以我當先!征戰沙場,九死無悔!”
立即一唿百應,頓時群情激昂,聲勢浩大,雄聲震天。
書鈺捏著胡須笑著點頭,過了片刻,他按了按手掌,忽然一指書禮,說道:
“別再說書家甘為人後,老夫將自己的獨子——書禮,遣送君州,征戰沙場!縱然戰死,其尤未悔!”
書禮頓時眼睛瞳孔一縮,心中一寒,未曾想到父親竟會如此安排,明知自己投身佛門,還要讓自己去剿滅佛道!
他心中怒火中燒,但是現在這個場麵,又發作不得,隻好強行隱忍下來,但是臉色鐵青,拳頭緊攥,腰中的青蛇劍光華閃爍,十分不安。
接下來,書禮因心中憤懣,也沒有理會書敏和書鈺如何商量啟程事宜,又如何張貼城榜安撫百姓,平息民怨,書敏又如何設宴接風,他又如何送別眾人歸山,隻是一個人癡呆出神。
別人叫他吃飯,他便巴拉兩口,叫他喝酒,他牙口緊閉,雙目無光,可他內心卻波濤洶湧,不得安寧。
待到歸山,隻見到不歸山依舊青翠茂盛,石階通天而上,白衣學子和書家子弟熙熙攘攘,真是出入皆鴻儒,往來無白丁,一副鼎盛書香世家的模樣。
書禮沉默著跟著父親歸山,在不歸山南門,見到那座高聳巍峨的牌坊,上書:“筆中天地揮毫古今大義”,右聯又寫:“聲朗乾坤吞吐浩然正氣”,中間則寫著:“章華天下”。
他心中不禁感慨萬端,若說起來,儒家經典道義之深與奧秘,並不輸於佛門。
況且,書家本就是當初朝廷對儒家進行趕盡殺絕,才心灰意冷歸隱此處,曆史上那段“儒林焚毀”的公案還赫然在目,為何對佛門重蹈覆轍呢?
如此看來,不論是儒家還是佛家,都不過是皇權的下的一枚棋子罷了。
隻要威脅到皇權,不論是哪朝的武帝,都會敏感地使出最強最厲害的手段將其毀滅,絕不允許有一絲忤逆皇權的存在。
當初一風說“在武帝,是皇權之爭,在佛道,是道義存滅之戰”這些話時,書禮心中還抱有存疑,到此時才豁然開朗、
此時他心內對這位平常羞怯樸實的小師弟不免再次刮目相看。
原本從青山寺下山時,大師兄元隱便囑托自己,要照顧好師弟師妹。
現在他迴顧多次的遭遇,竟是小師弟每次以死相拚、力挽狂瀾,拯救他們的次數更多些,心中不免愧疚。
從南宗寺趕迴棲鳳城的途中,又聽鄭文琪收到消息,得知武帝派遣霸敦侯親率五萬羽林軍征剿南宗寺,如此危難,一風還能抵擋得住嗎?
可恨自己不在他身邊!
由此,他心中於憤恨中又增添了幾許愁緒,隻管出神地想著,跟著父親穿過書家一層層院落殿宇,也不知道鄭文琪被父親如何安排,其他人如何迴家。
一路上,有熟悉的書家長輩和晚輩看到書禮,都歡喜地過來打招唿。
但隻看著書禮,倒覺得癡癡傻傻的,遠遠不像當初天資絕豔的風流倜儻的模樣。
於是書家眾人心中對佛道妖言惑眾的說法更加篤定,那些即將參與佛道滅法之戰的弟子,心中也更加堅定要毀掉邪魔佛道。
當然,這些在書禮是絕沒有意料到的,即便知道,也不過爾爾了。
牆倒眾人推,佛道有難,必是有無數因緣匯集的結果,又因必有果,事到如今,這些人怎麽想,又何須在意?
隻是,剛剛到了家中府邸門口,看到自己母親顫巍巍地撲過來,將他抱住,一口一個“心肝兒”的地哭喊著。
她又看到書禮癡癡傻傻的模樣,心疼地拍打著書鈺,哭喊著責怪他為何要逼迫書禮離家。
身後的家人和親戚,見到這一幕,也多有傷心掩目者。
書禮看到母親將自己抱住,又低頭看到貼著自己胸口的母親滿頭銀絲華發,他心中的酸楚湧出,一時落下淚來,心中卻不禁感慨:
我的佛道嗬!到底是修行不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