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揭諦連忙將唐三藏護在中間,隻見小白龍手持寶劍與孫悟空大戰了起來,一個劍光閃閃,劍氣縱橫,一個棍子舞舞生風,棍影重重,兩人實力相當,打得十分精彩,就連近距離觀戰的五方揭諦都不由得想要鼓掌叫好,端是好一場精彩的比鬥。
唐三藏不知道小白龍竟然這麽厲害,當下有些擔憂,生怕孫悟空有失,五方揭諦在一旁寬慰,稱孫悟空乃是齊天大聖,法力無邊,這小白龍雖然實力不俗,但絕對不是孫悟空的對手。
說話間,小白龍一個不慎,被孫悟空一棒將手中兵器打飛,緊接著就被其一腳踢飛,落到了唐三藏不遠的地方,孫悟空舉著如意金箍棒衝了過來,舉棒就要砸下,這時觀音菩薩出言阻止道:“悟空,手下留情。”
張安之立刻收棍看向了觀音菩薩,不解的問道:“此妖龍竟然吃了我師傅的白馬,菩薩為何阻我打殺此妖,為師傅的白馬報仇。”
“小白龍乃是我佛為唐三藏尋來的腳力,此次西行千辛萬難,凡馬如何能勝任,不如讓他化作白馬,也可護唐三藏一路西行。”觀音菩薩自然早就想好了說辭,當下便說道。
“如此甚好,這樣我師傅就不用步行了,還是佛祖想的周到啊。”
“莫要貧嘴。”觀音菩薩說著,便轉頭對小白龍說道:“此人便是之前所言的取經人,如今你可願將功贖罪,化作白馬護送其西行取經嗎?”
小白龍立刻表示願意,隨即便幻化成了白馬,走到了唐三藏麵前,不得不說,小白龍化成的白馬更加神俊,唐三藏看後十分欣喜,連忙上前感謝了一番觀音菩薩,隨後觀音菩薩和五方揭諦便離開了。
就這樣,原本是一人一猴一馬變成了一人一猴一龍了。
一行人向西又走了數月,期間無大事發生,也就是一些野獸、小怪和盜匪,張安之秉承是人就不殺的原則,野獸和小怪都是一棒打死,盜匪則是教訓了一頓就放走了,唐三藏對自己這個大徒弟孫悟空是更加的滿意了,隻是暗中監視的觀音菩薩眉頭越皺越緊了。
這一日,唐三藏和張安之正在前行,忽見一座高大巍峨的寺院,層層殿閣,疊疊廊房,三山門外,巍巍萬道彩雲遮,五福堂前,豔豔千條紅霧繞,好不氣派。
兩人見天色不早,準備上前借宿一晚,等到了寺院門前,才看到這氣派的寺院原來是觀音禪院,乃是觀音菩薩在人間的獲取香火的“直營店”。
此時寺院門口已就有僧人在等候,看來是早就知道唐三藏要來,所以才提前出來迎接。
唐三藏連忙整理好衣冠,然後上前行禮,隻見這觀音禪院的住持,金池禪師立於眾僧之前,此人頭戴一頂毗盧方帽,上麵鑲著一顆碩大的貓晶石,足有鴿子蛋大小,身上穿著一領錦絨褊衫,不但麵料講究昂貴,而且衣領衣角處都繡著金絲,真的是奢侈得有些“樸實無華”,不愧是觀音菩薩人間產業的管理人。
隻是如此奢華的打扮,這金池禪師的長相卻有些不敢恭維,滿麵皺痕,一雙昏眼,個頭矮小,其貌不揚,真的是和那一身打扮格格不入,俗話說穿上龍袍都不像天子,說的應該就是這位觀音禪院的住持了。
就連唐三藏見了,都感覺這貨應該不是好人。
眾人寒暄之後,唐三藏便跟隨金池禪師進入禪院,等到了客廳落座時,堂內的布置更是驚到了唐三藏,好家夥,這寺院的用度基本上都是金銀玉器,就連桌椅都是上等的大料紫檀木所做,唐三藏是什麽人,人家可是大唐佛門話事人,禦弟聖僧,可謂是什麽富貴都見過之人,但是依舊是被觀音禪院的奢華震驚到了。
由此可見,這觀音菩薩的人間產業,真的是很賺香火,很賺錢,就算是後世頭頂一塊布的中東土豪來了,都隻能自愧不如。
這不經意間,唐三藏都受到了影響,起了攀比之心,他可是堂堂東土佛門話事人,怎麽可以辱沒了大唐的威名,當下就取出了錦襴袈裟穿在了身上,這才恢複了禦弟聖僧的氣勢。
這個時候的唐三藏雖修持佛法多年,但是本質上還是一個年輕人,而且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真的要讓他做到榮辱不驚顯然不現實,平時老成持重隻是表象,年輕氣盛才更像是他這個年紀該有的樣子,這顯然就是壓抑久了,一被刺激後就顯現了出來。
一開始唐三藏換袈裟並沒有驚訝到觀音禪院的住持金池禪師,畢竟在他看來,他們這個偏僻地方的僧人都一身華服,堂堂的東土大唐聖僧怎麽可能那麽樸素呢,換一身好的行頭實屬正常,可當唐三藏換好了錦襴袈裟之後,住持當場就看呆了。
這錦襴袈裟可不隻是一件佛家至寶那麽簡單,除了穿上之後水火不侵,防身驅蟲,不入輪迴,不墮地獄這些功效以外,外觀也是極為奢華,不僅麵料乃是天界之物,而且上麵還嵌有佛門七寶,可不是凡間金銀珠寶這些俗物可比,那是千般巧妙明珠墜,萬祥稀奇佛寶攢。
穿著錦襴袈裟的唐三藏仿佛真佛現世一般,佛光普照,神聖不可侵犯,那觀音禪院的住持金池禪師已有兩百七十歲,其眼界自然不是凡人可比,一眼就看出了錦襴袈裟不是凡物
別說住持了,就連他身邊那些僧人,肉眼凡胎也都看癡了,因為他們從未看過如此寶物。
金池禪師看著看著,突然眼淚就流了下來,因為這樣的寶物竟然不是他的,當下就可憐巴巴的跪著請求唐三藏借錦襴袈裟給他觀賞一宿,明早必定奉還。
唐三藏雖然有些不舍,但是不想墮了禦弟聖僧的稱號,隻能勉為其難的同意,將錦襴袈裟脫下來借給了金池禪師,對方拿到袈裟如獲至寶,欣喜若狂,當下趕緊安排眾僧照顧好唐三藏和張安之二人,自己則拿著袈裟就迴到禪房之中,細細觀摩。
隻是金池禪師越看越難受,越看越嫉妒,越看越不甘心,憑什麽這樣的寶物不是自己的,最後,竟然又再次大哭了起來。
唐三藏不知道小白龍竟然這麽厲害,當下有些擔憂,生怕孫悟空有失,五方揭諦在一旁寬慰,稱孫悟空乃是齊天大聖,法力無邊,這小白龍雖然實力不俗,但絕對不是孫悟空的對手。
說話間,小白龍一個不慎,被孫悟空一棒將手中兵器打飛,緊接著就被其一腳踢飛,落到了唐三藏不遠的地方,孫悟空舉著如意金箍棒衝了過來,舉棒就要砸下,這時觀音菩薩出言阻止道:“悟空,手下留情。”
張安之立刻收棍看向了觀音菩薩,不解的問道:“此妖龍竟然吃了我師傅的白馬,菩薩為何阻我打殺此妖,為師傅的白馬報仇。”
“小白龍乃是我佛為唐三藏尋來的腳力,此次西行千辛萬難,凡馬如何能勝任,不如讓他化作白馬,也可護唐三藏一路西行。”觀音菩薩自然早就想好了說辭,當下便說道。
“如此甚好,這樣我師傅就不用步行了,還是佛祖想的周到啊。”
“莫要貧嘴。”觀音菩薩說著,便轉頭對小白龍說道:“此人便是之前所言的取經人,如今你可願將功贖罪,化作白馬護送其西行取經嗎?”
小白龍立刻表示願意,隨即便幻化成了白馬,走到了唐三藏麵前,不得不說,小白龍化成的白馬更加神俊,唐三藏看後十分欣喜,連忙上前感謝了一番觀音菩薩,隨後觀音菩薩和五方揭諦便離開了。
就這樣,原本是一人一猴一馬變成了一人一猴一龍了。
一行人向西又走了數月,期間無大事發生,也就是一些野獸、小怪和盜匪,張安之秉承是人就不殺的原則,野獸和小怪都是一棒打死,盜匪則是教訓了一頓就放走了,唐三藏對自己這個大徒弟孫悟空是更加的滿意了,隻是暗中監視的觀音菩薩眉頭越皺越緊了。
這一日,唐三藏和張安之正在前行,忽見一座高大巍峨的寺院,層層殿閣,疊疊廊房,三山門外,巍巍萬道彩雲遮,五福堂前,豔豔千條紅霧繞,好不氣派。
兩人見天色不早,準備上前借宿一晚,等到了寺院門前,才看到這氣派的寺院原來是觀音禪院,乃是觀音菩薩在人間的獲取香火的“直營店”。
此時寺院門口已就有僧人在等候,看來是早就知道唐三藏要來,所以才提前出來迎接。
唐三藏連忙整理好衣冠,然後上前行禮,隻見這觀音禪院的住持,金池禪師立於眾僧之前,此人頭戴一頂毗盧方帽,上麵鑲著一顆碩大的貓晶石,足有鴿子蛋大小,身上穿著一領錦絨褊衫,不但麵料講究昂貴,而且衣領衣角處都繡著金絲,真的是奢侈得有些“樸實無華”,不愧是觀音菩薩人間產業的管理人。
隻是如此奢華的打扮,這金池禪師的長相卻有些不敢恭維,滿麵皺痕,一雙昏眼,個頭矮小,其貌不揚,真的是和那一身打扮格格不入,俗話說穿上龍袍都不像天子,說的應該就是這位觀音禪院的住持了。
就連唐三藏見了,都感覺這貨應該不是好人。
眾人寒暄之後,唐三藏便跟隨金池禪師進入禪院,等到了客廳落座時,堂內的布置更是驚到了唐三藏,好家夥,這寺院的用度基本上都是金銀玉器,就連桌椅都是上等的大料紫檀木所做,唐三藏是什麽人,人家可是大唐佛門話事人,禦弟聖僧,可謂是什麽富貴都見過之人,但是依舊是被觀音禪院的奢華震驚到了。
由此可見,這觀音菩薩的人間產業,真的是很賺香火,很賺錢,就算是後世頭頂一塊布的中東土豪來了,都隻能自愧不如。
這不經意間,唐三藏都受到了影響,起了攀比之心,他可是堂堂東土佛門話事人,怎麽可以辱沒了大唐的威名,當下就取出了錦襴袈裟穿在了身上,這才恢複了禦弟聖僧的氣勢。
這個時候的唐三藏雖修持佛法多年,但是本質上還是一個年輕人,而且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真的要讓他做到榮辱不驚顯然不現實,平時老成持重隻是表象,年輕氣盛才更像是他這個年紀該有的樣子,這顯然就是壓抑久了,一被刺激後就顯現了出來。
一開始唐三藏換袈裟並沒有驚訝到觀音禪院的住持金池禪師,畢竟在他看來,他們這個偏僻地方的僧人都一身華服,堂堂的東土大唐聖僧怎麽可能那麽樸素呢,換一身好的行頭實屬正常,可當唐三藏換好了錦襴袈裟之後,住持當場就看呆了。
這錦襴袈裟可不隻是一件佛家至寶那麽簡單,除了穿上之後水火不侵,防身驅蟲,不入輪迴,不墮地獄這些功效以外,外觀也是極為奢華,不僅麵料乃是天界之物,而且上麵還嵌有佛門七寶,可不是凡間金銀珠寶這些俗物可比,那是千般巧妙明珠墜,萬祥稀奇佛寶攢。
穿著錦襴袈裟的唐三藏仿佛真佛現世一般,佛光普照,神聖不可侵犯,那觀音禪院的住持金池禪師已有兩百七十歲,其眼界自然不是凡人可比,一眼就看出了錦襴袈裟不是凡物
別說住持了,就連他身邊那些僧人,肉眼凡胎也都看癡了,因為他們從未看過如此寶物。
金池禪師看著看著,突然眼淚就流了下來,因為這樣的寶物竟然不是他的,當下就可憐巴巴的跪著請求唐三藏借錦襴袈裟給他觀賞一宿,明早必定奉還。
唐三藏雖然有些不舍,但是不想墮了禦弟聖僧的稱號,隻能勉為其難的同意,將錦襴袈裟脫下來借給了金池禪師,對方拿到袈裟如獲至寶,欣喜若狂,當下趕緊安排眾僧照顧好唐三藏和張安之二人,自己則拿著袈裟就迴到禪房之中,細細觀摩。
隻是金池禪師越看越難受,越看越嫉妒,越看越不甘心,憑什麽這樣的寶物不是自己的,最後,竟然又再次大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