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陸大會一下子成為了整個大唐王朝的一件盛事,無數佛教信眾紛紛前往長安想要一睹盛況,而一千兩百名高僧也都在摩拳擦掌,想要用自己對佛法的理解,吸引更多的信眾,並且一舉奪得佛門領袖的稱號。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便是得道高僧,也貪圖名聲。


    在一千兩百名高僧中,有一名法號“玄奘”的高僧最為引人注目,不但因為其身材高大,儀表堂堂,佛法精深,還因為他的身份極為特殊。


    他本是狀元之子,其母乃當朝丞相殷開山之女,原本應該無憂無慮度過一生,結果他的父親在上任途中遇到劫匪被殺,還被冒名頂替,母親則被劫匪強占,他更是在滿月時便被母親放入木桶順江而下,幸得金山寺主持所救。


    玄奘長大之後,主持將其身世告知,他便立刻到長安尋找其外祖父,然後帶兵捉拿劫匪,救出生母,可惜其母自覺失節,無顏存活,隨後便自盡了。


    大仇得報後,玄奘在白馬寺出家為僧,因其聰慧過人,悟性極高,精通各種佛法,很快就成為了當地最有名的高僧,此次水陸大會,玄奘並不想參加,奈何唐皇有旨,隻能前來,其外祖父還特意到場與其相見,於是玄奘變成了一千二百名高僧中最受矚目的人,簡稱最靚的仔。


    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陸大會,除了做法事超度亡靈以外,自然也有各種佛法辯論,由於玄奘過於引人注目,因而成為了各路高僧挑戰的首位人選,其他人都想在佛法上勝過玄奘,好揚名立萬,結果各個所謂的高僧在佛法辯論中,皆敗於玄奘之手,這下玄奘的名聲更勝,就連唐皇都知道了,直接下旨召見。


    兩人見麵之後,相談甚歡,特別是在知道了玄奘的身世後,唐皇對玄奘更是滿意,於是賜他國姓,從此便叫唐玄奘,隨後唐皇下旨令唐玄奘全權負責水陸大會,此消息一出,眾人皆驚,因為這樣就等於向天下人宣布,唐玄奘為大唐佛門領袖,一時間各種羨慕嫉妒恨的聲音都有。


    唐玄奘並不在乎這些名利,領旨之後,專心的操辦水陸大會,由於此時佛門領袖之位已定,便沒有了佛法辯論,而是變成了眾人請求唐玄奘講解佛法,唐玄奘也沒有拒絕,每日做完法事之後,都會在水陸大會上講解小乘佛法。


    這一講就是數日,直到今天,突然有一位老僧站出來質疑,稱小乘佛法隻能度己,不能度人,若想度人,隻能去西天靈山尋求三藏真經,裏麵的大乘佛法可普度眾生。


    唐皇見有人打斷佛法講解,便前來查看,結果發現這位老僧正是之前叫賣袈裟和錫杖之人,後因為唐皇以禮相待,誠意十足,便將錦襴袈裟和九環錫杖相贈。


    原本唐皇是打算等水陸大會之後,將此二物賜予唐玄奘,用來彰顯其佛門領袖的身份,沒有想到這水陸大會還沒有結束,老僧又出來質疑,還說什麽大乘佛法更為上乘,這倒激起了他的好奇,於是便想讓唐玄奘與老僧來一場佛經辯論。


    然而,老僧突然顯出了原貌,竟然是觀音菩薩親至,場中除了唐皇之外,所有僧眾和百姓皆跪地膜拜,唐皇見狀略有一絲不滿,但是並未表現出來,而是上前詢問觀音菩薩前來所為何事。


    觀音菩薩直接開門見山的邀請唐玄奘,前往西天靈山求取真經,唐玄奘沒有立刻答應,而是看向唐皇,因為他現在是大唐王朝冊封的佛門領袖,自然要聽唐皇的命令。


    唐皇稱世人疾苦,確實需要大乘佛法,一來可以超度亡魂,二來還能普度眾生,乃大功德一件,希望唐玄奘可以替他去將真經取來。


    唐玄奘雖然已經遁入空門,但是依舊希望能為大唐王朝做些實事,這樣既可以幫助到平民百姓,還能償還唐皇的知遇之恩,當下便同意,唐皇取來了從觀音菩薩那裏得到的錦襴袈裟和九環錫杖,賜給了唐玄奘,觀音菩薩也賜下新的法號“三藏”,並稱會在西天靈山之上等他前來取經,隨後觀音菩薩便離開了。


    由於觀音菩薩的出現,水陸大會更是空前,不過唐玄奘,也可以叫做唐三藏,卻將主持大會之事交給了別人,因為他已經隨唐皇一同來到了皇宮之中。


    “此番西行取經千難萬險,你千萬要小心謹慎,注意安全,朕會時刻掛念於你。”


    唐皇看著唐三藏,心中有種想要說出實情的感覺,但是還是忍住了,因為軒轅黃帝曾經告訴他,唐三藏雖然是金蟬子的第十世,但是記憶全部都被封印了,所以就算是跟他說什麽也無用。


    “陛下放心,貧僧一定將真經取迴,以報陛下知遇之恩,此去最多三年,便可返迴,還請陛下莫要掛念。”


    唐三藏壓根就不清楚這趟取經之行的兇險,竟然大言不慚的說三年就能迴來,這是無知者無畏。


    唐皇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迴,尷尬了一會,才想到正事,連忙說道:“你是替朕前往,便是如朕親臨,不若你與朕結拜,從此你便是禦弟聖僧,路過諸國皆不敢怠慢於你,也方便你取得通關文牒,你覺得如何?”


    “全憑陛下做主。”


    隨後,唐皇便讓人去準備,他要與唐三藏結拜成為異姓兄弟,自此唐玄奘除了大唐王朝佛門話事人以外,又多了一個新的身份,禦弟聖僧。


    在結拜之後,唐皇設宴款待了唐三藏,並且賜下了許多金銀細軟作為一路西行的盤纏,還有兩名隨從和一匹純白的禦馬,就這樣,最初的取經團隊形成,唐三藏在宴會之後,便向唐皇辭行,風風火火的踏上了取經之路。


    此時作為一個凡人,唐三藏以為隻是出趟遠門而已,覺得全天下都如同大唐王朝一般,四海升平,無妖魔作祟,完全沒有意識到西行之路的艱辛不隻是路途遙遠,還有到處存在的妖魔鬼怪,甚至還涉及到各方勢力的勾心鬥角,你死我活的鬥爭。


    唐三藏是天命取經人不假,但也是天命倒黴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荒之我要逆天改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刺桐花開花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刺桐花開花謝並收藏洪荒之我要逆天改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