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安之來到酆都城外,酒意也已經退了大半,此時才發現原來是自己被拘魂了。
與孫悟空暴怒不同,張安之則是一臉平靜,想不到自己出關之日,竟然就剛好是陽壽耗盡之時,這倒也是真巧。
兩名鬼差押解著張安之來到了酆都城內森羅殿中的判官司處,此時判官司的一把手文判官崔鈺正高坐堂上看著不吵不鬧的張安之,久久不語,堂下眾小鬼也都好奇的竊竊私語,一時間,堂內氣氛有些詭異。
文判官崔鈺在心裏不禁嘀咕,‘不對啊,這是十分不對,怎麽這猴頭不吵不鬧,接下去我該怎麽辦呢?’
“請問堂上可是崔判官?”張安之見沒人說話,隻好開口打破了沉默的氣氛。
“正是本官,”
這時文判官崔鈺也反應過來了,現在他是上官,怎麽能一言不發呢,於是接著說道,“堂下之人姓甚名誰,陽壽幾何,可是枉死?”
“迴稟大人,在下孫悟空,乃是天生地養之石猴,生前修仙問道,已是太乙金仙的修為,不知為何會出現於此地,還請大人能為我解惑。”張安之不卑不亢的說道。
“哦,待我一查便知。”文判官崔鈺取出了生死簿,在上麵好一頓查詢後,才開口繼續說道,“孫悟空,天產石猴,該壽三百四十二歲,善終。”
張安之聽後,心道了一聲‘果然’。
封神量劫之後天地法則改變,修煉體係也做了修改,在此之後再誕生的先天生靈壽元都不如洪荒時期那樣悠長,動輒上千上萬年,隻是孫悟空明明修煉有成,壽元增加不知凡幾,也還是三百四十二歲,這不得不說是故意針對他的陰謀。
見張安之沒有說話,文判官崔鈺問道:“對此,你可有異議?”
“請問大人,這生死簿可會出錯?”
“自然不會。”
“那我便無異議。”張安之說罷,也不掙紮,就這樣靜靜地站立,等候發落。
“這……”
這下文判官崔鈺傻眼了,眼前的石猴怎麽沒有按照劇本來,如今他無異議,那麽接下去的流程,無外乎驗明正身之後,不是下地獄,就是過奈何橋,重投六道輪迴,可如果這樣,這事情不就辦砸了嗎?這石猴可是天界和佛門指名道姓要的人,現在如何是好。
就在文判官崔鈺抓耳撓腮,不知道該怎麽辦之時,十殿閻羅趕到,先是一一與張安之見禮,然後閻羅王開口說道:“不知上仙到來,有失遠迎,實在罪過啊,崔判官,你這做的是什麽事,上仙得道有成,貴為太乙金仙,陽壽怎會隻有三百四十二年?莫非你老眼昏花,看不清數字?”
說著,閻羅王還不停地對著崔判官眨眼,文判官崔鈺見狀連忙附和道:“實在抱歉,是我看錯了,剛好是同名同姓之人,還望上仙莫怪。”
張安之心想,好家夥,這樣也行?
“那現在該如何?”張安之問道。
“還請上仙稍後,此次紕漏定有緣由,讓我等查詢一番,便可送上仙還陽。”閻羅王賠笑道。
“若是如此,我可否在這地府陰司逛逛,第一次來,十分好奇。”
張安之倒也不客氣,感覺他好像不是在地府陰司,而是尋常地方,還想到處逛逛,地府中人都在心中偷偷吐槽,‘怎麽不說去春遊踏青一番呢。’
十殿閻羅麵麵相覷,本不想答應,但是眼下事情進展出現問題,他們急需去找地藏王菩薩商議一番,於是隻能同意,叫了兩名鬼差陪同張安之,在酆都城邊緣地帶到處逛逛。
在張安之離開之後,十殿閻羅先是交代了崔判官看著張安之,不要讓他到處亂跑,他們十人則立刻去找地藏王菩薩商議。
“菩薩,那石猴已經拘來,但是卻不吵不鬧,我等也不知該如何是好,特來求教。”十殿閻羅一看到地藏王菩薩後,依舊是閻羅王開口問道。
“不對呀,我佛說過,此猴修煉有成之後,定會到處惹事,先前跑去東海龍宮拿走了定海神針和一整套披掛,現在被拘魂到地府,怎麽會如此淡定,難道他不怕死?”地藏王菩薩也有些懵。
“此事千真萬確,所以才來找您商議對策。”閻羅王急道。
“若那石猴不大鬧地府,那麽將來地府就分不到西行取經的功德,必須讓他鬧起來,既然他無所謂生死,那就去多拘些猴子猴孫的魂來刺激刺激他,我就不信,這猴子還能那麽淡定。”地藏王菩薩思索了一陣之後說道。
“若是此法還不……”閻羅王不敢說下去,但是意思卻已經表達得很明顯了。
“若是還不湊效,那就誘騙他,聲稱生死簿因為平心娘娘不在,出現了差錯,需要由他來更改生死簿,否則無法救那些枉死的猴子猴孫,想那隻是隻猴子,應該不會覺得有什麽問題,事後,你們便可以上天界告他私自篡改生死簿了。”
“多謝菩薩指點,我等這就去辦。”
十殿閻羅連忙道謝,然後就又趕迴到了森羅殿,然而,此時張安之還沒有迴來,眾人連忙詢問崔判官人去哪裏了,結果崔判官支支吾吾半天後,才說張安之走到了輪迴司,正在與孟婆閑聊呢。
孟婆在地府陰司的地位極為特殊,因為她是平心娘娘一縷元神所化,別看隻是執掌輪迴殿,官職在十殿閻羅之下,但是就算是酆都大帝看到孟婆都十分客氣,畢竟,平心娘娘不在,很多時候,孟婆是可以代替平心娘娘做決定的,明麵上酆都大帝執掌整個地府陰司,但是這裏真正的主人永遠都是平心娘娘。
這好端端的怎麽跑到孟婆那裏了,要是這事讓孟婆摻和進來,那可不得了,十殿閻羅立刻趕往輪迴殿找尋張安之,等他們到了地方,就看到張安之正在和孟婆有說有笑,場麵十分和諧。
“今天是什麽風,怎麽十殿閻羅都來了?”孟婆見眾人前來,打趣道。
“我等是來找上仙的,不曾想打擾到了二位交談,實在該死,隻是我等有要事要談,不知是否能行個方便,讓上仙隨我們離去。”
從十殿閻羅說話的態度上可以看出,這一點不像上級和下級說話的態度,反而是下級在向上級匯報。
與孫悟空暴怒不同,張安之則是一臉平靜,想不到自己出關之日,竟然就剛好是陽壽耗盡之時,這倒也是真巧。
兩名鬼差押解著張安之來到了酆都城內森羅殿中的判官司處,此時判官司的一把手文判官崔鈺正高坐堂上看著不吵不鬧的張安之,久久不語,堂下眾小鬼也都好奇的竊竊私語,一時間,堂內氣氛有些詭異。
文判官崔鈺在心裏不禁嘀咕,‘不對啊,這是十分不對,怎麽這猴頭不吵不鬧,接下去我該怎麽辦呢?’
“請問堂上可是崔判官?”張安之見沒人說話,隻好開口打破了沉默的氣氛。
“正是本官,”
這時文判官崔鈺也反應過來了,現在他是上官,怎麽能一言不發呢,於是接著說道,“堂下之人姓甚名誰,陽壽幾何,可是枉死?”
“迴稟大人,在下孫悟空,乃是天生地養之石猴,生前修仙問道,已是太乙金仙的修為,不知為何會出現於此地,還請大人能為我解惑。”張安之不卑不亢的說道。
“哦,待我一查便知。”文判官崔鈺取出了生死簿,在上麵好一頓查詢後,才開口繼續說道,“孫悟空,天產石猴,該壽三百四十二歲,善終。”
張安之聽後,心道了一聲‘果然’。
封神量劫之後天地法則改變,修煉體係也做了修改,在此之後再誕生的先天生靈壽元都不如洪荒時期那樣悠長,動輒上千上萬年,隻是孫悟空明明修煉有成,壽元增加不知凡幾,也還是三百四十二歲,這不得不說是故意針對他的陰謀。
見張安之沒有說話,文判官崔鈺問道:“對此,你可有異議?”
“請問大人,這生死簿可會出錯?”
“自然不會。”
“那我便無異議。”張安之說罷,也不掙紮,就這樣靜靜地站立,等候發落。
“這……”
這下文判官崔鈺傻眼了,眼前的石猴怎麽沒有按照劇本來,如今他無異議,那麽接下去的流程,無外乎驗明正身之後,不是下地獄,就是過奈何橋,重投六道輪迴,可如果這樣,這事情不就辦砸了嗎?這石猴可是天界和佛門指名道姓要的人,現在如何是好。
就在文判官崔鈺抓耳撓腮,不知道該怎麽辦之時,十殿閻羅趕到,先是一一與張安之見禮,然後閻羅王開口說道:“不知上仙到來,有失遠迎,實在罪過啊,崔判官,你這做的是什麽事,上仙得道有成,貴為太乙金仙,陽壽怎會隻有三百四十二年?莫非你老眼昏花,看不清數字?”
說著,閻羅王還不停地對著崔判官眨眼,文判官崔鈺見狀連忙附和道:“實在抱歉,是我看錯了,剛好是同名同姓之人,還望上仙莫怪。”
張安之心想,好家夥,這樣也行?
“那現在該如何?”張安之問道。
“還請上仙稍後,此次紕漏定有緣由,讓我等查詢一番,便可送上仙還陽。”閻羅王賠笑道。
“若是如此,我可否在這地府陰司逛逛,第一次來,十分好奇。”
張安之倒也不客氣,感覺他好像不是在地府陰司,而是尋常地方,還想到處逛逛,地府中人都在心中偷偷吐槽,‘怎麽不說去春遊踏青一番呢。’
十殿閻羅麵麵相覷,本不想答應,但是眼下事情進展出現問題,他們急需去找地藏王菩薩商議一番,於是隻能同意,叫了兩名鬼差陪同張安之,在酆都城邊緣地帶到處逛逛。
在張安之離開之後,十殿閻羅先是交代了崔判官看著張安之,不要讓他到處亂跑,他們十人則立刻去找地藏王菩薩商議。
“菩薩,那石猴已經拘來,但是卻不吵不鬧,我等也不知該如何是好,特來求教。”十殿閻羅一看到地藏王菩薩後,依舊是閻羅王開口問道。
“不對呀,我佛說過,此猴修煉有成之後,定會到處惹事,先前跑去東海龍宮拿走了定海神針和一整套披掛,現在被拘魂到地府,怎麽會如此淡定,難道他不怕死?”地藏王菩薩也有些懵。
“此事千真萬確,所以才來找您商議對策。”閻羅王急道。
“若那石猴不大鬧地府,那麽將來地府就分不到西行取經的功德,必須讓他鬧起來,既然他無所謂生死,那就去多拘些猴子猴孫的魂來刺激刺激他,我就不信,這猴子還能那麽淡定。”地藏王菩薩思索了一陣之後說道。
“若是此法還不……”閻羅王不敢說下去,但是意思卻已經表達得很明顯了。
“若是還不湊效,那就誘騙他,聲稱生死簿因為平心娘娘不在,出現了差錯,需要由他來更改生死簿,否則無法救那些枉死的猴子猴孫,想那隻是隻猴子,應該不會覺得有什麽問題,事後,你們便可以上天界告他私自篡改生死簿了。”
“多謝菩薩指點,我等這就去辦。”
十殿閻羅連忙道謝,然後就又趕迴到了森羅殿,然而,此時張安之還沒有迴來,眾人連忙詢問崔判官人去哪裏了,結果崔判官支支吾吾半天後,才說張安之走到了輪迴司,正在與孟婆閑聊呢。
孟婆在地府陰司的地位極為特殊,因為她是平心娘娘一縷元神所化,別看隻是執掌輪迴殿,官職在十殿閻羅之下,但是就算是酆都大帝看到孟婆都十分客氣,畢竟,平心娘娘不在,很多時候,孟婆是可以代替平心娘娘做決定的,明麵上酆都大帝執掌整個地府陰司,但是這裏真正的主人永遠都是平心娘娘。
這好端端的怎麽跑到孟婆那裏了,要是這事讓孟婆摻和進來,那可不得了,十殿閻羅立刻趕往輪迴殿找尋張安之,等他們到了地方,就看到張安之正在和孟婆有說有笑,場麵十分和諧。
“今天是什麽風,怎麽十殿閻羅都來了?”孟婆見眾人前來,打趣道。
“我等是來找上仙的,不曾想打擾到了二位交談,實在該死,隻是我等有要事要談,不知是否能行個方便,讓上仙隨我們離去。”
從十殿閻羅說話的態度上可以看出,這一點不像上級和下級說話的態度,反而是下級在向上級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