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中師那些事兒
自序
中國大約從1981年開始,為了緩解農村小學師資嚴重不足的壓力,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從初中畢業生中招收學生就讀中等師範學校,畢業後到城鄉小學任教的招生政策。1999年後,全國又陸續取消了中師教育。在十七八年的時間內,全國近400萬學習成績優異的初中畢業生,湧進了中等師範學校。
前一段時間,網上曾經有一篇短文叫《中師生的芳華》,引起了無數中師人的共鳴。該文這樣深情地寫到: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師生。
十七八歲的他們猶如一把把蒲公英的種子,撒在祖國或肥沃或貧瘠的土地上。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從畢業開始,就一直堅守在偏僻、荒涼的鄉村中小學。
一代中師生,也許從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負重前行,與平凡、貧窮、落魄為伍。
中師畢業生充實中小學教學隊伍,讓中國基礎教育得以發展,不至於陷落,這是中國教育的大幸,而之於個人,用一生的“芳華”,零落於中小學校有限的平台,這是個人的不幸。”
我於1991年考入中等師範學校,在那裏度過了難忘的三年中師生活。那時候學校學習氛圍很好,同學們團結友愛,一個個積極上進,大家在努力學好文化科學知識的同時,積極鍛煉能力,追求全麵發展;老師們治學嚴謹,愛崗敬業,既對大家嚴格要求,又給予了同學們無微不至的關愛,對大家寄予了無限的希望。如何培養“德才兼備、全麵發展、能力突出”的小學教師,成為那個時代學校、老師和同學們的共同期盼。畢業後,這些中師生大多數都迴到了生他們養他們的故鄉,用他們的雙肩和智慧撐起了鄉村教育的大半個天,不少同學成長為名校長,教學骨幹,極少數改行從事其它行業的同學,如今也成為所在行業的翹楚。
有人說:“中師生不容易,他們在懵懂時扛起了中國教育的半邊天。多數人紮根於窮鄉僻壤,微薄的工資,上不足以贍養父母,下不足以給孩子優質的教育資源教育環境。他們對不起家庭,對不起自己,但對得起別人家的孩子,對得起國家教育!”
我深以為然。我試圖用笨拙的語言寫下一些文字,獻給那個火紅的年代,獻給普天下上過中師的一代中專學生,也獻給自己,作為對那一段芳華歲月的溫馨迴憶。
這部小說以“趙弘毅”為主線,迴憶了他和同學們的三年中師生活。我想從中師生們的生活、學習、活動等方麵出發,來展現中師學生“思想活躍、積極上進、學習刻苦、能力突出、素養全麵”的時代特征。“趙弘毅”身上有我的影子,他是我心目中一個比較理想的中師生代表人物,他身上有著農家子弟傳統的勤奮好學、純真樸實和美好善良。“九一級五班”這個班集體,也曾經是我當年班級的番號,在這部小說裏我之所以繼續沿用,是難以割舍自己對這個班集體的熱愛,但她同樣是無數個優秀班集體的一個縮影,她代表著“求實、奮進、愛美、創新”師範學校班級精神。總之,故事裏麵所有人名、地名、班名和校名都不是特指,請讀者不要對號入座。
“曾經,我們天真的以為我們是上天眷顧的驕子,也曾經以為自己是風,最後才知道原來隻是草。”
有人感歎,“中師生是一代有見識,卻退出曆史舞台的過客”。他們看著時代瞬息萬變,卻因為腳步太重而追趕不上時代。
我並不這樣看,中師生這個稱謂雖然伴隨著國家招生製度的改革,逐漸退出了曆史的舞台,然而中師生的精神卻永遠都不會過時,她也為新時代如何重振師範教育指明了方向。
迴望曆史,你,我,他(她),無數的中師生,我們都是一群仰望星空,數星星的人。
謹以此文,獻給我們的中師時代。
第一章
許多年後,麵對許多高中畢業生高考後填報誌願時,趙弘毅準會迴想起他當年中專考試後,去填報師範誌願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1991年7月,被很多參加中考、高考的學生稱之為黑色的七月。一直以來在全校應屆生中穩居第一名的趙弘毅,參加當年中專考試竟然以一分之差落榜了!他清楚地記得當年他所在的柳樹區中專錄取分數線是409分,他單單就考了一個408分。這一年考上中專的全都是複習生,應屆生幾乎是全軍覆沒,考中的複習生絕大多數複習年限都在三年以上!
這年和趙弘毅一起落榜的人很多,其中就包括的他的老鄉———周磊。周磊上高一的時候,趙弘毅剛剛上一年級。周磊上完高中後,又下到初一,重新讀初中,再次讀完初中後,中專考試仍然名落孫山,於是又改名重新建學籍,重讀初二、初三。在反反複複的折騰中,相差了七八歲的兩人,竟然成了同級同學。隻是趙弘毅在初三一班,周磊在初三三班。初三三班被同學們戲稱為“範進”班,當年要進入初三三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是複習初三的年限達到三個以上,而且必須通過嚴苛的進班考試。初三應屆生的班級往往要用大半年時間教授新課,然後才是複習備考,而初三三班一開學就進入四輪複習,目標直指中專。
周磊的成績是405分,比趙弘毅還低了三分。看完榜後,他的臉色鐵青,一聲不吭。多年來的考場失利,顯然已讓他變得麻木,習以為常了,與此同時他的內心似乎已變得無比強大。反倒是趙弘毅,此時頗為惆悵:來年是想辦法複學呢,還是讀高中呢?
從小學到初中,一路走來,趙弘毅一直都是班級內“標杆式”的人物,曾被稱為柳樹區不世出的“神童”。在柳樹中學,他曾創造過一段最輝煌的曆史:那是在初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中,他的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和政治成績都取得了年級第一名,英語、數學和物理都是滿分。學校校長勉勵全校同學向趙弘毅學習,學習他學一科,愛一科的“釘子”精神,稱讚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創造了學校的曆史!趙弘毅當年因此被評為梁州地區三好學生。老師和同學們普遍都認為趙弘毅可以毫無懸念的以應屆生的身份考上中專。
趙弘毅因此成了學校的名人,不由得有些年少輕狂,多少有點飄飄然了。誰想今日卻以一分之差名落孫山,這讓他情何以堪?收拾簡單的行囊,迴家吧!趙弘毅實在不敢想象如何去麵對家人們失望的眼神,以及如何應對鄉親們沒完沒了的關心問候。
一切擔心都是多餘的。結果比他想象得要好,迎麵遇到好幾個鄉親,根本沒有誰來問他這個惱人的話題。迴到家後,父親很平靜地聽完結果,對他說:“今年既然考上的全是複習生,那麽下半年你也可以去複習,明年再考。不要想著去上高中,你見過咱們周邊有幾個高中生考上大學了?再上一個初三考上中專,早日跳出農門,這才是正道!”
“我堅決要上高中,初中的知識我都學會了,吃嚼過的饃,沒意思!”
趙弘毅堅決不肯接受父親的安排。日子在一天天過去,趙弘毅每天的生活就是放牛,拔草,看看課外書,靜等開學。趙弘毅的初中校長早已和趙弘毅哥哥溝通過,準備推薦他到梁州一中上高中農村班,那是全縣抽來的尖子生,是重點班。校長說隻要趙弘毅足夠努力,三年後絕對可以考上一個不錯的大學!父親卻不高興,他認為走上高中、考大學的道路,對於他們這樣一並不富裕的農村家庭來說,一點兒也不靠譜!隻有複習初三考上中專才是硬道理。為此父子倆鬧得很不愉快,已經兩個周沒有說過話了!
周磊死了!消息傳來時候,是八月初的一天。據說他是落水而死,在死前已犯了失心瘋。他逢人就說,“我考上了!我考上了!他們都不行,他們成績都是假的。”簡直和《範進中舉》裏的範進,如出一轍。不同的是範進中舉而瘋,後來被其嶽父一巴掌,打清醒了過來,最終飛黃騰達,而周磊多年的考場失利,竟然是真瘋了,最終落得一個落水而死的下場!這件事給了趙弘毅很大的刺激,也更加堅定了趙弘毅要上高中的決心,父親也因為這件事情不再逼他了,默認了他的選擇。趙弘毅一天天掰著指頭數日子,盼望著新學期趕快來到,他要開始向往中的高中生活。
那天他正在柳樹河放牛,村長柱哥站在他家房後,大聲喊道:“趙家三娃子,你在哪裏?剛才你們學校給鄉裏來電話,說你考上中專了,帶信讓你趕快到學校去,今天下午就要下梁州城去體檢!”
聞聽此言時,一條綿魚正被趙弘毅抓了一個正著,他嘴裏高興地答應著:“柱哥,多謝你!我知道了!”一邊興奮地幾乎要跳起來,暗自想道:運氣來了,真是連門板都擋不住啊!這還哪裏有心思放牛捉魚,連忙喊叫狗娃子幫忙把牛招唿住,自己一路小跑著往家裏趕,慌亂間竟然把穿的拖鞋都跑掉了。父親卻不在家,正在河對岸一家辦事情,趙弘毅放開喉嚨就喊開了,一群小孩子跟著喊,父親終於聽到了,立即往家趕,一時間竟然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那是陽曆8月中旬,正是暑假裏最熱的時節。趙弘毅匆匆忙忙換了幹淨衣服,便一路小跑著往柳樹中學奔去,留下父親在後邊追趕,直累得氣喘籲籲。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平日裏極其討厭的簸箕淌、耐家梁,今天在趙弘毅的眼中竟是如此的可愛,一個多小時,這二十多裏山路便輕輕鬆鬆地踩在了趙弘毅的腳下。
一路小跑來到學校後,趙弘毅見過校長,確認這一切都是真的,幸福來的太突然了。因為前邊錄取的中專生都是複習生,被人告了狀,全部被刷了下來,現在需要在應屆生裏麵重新錄取。趙弘毅現在竟然成了柳樹區中專考試第一名。
來不及喘口氣,補錄上的同學們搭上糧站運糧的便車上路了,他們將連夜趕到梁州城裏去填報誌願和參加中專體檢。
從未坐過長途汽車的趙弘毅沒過多久,就有了暈車反應,一時間翻江倒海,天旋地轉。到達梁州城時已到下午五點,大家便找一個旅館住下。
第二天同學們早早醒來,來到縣教育局,準備填報誌願。遺憾的是,由於已經到了八月中旬,梁州地區外的所有中專學校已經停止投檔。本次中專補錄的學生填報誌願時,可選擇的餘地很小,隻能是在本地區的四所中專學校裏填報,分別是梁州第二師範學校、梁州衛生學校、梁州工業學校和梁州農業學校。
躊躇了半天,趙弘毅在老師的建議下,填報了梁州第二師範學校。老師給出的理由是:趙弘毅身子太單薄了,如果報考衛校、農校或者是工業學校,身體估計都吃不消。到了體檢環節,趙弘毅各項健康指標都正常,就是身高不足一米五,體重隻有40公斤,似乎屬於營養不良和發育滯後。麵試老師很負責,仔細地檢驗了他的胳膊、腿和骨骼,對負責招生的領導說,這個學生今後絕對還要長,不影響他未來從事教師職業。聽到此處,趙弘毅深深地吐了一口氣,謝天謝地,萬事大吉!
接下來就是迴到家裏漫長地等待了,八月底終於等來了梁州第二師範學校大紅的錄取通知書。小山村沸騰了,這是當地趙家在新舊社會走出來的第一個吃公家飯的人!按照村東頭老丁頭的話說,趙家是出了“文明人”了。這一天老趙家從早到晚鞭炮響個不停,周邊四鄰的父老鄉親們紛紛前來恭賀,大家難得樂嗬樂嗬。老趙家特意請殺豬匠把準備留到過年時節的豬宰了,七個碟子八個碗,壩壩席做得格外豐盛。
通知書上寫的是9月17日才開學,因此趙弘毅有充裕的時間來準備開學的事宜。家裏給趙弘毅置辦了裏裏外外都是嶄新的被褥,到鄉政府辦理了農轉非戶口轉移證明,到柳樹區糧站用糧食兌換了三百斤糧票,還給他買了一套新衣服,姐姐說,到了大學校,可千萬別讓人小瞧了咱!
“好急人哦,梁州第二師範開學咋開得這麽晚,別的學校都開學兩個周了,我這還得在家裏杵著,沒學上的日子真是難熬啊,我的師範生活快些到吧!”趙弘毅在心裏暗自埋怨。
</p>
中師那些事兒
自序
中國大約從1981年開始,為了緩解農村小學師資嚴重不足的壓力,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從初中畢業生中招收學生就讀中等師範學校,畢業後到城鄉小學任教的招生政策。1999年後,全國又陸續取消了中師教育。在十七八年的時間內,全國近400萬學習成績優異的初中畢業生,湧進了中等師範學校。
前一段時間,網上曾經有一篇短文叫《中師生的芳華》,引起了無數中師人的共鳴。該文這樣深情地寫到: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師生。
十七八歲的他們猶如一把把蒲公英的種子,撒在祖國或肥沃或貧瘠的土地上。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從畢業開始,就一直堅守在偏僻、荒涼的鄉村中小學。
一代中師生,也許從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負重前行,與平凡、貧窮、落魄為伍。
中師畢業生充實中小學教學隊伍,讓中國基礎教育得以發展,不至於陷落,這是中國教育的大幸,而之於個人,用一生的“芳華”,零落於中小學校有限的平台,這是個人的不幸。”
我於1991年考入中等師範學校,在那裏度過了難忘的三年中師生活。那時候學校學習氛圍很好,同學們團結友愛,一個個積極上進,大家在努力學好文化科學知識的同時,積極鍛煉能力,追求全麵發展;老師們治學嚴謹,愛崗敬業,既對大家嚴格要求,又給予了同學們無微不至的關愛,對大家寄予了無限的希望。如何培養“德才兼備、全麵發展、能力突出”的小學教師,成為那個時代學校、老師和同學們的共同期盼。畢業後,這些中師生大多數都迴到了生他們養他們的故鄉,用他們的雙肩和智慧撐起了鄉村教育的大半個天,不少同學成長為名校長,教學骨幹,極少數改行從事其它行業的同學,如今也成為所在行業的翹楚。
有人說:“中師生不容易,他們在懵懂時扛起了中國教育的半邊天。多數人紮根於窮鄉僻壤,微薄的工資,上不足以贍養父母,下不足以給孩子優質的教育資源教育環境。他們對不起家庭,對不起自己,但對得起別人家的孩子,對得起國家教育!”
我深以為然。我試圖用笨拙的語言寫下一些文字,獻給那個火紅的年代,獻給普天下上過中師的一代中專學生,也獻給自己,作為對那一段芳華歲月的溫馨迴憶。
這部小說以“趙弘毅”為主線,迴憶了他和同學們的三年中師生活。我想從中師生們的生活、學習、活動等方麵出發,來展現中師學生“思想活躍、積極上進、學習刻苦、能力突出、素養全麵”的時代特征。“趙弘毅”身上有我的影子,他是我心目中一個比較理想的中師生代表人物,他身上有著農家子弟傳統的勤奮好學、純真樸實和美好善良。“九一級五班”這個班集體,也曾經是我當年班級的番號,在這部小說裏我之所以繼續沿用,是難以割舍自己對這個班集體的熱愛,但她同樣是無數個優秀班集體的一個縮影,她代表著“求實、奮進、愛美、創新”師範學校班級精神。總之,故事裏麵所有人名、地名、班名和校名都不是特指,請讀者不要對號入座。
“曾經,我們天真的以為我們是上天眷顧的驕子,也曾經以為自己是風,最後才知道原來隻是草。”
有人感歎,“中師生是一代有見識,卻退出曆史舞台的過客”。他們看著時代瞬息萬變,卻因為腳步太重而追趕不上時代。
我並不這樣看,中師生這個稱謂雖然伴隨著國家招生製度的改革,逐漸退出了曆史的舞台,然而中師生的精神卻永遠都不會過時,她也為新時代如何重振師範教育指明了方向。
迴望曆史,你,我,他(她),無數的中師生,我們都是一群仰望星空,數星星的人。
謹以此文,獻給我們的中師時代。
第一章
許多年後,麵對許多高中畢業生高考後填報誌願時,趙弘毅準會迴想起他當年中專考試後,去填報師範誌願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1991年7月,被很多參加中考、高考的學生稱之為黑色的七月。一直以來在全校應屆生中穩居第一名的趙弘毅,參加當年中專考試竟然以一分之差落榜了!他清楚地記得當年他所在的柳樹區中專錄取分數線是409分,他單單就考了一個408分。這一年考上中專的全都是複習生,應屆生幾乎是全軍覆沒,考中的複習生絕大多數複習年限都在三年以上!
這年和趙弘毅一起落榜的人很多,其中就包括的他的老鄉———周磊。周磊上高一的時候,趙弘毅剛剛上一年級。周磊上完高中後,又下到初一,重新讀初中,再次讀完初中後,中專考試仍然名落孫山,於是又改名重新建學籍,重讀初二、初三。在反反複複的折騰中,相差了七八歲的兩人,竟然成了同級同學。隻是趙弘毅在初三一班,周磊在初三三班。初三三班被同學們戲稱為“範進”班,當年要進入初三三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是複習初三的年限達到三個以上,而且必須通過嚴苛的進班考試。初三應屆生的班級往往要用大半年時間教授新課,然後才是複習備考,而初三三班一開學就進入四輪複習,目標直指中專。
周磊的成績是405分,比趙弘毅還低了三分。看完榜後,他的臉色鐵青,一聲不吭。多年來的考場失利,顯然已讓他變得麻木,習以為常了,與此同時他的內心似乎已變得無比強大。反倒是趙弘毅,此時頗為惆悵:來年是想辦法複學呢,還是讀高中呢?
從小學到初中,一路走來,趙弘毅一直都是班級內“標杆式”的人物,曾被稱為柳樹區不世出的“神童”。在柳樹中學,他曾創造過一段最輝煌的曆史:那是在初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中,他的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和政治成績都取得了年級第一名,英語、數學和物理都是滿分。學校校長勉勵全校同學向趙弘毅學習,學習他學一科,愛一科的“釘子”精神,稱讚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創造了學校的曆史!趙弘毅當年因此被評為梁州地區三好學生。老師和同學們普遍都認為趙弘毅可以毫無懸念的以應屆生的身份考上中專。
趙弘毅因此成了學校的名人,不由得有些年少輕狂,多少有點飄飄然了。誰想今日卻以一分之差名落孫山,這讓他情何以堪?收拾簡單的行囊,迴家吧!趙弘毅實在不敢想象如何去麵對家人們失望的眼神,以及如何應對鄉親們沒完沒了的關心問候。
一切擔心都是多餘的。結果比他想象得要好,迎麵遇到好幾個鄉親,根本沒有誰來問他這個惱人的話題。迴到家後,父親很平靜地聽完結果,對他說:“今年既然考上的全是複習生,那麽下半年你也可以去複習,明年再考。不要想著去上高中,你見過咱們周邊有幾個高中生考上大學了?再上一個初三考上中專,早日跳出農門,這才是正道!”
“我堅決要上高中,初中的知識我都學會了,吃嚼過的饃,沒意思!”
趙弘毅堅決不肯接受父親的安排。日子在一天天過去,趙弘毅每天的生活就是放牛,拔草,看看課外書,靜等開學。趙弘毅的初中校長早已和趙弘毅哥哥溝通過,準備推薦他到梁州一中上高中農村班,那是全縣抽來的尖子生,是重點班。校長說隻要趙弘毅足夠努力,三年後絕對可以考上一個不錯的大學!父親卻不高興,他認為走上高中、考大學的道路,對於他們這樣一並不富裕的農村家庭來說,一點兒也不靠譜!隻有複習初三考上中專才是硬道理。為此父子倆鬧得很不愉快,已經兩個周沒有說過話了!
周磊死了!消息傳來時候,是八月初的一天。據說他是落水而死,在死前已犯了失心瘋。他逢人就說,“我考上了!我考上了!他們都不行,他們成績都是假的。”簡直和《範進中舉》裏的範進,如出一轍。不同的是範進中舉而瘋,後來被其嶽父一巴掌,打清醒了過來,最終飛黃騰達,而周磊多年的考場失利,竟然是真瘋了,最終落得一個落水而死的下場!這件事給了趙弘毅很大的刺激,也更加堅定了趙弘毅要上高中的決心,父親也因為這件事情不再逼他了,默認了他的選擇。趙弘毅一天天掰著指頭數日子,盼望著新學期趕快來到,他要開始向往中的高中生活。
那天他正在柳樹河放牛,村長柱哥站在他家房後,大聲喊道:“趙家三娃子,你在哪裏?剛才你們學校給鄉裏來電話,說你考上中專了,帶信讓你趕快到學校去,今天下午就要下梁州城去體檢!”
聞聽此言時,一條綿魚正被趙弘毅抓了一個正著,他嘴裏高興地答應著:“柱哥,多謝你!我知道了!”一邊興奮地幾乎要跳起來,暗自想道:運氣來了,真是連門板都擋不住啊!這還哪裏有心思放牛捉魚,連忙喊叫狗娃子幫忙把牛招唿住,自己一路小跑著往家裏趕,慌亂間竟然把穿的拖鞋都跑掉了。父親卻不在家,正在河對岸一家辦事情,趙弘毅放開喉嚨就喊開了,一群小孩子跟著喊,父親終於聽到了,立即往家趕,一時間竟然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那是陽曆8月中旬,正是暑假裏最熱的時節。趙弘毅匆匆忙忙換了幹淨衣服,便一路小跑著往柳樹中學奔去,留下父親在後邊追趕,直累得氣喘籲籲。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平日裏極其討厭的簸箕淌、耐家梁,今天在趙弘毅的眼中竟是如此的可愛,一個多小時,這二十多裏山路便輕輕鬆鬆地踩在了趙弘毅的腳下。
一路小跑來到學校後,趙弘毅見過校長,確認這一切都是真的,幸福來的太突然了。因為前邊錄取的中專生都是複習生,被人告了狀,全部被刷了下來,現在需要在應屆生裏麵重新錄取。趙弘毅現在竟然成了柳樹區中專考試第一名。
來不及喘口氣,補錄上的同學們搭上糧站運糧的便車上路了,他們將連夜趕到梁州城裏去填報誌願和參加中專體檢。
從未坐過長途汽車的趙弘毅沒過多久,就有了暈車反應,一時間翻江倒海,天旋地轉。到達梁州城時已到下午五點,大家便找一個旅館住下。
第二天同學們早早醒來,來到縣教育局,準備填報誌願。遺憾的是,由於已經到了八月中旬,梁州地區外的所有中專學校已經停止投檔。本次中專補錄的學生填報誌願時,可選擇的餘地很小,隻能是在本地區的四所中專學校裏填報,分別是梁州第二師範學校、梁州衛生學校、梁州工業學校和梁州農業學校。
躊躇了半天,趙弘毅在老師的建議下,填報了梁州第二師範學校。老師給出的理由是:趙弘毅身子太單薄了,如果報考衛校、農校或者是工業學校,身體估計都吃不消。到了體檢環節,趙弘毅各項健康指標都正常,就是身高不足一米五,體重隻有40公斤,似乎屬於營養不良和發育滯後。麵試老師很負責,仔細地檢驗了他的胳膊、腿和骨骼,對負責招生的領導說,這個學生今後絕對還要長,不影響他未來從事教師職業。聽到此處,趙弘毅深深地吐了一口氣,謝天謝地,萬事大吉!
接下來就是迴到家裏漫長地等待了,八月底終於等來了梁州第二師範學校大紅的錄取通知書。小山村沸騰了,這是當地趙家在新舊社會走出來的第一個吃公家飯的人!按照村東頭老丁頭的話說,趙家是出了“文明人”了。這一天老趙家從早到晚鞭炮響個不停,周邊四鄰的父老鄉親們紛紛前來恭賀,大家難得樂嗬樂嗬。老趙家特意請殺豬匠把準備留到過年時節的豬宰了,七個碟子八個碗,壩壩席做得格外豐盛。
通知書上寫的是9月17日才開學,因此趙弘毅有充裕的時間來準備開學的事宜。家裏給趙弘毅置辦了裏裏外外都是嶄新的被褥,到鄉政府辦理了農轉非戶口轉移證明,到柳樹區糧站用糧食兌換了三百斤糧票,還給他買了一套新衣服,姐姐說,到了大學校,可千萬別讓人小瞧了咱!
“好急人哦,梁州第二師範開學咋開得這麽晚,別的學校都開學兩個周了,我這還得在家裏杵著,沒學上的日子真是難熬啊,我的師範生活快些到吧!”趙弘毅在心裏暗自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