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平寫完信,正欲離開實驗室,忽見兩人到訪。
到訪者一位是高大魁梧的老者,另一位是矮小精悍的中年男子。
話說這位戴眼鏡的白人老者,他是物理界大名鼎鼎的邁克爾·普平(michaelidvorskypupin)。
邁克爾·普平出生於奧匈帝國,他是塞爾維亞族。二十歲時,邁克爾·普平獨自一人來到美國,就讀於哥大,主修人文科學教育。
隻因邂逅了一部約翰·廷德爾編寫的物理科普讀物,文科生邁克爾·普平轉投理科,他從哥大畢業後赴德國讀博,師從德國著名物理學家亥姆霍茲和基爾霍夫。邁克爾·普平由德國返迴美國後,受聘為哥大物理教授,加入了美國籍。
邁克爾·普平最重要的學術成果是發明了熒光檢查儀,通過這種儀器可以直接觀察到x射線,並且很容易能夠把它拍攝成照片。
邁克爾·普平最重要的工業應用成果是發明了普平線圈,他在1901年將普平線圈的專利賣給了at安t。
普平線圈其實就是加感技術。因為有了普平線圈,使得長途電話通話變成可能。
1915年1月25日,第一條由美國東海岸紐約至西海岸舊金山之間的長途電話線路開通,該線路全長4000公裏,使用了2600噸銅絲、13萬多根電線杆和數不清的普平線圈。
邁克爾·普平既是搞學術研究的物理學家,亦是熱衷於工業應用的發明家,不僅如此,他還有文科背景,他可真是個全才。
“普平教授,最近好嗎。”李康平當然認識普平教授,哥大校園裏誰不認識普平教授?
“我很好,你也好嗎。我聽說伍德蓋特教授去參加索爾維會議了?”邁克爾·普平問道。
“是的,伍德蓋特教授在9月底已經抵達布魯塞爾,我想現在這個時候,伍德蓋特教授應該正在索爾維會議上發言吧。”
“李,所以你們的實驗室暫時由你負責?”
李康平已具備了一定的名氣,普平教授認識他,也能準確說出他的名字。
“沒錯,由我負責,我能為你做些什麽嗎?”李康平熱情而友好的說道。
“說說你們的原子分子束穩態分離技術吧,我想了解這項技術以及相關的實驗設備。”普平教授望向不遠處的設備,他說:“我讀過你們的論文,但我想要親耳聽見你告訴我,我可以嗎?對了,這位是我的助教埃德溫。”
“埃德溫,很高興見到你。教授,埃德溫,我非常樂意為你們效勞。”李康平微微笑道,這便以東道主的姿態毫無保留的介紹他們的原子分子束穩態分離技術及實驗細節。
“三次加磁,高度真空,然後急速冷卻,銀原子束轟擊在這裏……巧妙,十分巧妙。”普平教授讚不絕口,他在x射線方麵的研究屬於原子物理,他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埃德溫,你學會了嗎?”普平教授問他的助教。
埃德溫點點頭道:“是的,教授,我想我完全搞懂了。”
“我快要退休了,我退休之後,我的教席將由埃德溫接任---如果不出意外的話。”
哥大新增教席的數量以緩慢的速度增長,也就是說在一段時間之內,哥大教席數量是固定的。
擁有哥大教席的教授退休或者轉去別的大學,空出來的教席由其他人繼任。
顯而易見,普平教授喜歡他的助教埃德溫,也有意願讓埃德溫接任他的教席,且希望埃德溫能在原子物理方麵有所建樹。
“我老了,我們的世界終將由年輕人接手,你倆聊聊,好好聊聊。”普平教授告辭離去。
埃德溫看上去很有興趣跟李康平聊聊,於是李康平陪聊。
埃德溫的全名是埃德溫·霍華德·阿姆斯特朗,今年31歲。
阿姆斯特朗曾就讀於哥大工學院,歐戰期間,他應征入伍,代表美軍赴歐作戰。
阿姆斯特朗,一戰老兵,哥大的助教。結合《美國專利報》的內容,李康平很清楚眼前這位有著戰爭經曆的阿姆斯特朗是誰。
其實阿姆斯特朗參加一戰時也沒殺過人,他服役於巴黎的美國陸軍通信部隊實驗室,主要從事軍用無線電研究。
1914年,那時阿姆斯特朗還沒參軍,他在美國發明並注冊了再生電路。
1918年,阿姆斯特朗將巴黎的埃菲爾鐵塔作為發射台,他在巴黎發明了超外差電路。
超外差電路發明了沒多久,尚未運用於戰爭,一戰便結束了。阿姆斯特朗榮歸美國,他於1918年年底在美國注冊了超外差電路的專利。
在李康平的記憶中,超再生電路貌似也是阿姆斯特朗發明的。1922年?1923年?反正不會是1921年。
但是現在,對不起了,阿姆斯特朗先生,我已經在1921年注冊了超再生電路的專利。
不管如何,我們應該給予阿姆斯特朗先生足夠的尊敬。
阿姆斯特朗先生發明了超外差電路,一直到了21世紀,世界上99%的無線電收音機、電視、衛星地麵站等都是利用超外差電路來進行工作。
不僅如此,寬頻帶調頻電路也是阿姆斯特朗發明的(好像是在1933年),這位一戰老通信兵在工程技術方麵真的很厲害。
“埃德溫,你知道的,原子分子束方法其實沒那麽神秘,這種技術突出巧妙性,如果你掌握了技巧,它就失去了神秘的麵紗。你迴到你們的實驗室之後,大可在x射線或者其他射線方麵進行嚐試。”
“李,聊聊你的超再生電路吧。”
“抱歉?”
“嘿,老兄,別這樣。你知道的,我訂閱了每一期的《美國專利報》、《科學》和《橋》。”
“哦,是嗎。”
李康平饒有興趣的打量著這位老通信兵。
普平教授是原子物理、電子工程、無線電通信等多個領域的科學家、發明家。
作為普平教授的助教和內定接班人,阿姆斯特朗理所當然也是學術研究和工業應用等方麵的全才。
普平教授希望阿姆斯特朗專注於原子物理的學術研究。
然而阿姆斯特朗老兄貌似對無線電應用更富於激情和熱情。
賺錢呢,誰都想的。
但別這麽赤果果好吧。
到訪者一位是高大魁梧的老者,另一位是矮小精悍的中年男子。
話說這位戴眼鏡的白人老者,他是物理界大名鼎鼎的邁克爾·普平(michaelidvorskypupin)。
邁克爾·普平出生於奧匈帝國,他是塞爾維亞族。二十歲時,邁克爾·普平獨自一人來到美國,就讀於哥大,主修人文科學教育。
隻因邂逅了一部約翰·廷德爾編寫的物理科普讀物,文科生邁克爾·普平轉投理科,他從哥大畢業後赴德國讀博,師從德國著名物理學家亥姆霍茲和基爾霍夫。邁克爾·普平由德國返迴美國後,受聘為哥大物理教授,加入了美國籍。
邁克爾·普平最重要的學術成果是發明了熒光檢查儀,通過這種儀器可以直接觀察到x射線,並且很容易能夠把它拍攝成照片。
邁克爾·普平最重要的工業應用成果是發明了普平線圈,他在1901年將普平線圈的專利賣給了at安t。
普平線圈其實就是加感技術。因為有了普平線圈,使得長途電話通話變成可能。
1915年1月25日,第一條由美國東海岸紐約至西海岸舊金山之間的長途電話線路開通,該線路全長4000公裏,使用了2600噸銅絲、13萬多根電線杆和數不清的普平線圈。
邁克爾·普平既是搞學術研究的物理學家,亦是熱衷於工業應用的發明家,不僅如此,他還有文科背景,他可真是個全才。
“普平教授,最近好嗎。”李康平當然認識普平教授,哥大校園裏誰不認識普平教授?
“我很好,你也好嗎。我聽說伍德蓋特教授去參加索爾維會議了?”邁克爾·普平問道。
“是的,伍德蓋特教授在9月底已經抵達布魯塞爾,我想現在這個時候,伍德蓋特教授應該正在索爾維會議上發言吧。”
“李,所以你們的實驗室暫時由你負責?”
李康平已具備了一定的名氣,普平教授認識他,也能準確說出他的名字。
“沒錯,由我負責,我能為你做些什麽嗎?”李康平熱情而友好的說道。
“說說你們的原子分子束穩態分離技術吧,我想了解這項技術以及相關的實驗設備。”普平教授望向不遠處的設備,他說:“我讀過你們的論文,但我想要親耳聽見你告訴我,我可以嗎?對了,這位是我的助教埃德溫。”
“埃德溫,很高興見到你。教授,埃德溫,我非常樂意為你們效勞。”李康平微微笑道,這便以東道主的姿態毫無保留的介紹他們的原子分子束穩態分離技術及實驗細節。
“三次加磁,高度真空,然後急速冷卻,銀原子束轟擊在這裏……巧妙,十分巧妙。”普平教授讚不絕口,他在x射線方麵的研究屬於原子物理,他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埃德溫,你學會了嗎?”普平教授問他的助教。
埃德溫點點頭道:“是的,教授,我想我完全搞懂了。”
“我快要退休了,我退休之後,我的教席將由埃德溫接任---如果不出意外的話。”
哥大新增教席的數量以緩慢的速度增長,也就是說在一段時間之內,哥大教席數量是固定的。
擁有哥大教席的教授退休或者轉去別的大學,空出來的教席由其他人繼任。
顯而易見,普平教授喜歡他的助教埃德溫,也有意願讓埃德溫接任他的教席,且希望埃德溫能在原子物理方麵有所建樹。
“我老了,我們的世界終將由年輕人接手,你倆聊聊,好好聊聊。”普平教授告辭離去。
埃德溫看上去很有興趣跟李康平聊聊,於是李康平陪聊。
埃德溫的全名是埃德溫·霍華德·阿姆斯特朗,今年31歲。
阿姆斯特朗曾就讀於哥大工學院,歐戰期間,他應征入伍,代表美軍赴歐作戰。
阿姆斯特朗,一戰老兵,哥大的助教。結合《美國專利報》的內容,李康平很清楚眼前這位有著戰爭經曆的阿姆斯特朗是誰。
其實阿姆斯特朗參加一戰時也沒殺過人,他服役於巴黎的美國陸軍通信部隊實驗室,主要從事軍用無線電研究。
1914年,那時阿姆斯特朗還沒參軍,他在美國發明並注冊了再生電路。
1918年,阿姆斯特朗將巴黎的埃菲爾鐵塔作為發射台,他在巴黎發明了超外差電路。
超外差電路發明了沒多久,尚未運用於戰爭,一戰便結束了。阿姆斯特朗榮歸美國,他於1918年年底在美國注冊了超外差電路的專利。
在李康平的記憶中,超再生電路貌似也是阿姆斯特朗發明的。1922年?1923年?反正不會是1921年。
但是現在,對不起了,阿姆斯特朗先生,我已經在1921年注冊了超再生電路的專利。
不管如何,我們應該給予阿姆斯特朗先生足夠的尊敬。
阿姆斯特朗先生發明了超外差電路,一直到了21世紀,世界上99%的無線電收音機、電視、衛星地麵站等都是利用超外差電路來進行工作。
不僅如此,寬頻帶調頻電路也是阿姆斯特朗發明的(好像是在1933年),這位一戰老通信兵在工程技術方麵真的很厲害。
“埃德溫,你知道的,原子分子束方法其實沒那麽神秘,這種技術突出巧妙性,如果你掌握了技巧,它就失去了神秘的麵紗。你迴到你們的實驗室之後,大可在x射線或者其他射線方麵進行嚐試。”
“李,聊聊你的超再生電路吧。”
“抱歉?”
“嘿,老兄,別這樣。你知道的,我訂閱了每一期的《美國專利報》、《科學》和《橋》。”
“哦,是嗎。”
李康平饒有興趣的打量著這位老通信兵。
普平教授是原子物理、電子工程、無線電通信等多個領域的科學家、發明家。
作為普平教授的助教和內定接班人,阿姆斯特朗理所當然也是學術研究和工業應用等方麵的全才。
普平教授希望阿姆斯特朗專注於原子物理的學術研究。
然而阿姆斯特朗老兄貌似對無線電應用更富於激情和熱情。
賺錢呢,誰都想的。
但別這麽赤果果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