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移民和駐軍、返迴大明、反叛的名義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 作者:奮鬥的蝸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48章 移民和駐軍、返迴大明、反叛的名義
崇禎九年七月二十日,隨著第一批流民坐船離開朝鮮,朝鮮與陳家軍之間的這場特殊交易正式拉開了帷幕。
有著陳家軍十萬大軍的幫忙,價值500兩白銀的移民,僅僅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全部從朝鮮運輸完畢。
這個過程中,陳家軍從朝鮮運走的移民數量可不止有五十萬。
好吧,不管哪個國家,都少不了貪汙腐敗這種事情的發生。
陳平安隻是在派兵協助移民的過程中,稍微的跟那些負責移民的朝鮮官員們提議一番,每多一個移民人口,陳家軍這邊就可以多給一兩銀子,都不需要陳平安自己這邊過多的去勸說,為了那一兩銀子,朝鮮負責移民的那幫子官員們,就主動的開始給陳家軍多塞人了。
根據統計,陳平安一共從朝鮮獲得青壯男女約100萬,而且還有大量的兒童,約30萬左右。
被移民的青壯裏可是有不少已經結婚生子的夫婦的,移民之時總不能讓夫婦與年幼子女分開吧?於是在陳平安稍微多出了一點錢的情況下,這些年幼的子女,就一並跟著加入了移民大明的行列。
隨著移民工作的完成,陳平安也是開始撤軍行動。
10萬大軍,陳平安撤迴了八萬五千,有一萬五千大軍被陳平安分別留在了海洲、南浦、新義州三城。
這三座城市都是沿海城市,其中海州城和南浦城,陳家軍之前驅逐清軍的時候,在這邊建立過軍事後勤補給點。
關於駐軍問題,陳平安同意了,不過卻並不打算在鴨綠江前線城市進行駐軍。
前線嘛,生活肯定是很苦的,陳平安可不想自己的兵替別人去受苦。
於是就迴複朝鮮王,同意在海洲、南浦這兩座沿海城市進行駐軍,原因是這兩座城市沿海,利於裝備和物資的運輸,也利於駐軍的輪職調換。
駐軍數量則是由朝鮮自己決定的,每座城駐軍五千。
當然,除了陳平安之前指定的兩座城,朝鮮王又提出了需要陳家軍在新義州也駐兵五千。
新義州在鴨綠江入海口處,也是沿海城市,也方便大明運送物資,同樣還是鴨綠江區域的一處前行城市。
總共一萬五千駐軍,每人每月朝鮮願意出3兩銀子的駐軍費用。
費用全部用糧食抵算,朝鮮王這次也不用人口了,陳平安之前一下子從朝鮮搞走了一百萬青壯,朝鮮這邊也是意識到了少太多青壯的危害性了。
好吧,每人3兩銀子的駐軍費用,這錢真的是不賺白不賺的,於是陳平安就很是痛快的答應了。
同時,陳平安還提出了一個條件,這三座沿海城市以後就將作為大明與朝鮮的沿海貿易城市,陳家軍有權來這三座城市做生意。
好吧,陳家軍之前其實也都一直是在跟朝鮮做生意的,東江鎮那邊,常年都在跟朝鮮做著走私生意。
如今陳平安把事情提到了明麵上來,而且還提出了三十稅一的政策,即陳家軍每賣三十兩銀子的貨物,就得給朝鮮交一兩銀子的稅。
三十稅一的其實真的已經是很低很低了,陳平安也就是打著大明的商稅就是三十稅一的名義,才好意思定這個價格的。
當然,人家朝鮮也是認可的,畢竟,以前走私都不交稅的,這會兒陳家軍願意交稅了,朝鮮高層自然是願意的。
於是,文書一簽,海洲、南浦、新義州三城成為了商業城市。
每座城市都有陳家軍的五千駐兵幫忙看場子,還是朝鮮幫忙出錢養兵,這種好事兒,哪裏去找?
陳平安之所以要把商業交易擺到明麵上來,那是因為陳平安要對朝鮮展開商業傾銷。
以前偷偷摸摸的走私,交易數量實在是有限,如今文書一簽,陳平安以後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在朝鮮做生意了。
有了生意,就有了滲透,等陳平安哪天想搞朝鮮的時候,也就會更加的容易。
一切的事情都搞定了,陳平安也就從朝鮮撤了迴來。
崇禎九年十月十五,在朝鮮那邊待了三個多月的陳平安迴到登州。
隨著陳平安返迴的,還有朝鮮向大明道謝的使臣李允謙。
朝鮮的事情完成了,人家朝鮮肯定是會派使臣聯係大明,麵見大明皇帝表示感謝的。
這種事情,陳平安根本攔不住。
當然,陳平安要是想攔的話,也是能攔住那麽幾波的,不過,紙總歸是包不住火的,也就沒必要攔了。
陳平安一開始就沒打算攔著朝鮮的使臣。
陳平安出兵朝鮮之前,其實就已經做好了和朝廷翻臉的準備。
不過嘛,陳平安也沒想到朝鮮那邊還是很好說話的,最起碼,陳家軍八萬陣亡士兵的事情,朝鮮那邊是老老實實的認了下來。
這次朝鮮的國書上,可是清清楚楚寫著八萬陣亡陳家軍這件事情的。
陳平安之前勒索朝鮮王的時候,其他的事情其實都不是重點,坐實陳家軍在朝鮮八萬陣亡士兵的事情才是重點。
陳平安想要走上反叛之路,豎起反叛的大旗,總得有點名正言順站得住腳的大義吧?
陳平安唯一想到的大義就是為陣亡的將士們鳴不平!
八萬為國捐軀的將士,朝廷總得給個說法,來點撫恤金吧?
崇禎七年韃子入侵宣府大同,山東軍為了迫使韃子退兵,陣亡將士們的撫恤金給的標準很高,15兩銀子一人。
這一次,總不能比上次少吧?
就算是跟上次一樣,朝廷給個15兩,那也得是120萬兩白銀。
現在的大明,能一下子拿出如此多的銀子來嘛?
刮空國庫的話,或許可以,但這一次,陳平安可不會提前跟朝廷上的大臣們商量好分潤撫恤銀子的事情。
朝廷諸公們這次沒有好處分,會答應給撫恤銀子嗎?
答案是肯定不會給的。
隻要朝廷不給錢,或者少給錢,陳平安就會通過報紙大肆宣傳。
經過幾個月的發展,陳平安讓人搞的那個大明日報,如今早已經在大明各地的茶館飯館等公共場合盛行。
以為八萬為國捐軀的將士鳴不平的名義舉旗,這個立場絕對是可以深得民心的。
................
感謝曦茶晚茗,用戶的催更符。感謝送花和用愛發電的所有老板們。
崇禎九年七月二十日,隨著第一批流民坐船離開朝鮮,朝鮮與陳家軍之間的這場特殊交易正式拉開了帷幕。
有著陳家軍十萬大軍的幫忙,價值500兩白銀的移民,僅僅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全部從朝鮮運輸完畢。
這個過程中,陳家軍從朝鮮運走的移民數量可不止有五十萬。
好吧,不管哪個國家,都少不了貪汙腐敗這種事情的發生。
陳平安隻是在派兵協助移民的過程中,稍微的跟那些負責移民的朝鮮官員們提議一番,每多一個移民人口,陳家軍這邊就可以多給一兩銀子,都不需要陳平安自己這邊過多的去勸說,為了那一兩銀子,朝鮮負責移民的那幫子官員們,就主動的開始給陳家軍多塞人了。
根據統計,陳平安一共從朝鮮獲得青壯男女約100萬,而且還有大量的兒童,約30萬左右。
被移民的青壯裏可是有不少已經結婚生子的夫婦的,移民之時總不能讓夫婦與年幼子女分開吧?於是在陳平安稍微多出了一點錢的情況下,這些年幼的子女,就一並跟著加入了移民大明的行列。
隨著移民工作的完成,陳平安也是開始撤軍行動。
10萬大軍,陳平安撤迴了八萬五千,有一萬五千大軍被陳平安分別留在了海洲、南浦、新義州三城。
這三座城市都是沿海城市,其中海州城和南浦城,陳家軍之前驅逐清軍的時候,在這邊建立過軍事後勤補給點。
關於駐軍問題,陳平安同意了,不過卻並不打算在鴨綠江前線城市進行駐軍。
前線嘛,生活肯定是很苦的,陳平安可不想自己的兵替別人去受苦。
於是就迴複朝鮮王,同意在海洲、南浦這兩座沿海城市進行駐軍,原因是這兩座城市沿海,利於裝備和物資的運輸,也利於駐軍的輪職調換。
駐軍數量則是由朝鮮自己決定的,每座城駐軍五千。
當然,除了陳平安之前指定的兩座城,朝鮮王又提出了需要陳家軍在新義州也駐兵五千。
新義州在鴨綠江入海口處,也是沿海城市,也方便大明運送物資,同樣還是鴨綠江區域的一處前行城市。
總共一萬五千駐軍,每人每月朝鮮願意出3兩銀子的駐軍費用。
費用全部用糧食抵算,朝鮮王這次也不用人口了,陳平安之前一下子從朝鮮搞走了一百萬青壯,朝鮮這邊也是意識到了少太多青壯的危害性了。
好吧,每人3兩銀子的駐軍費用,這錢真的是不賺白不賺的,於是陳平安就很是痛快的答應了。
同時,陳平安還提出了一個條件,這三座沿海城市以後就將作為大明與朝鮮的沿海貿易城市,陳家軍有權來這三座城市做生意。
好吧,陳家軍之前其實也都一直是在跟朝鮮做生意的,東江鎮那邊,常年都在跟朝鮮做著走私生意。
如今陳平安把事情提到了明麵上來,而且還提出了三十稅一的政策,即陳家軍每賣三十兩銀子的貨物,就得給朝鮮交一兩銀子的稅。
三十稅一的其實真的已經是很低很低了,陳平安也就是打著大明的商稅就是三十稅一的名義,才好意思定這個價格的。
當然,人家朝鮮也是認可的,畢竟,以前走私都不交稅的,這會兒陳家軍願意交稅了,朝鮮高層自然是願意的。
於是,文書一簽,海洲、南浦、新義州三城成為了商業城市。
每座城市都有陳家軍的五千駐兵幫忙看場子,還是朝鮮幫忙出錢養兵,這種好事兒,哪裏去找?
陳平安之所以要把商業交易擺到明麵上來,那是因為陳平安要對朝鮮展開商業傾銷。
以前偷偷摸摸的走私,交易數量實在是有限,如今文書一簽,陳平安以後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在朝鮮做生意了。
有了生意,就有了滲透,等陳平安哪天想搞朝鮮的時候,也就會更加的容易。
一切的事情都搞定了,陳平安也就從朝鮮撤了迴來。
崇禎九年十月十五,在朝鮮那邊待了三個多月的陳平安迴到登州。
隨著陳平安返迴的,還有朝鮮向大明道謝的使臣李允謙。
朝鮮的事情完成了,人家朝鮮肯定是會派使臣聯係大明,麵見大明皇帝表示感謝的。
這種事情,陳平安根本攔不住。
當然,陳平安要是想攔的話,也是能攔住那麽幾波的,不過,紙總歸是包不住火的,也就沒必要攔了。
陳平安一開始就沒打算攔著朝鮮的使臣。
陳平安出兵朝鮮之前,其實就已經做好了和朝廷翻臉的準備。
不過嘛,陳平安也沒想到朝鮮那邊還是很好說話的,最起碼,陳家軍八萬陣亡士兵的事情,朝鮮那邊是老老實實的認了下來。
這次朝鮮的國書上,可是清清楚楚寫著八萬陣亡陳家軍這件事情的。
陳平安之前勒索朝鮮王的時候,其他的事情其實都不是重點,坐實陳家軍在朝鮮八萬陣亡士兵的事情才是重點。
陳平安想要走上反叛之路,豎起反叛的大旗,總得有點名正言順站得住腳的大義吧?
陳平安唯一想到的大義就是為陣亡的將士們鳴不平!
八萬為國捐軀的將士,朝廷總得給個說法,來點撫恤金吧?
崇禎七年韃子入侵宣府大同,山東軍為了迫使韃子退兵,陣亡將士們的撫恤金給的標準很高,15兩銀子一人。
這一次,總不能比上次少吧?
就算是跟上次一樣,朝廷給個15兩,那也得是120萬兩白銀。
現在的大明,能一下子拿出如此多的銀子來嘛?
刮空國庫的話,或許可以,但這一次,陳平安可不會提前跟朝廷上的大臣們商量好分潤撫恤銀子的事情。
朝廷諸公們這次沒有好處分,會答應給撫恤銀子嗎?
答案是肯定不會給的。
隻要朝廷不給錢,或者少給錢,陳平安就會通過報紙大肆宣傳。
經過幾個月的發展,陳平安讓人搞的那個大明日報,如今早已經在大明各地的茶館飯館等公共場合盛行。
以為八萬為國捐軀的將士鳴不平的名義舉旗,這個立場絕對是可以深得民心的。
................
感謝曦茶晚茗,用戶的催更符。感謝送花和用愛發電的所有老板們。